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发帖数: 5114 | 1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
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
很多人觉得《归来》描写了不离不弃执着不弯的爱情。或者,是再揭一次自己的伤疤,
展现人性的扭曲,是以和早先的伤痕文学没啥大两样。
看完电影,我觉得《归来》所“包藏”的东西要比这多很多。应该说《归来》其实已经
不再纠结于伤痕本身,而是试图探讨伤痕的愈合。
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的,着眼于当前甚至是未来的电影。
除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伤害”,“背叛”,“忏悔”,“宽恕”,“遗忘”在电影里
其实有一个更大、更重要,偏偏又容易忽略的主题。
带着镣铐跳舞”绝对是个技术活。只不过,经过“失忆症”的狗血物化伪装、以及演员
们出色爆棚的演绎以后,在这个实而又虚的片子里
这个森冷的主题就这样妥妥的堂而皇之的再三出现,hide in plain sight。
################## 分割一下,分割一下吧。。。
和原著相比,影片把主要人物压缩到了3个人——焉识,婉瑜,和丹丹。而这三个人无
疑都是带着某种隐喻性的。
其实婉瑜是真的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了么,还是不愿去记起来呢。。。在焉识弹奏钢琴
的那一瞬,她分明应该知道眼前的就是焉识。另外,其实她分明能在照片里认出那个年
轻的,潇洒的焉识~~~
也许伤害太深,压抑得太久,她并不愿意去“回想”起焉识的真正面目。
婉瑜能让我想到身边很多的真实的人。比如我的奶奶。我的小爷爷是右派,在被送去改
造以后
被活活累死。但是奶奶从不愿和我提起爷爷,家里也没有一张相片。她也似乎也和婉瑜
一样,把爷爷从记忆里完全去除了。中国的那段历史,之所以令人讳莫如深,可能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几乎人人都被别人伤害,同时也伤害到别人。在那种时代里,没有绝对正
确的决定。哪怕是焉识那样的被迫害的人。他决定逃回家看望妻女,那自然是一种浪漫
而绝望的勇敢地反抗。但也因为他的出逃,妻女都受到了牵连,女儿注定了只能从此在
最阴暗的角落跳最不起眼的“战士”,妻子更是身心都受到了重创。。。
一切的暴风雨般的苦难过去以后,一切都好似风平浪静以后,我们会去重新触碰那段历
史么,会重新审视反思自己么,还是集体选择所谓的“心因性失忆”呢?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课本里就从来没有客观记录过文革十年,更没有报告文学和纪录片
。 关于那十年的枝节片段,新的一代最多只能是通过小说和电影等文学艺术手段去推
演了。然而所谓文学和艺术,就注定了会有扭曲,会有差距,以至于真实会越来越模糊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会有人记得这正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哪怕,它已然在你
的眼前。甚至,也许随着记忆的模糊,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会有一天连是非真假也再也
分不清。所以真实的东西,哪怕平淡也比任何嘶声力竭的艺术要更有力。
另外电影里关于挖掉脸的照片,和那个焉识翻遍相册都找不到自己的细节,也是带有强
烈的隐喻性的——挖了洞的相片挂满了墙,却偏偏已经找不到最重要真相。那是种什么
感觉呢:触目惊心,毛骨悚然。
应该说电影比原著,还是更光明的,至少是个open ending,婉玉和焉识在孜孜不倦的
继续等待真实的归来。原著里,婉玉至死听到的,也只是”在路上,路太长了“。。。
################## 分割一下,分割一下吧。。。
这部电影,最令我欣赏的,还不是演员们惊人的演技,而恰恰是那饱受病诟的"简单”
到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故事,
和那种表面上的平淡和琐碎。我最感动的细节,是那一大箱子的信。那些信都写得秘密
麻麻,满是些鸡零狗碎的流水账。。。
最孤独最无助的人才会把这些没什么意义的东西全部一丝不苟的写下来。写信这件事成
了一种生活的目的。
################## 分割一下,分割一下吧。。。
其实《归来》总是让我想起另一部我很喜欢的德国电影:《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 (2003)。同样的,再见列宁并没有像the lives of others那样直接去描写迫害
和反抗,而是
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表面上甚至是非常幽默有趣的)去描写社会不可逆的更替。同样
的,很多莫大悲哀的事实都是通过一些小细节表现出来的。
同样有趣的是, Good Bye Lenin!里那个一样是带有隐喻性的"母亲“的那个角色,也的
了病——心脏病,最后在柏林满城欢庆东西合并的烟花中,安宁的死去。
################
其实我几乎没有听到周围任何人给这部电影一个好评——70、80后的同学告诉我,“很
可笑”。
60后的朋友告诉我,“还行吧,太平淡了”。。。甚至是《锵锵三人行》,那三位也是
对张艺谋各种调侃,马未都更是直言“50岁以下全不懂”,以及“全片无泪点》。有鉴
于之前的《13钗》和《3枪》啥的,我选择暂时不看~~~~~~直到一个中午,我就着方便
面,随意打开youtube,打算谋杀一些工作间歇的时间。。。也许是这种不经意,不设
防的观看模式,伴随着方便的热气,我几乎流了1个半小时的眼泪。 |
M********c 发帖数: 11672 | 2 马未都更是直言“50岁以下全不懂”
——我不用看了。呵呵。 |
s******y 发帖数: 17729 | 3 不用50岁
只要你对伤痕文学喜欢,对那段岁月有些了解,你就能看懂
其实归来,没有跳出以往伤痕文学的架子,比起几十年前的芙蓉镇还是差不少
不过老谋子的新宠不错,那个白花花修长的大腿,跳那个样板戏,别说索南看了yy,就
是当年的那帮老家伙也不免砸吧嘴回味当年的女知青的味道。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马未都更是直言“50岁以下全不懂” : ——我不用看了。呵呵。
|
r****y 发帖数: 26819 | 4 写得很好。这个片子很极端,不中庸,很多人觉得是盘没肉的菜,而且还没放盐,但是
也有很多人觉得味道很浓,很纯。想想现在为了文革的话题,网上还是能打起来,所以,
电影已经很不错了。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 : 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 : 很多人觉得《归来》描写了不离不弃执着不弯的爱情。或者,是再揭一次自己的伤疤, : 展现人性的扭曲,是以和早先的伤痕文学没啥大两样。 : 看完电影,我觉得《归来》所“包藏”的东西要比这多很多。应该说《归来》其实已经 : 不再纠结于伤痕本身,而是试图探讨伤痕的愈合。 : 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的,着眼于当前甚至是未来的电影。 : 除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伤害”,“背叛”,“忏悔”,“宽恕”,“遗忘”在电影里 : 其实有一个更大、更重要,偏偏又容易忽略的主题。 : 带着镣铐跳舞”绝对是个技术活。只不过,经过“失忆症”的狗血物化伪装、以及演员
|
d*****d 发帖数: 10658 | 5 很赞,很喜欢心因式失忆的解读。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 : 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 : 很多人觉得《归来》描写了不离不弃执着不弯的爱情。或者,是再揭一次自己的伤疤, : 展现人性的扭曲,是以和早先的伤痕文学没啥大两样。 : 看完电影,我觉得《归来》所“包藏”的东西要比这多很多。应该说《归来》其实已经 : 不再纠结于伤痕本身,而是试图探讨伤痕的愈合。 : 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的,着眼于当前甚至是未来的电影。 : 除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伤害”,“背叛”,“忏悔”,“宽恕”,“遗忘”在电影里 : 其实有一个更大、更重要,偏偏又容易忽略的主题。 : 带着镣铐跳舞”绝对是个技术活。只不过,经过“失忆症”的狗血物化伪装、以及演员
|
y*f 发帖数: 2202 | 6 没看懂,你说的隐藏主题是“讲真相”?
这个电影就像是一个失忆病人的家庭关爱案例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 : 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 : 很多人觉得《归来》描写了不离不弃执着不弯的爱情。或者,是再揭一次自己的伤疤, : 展现人性的扭曲,是以和早先的伤痕文学没啥大两样。 : 看完电影,我觉得《归来》所“包藏”的东西要比这多很多。应该说《归来》其实已经 : 不再纠结于伤痕本身,而是试图探讨伤痕的愈合。 : 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的,着眼于当前甚至是未来的电影。 : 除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伤害”,“背叛”,“忏悔”,“宽恕”,“遗忘”在电影里 : 其实有一个更大、更重要,偏偏又容易忽略的主题。 : 带着镣铐跳舞”绝对是个技术活。只不过,经过“失忆症”的狗血物化伪装、以及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