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NewYork版 - 写给在马赛克里生存的人
相关主题
住在manhattan和brooklyn queens的分别corona的房子怎么样,自住投资(不考虑学区)。
法拉盛游记请大家支持 JusticeForAlexianLienNow (转载)
How to link Queen Library card to NYPL?买房求建议
才发现,膳房是grade pending[转载] 一个人在纽约的日子--9
卖IKEA家具 转载:8月随笔-----从四川成都到纽约长岛
[参加活动] 支持Gilda~~~~ 画龙点睛神马的。。。。 (转载)[合集] zz 纽约唐人街港式饮茶集
速度问一个 q44 你们说我敢不敢自己坐?let the sunshine come more stronger ba!
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是跟共产主义一样的乌托邦吗?(出售)情趣内衣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十几条话题: queens话题: 纽约话题: ghetto话题: 马赛克
进入NewYor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0
发帖数: 67
1
在念中学的时候就听说美国是个melting pot,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多族裔的大熔炉,来
自五湖四海的各国移民,无论肤色习俗有多不一样,在melting pot里也都能融为一体
,乐乐相处,想象中如果美国是栋居民楼的话,邻里的肤色必定有白,有黑,有黄,有
红, 然后各自操着带有特色口音的英语在洗衣房里交流分享着各自的生活, 信仰,理
念, 世界上的争斗,歧视, 偏见,嫉恨似乎在这楼里荡然无存,有的是和谐,宽容,
帮助。
现实中的美国当然不是我臆想中的那栋高楼,但因为我在美开头的八九年大多辗转于美
国的各大农村,所以心中总还会存有那一种不甘, “至少纽约应该是那栋大楼”,我
一直那么安慰自己。后来就来到了那栋“楼”, 在Queens安下了家。
其实纽约市的五大区中最有可能是那栋楼的应该是Queens,最新一轮的人口统计数字显
示Queens的一半居民不是在美国出生的, 他们来自于全世界一百多个不同的国家,说
着138种不同的语言。 如果说要成为一个熔炉的话,就是在纽约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城市
里也没有比Queens更适合做熔炉的了。
但你只要不是过客,在Queens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觉虽然这边在形式上是个多族裔的社
会,但是那个“熔”怎么看怎么听怎么摸怎么体验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刚来纽约的中
国人常说到了纽约来到法拉盛,就好像回到了国内,我想刚来纽约的印度人可能也是那
么说Jackson Heights的, 刚来的波兰人也会那么说Maspeth, 刚来的菲律宾人会那么说
Woodside, 刚来的牙买加人会那么说Jamaica, 刚来的阿拉伯人会那么说Astoria, 刚
来的墨西哥人会那么说Corona… 但是那个大家操着带各种口音的英语互相交流分享生
活的洗衣房 却很难找到。
我曾经认识一个在法拉盛生活了很久的四川人,她每天的活动空间就是法拉盛那十几条
马路,对她来说衣食住行工作生活娱乐所需在这十几条马路里都可以都到满足,而且那
种满足要比她在那十几条马路外容易得到的多,毕竟在这十几条马路里她不会的英语永
远不是一个障碍 (而只会英语反而成了障碍), 在这十几条马路里她不需要了解在这
十几条马路外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她甚至不需要了解美国,不需要了解纽约。 结果是
去一次曼哈顿,在她看来就像是出国旅游,似乎曼哈顿不代表着纽约,坐一次地铁让她
心惊胆颤,老怕被人打劫骚扰,似乎每天乘坐地铁的那五百多万人次都是怪兽。
一个城市就被这样的心态分割成了一块块的碎片,那理想中的melting pot至多也就是
一面铺着马赛克的墙,马赛克上的那每一块色彩,也就是各自的那十几条街了。 其实
这种各自为营的生活方式在欧洲历史上也有过,犹太人的ghetto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ghetto可能要比法拉盛来得极端很多,ghetto的形成大多是被迫的,犹太人之所以大
多住在ghetto里多是由于在ghetto外不受欢迎,被迫拥挤在那些狭窄的空间,和纽约这
种自告奉勇挤入”ghetto”的心态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在某种层次上我其实很能理解她的选择,毕竟人都是求易不求难,求近不求远的。 但
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我又为这个她现在赖以生存的城市国家感到一丝悲哀。多元文化的核
心是取长补短,文化间能够取长补短的基础是交流,还有就是在各文化族裔中生存个体
的谦卑,和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氛围的好奇,尊重,和探索心,这样的社会有着和
一个个井底社区组成的社会完全不同的存在理念,无论是纽约作为一个城市还是美国作
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就是很多社会和国家所不具有的对异己的容纳,那种容纳虽然在历
史上也经历了种种坑坑洼洼,就是到今天也谈不上达到完美, 但是作为一个能够欢迎
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普罗大众本身就是这种容纳的最好的见证,法拉盛之所以能够有今
天的繁荣景象也同样是这种宽容的一个结果。
纽约作为一个城市给这种交流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环境,但是这种熔炉型的交流环境却由
于个体心中筑起的围墙受到了阻碍,更让人担忧的是井底社区的居民从各地带来的丑态
也在井底生根开花。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就是在很多华人心中固有的种族歧视,我一向对
新移民带来的歧视抱理解态度,歧视形成的很大的原因是缺乏接触,在中国社会里基本
没有黑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印度人的存在,使得在国内长大的人对其他族裔缺乏一个感性
的认识,也就很容易形成片面的看法。 但是对于在这边生活比较久的移民,这种歧视
的存在却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是求易不求难,求近不求远的心态所直接导致的,是忘了
或是更本没有感受到自己也是被歧视族裔的一种,没有一种文化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瑕
疵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没有其强大的一面,选择不去和别人沟通,不去了解对
方的想法经历,更多展现的不是自我的强大而是自我的软弱,更可悲的是这种心态往往
在不知不觉中又传达给了自己的子女,下一代。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都不会说英文怎么去和别人交流,其实这么看正好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交流的基础是共同的语言,还记得我开始的时候提到的那个臆想中的洗衣房吗?也许
第一个熔炉的形成本来就不应该在洗衣房,而是在各大语言学校,因为是在那里你开始
结结巴巴的接触到和自己长得的不一样的另外一些结结巴巴,是在那里你慢慢体会到和
自己不同的人其实和自己又是多么的一样,也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你迈出了你的那个围城
,地铁变得非常寻常,周围不熟悉的人变得不再么可怕,慢慢的慢慢的那马赛克各板块
的边缘变得模糊起来,慢慢的慢慢的那各种色彩溶合的边缘放出了让人心醉的一轮新的
色调。
-----------------------------------------
半年多前写的,原文存在
https://www.douban.com/note/585895264/
1 (共1页)
进入NewYor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出售)情趣内衣 (转载)卖IKEA家具
Great Neck附近有老人中心吗?父母刚来太无聊.[参加活动] 支持Gilda~~~~ 画龙点睛神马的。。。。 (转载)
我刚来美国的一次经历速度问一个 q44 你们说我敢不敢自己坐?
我的理想海归生活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是跟共产主义一样的乌托邦吗?
住在manhattan和brooklyn queens的分别corona的房子怎么样,自住投资(不考虑学区)。
法拉盛游记请大家支持 JusticeForAlexianLienNow (转载)
How to link Queen Library card to NYPL?买房求建议
才发现,膳房是grade pending[转载] 一个人在纽约的日子--9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十几条话题: queens话题: 纽约话题: ghetto话题: 马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