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 发帖数: 2217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老毛子一听大怒,终止谈判,开始对抗
2.中方开始很吃亏,老毛子开着装甲车坦克过来,
一堆民兵和学生拿棍子在哪狂打,看起来十分搞笑,
说有回老毛子不小心压死了3,4个我们的人,于是老毛决定收拾老毛子一把.
3.从沈阳军区抽了三个侦察连出来--想想看那得是多精锐的部队,
一番精密策划,在岛上设伏据说要不开第一枪的伏击老毛子,
老毛子自然吃了大亏,大骂中国开第一枪的--我觉得大概是真的,
现在准备的太充分了,冰天雪地的几百人在岛上埋伏一晚上就打几棒子可能吗?
4.那辆T62的故事跟袁腾飞讲的基本差不多.开始所有的反坦克炮,
火箭筒根本打不动.于是设套引诱老毛子迂回到中国一侧来两面夹击,
正面啥也没有,背面在必经路线上埋反坦克雷,把头一辆T62的动力轮给炸飞了,
说老毛子也很牛B,剩下的三辆顺着原来的车辙原路跑回去了.
5.然后双方就开始抢那辆T62.有回老毛子派人把里面都塞上炸药了,
结果被我方偶然发现,没搞成.老毛子就开始狂打,一直把坦克炸掉江里.
最后被中方从旅顺调来潜水员给捞出来了,放到军博,按袁腾飞,
当时参观的人排队排到木樨地.当时中国正在设计新的坦克,那辆T62
大大的帮助了中方.
6.感觉老毛子的战斗水平一般,又是坦克又是装甲车的,居然搞不定
中方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最后珍宝岛实在搞不定了,去新疆
用坦克,装甲车加直升机袭击了一个30人的巡逻队找回了场子.
7.后果很严重啊.苏方的鹰派甚至提出要用核武器把中国灭了.
柯西金童子很担心双方互相核攻击,给老毛打热线,给中南海的女文工团员
PA并挂机--这个段子也跟袁腾飞讲的差不多.柯西金筒子继续厚着脸皮,
希望双方和解,最后在北京的机场里会晤了周恩来.但是老毛和林彪都判断,
丫是阴谋,企图麻痹我们,然后突然袭击,于是在九大上有了著名的早打大打
核战争的论断,开始大规模挖洞,三线建设,不知道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有多大.
8.苏修就核平中国征求美帝意见.美帝发现中国前面几亿人次的凡苏修游行里,
破天荒的要打倒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自己了,而是美帝加苏修了,美帝判断出,
这些老中真正的敌人原来还是老毛子.美帝断然拒绝支持老毛子和平中国的计划,
按凤凰卫视,还以核武器威胁了苏联,说你敢打他,我就打你--这个消息我看到过
不少次,一直不太相信是真的,这要是真的,关键时刻美帝还是很够朋友的.
然后美帝把这个消息泄漏了出去.
总结,老毛搞外交,真的挺二的,本来没事的事,或者说一点点屁事,
居然差点打核战争. |
D********r 发帖数: 3238 | 2 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
企鹅蛋的人品让这些谣言很狼狈.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
r*****y 发帖数: 53800 | 3 看过一本叫做《冰点下的对峙》的书吗?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
kx 发帖数: 16384 | 4 你zkss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份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一本叫做《冰点下的对峙》的书吗?
|
r*****y 发帖数: 53800 | 5 毛子好像只是要对中国的核基地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以消除中国的核能力,并不是要
核平中国吧?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也是主要为了威吓,并不是真的打算入侵。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
t**********t 发帖数: 12071 | |
t**********t 发帖数: 12071 | 7 <冰点下的对峙>作者陈志斌,孙晓,据说当时是济南军区话剧团专业创作员和山东《艺
术天地》副主编。
他们还有一部作品叫<喜玛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
下面是徐焰对他们作品的热情洋溢的书评:
http://bbs.hnce.com.cn/thread-105110-2-1.html |
r*****y 发帖数: 53800 | 8 这几部书本来就是报告文学,又不是史书。而且徐焰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另一部讲中印战
争的《喜马拉雅山的雪》,而不是中苏战争的《冰点下的对峙》。
关于顶楼qed提到的那些内容,《冰点下的对峙》基本都有提及。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冰点下的对峙>作者陈志斌,孙晓,据说当时是济南军区话剧团专业创作员和山东《艺 : 术天地》副主编。 : 他们还有一部作品叫<喜玛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 : 下面是徐焰对他们作品的热情洋溢的书评: : http://bbs.hnce.com.cn/thread-105110-2-1.html
|
g******t 发帖数: 18158 | 9
不仅仅是“要对中国的核基地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当时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
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核弹头,对中
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核打击。达到所谓“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目的
。后来征求美方意见,如果苏联动手,希望美国保持中立。
关键时刻美帝也不是对中国“很够朋友”,苏联要是扔核武器成功立威,显然会把美帝
的气焰压下去,万一扔顺手了将来有事往西方外围小国扔几个,美帝不好办,所以想办
法阻止了。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毛子好像只是要对中国的核基地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以消除中国的核能力,并不是要 : 核平中国吧?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也是主要为了威吓,并不是真的打算入侵。
|
r*****y 发帖数: 53800 | 10 在我的印象里,苏联“后来征求美方意见,如果苏联动手,希望美国保持中立”时提出
的打击,仅是针对中国核基地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而不是“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
要目标实施核打击。达到所谓“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那种程度的核打击。后者就
是真正的核平了。
“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的提出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
施摧毁性打击。”
当然,当时美帝和中国根本算不上朋友。美帝是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做出了有利于中国的决定。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仅仅是“要对中国的核基地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当时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 : 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核弹头,对中 : 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核打击。达到所谓“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目的 : 。后来征求美方意见,如果苏联动手,希望美国保持中立。 : 关键时刻美帝也不是对中国“很够朋友”,苏联要是扔核武器成功立威,显然会把美帝 : 的气焰压下去,万一扔顺手了将来有事往西方外围小国扔几个,美帝不好办,所以想办 : 法阻止了。
|
|
|
t**********t 发帖数: 12071 | 11 徐焰的书评充分说明了二位作者的历史知识很渊博,考证很仔细,可信度非常高,所以
他们出版的其他书籍都非常可信。
当然了,如果不是好书,怎么会引得著名军事专家给他们写书评呢。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几部书本来就是报告文学,又不是史书。而且徐焰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另一部讲中印战 : 争的《喜马拉雅山的雪》,而不是中苏战争的《冰点下的对峙》。 : 关于顶楼qed提到的那些内容,《冰点下的对峙》基本都有提及。
|
r*****y 发帖数: 53800 | 12 1)这里讨论的是中苏战争。
2)按你对两位作者的严格要求,党妈的credit又如何呢?
3)细节和事情主干是两回事。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徐焰的书评充分说明了二位作者的历史知识很渊博,考证很仔细,可信度非常高,所以 : 他们出版的其他书籍都非常可信。 : 当然了,如果不是好书,怎么会引得著名军事专家给他们写书评呢。
|
g******t 发帖数: 18158 | 13 说不准谁开的第一枪,据说当时为了不开枪,还从全国调了一批搏击运动员,穿上军装
去跟老毛子格斗,有练摔跤的,有练武术的,把老毛子打惨了。开枪开炮动坦克是后来了
还有个边防站站长,珍宝岛立奇功,从最基层直接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人五人六成为
九大代表。后来30多岁做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结果不可避免跟四人帮搞一块去了,怀
人堂政变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又被转业处理了。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
r*****y 发帖数: 53800 | 14 徐焰自己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上有刻阵亡将士名单吗?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相对于韩国军队来说,美国军
队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
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
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众国政府极为难堪。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徐焰的书评充分说明了二位作者的历史知识很渊博,考证很仔细,可信度非常高,所以 : 他们出版的其他书籍都非常可信。 : 当然了,如果不是好书,怎么会引得著名军事专家给他们写书评呢。
|
t**********t 发帖数: 12071 | 15 我说这两位作者态度严谨知识渊博考证仔细功力深厚非常有CREDIT啊。你不满意吗?
我非常赞同你把这本书作为信史来读的认真态度。
我中学的时候,读这本书也是读的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1)这里讨论的是中苏战争。 : 2)按你对两位作者的严格要求,党妈的credit又如何呢? : 3)细节和事情主干是两回事。
|
r*****y 发帖数: 53800 | 16 我几时把这本书当作信史来读?证据?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这两位作者态度严谨知识渊博考证仔细功力深厚非常有CREDIT啊。你不满意吗? : 我非常赞同你把这本书作为信史来读的认真态度。 : 我中学的时候,读这本书也是读的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
t**********t 发帖数: 12071 | 17 同意你。
徐焰的东西不可信。
陈志斌,孙晓这二位作家的作品比徐焰的评论可信多了。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徐焰自己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上有刻阵亡将士名单吗? :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相对于韩国军队来说,美国军 : 队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 : 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 : 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众国政府极为难堪。
|
r*****y 发帖数: 53800 | 18 文章摘自《历史学家茶座》2010年第4期作者:散木 原题为《也说蔡和森是否“惨烈就
义”》
最近看到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先生在《北京青年报》发表的《蔡和森:湘才子惨烈就义》
的文章,文中提及“1931年6月间,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带特务到香
港,抓捕了蔡和森,并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在广州狱中,蔡和森受尽酷刑
,坚贞不屈,最后,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戳烂。他牺牲的日期已
不知晓,殉难的惨烈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
关于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是如何牺牲的,迄今说法不一,而且大多是取自
传闻,有人曾在中央档案馆查寻过,但遍寻无踪,而采访众多当事人或烈士亲属也无定
论,于是,它竟成为一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悬而未解的历史之谜”(韩泰华《蔡和森
的被捕与牺牲的历史情况》,《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辑)。那么,徐焰先生文章
中所述的“蔡和森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
胸脯戳烂”,这一情节是如何得来的呢?如果说是有所根据的话,即烈士“殉难的惨烈
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则可惜作者没有提供相应的细节。不过,关于蔡和森的“
惨烈就义”,一直就有似乎是定论的许多版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蔡和森传》(湖
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中所述,即敌人对烈士的种种酷刑,所谓“钉”、“剐”
、“戳”等等,可谓残酷之至。无疑,在读了以上的介绍之后,人们无疑会对国民党的
残暴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壮烈牺牲的蔡和森烈士充满了钦佩之情,在这里,无
论是传记撰写者的效果预期,或者是读者的阅读期待,都融合在一起。也是因此,蔡和
森烈士牺牲的过程,其就义之从容、牺牲之壮烈,对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心理震撼
,以此对应的则是国民党刽子手的极度残酷和血腥,应该说这也是过去许多相似的烈士
题材的一种相似的描写模式。当然,历史上确有大量这样的例子,不过,如果考虑到历
史研究应该而且必须将研究对象还原于具体的历史场景去考察,也就是说要具体分析;
而所谓具体,即马克思所曾说过的“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
是多样性的统一”。换言之,革命烈士的殉难固然是慷慨悲壮的,不过诉之于具体的历
史场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李大钊和蔡和森、方志敏和瞿秋白等等,都有不同的
牺牲场景,这里应该有真实的“多样性”,如此历史才能丰富多彩,而且历史本身就是
丰富多彩的。诚然,局限于历史研究中历史文献等的翔实性考察,研究者往往要么会以
其主观性来妨害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即把客观历史事实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描写,要
么是简单地或下意识地不作复杂和详尽的考察而轻易断言,也就是不对具体史实进行考
察和研究,当然其结论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梁启超曾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治
史者“宜于可能的范围内,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夫然
后有信史,有信史然后有良史也”,这应该是不错的。
其实,如果仔细考察的话,在现有介绍和描写蔡和森烈士牺牲过程的许多书籍中,一些
细节就是不同的。比如,有的说蔡和森自“八七会议”后奉命赴中共北方局指导工作,
1931年又赴香港领导和恢复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在这一时期,蔡和森成为国民党“中统
”特务机关追捕的重点对象之一,终于1931年6月“中统”特务发现了蔡和森的踪迹,
陈立夫马上指使几名“中统”特务携叛徒顾顺章追到香港,勾结港英当局,秘密逮捕了
蔡和森,并将他押回广州。在关押期间,“中统”特务对他施尽各种酷刑,蔡和森则拒
不透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撬开蔡和森的嘴,国民党军警和特务们把他强行拉到狱中的
墙边,然后将几颗长铁钉摆在他的面前,对他进行恐吓。蔡和森宁死不屈,于是,没有
人性的国民党军警和特务竟将蔡和森的四肢钉在墙壁上,再用刺刀将他活活戳死!(《
政治杀手陈立夫》,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有关传记中最多的一种说法,作为
烈士亲属的刘昂在《浩气贯天地,风雨送征船——缅怀蔡和森同志》(载《回忆蔡和森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一文中,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即说烈士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
,而“敌人的残暴能够产生的唯一效果,就是使和森同志更加坚定为推翻反动统治而献
身的决心”,最终“敌人黔驴技穷,终于使出了令人发指的、灭绝人性的手段。他们将
和森同志的四肢摊开钉在壁上,用刺刀把他的胸脯戳得稀烂”。还有一种说法:1931年
,蔡和森在主持中共广东省委工作期间,不幸在香港被捕,同年在广州监狱里受到国民
党的严刑拷打,“最后他被敌人用铁钉将四肢钉在壁上,挖去双眼,割去耳鼻,胸部被
刺刀戳得稀烂,再用刑刀刺死”。显然,由此说蔡和森烈士是“惨烈就义”应该是不成
问题的,那么,以上说法的“母本”呢?或者如徐焰先生文章中所说烈士“殉难的惨烈
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那么又是谁“打探出来的”呢?
就笔者的考察,以上种种描写,几乎都取自1936年(或1935年)莫斯科共产国际一本刊
物上署名为“李明”的文章《纪念蔡和森同志》,作者“李明”就是当时任中共驻共产
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李立三。后来《回忆蔡和森》
一书也收有李立三的这篇文章,文中提及蔡和森“在1931年夏季,任中央代表赴香港指
导广东工作,未及两月为英帝国主义所探悉而被拘捕,从此消息杳然,或谓为陈济棠刽
子手所枪毙,或谓为英帝国主义所暗害”。文中还称“敌人将其四肢摊开,钉在壁上,
活活打死,胸脯刺烂”。由于这是出自当时中共领导人之一李立三的文字,加之又是在
烈士牺牲后短短数年内的文字,因而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此后它就当然地成为各种
介绍和宣传蔡和森烈士牺牲过程的一个“母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并没有引起
人们的丝毫怀疑。
不过一般来说,如果要对历史案件予以审读的话,所凭借的材料一是要从历史档案中发
掘,再就是依据当事人的回忆或口述。关于蔡和森烈士的牺牲,其早年友人沈宜甲在《
我所知道的早期之蔡和森》一文中说:“和森被害我不知详情。有云一九三一年由香港
押回广州,一枪毕(毙)命。此乃萧子升告我的。又有云为乱刀砍死。”这一说是“一
枪毙命”,消息来源是蔡和森的旧友萧子升(即萧瑜,湖南湘乡人,萧三的哥哥,毛泽
东和蔡和森在“湖南一师”时的好友,而毛、蔡、萧,当年有所谓“湘江三友”之称,
萧、蔡后赴法勤工俭学,萧晚年着有《我与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另一说“为乱
刀砍死”,是沈宜甲晚年回忆从各种纪念文字中获知的。按说当年蔡和森的被捕和牺牲
,都是在极端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国民党当局从香港引渡蔡和森,以及在广州审问和
处决蔡和森,都不可能对外声张,甚至进而去刻意宣传,这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迄今
也未见有烈士牺牲时的见证人的回忆,于是,“蔡和森烈士是如何牺牲的”这一问题就
缺少了最接近历史现场的记录。显然,能够说明问题的,只有历史档案。后来终于有党
史工作者发现了有关的敌档资料,即国民党广东当局1931年8月关于蔡和森案的“原呈
”密报以及化名“胡世辉”的蔡和森的“供词”,这也就成了最能说明问题的第一手材
料了(韩泰华《蔡和森的被捕与牺牲的历史情况》)。
在广东国民党当局1931年8月中旬签发的“原呈”密报中,有如下记述:“本年六月十
日,梁(指特别侦缉队的梁子光——引者注)由该员等合同港警探,在港洛克道四百六十
四号三楼,破获赤匪海委机关一起,拿获赤匪要犯赵普生、方世林、李庆全、林剑彩、
胡世辉(即蔡和森——引者注)、李丙等六名,并搜获赤匪文件刊物,均留押在港政府。
再经赴港交涉,旋由港政府通知,定于六月十二(日)晚,将赤匪首要胡世辉一名秘密递
解出境,复经预派队员霍保、邓冠等,由港跟踪去东安港轮将其拘获。解办前来。当经
(审)讯,据该犯胡世辉即蔡和生供称:年三十七岁,江西萍乡县人,直认前在萍乡县立
中学校毕业,曾充小学校教员,又曾在北京大学肄业。民国十五年往南洋吉隆坡埠,曾
在兢业两(高)等小学(任)教员。于民国十五年七月,由罗俊介绍我加入马来共产党。(
民国)十六年八月,曾负责兢业学校支部书记。(民国)十八年春季,又改负责共党南洋
临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直至今年(即1931年——引者注)四月,因共党广东省委各机关以
及负责人多被破获,当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写信寄去马来共产党中央,声明此事,请派三
数干部同志来港。听候广东省委分配工作。今年五月,由马来共党中央派我来港,并嘱
我如到港时,通讯往湾仔洛克道四六四号三楼王世荣收,广东省委便有人找接头。我到
港时依(嘱)迅(速)通讯,果有省委组织部长万俊找我接头谈话,并派我为负责省委宣传
部干事。现又正由共党中央派我为负责广东省委委员。本指定李一秋为省委书记,因李
一秋在沪未到,又由共党中央指定我为负责代理省委书记(即主席)。”在该“原呈”密
报中,还有“并供开有在港澳各县之赤匪姓名、住址,以及赤匪活动等情形”,但“业
经密饬职队派驻港澳密探等设法查拿,尚未查获”等记述。显然,这里所说的“尚未查
获”的原因,是由于蔡和森所供出的人名、地名等都是不真实的。
这一份“原呈”的密报,最后特别强调道:“除将该匪胡世辉即蔡和生一名,当经于(
1931年)八月四日执行枪决。并饬严缉供开赤匪归案究办,另据情分呈。”有论者谓:
从上述摘引的“原呈”密报以及“胡世辉即蔡和生供(词)”等敌档资料中,可以说明以
下几点:第一,蔡和森是1931年6月10日在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当局逮捕的。第二,同年6
月12日晚,他由香港被秘密引渡到广州。第三,关于蔡和森最后被杀害的情况,并非像
李立三文章中所说“敌人将其四肢摊开,钉在壁上,活活打死,胸脯刺烂”,而是1931
年8月4日在广州被“执行枪决”的(也就是说,徐焰先生文中所说烈士“牺牲的日期已
不知晓”其实是可知的)。第四,从“胡世辉即蔡和生供(词)”这份敌档资料看,它不
是蔡和森的亲笔供述,而是审讯笔录,“可以看得出,当时蔡和森并没有主动向敌人供
出什么真实情况”(韩泰华《蔡和森的被捕与牺牲的历史情况》)。
这也不是孤证,2008年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永春编撰的《蔡和森年谱》,笔者
因研习“年谱学”,曾拜读过此书,并且认为它确系“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
料为主要依据,结合认真的调查访问和反复的考证研究,并汲取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
果,客观真实地记述了蔡和森的生平、经历、思想和实践活动”,如烈士牺牲的具体经
过,书中就径取了档案的证据。
关于蔡和森烈士的牺牲过程,如果有新的历史资料出现,当然还可以讨论。此外,以前
传说中的“方志敏在狱中遭受酷刑”这一结论现在也得到了纠正。据一位烈士家乡(江
西省弋阳县)的党史工作人员考察(陈家鹦《关于方志敏生平介绍几个讹误的辨析澄清
》,《文汇报》2010年2月28日),此系后人的误传,依据是:“首先,从方志敏在狱
中(南昌军法处看守所内)撰写的《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着作和文稿(含密
写的)来看,作者笔触多处涉及自己被敌人审讯的情形以及狱中的生活感触,却没有一
处说自己遭受敌人施刑,反而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犯,官厅为着要迅速改变原来
的主义信仰’,看守所将关押他的囚室‘从普通号搬到优待号来’。”“其次,从当时
在狱中供职人员凌凤梧、高家骏(即高易鹏)等,以及与方志敏同被羁押在看守所优待
号并有密切交往后又为方志敏传送狱中文稿的胡逸民留下的回忆文字来看,也只字未提
方志敏有受刑的情况。不少采访者就‘方志敏在狱中是否遭受敌人用刑’这一问题主动
问及凌、高、胡等知情人,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也就是没看见也没听说过。另外,从与
方志敏同期被俘被关押在同一监狱的红军将士幸存者乔信明等人的回忆录中,也没反映
方志敏在狱中受刑的情况。”那么,“方志敏在狱中遭受酷刑”这一说法的“母本”何
在呢?作者认为是1936年1月29日中共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一篇署名“阳朴”的
文章《革命先驱方志敏》以及另一篇署名“哈马丹”的《中国民族英雄方志敏》,“据
考,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远在异国他乡中共个别领导人之手”,“他们通过多次辗转才获
得方志敏被俘入狱的消息,以及方在敌人面前经受了威胁利诱的考验而决不屈服,最终
遇害。至于烈士在狱中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他们仅凭烈士曾受到‘威胁逼迫’而揣
度,烈士‘在狱中遭受酷刑’,可文中都没具体说明方烈士是在何种情况下受刑以及受
敌人的何种刑法(诸如拷打、烙烫、绑吊、坐老虎凳等)”。因此,作者认为“方志敏
在狱中遭受酷刑”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而且“方志敏的亲密战友邵式平1937年1月在
延安为方志敏被俘二周年纪念而撰写的文章,只字未提烈士在狱中受刑之事。方志敏的
堂弟并一直追随方志敏投身革命的方志纯,生前写过许多回忆录和纪念文章,都未称方
志敏‘在狱中遭受酷刑’”。
蔡和森、方志敏两位烈士的牺牲情状,原来都是由远方莫斯科个别中共领导人的主观臆
想而来,——当然,这应该是由“政治正确性”而来的了。记得曾观看过冯小刚的贺岁
电影《甲方乙方》,其中有一个情节:某人为了过过“烈士”的瘾,花钱雇人将自己“
严刑拷打”,为了一句“打死也不说”的暗号,吃尽苦头,最后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当
不了烈士,并由此发自内心和中肯地称赞和敬仰历史上的烈士们。确实,烈士是值得人
们尊敬和敬仰的,他们忍受了肉体的极度痛苦,却让信仰和精神得以升华,每一个后人
都应该向他们致敬。不过,虽然都是壮烈牺牲,饮弹和被乱刀砍死等等,换言之所谓“
历史不重过程而重结果”,其实却有不同之处。笔者虽然至今还不解当年在莫斯科的李
立三等人通过什么渠道获知蔡和森、方志敏牺牲的具体细节,这些细节是否在传输时已
有变形,以及是否出于某种需要,这种文字叙述实际上都暗含了某种“革命逻辑”和“
革命语言”。它在声讨敌人、褒扬烈士之余,也有一些带有残酷性质的“意图伦理”的
成分,只是这便说来话长了。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你。 : 徐焰的东西不可信。 : 陈志斌,孙晓这二位作家的作品比徐焰的评论可信多了。
|
r*****y 发帖数: 53800 | 19 我几时说过“陈志斌孙晓这二位作家的作品比徐焰的评论可信多了”?证据?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你。 : 徐焰的东西不可信。 : 陈志斌,孙晓这二位作家的作品比徐焰的评论可信多了。
|
r*****y 发帖数: 53800 | 20 关于视频中《坐断东南》,徐焰所犯低级错误
视频6分2秒,旁白“一支是陈毅直接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另一只是由张鼎丞、粟裕指挥
的华中野战军”,当时听到就纳闷了:虽说华中军区司令员是张,但是说指挥华中野战
军要把军区司令员放在前面?但当时想这也能说得通。但接下来,6分55秒,徐焰称“
然而他(粟)当时是华中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张鼎丞”,这不是活见鬼了,粟
让出的是只是华中军区司令员,什么时候把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也让出了?
“国防大学著名教授”,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 |
|
|
t**********t 发帖数: 12071 | 21 《喜玛(?)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百谬
作者:徐焰
《喜玛拉雅山的雪》一书出版后,笔者看过后即感到应立即纠正其错误,以免谬种流传
。在很长时间里,本人井无公开批驳之意,只是致信出版单位指出其种种错误,希望能
由出版社或作者自己出面改正。北岳文艺出版社在回信中表示,因缺乏对这段历史的了
解,审稿不严,以致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问题,愿意引为教训。可是此书作者以后又撰写
了自称是其“姊妹篇”的《冰点下的对峙》一书,继续凭空编造历史,并标榜《喜》书
如何受到读者“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因此,笔者为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不得不
在此公开批评其错误。笔者除了在维护国家领土问题上不能不以严肃的态度批判《喜》
书的严重谬误外,对其史实性的错误,完全用摆出事实,与原书加以对照的方式,让读
者自己去评判,以分辨其伪。
白纸黑字,千年为证。任何从事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作者,都应想到自己出版的成
果会长留人间,无法涂改,不能为一时眼前之利而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历史题材的
创作中,无意识出现的错误总是难免的,但这与有意编造历史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允
许作品中出现客观上难以避免的一些错误,即探索中的缺点,并鼓励其改正;但是对于
那种根本不认真对待历史和读者,任意胡编、粗制滥造的行为,则决不能听之任之,必
须给予批评和揭露。这样,才能够端正历史题材创作领域中的风气,真正保证精神领域
产品的质量及社会效益。 |
t**********t 发帖数: 12071 | 22 《喜》书接着又以几页篇幅描写克节朗河战,里面都是凭空杜撰的内容。在第
171页中编造了“作战处长”向张国华报告说克节朗河地区的“担任主攻的55师155 团
、157团”如何如何。书中又编造“作战处长”的话,说什么“敌七旅已被我团团围住
”,然后又编造张国华的话说,要迂回部队快“进至章多”。
这些都是不了解战场情况的随意编造。第55师根本未参加克节朗河战,第155
团、第157团也根本不隶属于第55师,而隶属于藏字419部队。
这段话,还把战斗进展的顺序完全搞颠倒了。事实是,迂回部队进至章多后才
形成了对印军第7旅的后方包抄,但限于地形也不可能“团团围住”(这一句话也根本
不是作战报告中所用的军语)。
在《喜》书第177页─178页中又叙述了西线自卫反击作战开始的情况是:“中
国西线反击部队在两个榴弹炮团,一个迫击炮营,一个85炮营,两个92炮营30分钟的炮
火准备后”进行反击。
这里所说的参战炮兵数量纯属凭空虚构,当时西线根本没有那么多炮兵参战,
也没有什么“92炮营”。
在《喜》书第178页中描写西线反击开始的情况时,又胡编什么“中国军队多
次以连为单位的集团冲锋,都被印军的凶猛火力打退,伤亡严重。”
这种凭空胡编贬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语言令人看后感到气愤。当时西段作战的
情况根本不是如此,并没存什么“以连为单位的集团冲锋”。第一天反击采取利用夜暗
接近敌军,拂晓发起突袭,战斗进行得极为顺利,伤亡也很小。
在《喜》书第179页又出现了一段令人难以容忍的荒谬编造,书中在描写边界
西段加勒万河谷的战斗时胡说什么:“河谷里,有874名中国士兵的躯体,倒在这片冰
冷的雪地上。”
这个阵亡数字完全是胡编乱造,比实际情况夸大了几百倍。在整个中印边界自
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车的阵亡总数也不到800人,哪里有什么一次战斗阵亡874人
的事!
当时西段加勒万河谷作战的情况作战的情况是,新疆军区于10月20日当天以约
一个营的兵力向加勒万河谷印军据点发起攻击,仅一小时即顺利结束战斗,歼灭印军60
人,自己只阵亡1人,负伤10人。
在《喜》书中作者屡屡凭空夸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伤亡,虽然相信是出自于不
了解历史情况,但这也是很不严肃的。
《喜》书第193页又描写克节朗河战役中迂回章多的情况,称担任迂回任务的
部队经过“连续三天两夜行军127公里,终于在22日凌晨二点钟到达章多。
这里把行军时间、里程和到到达时间完全搞错。事实是,担负迂回章多的第
157团(不是《喜》书中凭空编造的“61师874团”)行军不到一天,里程也只有十几公
里,到达章多的时间是10月20日中午。
在《喜》书第193页─195页中,又以大量篇幅描绘了担任迂回章多任务的“
874团”如何乘夜攻击章多第7旅旅部。
这些全是违反史实的编造,攻击章多是10月20日中午,根本没有什么“夜袭”。
《喜》书第l96页又称在迂回章多时“活捉了两个印军飞行员,并缴获了两架
美国运输机”,还编造了一大段“沈团长”审问飞行员的情节。
这一编造也完全违反史实。章多地区山高林密,根本没有机场。书中前面也提
到,向这里的空投物资都有许多掉到林中和山谷里,难以找到,怎么能降落“运输机”
? |
t**********t 发帖数: 12071 | 23 《喜》书第198页─201页又描写了印军在克节朗河失败逃跑的情节,书中戏剧式地描写
了印军第7旅长达维尔被俘的经过,先是描写他坐在“吉普车上”逃跑,然后又说他被
俘时“抽出手枪,对准自己的脑壳”,想自杀。
这些全系脱离历史情况的编造。克节朗河地区当时根本没有可通行汽车的道路,印军
在此也没有吉普车。据西藏军区的战报,达维尔是在第7旅被歼后徒步逃进深山后,于
10月2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搜剿时被俘的,被俘时态度坦然,当时纪录片中的镜头也证
实了这一点。达维尔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没有谈到他被俘时要自杀。
《喜》书第246页又描写了第54军进入瓦弄的情况,书中描写第54军观察到印军“伞
兵”在瓦弄地区“空降”。
这又是不符合事实的编造,战史上根本没有这件事。在瓦弄根本没有印军的伞兵部队
,当地只有一个机场进行空运(而不是书中所说的“空降”)。
《喜》书第262页描写了瓦弄战役开始的情景,书中描绘说:“在瓦弄机场的印军炮
兵,用刚刚装备的美式150榴弹炮,集中轰击06高地表面阵地”。
这又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书中还不止一次出现“美制150榴弹炮”的描写)。当时
印军炮兵在边界作战中使用榴炮口径为88毫米,而且只用于西山口── 邦迪拉方向。
瓦弄方向的印军只有8门75毫米山炮,根本没有什么“150榴弹炮”。熟悉炮兵情况和了
解美械装备的人也会知道,美制榴弹炮的口径分别有 105、115和155毫米,并没有150
毫米的榴弹炮。
《喜》书第328页又写了一段在10月下旬第一阶段反击结束后,张国华司令员乘飞机
去北京的情景,书中又称:“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首次反击进至达旺”。接着在330
页又编造张国华的话说“10月23日,我军进驻达旺”。
这里既是凭想象编造,而且编造得自相矛盾,把时间又都编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
驻达旺是在10月25日上午,而且在10月下旬张国华井未去北京。笔者问过张国华司令员
的夫人,张国华只是在自卫反击战开始前的10月上旬去过北京,自卫反击战期间根本未
离开过前线。
在《喜》书第330页─332页中,又编造了第一阶段反击战结束后周恩来主持“重要的
会议”的情景,还编造张国华在会上介绍说:“目前我11师、55师、2l军61师已经作好
了反击准备。”
这次会议本身就不存在。如上所述,张国华这时未去北京。这段编造,还把参战部队
的番号搞错了,张国华绝不会这样讲。事实上第21军第61师根本未参加反击,而且这一
序列中还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参加部队即藏字419部队。
《喜》书第382页中又有一段对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总结,称:“仅仅两天时间,
考尔中将的第4军所辖第4师、62旅、65旅、67旅、48旅及坦克炮兵部队,已经全军覆没
”。这段叙述并不符合战史,不仅时间不对,对印军序列的写法也不对。当时印军第4
师被击溃,却末“覆没”。其第48、第65、第 67旅也只是溃散,并未“覆没”。
在《喜》书第383页─384页中,还描写了印军辛格准将孤独一人坐在“山角(?错别
字)下”,被解放军的一个战士无意击毙。
这段描写纯属凭空编造。事买是,辛格准将率部后逃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搜剿部队相
遇,辛格指挥下属抵抗时被解放军的机枪射中死亡。事后《人民日报》报道了查到其尸
体以及埋葬的情况。
《喜》书第394页─396页又写了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中西段作战的情况,其中描写了
在“喀喇昆仑山口”战斗中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牺牲的经过。
这里对作战情况的描写是引自当时的英雄事迹报告,可是作者将其放在第一阶段的自
卫反击战过程中,完全搞错了时间;同时又信笔写上此战斗发生在“喀喇昆仑山口”,
这又把地理位置写错。司马义买买提牺牲于10月27日羌山口附近的战斗中,此地与喀喇
昆仑山口相距数百公里,而且此战斗是第─阶段自卫反击战的事。
在《喜》书第399页─402页叙述中印边界西段作战的情况时,书中又描写了战斗罗光
燮牺牲于“喀喇昆仑山口反击”之中。在《喜》书第403页中又描写了一段在喀喇昆仑
山口作战中打“空降”的情景。 |
t**********t 发帖数: 12071 | 24 这里把罗光燮牺牲的地点搞错,罗光燮牺牲于西藏班公洛附近的战斗中,那里距喀喇昆
仑山口相距更远。所谓打“空降”纯属凭空编造。在中印边界反击战中,喀喇昆仑山口
根本未发生过战斗,西段反击作战中也根本没有打过空降兵。
在《喜》书第450页中叙述了中国方面宣布停火后的情况,称:“11月22日晨,整个
战区一片平静”,随后又编造了几名印军遇到中国巡逻队后,中国军官告诉他们已停火
并发给他们食物后离开的情景。
这又是不了解当时作战情况的编造。事实是,11月下旬在中国部队后方的搜剿作战并
未停止,根本不存在书中虚构的这种情况。
《喜》书第452页又描写中国于1963年5月在昆明释放达维尔等印军军官回国的场面,
说“其中只有一名满脸胡须的印军老兵格外引人注目”。
这又是凭想象的编造。在昆明最后释放的一批印军俘虏,只是达维尔准将为首的27名
校级以上军官,根本没有什么“老兵”。
任何军事题材的作品,包括这方面的文学作品如想成功,作者一定要熟悉自己所写的
战争的情况,有相当的军事知识,并要认真地查对历史资料。如果象《喜》书这样,既
不了解当时的战况,又不下功夫去查实,凭着想象去编造战史结果必然是整体结构混乱
、内容谬误百出。
不实的国际背景
《喜》书本来是以描写中印边界作战为主题,加上些适应的国际背景的记述也是可以
的。可是该书以相当大的篇幅写国际上名人的各种琐事,而且许多内容与该书主题并无
多少关系,如美国总统肯尼迪与影星梦露的调情,竟然在书中也有细致的描述(当然大
量内容也是凭想象虚构)。
从《喜》书对当时国际背景的描写看,书作者有关世界现代史方面的知识并不丰富,
却又不肯下功夫查对很容易找到的报纸和历史书籍,在许多地方凭着想象发挥,结果对
国际背景的描写也是谬误层出。
下面仅就书中对国际背景描写的一些不实之处,例举如下:
《喜》书第59页介绍了一番美国U一2高空侦察机,它“爬高可达二万八千公尺,能躲
过雷达”。
这又是未经查实就信笔写来。196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击落U一2飞机后,当时
的国内各报详细介绍过U一5侦察机的性能。该机爬高只能达二万公尺,而且不能“躲过
雷达”。中国击落的5架U一2飞机均为经雷达发现后才击落的。
冲突的反应,描写美国官员向其总统肯尼迪报告说:“中央情报局的主要力量,都投
入到中印战争方面去了。”
这也是完全违背历史的编造。二战后美国一直以苏联为主要对手,情报工作亦历来如
此,绝没有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对美国战略意义并非特别重大的中印边界冲突。
在《喜》书中第61─68页中,有大量篇幅描写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和影星梦露的风流事。
且不论这段描写与本书有何关系,其中的一些内容也写得也不对,包括把肯尼迪的年
龄写错。书中第66页称“三十八岁的约翰·肯尼迪,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笔者在美国参观过肯尼迪的墓,肯尼迪出生于1917年,当选总统时44岁,1962年其年龄
是45岁。
在《喜》书第75页中描写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又编造了一大段赫鲁晓夫与尼赫鲁
私人顾问的对话,其中以尼赫鲁的“顾问”之口说道:“尼赫鲁总理希望能从贵国购买
安-17运输机二十架,米格21战斗机十架。”
这段编造又不符合事实,当时印度要求向苏联购买“安-12”运输机,而不是什么‘
安-17”(?)运输机,第一批购买米格2l的数量是24架,而不是“十架”。
在《喜》书第76页─77页中错写1962年秋的情形时,又编造了一大段苏联外长葛罗米
柯在赫鲁晓夫面前为中国说好话,结果引起两人争论的情节。
这段编造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没有任何根据。在当时的情况下,葛罗米柯完全唯
赫鲁晓夫之命是从,根本不会站在为中国辩护的立场上同赫鲁晓夫争论。 |
t**********t 发帖数: 12071 | 25 在《喜》书第201页编造了1962年加勒比海危机,赫鲁晓夫在“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
上”“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这是不了解当时苏共内部情况的凭空杜撰,当时在苏共最高领导层无人敢“攻击”赫
鲁晓夫。
《喜》书第203页中又编造了一段内容,即苏共中央“会议讨论了中苏边界战争(?
)(作者在这里把中印边界冲突写成“中苏边界战争”大概是个错字)的问题,委员们
一致认为:在加勒比海问题上,中国声援了苏联和古巴,因此对待中印两国的边界纠纷
,应持和平中立态度”。
这又是违背当时历史情况的凭空杜撰。在古巴导弹危机问题上,中国只支持了古巴,
对苏联则进行了含蓄的批评,并没有“声援”,苏共中央委员们也根本不会如此说。
《喜》书第204页描写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时,书中又编造了所渭肯尼迪给赫鲁
晓夫的“电报”说:“我亦同意拆除美国在土耳其的所有的导弹”。后面又编造了一封
卡斯特罗的电报。
历史上根本没有这样的电报。1962年10月下旬赫鲁晓夫在美国压力下同意撤出苏联在
古巴的导弹,为挽回面子曾要求美国撤回在土耳其的导弹。可是当时肯尼迪并未正式同
意这一要求,赫鲁晓夫随后亦未在公开场合再提这一点。事后据赫鲁晓夫和罗伯特·肯
尼迪的回忆录记述,肯尼迪只是同苏联大使多勃雷宁私下谈论过可以准备撤出在土耳其
和意大利的导弹问题。
至于书中编造的卡斯特罗给赫鲁晓夫的电报,无论从语气到内容也都完全不符合当时
的历史情况。
在《喜》中第213页─216页中,又以几页篇幅描写在加勒比海危机时美国总统肯尼迪
与影星梦露的调情内容,并称梦露在此时自杀。
且不论把这样的内容加在这里有无必要,而且所写的情况也不符合事实。当时与梦露
有情场纠葛的人,实际上是罗伯特·肯尼迪(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梦露本人也
于加勒比海危机出现前的8月间就已死去。
《喜》书第216页中又记述一段苏共五十年代的历史,说赫鲁晓夫“从马林科夫手中
夺过世界第一大党的总书记兼总理的职务”。
这一提法是错误的。苏共这时按照什么标准可称“世界第一大党”?赫鲁晓夫的职务
也不是什么“总书记”,而是“第一书记”。
《喜》书第218页在记述1962年10月下旬古巴导弹危机时,称当时苏联报纸中登出“
美国乖乖从土耳其撤退”的内容。
这里又搞错了历史情况,当时美国根本没有宣布同意从土耳其撤出导弹,苏联报纸也
未登过这样的消息。
其实,有关中印边界冲突时的国际背景材料在很多记述世界现代史的书籍和报纸上都
容易查到。可叹的是,《喜》书中对当时国际背景的描写几乎都未加查实,凭着想象发
挥,自然会造成这种错误层出的结果。
“西藏的领土完整”?
描写中国和邻国的矛盾和冲突,一定要把握好用语的分寸。描写发生在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出现的斗争,更应该对当地的地理、历史、民族及其习俗等方面的情况有相当的了
解,然后才能下笔。舍此而随意发挥,必然会在这些涉及到很敏感问题的领域中犯错误
,尤其是歪曲民族问题的真相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
纵观《喜》书,发现书中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地理、历史和民族等方面的知识,
又不顾这方面的敏感问题信笔发挥,结果把这些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有关的背景情况
也大多写错。例如书中竟把一部分藏族写成“康巴族”,这就违反了我国五十多个民族
构成的基本知识。另外书中对地理、历史、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用语也写错很多。因篇幅
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只能择其主要的纠正如下:
在《喜》书封面,书名为《喜玛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
喜马拉雅山这一地理称谓,在过去用字并不规范,六十年代后经国家地图出版部门的
统一规定,已确定用‘喜马拉雅山”。现在再将“马’写成“玛”,是违背地理规范用
字的错字。 |
t**********t 发帖数: 12071 | 26 《喜》书第3页回顾了一段中国近代史,结果也写得不对。书中称十九世纪“英俄两国
的推进,终于在喜玛拉雅山前停住了,它们遇到另一个对手──大清帝国的抵抗”。
这段叙述不符合中国近代史。历史事实是,俄国从来没有推进到喜马拉雅山,英国势
力则并末在山前“停住”,英军在1888年就曾入侵西藏。
《喜》书第4页又写了一段近代史的内容,称:“1904年,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授命上
尉军官荣赫鹏出使拉萨,签订了《拉萨条约》表示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
这些叙述完全是违背中国近代历史编造,查一下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就可知道,当
时臭名昭着的荣赫鹏不是“出使”拉萨,而是率侵略军攻入拉萨。至于荣赫鹏的军衔当
时也不是“上尉”,在这一阶段开始时是中校,后来是上校。至于《拉萨条约》更不是
什么“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条约规定英国在西藏有驻兵权和种种贸易特权,并要控
制西藏的内部事务,等于将西藏变成英印当局的殖民地,纯粹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丧
权辱国的条约。当时清王朝的外务部都电示称:“英约十条,有损主权”,实不知书中
如何编出这么一段话来?书中还使用了“西藏的领土完整”一词,这一用语严重错误,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本身怎么能“领土完整”?
在《喜》书第4页又介绍了划定“麦克马洪线”的西姆拉会议,书中称:“1914年4月
,英、中、俄三方召开了西姆拉会议”。
这里把会议的时间和参加者全都写错。西姆拉会议于1913午10月召开,这只要认真查
一下史书就可知道。另外这次会议由英、中、藏三方召开,根本没有俄国参加。
在《喜》书第11页中又描写周恩来总理于1960年访问印度的情况,说飞机到达的情景
是:“三架波音客机从云层里露出银亮的机身”。
这是按现在的国事访问情景想当然地描写历史,事实是当时中国领导人出访根本没有
乘坐“波音客机”。笔者曾看过有关这次出访的材科,周恩来一行乘坐的是刚从苏联引
进只有半年的伊尔18客机,并有一架伊尔14客机备用(因尼泊尔机场跑道太短,不能起
降伊尔18飞机)。
《喜》书第120页又向读者介绍了一番“海洋法”知识,书中编造了美国“国务院法
律顾问”向肯尼迪报告的一段话称:“按照国际海洋法惯例,每个国家的领海为12海里
”。这是不了解国际法知识而按中国方面的尺度进行的编造,美国的“法律顾问”当时
根本不会说这种话。从十八世纪末起,美国最先宣布了自己的领海线为3海里,以后英
、法等西方国家都以此来效法,在国际上强行推行所谓“3海里”领海线。然而后来苏
联、中国都抵制这一只对海上强国有利的歧视性惯例,宣布自己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都宣布不承认他国3海里以外的领海。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也经常以只承认3海里领海为借口,入侵中国领海,中国
政府曾对此一再提出严重警告。直至1982年联合国通过新的国际海洋法,才使世界多数
目家基本上承认各国有权宣布自己的领海宽度,但最宽不超过12海里。
《喜》书第121页又介绍了一番核武器的知识,书中称“现在一颗原子弹的当量,相
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几十倍、上百倍”。
这段话是缺乏核武器知识的评述。投到广岛的原子弹当量已近2万吨,而原子弹由于
其核装料的临界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0万吨级。只有氢弹的当量才能达到广岛原子弹的
几十倍、上百倍。
在《喜》书第131─135页,又编造了一大段达赖与尼赫鲁会面的情景。书中又称尼赫
鲁曾向周恩来保证对达赖实行“四不政策:不接见会谈,不宣传报道,不提供各种便利
条件,不允许其参与政治活动”。
1962年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发生前尼赫鲁确实见过达赖,但是书中对会面的情景描写却
违反当时的历史情况。两人的谈话系凭想像编造,而且把达赖的年纪也写错。 |
t**********t 发帖数: 12071 | 27 所谓“四不政策”,也系虚构。印度政府从来没有向中国保证对达赖实行“四不政策”
,只是开始承诺不允许其进行反华活动,事后也未遵守。达赖于1959年到达印度后,尼
赫鲁很快就接见了达赖。
在《喜》书第132页中,还措写了一段达赖到达印度的情况,竟说什么1959年达赖是
“在亲英派大臣堪布的胁迫下,匆匆换上康巴人的服装,仓惶逃往印度”。
这段话是违背西藏平叛斗争历史的编造。达赖出逃一事,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还有迷雾
,但根本不存在什么“亲英派大臣堪布”(?)的胁迫。
书中使用“大臣”一词不仅不合乎西藏的实际(当时西藏并没有什么“大臣” ),
而且凭空用此一词,岂不是将其当成“王国”了吗?这是十分错误的。至于“堪布”一
词,是藏语中寺庙的主持,作者不明词义就凭空将其加到“大臣”后面,亦属荒唐。
至于达赖化装逃走一说,也不合乎事实,中国方面的记载中并无此说。其实,达赖从
拉萨出走时有藏军一个代本和大批随从护送,根本没有化装。
《喜》书第134页中,又编造了尼赫鲁批评达赖一段,其中以尼赫鲁之口指责达赖“
发表了反华的演说,时常对一些新闻记者发表不负责任的讲话,致使我们的国际威望受
到影响”。
这更是违反历史的凭空杜撰。事实是当时达赖在印度经常进行反华活动,1960年还公
然成立了所谓“流亡政府”,井得到了暗中的鼓励,根本没有受尼赫鲁指责一事。
在《喜》书第134页中,居然又编造了一段尼赫鲁教训达赖的话,说什么:“您不要
再端活佛的架子,而是要规规矩矩的做一个印度公民”。
这段话编造得实在离奇。印度根据国际惯例,对达赖只作为外国来的难民对待,根本
没有给他印度国籍,尼赫鲁怎么能要其“做一个印度公民”?
《喜》书第392页讲到华侨问题时又说“1964年印度尼西亚大批迫害华侨”。
这段话又违反了历史实际。印尼迫害华侨一事,并不是1964年(这一年正是两国关系
员友好的时期),而是在1959年有一次,1966年又有一次更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即印尼
政变上台的军政府进行的大规模的迫害华侨活动。
在《喜》书第236页中讲到西藏问题时,又称“有几千名西藏康巴族难民,已经被组
织起来了”。
这是民族和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所谓“康巴”人,是指生活在四川康区的藏族人。
中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哪里有一个“康巴族”?不仅了解西藏情况的中国人不会犯此
错误,印度领导人也很清楚这一点。
《喜》书第14l页─145页又以很长篇幅描写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费尔待同蒋介石见
面的情景,并编造了费尔特的话说:“中印战争已经爆发,中共无力两面开战,只要总
统愿意收复国土,我们美国可以全力帮助你,这是我们总统特别要求我告诉你的。”
当时《参考消息》上确实登载了费尔特访台的消息。但是《喜》书中编造的谈话内容
却与那时的历史情况不符。书中凭想象编造说美国支持蒋介石乘中印边界开战反攻大陆
,这违反了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从1955年直至七十年代中美开始和解,美国在台湾海
块的政策一直是促使大陆和台湾“分离”,不许蒋介石采取 “反攻”行动,其目的是
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喜》书第145页有描写了所谓蒋介石和陈诚有关中印边界冲突的一大段对话,书中
编造了蒋介石对陈诚的话说:“三年前的8·16空战,我们损失了近百架飞机,后来一
次出动五百架也没有找回面子。”
这段话又是完全不了解台湾海峡军事斗争史的凭空编造。“三年前”即是1959年,国
共之间根本没有空战,就是在国共之间有空战的1958年,8月16 日也没有空战,而且在
全年的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只被击落了30多架飞机,根本没有一次损失“近百架”之事。
当时台湾总共只有400余架作战飞机,也根本不可能“一次出动五百架”。
《喜》书第146页中又评述说:“58、59两年与中共的十几次空战,都是由陈诚具体
组织、指挥的”。 |
r*****y 发帖数: 53800 | 28 这都是细节问题,《喜》书的定位本来就不是史书。都和中苏战争无关,而且徐焰自己
也犯了不少低级错误。 |
t**********t 发帖数: 12071 | 29 这段话又是凭想像编造出来的,完全违背历史。陈诚到台湾后,1957年至1963年身兼“
副总统”、“副总裁”、“行政院长”三职,却把实际事务交给蒋经国处理,自己已无
军权,也根本不管空军的事务。自1959年初金门炮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在台湾海峡已经
进入事实上的休战状态,根本没有什么“空战”,1958年的空战也没有“十几次”。
在《喜》书第292页中,又编造陈诚的话说:“9月份U一2飞机在上海附近被击落”。
这里又把地点搞错。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车击落第一架U一2侦察机是在南昌地区。
《喜》书第328页中描写张国华去北京开会时,还绘声绘色地写了一番“拉萨机场”
的情景,以及旁边的布达拉宫如何壮观。
这段描写全是凭想象虚构。了解西藏情况的人都知道,根本没有什么“拉萨机场”。
当时从拉萨乘飞机到北京要到拉萨以北很远的当雄机场起飞,现在则主要使用拉萨以南
几十公里的贡嘎机场。
书中在上述问题上出现的谬误,应该说主要是缺乏有关知识所致。但是写民族问题,
尤其是涉及到西藏问题,与我们国家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一定要格外慎重。在此采取
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态度,是绝对要不得的。
另外,在《喜》书除了大部分内容都有史实错误外,在用词、用字、标点符号等方面
,也存在许多错误或不准确规范之处,在此就不一一标出。
《喜玛拉雅山的雪》一书出版后,笔者看过后即感到应立即纠正其错误,以免谬种流
传。在很长时间里,本人并无公开批驳之意,只是致信出版单位指出其种种错误,希望
能由出版社或作者自己出面改正。北岳文艺出版社在回信中表示,因缺乏对这段历史的
了解,审稿不严,以致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问题,愿意引为教训。可是此书作者以后又撰
写了自称是其“姊妹篇”的《冰点下的对峙》一书,继续凭空编造历史,并标榜《喜》
书如何受到读者“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因此,笔者为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不得
不在此公开批评其错误。笔者除了在维护国家领土问题上不能不以严肃的态度批判《喜
》书的严重谬误外,对其史实性的错误,完全用摆出事实,与原书加以对照的方式,让
读者自己去评判,以分辨其伪。
白纸黑字,千年为证。任何从事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作者,都应想到自己出版的成果
会长留人间,无法涂改,不能为一时眼前之利而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历史题材的创
作中,无意识出现的错误总是难免的,但这与有意编造历史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允许
作品中出现客观上难以避免的一些错误,即探索中的缺点,并鼓励其改正;但是对于那
种根本不认真对待历史和读者,任意胡编、粗制滥造的行为,则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
给予批评和揭露。这样,才能够端正历史题材创作领域中的风气,真正保证精神领域产
品的质量及社会效益。
本文摘自“华岳论坛”,由老行伍于2002年9月发布;本站对因扫描出现的个别字作
了修正。 |
B*V 发帖数: 3365 | 30 你们俩又亲热上了
好,搬个板凳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段话又是凭想像编造出来的,完全违背历史。陈诚到台湾后,1957年至1963年身兼“ : 副总统”、“副总裁”、“行政院长”三职,却把实际事务交给蒋经国处理,自己已无 : 军权,也根本不管空军的事务。自1959年初金门炮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在台湾海峡已经 : 进入事实上的休战状态,根本没有什么“空战”,1958年的空战也没有“十几次”。 : : 在《喜》书第292页中,又编造陈诚的话说:“9月份U一2飞机在上海附近被击落”。 : : 这里又把地点搞错。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车击落第一架U一2侦察机是在南昌地区。 : : 《喜》书第328页中描写张国华去北京开会时,还绘声绘色地写了一番“拉萨机场”
|
|
|
t**********t 发帖数: 12071 | 31 徐焰对那两位作者的具体评论见上。
俺水平低,看不懂,不做评论。 |
r*****y 发帖数: 53800 | 32 另外,在《喜》书除了大部分内容都有史实错误外,在用词、用字、标点符号等方面
,也存在许多错误或不准确规范之处,在此就不一一标出。
--------------------------------------
连用词用字标点符号都算上了,徐焰管得真宽那。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段话又是凭想像编造出来的,完全违背历史。陈诚到台湾后,1957年至1963年身兼“ : 副总统”、“副总裁”、“行政院长”三职,却把实际事务交给蒋经国处理,自己已无 : 军权,也根本不管空军的事务。自1959年初金门炮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在台湾海峡已经 : 进入事实上的休战状态,根本没有什么“空战”,1958年的空战也没有“十几次”。 : : 在《喜》书第292页中,又编造陈诚的话说:“9月份U一2飞机在上海附近被击落”。 : : 这里又把地点搞错。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车击落第一架U一2侦察机是在南昌地区。 : : 《喜》书第328页中描写张国华去北京开会时,还绘声绘色地写了一番“拉萨机场”
|
r*****y 发帖数: 53800 | 33 1993年12月,国丵防大学教授徐焰在接受《传丵记文学》的“口述历史”栏目采访,谈
到志愿军挂帅人选时说:
“粟裕不愿去,原因可能是十三兵团是四野的,怕指挥不动。一九五五年才去
苏访问(针对龙道权所言)。当时东北边防军准备从每个野战军抽一个兵团。粟裕司令
部不到职是件很普通的事,战争年代许多事不是程序化的。”
“贺龙经绥远一仗证明不行。聂荣臻、陈毅都不会打大仗。徐向前病,刘伯承
伤残,只剩彭德怀一人可选。彭与毛在对敌斗争方面是一致的。”(注释)
作为一名专业素养极高的军队院丵校教丵授,徐焰竟然在未仔细研究的基础上
,将闾巷村野传言当成正史,随口说“粟裕不愿去,原因可能是十三兵团是四野的,怕
指挥不动。一九五五年才去苏访问(针对龙道权所言)”。这显然与他的“教丵授”身
份不相符,与当今某些以大将军衔逆推粟裕历史的网络愤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徐焰将粟裕不能去朝鲜的原因,轻率地说成“可能是十三兵团是四野的,怕指挥不动”
,以及将粟裕1950年12月去苏联误为“一九五五年才去苏访问”的低级错误,均可以看
出,他并未在掌握大量史实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发言。“可能”两个字,便足以说明他
纯为臆测而非实证。
正如徐焰接下来所说“当时东北边防军准备从每个野战军抽一个兵团”,既然
东北边防军并非只有13兵团,粟裕却为何唯独担心“指挥不动”这一个兵团?已经内定
为序列的19兵团也非粟裕老部队,粟裕既如此“烂泥扶不上墙”,难道他就不同样担忧
“指挥不动”么?
再者,粟裕是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实际最高军事指挥员,麾下有四个兵团,
猛将如云,许世友、陈士榘等几乎眼里就只有毛丵泽东的人物,对粟裕的一道道破云空
而来的“粟令,粟令”也是服服帖帖(许世友孟良崮战役中和粟裕讲价钱一事,十分正
常,与威望无关,林彪、彭德怀都遇到过部下类似事件),13兵团及其司令员邓华等人
未必比他们还“牛”?
徐焰自相矛盾的臆测,不仅有违粟裕指挥数十万华东野战军战必胜攻必取,不断歼
灭蒋介石重兵集团,最终战绩第一的事实,也贬低了邓华与13兵团其他将领的党性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铁的纪律,令人以为不是一个中丵共领导的野战兵团,而是张作霖
或者孙传芳手下的军阀部队了。
当然,徐焰的话是在粟裕1958年冤案尚未平丵反时说的,错误批判材料上得到
的结论,自然经不起推究。
然而,因为徐焰国丵防大学教授的身份,这一错误结论得以传播很广,给真实
军史的澄清,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至今尚有人引用徐焰这一错误结论,以为是“确凿
的证据”。 |
r*****y 发帖数: 53800 | 34 徐焰自己的低级错误呢?连美军韩战纪念碑刻着阵亡将士名单这种低级错误都犯的徐焰
大校的可信度非常值得怀疑。特别是这厮还以“朝鲜战争专家”著称。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徐焰对那两位作者的具体评论见上。 : 俺水平低,看不懂,不做评论。
|
r*****y 发帖数: 53800 | 35 《现代西藏的诞生》的读书笔记
第196页:“许多人认为,这次叛乱首先发生在理塘寺。”1956年东部藏区首先发生暴
动的地区其实是阿坝州的马尔康。除此之外,在理塘发生暴动之前,色达、白玉、新龙
、德格、巴塘等地就已经发生暴动了。戈伦夫没有说“许多人”是谁,但是我看到的材
料中,认为理塘首先发生暴动的几乎没有——唯一发现的例子是徐焰少将在他写的《藏
区平叛的五年艰苦岁月》(发表于《兵器知识》2008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川西康
区的理塘叛乱打响了全国藏区叛乱的第一枪”,而这种观点只是徐焰在该文中所犯的很
多低级错误之一种罢了。即使是在理塘地区,首先发生暴动的也不是理塘寺,在理塘最
先造反的是俗人而非僧人。 |
s**********0 发帖数: 1128 | 36 不打算入侵?这个比较扯蛋。如果qed在你们家门口抱着干冲锋枪天天晃荡,跟你说没
事我就是没事晃悠晃悠,你怎么想?怎么处理?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毛子好像只是要对中国的核基地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以消除中国的核能力,并不是要 : 核平中国吧?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也是主要为了威吓,并不是真的打算入侵。
|
r*****y 发帖数: 53800 | 37 中国做了三防。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打算入侵?这个比较扯蛋。如果qed在你们家门口抱着干冲锋枪天天晃荡,跟你说没 : 事我就是没事晃悠晃悠,你怎么想?怎么处理?
|
s**********0 发帖数: 1128 | 38 你做什么?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做了三防。
|
s**********e 发帖数: 33562 | 39 QED 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打算入侵?这个比较扯蛋。如果qed在你们家门口抱着干冲锋枪天天晃荡,跟你说没 : 事我就是没事晃悠晃悠,你怎么想?怎么处理?
|
s**********0 发帖数: 1128 | 40 我想他也是热爱和平的人,所以程兵百万当成是打酱油,这东西得需要不少智慧了。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QED 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
|
|
s**********e 发帖数: 33562 | 41 苏联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所以陈兵百万只是耀武扬威而已,肯定没有进攻中国的打
算的,这是常理。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他也是热爱和平的人,所以程兵百万当成是打酱油,这东西得需要不少智慧了。
|
s**********0 发帖数: 1128 | 42 嗯, 看来我们错怪好人了。看来ridgeway和qed的确是大智慧。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苏联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所以陈兵百万只是耀武扬威而已,肯定没有进攻中国的打 : 算的,这是常理。
|
l*****i 发帖数: 20533 | 43 只有一个点:大国在世界上动武其实之前都是互相通报,多少也要摸清对方态度的。这
就是各派黑老大混黑社会的规矩。现在美国比如说要是想攻打伊朗,是不是也得先暗地
里和中国交个底? |
J*********r 发帖数: 5921 | 44 这个日本人很阴险阿,有意为之?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看了凤凰大视野的珍宝岛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0:41:28 2011, 美东) : 1.战争的起源很搞笑,本来双方谈判的好好的, : 苏联都决定把一系列岛屿都交给中国,眼看就要没事了, : 结果老毛接见日本共产党员佐佐木的时候,佐佐木跟老毛 : 说老毛子占了日本四岛和其它领土,老毛大嘴了一把, : 说老毛子就这操行,丫还占了我们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呢. : 佐佐木回国途经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把老毛的话捅了出来,
|
g******t 发帖数: 18158 | 45 看实力对比,跟你打招呼就是给你面子
矮帝打越南事先跑美国打招呼的
金胖子不够意思,拖累中国打那么大的仗,要打之前都不说一声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有一个点:大国在世界上动武其实之前都是互相通报,多少也要摸清对方态度的。这 : 就是各派黑老大混黑社会的规矩。现在美国比如说要是想攻打伊朗,是不是也得先暗地 : 里和中国交个底?
|
T*U 发帖数: 22634 | 46 tnnd,一开始老毛,老毛子的对话看得这个累啊。 |
d******0 发帖数: 471 | 47 要台湾武装保卫苏联
http://boxun.com/news/gb/z_special/2011/10/201110310437.shtml
(世界日报) 1968年10月,「伦敦晚报」记者维克多·路易斯(Victor Louis)到台湾祕
密访问十天,与苏联情报机构KGB有关的路易斯见到一些国府官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国防部部长蒋经国,提出苏联想与台湾联合进攻大陆的想法。路易斯当时访台情形以及
之后的发展,媒体曾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学者也进行了各种分析,苏联为甚麽想与台湾
合作?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涉入此事有多深?最重要的是,蒋介石为何最终没有借苏俄
之力反攻大陆?
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直到40年后,由2009年发表的蒋介石日记,叙述出前所未闻
的详情。
蒋介石在接到蒋经国与路易斯会谈的报告后,马上展开了苏联与台湾的谈判并将过
程记进了日记。1969年这一年对此事有大量的记录,1970年开始逐渐减少,到1972年就
不再出现相关的记载了。
蒋介石曾仔细考虑苏联的条件和台湾所承担的后果。谈判中的关键人物是路易斯和
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新闻局局长的魏景蒙。路-魏会谈曾在台北、维也纳和其他一些未
提及的地方举行。
苏联同台湾的接触不仅限于路易斯和魏景蒙之间,当时许多外交人员和记者都牵涉
其中。蒋经国将这些信息汇集之后转给魏景蒙,命他与路易斯磋商具体方桉。第一回合
谈判后,魏将路易斯的方桉转呈给蒋经国,再呈给蒋介石。根据蒋介石1969年4月13日
的日记,这些条款包括(文字係简化后的重述):
‧双方在互惠互谅下进行谈判。互不干涉内政。
‧台湾各政党需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台湾方面不得对此事进行任何宣传
。台湾方面不得接受其他国家的协助。苏联方面不得在大陆建立任何政府机构,保留任
何军事力量。苏联只能协助国民政府,不得向任何其他台湾政党团体提供帮助。
蒋介石认为苏联提出的 「台湾方面不得接受任何其他国家的协助」这一条件是在
离间美台关係。台北显然已经将这次谈判知会了美国方面,美国驻台北大使表示「既不
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
1969年春,中共与苏联的关係随着珍宝岛上的军事冲突而急剧恶化。成千上万的苏
联军队部署到绵长的中苏边境上,苏联也曾设想摧毁中国核武设备。4、5月间,路易斯
加紧与魏联繫,极力推动双方军事合作。
然而,蒋介石对此一直持有戒心。他根据路易斯提出的条件,估计苏联的立场是:
「苏俄渴求与我政府合作,甚至出借其军事基地给我方,并打算入侵新疆,解决其
与中共的矛盾。苏俄并未强调推行与我合作共存的政策…苏俄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受
其控制的新共产政权。苏俄提供武器的唯一目的就是引诱我方与其合作。苏方并无全面
政治合作的诚意。」 (1969年5月25日蒋日记) 。
随后,蒋介石对路—魏会谈做出了进一步的评论:
「路易斯急急要求我提出所需武器的清单。彼意欲与我讨价还价,我方不应提出此
单,免受其要胁。关于苏俄派遣正式代表到台问题,彼未拒绝,只言无交通方式,苏高
级官员不能伪装来台。彼不着重政治谈判,只言倒毛后一切可谈。」(根据1969年5月27
日蒋日记)
蒋介石很快得出结论:苏俄只是寻求与国军合作,对广泛的政治合作则毫无兴趣。
他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双方都想利用对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提醒自己要小心行事。
1969年6月,蒋介石记录下路易斯与魏景蒙关于军事合作的谈话:
「路易斯急邀我方指派人员赴欧与苏联络,并称一旦战事开始,不便联络。希望我
方在下次会见时开出所需军备清单。」
我方需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路易斯声称武器不必直运台湾…而可在我方反攻时运达我登陆地点。彼需我反攻
详细计画。例如如何利用苏联军事基地的具体方式、在何种区域所需何种和数量的武器
等。我军登陆期间苏军会製造与中共的边境冲突事件。苏俄也许有必要派员来台磋商。
希望台湾提醒驻外使馆准予签证。」(1969年6月16日蒋日记)。
由于对路易斯的提防,蒋介石拒绝与他进行有关武器援助的谈判。8月,他得知苏
联与中共在新疆发生新的军事冲突,而不是在通常的东北地区,他开始相信苏中在新疆
的冲突比在东北的冲突,更为严重。
9月初,媒体再次报导苏联可能攻击中国核武设备的传闻。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苏俄将以破坏中共核武设备为第一要务。推翻毛政权为次要目的。建立国共联合政府也
在考虑之中。
蒋认为与苏联的联繫儘管密切,却仍在试探阶段之中。他认为需要给苏方一个比较
明确的答覆,他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核武的威胁。他考虑台湾与苏联接触,也许会刺激
中共使用中短程核武攻击台湾。但同时他也认为这种攻击会给苏联进攻中国的口实,这
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中共投鼠忌器的顾虑。日记中,对于中共9月22日在新疆地下核爆
、和9月29日的空中核爆事件非常关注,认为这方面的威胁与日俱增。
蒋介石列出了与苏联合作的条件:
「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无条件独立。中国必须保持领土完整,内政不受外国干涉。」
他愿口头保证以下三点:
‧大陆收复后,不允许任何境外势力在中国土地上从事反苏活动。
‧不与外国结盟反苏。
‧允许中苏在邻苏的中国边境地区合作发展经济。
蒋在此时也考虑如何利用联苏摧毁中共威胁台湾的核武基地,首要目标是在长江以
南,其次是中国北部。
然而就在蒋渐渐认真谈判的时候,苏联却失去了兴趣。10月,路易斯没有依照预订
计画在义大利与魏景蒙会面,蒋介石怀疑他是故意如此。蒋在1969年剩馀的日记中没有
再记载与苏联的接触。直到1970年4月这个话题才重新出现了,他认为苏联狡诈,态度
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定。不过他的日记仍然记载与苏联联络情事。4月底之后,联繫
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缺乏实质内容。
从蒋日记有关路易斯的纪录中,可以确定他最后放弃与苏联合作的原因有二:首先
是苏联方面的变化,1969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与周恩来在北京会
商,中共与苏联的紧张局势得以缓和。蒋推测这正是路易斯没与魏景蒙魏会面的原因。
蒋介石注意到10月20日苏联与中共在北京协商,着手解决东北边境争端,1970年12月18
日,中共与苏联签定边境协定。这个协定显然减少了苏联与中共开战的可能性,而苏联
与台湾军事合作的可能性当然也相对的减少了。
第二个影响合作的原因是蒋介石基本上不信任苏联。他认为苏联人「狡猾」。不断
提醒自己要小心应对其「欺骗」举动。在他的意识中,苏俄自清朝中叶开始,就一直运
用欺骗和公然侵略的手法取得中国土地。他还时常感叹苏联在1945年雅尔达协定中从中
国这裡占到了太多的便宜。
蒋在1971年7月病重期间,挣扎着在日记中记下他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特别是苏俄
的侵略,他提醒自己:「今日俄国欲诱我以对匪对美,切勿为其所动也」。
至此,蒋介石下定了决心不与苏联合作。 |
g******t 发帖数: 18158 | 48 过去有让人带话的习惯,周恩来警告美国不要过三八线是先告诉三哥驻华大使的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日本人很阴险阿,有意为之?
|
q*d 发帖数: 22178 | 49 你咋不反省反省为啥就在你家门口晃?
是要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打算入侵?这个比较扯蛋。如果qed在你们家门口抱着干冲锋枪天天晃荡,跟你说没 : 事我就是没事晃悠晃悠,你怎么想?怎么处理?
|
a*******t 发帖数: 10093 | 50 金家是苏联的人
这个事儿我觉得弄不好是斯大林让金日成挖个坑
断了中国跟美国苟合的念想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实力对比,跟你打招呼就是给你面子 : 矮帝打越南事先跑美国打招呼的 : 金胖子不够意思,拖累中国打那么大的仗,要打之前都不说一声
|
|
|
q*d 发帖数: 22178 | 51 亲,他们俩一亲上了,
别人就没法插嘴了,
虽然坑是我挖的,我都不知道说啥了
兼“
已无
已经
”。
场”
”。
以南
【在 B*V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俩又亲热上了 : 好,搬个板凳
|
s**********e 发帖数: 33562 | 52 我们在论证《冰点下的对峙》的作者很靠谱,而徐焰是不靠谱的。呵呵。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亲,他们俩一亲上了, : 别人就没法插嘴了, : 虽然坑是我挖的,我都不知道说啥了 : : 兼“ : 已无 : 已经 : ”。 : 场” : ”。
|
s**********0 发帖数: 1128 | 53
老黑喜欢打劫老中,难道你认为老中该反思?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咋不反省反省为啥就在你家门口晃? : : 是要
|
g******t 发帖数: 18158 | 54
不是弄不好,显然是斯大林在下大棋
二战后期,苏联红军越过中国的东北进入朝鲜的时候,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还在上
千公里以外的冲绳。波茨坦会议并没有明确朝鲜国土上美苏双方的占领分界线。美国陆
军参谋长开会,让两个上校参谋让隔壁的休息室花半小时搞出一条朝鲜分界线,既能满
足美国的政治意愿,又符合军事现状。两人划了38线,大大地超过了美国当时的军事实
力分布现状,属于漫天要价。美方提出后等着斯大林就地还钱,出乎意料斯大林居然全
盘接受了。
美军占38线以南后,斯大林提出日本应该依照朝鲜“先例”按38线分,红军占北海道等
地。美国靠太平洋海站和扔原子能降服的日本,当然拒绝。斯大林这一步大棋没达到目
的,接着又下了一着。利用金胖子挑起朝鲜内战,拖中国下水。包括后来联合国讨论是
否出兵朝鲜的关键时刻,有否决权的苏联代表居然缺席,都是下大棋。动作隐蔽,以很
小的代价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的。一直到大棋手死,朝鲜战争才结束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金家是苏联的人 : 这个事儿我觉得弄不好是斯大林让金日成挖个坑 : 断了中国跟美国苟合的念想
|
g***l 发帖数: 2753 | 55 我高中时间的最爱啊。
【在 r*****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一本叫做《冰点下的对峙》的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