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俄罗斯的酒精,美国的毒品,中国的电游都是难治的病
相关主题
是左还是右就看涉及到你的利益的时候米其林餐厅要花费几千块,为什么你也愿意去
以美国的情报能力,估计对局势了然于胸“气人有笑人无”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为自己打气
[传个教]佛教最重要的思想-wow版[zt]请不要把商学院的小刘和理工科的
老美很纳闷:中国人为何总是要外国人爱中国?震撼!现在日本人已经认为在日本的中国人是一种污染
难得的一篇好文章:中国革命埋葬了金本位呼兰胖子:含猪量,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反操纵茉莉花今天便秘
我对地域贴不感冒,但还是惊讶于有些人吃米都能吃出优越感WF的逆袭(ZT)
米国华人要雄起,必须孤立自恨老将刚到英国, 英国人和我见第一面说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孩子话题: 游戏话题: 陪伴话题: 9658话题: 工作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30882
1
跟俄罗斯人从小酗酒、美国人从小吸大麻相媲美的是,中国青年人从小就沉迷电子游戏。
========================================================
比沉迷游戏更可怕的是:中国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活在真实的世界中
2017-09-09 22:11 游戏
作者|戴安
来源|SanClass三课 ( ID : sanclass )
如今,很多孩子都成了“低头党”
只要一有闲暇
就拿起手机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不搭理大人
不爱说话
也很少与同龄人社交
这些孩子似乎生活在一个
与世隔绝的虚拟世界中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用玩游戏
来逃避面对现实?
前些天,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一直被声讨,腾讯成了让未成年人沉迷的罪魁祸首,其实,
只要你认真观察:
比沉迷游戏更可怕的是:
中国孩子一直生活在和游戏一样的虚幻关系中。
他们的父母每天都在假模假式的陪伴孩子,就像是以家庭为背景的一个游戏,尽力扮演
好自己的角色——
孩子来到身边亲昵,不出十分钟。
爸爸必然会说:“我要去工作了,你找奶奶去玩。”
陪孩子的每一分钟都有抓心挠肝般的煎熬感,如果不能逃离现场,都会窒息死人的;
其实转过头进了自己的房间,拿起手机就开始瞎看。
工作显然没有陪孩子那会儿那么迫切,「要去工作了」是一个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的借
口;
全职太太虽说每天都在孩子身边,但她每时每刻关注的都是该做饭了,该洗衣服了,该
上早教了,该读故事了。
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认真听清楚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家里的老人几乎是24小时眼睛不离孩子的看护着,但她最关注的是不要磕了碰了,饭要
多吃,衣服要多穿,觉要多睡。
在老人眼里,不把自己累个半死是养不好孩子的,当然她们不知道,累己1000,也害了
孩子800;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
建构了一个大型综合家庭游戏,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一套装备,
杀往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孩子被教导着要如何更好的活着,从来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志生活,也未曾活在真
实的情感体验中。
当然,在这场大型游戏中,父母也给孩子准备了N多装备:识字、学英语、画画、舞蹈
……
装备越多,才越能立于不败之地。这跟虚拟的游戏没有一点区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讲到一个案例:“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
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生命本身,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当每个孩子的情感、感受不被看见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感受到爱和被爱,孩子只是一家
人用来表达爱的道具。
他虽然被众星捧月般宠着,但心里体会到的却是恒久的孤寂。这跟在游戏中,有何区别?
大部分父母,都在迫切的以各种手段逃离他们的孩子,父母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忙
起来,把“不能陪孩子”变成一件情非得已的事情——
爸爸要赚钱养家、要应酬;妈妈虽然在家,但要给孩子做一个独立女性的好榜样,所以
忙着充电学习,忙着创立自己的小事业。
当然,父母在自己忙的时候,也不会让孩子闲着,他们把孩子送到别处去受教育,为此
——
养活了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课后补习班;养活了N多外语机构、课外兴趣机构;养活
了N多夏令营、亲子旅行产业;当然,还有饱受诟病的网络游戏。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假陪伴,每到假期,家长都会安排出时间,专门带孩子出门旅游,辗
转于一个个热闹的景点、游乐场。
这既满足了陪孩子的假象,也免于自己独自面对孩子的焦虑。
不是说不能带孩子出门,或者家长不能出去工作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一种逃避
——避开了最真实、孩子最需要的部分,用虚假的角色式陪伴,带大了你的孩子。
►在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尝试心无旁骛的、安静的陪伴孩子,而不是一边应付,
一边想着莫须有的工作或家务;
►当孩子遇到明显的学习、交往或生活习惯类障碍时,耐心去了解孩子每一个不
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诉求,帮助孩子自己看到并做到;
►拿出信心和诚意跟孩子修复不够友好甚至破裂的亲子关系,跟孩子成为朋友,
陪孩子不在于时间多少,只有我们不去改变对方,才有真正的陪伴;
►带孩子出门的时候,把陪伴当成“主目的”,把旅游当初“副目的”,你们不
再是走马观花般完成行程,而是共同经历一段难忘的生活体验;
大部分的人急于逃离孩子,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自己,我们受够了自己,拼命想到别的
地方忘掉自己。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借口,才有了一定要去的诗和远方,才有了像鸦片一样的游戏的存
在,帮助我们一次次逃避面对真实的自我。
如果把人生比作钟表,顺时针随波逐流的人生就是一遍遍的轮回,逆时针破茧成蝶的方
向才是涅磐,这辈子好不容易为人,不要轻易放过自己才对。
而孩子的到来,
是我们最接近涅磐的契机,
你会彻底的看清自己的模式.
然后打破、碾碎、重建,
跟着孩子重新长大一遍。
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的绝对成长,就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要走的朝圣路
,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来面对。
当然,工作经历也可以是一种修行,但显然那个环境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一旦你看清了这一切,你立刻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我不工作,家里没收入怎
么办?我不像你们,有条件在家陪孩子。
“我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要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我没见过哪个人因为在家陪孩子不出去工作,最后全家饿死的。
说到底,是你那些永不满足的物质欲望、攀比之心、对自己和孩子未来生活的恐惧,让
你停不下来。
那些没有被
“真心”陪伴过的孩子,
一辈子都会有一种
无可救药的孤独感。
这就为他将来的“各种成瘾”,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殊不知,你如果不能在这一刻停止,你和你的孩子这辈子都不会有丰盛富足的感受,不
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跟钱多钱少没任何关系。
渴望爱与陪伴而又得不到的亲子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才能
疗愈生命最初的缺失与破碎。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刚到英国, 英国人和我见第一面说啥?难得的一篇好文章:中国革命埋葬了金本位
美国的老人政治反操纵
“狼来了”和方舟子的“被袭击”(ZY)我对地域贴不感冒,但还是惊讶于有些人吃米都能吃出优越感
老将们说说土共应该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米国华人要雄起,必须孤立自恨老将
是左还是右就看涉及到你的利益的时候米其林餐厅要花费几千块,为什么你也愿意去
以美国的情报能力,估计对局势了然于胸“气人有笑人无”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为自己打气
[传个教]佛教最重要的思想-wow版[zt]请不要把商学院的小刘和理工科的
老美很纳闷:中国人为何总是要外国人爱中国?震撼!现在日本人已经认为在日本的中国人是一种污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孩子话题: 游戏话题: 陪伴话题: 9658话题: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