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发帖数: 786 | 1 读者按:胡晓梅是著名的媒体评论人,再三考虑还是全文转载,精华在后面。
2005年2月底,张越邀我去央视录制“三八”晚会,当天她还邀请了崔永元助阵主持。
小崔不帮忙倒好,一帮帮倒忙。本来是一场极为严肃的讴歌型晚会,集中展示当代女性
的光明面,小崔却用他一贯的“实话实说”态度奏响了不和谐音符。
这一幕出现在徐静蕾出场的环节。当时《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刚刚上映,张越对这部
影片很是认同,表示自己“喜欢《来信》的地方在于,徐静蕾对这个电影、这个人物的
解释,不来源于教育,不来源于规则,不来源于形形色色的其他作品。我们中国人是很
容易把教育给你的、规则给你的和他人的普遍的标准,变成自己的标准的。但是我觉得
徐静蕾完全无视了所有的东西,她的解释只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构架起来
的一个自我的世界观,来源于她生活中的常识判断。我觉得这个特别勇。”
到小崔发言了,他把导演组备好的讲稿放在一边,转头向着现场观众,用大白话介绍说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姑娘,和人发生了一夜
情,结果怀孕了,其实那个男人就是逢场作戏,可这姑娘愣是把这孩子生了下来。大妈
大婶,你们说这事 |
s****n 发帖数: 786 | 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41岁时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
了一则单相思的悲剧故事。故事主人翁是小说家R,他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一封奇特
的来信,一个陌生女人向他倾诉了自己长达20年的爱慕之情。这个女人说,她13岁时就
开始暗恋他,情窦初开只因有他。五年后,18岁的她痴心不改,为了把自己的一切全部
献给他,不惜拒绝了身边人的求婚,还冒充妓女与他度过了三个消魂之夜。那时的作家
R是个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随即就把她弃之脑后了,但她却怀上了他的孩子。为了留
住这一份爱情的礼物,她决定生下孩子,从此靠卖淫为生,独力抚养孩子。之后他们还
有过多次相遇,但他却不记得她,只是把她当普通的妓女来消遣。而她也绝不向他暴露
身份,内心纵有千言万语,也不愿把真相说出来,生怕给这个男人添一丝一毫的麻烦。
她就是这样,不问收获、但求耕耘,把一切苦楚都默默吞忍下来,把一切重负都扛在自
己肩上。她已经习惯于这种爱的方式,做好事不留名,而被爱的人享尽了好处,却毫不
知情。直到有一天,儿子病死了,她守着儿子的尸体,内心的绝望突如火山爆发,无法
遏止。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了断自己痛苦的一生,而在自杀 |
s****n 发帖数: 786 | 3 茨威格被好友高尔基称赞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但这一评价却并非公论。茨威格从
未获过任何文学奖项,他的作品确实曾经风靡一时,但不是在欧美国家,而是在前苏联
和前东德,今天则发生在了中国。在西方世界,茨威格的文学声誉不算高,一般被视为
欧陆派的浪漫小说家。他的小说多次被搬上银幕,主要是看重其情节和人物的戏剧化,
但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受到冷落。传统学术界把他的位置也放得较低,认为他思想平庸
,只是混杂了“弗洛伊德的负罪感和尼采的癫狂”,所以对他的生平以及作品都研究得
不多。很多人以为在西方主要是女权主义者对茨威格心怀不满,但实际上西方的普通大
众对他也不亲近。原著翻译家、国际茨威格协会中国秘书长张玉书曾经讲过,他在欧洲
的大学里讲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许多青年人是不屑一顾的,根本不认同这种
单恋和自毁的“爱情”。
如果熟悉西方文化里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传统,茨威格受到非议完全是意料中事。他纵
容自己笔下的人物在潜意识的驱使下所犯下的“激情之罪”,这种缺乏现实感的、疯狂
的、激情崇拜的非理性冲动,一向是讲求理性规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最为警惕的。而对
于自由民主政体下的民众来说,即使他们不是 |
s****n 发帖数: 786 | 4 对于57年前的这部《巫山云》,徐静蕾公开表示“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认为“带有
很强的道德批判色彩,这是时代的局限。”她的搭档姜文则和她的趣味相投:“那是一
部别扭的电影,没有养分,只看了一半”。
为了摆脱“时代的局限”,决定不批判男人的徐静蕾打算“用激情去表达,使观众感动
。”于是她导演的新版本,把好莱坞版本中扔掉的东西又捡了回来,甚至比原著更执拗
地将女主角推向极端,塑造成国产电影里最为常见的“一根筋”式的人物。“一根筋”
就是认死理、认死扣,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类人物是反智主义者
,崇尚蛮勇、拒绝理性,却一向是我们国产导演的至爱,往往被塑造成超凡脱俗、感天
动地的大英雄。具体地说,徐静蕾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一位爱情主义者的
英雄赞歌,讲她如何“激情”得赴汤蹈火,“感动”得肝脑涂地,“勇敢”地毁掉了自
己和自己身边最亲的人。为了“爱”一个男人,她成年之后,母亲就被抛在一边,两人
再也没有相见;她的儿子自幼没有父亲,得不到正常照料,还要经常在风月场所看着母
亲卖笑;那个包养她的军官情人,向她求婚被冷言拒绝,后来还被她公开戴绿帽羞辱;
而她自己呢,沦落风尘、 |
s****n 发帖数: 786 | 5 徐静蕾一共执导了三部电影,先是疑似王朔手笔的《我和爸爸》,然后是《一个陌生女
人的来信》,再后来是王朔编剧的《梦想照进现实》。拍完《梦想照进现实》后,徐静
蕾承认,“确实是王朔的东西特别多,我已经被他罩住了,拍这个东西的时候,变成我
不自由,我的创作不自由,因为我被他的那些台词和那些东西压住了。” 由此我们回
头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会明白徐静蕾为什么对这部影片如此珍视——那才是
她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表达,不再是表达王朔的,而是表达她自己的。她曾经这样说:“
拍电影不管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都是导演的自我表达,是他世界观的一个表达和他对
很多事情认知的一个表达。通过电影能看出一个导演的趣味、道德和世界观。”
徐静蕾这话说得很对,当作品进入公众视线,创作人的自我就已经无所遁形。即使茨威
格,一生都在刻意审慎地对自己避而不谈,千方百计想摆脱自己被人评说的命运,但却
无异于掩耳盗铃之举,实际上他早已暴露在他写下的字里行间。从表面形式上看,《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好像摆脱了王朔,但王朔作为徐静蕾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男人,
既是思想导师又是亲密伴侣,他的身影又怎能这么轻易地从她的世界里被抹去。 |
c******i 发帖数: 2427 | 6 我们从小就在学校里被灌输"利他主义": 为自己着想是自私的行为. 当我们心里只想着
别人的时候, 我们就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人---自己. 当我们忘记自己的时候, 我们就
丧失了self-esteem.
一个人, 或者一个团体, 或者一个国家机器控制(manipulate)另外一个人的方法之一就
是向这个人灌输"利他主义", 摧毁这个人的self-esteem.
说到这里, 我想起了前两个星期在买买提看到一个帖子, 讲在海外的一个女孩子在网络
一个在广州的海归男子. 开始两个人非常甜蜜, 但是不久这个男子就开始打击女孩子的
自尊心么说她长得难看之类的. 男子说自己很优秀, 爱要奉献, 所以女孩子必须得照顾
他. 当时我看到这个就想, 凭什么呀?!
后来的故事我就不记得了. 我只是很佩服这个海归男控制别人的能力. |
t**o 发帖数: 1858 | 7 如果你不赞同他的做法,那为什么要佩服他?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从小就在学校里被灌输"利他主义": 为自己着想是自私的行为. 当我们心里只想着 : 别人的时候, 我们就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人---自己. 当我们忘记自己的时候, 我们就 : 丧失了self-esteem. : 一个人, 或者一个团体, 或者一个国家机器控制(manipulate)另外一个人的方法之一就 : 是向这个人灌输"利他主义", 摧毁这个人的self-esteem. : 说到这里, 我想起了前两个星期在买买提看到一个帖子, 讲在海外的一个女孩子在网络 : 一个在广州的海归男子. 开始两个人非常甜蜜, 但是不久这个男子就开始打击女孩子的 : 自尊心么说她长得难看之类的. 男子说自己很优秀, 爱要奉献, 所以女孩子必须得照顾 : 他. 当时我看到这个就想, 凭什么呀?! : 后来的故事我就不记得了. 我只是很佩服这个海归男控制别人的能力.
|
c******i 发帖数: 2427 | 8 That was my cheap sarcastic remark. It was my 反话. Sorry for the
misunderstanding.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不赞同他的做法,那为什么要佩服他?
|
c******i 发帖数: 2427 | 9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的人生选择之一可以是: Forgive, Forget, then Move on. " |
k*******3 发帖数: 98 | 10 非常好的分析!!!佩服佩服!!!
我觉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样的爱,是一种理想主义无可奈何的执着,而老徐提倡
的那种爱,则是现实主义无可奈何的执着.说到底,是无可奈何;说得更高雅点,是斯德哥
尔摩综合症.而很多时候,为了活下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算是种选择... |
s*********s 发帖数: 2 | |
b******e 发帖数: 1074 | 12 文字很犀利,用词也很精准,写的好~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者按:胡晓梅是著名的媒体评论人,再三考虑还是全文转载,精华在后面。 : 2005年2月底,张越邀我去央视录制“三八”晚会,当天她还邀请了崔永元助阵主持。 : 小崔不帮忙倒好,一帮帮倒忙。本来是一场极为严肃的讴歌型晚会,集中展示当代女性 : 的光明面,小崔却用他一贯的“实话实说”态度奏响了不和谐音符。 : 这一幕出现在徐静蕾出场的环节。当时《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刚刚上映,张越对这部 : 影片很是认同,表示自己“喜欢《来信》的地方在于,徐静蕾对这个电影、这个人物的 : 解释,不来源于教育,不来源于规则,不来源于形形色色的其他作品。我们中国人是很 : 容易把教育给你的、规则给你的和他人的普遍的标准,变成自己的标准的。但是我觉得 : 徐静蕾完全无视了所有的东西,她的解释只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构架起来 : 的一个自我的世界观,来源于她生活中的常识判断。我觉得这个特别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