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台湾反革命分子的论文: 关于邓小平在整个大跃进和大饥荒中的角色
相关主题
邓小平与大跃进邓小平和大跃进
1967年毛泽东:邓小平文可比周恩来 武可比林彪大跃进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ZZ
刚听国内公务员的闺蜜说……文革吗?《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承认大跃进饿死三千万(ZZ)
3000万邓小平抢粮竟然不是海日原创ZT:1958-1960年大跃进的背景起因过程和终结
毛泽东定大跃进指标 陈云发动土法炼钢吴建民:邓小平赢在视野,16岁就坐过五万吨法国大轮船
1958年毛泽东:粮食产量1年翻番邓小平说他坐过的大油轮,5万吨
关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历史事实邓小平出口粮食过量饿死了几百万
邓小平积极支持”大跃进“邓小平的问题是多抢了50万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邓小平话题: 大跃进话题: 毛泽东话题: 运动话题: 1958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t
发帖数: 2186
1
考据扎实,观点清楚。
邓小平早期有责任,59年之后就采取了积极补救的政策。
比刘少奇早两年,比毛逼早三年。
邓小平其实读书很少,也做错事,但是比毛逼好的一点是 看到错误不硬拗。
至于毛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贱逼恶棍,死几千万甚至几亿对他屁都不是,
最多算交几千万条人命的学费。毛毛雨
-----------------------------------------------
“三面红旗”执旗手
──邓小平在“大跃进”运动中之态度、角色与作为
钟延麟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一、“大跃进”时期中共高层的权力结构和邓小平的地位
二、从支持“反冒进”到倾向于“大跃进”:邓小平的转变(1957年春─1958年春)
三、邓小平参与发动与推展“大跃进”运动(1958年春─1958年冬)
四、纠偏与“降温”:邓小平“纠而不泄”的立场(1958年冬-1959年夏)
五、“大跃进”的失败及其后之高层政治斗争(1959年夏之后)
【注释】
以“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为内容之“三面红旗”(以下统称为
“大跃进”),其展现的运动激情和造成的重大危害已为各方所熟知,作为执政当局之
中共在这一运动中的作用和责任亦愈益清楚。然而,当年个别参与者的角色和作为,则
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分析,特别是毛泽东以下那些与闻“大跃进”相关决策并致身力行
的中共要人。虽然毛泽东是“大跃进”的始作俑者,但若无他人的赞襄与鼎力相助,毛
恐亦难有所作为。
综观“大跃进”前后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中共领导层,邓小平是占有特殊地位而不容
忽视的重要政治人物。因为他甚受毛的青睐,除特意予以栽培和历练外,毛更在中共“
八大”时推荐其担任总书记一职,作为接班的主要人选之一。当毛执意发动“大跃进”
时,为其欣赏并委以重任的邓小平,自不可能在此等狂潮中袖手旁观或置身事外。对于
这段昏头发热的岁月以及其本人的责任,邓小平晚年并不回避[1],但他从未清楚交代
过当年自己与闻、介入“大跃进”的确实情形。
检视中国大陆现有的文献,有关邓小平与大跃进运动的关系,记述甚少、资料短缺
。《邓小平文选》中关乎“大跃进”的内容微乎其微;《邓小平思想年谱》和《邓小平
年谱》[2]则“截头留尾”,只记载1975年以后邓的言行;邓小平之女邓榕(毛毛)为其
父撰传[3],邓小平包括“大跃进”在内的“十年总书记”生涯在书中徒留空白。在有
限的相关文字记载里[4],则说法制式、口径统一。标准的“前、中、后”三段论述的
大意是:对“大跃进”的出台,邓由于“本来就有他自己的看法”,因而态度保留,被
动响应;对“大跃进”的开展,邓采取“沉默”的方式进行“抵制”;对“大跃进”的
整治,邓极力抢救、贡献卓越。邓在“大跃进”败象毕露后与其它领导人一起戮力将国
家经济自崩溃的边缘面挽回,其功劳确实不可抹灭,此向为中共史家津津乐道;然而,
在“大跃进”酝酿、发动和推行的时期,邓小平真的如官方史家所言,心不在焉、意态
阑珊,草草应付了事?若是如此,邓小平又为何要自我承担错误?其间的矛盾不禁启人
疑窦。
邓小平对“大跃进”究竟持何种态度和立场?在运动中担负的工作任务和角色性质
为何?何以中共官方对邓小平此段历史讳莫如深?这是本文所欲解答的问题。有关邓小
平在“大跃进”前后立场和行为的发展和演变,囿于资料的限制,本文只能作一概括性
的整理和归纳。笔者的研究包含4个阶段:1957年末的反“反冒进”,1958年的“大跃
进”时期,1959年前半年的“纠左”,以及1959年夏天以后。至于“大跃进”运动以后
邓小平出面“重头收拾旧山河”的部分,为各方所熟稔,故不赘述。
一、“大跃进”时期中共高层的权力结构和邓小平的地位
“大跃进”时期中共高层的权力结构乃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运转模式。鉴于毛在中
国革命历程中所累积的勋绩与威望、其它领导人对之怀有的崇信,以及毛具有的高超政
治见识和纯青的斗争技巧,毛泽东的动向与决定一直是影响中国政治最关键的动力和最
终的审判标准。当毛没有特定看法或定见时,其它领导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政策偏好并从
事游说;一旦毛清楚地阐明其立场后,其它领导人便难有置喙的余地,尽快跟进是明哲
保身之唯一抉择。[5] 因此,在政策形成的过程中,掌握、洞悉毛本人的意旨乃至关重
要,及早而准确地表态既有助自身政治地位的安全,更能获得毛的赏赐和晋升。[6] 这
就是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共“集体领导”中其它成员与毛之间的实质性关系。
回顾“大跃进”运动的整个过程,毛泽东作为“大跃进”的倡议、发起者是无庸置
疑的。事实上,毛为了将此运动和政策提上政治议程所施加的压力,对于抱持迟疑态度
的其它同僚是难以抵拒的,这在为“大跃进”鸣锣开道的反“反冒进”中表露无遗。毛
自始至终是“大跃进”的爱护者与坚持者,运动中出现问题和偏差时,只有毛才能首先
出手纠正、矫枉,无人胆敢越俎代庖;即便是进行整治,其它领导人也不敢超出运动是
“正确”、“伟大”的界线,易言之,仅能在坚持“大跃进”的框架下进行修补。1959
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的残酷斗争可为明证。
在毛的身影的笼罩下,“大跃进”时期的邓小平根本没有回避的权利,只有表态的
义务。并没有明显的资料显示,邓小平对“大跃进”的发起曾抗命或抵制,抑或是在运
动勃兴阶段曾因执行不力或阳奉阴违而遭毛批评。纵使在运动难以为继的时期,一旦毛
表明态度、亮出底线,亦无迹象佐证邓小平曾置之不理。总之,在以毛为层峰的权力结
构中,邓小平对毛若不马首是瞻就得弃职罢官,邓在“大跃进”中的选择显然不是后者
。此外,毛泽东于此一时期对邓小平的器重和倚赖,亦反映其对邓的信任、放心以及两
人之间对政策的一致性。
毛泽东提出“大跃进”的构想与设计,固然有强国富民、甚而通往共产主义的思考
,亦隐含国际竞赛的性质。中共从“以苏为鉴”转而走自己的道路,提出“超英赶美”
,显然有后来居上、先于苏联进入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企图心。邓小平从1954年起主管
中共党的对外工作,亲身参与上述与苏关系的变化历程,对这种强烈的对苏民族主义情
绪自然有很深的体会,这成为邓小平积极投入“大跃进”的一种正面的刺激和推力。
邓小平在中共党内资历虽不属最资深,但与毛泽东之间保有长期的良好关系,毛泽
东长期以来皆视邓为“自己人”。毛在1952年将邓小平上调北京后迭次拔擢,1955年“
七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隔年“八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7],俨然成为前途看好的政治新星。对于毛泽东的眷顾与重用,邓小平自
铭记在心,亟思表现以不辜毛之厚望。邓小平对于毛泽东意图超脱常轨、一跃登阶的“
大跃进”理念和做法,纵使未能一拍即合、全盘相通,但与其它中共领导人一样,邓出
于对毛泽东崇高威望的敬仰和热爱以及为其主张展现的恢弘气势的振奋鼓舞,“宁可怀
疑甚或否定自己曾经历过的实践经验,而相信毛泽东的正确,相信毛泽东比自己看得更
深刻[8]”。俟“大跃进”步入泥沼、甚至举步维艰之时,拯民于倒悬和维护领袖威信
的考量,则使他们继续在毛的麾下兢兢业业地收拾残局。
二、从支持“反冒进”到倾向于“大跃进”:邓小平的转变(1957年春─1958年春)
1956年秋冬,中国大陆受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影响,国内则因先前急促的社会改
造和经济建设“小跃进”造成的后果,政治和经济领域皆出现波动。中共中央一方面调
整经济计划,实行“反冒进”,另一方面着手进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
的“整风运动”。邓小平虽不负责“反冒进”的工作,但也批评了先前贪快、盲目上马
的“小跃进”作法。[9] 然而,随着“整风运动”上升为“反右”,在批判“右派”声
调日渐拉高的情况下,与“右派”若干主张和言论近似的“反冒进”政策在政治上陷于
进退维谷的局面。[10] 1957年9月,毛在“八届三中全会”中指称,“反冒进”乃是替
“右派”制造攻击党的口实。
同年11月,毛泽东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与“世界共产党、工人
党会议”期间,因受苏联科技发展的鼓舞和赶超美国、苏联的雄心所激励,其本已有之
的乐观和急躁情绪进一步加剧。他立即做出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也提出了“超
英赶美”的目标。随行在侧的邓小平耳濡目染,亦受感召。随后,毛泽东的躁进思想继
续发展,他接连在1958年1月的杭州会议、南宁的中央工作会议、2月北京的政治局扩大
会议、3月的成都工作会议、4月的汉口工作会议以及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高调
抨击先前“反冒进”的政策及其主其事者。周恩来首当其冲,他提请辞职虽获慰留,但
地位大为削弱;陈云虽被任命为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然权力已遭架空;原先主导经济建
设的国务院和主管经济事务的相关要员,都被迫将权责转手交予或纳入党的机器[11],
中央书记处一跃成为规划部署的指挥部和承上启下的枢纽点,领班书记处的邓小平又因
身为常委得以与闻大政方针的拟定,成为一个既参加最高决策又担负统筹执行责任的关
键角色,直是权倾一时的当红人物。
在毛旗帜鲜明的立场和语带威胁的施压下,“反冒进”变得臭不可闻,“大跃进”
则成为新的时兴风潮。坐镇地方的“方面大员”引领风骚,位居中央之“内廷朝臣”则
争相跟进,邓小平自不例外。其时,“大跃进”的乐观情绪和奋进心情已在邓小平的言
论中流露。例如,1958年2月邓小平视察四川石油探勘局川南矿区时表示:“应该有个
雄心壮志,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他还提出:“草棚
也可出科学,出先进水平”。[12] 到1958年春,邓小平已接受“大跃进”的思路,成
为该运动的支持和倡议者。
三、邓小平参与发动与推展“大跃进”运动(1958年春─1958年冬)
1958年5月,中共召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肯定各地已出现的“大跃进”势头,正式启动了“大跃进
”运动。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
年增长一倍,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掀起“全民大炼钢
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而将“大跃进”运动推向高潮。在“大跃进”相关
决议与政策相继成形、出台之过程中,邓小平所持立场和与闻程度,一直是后来中共官
方相当隐讳之处,但是从一些侧面资料中仍可看出,邓小平对“大跃进”的决策和推动
,甚为积极。
8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大搞群众运动,“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办钢铁”
,以完成1,070万吨的钢产指标。邓小平主张:“全国计划,集中统一,共同负责,全
民保证”,以确保钢铁生产任务的完成。[13] 邓小平更特别指出,“给赫鲁晓夫打了
包票的[14]”,将炼钢目标达成与否置于关乎国家形像和国际影响的政治位阶来看待。
同时,邓小平表示:公社本身是社会主义性质,为共产主义作准备;全民所有制逐步增
加,公社一建立积累很大,积累可为全民所有;公社一定要有公社的内容,一定要有生
产财富的物质基础。[15] 他指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是人民公社,“看来基
本道路解决了”。[16] 当“大跃进”即将步入高峰时,邓小平亦对情势深表信心,以
为总算找到一条正确、快速的发展途径,大有一股作气、成就一番经世大业的企图和雄
心。当年8月在北戴河,邓小平听取负责研发原子能事业的二机部领导宋任穷、刘杰汇
报时即指出:“当国内粮食、钢铁和机械的生产问题获得解决”的条件下,今后加速发
展原子能尖端科学和工业已成为可能。[17] 在“大跃进”运动的初期,邓小平司掌中
央书记处,循由党机制对下指挥、施压以及稽催,对运动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的推力和
影响。例如:“八大二次会议”期间,当时河南省委内部出现以建设速度争议为表现的
权力倾轧,在激进的吴芝圃和稳健的潘复生之间[18],邓小平代表中央出面支持激进派
在河南的领导权和作为,向吴芝圃表示,“真理在你们这一边”。[19] 这无疑对本来
已“左”得突出的河南“大跃进”运动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在“大炼钢铁”方面,更可见邓小平推行之强势和殷切。当北戴河会议确定1958年
钢产量高指标时,全年只剩三分之一时间,却还有三分之二的生产任务未完成。为达成
计划目标,邓小平麾下之中央书记处屡次下达命令规定进度。例如:1958年9月5日,中
央书记处电话会议强调,北戴河会议确定和下达的钢铁工业指针只能超额完成,不准完
不成;不但一吨不能少,少一斤也不行。9月24日,中央书记处又召开电话会,要求要
达到日产钢6万吨、铁10万吨。[20]
邓小平还多次到各地动员、布达以及检查运动执行的状况。邓在“大跃进”推行的
初期,从9月到11月,先后前赴东北工业基地和其曾主政之西南地区,马不停蹄地于各
地煽动跃进热情、传播蜃楼美景。邓小平在巡视过程中的讲话洋溢着激昂的情绪,颇富
鼓动性,并对人民公社语多好评。例如,在东北视察期间,9月17日邓小平听完黑龙江
省委领导汇报后指出:你们潜力很大,好好用点劲,可以比现在设想的支持得更多更好
。你们的成绩很大,包括许多工厂在内。好多厂很有干劲,虽然程度不同,但劲都鼓起
来了。大家很热心,计划看起来也不算小,但是鉴于潜力很大,是否挖够了,不能说。
我是外行,但内行人一看就说是还有潜力未挖。稍微调整一下,鼓一下劲,想点办法,
还可以加大计划。[21] 邓在吉林省也以鼓劲、增产为号召,强调在工业领导工作上,
要局部服从全局,大力支持重点,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在农业生产上,想出各种各样的
办法,力争高产,并合理利用土地,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2]
10月中旬,邓小平先后视察天津、保定,曾特地视导当时在全国声名大噪的徐水县
人民公社。在徐水停留期间,邓小平对于当地小麦创新的播种方式和丰产结果予以称许
。有关公社办工业,如建立面粉厂、缝纫厂,邓大表欣赏,认为此做法“适应了大跃进
解放劳动力的需要,改革了劳动组织,促进了全县家务劳动的集体化和社会化”。此外
,邓对于“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努力学文化”的做法也甚感兴趣。
[23]
10月下旬起,邓小平赴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视察和指导工作,也不时出现
过于理想而不切实际的主张和想法。邓小平在云南考察经济工作时,首重当地冶金工业
,要求昆明钢铁厂按照规模生产进行规划建设,甚至具体提出昆钢生产规划:第一步规
模不搞30万吨而搞50万吨;第二步搞1百万吨并勉励昆钢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要成为落
后的“副班长”(事实上该厂至1993年方破钢产百万)。[24] 在四川视察期间,邓小平
途经德阳时,对该地工业建设做出指示外,关于城市规划,邓还主张,“要按共产主义
的生活来设计布置街坊和住宅”,早点搞城市人民公社。[25]
不过,邓小平经由实地走访与考察,对于“大跃进”运动的若干具体实行方法,或
持保留立场,或表不以为然。譬如,在“大炼钢铁”上,邓小平对于“小高炉”炼出产
品之品质表示怀疑[26],认为“要在大炉子上想办法,小炉子放卫星不算数[27]”。邓
小平在贵州期间,对于人民公社强迫命令的组织生活以及供给贫乏的公共食堂等问题,
多方面地提出批评和指正。[28] 另外,邓对于农业生产中浮夸的问题也已有一定的警
惕。[29] 虽然热中有冷,但邓小平鼓吹并强力推动了“大跃进”,却也是不争之事实

四、纠偏与“降温”:邓小平“纠而不泄”的立场(1958年冬-1959年夏)
从1958年11月上旬的第一次郑州会议至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半期的9个月,被中共
史家视为“大跃进”高峰后的“纠左”时期。邓小平在此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时,由于急促推广“人民公社”,造成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急于过渡到所谓的“
共产主义”。经过第一次中共中央郑州会议、武昌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八届六
中全会”的讨论,产生并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人民公社”
的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界限,今后“人民公社”要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保持
按劳分配的原则。[30] 在该决议形成的过程中,邓小平和其它领导人受毛泽东委托,
研究相关草案和包括“商品是否应该存在”等理论问题,并召集在北京的政治局与书记
处成员开展多次学习与讨论。[31] 在“八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关于人民公
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说明”,对“人民公社”的定位和优先任务做了说明:人民公社今
天还不是共产主义的,连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怎么就是共产主义呢?形式是共产主义
的,内容不完全是共产主义的。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线划清楚。在15、20年或
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增加共产主义的因素,为过
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并根据这个质的规定来制定目前阶段的方针政策,这样才会使
我们既不犯保守主义的错误,又不犯冒险主义的错误。[32]
1958年最后一季的“大炼钢铁运动”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
力和资源。北戴河会议原定1959年钢产量再提升到2,700至3千万吨的指标根本不可能实
现了。1958年11月下旬的武昌会议中,毛提出“钢3千万吨,要不要那么多,能不能搞
那么多”的疑问时,邓小平立即响应表示“值得考虑”,支持并坚定毛泽东降低指标的
想法。[33] 紧接在后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12月3日邓小平表示:党对抓工业的经
验不足,全党抓工业也只几个月,要形成较完全的经验还需要若干年,因此需要实事求
是。[34] 该会最终将钢产目标调整为1,800到2千万吨。1959年3月25日至4月5日,在上
海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3月28日,邓小平提出要降低1959
年的钢铁指标,强调“把计划定在确实可靠的基础上,宁肯超过,大家心情舒畅一点”
。[35] 其意见为毛泽东和其它领导人所接受,促成钢铁产量的指标进一步下调至1,800
万吨(其中1,650万吨好钢)。值得一提的是,4月5日,毛针对各行其是、分散主义的现
象,强调权力集中在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我为正帅、邓小平为副帅”。[36] 这一
谈话证实了“大跃进”以来邓小平就是此运动和政策之操盘手。
由于“大跃进”造成了大范围的饥馑和农业衰败,1959年5月19日,邓小平主持中
央书记处会议时强调:直接影响我国建设规模和七亿人口生活的真正东西是农业。要讲
政治影响,究竟是工业完不成1,800万吨钢影响大,还是农业问题引起市场供应紧张影
响大?我看,还是农业问题影响大。国内外反映多的也是这个问题。这一脚踩不稳,会
天下大乱。[37]
5月28日,邓小平在书记处会议更表示,要“眼见四面、耳听八方”,不然盲目追
求大炼钢铁高指标只会丧失民心:从北京、武昌、上海会议始终站在
1,800万吨钢中突不出来,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方面来个解放思想,1,800万吨钢
既然办不到,索性来个精神解放。全面安排,解决工农、轻重关系,眼睛只看到1,800
万吨,就会把全面丢掉,包括丢掉人心。[38] 后来,中共将1959年钢产量指标从3千万
吨下调到1,300万吨(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又降至1,200万吨)。
邓小平在这段“纠左”时期的努力,主要是站在“纠而不泄”的立场,希望“大跃
进”运动和政策持续而健康地发展。
五、“大跃进”的失败及其后之高层政治斗争(1959年夏之后)
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上,由于彭德怀批评了“大跃进”方针,毛泽东自觉颜面大损
,于是“龙颜大怒”,把会议原定的“纠左”议程突转为“反右倾”,彭德怀等讲实话
的高级干部则被打成了“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中共政治局常委在会上纷纷表态批判彭
等人。会后掀起了另一波“大跃进”,其结果是全国性范围经济失调,先前业已受创的
经济和社会再度面临紧绷,农业崩溃,粮荒和饥馑进一步加剧。邓小平因为腿伤请假而
未参加庐山会议,但也撰文影射、批判彭德怀,并高调地肯定、拥护“大跃进”的一系
列政策和做法。[39]
当时,毛泽东为驳斥“右倾机会主义份子”彭德怀等人所表现的意气用事,以及在
国际上因苏联领导人睥睨轻视而产生的面子问题,实乃支撑庐山会议后第二回合“大跃
进”的主要动力。事实上,历经先前全国上下的将士用命,“大跃进”本身已属强弩之
末、欲振乏力,而运动和相关政策的危害与负面效应更一一浮现,使得邓小平和其它负
责日常工作的领导人应接不暇。
诸上种种的困难和限制,促使邓小平支持将国家经济进行全盘的治理、调整。“大
跃进”运动之后,邓小平在主持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
条”)、协同刘少奇成功召开旨在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的“七千人大会”、与周恩
来、陈云等一起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等方面,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和作用。
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对“大跃进”的离弃,特别是在此问题上与毛泽东的分野和对
立亦愈益分明。中共高层内部围绕“大跃进”运动和相关后果的歧见,在严峻的经济困
难下暂时潜伏未发。等到形势暂时获得舒缓后,领导人之间的分歧又浮出台面。先前毛
泽东尚在考虑或仅视作应急办法的一些调整举措,重新遭毛认定为错误而予以批判。
1962年8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邓小平赞成的“包产到户”以及他推动的甄别平反
工作,被毛泽东严厉批判为“单干风”、“翻案风”。迫于毛泽东的压力,邓小平虽只
能检讨并撤回主张,但从中可反映出邓、毛二人之间已由“大跃进”前期的形影不离,
发展到运动之后的殊异。
邓小平在“大跃进”中的角色与作为,特别是在酝酿、发动和推展的阶段,并不似
中共官方所描述的消极对待、位处边缘;相反,邓小平对此运动和政策有一定的认同感
和接受度,毛泽东在相关决策和实行上更借重邓小平的热情与才干。不可否认的是,正
因亲历实际运作出现的诸多问题,邓小平也是中共高层中最先冷静的领导人之一。[40]
鉴于“大跃进”脱离实际、罔顾现实的企图和做法,带来的是混乱、倒退以及前所未
见的人为饥荒[41],邓小平与乌托邦的绮梦愈行愈远,从“三面红旗”的执旗者到逐渐
地偃旗息鼓,甚至发展为“打着红旗反红旗”、走起“右倾”的回头路。
由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享有崇隆至高的地位,邓小平对党国历史和其个人从
政经历的观点和说法,实质上具有定性、定调的作用和一槌定音的影响力。因此涉及邓
小平在“大跃进”期间功过是非的敏感问题,惟有依邓对中共党史上诸多问题所主张的
“宜粗不宜细”的方针,含糊带过。另外,基于“上有过,下必讳之”的政治文化和传
统,褒而不贬、文过饰非、渲染失实亦不足为奇。结果,邓小平在“大跃进”时期的前
半段历史,特别是从政策开始酝酿持续到运动呈现缓步迟滞这段期间,就变得益加模糊
简约、甚而面目全非。一味地修饰邓在“大跃进”中曾有的极“左”经历,而偏重其在
整治困难上之功劳的处理方式,只会徒然造成“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观感,对于研究邓
小平历史和还原“大跃进”真相,更是一种不必要的人为遗憾。
【注释】
[1] 例如,1980年4月1日,邓小平与中共中央负责同志讲话时表示:大跃进,毛泽东同
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
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
是不符合事实。见邓小平的“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载《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页26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年)。
[3]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台北:地球出版社,1993年);毛毛,《我的父亲:
邓小平文革岁月》(台北:双大旅游出版社,2000年)。
[4] 刘金田、张爱茹,《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年),页161;苏台仁主编,《邓小平生平全纪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页462-463;张湛彬、刘杰辉、张国华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页77-78;武市红、高屹编,《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
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仅有少数的著作持不同看法。例如:李健认为,至
少在1958年期间,邓小平和毛泽东之间,“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情形却无
进一步的讨论。见李健的《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3年)
,页49。
[5] Frederick C. Teiwes,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 (New York: M. E. Sharpe, 1999), pp.228-229.
[6] Avery Goldstein,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42-53.
[7] 毛泽东在推荐邓小平担任总书记职务时表示:“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
大体来说,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
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由此可见毛对邓的高度评价。
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页521。
[8] 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页507。
[9] 胡富国,“山西人民永远怀念小平同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
》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页74-76。
[10] David Bachman,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3-95.
[11] “八大二次会议”后,经毛倡议,中共中央成立了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
教各小组。对此,毛特别说明: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他
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
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
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和党中央一同有
检查之权。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周恩来传》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8年),页1396。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邓小平同志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共中央文献
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第二册,页432。
[13]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58年8月19日)”。中共中
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页832。
[14]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页729。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记录(1958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
泽东传(1949-1976)》,上册,页835。
[16] 武市红、高屹编,《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页55。
[17]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党组,“邓小平同志与中国核工业”,《回忆邓小平》,第二
册,页422。
[18] “大跃进”发动前后,有关河南省的政治斗争和省内运动发展的关系,可参阅
Jean-Luc Domenach,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
[19] 徐明,“吴芝圃与河南大跃进运动”,《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号,总第48期
,页37-47。
[20] 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页140-141。
[21] 刘金田,《水乳交融──人民中的邓小平》(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页4。
[22] 张德江,“情洒松辽大地,心系吉林人民”,《回忆邓小平》,第三册,页102-
103。
[23] 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亲切的关怀,永恒的记忆──1958年邓小平视察保
定”,《党史博采》 (河北),2004年第11期(总第200期),页42-43。
[24]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各族人民的思念”,《回忆邓小平》,第三册,页366。
[25] 邓小平的原话是:“要按共产主义的生活来设计布置街坊和住宅,要想到将来的
人4小时或6小时工作,2至4小时学习,8小时睡眠,再多了睡不着,还有8小时干什么,
那就是走棋、跳舞、看戏、看电影、打球、看打球(杨尚昆插话说,还要坐茶馆)。因此
,娱乐设施、公园、体育场等都要修好。”“城市人民公社你们早点搞。德阳建立市,
不要县了。政社合一,叫德阳市,又是德阳人民公社。下面设若干公社,以地名为名,
如孝泉人民公社,不称联社和分社,也不用政治名词。现在德阳13个公社大多数是一两
万人的,太小了不好发挥力量,还是四五万人以上好。下面公社为核算单位,上面即起
联社作用,统一领导、规划,统一管理。”见刘金田、张爱茹的“邓小平在1958年”,
《光明网》(www.gmw.cn/content/2004-09/12/content-97880.htm〉(2004/09/12)。
[26] 例如,1958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广西视察时曾表示:“各族广大群众建设社会
主义的积极性很高,精神很可贵。今后,要设法炼出像专家说的那种质量较高的铁来。
至于这种烧结铁(小高炉群的产品),还不能算是铁”。见刘金田、张爱茹的《邓小平与
中共党史重大事件》,页160-161。
[27] 薄海燕,“抓好整顿、改造和引进”,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编,《邓小
平再造中华辉煌》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页93。
[28] 刘方仁,“黔山留下伟人足迹”,《回忆邓小平》,第三册,页345-346。
[29] 出处同注[22]。
[30]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163-170。
[3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页838-839。
[32] 武市红、高屹编,《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页55-56。
[3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902。
[3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杨尚昆日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页
318。
[3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页858。
[3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939。
[37] 《邓小平思想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邓小平思想研究》,第二卷(北京:国防
大学出版社,1993年),页1202。
[38]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页864。
[39] 邓小平,“中国人民大团结和世界人民大团结”,《红旗》,1959年19期,页26-
32。
[40] 贺耀敏,“邓小平领导我们我们进行整顿和改革──访袁宝华同志(上)”,《
百年潮》,2004年第8期,页5。
[41] Jasper Becker, 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h***i
发帖数: 89031
2
邓小平的5毛
你的5毛挣下去,永远的穷光蛋
你要是以穷光蛋为耻,回头是岸啊

【在 F*******t 的大作中提到】
: 考据扎实,观点清楚。
: 邓小平早期有责任,59年之后就采取了积极补救的政策。
: 比刘少奇早两年,比毛逼早三年。
: 邓小平其实读书很少,也做错事,但是比毛逼好的一点是 看到错误不硬拗。
: 至于毛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贱逼恶棍,死几千万甚至几亿对他屁都不是,
: 最多算交几千万条人命的学费。毛毛雨
: -----------------------------------------------
: “三面红旗”执旗手
: ──邓小平在“大跃进”运动中之态度、角色与作为
: 钟延麟

j*******n
发帖数: 10868
3
尼玛今天才发现海公公有可能是老邢的第一代器人啊,回帖空洞无物不说,明明白白说
了要搞同类当情妇啊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邓小平的5毛
: 你的5毛挣下去,永远的穷光蛋
: 你要是以穷光蛋为耻,回头是岸啊

j*******n
发帖数: 10868
4
第一代器人的特点看起来可以概括为只对毛/邓等主题回帖,回帖方式短小单一,通常
包含悲愤也没有用,邓产党的五毛等关键词句,以上可涵盖器人90%的发言
老邢的第二代器人人工智能提高了不少,可以根据版上热门主题回帖了
h***i
发帖数: 89031
5
女机器人你好可爱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代器人的特点看起来可以概括为只对毛/邓等主题回帖,回帖方式短小单一,通常
: 包含悲愤也没有用,邓产党的五毛等关键词句,以上可涵盖器人90%的发言
: 老邢的第二代器人人工智能提高了不少,可以根据版上热门主题回帖了

M******a
发帖数: 6723
6
台湾人研究大陆,缺乏很多常识,所以结论即使是正确的,也是瞎猫碰死耗子。
比如有个研究淮海战役的,说什么“补给线过长,易遭敌空中截断”。
肏,那时候解放军能飞起来的好像就几架日本教练机吧?还在东北。
d******n
发帖数: 3836
7
又把红星公社地下印刷厂印制的黄色地摊读物当作宝典来卖了,哈哈,老屁眼真特么贱

【在 F*******t 的大作中提到】
: 考据扎实,观点清楚。
: 邓小平早期有责任,59年之后就采取了积极补救的政策。
: 比刘少奇早两年,比毛逼早三年。
: 邓小平其实读书很少,也做错事,但是比毛逼好的一点是 看到错误不硬拗。
: 至于毛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贱逼恶棍,死几千万甚至几亿对他屁都不是,
: 最多算交几千万条人命的学费。毛毛雨
: -----------------------------------------------
: “三面红旗”执旗手
: ──邓小平在“大跃进”运动中之态度、角色与作为
: 钟延麟

j******g
发帖数: 2689
8
看起来有点像,不知道真假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邓小平的问题是多抢了50万吨毛泽东定大跃进指标 陈云发动土法炼钢
五千老干部评议毛泽东功过 (转载)1958年毛泽东:粮食产量1年翻番
四千老干部齐反毛关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历史事实
杨小凯:集权制度下的“自然灾害”邓小平积极支持”大跃进“
邓小平与大跃进邓小平和大跃进
1967年毛泽东:邓小平文可比周恩来 武可比林彪大跃进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ZZ
刚听国内公务员的闺蜜说……文革吗?《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承认大跃进饿死三千万(ZZ)
3000万邓小平抢粮竟然不是海日原创ZT:1958-1960年大跃进的背景起因过程和终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邓小平话题: 大跃进话题: 毛泽东话题: 运动话题: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