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发帖数: 22479 | 1 朱建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失金,被寄上吊绳,家也差点被砸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国人热切期望此前曾三破世界纪录的朱建华,能在田径跳高项目
上拿回一面金牌。朱建华最终获得第三名。
朱建华的父亲后来对记者回忆:“建华1984年奥运会没拿到冠军,家里收到不晓得多少
信,有的信写得很热情,让我们家长不要难过,鼓励建华继续努力。……不过也有许多
人写信来骂山门的,甚至还有寄来上吊绳的,总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建华赢了
,大家高高兴兴,没啥闲话讲。输了,像奥运会那次,家也差点让他们给砸了。我们一
家人被弄呆了,中饭、晚饭也没敢烧。”
朱建华的教练胡鸿飞也回忆道:“等我们回到北京,我和朱建华收到一大堆来自全国各
地的信。其中不乏有安慰、鼓励的信,却也有相当部分是讥刺和挖苦。记得其中一封给
朱建华的信中,夹了一根线绳,信中写道:‘……此绳可以承受70公斤,以你的体重,
足够用来上吊。’写给我的信中,有人挖苦道:‘你还有什么招术?不如到黄浦江里摸
蟹吧。’‘我看你只配到公共厕所里去卖草纸。’……” |
P****R 发帖数: 22479 | 2 李宁:1988年汉城奥运折戟,被责“输了还笑,丢尽中国人的脸”
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体操团体赛上五次失误,同样收到了国人寄来
的刀片和绳子。记者赵瑜曾见到过这样一封恶毒的来信:“运动员们捧起大把大把的来
信,挑着让我看。……有一封寄自辽宁锦西的观众来信在信封里装了一根挽好的塑料绳
扣,只写了一句话:‘李宁小伙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看,王
字变成了亡字。我想这是在过去变态的体育宣传下滋生的一批变态的观众所为。女排和
足球等队只要有一次失败就时常收到这类的信件。甚至有时还能收到一发真正的子弹,
一片行程万里的臭鞋垫儿等等。这座大院里的人对这类恶作剧早已司空见惯。而今天,
当我真实地面对这根上吊绳儿的时候,我还是格外地气愤!”
最让国人不能容忍的,是李宁比赛失误重重坐在地上之后,仍选择站起来“微笑示人”
。观众写信骂他“输了还笑,丢尽中国人的脸”。回国时机场工作人员奚落他“哪里不
好坐,跑到那儿坐”。媒体也多是责备之词——记者鲁光曾感慨道:“体操王子变成了
败将,平日里极尽歌颂他的笔,此刻流泻出来的尽是责备字眼,说他唱歌分了心,输惨
了……”。④李宁则对记者苏少泉大吐苦水:“说我掉下来还笑!不笑难道要哭?奥运
会的宗旨是‘团结、友谊、进步’,要赢得起也输得起。失败了可以让人说我李宁技术
不行;不可以当众痛哭,让人家说中国人没有度量。……有人说我骄傲自满,两年来没
好好练。其实,我因肩周炎和腰伤严重,1986年……即想功成身退。同期的队友童非等
都退了,队里却要留我作核心,希望我服从国家需要坚持到这次奥运会。……现在剖开
我的肩关节,你会看到许多吸收不了的药物结晶,附近几条肌腱已经开始萎缩。……不
了解的人以为我有时不练,是骄傲懒散,哪里知道我忍受着多大的痛楚坚持下来,并且
发展了难度呢!” |
P****R 发帖数: 22479 | 3 韩健:执教马来西亚,击败中国羽毛球军团,被骂成“卖国贼”
1992年5月,马来西亚羽毛球队在汤姆斯杯半决赛中,击败中国队并最终夺取冠军宝座
。马来西亚队中的核心教练,是曾在国际羽坛为中国夺得诸多荣誉的名将韩健、杨阳、
陈昌杰等人。稍后,在7月份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军团亦铩羽而归。韩、
杨、陈等人,遂成为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试以《体育博览》杂志当年的报道,管窥当年的舆论氛围。该刊1992年第7期刊文《中
国人打败了中国人》,回顾汤姆斯杯中国队的失利,遣词造句间,对韩健、杨阳、陈昌
杰三名马来西亚队“客卿”教练颇多批判。如:“打败仗本来并不是太过刺激的事,但
这一仗败得却太过于讥刺,太富有悲剧色彩。因为,打败中国队的不是马来西亚人,而
是那几名……昔日‘民族英雄’的中国人。”“我国体育明星和外国的不同,从小是国
家和人民培养大的,有本领后也应该先援内后援外,……如果仅仅为追逐私利钱财,或
为个人的一些委屈便做伤害国人感情的事,未免也显得气节太低。”“身为龙的传人却
倒戈相向,午夜梦回,也许要噩梦连连,心惊胆跳吧。”“顶着一个‘客卿’的帽子,
身怀绝技却不能直接报效祖国,……这难道不也是他们的悲哀吗?”
读者们的言辞则要更为激烈。有人讽刺道:“这比早些年的胡娜不知强多少倍,提起他
们(韩、杨、陈),传统的中国人至多把牙根咬得酸疼,骂一句‘妈的,吃里扒外’。
”有人则直接了当:“我在这里要骂一声——混蛋!……现在‘长城’倒了,你们,还
有韩、杨、陈等卖国贼都高兴了吧!”对“体育无国界”之说,读者也多予痛斥:“不
知用意何在,是不是要看见中国在各项赛事一败涂地才高兴,才有气度呢?”“中国人
打败外国人,我们能不解气吗?……在大马的‘屠龙之夜’、‘长城倒塌’,人家会认
为体育无国界吗?” |
P****R 发帖数: 22479 | 4 何智丽:1994年,入籍日本击败邓亚萍,被骂“竞技场上吴三桂”
1994年10月,广岛亚运会。入籍日本的原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小山智丽(何智丽),击败
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广岛赛事落幕,国内舆论风暴即起。体育类报纸自不
必论,《北京青年报》乃至《文汇读书周报》等文化类媒体,也全都参与了“何智丽是
不是汉奸”的大争论。
将何智丽痛斥为“竞技场上的吴三桂”的《羊城晚报》记者苏少泉,后来如此回忆自己
所接触到的民意:
“怀着一腔热血,我连夜写就题为《何好之有?》的短评……指出“为争个人小气而置
国家、民族的大气于不顾,那是竞技场上的吴三桂,何好之有?”次日得悉何智丽获胜
后对记者称:‘比我以往所有为中国拿的冠军都高兴’,又写了一篇《祖国培养了她,
她却忘了祖国》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先后在《羊城晚报》发表以后,恰如一场龙卷风
暴,马上引起轩然大波。100多封来信从海内外蜂拥而来,省内外来电络绎不绝。这些
来信来电,3/5对我的文章表示热烈支持。有的称赞我‘不愧为高级记者’,‘说出了
我们的心里话’。有的严厉谴责何智丽‘数典忘祖’,对其将私利放在国家民族利益之
上的行为表示不齿,有人还说有机会要和她辩论。南方航空公司刚下班的4位空姐争着
在电话中说:‘这样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将来肯定会被丈夫抛弃!不到5年,果然灵验
。但是,也有l/5的来信模棱两可……还有约1/5来信来电为何智丽辩护……”
1995年,何智丽欲来中国参加世乒赛,但受到人身威胁。据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在一次
报告中披露:
“(广岛亚运会)比赛刚结束,山东省一个县中学的女孩子给我打电话,大哭说:何智
丽怎么可以赢邓亚萍呀!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上海二家报纸的主编给我打电话,问现在
怎么报道?主编室电话不断,有人对小山智丽表示祝贺,有人说她是汉奸。要上海开除
她,永远不许回上海。我说也不要这样激动,……从成绩看,我个人表示祝贺。但从她
个人品行上说是很差劲的……对她人品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比赛时让球没什么说
的,就像篮球换人一样,谁能打败那个外国人就让谁上,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个人价
值要服从国家的利益。批评后她一气之下就退出运动队,嫁给了日本人,一直对这个事
怀恨在心,这是很不对的。这次43届世乒赛她还要来,参加单打。很多球迷给我们写信
说她是汉奸,要是来小心她的狗头。还有人给何智丽的父母写信。信已转给我们,说叫
她父母转告何智丽别来参加天津的比赛,不然就有来无回。她父母很害怕,要求保护她
的安全。当然我们会保护。” |
P****R 发帖数: 22479 | 5 郎平:08奥运率美国女排击败中国,网络上充斥汉奸、卖国贼之骂
1996年,《人民日报》刊文对之前的韩健、何智丽现象现象做了“盖棺论定”: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见利忘义,把爱国丢得远远的。这种人可以忘掉自己是中国人
,忘记自己掌握的这点本事全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有的人在国内名声已经不小,待遇也
不算低,可是还要和外国比。跑出去,干什么?或者当教练,把祖国培养出来的本事全
交出去,或者代表给他(她)钱的一方,同自己过去的战友、祖国的亲人对垒拼命。这种
场面,甭管是输是赢,凡有爱国良知者,心里总不是滋味。“
《人民日报》刊文《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启示》,痛斥运动员出国做教练
这样的心态,直到10年后才有所改观。2005年,传出郎平拟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一职,
国内舆论再次出现“由中国培养出来的郎平不该执教美国队,无法接受郎平率领美国队
回过头来威胁中国女排”等声音。《人民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
管理中心主任徐利,借徐之口表达了异于以往的看法:
“针对有些人将郎平是否接受美国排协邀请视为爱国不爱国的标志,徐利说,郎平接受
还是不接受美国排协的邀请,都是一种职业行为。中国排协理解一些人在这件事情上的
感情。美国排协和郎平本人的选择,都会是理智的,不是出于感情。不能说郎平执教美
国队就是不爱中国了。郎平如果在做出决定时有所顾虑,可能正是基于国人的上述看法
。当今的竞技体育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和广泛交流,中国的乒乓球、体操等优势
项目有不少教练员在帮助别人提高水平,女曲、水上等落后项目则请来美国、韩国等国
家的高水平教练,难道能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国家吗?”
尽管如此,当郎平率美国女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击败中国女排后,仍然引起了诸
多非议。如“棋圣”聂卫平在赛前即明确表态:“我就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为国
效力,非得出国去执教其他球队?自己人把自己人打赢了,很有意思吗?”“她出国执
教,我很不喜欢。教出几个对手来和中国女排对抗,我不能接受。”“那些出国去执教
其他国家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教练,我都非常不喜欢。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
至于网络上,更是充斥着“汉奸”、“卖国贼”一类的声音。 |
P****R 发帖数: 22479 | 6 以上,仅是不同时期受国人辱骂的运动员之代表,而非全部。今日之傅园慧因变身“表
情包”而深得国人欢心,昔日之李宁却因失利而连一笑的权利都不可得;今日之郎平收
获无尽赞美,八年前亦曾承受无尽唾骂。这差别之间,“人”究竟变了多少,是值得细
细思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