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renting版 - 在看两本教育和心理学有关的书,有心得有困惑
相关主题
儿子的怪癖有点长,不过可以解决这里很多父母的困惑
觉得很有压力求助:女儿在daycare咬人了,伤心自责中,到底该怎样教育
疫苗公司的文件,大家来分析分析 (转载)捕捉儿童敏感期
从玩中学比较适合孩子怎样引导任性的孩子?怎样区分敏感期和任性 ?
9岁的女儿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怎么办如何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
3-6岁宝宝听读指南,及不同性格宝宝的听读内容推荐!蒙校不蒙校,还是看家长
八卦个夸张的幼教例子Preschool里的那些事。。。。。。。(扫盲+解释)
孩子的这些行为正常吗? 是不是强迫症?将读故事锦上添花 (情感发展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理学话题: 研究话题: 数据话题: 孩子话题: 方式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4059
1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获得实践的支持。
李子勋的书也算有一定价值,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从案例出发,解析教育方式的
得失,很多意见是颇有道理的。但是我读他的书,总是不断冒出"真的么?""论据在
哪里?""有数据么?""有文献支持么?"这样的想法。他有大量诸如"现代研究表
明"之类的话语但是没有任何文献支持,读之如鲠在喉。
我非心理学专业,作为一个门外汉,读心理学的普及性质文章(比如国内著名的李子勋
和武志红),常有极有道理和很值得怀疑的两重感受。怀疑主要是因为一些表述缺乏在
我看来缺乏有逻辑、有支撑的论证,虽言之凿凿,但像信口开河(比如涉及精神分析的
一些)。还有一些,在我看来更是神神道道,比如家庭系统排列。
我习惯的认知模式让我内心对这些东西有排斥,然而我又担心自己因为学识浅薄而错过
,所以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困惑,还请对于心理学有研究的朋友指导。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w********t
发帖数: 18315
2
在哪里找的新华书店?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m*****8
发帖数: 4059
3
最近带孩子回国过年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w********t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哪里找的新华书店?
i**e
发帖数: 19242
4
再多看
看多了,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经历
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就会越来越清晰了
我个人也喜欢有数据做后盾的结论
i**e
发帖数: 19242
5
有空可以翻翻英文版的
读原著更能理解作者的原意?
w*********y
发帖数: 7895
6
恩,你把你感觉困惑的观点或者具体想法写下来,我看看。虽然我是半
桶水,也不敢更不会以专家自称,但科学精神还是有的。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D**********R
发帖数: 25234
7
这两本书都没看过,不过以前系统看过心理专业考研那堆东西,所以也很有兴趣听你进
一步介绍。
最近正在看孙瑞雪的敏感期,里面很多实例比较生动,但是所谓敏感期理论都是任何一
本儿心教材都会提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只是作者结合实践很好,容易被读者理解,还
有其他一些科普性质的书都有这类似问题。
带自己娃,比较清楚状况,知道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所以我觉得不妨多看看百家争鸣
,选喜欢的尝试,不是写论文或者开幼儿园就不用操心太多了。
要说严谨,我还是更信任科班出身的和有数据实证的,至少我看到孙瑞雪对自闭是所知
甚少但是跟尹建莉一样自信……
D**********R
发帖数: 25234
8
后面一本爱看豆上有,我明天下,估计大后天看完,然后来这里讨论~~~
s********x
发帖数: 472
9
如果可能就不要看中国人写的心理书,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两个原因:
1:中国的心理学研究相比国外十分落后,即使有正确的理论,也都是抄袭外国;
2:中国有太多的非专业的所谓“专家”写心理学的书,很多时候就是把一些科学研究
和传统观念以及自己天马星空的胡编混合起来,因为没有很好的科学素养,很多时候就
是想当然的胡说,反正又不会死人,就是一个大忽悠。。。
如果对东方人心理研究有兴趣,日本心理学者的还可以勉强一看。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c******n
发帖数: 58
10
两个孩子他爸路过看到导读这个话题,教育孩子还真不要去迷信洋书。对有些实验,科
学研究结果也不能全信。我朋友的一个孩子6岁来加拿大,在学校老师反映不能注意力
集中,丢三落四,让去专科医生那儿检查,结果被诊断成多动症,大夫要求吃药。吃了
一年药,大夫测试说有进步。可我的朋友家庭和学校老师都没觉得有什么效果。就停止
吃药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自理能力逐渐提高,注意力也改善了。去年高中毕业,考
入加拿大一个很不错的大学。
据那孩子他爸讲,幸亏没再继续吃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当时他们有一个互助组
织,认识许多其他被诊断为多动症的。有的孩子长期吃药,产生依赖性。 这些药物据
说是控制神经系统的。可想而知。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每10个孩
子里就有一个多动症。你信吗?
药品是很大的一个市场,就像流感疫苗,现在的宣传是你一定要打。可是没打疫苗的最
多也就是感冒。打了的,很多第一反应也是感冒,而且再次感冒的也很多。
相关主题
3-6岁宝宝听读指南,及不同性格宝宝的听读内容推荐!有点长,不过可以解决这里很多父母的困惑
八卦个夸张的幼教例子求助:女儿在daycare咬人了,伤心自责中,到底该怎样教育
孩子的这些行为正常吗? 是不是强迫症?捕捉儿童敏感期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w*********y
发帖数: 7895
11
我对第二点有些赞同吧。。。我爸爸刚好认识一个国内的儿童专家,
总和我说他很牛,让我有机会和人家出出书什么的。据说他上本卖的很好的
书是什么星座和教育孩子。。。我马上就鄙视了。。。虽然我是半桶水,
但也用不着和这样完全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起讨论学术吧。。。
结果我爸爸还气的要死,因为他真心觉的人家牛。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可能就不要看中国人写的心理书,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两个原因:
: 1:中国的心理学研究相比国外十分落后,即使有正确的理论,也都是抄袭外国;
: 2:中国有太多的非专业的所谓“专家”写心理学的书,很多时候就是把一些科学研究
: 和传统观念以及自己天马星空的胡编混合起来,因为没有很好的科学素养,很多时候就
: 是想当然的胡说,反正又不会死人,就是一个大忽悠。。。
: 如果对东方人心理研究有兴趣,日本心理学者的还可以勉强一看。

w*********y
发帖数: 7895
12
我不是专家,对你说的这2个话题是懂一点的。
ADHD也是一个SPECTRUM,在这个SPECTRUM上,有的孩子是比较轻微,
有的孩子比较严重。和自闭症类似,没有什么所谓的完全定义。我说的
所谓完全定义就是如同唐氏孩子,你一看就知道是唐氏。科学界现在
在争论就是不是把这个SPECTRUM更加严格定义一下,这样就不需要对那些
不是很严重的孩子治疗。让他们自己RECOVER。但是学校有时候并不愿意
这样配合,一是,不愿意有这些小孩影响老师教学,二是也许可以拿更
多的钱。。。具体估计就非常复杂了。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朋友孩子
学校说,如果他不治疗,学校就不收他,你朋友可能也没有多少选择吧。
二关于这个感冒。病毒性感冒,有时候打了FLU SHOT,如果病毒变异,
也还是会传染的。又因为FLU SHOT本身也是死的病毒细胞,所以有些
人的免疫系统还是会产生类似感冒反应。
其实不崇洋挺好的,如果能够科学的判断自己得到的信息,能够加以理性
分析做出合适的决定。但如果只是像民科一样的精神,那就算了。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个孩子他爸路过看到导读这个话题,教育孩子还真不要去迷信洋书。对有些实验,科
: 学研究结果也不能全信。我朋友的一个孩子6岁来加拿大,在学校老师反映不能注意力
: 集中,丢三落四,让去专科医生那儿检查,结果被诊断成多动症,大夫要求吃药。吃了
: 一年药,大夫测试说有进步。可我的朋友家庭和学校老师都没觉得有什么效果。就停止
: 吃药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自理能力逐渐提高,注意力也改善了。去年高中毕业,考
: 入加拿大一个很不错的大学。
: 据那孩子他爸讲,幸亏没再继续吃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当时他们有一个互助组
: 织,认识许多其他被诊断为多动症的。有的孩子长期吃药,产生依赖性。 这些药物据
: 说是控制神经系统的。可想而知。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每10个孩
: 子里就有一个多动症。你信吗?

w*********y
发帖数: 7895
13
说实话,我个人对这个敏感期有保留意见。为什么呢,这个想法的提出,
其实是对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况孩子观察的结果。正因为那些特殊性,造成
那些语言,情感的问题。那些孩子经历的东西,不适应多数在正常
范围的孩子。
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ATTACHMENT THEORY,和针对孩子的TEMPERAMENT
进行引导。所以我有空的时候都会观察我们家娃,想找出一套适合她们自己
的方式教育她们。目前还在摸索中。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两本书都没看过,不过以前系统看过心理专业考研那堆东西,所以也很有兴趣听你进
: 一步介绍。
: 最近正在看孙瑞雪的敏感期,里面很多实例比较生动,但是所谓敏感期理论都是任何一
: 本儿心教材都会提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只是作者结合实践很好,容易被读者理解,还
: 有其他一些科普性质的书都有这类似问题。
: 带自己娃,比较清楚状况,知道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所以我觉得不妨多看看百家争鸣
: ,选喜欢的尝试,不是写论文或者开幼儿园就不用操心太多了。
: 要说严谨,我还是更信任科班出身的和有数据实证的,至少我看到孙瑞雪对自闭是所知
: 甚少但是跟尹建莉一样自信……

a******m
发帖数: 1112
14
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是以前有一年回国,也读过孙瑞雪
的一本书,记不得是哪一本了,结果竟然到一半就看不下去。
感觉她对于蒙特梭利的解释和实施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傲慢,
而对于其他的教育方式又极为排斥,甚至于嘲笑和讽刺。
D**********R
发帖数: 25234
15
我正在看敏感期那本,也觉得跟名头落差太大,有些实例还是挺有趣的,就快速浏览下。

【在 a******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是以前有一年回国,也读过孙瑞雪
: 的一本书,记不得是哪一本了,结果竟然到一半就看不下去。
: 感觉她对于蒙特梭利的解释和实施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傲慢,
: 而对于其他的教育方式又极为排斥,甚至于嘲笑和讽刺。

l********a
发帖数: 1424
16
国内网络上也是到处充斥着所谓专家的幼儿教育帖子。
这些帖子往往讲实例的时候很生动,一上升就完了。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说多了
就象庸医恐吓病人似的。,那言辞,如果你怎么怎么样你孩子就会怎么怎么样。
A**u
发帖数: 1534
17
哈哈,同感同感。我看美国这边的心理学的书也是有这样感觉。
我的理解是,一类作者是临床心理医生,一类是纯学术。前者多是phd&md,后者多是phd.
前者偏重临床治疗过程中自己对一些个例的研究和讨论,后者则多是做有一定sample
size的研究。
但你说的这两个人,俺觉得都还不错,挺有启发的。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m*****8
发帖数: 4059
18
你的理解很贴近我想表达的感觉。
我无意将问题引申为中国和外国的比较,这种比较有点标签化、简单化。
我关注的主要是两种表述方式的差异,因为这个涉及到"观点是否可信""如何让我相
信"的问题。

phd.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同感同感。我看美国这边的心理学的书也是有这样感觉。
: 我的理解是,一类作者是临床心理医生,一类是纯学术。前者多是phd&md,后者多是phd.
: 前者偏重临床治疗过程中自己对一些个例的研究和讨论,后者则多是做有一定sample
: size的研究。
: 但你说的这两个人,俺觉得都还不错,挺有启发的。

m*****8
发帖数: 4059
19
李子勋的文字中,最让我接受无障碍的是心理咨询/治疗的实例记录和分析,特别是从
不同治疗师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案之得失。
再说说我感觉接受起来困难的地方。他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浓重的自然取向。主张让孩
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生命获得自然的滋养。这个是很有启发的哲思,但是他在
阐述这些观点时候的许多论证会让我觉得"心里咯噔一下"。比如"知识阶层不高的父
母喜欢幼小孩子呈现出智力的聪明,无意识会鼓励孩子成人化,这是一种内心的补偿机
制所致。高知识阶层的父母往往更愿意接受孩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但结果是后
者的孩子要比前者聪明。"
"神经解剖学告诉我们大脑皮层只有一个五分硬币的厚度,薄薄的一层,能在生命和生
活中起的作用不会很大。"
"现在科学发达的国家认为,右脑不够饱满的孩子,是终生会有情绪干扰的。因为右脑
决定情绪,右脑饱满的人,情绪稳定性要高。我们太重视左脑的理性发展,太重视思辨
了。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理性,让他知道对错好坏,让他用线性的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
结果是右脑没有机会得到饱满的发展。所以中国人容易产生情绪障碍。而像俄罗斯、德
国、英国、法国,普遍认为他们是集体艺术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所以相对来讲,他们卷
入情绪问题要少得多"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你把你感觉困惑的观点或者具体想法写下来,我看看。虽然我是半
: 桶水,也不敢更不会以专家自称,但科学精神还是有的。

p****p
发帖数: 2052
20
哦,我不太清楚国内的心理学家写的书
美国这边,有很多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的项目,确实都是有数据支持的,我恰好有一段
就是在这种项目里做analysis,至于说coding的逻辑准不准,会不会过2年推翻,以及
会不会其他项目的逻辑完全不同,是很可能的。但确实有数据支持。
但是具体到给普通人民群众看的书,以浅显易懂为主,通常不会给你列表看统计数据。
除非是专业书或者论文。
也就是说你如果真的觉得看书有用,相信心理学家们的话,可以先做格研究看看哪些
心理学家是真的靠谱的,然后去选择他们的书看,对有些观点如果存疑,就可以在
相对专业的领域去寻找research paper,那里面有研究方法选择,样本量计算,
统计结果等等。
相关主题
怎样引导任性的孩子?怎样区分敏感期和任性 ?Preschool里的那些事。。。。。。。(扫盲+解释)
如何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将读故事锦上添花 (情感发展篇)
蒙校不蒙校,还是看家长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育(一)儿童观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m*****8
发帖数: 4059
21
你说的很对,我回头要找找这类资料来看。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有数据/有支撑的理性追求,会阻碍对于哲思、灵性的感受
么?
我这样问,是因为我发现李子勋也好武志红也好(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的心理治疗师),
在理性分析之外,都有往哲思、灵性发展的一面。而我觉得接受痛苦当然也主要在这一
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我不太清楚国内的心理学家写的书
: 美国这边,有很多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的项目,确实都是有数据支持的,我恰好有一段
: 就是在这种项目里做analysis,至于说coding的逻辑准不准,会不会过2年推翻,以及
: 会不会其他项目的逻辑完全不同,是很可能的。但确实有数据支持。
: 但是具体到给普通人民群众看的书,以浅显易懂为主,通常不会给你列表看统计数据。
: 除非是专业书或者论文。
: 也就是说你如果真的觉得看书有用,相信心理学家们的话,可以先做格研究看看哪些
: 心理学家是真的靠谱的,然后去选择他们的书看,对有些观点如果存疑,就可以在
: 相对专业的领域去寻找research paper,那里面有研究方法选择,样本量计算,
: 统计结果等等。

l*******e
发帖数: 3566
22
我觉得学心理学的对敏感期都是保留态度吧?
我是学儿童心理学的,
请你看这篇文章,有感于敏感期被夸大和泛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c099.html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我个人对这个敏感期有保留意见。为什么呢,这个想法的提出,
: 其实是对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况孩子观察的结果。正因为那些特殊性,造成
: 那些语言,情感的问题。那些孩子经历的东西,不适应多数在正常
: 范围的孩子。
: 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ATTACHMENT THEORY,和针对孩子的TEMPERAMENT
: 进行引导。所以我有空的时候都会观察我们家娃,想找出一套适合她们自己
: 的方式教育她们。目前还在摸索中。

p****p
发帖数: 2052
23
我就是打打酱油灌灌水,最近好多各种心理学理论啊,真是看得脑仁疼。然后我发现这
些理论之所以让人头疼,就是因为怎么带入都能带入。。。问题是这种带入,对好好生
活快乐生活这回事,我觉得如果没有负作用,也没啥正面意义。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很对,我回头要找找这类资料来看。
: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有数据/有支撑的理性追求,会阻碍对于哲思、灵性的感受
: 么?
: 我这样问,是因为我发现李子勋也好武志红也好(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的心理治疗师),
: 在理性分析之外,都有往哲思、灵性发展的一面。而我觉得接受痛苦当然也主要在这一
: 面。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p****p
发帖数: 2052
24
另外就是
我上学时候,老师一直说,一个最出色医生,是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和一个工
程师的严谨与逻辑,两者完美的结合。心理医生估计也是吧。大胆推想,严谨求证?
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求证有点存疑。
我做项目时候的组,算得是全球靠前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机构了,但是。。。中间很多
研究方式,收集数据方式,试验设计,实在不太禁不起推敲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很对,我回头要找找这类资料来看。
: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有数据/有支撑的理性追求,会阻碍对于哲思、灵性的感受
: 么?
: 我这样问,是因为我发现李子勋也好武志红也好(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的心理治疗师),
: 在理性分析之外,都有往哲思、灵性发展的一面。而我觉得接受痛苦当然也主要在这一
: 面。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p*****d
发帖数: 237
25
你说的没错。现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还不够严谨,这也跟教育的特点有关,目前很难进行
很科学的研究。不过目前心理学已经严谨多了,我想以后教育研究也会越来越严谨。至
于国内的好多流行的育儿书籍,还是不要看了,满纸荒唐文,就是攒出来骗钱的,读了
浪费时间金钱不说,还可能受到误导。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就是
: 我上学时候,老师一直说,一个最出色医生,是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和一个工
: 程师的严谨与逻辑,两者完美的结合。心理医生估计也是吧。大胆推想,严谨求证?
: 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求证有点存疑。
: 我做项目时候的组,算得是全球靠前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机构了,但是。。。中间很多
: 研究方式,收集数据方式,试验设计,实在不太禁不起推敲

p****p
发帖数: 2052
26
我就是对心理学的那些研究也很存疑惑。。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没错。现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还不够严谨,这也跟教育的特点有关,目前很难进行
: 很科学的研究。不过目前心理学已经严谨多了,我想以后教育研究也会越来越严谨。至
: 于国内的好多流行的育儿书籍,还是不要看了,满纸荒唐文,就是攒出来骗钱的,读了
: 浪费时间金钱不说,还可能受到误导。

n****y
发帖数: 6260
27
我给你们讲过没有,传统医生比如internist, nurologist, 等,都不觉得
psychologist是医生。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就是
: 我上学时候,老师一直说,一个最出色医生,是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和一个工
: 程师的严谨与逻辑,两者完美的结合。心理医生估计也是吧。大胆推想,严谨求证?
: 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求证有点存疑。
: 我做项目时候的组,算得是全球靠前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机构了,但是。。。中间很多
: 研究方式,收集数据方式,试验设计,实在不太禁不起推敲

t**o
发帖数: 1858
28
呵呵,俺看过的很多health/mental health的数据分析,基本上是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地
....现在很多搞数据/方法的可以搞的很fancy,但是基本对临床无感;搞临床的那群人
自己对数据理解甚少,又和搞数据的不怎么看得对眼,所以结果就是大量没法仔细看的
文章....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就是
: 我上学时候,老师一直说,一个最出色医生,是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和一个工
: 程师的严谨与逻辑,两者完美的结合。心理医生估计也是吧。大胆推想,严谨求证?
: 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求证有点存疑。
: 我做项目时候的组,算得是全球靠前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机构了,但是。。。中间很多
: 研究方式,收集数据方式,试验设计,实在不太禁不起推敲

t**o
发帖数: 1858
29
ft, psychologist 也不觉得自己是医生,psychiatrist大概把自己当医生,但是常被
其他MD看不上....@@
ps. 这里有psychiatrist的话,俺是开玩笑开玩笑....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给你们讲过没有,传统医生比如internist, nurologist, 等,都不觉得
: psychologist是医生。

t**o
发帖数: 1858
30
me2me2。。。。。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对心理学的那些研究也很存疑惑。。
相关主题
在宝宝至关重要的头三年,父母该做的(转) (转载)觉得很有压力
请教专业人士一个关于认字和阅读的问题疫苗公司的文件,大家来分析分析 (转载)
儿子的怪癖从玩中学比较适合孩子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p****p
发帖数: 2052
31
这我当然知道。。
这事是这样,我说个大实话,就是临床疾病比如HIV,CANCER的我也做
儿童心理学的也做,实验设计分析啥的差的不是特多
但是对我而言,但凡有前者可以争取做,绝对不做后者。。。做后者的时候,老有种在
一个行骗的PROGRAM中的敢角。。。//ROCKET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给你们讲过没有,传统医生比如internist, nurologist, 等,都不觉得
: psychologist是医生。

n****y
发帖数: 6260
32
业内有各种各样的,呃,歧视。
我 老板日前去听了一讲座,是一做白血病成功的家伙做的;不过这人转方向研究
prostate cancer去了。我老板乃问他为啥?人说别的做cancer的人都不觉得白血病是
cancer。。。。。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我当然知道。。
: 这事是这样,我说个大实话,就是临床疾病比如HIV,CANCER的我也做
: 儿童心理学的也做,实验设计分析啥的差的不是特多
: 但是对我而言,但凡有前者可以争取做,绝对不做后者。。。做后者的时候,老有种在
: 一个行骗的PROGRAM中的敢角。。。//ROCKET

w*********y
发帖数: 7895
33
这么说吧,PERFECT EXPERIMENT基本是没有的,
现在心理学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认识到自己实验
的局限,知道自己SAMPLE的问题,或者研究方法的局限,
虽然目前不能克服,但不妨碍做有意思的研究。。。。
另外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认识到一个结果并不是单一的,
而且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现在比较新的一个领域就是
研究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结合而产生的影响,是叫
DYNAMIC APPROACH。有蛮多FANCY的统计分析的。也许
6P知道一些。
我做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研究,不太涉及复杂的统计分析。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对心理学的那些研究也很存疑惑。。
b*****e
发帖数: 499
34
对临床疾病比如HIV,CANCER的研究,据说好多也是在行骗。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我当然知道。。
: 这事是这样,我说个大实话,就是临床疾病比如HIV,CANCER的我也做
: 儿童心理学的也做,实验设计分析啥的差的不是特多
: 但是对我而言,但凡有前者可以争取做,绝对不做后者。。。做后者的时候,老有种在
: 一个行骗的PROGRAM中的敢角。。。//ROCKET

w*********y
发帖数: 7895
35
我对心理咨询那块,真的不算了解,到不一定理论的东西。我没有受过咨询的训练。所
以关于这个方向,我可能没有什么想法。 (PS: 我希望以后可以拿个咨询证书啊)
就你说的这几点,我也有几个很基本的问题。
1. 什么是智力的聪明?和聪明或者智力有什么区别?
智力的聪明什么样的表现方式?
2. 什么是自然的方式?智力的聪明是那种方式?
3. 内心的补偿机制又是什么?以何种形式存在?
4. 什么是无意识的鼓励?
5. 那本神经解剖学说大脑皮层不起什么作用的?学过进化论吗?
6. 什么是右脑饱满?什么是右脑不饱满?右脑怎么干涉情绪?
我发现看完这几句下来,该作者是个完全不科学的人。。。。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李子勋的文字中,最让我接受无障碍的是心理咨询/治疗的实例记录和分析,特别是从
: 不同治疗师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案之得失。
: 再说说我感觉接受起来困难的地方。他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浓重的自然取向。主张让孩
: 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生命获得自然的滋养。这个是很有启发的哲思,但是他在
: 阐述这些观点时候的许多论证会让我觉得"心里咯噔一下"。比如"知识阶层不高的父
: 母喜欢幼小孩子呈现出智力的聪明,无意识会鼓励孩子成人化,这是一种内心的补偿机
: 制所致。高知识阶层的父母往往更愿意接受孩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但结果是后
: 者的孩子要比前者聪明。"
: "神经解剖学告诉我们大脑皮层只有一个五分硬币的厚度,薄薄的一层,能在生命和生
: 活中起的作用不会很大。"

w*********y
发帖数: 7895
36
我觉的写的挺好的。。。
我认为国内一直强调这个敏感期,估计是蒙校教育的流行。。。加上
那些什么所谓教育天才的书。。。
虽然作为儿童心理学家,我们有专业知识来判断并保留自己的想法,
但也要明白家长有做梦的权利,有对自己孩子人生充满各种愿望的梦想。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学心理学的对敏感期都是保留态度吧?
: 我是学儿童心理学的,
: 请你看这篇文章,有感于敏感期被夸大和泛化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c099.html

p****p
发帖数: 2052
37
这倒也是
只不过我经手的项目,感觉上行骗程度还是有显著区别。。。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临床疾病比如HIV,CANCER的研究,据说好多也是在行骗。
b*****e
发帖数: 499
38
我猜是越不容易拿到原始数据,越不容易被别人重复的试验行骗的越多。
我无意中加入了一个医疗研究人员的mailing list,经常看他们抱怨什么nature,
science 上的paper 看的像假的,图也不太对头,试验结果也重复不出来。他们去联系
该文章的编辑还往往搞的大家都不愉快。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倒也是
: 只不过我经手的项目,感觉上行骗程度还是有显著区别。。。

p****p
发帖数: 2052
39
主要是心理学项目几乎完全靠参与者的回答问卷答案来CODE
临床医学的试验还是有很多类似图像,实验室数据等等让人觉得更'客观'的东西在
PI自己都说,比如答卷人当天的情绪,其实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估等等
我也打酱油地跟过若干次这种FAMILY CONSULTING,然后再打酱油地参加问卷设计和标
准讨论,觉得真是。。。扯得厉害。。
还是看着啥血清病毒浓度神马的心里觉得踏实些。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猜是越不容易拿到原始数据,越不容易被别人重复的试验行骗的越多。
: 我无意中加入了一个医疗研究人员的mailing list,经常看他们抱怨什么nature,
: science 上的paper 看的像假的,图也不太对头,试验结果也重复不出来。他们去联系
: 该文章的编辑还往往搞的大家都不愉快。

p********y
发帖数: 146
40
同感,李子勋的这段东西看上去更像文学作品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心理咨询那块,真的不算了解,到不一定理论的东西。我没有受过咨询的训练。所
: 以关于这个方向,我可能没有什么想法。 (PS: 我希望以后可以拿个咨询证书啊)
: 就你说的这几点,我也有几个很基本的问题。
: 1. 什么是智力的聪明?和聪明或者智力有什么区别?
: 智力的聪明什么样的表现方式?
: 2. 什么是自然的方式?智力的聪明是那种方式?
: 3. 内心的补偿机制又是什么?以何种形式存在?
: 4. 什么是无意识的鼓励?
: 5. 那本神经解剖学说大脑皮层不起什么作用的?学过进化论吗?
: 6. 什么是右脑饱满?什么是右脑不饱满?右脑怎么干涉情绪?

相关主题
从玩中学比较适合孩子八卦个夸张的幼教例子
9岁的女儿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怎么办孩子的这些行为正常吗? 是不是强迫症?
3-6岁宝宝听读指南,及不同性格宝宝的听读内容推荐!有点长,不过可以解决这里很多父母的困惑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p********y
发帖数: 146
41
理论是用来解释行为的,不是指导行为的。好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的行为。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打打酱油灌灌水,最近好多各种心理学理论啊,真是看得脑仁疼。然后我发现这
: 些理论之所以让人头疼,就是因为怎么带入都能带入。。。问题是这种带入,对好好生
: 活快乐生活这回事,我觉得如果没有负作用,也没啥正面意义。

t**o
发帖数: 1858
42
心理测量的理论和实践gap太大,设计问卷所谓content expert,可能对心理测量的基
础都知之甚少,设计出来的问卷自身并没有很好的psychometric property,结果自然
就有很多问题了。近年来已经加强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临床医生/心理学家的统计要求了
,不过也要考虑到他们毕竟大多数不是学数学/统计出身。所谓术业有专攻....
物理测量至少存在客观标准,哪怕是捏造的数据,看着也容易像真的。
其实如果数据有问题的话,测什么都是白搭的,但是的确心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难度更
大许多了,所以懒人像俺这种只work with archival data,自己是不收集数据的,对
自己采集数据的同学们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心理学项目几乎完全靠参与者的回答问卷答案来CODE
: 临床医学的试验还是有很多类似图像,实验室数据等等让人觉得更'客观'的东西在
: PI自己都说,比如答卷人当天的情绪,其实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估等等
: 我也打酱油地跟过若干次这种FAMILY CONSULTING,然后再打酱油地参加问卷设计和标
: 准讨论,觉得真是。。。扯得厉害。。
: 还是看着啥血清病毒浓度神马的心里觉得踏实些。

p********y
发帖数: 146
43
心理学测这个那个“数据”的很多,从反应时正确率到脑成像。拿到的都是实实在在可
供定量分析的数据,这些是不是让你觉得更加踏实,呵呵。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心理学项目几乎完全靠参与者的回答问卷答案来CODE
: 临床医学的试验还是有很多类似图像,实验室数据等等让人觉得更'客观'的东西在
: PI自己都说,比如答卷人当天的情绪,其实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估等等
: 我也打酱油地跟过若干次这种FAMILY CONSULTING,然后再打酱油地参加问卷设计和标
: 准讨论,觉得真是。。。扯得厉害。。
: 还是看着啥血清病毒浓度神马的心里觉得踏实些。

t**o
发帖数: 1858
44
nod,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内容,也不是用来指导生活的,就像学医不是学习保健......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理论是用来解释行为的,不是指导行为的。好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的行为。
T*******i
发帖数: 805
45
试试《positive displine》
http://www.amazon.com/Positive-Discipline-Jane-Nelsen-Ed-D/dp/0
说得挺有道理,可操作性也强。
p*****d
发帖数: 237
46
是啊。心理学早就进入对生理层次的研究了,比如核磁共振,甚至被试可以是开颅手术
的病人。教育研究依然把人当成“黑箱”,需要coding之类的。我认为教育以后也会像
心理学一样,把人脑”打开来"研究。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心理学测这个那个“数据”的很多,从反应时正确率到脑成像。拿到的都是实实在在可
: 供定量分析的数据,这些是不是让你觉得更加踏实,呵呵。

D**********R
发帖数: 25234
47
昨天临时有事,没能预定的时间读完孙瑞雪的敏感期,我一直觉得她所谓的敏感期就是
指儿童阶段对外界事物发生兴趣的意思,家长老师根据年龄特点理解孩子行为,保护孩
子兴趣这样。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里面的实例,这也是我爱看家长自述类的育儿书和幼教从业人士的著
作的原因。
作为家长,感兴趣的是孩子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顺其自然会不会造成后患,干涉的
话怎么干涉,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了什么,需要做什么应对,反正就是普通家长的眼光
而不是研究者的眼光。
李子勋的书ikandou上有,据说只有99页。
w*********y
发帖数: 7895
48
你这个到是以偏概全了。心理学做观察实验的也非常多。。。
而且INFORMATION-PROCESSING那块的测量标准,和你看到血清病读浓度
的这种真实感是一样的。。。哈哈。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心理学项目几乎完全靠参与者的回答问卷答案来CODE
: 临床医学的试验还是有很多类似图像,实验室数据等等让人觉得更'客观'的东西在
: PI自己都说,比如答卷人当天的情绪,其实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估等等
: 我也打酱油地跟过若干次这种FAMILY CONSULTING,然后再打酱油地参加问卷设计和标
: 准讨论,觉得真是。。。扯得厉害。。
: 还是看着啥血清病毒浓度神马的心里觉得踏实些。

A**u
发帖数: 1534
49
现在国内颇有些所谓的专著是东拼西凑的译著,连举例都是抄来的,看着很眼熟。
很乱。
w*********y
发帖数: 7895
50
说起来,我觉的心理学一个很大的问题,多数搞心理学研究很少会应用自己
所学知识在REAL-WORLD。。。。就是理论,实验,结果,看看和HYPOTHESES
是否符合,不符合怎么解释,符合又怎么解释。。。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SAMPLE问题,太难找HUMAN SUBJECTS了。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理论是用来解释行为的,不是指导行为的。好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的行为。
相关主题
求助:女儿在daycare咬人了,伤心自责中,到底该怎样教育如何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
捕捉儿童敏感期蒙校不蒙校,还是看家长
怎样引导任性的孩子?怎样区分敏感期和任性 ?Preschool里的那些事。。。。。。。(扫盲+解释)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p****p
发帖数: 2052
51
我知道有戒毒PROGRAM的OUTCOME是跟脑电图啥的联系的,还有自闭症的研究很多也已经
跟基因图谱联系。确实听起来好象可信点
但是我参与的都没有那么收集数据的,都是从问卷来的,而且我们经常去MONITOR一下
问卷收集数据过程,发现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操作都有错误。。
嗯,其实比如CANCER和HIV也是有偏社会学的部分,也是主要靠问卷收集,也有药物治
疗有实验室数据支持的部分,我也对社会学部分的数据不太信任。但是心理学研究,现
在主体还是靠各种问卷吧。至少儿童心理学部分,尤其是尚未TOUCH到疾病程度的。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到是以偏概全了。心理学做观察实验的也非常多。。。
: 而且INFORMATION-PROCESSING那块的测量标准,和你看到血清病读浓度
: 的这种真实感是一样的。。。哈哈。

w*********y
发帖数: 7895
52
怎么收集数据,一和研究问题有关,二和你是那个学派也有关系
三和能收集到怎么样的数据有关。。。
比如说,我老板是VYGOTSKY学派的,所以她很多数据都是以实验
为基础的,加上一点DEMOGRAPHICAL INFORMATION。。。因为这个
学派比较讲究在一个ACTIVITY UNIT中研究小孩发展。
比如说,我隔壁那个老师是PIAGET学派的,她的很多数据也是建立
在实验上的,但对数据的收集方法有些不同。VYGOTSKY学派很多都是
观察行为,根据已有的理论来CODE行为(准确的描述行为),而且这
类CODING一般都要RUN RELIABILITY 测试。。。
PIAGET学派很多都是有很直接的行为结果描述,比如说,一个小孩
在做FALSE-BELIEF的TASK,标准很简单,是否能够通过这个TASK,
什么地方碰到问题,多大可以通过这个TASK,如果改变这个实验
有些条件,小孩是否可以通过。。。。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有戒毒PROGRAM的OUTCOME是跟脑电图啥的联系的,还有自闭症的研究很多也已经
: 跟基因图谱联系。确实听起来好象可信点
: 但是我参与的都没有那么收集数据的,都是从问卷来的,而且我们经常去MONITOR一下
: 问卷收集数据过程,发现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操作都有错误。。
: 嗯,其实比如CANCER和HIV也是有偏社会学的部分,也是主要靠问卷收集,也有药物治
: 疗有实验室数据支持的部分,我也对社会学部分的数据不太信任。但是心理学研究,现
: 在主体还是靠各种问卷吧。至少儿童心理学部分,尤其是尚未TOUCH到疾病程度的。

p****p
发帖数: 2052
53
说到这个TASK,以能否通过这个TASK(我记得有一些FOCUS TASK,PROBLEM SOLVING
TASK)等等,用来评价小孩的心理发育,还有譬如测量FOCUS时间什么的,算是很量
化了,可是具体以这个FOCUS的时间来评价小孩的专心程度,SELF CONTROL程度也是把
很多假说放在里面了呀。。。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收集数据,一和研究问题有关,二和你是那个学派也有关系
: 三和能收集到怎么样的数据有关。。。
: 比如说,我老板是VYGOTSKY学派的,所以她很多数据都是以实验
: 为基础的,加上一点DEMOGRAPHICAL INFORMATION。。。因为这个
: 学派比较讲究在一个ACTIVITY UNIT中研究小孩发展。
: 比如说,我隔壁那个老师是PIAGET学派的,她的很多数据也是建立
: 在实验上的,但对数据的收集方法有些不同。VYGOTSKY学派很多都是
: 观察行为,根据已有的理论来CODE行为(准确的描述行为),而且这
: 类CODING一般都要RUN RELIABILITY 测试。。。
: PIAGET学派很多都是有很直接的行为结果描述,比如说,一个小孩

w*********y
发帖数: 7895
54
突然发现我们讨论的东西不在一个LEVEL上,看来你接触的是APPLIED
PSYCHOLOGY 领域的东西多一些,我是做理论方面的研究。。。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有戒毒PROGRAM的OUTCOME是跟脑电图啥的联系的,还有自闭症的研究很多也已经
: 跟基因图谱联系。确实听起来好象可信点
: 但是我参与的都没有那么收集数据的,都是从问卷来的,而且我们经常去MONITOR一下
: 问卷收集数据过程,发现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操作都有错误。。
: 嗯,其实比如CANCER和HIV也是有偏社会学的部分,也是主要靠问卷收集,也有药物治
: 疗有实验室数据支持的部分,我也对社会学部分的数据不太信任。但是心理学研究,现
: 在主体还是靠各种问卷吧。至少儿童心理学部分,尤其是尚未TOUCH到疾病程度的。

w*********y
发帖数: 7895
55
现在的心理学界,越来越意识到,一个结果并没有简单的一个INDICATOR,
所以说呢,FOCUS时间是一个INDICATOR,至于有多SIGNIFICANT,
看SAMPLE SIZE,SAMPLE 特点,已经知道的INDICATOR。。。
故现在心理学也开始流行用SEM MODEL, LATENT GROWTH MODEL
什么的。。。看那些INDICATORS可以最好的适应所测量的因素。
不过,这个说起来就太复杂了,有些我也不是理解很清楚,虽然都学过
一些。 但最根本的就是,你的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你的研究方法决定
分析方法。

SOLVING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这个TASK,以能否通过这个TASK(我记得有一些FOCUS TASK,PROBLEM SOLVING
: TASK)等等,用来评价小孩的心理发育,还有譬如测量FOCUS时间什么的,算是很量
: 化了,可是具体以这个FOCUS的时间来评价小孩的专心程度,SELF CONTROL程度也是把
: 很多假说放在里面了呀。。。

A**u
发帖数: 1534
56
能不能说临床心理学更偏重于经验,另一个更偏重于实验。
李和武都是执业的心理治疗师,他们的书也更多的是个人经验和临床实践的结合。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理解很贴近我想表达的感觉。
: 我无意将问题引申为中国和外国的比较,这种比较有点标签化、简单化。
: 我关注的主要是两种表述方式的差异,因为这个涉及到"观点是否可信""如何让我相
: 信"的问题。
:
: phd.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w*********y
发帖数: 7895
57
clinical psychology也做实验的。恩。并不完全依赖于经验。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能不能说临床心理学更偏重于经验,另一个更偏重于实验。
: 李和武都是执业的心理治疗师,他们的书也更多的是个人经验和临床实践的结合。

m*****8
发帖数: 4059
58
有230多页。99页的不全。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临时有事,没能预定的时间读完孙瑞雪的敏感期,我一直觉得她所谓的敏感期就是
: 指儿童阶段对外界事物发生兴趣的意思,家长老师根据年龄特点理解孩子行为,保护孩
: 子兴趣这样。
: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里面的实例,这也是我爱看家长自述类的育儿书和幼教从业人士的著
: 作的原因。
: 作为家长,感兴趣的是孩子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顺其自然会不会造成后患,干涉的
: 话怎么干涉,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了什么,需要做什么应对,反正就是普通家长的眼光
: 而不是研究者的眼光。
: 李子勋的书ikandou上有,据说只有99页。

m*****8
发帖数: 4059
59
谢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试试《positive displine》
: http://www.amazon.com/Positive-Discipline-Jane-Nelsen-Ed-D/dp/0
: 说得挺有道理,可操作性也强。

D**********R
发帖数: 25234
60
是的,但是只有这一个版本,等我看完99页再搜搜其他地方吧。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230多页。99页的不全。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相关主题
将读故事锦上添花 (情感发展篇)请教专业人士一个关于认字和阅读的问题
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育(一)儿童观儿子的怪癖
在宝宝至关重要的头三年,父母该做的(转) (转载)觉得很有压力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m*****8
发帖数: 4059
61
多谢ls诸位专业人士的讨论和贡献。
容我来抛出几个重新组织过的问题,希望能把我的困惑更具体化:
1,对有逻辑、数据支撑的“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以下简称“科学方式”)的追
求,是因为这种方式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么?(e.g.因为科学的方式带出的结论正确的可
能性较大,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证伪)
2,一些理念,如果没有以科学方式表述,或者有很多的推理上的牵强之处,逻辑上不
能推出这个理念必然是错的。只能说不必然对,也不必然错。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他们?
3,还是举李子勋的文章为例。应该说他的自然主义导向的思想“打动”了我,但是其
论证的过程没有“说服”我。这两者的矛盾可能是我困惑的根源。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x**k
发帖数: 358
62

赞爱动脑子。
你觉得被“打动”,可能是这种思想比较对你的胃口或者跟你心里本来有的某些想法契
合。 但是在你贴出来的这一段里,还真找不出任何像样的“论证”。 你可能感觉到了
这一点,所以有不满足感, 觉得没有被“说服”。
其实你是倾向于接受他的观点, 所以读书时带着心理期待,希望读到有说服力的
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这种立场。 换一个对这种观点中立甚至不感冒的人, 对他的论述恐
怕直接就用一个“扯”字来形容, 一点都不会有困惑感。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ls诸位专业人士的讨论和贡献。
: 容我来抛出几个重新组织过的问题,希望能把我的困惑更具体化:
: 1,对有逻辑、数据支撑的“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以下简称“科学方式”)的追
: 求,是因为这种方式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么?(e.g.因为科学的方式带出的结论正确的可
: 能性较大,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证伪)
: 2,一些理念,如果没有以科学方式表述,或者有很多的推理上的牵强之处,逻辑上不
: 能推出这个理念必然是错的。只能说不必然对,也不必然错。
: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他们?
: 3,还是举李子勋的文章为例。应该说他的自然主义导向的思想“打动”了我,但是其
: 论证的过程没有“说服”我。这两者的矛盾可能是我困惑的根源。

D**********R
发帖数: 25234
63
看完了那99页,涉及左右脑的内容看着有点扯,但是你说的“自然主义导向”的部分正
合我的胃口。
想起来,上周带八个月大的老二去海滩,他坐着看海浪看了好久,是很入神的那种看,
不是发呆,比我给他放音乐的反应大多了。
等看完书的专家们的评点。
D**********R
发帖数: 25234
64
在看他博客呢,挺帅挺儒雅的啊,适合做心理医生。算了下,他得有50岁了啊,怎么保
养的!!!
我在浙大遇到过一个心理医生,眼睛贼大,在镜片后面piapia地闪光,像两双手要把你
拉进去,吓得我……
m*****8
发帖数: 4059
65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过这个距离我想表达的感觉有点远。贴出来的部分是我挑的典型
的有"扯"嫌疑的,如果全篇是这种话,我必然不纠结了。
我把我的问题再推进一步:
我们爱科学方式的表达,没错;但是逻辑上非科学表达的也不一定错。如果因为非科学
方式表达,
就直接否定其对的可能,是否是一种思维上的武断和懒惰?(科学方式表达正确的概率
大,非科学方式表达正确的概率未知)
下一个问题
怎样避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x**k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爱动脑子。
: 你觉得被“打动”,可能是这种思想比较对你的胃口或者跟你心里本来有的某些想法契
: 合。 但是在你贴出来的这一段里,还真找不出任何像样的“论证”。 你可能感觉到了
: 这一点,所以有不满足感, 觉得没有被“说服”。
: 其实你是倾向于接受他的观点, 所以读书时带着心理期待,希望读到有说服力的
: 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这种立场。 换一个对这种观点中立甚至不感冒的人, 对他的论述恐
: 怕直接就用一个“扯”字来形容, 一点都不会有困惑感。

m*****8
发帖数: 4059
66
贴一段李子勋那本书的前言部分,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应我的问题。
"本书存在一种未来和自然取向的观念,希望弥补主体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那
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导的方面。本书不会强调那些被很多学者早已说得很滥的育儿知
识,因为任何信息,即便非常正确,被多次重复对人的认知也是有害处的。需要记住的
是本书未提及的东西并不代表我认为不好或者无效,哪怕我对一种说法充满批评,对它
说“不”也不是否定,而是旨在补充,让它回到一种对人无害的状态。并存的学习方式
是我希望大家采用的,世界与生命太过复杂,没有什么说法可以替代其他的理解。读本
书时一定要警惕头脑中“非此即彼”的逻辑,因为世界并非二分,不要否定原有的教育
孩子的任何观念,只是把一些新想法融入其中就可以了。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x**k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爱动脑子。
: 你觉得被“打动”,可能是这种思想比较对你的胃口或者跟你心里本来有的某些想法契
: 合。 但是在你贴出来的这一段里,还真找不出任何像样的“论证”。 你可能感觉到了
: 这一点,所以有不满足感, 觉得没有被“说服”。
: 其实你是倾向于接受他的观点, 所以读书时带着心理期待,希望读到有说服力的
: 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这种立场。 换一个对这种观点中立甚至不感冒的人, 对他的论述恐
: 怕直接就用一个“扯”字来形容, 一点都不会有困惑感。

s****0
发帖数: 956
67
我做过6-sigma,即使对工程上的很多相对来说比较有确定关系的现象,做一定数量的
试验以后,得到的结论的置信度都有可能不高。
更何况对涉及到人的认知等很模糊的邻域,数据的收集以及量化远没有工程问题那么简
单,要做到有很高置信度的程度,几乎是很难很难的,所以,到最后任何专家建议都要
集合自己的实践,并用常识做底线。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就是
: 我上学时候,老师一直说,一个最出色医生,是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和一个工
: 程师的严谨与逻辑,两者完美的结合。心理医生估计也是吧。大胆推想,严谨求证?
: 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求证有点存疑。
: 我做项目时候的组,算得是全球靠前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机构了,但是。。。中间很多
: 研究方式,收集数据方式,试验设计,实在不太禁不起推敲

A**u
发帖数: 1534
68
当然,只是偏重点不一样,尤其是国内这两个名人。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clinical psychology也做实验的。恩。并不完全依赖于经验。
p********y
发帖数: 146
69
科学的思考方式是好的,多关注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他们的结论的,他们观察到了什
么行为,收集到了什么数据。因为有了这些论据,你能自己思考。但是对于结论和别人
的解释,你可能谨慎一点。因为作者可以朝着迎合自己的观点的方向来解释所看到的。
有的人写东西不提供证据,或者对于来龙去脉交代得不清楚,你读下来有质疑是很正常
的想法。你想刨根问底的话可以自己找证据。
科学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心理学这个试图往"科学"上靠的学科,对同样的现象解释可发
挥的空间还很大。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ls诸位专业人士的讨论和贡献。
: 容我来抛出几个重新组织过的问题,希望能把我的困惑更具体化:
: 1,对有逻辑、数据支撑的“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以下简称“科学方式”)的追
: 求,是因为这种方式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么?(e.g.因为科学的方式带出的结论正确的可
: 能性较大,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证伪)
: 2,一些理念,如果没有以科学方式表述,或者有很多的推理上的牵强之处,逻辑上不
: 能推出这个理念必然是错的。只能说不必然对,也不必然错。
: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他们?
: 3,还是举李子勋的文章为例。应该说他的自然主义导向的思想“打动”了我,但是其
: 论证的过程没有“说服”我。这两者的矛盾可能是我困惑的根源。

w*********y
发帖数: 7895
70
唉,看来我给洗脑了啊。。。你还没有啊。。。。我觉的PSYCHOLOGY算
是科学啦,虽然PERFECT EXPERIMENT是没有的,但很多研究者还是很严谨的。
做实验或者解释的时候都要想办法RULE OUT其他可能的解释。。。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科学的思考方式是好的,多关注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他们的结论的,他们观察到了什
: 么行为,收集到了什么数据。因为有了这些论据,你能自己思考。但是对于结论和别人
: 的解释,你可能谨慎一点。因为作者可以朝着迎合自己的观点的方向来解释所看到的。
: 有的人写东西不提供证据,或者对于来龙去脉交代得不清楚,你读下来有质疑是很正常
: 的想法。你想刨根问底的话可以自己找证据。
: 科学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心理学这个试图往"科学"上靠的学科,对同样的现象解释可发
: 挥的空间还很大。

相关主题
觉得很有压力9岁的女儿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怎么办
疫苗公司的文件,大家来分析分析 (转载)3-6岁宝宝听读指南,及不同性格宝宝的听读内容推荐!
从玩中学比较适合孩子八卦个夸张的幼教例子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w*********y
发帖数: 7895
71
1. 有些实验有观察到,就是小小孩也会寻求因果关系。至于为什么,
有解释说是进化论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是不是安全感,我不知道。
2. 逻辑思维,虽然很重要,也很好用,但对思维来说,也是一种局限。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很多也是RANDOM的。关于RANDOM的介绍,我介绍你看
一本华尔街的小牛写的“BLACK SWAN”, 很值得一看。
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RANDOMNESS,和不确定性,所以有些东西未必可以
用逻辑来表达。至于无法用科学来表达的东西是不是VALID,这是哲学
问题了。
3.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他的某些想法你很喜欢,但论证不喜欢,你可以
自己找证据来支持你喜欢的地方,如果你也找不到,或者说无法自圆其说,
你可以选择抛弃逻辑的想法去认同,或者怀有逻辑的想法不认同。
最后说一句,我觉的无论一个观念再好,再有指导意义,放在自己身上
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且不说个人理解会有偏差,执行的时候,各种
因素也可能有偏差,而且每个人性格和孩子性格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还是比较崇尚,先了解孩子,在找对应方法/理念教育她们。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ls诸位专业人士的讨论和贡献。
: 容我来抛出几个重新组织过的问题,希望能把我的困惑更具体化:
: 1,对有逻辑、数据支撑的“科学的”表述、论证方式(以下简称“科学方式”)的追
: 求,是因为这种方式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么?(e.g.因为科学的方式带出的结论正确的可
: 能性较大,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证伪)
: 2,一些理念,如果没有以科学方式表述,或者有很多的推理上的牵强之处,逻辑上不
: 能推出这个理念必然是错的。只能说不必然对,也不必然错。
: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他们?
: 3,还是举李子勋的文章为例。应该说他的自然主义导向的思想“打动”了我,但是其
: 论证的过程没有“说服”我。这两者的矛盾可能是我困惑的根源。

m*****8
发帖数: 4059
72
谢谢啊!你写得真好!:)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科学的思考方式是好的,多关注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得到他们的结论的,他们观察到了什
: 么行为,收集到了什么数据。因为有了这些论据,你能自己思考。但是对于结论和别人
: 的解释,你可能谨慎一点。因为作者可以朝着迎合自己的观点的方向来解释所看到的。
: 有的人写东西不提供证据,或者对于来龙去脉交代得不清楚,你读下来有质疑是很正常
: 的想法。你想刨根问底的话可以自己找证据。
: 科学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心理学这个试图往"科学"上靠的学科,对同样的现象解释可发
: 挥的空间还很大。

m*****8
发帖数: 4059
73
你写的也很好!谢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1. 有些实验有观察到,就是小小孩也会寻求因果关系。至于为什么,
: 有解释说是进化论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是不是安全感,我不知道。
: 2. 逻辑思维,虽然很重要,也很好用,但对思维来说,也是一种局限。
: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很多也是RANDOM的。关于RANDOM的介绍,我介绍你看
: 一本华尔街的小牛写的“BLACK SWAN”, 很值得一看。
: 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RANDOMNESS,和不确定性,所以有些东西未必可以
: 用逻辑来表达。至于无法用科学来表达的东西是不是VALID,这是哲学
: 问题了。
: 3.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他的某些想法你很喜欢,但论证不喜欢,你可以
: 自己找证据来支持你喜欢的地方,如果你也找不到,或者说无法自圆其说,

h**r
发帖数: 8078
74
你多翻翻 易经 翻翻 六爻 解说。
心理学家,无非就是擅长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的人。这样他们说出来的话,适用于绝大
部分人,绝大部分事情。让绝大部分人觉得,他们说的话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们是心理学家嘛。
这东西和信教差不多,信则有之,不信则无。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想找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新华书店抓了两本,看了有些心得也有些迷惑
: 一本是鲁道夫 谢弗的儿童心理学
: 一本是李子勋的家庭成就孩子
: 鲁道夫的书很好看,就像是一本写给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介绍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 主题,方法,主要观点、流派的得失和实证研究结论。各方面各角度的观点都有呈现,
: 也都有引用文献支撑。
: 我看了以后,颇有收获。比如认识到孩子的特性对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的反作用,
: 认识到文化差异导致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差异(而非优劣),让我反思中美教育的价值观
: 、话语权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所介绍的对一些心理学观点的实证研究结论,打破
: 了我心中对这些观点的刻板印象。意识到很多观点并没有那么确定、正确,至少不一定

D**********R
发帖数: 25234
75
插一句,作者有些写法在我们看来不科学,可能是他要考虑受众的接受水平,写得像论
文一样严谨,普通家长也就读不下去了。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过这个距离我想表达的感觉有点远。贴出来的部分是我挑的典型
: 的有"扯"嫌疑的,如果全篇是这种话,我必然不纠结了。
: 我把我的问题再推进一步:
: 我们爱科学方式的表达,没错;但是逻辑上非科学表达的也不一定错。如果因为非科学
: 方式表达,
: 就直接否定其对的可能,是否是一种思维上的武断和懒惰?(科学方式表达正确的概率
: 大,非科学方式表达正确的概率未知)
: 下一个问题
: 怎样避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了?
:

p****p
发帖数: 2052
76
这个是的
所以临床外科医生一般在打开,甚至是病理出来之前都不给确诊
辅助检查毕竟只是辅助检查
我只是觉得,不绝对正确的辅助检查,毕竟比问卷调查还是准确一些。问卷调查这种东
西,实在是每一个流程都让人觉得问题太多。但是偏偏我一直接触最多的儿童心理学项
目,绝大部分都是依靠问卷调查,以及简单的观察(比如计算FOCUS时间等等)来进行
的。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做过6-sigma,即使对工程上的很多相对来说比较有确定关系的现象,做一定数量的
: 试验以后,得到的结论的置信度都有可能不高。
: 更何况对涉及到人的认知等很模糊的邻域,数据的收集以及量化远没有工程问题那么简
: 单,要做到有很高置信度的程度,几乎是很难很难的,所以,到最后任何专家建议都要
: 集合自己的实践,并用常识做底线。

w*********y
发帖数: 7895
77
这么说吧,就算大众没有科学精神,但作为一个科学家,
是需要有科学精神的,凡是自己专业知识来说,是需要严谨的。。
而不是用一些是而非的东西来错误引导大众。。。。而且也可以多
举EXAMPLE来解释嘛。。。
我有一个学生说老不明白G-FACTOR和 FLUID INTELLIGENCE VS.
CRYTALIZED INTELLIGENCE的区别。。。我也想不明白这2者有
什么不明白的。当然我必须用她能够理解的比喻解释给她听。。。
但我也不需要引进什么不正确的概念啊。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插一句,作者有些写法在我们看来不科学,可能是他要考虑受众的接受水平,写得像论
: 文一样严谨,普通家长也就读不下去了。

D**********R
发帖数: 25234
78
有道理啊。。。
在 westjourney (胖得走不动) 的大作中提到: 】
p****p
发帖数: 2052
79

是这个道理
言语生动诙谐,内容亲近易懂绝对不等于理论知识的薄弱尤其是曲解
相反,坚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那位可以算中国公共卫生之母的老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
就是,你们要学好艰深的医学基础知识,只有学得明白理解的透彻,才有可能走向病人
,走向需要你们科普卫生知识的大妈,大婶,大爷,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听懂,
让他们接受。而我的建议是,你们可以找没有读过书的奶奶,外婆,街坊的大婶,来演
练你们将要讲出去的道理,只有当她们能听懂的时候,这才是个有意义的东西。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说吧,就算大众没有科学精神,但作为一个科学家,
: 是需要有科学精神的,凡是自己专业知识来说,是需要严谨的。。
: 而不是用一些是而非的东西来错误引导大众。。。。而且也可以多
: 举EXAMPLE来解释嘛。。。
: 我有一个学生说老不明白G-FACTOR和 FLUID INTELLIGENCE VS.
: CRYTALIZED INTELLIGENCE的区别。。。我也想不明白这2者有
: 什么不明白的。当然我必须用她能够理解的比喻解释给她听。。。
: 但我也不需要引进什么不正确的概念啊。

1 (共1页)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将读故事锦上添花 (情感发展篇)9岁的女儿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怎么办
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育(一)儿童观3-6岁宝宝听读指南,及不同性格宝宝的听读内容推荐!
在宝宝至关重要的头三年,父母该做的(转) (转载)八卦个夸张的幼教例子
请教专业人士一个关于认字和阅读的问题孩子的这些行为正常吗? 是不是强迫症?
儿子的怪癖有点长,不过可以解决这里很多父母的困惑
觉得很有压力求助:女儿在daycare咬人了,伤心自责中,到底该怎样教育
疫苗公司的文件,大家来分析分析 (转载)捕捉儿童敏感期
从玩中学比较适合孩子怎样引导任性的孩子?怎样区分敏感期和任性 ?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理学话题: 研究话题: 数据话题: 孩子话题: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