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Auto_Fans版 - [合集] ILMOR发表5冲程汽油机
相关主题
ILMOR发表5冲程汽油机这东西怎么样,0到60 2.8秒
Re: 今天试驾了BMW X5,给点儿意见吧,谢谢。bmw那个 1W5才换一次机油的MANUAL
2011 Mustang may get 5.0 V8看到了传说中的宝马520 (E39)
最近有人研究GLK么?一直不明白刹车为什么需要真空
上周开GTR跑了个长途哪儿给装supercharger
zz涡轮增压vs机械增压turbo 2-cylinder终于出来了,fiat威武
牛人自制转子engine油动RC:drift 视频
bmw发布N55了,用在5series GT上新发动机,OPOC。每缸双活塞的柴油机,功率密度很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ilmor话题: 冲程
1 (共1页)
p*********e
发帖数: 32207
1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Tue Aug 11 10:49:08 2009, 美东) 提到:
http://www.ilmor.co.uk/concept_5-stroke_1.php
3缸涡轮增压汽油机,其中两缸(高压气缸)工作方式类似普通的4冲程引擎
但是废气是排到第三缸(低压气缸),继续做功一个冲程
第三缸的排气凸轮轴转速与曲轴同速(也就是比通常的凸轮轴转速加倍)
所以一个低压气缸可以配套两个高压气缸
低压气缸的存在使得膨胀比(决定内燃机理论热效率)和压缩比(汽油机的终极瓶颈)
分离
在较低的压缩比的前提下达到14.5以上的膨胀比
(相比之下,目前即便是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的膨胀比也不过是9.5-10.5)
同时低压缩比意味着高增压,所以功率密度也不是问题
不过我觉得这个方案的油门响应可能不好,因为涡轮迟滞可能会恶化
☆─────────────────────────────────────☆
wawat (娃々頭) 于 (Tue Aug 11 15:13:24 2009, 美东) 提到:
toyota hybrid用的Atkinson-cycle engine也有这个效果吧
哪个方案好一些呢?

☆─────────────────────────────────────☆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于 (Tue Aug 11 16:42:40 2009, 美东) 提到:
这个东西经济性是好了,但是是以升功率低为代价的
☆─────────────────────────────────────☆
snowslope (雪坡) 于 (Tue Aug 11 18:13:09 2009, 美东) 提到:
看他们自己的介绍,主要是省油,估计相应差点他们也不是很在乎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Tue Aug 11 19:19:50 2009, 美东) 提到:
Toyota说的Atkinson-Cycle根本就不是真正的Atkinson-Cycle
更合适的说法是Miller-Cycle
而Mazda在90年代就玩过这个了,Toyota为了×××就来了个欺世盗名
……
这跑题了,用4冲程汽油机跑Miller-Cycle目前的思路都是利用气门正时分离有效压缩
比和膨胀比
因为硬件不大变,理论压缩比和膨胀比一定相等,要增加膨胀比,只能减低有效压缩比
换句话说,就是进入压缩冲程后进气门并不急着关闭,所以最初的一段活塞运动并没有
有效的压缩气体,这样一来,动力方面的代价是很大的
纯粹为了省油还成,但凡考虑动力性,还是要靠增压
但是增压后有效压缩比就要求更小些,所以增压的效果也打折扣
总而言之,动力性会和经济性严重对立,折衷的结果,这种机器膨胀比也很难超过13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Tue Aug 11 19:22:43 2009, 美东) 提到:
其实这个方案还有潜力
比如,要想提高油门响应,可以设计成变循环的
低负荷下bypass低压缸,直接排气到歧管里
负荷高到一定程度再启用低压缸
☆─────────────────────────────────────☆
wawat (娃々頭) 于 (Tue Aug 11 22:06:33 2009, 美东) 提到:
我又看了看wiki,还是觉得这个miller cycle就是把气缸凿大一些,和增加一个气缸
效果应该类似。。
不过后来发现这个公司是造赛车引擎的,那就不能随便增加活塞行程了,
估计是这个新办法更好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09:45:15 2009, 美东) 提到:
不是气缸大小的问题,气缸再大,没有进气门正时的改动,有效压缩比和膨胀比还是相
近的
那你还是近似于Otto-Cycle。
你假定让Miller-Cycle引擎的膨胀比也达到14.5,有效压缩比为10
(如果增压的话这已经很高了)
那么你想想,仅此一项,就相当于你的升输出下降到原来的2/3了
实际情况还更复杂得多,因为假设负荷不是特别高,节气门开度不大
“压缩”冲程最初那段无效压缩实际上仍然会产生可观的pumping loss吧?
更别说气流进了又出导致的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之类的
总之,Miller-Cycle的引擎实际上的膨胀比很难超过13
以Camry Hybrid为例,是12.5,这还是NA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性能考虑增压的话
这个12.5都很难维持
而ILMOR的5冲程从升功率看,是在高增压的前提下保持14.5的压缩比的
而且未来继续增加的话我看没有大的问题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10:11:11 2009, 美东) 提到:
ILMOR造很多东西,不光是赛车引擎,这个5冲程应该是为民用开发的技术
☆─────────────────────────────────────☆
wawat (娃々頭) 于 (Wed Aug 12 15:07:09 2009, 美东) 提到:
哦。。原来miller cycle极限也不高。。
☆─────────────────────────────────────☆
yeemartin (猪头) 于 (Wed Aug 12 15:13:08 2009, 美东) 提到:
用fiat那个电磁控制valve train,miller循环这个可能可以比较实用化。可以随时转
换。
☆─────────────────────────────────────☆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于 (Wed Aug 12 15:26:39 2009, 美东) 提到:
无凸轮轴valvetrain的话其实还是有压缩冲程中经济性差的问题,最多进气阀升程高些
减少一些排气损失,但本质上carbonfiber说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呀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15:31:49 2009, 美东) 提到:
某种程度上,现在带VVT都能模拟Millder循环
问题是设计的出发点毕竟是不同的
比如说,Miller循环最终你要利用的就是高膨胀比,所以如果你只是改下VVT的map
让它实现Miller循环,膨胀比还是原来的10点几,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如果你把膨胀比搞到了12.5(非直喷),那你高负荷下实际上就没法回到Otto循环了
这不是配气机构的局限,这是压缩比的局限
……
☆─────────────────────────────────────☆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于 (Wed Aug 12 15:38:06 2009, 美东) 提到:
re.
环了
☆─────────────────────────────────────☆
yeemartin (猪头) 于 (Wed Aug 12 16:43:53 2009, 美东) 提到:
恩,的确,除非这个汽缸能变压缩比~~。ILMOR这个idea其实就是实现这个
最近看书,intake valve close的timing比想象中滞后很多(至少是摩托车、赛车
engine),以前高中物理学的,进气valve关闭应该正好在BDC的时候,但实际上由于空
气的inertia,即使活塞开始上升后,即在BDC之后很久
还有很多空气再往汽缸里涌。4 valve机器机器valve在50-60度after BDC才关闭。 2
valve的甚至在80度 After BDC才关闭上。当然这是在高rpm下,空气速度很快的时候。
这些机器在低转下,intake这么晚关,应该是会排出不少进气的,也算是miller循环了
吧。
环了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16:56:53 2009, 美东) 提到:
这些是VVT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啦:)
现代引擎的进、排气门开启、关闭,没有一个是在TDC和BDC时发生的
那个只能是存在于简化模型中
☆─────────────────────────────────────☆
yeemartin (猪头) 于 (Wed Aug 12 17:08:46 2009, 美东) 提到:
google了一下那个mazda的2.3miller机器,intake valves close at 47degree After
BDC,比赛车engine的intake关的早多了。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18:03:12 2009, 美东) 提到:
工况不同啊
对于高转竞技引擎,进气门虽然关闭很晚,但是由于进气歧管内的气流流速很快,惯性
很大
还是继续涌入气缸的,而此时气缸内的气压是在上升的,也就是说仍在“有效”的压缩
气体
有效压缩比并没有降低
而Miller循环引擎即便进气门关闭更早,但对于它的工况来说已经晚了,因为没有“有
效”压缩
After
☆─────────────────────────────────────☆
yeemartin (猪头) 于 (Wed Aug 12 18:09:29 2009, 美东) 提到:
是啊,所以可以看出来racing engine 多aggressive
☆─────────────────────────────────────☆
carbonfiber (碳纤维) 于 (Wed Aug 12 19:49:21 2009, 美东) 提到:
是啊
1 (共1页)
相关主题
新发动机,OPOC。每缸双活塞的柴油机,功率密度很大上周开GTR跑了个长途
国产摩托车还是很雷人!zz涡轮增压vs机械增压
六冲程发动机 (转载)牛人自制转子engine
Turbo的负压力是咋回事?bmw发布N55了,用在5series GT上
ILMOR发表5冲程汽油机这东西怎么样,0到60 2.8秒
Re: 今天试驾了BMW X5,给点儿意见吧,谢谢。bmw那个 1W5才换一次机油的MANUAL
2011 Mustang may get 5.0 V8看到了传说中的宝马520 (E39)
最近有人研究GLK么?一直不明白刹车为什么需要真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ilmor话题: 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