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a 发帖数: 106 | 1 《容共与分共:还原国民革命》
2013-06-12 15:58:42
《容共与分共》封面
《容共与分共》封面
《容共与分共:还原国民革命》自序
由于意识形态作祟,中国近代史和现当代史成了一笔糊涂账,历史真相不是被歪
曲,就是被遮蔽,鉴于此,很有必要对中国近代史和现当代史重新厘清。为了还原历史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历史的亲历者站出来,让他们述说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见所闻。
为了还原1920年到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容共与分共》一书所采用的资料都
是历史亲历者的日记、信件、谈话、发言、演讲、报告、自述、自传以及文件、档案等
。
对资料和史料的处理,不能简单的拼凑,而应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像拼
图一样。许多的历史碎片都散落在日记、信件、谈话、发言、演讲、报告、自述以及文
件和档案里,笔者所做的就是将这些历史碎片收集起来,把它们有机地拼接在一起,形
成一张完整的历史拼图。 另外,因为日记、信件、谈话、演讲、报告、文件、档
案等是即时记录的,所以相对会客观和公正,而自传和回忆录基本都是时过境迁后的追
忆,难免主观偏颇。 为此,也采用了一些相关的论文和论著作为补充。
《容共与分共》一书,一方面是对国民革命运动进行梳理和还原,另一方面也对
这一段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台湾学者李云汉的《从容共到清党》、蒋永敬的《鲍罗廷与
武汉政权》和大陆学者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王奇生的《国共合
作与国民革命》以及黄修荣的《国民革命史》等,对这一段历史也进行了梳理,难能可
贵。但也不难发现,由于种种因素,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本书力求摆
脱意识形态之窠臼,超越党派之偏见,还原历史真相,并以全新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
由于本人学识肤浅,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分享到
推荐 5人
10人 喜欢 喜欢
回应 推荐 喜欢
沈勇平
2013-06-12 16:00:5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容共与分共:还原国民革命》 绪言
二十世纪之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末期在苏俄引发了十月革命,共产
主义幽灵降临人间。大战后的巴黎和会在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运动的激进者开始把目
光投向北方的苏俄。成为世界革命中心的苏俄,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寻找代理人,随后来
华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马林与陈独秀、李大钊一拍即合,苟合出了中国共产党这
个早产儿。
中共这个早产儿太弱小,苏俄就为这个弱小的小幽灵找到了国民党这个宿主。当
时孙中山刚被陈炯明抛弃,就紧紧抓住了苏俄伸来的救命稻草。给中共受精的生父苏俄
和国民党的专制父亲孙中山,包办婚姻,把共产党和国民党凑合到一起组建了所谓的革
命家庭,引起了中共的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不快,也引起了国民党要人的不满,这也
为日后的国共分手埋下了隐患。
国民党对共产党挂三民主义羊头、卖共产主义狗肉的行径很不满,这就导致了国
共摩擦,亲共的廖仲恺就成了第一个牺牲品。紧接着国民党的元老召开了西山会议,打
出了反共大旗。国共之争的高潮便是中山舰事件,因为诸多误会,多疑的蒋介石作出了
过激反应,给苏俄顾问和中共要人来了个下马威。随后出台了“整理党务案”,对中共
的秘密工作加以限制。
这一系列的国共之争,都出现在孙中山死后,这说明国共矛盾此前出于孙中山的
淫威而没机会发作。孙中山这个专制的父亲死了,接替他的是同样专横的鲍罗廷,对鲍
罗廷唯唯诺诺的国民党就像是倒插门女婿。人穷志大的国民党,在有权有势的老丈人鲍
罗廷的扶持下,羽翼渐丰。中山舰事件,便是国民党单飞的信号,但残酷的现实让国民
党和苏俄都意识到还不到分手的季节。
苏俄出钱又出力,帮助国民党搞黄埔军校,为国民党培养了一支党卫军,国民党
凭借着这支党卫军清剿了不听话的地方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陈炯明等,巩固了广东这
个革命大本营,其后便联手归顺革命阵营的广东军阀李济深、广西军阀李宗仁和湖南军
阀唐生智等进行北伐。
北伐让政治新星蒋介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拿破仑,北伐之前,善于权谋的蒋
介石就先后赶跑了胡汉民、许崇智和汪精卫。廖仲恺遇刺,在鲍罗廷的幕后操作下,蒋
介石和汪精卫、许崇智联手,赶走了胡汉民。接着许崇智也受到牵连,被蒋介石“请走
”。中山舰事件爆发后,蒋介石在鲍罗廷的支持下,又将汪精卫气走了。
北伐打败吴佩孚,攻占武汉和南昌后,出现了分裂,以蒋介石、李宗仁为首的总
司令部驻扎在南昌,以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第八军唐生智为首的国民党党中央将大本
营建在武汉。表面看起来,这是国民党内部之争,其实这次宁汉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国共
之争。
北伐最大的获利者,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唐生智。唐生智拥护武汉左派政府,
试图与蒋介石一争高低。在中山舰事件中对蒋介石就已不满的鲍罗廷早就打算中途换马
,准备把蒋介石赶下去。到了武汉之后,鲍罗廷认为条件已成熟,就操控武汉政府开始
反蒋。
当时蒋介石面对的强敌是孙传芳,而武汉政府面临的则是张作霖,是联手继续北
伐,还是继续内斗呢?在蒋介石的苏俄军事顾问加伦的协调下,北伐军打败了孙传芳,
将张作霖赶出了河南。就在这时,武汉阵营里出现了国共分裂,共产党没收土地、杀死
地主、罢工罢市的激进行为引起了国民党中下级军官的强烈不满,他们老家的亲人都深
受其害,接着出现了夏斗寅的“军变”和许克祥的“马日事变”。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进行清党。武汉方面,汪精卫看到共产国际代表
罗易出示的“政变”指示,也开始进行分共。被国民党抛弃后的共产党,愤怒地举行了
一系列地暴动,如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广州暴动等。暴动失败后,共产党落草为寇、
占山为王,其后就有了朱毛的江西苏区、徐张的鄂豫皖苏区、贺龙的湘鄂西苏区等。
沈勇平
2013-06-12 16:02:1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是该还原历史的时候了》
——读沈勇平《容共与分共》
冯学荣,学者,居香港,著有《从甲午到七七:日本为什么侵华》
沈勇平先生所著的《容共与分共:还原国民革命》一书,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
切入口,这个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关键点,它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该书在还原
国民革命运动的基础之上,对国民革命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审视。
中共诞生于1920年,却被后人错认为是1921年,其实1921年是中共召开一大之年
,而并非其诞生之年,而且一大的开幕日是7月23日,所以,无论是其成立日期,还是一
大开幕日期,都不是在1921年7月1日,因此,把7月1日定为建党节,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
由于初生的中共还相当弱小,共产国际指令中共加入国民党。苏联对国共两党的
扶助,是想把红色革命复制到中国。
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想用武力统一中国,而陈炯明则主张地方自治,想用国宪
统一中国。由于两人的理念不同,最终导致两人决裂。后来孙中山、蒋介石借助苏联的
帮助,发动东征和北伐,把陈炯明、赵恒惕等人所实践的联省自治运动摧毁。由于受到
海峡两岸长期的舆论扭曲,陈炯明一直被后人所误解。
在中国大陆的各类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著作中,孙中山、廖仲恺等人被特意刻画为
亲共人士,而沈勇平《容共与分共》一书则还原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的本来面目,将
他们排斥中共的一面也揭示了出来,让世人看到了真实的孙中山、真实的廖仲恺,将孙
中山、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人活生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还原了后人心目中被脸
谱化了的他们。
关于中山舰事件,以往大多认为它是蒋介石搞的阴谋,后来著名学者杨天石经过
考证,认为是孙文主义学会搞的鬼,似乎还了蒋介石清白。杨天石的这个观点目前被学
界普通接受,但是,沈勇平先生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掘了几条新鲜的史料,并据此
认为:中山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却是苏联顾问季山嘉,并且汪精卫也参与了该事件。
沈先生的这个观点当然还有待考证,但是,他举出的这几个证据,都来自于解密的苏联
档案,所以他所提出的这个新观点,是值得近代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认真对待的。
北伐战争历来都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战争,但事实上恐怕也有待商榷,北伐战争
摧毁了盛极一时的联省自治运动,打断了中国的宪政之路,将中国引向了党国体制。沈
勇平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这个新观点,与我所见略同。至于北伐战争对于统一中国有何
意义,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其对于统一中国有积极意义,也有人认为其是以恶制恶,意
义不大。
早在中山舰事件爆发之时,蒋介石就与中共以及共产国际闹僵了,只不过双方都
认为对方还有利用价值,才没有决裂。北伐到武汉后,蒋介石与中共的关系急剧恶化,
中共力捧汪精卫复出,试图与蒋介石对抗,于是,蒋介石在桂系和元老派的支持下,发
动了清党,对中共痛下杀手。
在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庇护下,中共与当初承诺的国民革命渐行渐远
,风风火火地搞起了工农运动,提前开展共产革命。由于国民革命军中的军官有许多是
出身于乡绅家庭,而中共工农运动的斗争对象正是乡绅,所以即便是武汉政府下辖的军
队,也对中共相当不满,以至于酿成“马日事变”。共产国际秘密指示中共,要中共发
动政变,接管武汉国民政府,这为本就打算分共的武汉国民政府找到了一个分共的绝佳
借口。
在武汉分共后,被国民党抛弃了的中共开始策划武装暴动,先是拉拢急于取代张
发奎的贺龙,发动了“南昌暴动”。随后,回到老家的毛泽东,发动工农武装,在湘赣
边境策划了“秋收暴动”。而在年底,中共又利用国民党的内讧,策动叶剑英的原部下
(警卫团),搞了一次“广州暴动”。由于兵力悬殊,中共的暴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毛泽东率领“秋收暴动”的残部去了井冈山,在江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国民革命运动的当事人主要有国民党、中共和苏联这三方,《容共与分共》一书
的资料主要也来自于这三方,比如《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等。该书一方
面采用的是传统的写史体例,编年体兼顾传记体;另一方面是还原手法,让历史亲历者
站出来说话,用历史亲历者的日记、信件、演讲、发言、报告、自传等去还原历史,细
细发掘,多方印证,颇有说服力,值得一读。
沈勇平
2013-06-12 16:08:2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被国共两党污蔑为跟所谓帝国主义勾结的吴佩孚、孙传芳,既没有得到多少外国的军事
援助,也没有得到外国军事人员的协助,而诬蔑他们的国共两党既得到了苏俄的军事援
助,又得到了苏俄军事人员的协助,结果把吴佩孚、孙传芳打倒了。
沈勇平
2013-06-12 18:37:4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武汉政府4月派唐生智第八军和张发奎第四军的主力进入河南作战,6月与冯玉祥会师郑
州。河南战场结束后,武汉政府又挥师南下,对蒋介石的南京政府造成威胁,在前线的
第七军不得不回防。此时,孙传芳在直鲁军的支持下,也开始了反攻。腹背受敌的蒋介
石不得不下野,为此李宗仁代表南京政府与武汉政府达成和解。
沈勇平
2013-06-12 20:03:0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北伐军进入江西与孙传芳作战之时,梁启超在家书中提及此事。当时蒋百里(曾任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是孙传芳的智囊,而北伐军中唐生智、陈铭枢等都是蒋百里的
得意门生,结果就出现了老师打学生、学生打老师的笑话。
沈勇平
2013-06-12 20:28:3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他们(中共)最糟的是鼓动工潮,将社会上最坏的地痞流氓一翻,翻过来做
政治上的支配者,安分守己的工人们的饭碗都被那些不做工的流氓打烂了。商业更不用
说,现在汉口、武昌的商店,几乎全部倒闭。失业工人骤增数万,而所谓总工会者每月
抽勒十余万元供宣传费(养党人),有业工人之怨恨日增一日,一般商民更不用说了。
”
沈勇平
2013-06-12 21:26:3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国民党早已成过去名辞,党军所至之地,即是共产党地盘,所有地痞流氓一
入党即为最高主权者,尽量的鱼肉良善之平民。现在两湖之中等阶级(中国本无资产阶
级),已绝对的不能生存,全国生产力不久便须涸竭到底,前途真不堪设想。”
沈勇平
2013-06-12 22:04:0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南方最闹得糟的是两湖,比较好的是浙江。将来北方怕要蹈两湖覆辙,因为
穷人太多了,(浙江一般人生活状况还好,所以不容易赤化。)我总感觉着全个北京将
有大劫临头,所以思顺(沈按:梁启超长女)们立刻回来的事,也不敢十分主张。”
沈勇平
2013-06-12 22:21:4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我说话狠(很)容易发生误会,因为我向来和国民党有那些历史在前头,其
实我是最没有党见的人,只要有人能把中国弄好,我绝不惜和他表深厚的同情,我从不
采那‘非自己干来的都不好’那种偏狭嫉妒的态度。平心而论,这回初出来的一部分党
军,的确是好的——但也只是一部分。”
沈勇平
2013-06-12 22:40:3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党军可爱,党人可杀’,这两句早已成为南方极流行的格言,连最近吴稚
晖弹劾共产党的呈文上都已引及。但近来党人可杀的怨声虽日日增加,而党军可爱的颂
声却日日减少,因为附和日多,军队的素质远不如前了。”
沈勇平
2013-06-12 23:01:2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受病的总根原,在把社会上最下层的人翻过来,握最高主权。我所谓上层下
层者,并非指富贵贫贱等阶级而言,乃指人的品格而言,贫贱而好的人,当然我们该极
端欢迎也。今也不然,握权者都是向来最凶恶阴险龌龊的分子,质言之,强盗、小偷、
土棍、流氓之类,个个得意,善良之人都变了俎上肉。”
沈勇平
2013-06-12 23:19:0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总而言之,所谓工会、农会等等,整天价任意宣告人的死刑,其他没收财产
等更是家常茶饭。而在这种会中(完全拿来报私怨,他们打的是‘打倒土豪劣绅’旗号
,其实,真的土豪劣绅,早已变做党人了,被打者只是无告的良民。)主持的人,都是
社会上最恶劣分子。”
沈勇平
2013-06-12 23:36:5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半年以来的两湖,最近两个月的江西,(今年年底两湖人非全数饿死不可,因
为田已全部没有人耕,工商业更连根拔起。)凡是稍为安分守己的人,简直是不容有生
存之余地。(今日见着一位湖南人,说他们家乡有两句极通行话,说道:今年湖南人没
有饭吃,只怕明年湖南便没有人吃饭。这句真一点不错。)
沈勇平
2013-06-12 23:40:5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这种罪恶当然十有九是由共产党主动,但共产党早已成了国民党附骨之疽—
—或者还可以说是国民党的灵魂——所以国民党也不能不跟着陷在罪恶之海了。原来在
第三国际指挥之下的共产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牺牲了中国,来做世界革命的第一步
。”
沈勇平
2013-06-12 23:52:2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近来南北两方同时破获共产党机关——即俄使馆及领馆发现出那些文件(现
在发表的还不到十分一),真真可怕,真真可恨。现在国内各种恐怖情形完全是第三国
际的预先计画,中国人简直是他们的机械。”
沈勇平
2013-06-13 11:24:0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蒋介石当然也是他们的‘反对派’,所以在南京先试—下。他们最盼望帝国
主义者高压中国,愈高压则他们的运动愈顺利。自五卅惨案以来,英国完全上了他们的
当,简直是替他们做工作。他们的战略真周密极了,巧妙极了,但到他们计画全部实现
时,中国全部土地变成沙漠、全部人民变成饿殍罢了。”
沈勇平
2013-06-13 12:47:21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梁启超:共产党如此,国民党又怎么样呢?近年来的国民党本是共产党跑入去借尸还魂
的。民国十二三年间,国民党已经到日落西山的境遇,孙文东和这个军阀勾结,西和那
个军阀勾结——如段祺瑞、张作霖等——依然是不能发展。适值俄人在波兰、土耳其连
次失败,决定“西守东进”方针,倾全力以谋中国,看着这垂死的国民党,大可利用,
于是拿八十万块钱和一大票军火做钓饵。那不择手段的孙文,日暮途远(穷),倒行逆
施,竟甘心引狼入室。孙文晚年已整个做了苏俄傀儡,没有丝毫自由。(孙文病倒在北
京时,一切行动都在鲍罗庭和汪精卫监视之下,凡见一客都先要得鲍的许可,每天早半
天鲍或鲍妻在病榻前总要两三点钟之久,鲍出后孙便长太息一声,天天如是,此是近来
国民党人才说出来的,千真万真。)自黄埔军官成立以来,只有共产党的活动,那里有
国民党的活动。即专以这回北伐而论,从广东出发到上海占领,那一役不是靠俄人指挥
而成功者。(说来真可耻,简直是俄人来替我们革命。)党中口号皆由第三国际指定,
什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资本阶级等等,那一句不是由莫斯科的喊筒吹出来。除了这些
之外,国民党还有什么目标来指导民众?所以从国民党中把共党剔去,(这几天五一节
、五四节等,不惟北方销声匿迹,即党军所在地,也奄奄无生气,可以窥见此中消息。
)国民党简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了。近来蒋介石们不堪共党的压迫,已经翻过脸,
宣言“讨赤”,而且残杀的程度比北方利害多少倍。同时共党势力范围内也天天残杀右
派。(前面那几张纸都是十天以前陆续写的,现在情形天天剧变,狠有些成了废话了。
)据各方面的报告,最近三个礼拜内双方党人杀党人——明杀暗杀合计——差不多一万
人送掉了,中间多半是纯洁的青年。可怜这些人胡里胡涂死了,连自己也报不出帐,一
般良民之入枉死城者,更不用说了。尤可骇怪者,他们自左右派火并以来,各各分头去
勾结北方军阀:蒋介石勾孙传芳,唐生智勾吴佩孚(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双方又都
勾张作霖。北军阀固然不要脸,南党阀也还像个人吗?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可见所谓
什么为主义而战,都是骗人,现在揭开假面孔,原形毕露了。现在军事上,形势蒋派似
颇有利,其实他们党的内部,早已是共产党做了主人翁,共党也断不肯抛弃“国党”这
件外套。最后的胜利,只怕还是共党。共党也不能得真的胜利——不会像俄国那样,但
是这种毒菌深入社会,把全国搅到一塌糊涂,人民死一大半,土地变成沙漠,便算完事
。现在南方大多数人都天天盼望外国人来收拾。这种卑劣心理之可耻可痛,自无待言。
其实外国人又何能收拾,只有增加扰乱的成分,把垂死的国命民命,更加上些痛苦罢了
。
沈勇平
2013-06-13 19:02:2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由于苏俄修建的中东铁路在张作霖的地盘内,所以苏俄起初也想拉拢张作霖,还撮
合孙中山与其合作。
北伐军在湖北打败吴佩孚后,就进入河南与张作霖开打。在北伐军和冯玉祥的南北
夹攻下,张作霖的奉军退出河南。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又北伐张作霖,把张作霖赶出北京。在返回东北途中,张作霖
在皇姑屯被炸死。
沈勇平
2013-06-13 19:27:5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在辛亥革命后,逐步扩张地盘,后发展为称霸东北的奉军。据
张学良说,奉军的发家与段祺瑞、黎元洪有关,国务总理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不和,黎
元洪购买了一大笔军火要扩军,段祺瑞就让徐树铮跟奉军杨宇霆(跟徐树铮是同学)去
截取,奉军劫持了那笔军火后,装备了3万人(五个旅)。
沈勇平
2013-06-13 19:54:2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3年初,苏俄撮合孙中山与吴佩孚合作无望后,又派马林去东北,撮合孙中山与
张作霖合作。5月,苏俄答应给孙中山200万金卢布和8000枝枪,但条件是要孙中山说服
张作霖,在中东铁路权益上,对苏俄作出让步。孙中山派张继、汪精卫去说服张作霖,
张作霖不答应,但答应给孙中山40万。
沈勇平
2013-06-13 20:28:3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郭松龄暗中与冯玉祥往来,并公开反叛张作霖,李大钊和苏俄出了不少力。据辽宁
省档案馆收藏的《搜查苏联驻哈领事馆逮捕人员及起诉等情形》记载:“(1925年8月)
任国桢受李大钊派遣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郭松龄发动反奉战争时,任国桢与朱霁青
在哈埠积极进行援郭活动,任国桢与苏联驻哈领事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进行秘密
接触,洽商接济郭松龄武器弹药及款项问题。”(阎稚新《李大钊和冯玉祥》)
沈勇平
2013-06-13 20:47:1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张学良:“我跟冯玉祥是拜把兄弟,冯玉祥倒戈(发动北京政变)完全跟我有很大关系
,我给了他五十万块钱,那时候我们秘密勾结,谁也不知道,一点儿也不知道。是一个
牧师,姓刘的,是个美国人,奉天青年会的总干事,他给我们拉的关系。”(唐德刚《
张学良口述历史》)
沈勇平
2013-06-13 20:57:3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与冯玉祥签订密约,双方约定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势力范
围。郭松龄反叛后,冯玉祥出兵牵制奉军。与苏俄支持冯玉祥和郭松龄一样,张作霖也
向日本借了300万。之后冯玉祥的张之江部策应郭松龄,向天津的张作霖所属李景林进攻
。后郭松龄被张作霖打死,他的部下魏益三投靠了冯玉祥。
沈勇平
2013-06-13 21:16:3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张作霖对苏俄态度强硬,也算是维护了国家利益,而中共为了
维护其主子苏俄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对张作霖污蔑谩骂。
沈勇平
2013-06-13 22:56:4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6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张作霖联合张宗昌、孙传芳、吴佩孚、阎锡山,举行“反赤
”会议,成立安国军,一起讨伐“北赤”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南赤”国民党的国民革命
军,张作霖任总司令,张宗昌和孙传芳为其副手。
沈勇平
2013-06-13 23:26:2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7年春,张作霖不顾吴佩孚的反对,占领吴佩孚的地盘河南。1927年5月9日,共产国
际代表给斯大林的电报:“同蒋介石的分裂不可避免,但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蒋的力量
要强于武汉。武汉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占领北京。现在在河南只能采取防御措施,帮助冯
反对奉天人的军事行动。”沈勇平
2013-06-14 10:07:3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6年初,苏俄因中东铁路与张作霖闹得不可开交,但到了5月份,对日本采取妥协
的苏俄与张作霖关系也有所改善。在5月13日的苏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只要北京政
府不反对,就可以从中东铁路的利润里拿500万卢布给张作霖,还可以出售武器给张作霖
。
沈勇平
2013-06-14 10:39:0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在中山舰事件中,就埋下了鲍罗廷和中共反蒋的种子,其后针对中共的整理党务案
,更是令鲍罗廷和中共不满。忍气吞声的鲍罗廷到了武汉,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掀起反蒋
运动。其实早在广州时,鲍罗廷就通过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各省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发
起迎汪活动,利用汪精卫抑制蒋介石。
沈勇平
2013-06-14 12:54:3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鲍罗廷与蒋介石首先展开的是迁都之争,起初蒋介石担心唐生智操控武汉,就建议
国民党中央尽快派人到武汉。当鲍罗廷到达武汉后,蒋介石又担心武汉政府被鲍罗廷操
控,于是就反对迁都武汉,主张迁都南昌。
沈勇平
2013-06-14 13:07:2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由于蒋介石的大权独揽,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在迁都问题上,好多人都站到了武
汉方面,只有张静江、陈果夫等少数几个人支持蒋介石。蒋介石见迁都武汉是大势所趋
,也就不再坚持迁都南昌。
沈勇平
2013-06-14 13:43:1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国共两党借助苏俄的力量将陈炯明打败,也就意味着党国体制战胜联省自治,所以东征
的结果就是党国体制的勃兴与联邦宪政的败落。1920年代初是联省自治的鼎盛时期,后
被孙、蒋的东征和北伐摧毁殆尽,中国的宪政之路被堵死。
沈勇平
2013-06-14 13:57:02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鲍罗廷还利用提高党权运动来反蒋,也就是用党权来压制军权,而当时蒋介石既是
党的领袖又是军事领袖,于是鲍罗廷就想把汪精卫请回来接管党权,说白了,就是要用
汪精卫来制衡蒋介石。
沈勇平
2013-06-14 15:49:41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为了反蒋,鲍罗廷抛开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没有法理的临时联席会议,行使最
高权力。蒋介石指责临时联席会议为非法,临时联席会议主席徐谦也承认成立联席会议
是不得已而为之。
沈勇平
2013-06-14 16:30:0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为了尽快摆脱临时联席会议的尴尬局面,鲍罗廷积极召集二届三中全会。在国民党
内对蒋介石大权独揽普遍不满的氛围中,二届三中全会得以在武汉召开。这次全会通过
了一系列的决议案,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蒋介石的权力。
沈勇平
2013-06-14 17:23:3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当北伐军打到上海近郊时,中共乘机发动工人武装暴动,占领了上海。当时两湖是
武汉方面的势力范围,而江浙是蒋介石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对
于严重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中共武装(工人纠察队)很不放心,清党的第一步就是解除工
人纠察队的武装。
沈勇平
2013-06-14 20:35:5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南京的国民党认为“清党”是“护党救国”,而武汉的共产党认为“清党”是“反
革命政变”。
蒋介石清党后,武汉方面有人主张讨伐蒋介石,但鲍罗廷几经考虑还是放弃了,这
背后当然是斯大林不同意。与国民党破裂,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的争斗中可能就会失利
。
沈勇平
2013-06-14 21:15:56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自蒋介石去了前线指挥作战,鲍罗廷和中共就在后方广州策划反蒋,比如迎汪活动
。北伐军攻占武汉后,蒋介石建议国民党中央尽快派人在武汉建立机构,以防止唐生智
大权独揽。等鲍罗廷等人到达武汉后,蒋介石又怕鲍罗廷操控武汉,就建议迁都南昌。
沈勇平
2013-06-14 22:38:22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为了尽快摆脱临时联席会议的尴尬局面,鲍罗廷利用国民党内对蒋介石大权独揽的
普遍不满,召集了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蒋介石权力的决议案。
沈勇平
2013-06-15 09:30:2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从1924年2月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到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每逢奇数共产党就
取胜,而每逢偶数共产党就受挫,这种巧合也正客观地反应了国共两党权力争斗的彼此
消长。
沈勇平
2013-06-15 12:41:15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与远东局举行联席会议。会上讨论了怎么对付蒋介石,一是迎
汪倒蒋,二是汪蒋合作,三是促蒋左倾。
沈勇平
2013-06-15 14:23:3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北伐刚开始时,鲍罗廷认为蒋介石跟以唐生智为首的保定派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保定派会压倒蒋介石。鲍罗廷预测对了一半,蒋介石与唐生智的确闹矛盾了,不过最
后是蒋介石压倒了唐生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保定派分裂了,被认为是保定派的李宗
仁、陈铭枢等没有与唐生智团结一致,而是跟蒋介石站在一起。
沈勇平
2013-06-15 14:59:3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担心将来武汉政府会被鲍罗廷操控的蒋介石也改变了主意,为此他希望中央党部和
国民政府迁到南昌,以加强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削弱鲍罗廷的操控力。表面上是武汉与
南昌的迁都之争,实际是国民党与共产党、蒋介石与鲍罗廷的权力之争。
沈勇平
2013-06-15 15:52:1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至于有人说蒋介石独裁,蒋介石回应说:“今日所谓独裁制,不知究竟是指什么东西?
如果指总司令的话,那就要问他,总司令的权限是不是党授予他的,是不是党命令他的
?我以为只有徐谦是实行独裁制的!他以没根据的汉口联席会议自居主席,不受党的命
令,这才是独裁制!”
沈勇平
2013-06-15 15:53:21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武汉的临时联席会议被蒋介石认为是非法机关,就连联席会议主席徐谦也不得不承认:
“临时联席会议是应付时局,站在革命利益上不得已而创设之暂时办法。”
沈勇平
2013-06-15 16:06:1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武汉政府派谢晋去南昌拉拢谭廷闿,并派陈铭枢去做蒋介石的工作。蒋介石让陈铭枢传
话给武汉的邓演达、唐生智等人。“第一,不要作共产党的尾巴,跟共产党跑得太远。
因为现在是国民革命,不是共产革命,这一点要他们认识清楚;第二要顾全大局,不要
使北伐前功尽弃,功败垂成,使亲痛仇快,要对得起前方流血的将士。”
沈勇平
2013-06-15 16:32:01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在唐生智的支持下,两湖的工农运动搞得风风火火,而蒋介石地盘中的江西等不但对工
农运动不予支持,还加以限制和打压,这自然引起了鲍罗廷的不满。蒋介石遭到鲍罗廷
的当面训斥,也是很恼火。
沈勇平
2013-06-15 17:10:1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蒋介石的军费还需依仗武汉财政,当时每月军费预算高达1600万。当蒋介石派军需处长
徐桴去武汉向财政部长宋子文要钱时,宋子文就威胁说:“如果国民政府不搬汉口,我
就不给钱。”徐桴就劝蒋介石不要操之过急:“我军命脉,操在宋手,请总座迅电慰勉
之,先救目前之急,再图良法,万不可操之过急,致生重大影响。”
沈勇平
2013-06-15 19:06:42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在攻占武汉前,以蒋介石为首的黄埔军及浙江派,同以唐生智为首的第八军及保定派就
产生了摩擦和矛盾。后湖南和湖北成了唐生智的地盘,蒋介石就向江西发展。蒋介石占
领南昌后,建立总司令部,与武汉的唐生智形成对峙。
沈勇平
2013-06-15 19:49:41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1927年1月,蒋介石赴武汉,与鲍罗廷闹翻。2月,蒋介石以国民党中执委的名义,
要求鲍罗廷离开中国,并要在党内确立“严格的纪律”,想再来个“整理党务案”。不
然,就准备决裂。2月17日,苏俄中央政治局致电鲍罗廷,一要鲍罗廷低调,二不要跟蒋
介石决裂。
沈勇平
2013-06-15 20:39:57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当林伯渠赴宁之时,蒋介石将程潜召至上海开军事会议。会上,程潜得知蒋介石要清党
,他主张调和,“愿赴汉劝合”。3月30日晚林伯渠将密令交给从沪回宁的程潜,程潜以
“事关重大,且力不胜其任”为由,拒绝执行密令,仍主张“商谋妥协”。
沈勇平
2013-06-16 11:28:12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从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后,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接下来的北伐战争,
更是强化了蒋介石的权力。当时不但苏俄顾问和中共对蒋介石不满,就连所谓的右派也
对大权独揽的蒋介石不满。
沈勇平
2013-06-16 15:04:0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周佛海《逃出了赤都武汉》(《共产党与中国国民革命》):
十二年下半年,共产党党员都以个人的资格加入国民党了。十三年一月,国民党开
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了,当时决定中国的革命是国民革命,而以帝国主义和军阀为革命的
对象。我起初听见,非常高兴,以为共产党的人都觉悟了,都认清中国现在该行民族革
命,实现民主政治,而解决经济问题,不宜(进)行阶级斗争的社会革命。但是不久却
又怀疑起来,就是怀疑此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我们既然承认和国
民党的目的相同,且进而加入国民党,为什么共产党还继续存在?既然大家加入国民党
,共产党就应该解散;如果说两党的最后目的不同,目前不过暂时合作,那就应该两党
平行的合作,共产党员不应该加入国民党。一方面说暂时合作,共同负担国民革命,别
方面共产党员又都取得国民党的党籍,等到暂时合作的目的国民革命成功之后,两党的
关系怎样,我当时觉得是种矛盾。于是便写信问陈独秀,第一问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究竟是什么作用?第二问我们加入国民党,就要受两种党纪的束缚,如果两党的纪律发
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服从哪一党的纪律?他当时的回答,说道是第三国际定的
策略,令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对于我的第一问,他以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有两个作
用,第一步,利用国民党的招牌,发展共产党的实力,因为如果拿着共产党的招牌去活
动,一定到处碰钉子,因为人家一见“共产党”三个字,就会望而却步,拿国民党的招
牌,就可和各方面接近,拿国民党名义,做共产党的工作,这便是第一个作用。第二,
就是使国民党共产化,因为共产党党员,既取得国民党党员的资格,就可在国民党内掌
握党权,操纵党务,制造党论,煽动党员,而使国民党渐变为共产党。因为事实上,国
民党本来的主义和政策既然无形消灭,徒有国民党的空名,事实上等于亡党。这便是他
答的第二问。今年一月间,我和邓演达谈及此事。邓演达说“现在不是国民党的共产党
化”,反是共产党的国民党化。这种见解,非常错误,所以当时和他辩论了几句,共产
党党员能在国民党内操纵一切,而国民党员对于共产党的党务,不仅不能参预,而且不
能预闻,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之国民党化。
沈勇平
2013-06-16 20:03:42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历史是博弈的产物
蔡辉/文
这是一本有趣却不易读的佳作,一是厚达上千页,二是大量引证文献,且多为整段引用
,几乎可以看成是资料汇编。
对于国共初期这段恩怨,不同立场有不同表述,由于题材的“敏感性”,造成大量
过分简单、舛误连连的解读流行开来。比如过分突出蒋介石、汪精卫的个人作用,忽略
了国民党内部派系尖锐对立的事实,事实上,蒋在分共过程中,固然有在苏联不愉快的
体验,担心自己势力被排挤,以及对鲍罗廷工作作风不满的因素,但也包含了“不得不
如此”的成分,捅破这层窗户纸,是真史家的责任。
毕竟当时湖南农民运动激化,全省基层不过1000多名共产党员,已难控制局面,一
些基层领导都不免挨斗,出现了“开会必枪毙人”等极端现象,而被清理、被批斗者很
多是北伐军家属,造成军心浮动。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在兹,反应自然强烈。事实上,分
共得到5任总书记陈独秀批准,如果不是他出面,陶希圣都可能死于农会刀下。
国民党原本组织松散,这是初期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一方面是缺乏组织资源、
组织能力决定的,另一方面受经济条件制约。毕竟它生存于军阀夹缝中,自己组织武装
,势必引火烧身,而花钱买武装,又无稳定的财源。以陈炯明叛变为例,陈本是元老,
思想相对开明,可孙中山欲北伐,只能加大地方税收,损害了商团利益,造成激变,在
调解过程中,压服失效,造成局面不可收拾。
人是在失败中学习的,孙中山“联俄”之后,经费来源稳定,管理逐步达成了有序
化,也终于可以组织起独立的武装了。然而,原有的制度不均衡依然存在,不会因实力
增强而自动消除,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在大家都没多少底牌时,抱团抵御风险是最明智
的选择,随着底牌增厚,大家都想着自立,矛盾反而容易激化。
从容共到分共,固然有价值与主义的考量,但更根本的还是利益权衡,加之孙中山
对“新三民主义”表述不清晰,这就给各方以借口,有趣的是,鲍罗廷从中上下其手,
寄望于各派自相损耗,以加强自己的砝码,可他的努力反而造成了消极结果。
历史是博弈的产物,不是图纸上推演出来的,作为后人,我们固然可以评点前人得
失,但不能忘掉,他们拥有的信息不完整,没有人能明白未来会如何,身家性命所系,
他们都在努力做出了他们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历史真能重来一遍,恐怕结果依然
如此。
也许,对于历史我们只能“理解之同情”,总想支两招,甚或从中得到怎样的“启
迪”,恐怕都是幼稚的。这本书扎实严谨、功力深厚,方法与视角比较传统。
沈勇平
2013-06-16 21:32:03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周佛海:“在邓演达被扣留的谣言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邓演达却安然回到武昌了。于
是共产党又造谣言,说邓演达几为总座所枪毙,幸得设法逃出。共产党不仅在外造谣,
并令其党徒恽代英对邓说,他们得到确实消息,总座一定要杀他。邓被他们挑拨,于是
开始叛逆了。”
沈勇平
2013-06-17 10:20:24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张国焘《我的回忆》:
武汉的反蒋运动,是鲍罗庭到达武汉以后才开始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鲍罗庭不满
蒋氏在三月二十日以后的种种安排,但他大体上对蒋还表示容忍让步,以弥补国共之间
几濒
破裂的关系。但一到十月间,在广州举行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各省市党部代表联席会议之
时,
反蒋的锋芒开始显露出来,这似乎得到鲍罗庭的支持。等到鲍罗庭到达武汉以后认为反
蒋时
机业已成熟,不再隐藏他的反蒋决心了。这一反蒋运动,自然是以各方反蒋的倾向为基
础而
决定的,由限制和削减蒋氏权力开始,进到武汉政府与蒋氏正式对立。
沈勇平
2013-06-17 17:51:10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张国焘:“鲍罗庭很注重军事实力。他说到大多数的军队也都对蒋不满。唐生智的反蒋
态度,固不待说;邓演达和第四军的多数将领,将积极支持汪精卫;谭延闿的第二军,
朱培德的第三军, 程潜的第六军也都是一向不满蒋的;第七军在军事发展上,与蒋也有
许多矛盾。”
沈勇平
2013-06-17 21:30:08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张国焘:“从莫斯科回来的谭平山于二月底到达武汉,他积极支持鲍罗庭的反蒋政策,
并成为中共参加国民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对中共与国民党左派的合作,抱乐观态度
。他曾描述斯大林对于中共中央那种脱离国民党自谋独立发展的倾向,是不赞成的;而
对于他与国民党左派的友好合作关系,则极为重视。”
沈勇平
2013-06-17 22:18:59 沈勇平 (作品《容共与分共》)
张国焘:“武汉南昌间建都之争迅即转化为军权与党权之争;接着又激荡成为蒋氏所领
导的反共阵线,与武汉所领导的反蒋阵线的对垒。这个剧烈的斗争形势演变的结果,是
蒋氏逐渐占了上风,武 | T*****y 发帖数: 18592 | 2 这个作者不太严谨。别的我不好说,郭松龄的事情,我做过一个小研究。苏俄和中国左
派,比如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是同情的,这个没有异议。但是支援的确凿证据,却没有
。中共以前有过不入流的研究文章,说我党曾经支持,发动了这个发动了那个,实际上
要么是胡说,要么只是当时的想法,没有付诸明显可见的行动。
至于郭和冯的合作,其实冯没有出兵支援的行动,出兵行动是打着支援郭的旗号,在郭
回师后抢郭留下的地盘。
作者文章中也有下面这一段话,细看,根本经不住推敲。仍然是个单方腹案而已:
郭松龄暗中与冯玉祥往来,并公开反叛张作霖,李大钊和苏俄出了不少力。据辽宁
省档案馆收藏的《搜查苏联驻哈领事馆逮捕人员及起诉等情形》记载:“(1925年8月)
任国桢受李大钊派遣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郭松龄发动反奉战争时,任国桢与朱霁青
在哈埠积极进行援郭活动,任国桢与苏联驻哈领事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进行秘密
接触,洽商接济郭松龄武器弹药及款项问题。”(阎稚新《李大钊和冯玉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