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发帖数: 272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wA (bw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制造业当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1 14:59:30 2011, 美东)
在很小的规模内调查了国内(一线城市)各种人的收入,结果如下:
制造业一般工人(工作强度:每天8-12小时):2000-3000元/月
制造业熟练工人(8-12小时):3000-5000元/月
夜店服务员(少爷):5-6小时,5000元/月以上
夜店领班:6-7小时,10000元/月以上
装修队成员:8-10小时,5000元/月以上
商场销售:8-10小时,3000-10000元/月以上
一般理发师:8小时,4000元/月
物流公司操作员:8小时,8000元/月
家庭保姆:8-10小时,4000元/月
(高级)幼儿保姆:10-12小时,10000-15000元/月
这些都是“蓝领”工作,对工人的要求几乎一样(顶多差一两年的经验)。课间制造业的
收入是非常低的,而且工作强度最大。我认识一个开设技工学校的,他告诉我2009年毕
业的数控机床班的学生,现在还在工厂打工的不到1/5,哪怕升职到领班也留不住人。
有的女学生宁可当小姐也不打工 -- 90后的思想比70、80后更开放。其实小姐的收入并
不高,一般的也就是几千元/月而已,但是比较自由、轻松。
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无路可走。用工荒不是因为年轻人少了,而是年轻人实在
不愿意为一点点血汗钱卖命了。根本原因在于通货膨胀:其他内需行业的工资由于通货
膨胀都大幅度提高,出口行业却因为没有订价权无法提高工资。在“定向”宽松的大环
境里,通货膨胀比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制造业的打击大得多。
中国一般贸易逆差以火箭的速度扩大,显示奢侈品进口的凶猛以及高附加值出口的无力
(这一点我也作了初步调查,有些发言权,以后有时间整理了思路再细说)。随着制造加
工业受打击,总体出口顺逆差逆转,应该就在今明两年。
太子爷最近有两个重要发言:
一、中国经济“肯定”不会硬着陆。他这么说,那是政府作了决定,绝对不会硬着陆了
。我看到这个报道,不知为什么想到郭德刚的相声:“我的字典里没有害怕这俩字儿。
。。我没字典”。在于谦的捧哏下,某人大方地宣布:“咱们不硬着陆。。。咱们根本
不着陆”。
二、今后五年内从美国进口8万亿美元的产品。这个是按照现在进出口态势的线性估算
。随着出口衰减,需要搭上现有外储(扣除热钱、外债,大约有1.5万亿)应该可以实现
。也就是说政府估计现有外储作为缓冲器,可以消耗到2016年。在此之前,中国社会的
基本稳定和整体协调应该问题不大。 |
s*********b 发帖数: 815 | 2 Forbes昨天的文章,Why Amazon Can't Make a Kindle in the USA 还说美国的制造业
危机深重。http://www.forbes.com/sites/stevedenning/2011/08/17/why-amazon-cant-make-a-kindle-in-the-usa/
说是资本家看重短期效益,削减开支。最后的结果是整个产业链及其附带的创新潜力,
全部转移。文章开头讲了个故事,说Asus最早做简单芯片,后来给Dell提议,说低于时
价20%为Dell生产主板,Dell大喜。几年后变成组装,同样20%折扣,Dell复大喜。下次
是PC设计。再后来,Asus登陆欧洲和北美,在各个地方侵蚀Dell领地。而这个时候,
Dell要革新已经不行了。同理,Chev Volt的电池美国做不出来了,因为背后的产业链
消失。只好请南韩。Amazon的Kindle里部件美国也做不出来了,比如显示屏,比如灌塑
外壳。这些工业多年前就消失,等到需要研发时,连起码的支持都没有,美国有心无力
,所以连研发都只好请亚洲搞定。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bwA (bwA),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制造业当死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1 14:59:30 2011, 美东) : 在很小的规模内调查了国内(一线城市)各种人的收入,结果如下: : 制造业一般工人(工作强度:每天8-12小时):2000-3000元/月 : 制造业熟练工人(8-12小时):3000-5000元/月 : 夜店服务员(少爷):5-6小时,5000元/月以上 : 夜店领班:6-7小时,10000元/月以上 : 装修队成员:8-10小时,5000元/月以上
|
a**n 发帖数: 2431 | 3 yes, I agree U.S. should keep a manufacture base
【在 s*********b 的大作中提到】 : Forbes昨天的文章,Why Amazon Can't Make a Kindle in the USA 还说美国的制造业 : 危机深重。http://www.forbes.com/sites/stevedenning/2011/08/17/why-amazon-cant-make-a-kindle-in-the-usa/ : 说是资本家看重短期效益,削减开支。最后的结果是整个产业链及其附带的创新潜力, : 全部转移。文章开头讲了个故事,说Asus最早做简单芯片,后来给Dell提议,说低于时 : 价20%为Dell生产主板,Dell大喜。几年后变成组装,同样20%折扣,Dell复大喜。下次 : 是PC设计。再后来,Asus登陆欧洲和北美,在各个地方侵蚀Dell领地。而这个时候, : Dell要革新已经不行了。同理,Chev Volt的电池美国做不出来了,因为背后的产业链 : 消失。只好请南韩。Amazon的Kindle里部件美国也做不出来了,比如显示屏,比如灌塑 : 外壳。这些工业多年前就消失,等到需要研发时,连起码的支持都没有,美国有心无力 : ,所以连研发都只好请亚洲搞定。
|
P**********c 发帖数: 3417 | 4 靠谱。而且别的不说,美国要丢掉制造业,也得给那些失业的人找到别的工作才行,又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高端的。
归根结底这些职位的流失,还是资本贪婪短视的结果,不是所谓的美国高端化strategy.
【在 s*********b 的大作中提到】 : Forbes昨天的文章,Why Amazon Can't Make a Kindle in the USA 还说美国的制造业 : 危机深重。http://www.forbes.com/sites/stevedenning/2011/08/17/why-amazon-cant-make-a-kindle-in-the-usa/ : 说是资本家看重短期效益,削减开支。最后的结果是整个产业链及其附带的创新潜力, : 全部转移。文章开头讲了个故事,说Asus最早做简单芯片,后来给Dell提议,说低于时 : 价20%为Dell生产主板,Dell大喜。几年后变成组装,同样20%折扣,Dell复大喜。下次 : 是PC设计。再后来,Asus登陆欧洲和北美,在各个地方侵蚀Dell领地。而这个时候, : Dell要革新已经不行了。同理,Chev Volt的电池美国做不出来了,因为背后的产业链 : 消失。只好请南韩。Amazon的Kindle里部件美国也做不出来了,比如显示屏,比如灌塑 : 外壳。这些工业多年前就消失,等到需要研发时,连起码的支持都没有,美国有心无力 : ,所以连研发都只好请亚洲搞定。
|
i**p 发帖数: 940 | 5 贪婪短视这东西就是个囚徒困境,hp也许不想贪婪,但dell贪了,也只好跟进.
strategy.
【在 P**********c 的大作中提到】 : 靠谱。而且别的不说,美国要丢掉制造业,也得给那些失业的人找到别的工作才行,又 :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高端的。 : 归根结底这些职位的流失,还是资本贪婪短视的结果,不是所谓的美国高端化strategy.
|
P**********c 发帖数: 3417 | 6 这个确实没有办法。如果任由公司自主,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政府干预过多也有
坏处,所以很多问题是无解的。就看谁赶上时候了。
【在 i**p 的大作中提到】 : 贪婪短视这东西就是个囚徒困境,hp也许不想贪婪,但dell贪了,也只好跟进. : : strategy.
|
c***d 发帖数: 996 | 7 没觉得靠谱, pc制造是行业问题, 整个市场是往下走的。
美国制造业其实没那么大的问题,现在美元这么便宜, 以后受过教育的老墨多弄点进
来, 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strategy.
【在 P**********c 的大作中提到】 : 靠谱。而且别的不说,美国要丢掉制造业,也得给那些失业的人找到别的工作才行,又 :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高端的。 : 归根结底这些职位的流失,还是资本贪婪短视的结果,不是所谓的美国高端化strategy.
|
r*c 发帖数: 16750 | 8 你知道最低时薪是多少,还有其他福利。
跟第三世界还是没的比,要一样,人家跑你这干啥来的?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觉得靠谱, pc制造是行业问题, 整个市场是往下走的。 : 美国制造业其实没那么大的问题,现在美元这么便宜, 以后受过教育的老墨多弄点进 : 来, 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 : strategy.
|
m****r 发帖数: 243 | 9 不同意。只用静态数据得不出这个结论。没有横向比较(和竞争国家的比较)也得不出
这个结论。
这是市场经济,如果制造业人员流失,工资自然会增加到能留住人为止。
现在还没有增加,那显然是因为有人员流入弥补了流出。
当然,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价格也会上涨。
涨到无法和其它国家竞争的时候,才会失去一个行业。
但中国近几年积累的硬件条件:政府的经验、国内资金的配备、物流等等其实弥补了很
多成本上升。所以现在美国店里还是满眼的“中国制造”。说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还
早得很呢。 |
i**p 发帖数: 940 | 10 http://news.hexun.com/2011-08-22/132667268.html
东莞多家大型鞋企关闭搬迁 每双鞋只赚到20美分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同意。只用静态数据得不出这个结论。没有横向比较(和竞争国家的比较)也得不出 : 这个结论。 : 这是市场经济,如果制造业人员流失,工资自然会增加到能留住人为止。 : 现在还没有增加,那显然是因为有人员流入弥补了流出。 : 当然,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价格也会上涨。 : 涨到无法和其它国家竞争的时候,才会失去一个行业。 : 但中国近几年积累的硬件条件:政府的经验、国内资金的配备、物流等等其实弥补了很 : 多成本上升。所以现在美国店里还是满眼的“中国制造”。说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还 : 早得很呢。
|
m****r 发帖数: 243 | 11 低附加值的产业外迁是正常的事。
向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转移是所有强国的历程。
这都是制造业,汽车不也是制造业,造ipad不也是制造业?
穷人的工资上升,生活更好,难道不是好事?
我确实不明白LZ的感慨何来,是希望保持原样,穷人继续穷老板继续富?
【在 i**p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hexun.com/2011-08-22/132667268.html : 东莞多家大型鞋企关闭搬迁 每双鞋只赚到20美分
|
g*****g 发帖数: 34805 | 12 嗯,鞋业转移到东南亚,中国这么牛逼的工人改做iPad,汽车
是历史必然。是好事。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低附加值的产业外迁是正常的事。 : 向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转移是所有强国的历程。 : 这都是制造业,汽车不也是制造业,造ipad不也是制造业? : 穷人的工资上升,生活更好,难道不是好事? : 我确实不明白LZ的感慨何来,是希望保持原样,穷人继续穷老板继续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