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g 发帖数: 17225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mrencai (未名人才),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在中国一年吸金最少7.6亿!警惕“开放获取”变圈钱游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 03:47:16 2020, 美东)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要点速览
● 开放获取的出版理念进入国内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进行正面传播。试图用“开
放获取”的方式来实现“学术共享”,其实只是个乌托邦式的想象。
● 2016年,PLOS ONE发文23819篇,每篇收费1495美元,一年收取的“文章处理费”超
过了3560万美元。很显然,这大大超出了我们对在线论文发表成本的想象和常识。
● 其实,无论是期刊还是科研人员,对这类杂志的论文质量、学术声誉心知肚明
,怎么会有人真的花费大量时间去仔细阅读这些等而下之的文献,免不免费又有什么意
义?
● 2017年中国作者总共发表了69051篇开放获取论文。我们非常保守地估算,2017年中
国作者向开放获取期刊贡献的总费用下限约为7.6亿人民币。
● 开放获取期刊商业模式带来的利润,是以严重伤害科学的学术生态为代价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没有商业属性的,就该老老实实保证论文质量,维护好自己
的学术声誉。
近几年,开放获取期刊日渐盛行。就连传统神刊Nature也在不久前宣布加入开放获取S
计划。
放眼国内,期刊界也正在轰轰烈烈地拥抱这一运动。
开放获取真的这么香吗?用它能实现“学术共享”吗?开放获取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
的骗局?
基于常年对国际期刊进行的实证研究,我将通过本文为大家一一解答。
用开放获取实现“学术共享”?只是乌托邦式的想象
“开放获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2002年2月开放学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宣言》(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中。
后经2003年6月《贝塞斯达开放获取发表宣言》和同年10月的《柏林科学人文知识开放
获取宣言》,进一步完善确定。
开放获取的支持者们把它视为一场“发表革命”。因为这种新的发表模式可以打破传统
订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费用门槛”和“使用门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及个人皆可在线免费阅读论文,省下大笔订阅费用;发表不受
篇幅和长度限制,作者享有更大的表达自由;开放获取审稿效率高,可以大大压缩发表
周期;开放获取期刊比传统订阅期刊发表论文更加容易;成果在线自由共享,读者容易
获取,可大大提升其可见度和使用范围。
不可否认,“开放获取”诞生之时,可能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其抱有美好初衷。比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eLife首任主编Randy Schekman,就曾经在《卫报》上发
文,直指传统订阅期刊的弊端。
他把Nature、Science和Cell这些大刊称为“奢侈杂志”,理由是这些高影响因子期刊
为维护自身品牌,往往把稿件刊用率压得很低,“类似高端品牌设计师使用饥饿营销手
法,通过生产限量产品来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一样”。
同时,这些杂志还牵扯科学以外太多的东西———出版商的利益、研究者荣誉及基金申
请等等,“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进行一些华而不实的研究,而忽视真正重要
的研究工作”。
Schekman声称“奢侈杂志的缺陷或许能在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的开放杂志上得到弥补
”,甚至还表示,他的研究团队此后将不再向三大刊投稿。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故事证明,Schekman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言论只是炒作他任主编
的开放获取期刊eLife。
开放获取的出版理念进入国内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进行正面传播。但是,很多人听
其言却不观其行,听其一却不问其二。
试图用“开放获取”的方式来实现“学术共享”,其实只是个乌托邦式的想象。
“259美元让科学家发文发到死!”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是一种什么状态?
PLOS ONE是开放获取期刊中最有代表性的刊物。2014年它发表的论文超过了3万篇,
2016年降到23000多篇。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作为周刊的Nature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大约在200篇左右,PLOS
ONE是它的100多倍!
之所以可以达到如此惊人的数字,因为开放获取期刊是没有纸刊的,而电子版的篇幅可
以是无限的。开放获取期刊的论文量一般都是千篇起步,而其中,许多期刊的稿件录用
率可以高达80%左右。
最关键的是,开放获取虽然号称免费共享,但是作者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是要付费的
,这笔费用被称为“论文处理费用”。它只是把过去由订阅者支付的费用转移到了作者
身上。
2016年,PLOS ONE发文23819篇,每篇收费1495美元,一年收取的“文章处理费”超过
了3560万美元。
很显然,这大大超出了我们对在线论文发表成本的想象和常识。
事实上,开放获取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究竟需要多少成本,一直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据
Nature有关文章的说法,只有少数出版机构愿意稍微披露一点信息。
“开放获取”演变成了一门十足的生意,更有甚者还使出了各种赤裸裸的营销手段,让
人瞠目结舌。
比如前文提到的eLife,它精明地采用了先免费、再收费的策略,每篇论文2500美元。
而最为极端的案例来自PeerJ。
2012年,它向作者提供了3种会员收费标准:初级会员缴纳99美元,一年可发1篇论文;
升级会员169美元,每年可发2篇论文;研究会员259美元,可无限发文。如果一篇文章
有多位作者,需所有作者购买会员资格才可享受套餐优惠。
对此,Science曾用了一个满含讥讽的标题来报道此事——“259美元让科学家发文发到
死”!
后来PeerJ发表规则稍有变化,单篇论文处理费用为1095美元,姊妹刊PeerJ Computer
Science单篇收取895美元。
会员制保持不变,取消了“无限发文”规则,初级版、升级版和加强版价格上涨,分别
为399美元、449美元和499美元,对应一年年限内可以发表论文篇数为1篇、2篇和5篇。
用商业逻辑代替学术逻辑
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早已突破了1万种,再加上几乎可以无限膨胀的发表量,它们贡献
了海量的可免费阅读的论文。
但是,它当年所宣扬的理想荡然无存。
首先,开放获取期刊并没有节约学术共享的社会总成本。
而且,随着这种商业模式的扩张,前端支付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后端支付的成本。
其二,无限的篇幅,很多时候意味着极度宽松的审稿。
这也是近年来,开放获取期刊多次爆出论文造假、伪造同行评议的根源。
一年少则几千篇,多则上万篇论文,假如每篇论文平均需要2~3个审稿意见,编辑部根
本无力承受进行严格审查的压力。
于是,就有作者混水摸鱼,杜撰推荐审稿人的名字、身份、邮箱,从而伪造审稿意见。
其实,无论是期刊还是科研人员,对这类杂志的论文质量、学术声誉心知肚明,怎么会
有人真的花费大量时间去仔细阅读这些等而下之的文献,免不免费又有什么意义?
其三,如果第二条成立,那么开放获取号称要达到学术共享、同行交流的目的也无法成
立了。
顶级神刊从抵抗到拥抱
“开放获取”刚被提出之时,传统出版巨头很是惊恐,担心自己的财路会被这些期刊断
掉。于是,它们还专门找来专家咨询,提供应对方案。
但是,这些巨头们很快就意识到,这场“危机”根本就是“契机”。因为它们发现了自
己真正握有这场商业游戏中的核心筹码。
在所有的开放获取期刊中有一半是不收取论文发表费的,那么什么样的期刊能收费?
这取决于影响因子。
我们从统计研究中发现,凡是能进入SCI索引,每年可以参与JCR报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
的开放获取期刊,都可以收费。而且,收费多少直接和影响因子值挂钩,简直就是“一
分影响因子一分钱”。
所以,那些顶级神刊们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这些顶级神刊很清楚,用影响因子变现的手段不够体面,因此,它们很快拿出了
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保证正刊的“纯正血统”不受低端开放获取论文的“污
染”,另一方面办开放获取子刊。
自2010年起, Nature、Science、Cell、Lancet已先后创办了多种开放获取子刊。
Nature创办的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和Scientific Data,这三
个开放获取子刊2016年每篇文章的收费依次是5200、1760、1675美元。
Cell创办了Cell Reports,每篇文章收费5000美元。Lancet也创办了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每篇文章收费也是5000美元。
201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发行开放获取期刊Science Advances之初,曾非常明
确地阐释了启动新刊的理由是:其属下的Science等刊物因为没有提供多余的出版渠道
(刊用率仅为6%),Science Advances将会满足这个要求。
投给Science及其姊妹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和Science Signaling的稿件
,被拒后自动转投Science Advances,不再进行同行评议,期刊同时也接受别的新稿件。
这些“长袖善舞”的顶级神刊,就是利用了主刊光环效应进行“吸稿”,肥水不流外人
田。它们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还有一些传统期刊走的是“混合期刊”的路子——保持传统投稿方式的同时,提供发表
开放获取论文选择。
它也成为了目前全球增长非常迅速、非常受欢迎的期刊出版模式,因为这是一种较为安
全的模式,进可攻退可守。
老牌综合类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2004年正式转型为混合期刊,
2017年的论文发表费用为每篇1450美元。
掠取中国的科研经费
开放获取之所能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也是因为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有发表科研论文的
需求。而它们的出现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曾经选择了8种具有代表性的开放获取期刊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其中就包括了在开
放获取期刊中长期居老大的PLOS ONE和后来居上的Scientific Reports,以及已经被除
名的《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
从中国作者在这8种期刊发文总数中的占比可以看到,有些开放获取期刊简直就是为中
国作者量身定制的!
更惊人的是,我们统计发现,前7种开放获取期刊仅2017年一年,就从中国作者口袋里
赚取了6000万美元(3.8亿多人民币)。
而据SCI数据库显示,2017年中国作者总共发表了69051篇开放获取论文。我们非常保守
地估算,2017年中国作者向开放获取期刊贡献的总费用下限约为7.6亿人民币(论文处
理费绝大部分不是作者自己支付的,大量费用是由科研经费报销的)。
中国科学期刊别趟这浑水
科学期刊的出版很长时间一直是暴利行业,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更是助推了这一趋势。
而开放获取期刊商业模式带来的利润,是以严重伤害科学的学术生态为代价的,因为这
些利润实际上绝大部分来自发表低端甚至垃圾论文。
这些急剧增长的开放获取论文的发表,使得科学发表的学术标准进一步降低和混乱。所
以,我不认为这个商业运动真的是可持续的。
近几年,PLOS ONE、Medicine、Oncotarget、Scientific Reports在中国一些科研机构
和医院中已经有了“四大水刊”的恶名。
最近,福建省科技厅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
行)》中,就特别提到了,要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防住本单位的论文向预
警名单和“黑名单”的学术期刊投稿。而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
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一直以来,我常遇到国内期刊从业者的咨询,关于是否需要向开放获取转型。我的观点
是,开放获取就是“臭狗屎”,沾都不能沾!
要知道,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没有商业属性的,就该老老实实保证论文质量,维
护好自己的学术声誉。
再者,没有影响因子作为筹码,我们根本就没有进入“开放获取”这场商业游戏的入场
券!
参考文献:
《“开放存取运动”:科学出版乌托邦的背后———Nature实证研究之六》,上海交通
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26卷.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