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 发帖数: 33185 | |
g*******r 发帖数: 1414 | 2 比较赞同以义报怨 --- 当然这是儒道的理念。
我也不是很认同以德报怨 -- 社会从此失去公正
从佛教“空性”来讲,应该是“只有无常,没有怨,自然没什么可报”的为正解吧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n********n 发帖数: 8336 | 3 以直报怨吧?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较赞同以义报怨 --- 当然这是儒道的理念。 : 我也不是很认同以德报怨 -- 社会从此失去公正 : 从佛教“空性”来讲,应该是“只有无常,没有怨,自然没什么可报”的为正解吧
|
g*******r 发帖数: 1414 | 4 没错,你看孔子跟我想的一样 :)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以直报怨吧?
|
f*******8 发帖数: 3612 | 5 现在我想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就像种果园,最后要靠果子吃饭.
什么是怨?
怨就是有人毁了、破坏了你的果园,或者,给你出了个馊主意(甚至只是你认为的馊主
意)。
现在
1、你是要一辈子追着他打,去他家踩他的花果,然后回家生气呢?还是
2、赶快加固自己的围墙,制止他的后续行动,然后继续浇灌培育自己的园林?
1,叫做以怨报怨
2,叫做以直报怨,或者基督教的rightious.
hehe ,simple.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S***n 发帖数: 1281 | 6 从空性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与从人世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是不同的。
人类讲求正义,也就是说,有个正,有个反。那样做,有个体系如何规范行为的需求,
所以也挺有道理的。管理的层面,是理和法。
正好刚讨论了矛盾是入世修的关键食粮了,从空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指向自
身的。自身能否接纳和理解,对方的理由与根源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不能象别人那样去
想问题。所以其实所有你不能接纳的人,都是你的场景提示“老师”。
从空性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自身已然是接纳和明了那个人的根源了,要帮他
了。那样的帮,具体要看对方哪里更需要什么,就用健康的,爱的方式去让他满足,给
他温暖,给他做榜样,让他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满足。从表面的作为现
象来说,时机正确的时候,可以劝,可以骂,可以打,怎么管用做什么。但是那个劝那
个骂与那个打是心里充满慈悲的,他能感觉到爱的。自身的施予,是不包含自己更正确
的光环的,仅仅是场景上正好的互补作为。是“互补”,所以没有“正确”。那样的作
为,遵循的法则,是道。
这也就是兔王兄那个佛陀是否不受后有的问题的答案。但是兔王兄,这不是一个game
of intellegence,不是停留在脑子这个层面的。光懂一个道理,往往被用来跟别人争
锋了。:)智慧,是用来理解整理自身的,是要加诸自身才有效果的。所有的道理,不
要去“吃”这个“饭”,而是要去学会背后“种饭”的道理。因为我们修道,不是越修
越“多”的,而是越修越“少”,所以不是模仿如何去“正确”,而是借那个“道理”
的“力”,清除障碍,让光明透出来。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g*******r 发帖数: 1414 | 7 我也觉得这是个从入世还是出世的角度分析的问题
按原始佛教的看法,世间无常,那么以什么报怨最终都难免因缘和合。何况如果人世间
也是苦,那么什么深明大义,公正之类的也都逃不出苦。所以从出世的角度,选择离开
这个无常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求空性,求涅槃。
大乘,或者很多其它的宗教都比较在意入世,拯救世人和普度众生为己任,少不了救苦
就难这样入世的慈悲行为。那这里就有个问题:怨这个东西,如果只是情绪,那就容忍
化解好了。但如果怨这个东西,来自于不公。那最能慈悲拯救他人的就是义举。也就是
,有杀人狂杀人了,人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慈悲?1.不杀生,给死者家属捐款捐物,然后
大家坐在一起给死者念经超度 2.干掉那个杀人狂。No1完全符合戒律,No2不是。但能
真正能保护大家的反而是No2,是最公义的但是可能是要危害到“资粮”的. 我觉得现
在的佛教某种意义上总在宣扬 No1,以至于没人愿意去做No2,于是所谓的慈悲智慧就
成了私心的愚蠢了---与入世法相违背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空性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与从人世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是不同的。 : 人类讲求正义,也就是说,有个正,有个反。那样做,有个体系如何规范行为的需求, : 所以也挺有道理的。管理的层面,是理和法。 : 正好刚讨论了矛盾是入世修的关键食粮了,从空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指向自 : 身的。自身能否接纳和理解,对方的理由与根源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不能象别人那样去 : 想问题。所以其实所有你不能接纳的人,都是你的场景提示“老师”。 : 从空性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自身已然是接纳和明了那个人的根源了,要帮他 : 了。那样的帮,具体要看对方哪里更需要什么,就用健康的,爱的方式去让他满足,给 : 他温暖,给他做榜样,让他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满足。从表面的作为现 : 象来说,时机正确的时候,可以劝,可以骂,可以打,怎么管用做什么。但是那个劝那
|
c***h 发帖数: 2262 | 8
寂然
可我做不到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S***n 发帖数: 1281 | 9 你没有觉得,我说的道的作为之法,其实包容了人间的理和法了吗?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看着是随心的,本质是互补的,结果是合乎人间的理和法的。
我上面的那段描述,是希望能把这其中的道理解释清楚,让大家能有所理解。真正的高
人,不会有这个思路的,立体逻辑得出的结论,顺着去做就行了,哪里需要线性逻辑的
判断思考和讨论呀。
佛教的外围宣传,我们内部的把这叫做方便法门。你不需要把那当成佛教的本意呀。即
便是你说的戒律,开始的时候有强制的特性,那是为了减轻出世修的难度的。等有所领
悟了,那戒,其实需要发展成有智慧,不戒而戒才行的,不能再用克制的办法了。我说
的双脚走路,就是一路借力,一路放下,也就是后一个步骤,对前一个步骤采取否定的
方法来借力。
成了私心的愚蠢了---与入世法相违背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这是个从入世还是出世的角度分析的问题 : 按原始佛教的看法,世间无常,那么以什么报怨最终都难免因缘和合。何况如果人世间 : 也是苦,那么什么深明大义,公正之类的也都逃不出苦。所以从出世的角度,选择离开 : 这个无常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求空性,求涅槃。 : 大乘,或者很多其它的宗教都比较在意入世,拯救世人和普度众生为己任,少不了救苦 : 就难这样入世的慈悲行为。那这里就有个问题:怨这个东西,如果只是情绪,那就容忍 : 化解好了。但如果怨这个东西,来自于不公。那最能慈悲拯救他人的就是义举。也就是 : ,有杀人狂杀人了,人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慈悲?1.不杀生,给死者家属捐款捐物,然后 : 大家坐在一起给死者念经超度 2.干掉那个杀人狂。No1完全符合戒律,No2不是。但能 : 真正能保护大家的反而是No2,是最公义的但是可能是要危害到“资粮”的. 我觉得现
|
P****S 发帖数: 2286 | 10 高僧大德是这样讲的:
“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
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
-- 朗日塘巴尊者 《修心八颂》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
|
L**********s 发帖数: 12988 | 11 act,not react。
你这个,一说"报",就。。。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伙伴们?
|
W**N 发帖数: 1037 | 12 第六章 忍恶无嗔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
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
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
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
宣化上人讲《佛说四十二章经》http://www.utdallas.edu/~edsha/Buddhism/42-xuanhua.pdf |
g*******r 发帖数: 1414 | 13 方便就是方便,方便就不能法门了。我是这样感觉的
如果入世的方便,跟出世的思维截然相反,那如何从入世过度到出世
要教育人们放下执着,甚至放下磕头的执着,是直接告诉人们“不要执着,磕头也可能
是执着”,还是说“继续磕吧,磕到一定地步你就悟道不用磕头了”
如果是后者,最终大家会一直磕下去的,除了磕傻了的。最终磕头成了教派,大家早把
放下执着给解释的七扭八歪了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没有觉得,我说的道的作为之法,其实包容了人间的理和法了吗? :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看着是随心的,本质是互补的,结果是合乎人间的理和法的。 : 我上面的那段描述,是希望能把这其中的道理解释清楚,让大家能有所理解。真正的高 : 人,不会有这个思路的,立体逻辑得出的结论,顺着去做就行了,哪里需要线性逻辑的 : 判断思考和讨论呀。 : 佛教的外围宣传,我们内部的把这叫做方便法门。你不需要把那当成佛教的本意呀。即 : 便是你说的戒律,开始的时候有强制的特性,那是为了减轻出世修的难度的。等有所领 : 悟了,那戒,其实需要发展成有智慧,不戒而戒才行的,不能再用克制的办法了。我说 : 的双脚走路,就是一路借力,一路放下,也就是后一个步骤,对前一个步骤采取否定的 : 方法来借力。
|
W**N 发帖数: 1037 | 14 发信人: goldwater (金水),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再从以何报怨谈方法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4:11:34 2015, 美东)
方便就是方便,方便就不能法门了。我是这样感觉的
*从性空讲,法本空,名为法,说出来都是方便的法门吧。
如果入世的方便,跟出世的思维截然相反,那如何从入世过度到出世
*对发了大愿再来者说,出世为了入世;一般修行的入世是为了出世的。对于观自在菩
萨,要“度”一切苦厄!可是入世的人“渡过”一切苦厄方可出世。
要教育人们放下执着,甚至放下磕头的执着,是直接告诉人们“不要执着,磕头也可能
是执着”,还是说“继续磕吧,磕到一定地步你就悟道不用磕头了”
*虽然佛教,我理解,是佛陀教育。但是“放下执着”是不可教的!或者说不是教会的
。是需要渐悟顿悟的。对于放下执着来说,教育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但是
,“悟”是必要条件。悟不是充分条件!
如果是后者,最终大家会一直磕下去的,除了磕傻了的。最终磕头成了教派,大家早把
放下执着给解释的七扭八歪了
*那还是没有悟! :) |
g*******r 发帖数: 1414 | 15 类似的问题我提过很多次
教育大家毒品有害,是不是方便法门,让大家先尝尝高级毒品?
教育大家不要嫖娼,是不是方便法门,让大家先找高层次的妇女淫乱?(好像双修就是
这么搞得)
反正
教育大家不要执着,方面法门就让大家坚持好的执着就可以了
有没有发现共性?
而且说到最后,回到老话题,用千百年来的经验验证--越讲执着的佛国,越腐败,越落
后。所以方便法门入世救人恐怕效果差点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goldwater (金水),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再从以何报怨谈方法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4:11:34 2015, 美东) : 方便就是方便,方便就不能法门了。我是这样感觉的 : *从性空讲,法本空,名为法,说出来都是方便的法门吧。 : 如果入世的方便,跟出世的思维截然相反,那如何从入世过度到出世 : *对发了大愿再来者说,出世为了入世;一般修行的入世是为了出世的。对于观自在菩 : 萨,要“度”一切苦厄!可是入世的人“渡过”一切苦厄方可出世。 : 要教育人们放下执着,甚至放下磕头的执着,是直接告诉人们“不要执着,磕头也可能 : 是执着”,还是说“继续磕吧,磕到一定地步你就悟道不用磕头了”
|
S***n 发帖数: 1281 | 16 金水兄,纠正一个你可能有所误会的史实: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了。
如果你假设佛陀会用神力护教的话,那他显然这个上面很“差”呢,是不是?:)
那样,我们这样的人,也很苯呢,对不对?:)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类似的问题我提过很多次 : 教育大家毒品有害,是不是方便法门,让大家先尝尝高级毒品? : 教育大家不要嫖娼,是不是方便法门,让大家先找高层次的妇女淫乱?(好像双修就是 : 这么搞得) : 反正 : 教育大家不要执着,方面法门就让大家坚持好的执着就可以了 : 有没有发现共性? : 而且说到最后,回到老话题,用千百年来的经验验证--越讲执着的佛国,越腐败,越落 : 后。所以方便法门入世救人恐怕效果差点
|
P****S 发帖数: 2286 | 17 佛法里方便和智慧这两个词是一对。
与方便这个词同时出现时,智慧指的是出世间的无分别智。这对于凡夫来讲是不可及的
。因此诸佛菩萨传讲了凡夫可以见闻的各种法门,这些法门都是引导凡夫获得无分别的
智慧,从而获得解脱。凡夫可见可闻的各种引向解脱的法门都被称为方便。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goldwater (金水),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再从以何报怨谈方法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4:11:34 2015, 美东) : 方便就是方便,方便就不能法门了。我是这样感觉的 : *从性空讲,法本空,名为法,说出来都是方便的法门吧。 : 如果入世的方便,跟出世的思维截然相反,那如何从入世过度到出世 : *对发了大愿再来者说,出世为了入世;一般修行的入世是为了出世的。对于观自在菩 : 萨,要“度”一切苦厄!可是入世的人“渡过”一切苦厄方可出世。 : 要教育人们放下执着,甚至放下磕头的执着,是直接告诉人们“不要执着,磕头也可能 : 是执着”,还是说“继续磕吧,磕到一定地步你就悟道不用磕头了”
|
g*******r 发帖数: 1414 | 18 佛陀在传授佛法,佛法是不灭的,
我知道的释迦牟尼,根本就没有佛教这么一说
所以无教可护
甚至也无法需要去护
我们不是很笨,我们只是因为我见和执着背离了释迦牟尼而已
最可悲的,还是借他的口去把我们内心的执着一面合理化宗教化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太聪明了。We are too smart to be wise.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金水兄,纠正一个你可能有所误会的史实: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了。 : 如果你假设佛陀会用神力护教的话,那他显然这个上面很“差”呢,是不是?:) : 那样,我们这样的人,也很苯呢,对不对?:)
|
g*******r 发帖数: 1414 | 19 “这对于凡夫来讲是不可及的”
这其实解释了佛教为什么在印度被终结。
这句话实在就是印度教的典型口气
婆罗门最终还是把众生平等引向了阶级论
最终印度人不再需要佛教了,因为它讲的东西,婆罗门全都在讲,没有区别
释迦牟尼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他跟你我一样都是凡夫,但他是证果涅槃离开苦境的
凡夫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法里方便和智慧这两个词是一对。 : 与方便这个词同时出现时,智慧指的是出世间的无分别智。这对于凡夫来讲是不可及的 : 。因此诸佛菩萨传讲了凡夫可以见闻的各种法门,这些法门都是引导凡夫获得无分别的 : 智慧,从而获得解脱。凡夫可见可闻的各种引向解脱的法门都被称为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