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d 发帖数: 9770 | 1 http://cul.qq.com/a/20170527/045370.htm
李岩2017-05-27 18:37
孔子
说起孔子,可能每个中国人都认识。在我们这个经历过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一个
没当过帝王、领袖,却又有如此高知名度的人,除孔子外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在很长
一段时间,孔子都是万众敬仰的圣人,然而也有一些时候,他的形象不那么高大,甚至
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孔子形象在历史上的变化,堪称一波三折。
一、汉武帝到清末民初圣人孔子:达到中国人威望的巅峰
在欧美人眼中,孔子是中国最重要、最有名的人,几乎没有之一。美国人麦克·哈特写
过一本名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书,从1978年诞生至今长销不衰
,其排名被公认权威、客观。这本书按照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度,对名人进行排名。其中
中国人排第一的就是孔子,初版中将其列为第四。在他前面的三位依次是:穆罕默德、
牛顿、耶稣。本书在新世纪修订过一版,新版中孔子降为第五位,释迦牟尼排到了他前
面。
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这三位分别是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而牛顿则是改变人类
对世界认知的物理学家。孔子与他们并列,恐怕只有一个解释能说得通:老外把儒家思
想视作宗教,这种宗教统治了东方上千年,而它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的影响力遍布整个东方,韩国每年会举办两次“释奠大祭”,分别在孔子祭日(5
月11日)和诞辰(9月28日)。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以来,儒家思想就
是历代皇帝的治国之本。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
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此时距汉武帝统治时期已过去近两千年。其间,孔子的个人声望
始终维持在巅峰,被尊为“古今第一圣人”,甚至他思想的继承者孟子也被尊为“亚圣
”。
很多历史学家都论述过孔子对中国人的意义,这里摘录钱穆先生的评点:“孔子为中国
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
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
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
,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②
当时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在清朝灭亡后的一百年内,孔子的历史评价会上天入地,几经
反复。
二、新文化运动以后落魄孔子:“打孔家店”之风日盛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
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予,人于
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
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好像突然画风不对了是吧?没错,上边一段完整引述了2009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里的一
道题,可能当年的考生对这道题还有印象。这道题的答案是B,即李大钊撰文强调的是
反对尊孔复古。李大钊此番言论,与民国初年的各路思潮密切相关。
在清朝灭亡到新文化运动这段时间,思想界在两股比较极端的思潮中摇摆:一种是复古
,一种是立新。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有人喜欢怀旧,有人爱尝试新鲜事物,这都是再
正常不过的。然而在那个非常时期,复古与立新是“针尖对麦芒”的非此即彼之论。而
孔子此时被双方视作象征,一方认为,尊孔即是复古,就是要搞复辟;另一方认为,想
换一个新世界必须彻底扔掉孔子思想。
最先把孔子当作政论工具的是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国民政府临时大总
统。当年便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1914年9月25日
,袁世凯正式颁发《祭孔令》,公开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9月28日,袁世凯在北京
孔庙祭孔,同时各省将军、巡按使也都在省会文庙祭孔,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
袁世凯把尊孔作为他复辟的一条理论基础,在他失败后,“尊孔”这件事本身也受到了
牵连
从后来袁世凯复辟的结果往前推,恢复祭孔可以说是复辟的理论准备之一。但这步走得
很巧妙,思想界许多反对复辟的人都对此很支持。康有为写过一篇《请饬全国祀孔仍行
跪拜礼》,文中几近露骨地说:“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如果不拜孔子,要膝盖干嘛?可以想见,这种论调一定会让一些人不爽。鲁迅就撰文反
驳过:“走时的腿的动作,固然不易于看得分明,但忘记了坐在椅上时候的膝的曲直,
则不可谓非圣人之疏于格物。”③其中的“圣人”一词就是在挤兑康有为。
袁世凯把孔子学说当做树立权威乃至恢复帝制的理论基础,主张共和的一派则相应地将
孔子视作旧世界的遗毒。陈独秀撰《复辟与尊孔》一文,旗帜鲜明反对尊孔:“孔教与
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
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④
本文写于袁世凯、张勋两次复辟失败之后,他认为,尽管这两次复辟失败了,但如果不
把孔子学说彻底抛弃掉,国家依旧不能进步。“孔子生于二千年前君主之世,所言治术
,自本于君政立言……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
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④大致
意思是孔子是君主时代的人,言论是为君主服务的。如今再用孔子学说统治国家,就会
阻碍文明进步了。
当时人们反对孔子学说到了什么地步呢?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写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
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⑤
梁漱溟这段话反映了两个问题:当时人们羞于谈孔子,可见孔子被视作过时、陈腐的象
征;但他写孔子的书依然能够正常出版,有关孔子的讲座依然照常在做(《东西文化及
其哲学》一书是他历次讲座的文字集合)。这说明孔子虽不招人待见,但还不是特别不
堪。
陈独秀、李大钊主持的《新青年》杂志,旗帜鲜明反对“尊孔”
后世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反孔运动概括为“打倒孔家店”。其实这是后人的一种臆断,
当年最激烈反对孔子的人,也不曾用过“打倒”二字。最接近的一个口号是“打孔家店
”,出自1921年6月16日,胡适给《吴虞文录》作的序中。事实上,当时反对孔子的人
,对孔子本身都还保持着足够的敬意,他们反的只是儒学被历代帝王宣传出的至高无上
地位。连抨击孔子非常严厉的李大钊,都明确表示过这种观点。
关于这点,高考也考过——
李大钊在其《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
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由
此可见李大钊反对()
A.儒学被人利用
B.儒学本身
C.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D.思想自由
这题选A。
三、1970年代“孔老二”:“批林批孔”运动使孔子成过街老鼠
刚才说了,新文化运动只说过“打孔家店”,并没说过“打倒孔家店”,这个倒字是谁
加上的呢?答案是陈伯达。新中国成立以前,陈伯达在建议成立“中国新启蒙运动学会
”时表示,愿意“接受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号召”。
后来“打倒孔家店”的说法又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比如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经
学史的演变》中说道:“五四运动中的‘名将’之一的吴虞先生,曾被称为‘打倒孔家
店’的老英雄”;萧超然所著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说,陈独秀“高举‘打倒孔家
店’的大旗,与当时甚嚣尘上的尊孔复辟倒退逆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产生了重大
影响。”。⑥
以上提及“打倒孔家店”的,无一例外都是后人描述前人时提到的,而在前人的著述中
找不到相关词句。之前质疑儒家思想地位的“打孔家店”,此时已演变为全盘否定孔子
本人的“打倒孔家店”,并最终形成反孔高潮——1970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
林彪和孔子,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在1974年初至同年6月间,被中国人合在一
起批判了半年左右。在这之前,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
我这个人有点偏向,不那么喜欢孔夫子。赞成说他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的观点,不赞成
说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因此郭老的《十批判书》崇儒反法,我也不那么赞成。”郭老
指的是郭沫若,他之前曾在《十批判书》中著有《孔墨的批判》一文,基本立场是崇尚
儒家、反对法家的。
进入1970年代后,毛泽东反对孔子的言论逐渐增多。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对王洪文和
张春桥说:“郭老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
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
彪也是啊!”⑦从此,孔子与之前叛逃的林彪一道,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准王洪文、江青的要求,由党中央转发江青主持选编的《林
彪与孔孟之道》,“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这场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却留
下了很多海报、连环画,现在可以随意搜到,这里摘录一些——
“批林批孔”时期海报
以及这部很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摘录
那个时候对孔子的贬损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孔子名仲尼,家中排行老二。于是在
那段时间,孔子就被蔑称为孔老二或孔二。在那种大环境下,很多人从尊孔转变为反孔
。其中,郭沫若在被批评后,特意写了一首名为《春雷》的七律诗以表明态度: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四、改革开放后平民孔子:仲尼变得“萌萌哒”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带领人民致富的同时,也放了孔子一马。大家一心
向钱看,无论尊孔还是反孔,在那时都不再有人关心。
在这个阶段,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用一种前人不曾想到的方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孔子。
蔡志忠用漫画的方式重构了人们对孔子等圣贤的想象
蔡志忠从1960年代即开始创作漫画,后来凭《老夫子》、《乌龙院》收获极大人气。从
1986年开始,他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为蓝本,创作了《庄子说》、《老子说》、《孔子
说》等多部四格漫画。他的作品是1990年由三联书店引进大陆的,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
代都看过他的书。
对于几千年来高高在上,十几年前又被踩在脚下的孔子,用漫画乃至搞笑的方式讲述他
的故事,其独特的魅力让当时很多人惊叹不已。即便现在看来,这些创作于距今近三十
年前的漫画,还是丝毫不落伍。当时的人们会觉得这个孔子很平民,21世纪初的人会觉
得他很酷,而今天的我们则会觉得他很萌。每个时代的人都能用当时最时髦的词形容这
个长相奇特的怪老头。
对于自己的创作初衷,蔡志忠写过《孔子也是人——我画〈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一文予以阐述:“孔子也是人,人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它有人性,有喜怒哀乐,孔子
他高兴了就唱歌,生气了就表现出来,伤心了就痛哭,看不顺眼时也会当场骂人,使人
难堪;有时也会开开玩笑,他做事有时成功,也会失败,并不是像神样永远不会出错,
当您看了这本书,了解到孔子也跟您我一样,也是人,您将会更亲近他的学说了。”⑧
五、21世纪以来雕像孔子:国学复兴孔子复归圣位
曾坐落在国家博物馆前的孔子雕像
上面那个雕像,大家可能不陌生。2011年1月12日,这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雕像在国家
博物馆前落成。孔子雕像的竖树立,有很强的官方肯定意味。此时孔子的地位已与之前
三十年决然不同了。
这种地位的上升是与国学复兴密不可分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国力日益强盛
,民众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增强,同时对外文化推广的需要也更为迫切。向外国人推广中
国文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很重要。外国同行的经验是,借助本国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名
人进行传播。1951年,联邦德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歌德学院成立。
1991年,西班牙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命名为塞万提斯学院。显然,他们都认为歌德、
塞万提斯是最能代表本国文化的人物。那么,中国如果成立这类机构,该叫什么呢?
答案几乎是毫无争议的。2004年,中国成立了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
构,命名为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12月7日,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
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2005年,国内高校第一所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在学院官方简介中,明
确声明为:“顺应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以传承中华文明、宏扬
国学精髓、培养国学人才和建设和谐社会等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同样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一档专门讲历史、讲国学的栏目大火特火,这就是大家所熟
知的百家讲坛。其中,北师大教授于丹讲述《论语》与孔子的讲座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
注,仅是将讲座实录稍加编辑仓促付印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就卖出了600万
册。
上述事件都发生在21世纪初的几年之间,可见彼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国学有很大
兴趣。而孔子作为国学乃至整个对外文化推广战略的代表人物,地位也迅速回升,直至
本节开头所述的那尊孔子雕像落成。
然而争议也从雕像亮相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歇过。最终,仅仅三个月后,孔子雕像便被
移走,迁入国家博物馆雕塑园中。
从孔子雕像的遭遇中可以看出,尽管孔子地位已经比“文革”时有了很大提升,但离古
代那个受万民敬仰膜拜的“文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从另一个角度讲,老百姓对公
共雕像能够发表质疑,并最终促成其搬离,是一种进步,起码比康有为的“中国民不拜
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论调要好得多。
结语:
公元前479年,73岁的老翁孔丘病逝,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死前几天还拄着拐棍跟徒
弟念叨,天下无道,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然而两千多年以来,他成了这个国家真
正的精神领袖,自己的主张被亿万人谨记。同时,他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一张名片,名
声起伏直接关乎国家对文化与传统的态度。至于在中国如何正确“使用”孔子,鲁迅在
八十年前就教给大家了:“孔夫子之在中国……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
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
的。”⑨
注释:
①董仲舒是否真的说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上有争议。孙景坛先生在《南京
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发表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一文,
认为董仲舒没有提出这样的建议,而从汉武帝乃至整个汉代也均不存在“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之事实。本文提法遵从现行中学教科书。
②钱穆:《孔子传》序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③鲁迅:《忽然想到》,收录于《华盖集》,首发于1925年1月17日的《京报副刊》。
④陈独秀:《复辟与尊孔》,1917年8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
⑤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初版于1921年,近年版本有2004年商务印书馆版、
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2013年中华书局版等。
⑥何书彬:《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先锋国家历史》2010
年2月刊。
⑦曹应旺:《毛泽东点评〈论语〉中的人和事》,《北京日报》201312月12日。
⑧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三联书店1990年7月版。
⑨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首发于1935年6月号日
本《改造》月刊。
http://www.qq.com/favicon.ico
返回腾讯网首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