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a 发帖数: 4055 | 1 温铁军:中国的三次经济发展危机都转嫁到了农村
2018-01-21 10:09:19 来源: 乡村建设研究 作者:温铁军
点击:839 评论: 4(查看)
0
改革以前的三次“上山下乡”运动,其实是中国三次遭遇到经济危机的客观结果。
一遭遇危机,就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送到农村去,城市危机就化解,就软着陆。
文/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1960年
1960年的中国人如何转嫁危机?
主要方法是把城市中的过剩劳动力以“上山下乡”的方式转移到农村,城市青年劳
动力转移出去 1000多万人。同时,20世纪 50年代为了支援城市建设,我们动员大量青
壮年农民进城去挖土方、修马路,1960年工业停滞以后,这几千万人也被送回农村。用
乡土社会的村社经济,承载城市危机甩出来的不能就业的代价。我们有几次高达数千万
人的失业,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结果。
改革以前的三次“上山下乡”运动,其实是中国三次遭遇到经济危机的客观结果。
一遭遇危机,就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送到农村去,城市危机就化解,就软着陆。
2、1980年
1980年再爆发危机的时候,我们面临着 4000万待业青年的巨大压力。因为,毛泽
东去世,无法下乡了。而且为了休养生息,还得让知识青年回城。4000万待业青年就演
化成巨大的社会犯罪,所以就有“两个严打”。其实不怪当年的那些青年,因为不能正
常就业,这些人就买两个塑料包南下深圳当“倒爷”,就开始出现“十亿人民九亿商,
还有一亿待开张”的局面。因为1980年危机爆发在城里不能向农村转嫁了,这次硬着陆
就砸出一个大规模改革。首先是 1979年政府提出价格双轨制,同时开始推行允许地方
财政外贸自主权等一批放权让利政策,这就是改革的开始。自此崛起了中国四大沿海地
区,辽东、胶东、苏南、浙北,这些地方都是原来国家工业化地区形成的工业带。这些
工业带借着放权让利,形成地方自主权和价格双轨制的机会,将产业在周边做了重新布
局——物理空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中国在 20世纪 8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调整,带
出了沿海地区的先发展。当时就提出了沿海先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这
些说法。
中央在财政严重赤字压力下,进一步推进农村家庭承包,这是一种“政府退出”,
国家同时把应该支付给农村的基本公共开支(社保、医疗、教育)转嫁到被农民重新均分
的土地上。至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甩包袱,把财政拨款改成企业从银行贷款,
自己留下利润给国家交税,这样企业就开始有需求搞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政府与企业
分离。但就在同时,因为国家面临巨大的失业问题,所以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吸纳就业,
“五个人的饭十个人吃”,很多国企安排子女顶替,下岗老职工就变成了乡镇企业的技
术力量。同时,还有大批干部子女就业困难,于是机关大门打开,办三产,“官倒”就
开始捞第一桶金了。总之,早年国企的低效益问题不是国企自己的问题。政府采取这一
系列政策被称为改革。类似的政策 20世纪 60年代也采取过,只是当时被叫作调整。所
以说,危机砸在城里,就会有调整或者改革。
但是当经济主体多元化,各个地方和企业都开始追求自己独立利益的时候,我们发
现市场关系高度紧张。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连续通胀,于是就产生了改革界各种方案
,导致领导选择价格闯关,陡然就给刚刚问世不久的“官倒”公司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
于是,20世纪 80年代机关办的三产公司直接囤积居奇,导致物价飞涨,进而导致
老百姓抢购。那时候的教训是,用改革解决改革造成的问题使得市场关系更加高度紧张。
3、1988年年底
1988年物价指数攀升到 18.5%,导致了 1988年银行为了防止挤兑大幅度提高存款
利率,8年期的存款保值补贴利率高达 24%,几乎超过了任何产业能够产生的利润。银
行提高了存款利率却没有同时提高贷款利率,因为那时候财政和银行还不分家,于是
1988年造成了将近500亿元的赤字直接进入财政,就造成了 1988年年底、1989年年初,
财政公布的赤字高达 500亿元。
由于财政受不了,政府要求银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但接着就是流通企业受不了。
于是流通企业的经济行为发生变异,不再贷款进货,而是占压生产企业产品搞代销,却
照收三级批发加零售的全部收益。它的收益刚性是不能减的,而三级批发加零售至少是
40%的利润率,而代销应该只有3%。再加上它占压了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企业不能回
收资金,所以生产企业全部运转不起来了。这就导致上游的原材料企业也无法运转。于
是全国陷入三角债,导致了生产全面停滞!
这就是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滞涨形态的大危机,随之是任何大危机都会有的
风波。
本文摘自温铁军著《告别百年激进》。
《告别百年激进》所谓失败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把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
时候,被动、甚至积极地承载了先发国家的巨大成本。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该怎么走?温
铁军教授指出了不一样的一条路。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温铁军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图文带我
们回顾了中国的八次危机及其"软着陆"的历史轨迹。
《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尝试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国家总体安全与乡村
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服务于国家总体安全的乡村治理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研
究。 | s*********k 发帖数: 3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