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1 发帖数: 3465 | 1 蝗汉如丧考妣,LOL。
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
在几代中国学生的历史课本中,都能够看见关于张衡以及候风地动仪的描述以及模型图
片。这是国人对于古代中华民族科技文明的自豪,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哪怕教材上的图
片仅是20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籍复原得出,哪怕这个复原模型在
当时饱受争议,仍然在教材中延续了数十年。
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在他写的《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
正是华夏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这说明在当时,外国学者对地动仪的怀疑,已经
扩散到了对张衡,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层面上。这时,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站了出来
,他将成为领军人物,让“张衡地动仪”再次震动地震界。
王振铎所复原的地动仪,采用的是“直立杆原理”。但是当冯锐翻阅《后汉书》的记载
时,作为一名专业地震工作者,他很快发现了王振铎所用理论的错误之处。因为他可以
计算出都柱的高度长达近2米,而这个高度只能是一个悬垂摆,而无法是一个直立的杆
。所以,王振铎所采用的“直立杆原理”无法成立。
2003年,河南博物院决定张榜招贤,让张衡地动仪能够真正的“动起来”,不仅找到了
冯锐,更是在2004年8月,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组成了课题小组,共
同复原“张衡地动仪”。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文史专家加入了冯锐的团队,在《后汉书
·张衡列传》仅196字的记载中,又找到了《续汉书》、《后汉纪》等七部典籍,均有
对张衡地动仪的记载,196字扩展为238字。
终于,在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见面。现场的
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按下按钮,观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动仪的不同反应——只有横波到来它
才吐丸,其他来自纵波的震动,都无法使地动仪有任何反应。这意味着,类似关门、汽
车过境、巨大的炮声等都不会干扰到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最终被教材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当更为符合科学逻辑的地动仪被制造出来之时,在无数中小学的教材之
上,讲到张衡和候风地动仪时,仍旧采用的是那套倒放一根“直立杆”理论。而冯锐多
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沟通,希望能够纠正教科书上的这一错误。
2010年1月24日,冯锐接到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电话,袁贵仁表示仔细阅读冯锐修改
教科书的建议和相关资料后,原则同意修改“张衡地动仪”这一章节。并在2010年秋季
教改出台以后,按照教学大纲,“张衡地动仪”已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内容。
而在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原本关于张衡和候风
地动仪的内容,已被完全删除。 | R*****i 发帖数: 2126 | | C***i 发帖数: 5 | | b*w 发帖数: 14917 | | s*****r 发帖数: 43070 | 5 以前的课文是错误的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复制出来了,为什么还删除了?
| b*w 发帖数: 14917 | 6 其实中国古代发明还是很多的,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就选地动仪进课本。。。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的课文是错误的
| N*******e 发帖数: 3872 | 7 啥智商?
不是说张衡造假,是说王振铎复原的那个是错的
类似的还有司南,课本中那个经典勺子造型也是“复原”的,原始造型已经很难考证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法克,看来中国古代就有学术造假的老毛病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