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发帖数: 84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Faculty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4:03 2010, 美东)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L-fucose)转运蛋白(FucP)的结构,并结合生化手段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理。顶级学
术期刊《自然》在10月7日刊发了他们的学术论文“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岩藻糖转运蛋白向胞外开放构象
的结构)。
http://goo.gl/abX6
课题组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党尚宇同学、王佳伟博士、颜宁教授、孙林峰同学)
http://goo.gl/nKGS
大肠杆菌岩藻糖转运蛋白结构
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直以来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重点及难点。而该论文
的前两位作者党尚宇和孙林峰在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还都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
初生牛犊不惧虎——本科生接手结构生物学世界难题
膜蛋白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膜上,它们是沟通细胞或细胞器内外的桥梁。各种营养物
质的运输,细胞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以及细胞内外信息的交换都要依靠膜蛋白,所以它
们的功能在生命体中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膜蛋白不溶于水,难以纯化出均一性较好的蛋
白质,也就比较难得到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故研究起来困难重重。
1985年,第一个膜蛋白结构问世,当时共计仅有不到200个生物大分子结构。而时
至今日,PDB收录的近7万个生物大分子结构中,膜蛋白结构仅不到700个,其中新型的
膜蛋白结构又只有250多个,足见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困难。
2008年3月,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党尚宇,在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的时候
,选择了施一公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并进入了颜宁教授负责的实
验室进行科研工作。凭着对科研的热爱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党尚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就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
2008年8月,当颜宁老师找到党尚宇,与他讨论如何开展科研工作的时候,没有什
么科研经验的党尚宇提出自己是否可以尝试承担一项课题,颜宁老师答应了,并将这个
膜蛋白的研究课题交给了他。
为什么敢于将这样一个难题交给一名本科生?颜宁说:“那个时候就想,他们年龄
很小,一两年内做不出来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感觉有点像是我把他们‘骗上船’的。
如果做不出来,就算是通过课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了,不过后
来他们的科研工作进展给了我一个巨大惊喜。他们的科研经历是一张白纸,完全没有畏
难情绪,很有勇气,我觉得这是好事。”
坚持就是胜利——研究膜蛋白就看谁先放弃
然而,要做好膜蛋白的研究工作,不是单单凭借勇气就可以的。
回想起当时的研究工作,党尚宇说:“每前进一步都像是进行一场惊险的跨越。”
党尚宇在做实验
开头还是幸运的。在利用大肠杆菌培养出大量的岩藻糖转运蛋白这个环节上,并没
有出现什么令人难以应付的状况。看到课题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了应付后续繁重
的研究工作,颜宁老师让党尚宇的同班同学孙林峰加入到课题组中,与党尚宇成为研究
的搭档。两个年轻人调节各种条件,尝试着培养出了第一批蛋白的晶体。
下一步,要用X射线对晶体进行衍射分析,如果能够得到满意的数据,再用电脑对
数据进行分析,基本上离得到蛋白的结构就不远了,所以晶体的好坏是能否解析蛋白结
构的关键。
党尚宇这样形容那个几乎令人沮丧到极点的时候:每颗晶体直径连0.1毫米都不到
,用一个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金属圈小心翼翼地把“晶体”从一个半粒小米大小的液滴中
“捞”出来,放到仪器上去衍射,照了几分钟,发现数据情况很不好,再换一颗,还是
不好,再换一颗……就这样一直照了一下午,连一组像样的数据都没有得到。两个年轻
人感觉很郁闷,常常是辛苦一整天后心情沮丧地离开实验室,回到宿舍闷头大睡、缓冲
一下,第二天一大早抖擞精神回来接着干,结果仍然是日复一日的令人心情惆怅。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呢?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环节检查以及与老师和实验室其他
同学的讨论,党尚宇和孙林峰决定从两个方向入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继续寻找各种
各样的手段去纯化蛋白,二是再变换一些条件去让蛋白结晶。两个人商量好了分工,然
后再讨论确定方案再分工。但是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晶体衍射后得到的数据一直是没
有多大的改观,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考虑过,是不是要重新来过,换掉大肠杆菌
,用其它系统来表达蛋白,比如昆虫细胞?
枯燥的实验很容易磨掉人的耐性,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两个年轻人只有凭借坚强的
意志力,才可以坚持下去。
是否可以放弃?
回答是:坚决不!
“膜蛋白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就是要看谁先放弃!谁先放弃谁就输了,坚持到最后
的就赢了。再难的,以前人们认为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科学家们都研究出来了,还有什
么做不出来的呢?”在这个关键时刻,颜宁鼓励两个年轻人坚持下去,并且一直和他们
一起讨论实验结果、讨论下一步实验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初的一段失望之后,晶体衍射的分辨率一点点地提高了。8
埃,6埃,4埃……进入2009年春天之后,每一次的同步辐射之旅(需要去外地用能量更
大的仪器进行同步辐射)都带来了衍射分辨率的提高。终于,喜讯在2009年10月份的一
天传来:在“捞”了成百上千次蛋白晶体之后,在课题开始之后的第14个月,大肠杆菌
岩藻糖转运蛋白终于在人们的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看着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弯弯绕绕
的蛋白结构,党尚宇和孙林峰感觉心里面一下子豁亮起来。
细节决定成败——解密转运蛋白的生化功能
拿到膜蛋白的结构,是揭开转运蛋白生物化学功能的第一步,更为艰巨的任务——
分析它的生物化学功能还在后面。而膜蛋白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工作必须争分夺秒,否则一旦被别的研究小组争了先,前面所有的研究工作就前
功尽弃了,这个时候,课题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解开转运蛋白的结构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研究工作就再度陷入了僵局——初步分
析拿到的转运蛋白的功能,结果就是——没有任何功能!两个小伙子反反复复的做了几
遍,都是同样的结果!
这下子怎么办?难道自己辛辛苦苦解析出来的结构,竟然是没有用的?还是设计的
实验程序出了问题?
两个年轻人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颜宁带领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实验设计反复琢磨,确认是没有问题的,最后推断:很
有可能问题是出在实验某一个环节的操作上。这个时候,颜宁安排在膜蛋白生化研究上
相对有经验的、比他们高两级的研究生黄永鉴加入到课题的研究中。
黄永鉴加入课题研究的第二天,就发现党尚宇和孙林峰在实验操作的时候没有把特
定的溶液“洗干净”,而且溶液的初始温度也偏高,就这两个小小的细节,帮助课题组
跨过了第一个障碍;改进了这一步之后,实验得到的数据有所改善,但是转运读数还是
偏低,老师同学在一起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发现是实验用的一个进口滤膜的实际孔径大
于标明的0.22微米,导致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了滴漏的现象,换了一个牌子的滤膜就解决
了这个问题。
在谈到这一状况的时候,颜宁特别强调了任何一个实验环节都要严谨进行:“实验
的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有的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小毛病多,有可能做10次但是8次都是
错的。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学生本身的心态也是很大的打击。党尚宇他们对待实
验的态度非常严谨,所以做实验的成功率很高,科研进展也比较快。”
知其所以然——思考在实验中至关重要
当静静的坐在我们面前解析这次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的时候,党尚宇和孙林峰都提
到了思考的重要性。
党尚宇认为,在运用各项实验仪器的时候,仅仅知道如何去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
是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仪器的原理是什么。惟其如此,才不仅仅能按照老师教的方
法去做实验,也可以改进实验方法,甚至可以在符合原理的条件下换另外一种实验方法。
孙林峰认为,实验的过程一定不要机械性地操作,要不断思考,才能够找到最为合
适的实验手段。尤其是在感觉做不下去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想当然,回
顾一下从课题开始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分析其中每个步骤,才能够找到症结所在。
一个膜蛋白的研究,通常都会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即便是实验经验老到的科研工作
者,也没有把握在一年半时间内解析出一个膜蛋白的结构和生化功能。
笔者认为,除了热爱科研、严谨认真、勤于思考,心无旁骛是他们能够高效地进行
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
那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的进行科学研究呢?通过访谈,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
论:
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室融洽的气氛,大家抱团进行研究,很少有其他的事情干扰;
另外一方面是实验室完善的实验硬件条件,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研究者的设想;
最为重要的是,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会为各位新引进的教授负责的课题组提供前三
年稳定的全方位支持,使得各位年轻的教授可以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把时间精力全部
放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们一起攻坚科学难题。
“小牛”向前冲——学生就是青年科学家
“现在对于党尚宇他们来说,再做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
,他们已经有充分的自信。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就是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颜宁说。
在颜宁的心中,这些学生聪明过人,“开窍”早,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不过颜
宁也补充:希望学生们不要太“乖”,希望学生更活跃,要跟老师在学术上争论,甚至
吵得面红耳赤都可以。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半相继报道了3个新型膜蛋白的4个晶体结
构,由于其创新性和重要性,4篇学术论文全部发表于《自然》或《科学》,为我国的
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果在国际结构生物学领域获得了充分关注
。而更加惊喜的是,在这些课题研究的主力军中,都有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
身影——“低龄化”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特点。
他们,不仅是中国科学研究的现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的未来。
(http://news.tsinghua.edu.cn) |
r*******g 发帖数: 32828 | |
x***u 发帖数: 6421 | 3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半相继报道了3个新型膜蛋白的4个晶体结
构,由于其创新性和重要性,4篇学术论文全部发表于《自然》或《科学》
在自然科学上灌水,厉害,佩服。 |
p*********n 发帖数: 556 | 4 唉,这么多年了,国内记者的写作水平没有任何的进步啊。写什么东西都是知音体,看
了鸡皮疙瘩起一身。 |
l******e 发帖数: 470 | 5 看的我特别想学生物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唉,这么多年了,国内记者的写作水平没有任何的进步啊。写什么东西都是知音体,看 : 了鸡皮疙瘩起一身。
|
T******y 发帖数: 14506 | |
z****y 发帖数: 6864 | |
N**t 发帖数: 1738 | 8 没有这些拔尖的高科技,墨西哥就是中国的命,楼价再高也没用,有钱人再多也没用,
产生了世界首
富,还是没用。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男,就是猥琐的命。
|
g******s 发帖数: 733 | 9 墨西哥人均gdp是中国两倍吧。
【在 N**t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这些拔尖的高科技,墨西哥就是中国的命,楼价再高也没用,有钱人再多也没用, : 产生了世界首 : 富,还是没用。
|
M*******a 发帖数: 358 | |
|
|
m*****s 发帖数: 2227 | 11 这破玩意研究明白了深了很是有用的,制药,医疗 。。 |
a*c 发帖数: 701 | 12 浪费劳动人民的血汗阿,美国搞不下去了,跑到中国去搞。 人傻,钱多,快来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Facult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4:03 2010, 美东)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
s**********a 发帖数: 11 | |
f**********e 发帖数: 1994 | 14 他们下一步应该做 fucose 的激酶,Fucokinase,基因名 FucK. 真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Fucokinase
解出 FucK structure 写在 title 上应该挺雷人的。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Facult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4:03 2010, 美东)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
s******p 发帖数: 421 | 15 有个图像模式识别算法叫做fart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下一步应该做 fucose 的激酶,Fucokinase,基因名 FucK. 真的。 : http://en.wikipedia.org/wiki/Fucokinase : 解出 FucK structure 写在 title 上应该挺雷人的。
|
d********a 发帖数: 1852 | 16 这都酸成强酸了。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浪费劳动人民的血汗阿,美国搞不下去了,跑到中国去搞。 人傻,钱多,快来
|
a*c 发帖数: 701 | 17 我在一个不错的大学做service,遇见大把的CNS随便灌水的大牛,看他们都是怎么解释
data 的。身在其中,你就明白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砍NIH经费了。很多这种基础研究,
和应用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都酸成强酸了。
|
e*****r 发帖数: 1229 | 18 和和。 研究只能是研究。 经济好的时候加强对研究的投入,可以提供工作机会, 培
养人才。 经济差时候, 先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尽可能减少研究方面投入。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一个不错的大学做service,遇见大把的CNS随便灌水的大牛,看他们都是怎么解释 : data 的。身在其中,你就明白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砍NIH经费了。很多这种基础研究, : 和应用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
X***P 发帖数: 3230 | 19 这些个玩意除了浪费钱以外还有啥子用处?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Facult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4:03 2010, 美东) : 发信人: dde (DDT), 信区: Biology : 标 题: 攻坚结构生物学难题 清华学生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1 19:21:19 2010, 美东) :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吕露英 :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的带领下,以党尚宇、孙林峰、黄永鉴三位清华学生为 : 主力的课题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