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7 发帖数: 155 | 1 3月4日,海外华文媒体参与网爆出猛料,刊登了一篇以“忠诚的共产党员”名义致习近
平的公开信。要求习近平下台。后经国内官媒无界新闻转载(迅速被瘫痪),其文虽言
语诚恳,然其用意却在于逼宫。因此即便是“为你和你的家人安全考虑”一类的有理话
语,也显得杀气逼人。读来令笔者后脊生凉。更不要说当事人习近平阅后的反应了。到
两天前的3月16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的《华盛顿邮报》正式报道了这件事。
标志着这件事正式在国际舞台曝光,又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各种中文消息再次
冒出,与此事有关的媒体人贾葭被爆失联等等。可见,这件事背景复杂,而且各方的博
弈非常激烈。由于盖子已经被《华盛顿邮报》彻底揭开,所以,笔者不揣冒昧,以一个
业余独立观察者的身份来探讨一下此事。
笔者总结,这件事有三个令人生疑之处。
首先,是这件事的起因。显然,引爆这颗重磅炸弹的导火索是2月下旬习近平的“党媒
姓党”论,之后遭到了任志强的炮轰。然后就是媒体对任志强的大规模口诛笔伐运动。
然而,经过十天,在两会前夕,突然销声匿迹。舆论又重归平静。海外中文媒体将之称
为“十日文革”。源自于对任志强及其支持者的讨伐都带有浓烈的文革气息。可疑点来
了:是谁敢于冲破这种默契,在两会开幕之日旧话重提,而且更加猛烈地抨击习,作为
对讨伐任一伙的反制?不论是谁有这样的熊心豹子胆,客观上都极大地损害了“习核心
”(事实上,笔者一直不认同他已经完全巩固权力)的权威。有一向维护共产党的人会
说:这或许是海外异议人士干的。笔者要说,第一,从他们时候沉默的反应来看,这不
是他们的手笔,如果是,他们一定会猛烈开火,甚至希冀造成习的执政危机。然而,他
们却一反常态,都将之视为“敏感”话题,避而远之,保持缄默。(这点下面谈海外媒
体再细谈)。只有参与网的当事人蔡楚先生,解析这可能是党内反习势力所为。其实,
这一看法也十分笼统,或者说,十分显而易见。至于内在的深刻逻辑,并没有涉及。这
一点,就很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讲实话的小男孩,在大家都不愿意出声的时间地点
,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可是,小男孩是出于天真,而炮制这封公开信的人,能够轻松进
入官媒网络公布信件内容,当然不可能是普通民间人士出于义愤所为。第二,从对于无
界新闻瘫痪式的严厉攻击处罚来看,这种命令应该来自最高层。可见对于这件事的恐惧
,或者说,是对于操作这件事背后的势力的恐惧。更准确地说,是对于这股势力在两会
上公开发难的恐惧。请注意这个时间状语——两会。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吊诡之处,则是这次事件的结束方式。这次可以视作是一场暗战,双方在桌子两
侧,看着是正襟危坐,其实是脚下你来我往,互相踢踹,但上身绝不动作。我们只能听
到桌子下面,桌布之后发出了噼啪声,却看不见他们的动作。再看双方的脸上,都是一
般威严肃穆。甚至连被踢痛的自然抽搐都没有。这真是一出堪称艺术级的政治荒诞剧,
然而却一点都不好笑。双方快进快出,进行了一场肉搏,作为观众的我们,不知道谁占
了上风,谁吃了亏。至于为何停止,怎么停止,当然就更不得而知。但笔者判断,双方
损伤都不太大,远没有伤筋动骨。吃亏的肯定是习阵营,为此担惊受怕了十多天。但毕
竟熬过来了。好比《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返老还童之际功力大减,异常脆弱,但
神功一复,又活蹦乱跳。至于另外一方,就真不好判断是谁了,在半场休息之前略占优
势,但不足以压倒习。笔者更倾向于他们这一次并不是毕力一击,而只是投石问路,摸
一摸对手的底牌。也许,他们被分开,是其他在水下的势力进行了紧急调停斡旋。而试
探的一方显然也没有必胜的信心,否则干脆选择这个时候发难摊牌算了。
其实,想想确实如此。假设习在这次两会上被逼下台,那么谁来代替他呢?有人说应该
是李克强吧。依据是在中国,党是最大的,全党服从中央,中央当然就是政治局七常委
说了算。按照排序,第二是李克强,确实该轮到他。可别忘了,名义上,这是两会,不
是党代会。不是讨论党中央人事安排的时间段(党代会是11月份)。名不正言不顺。实
质上,李克强自己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可以服人的政绩,背后的团派,在反腐中也被严重
削弱,他何来底气来即位?就算勉强即了位,这把发烫的椅子他能坐稳吗?让人怀疑。
有人提议张德江,同理,也会有人不服。所以局面就是大家互相拆台。红朝权力继承机
制,其实非常像蒙元,机制就是没有机制,谁拳头大实力强就是谁的(忽必烈就是靠内
战夺得的汗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家心里都在想,却谁也不愿意冒着政治不
正确的风险宣之于口的,就是:习下台了,说明左的道路走不通了。那怎么办?按理该
往右走了。可是,已经过去的三年,都在宣传,向右走是邪路,是和平演变之路。这种
社会风气已经铺垫得有相当火候了。这时候往右走,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会不会引
起思想混乱,人心动摇?会不会给某些野心家趁火打劫的机会?风险不得不考虑。
第三个奇特之处,是海外的反应。按理说,这是个爆炸性的消息,称得上政治猛料。海
外的华文媒体应该非常热衷。然而,他们的态度却是相对平静。只有美国之音等几家网
站刊载了消息,而且像上面所说,并未做深入探讨。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个话题,这
个时间段(两会),太过敏感,如果大做文章,肯定会招来习阵营的强烈反弹。虽然身
处海外,也不是绝对的安全。江南案、两年前的孙茂业灭门案都说明,如果真正激怒对
方,危险一样会降临。另外,大家对异议人士存在误区。觉得他们就应该和红朝体制内
不共戴天,其实不是的。相反,他们需要结交体制内的官员,来获得一手信息(情报)
。有一位就曾谈到,一位中共官员到海外找到他,请他为自己的子女做推荐,入学哈佛
。他们也有很多微信群来互通有无。可见,他们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至少大部分异
议人士都是这样的角色。还有一些完全就是红朝高层在海外的马前卒,为自己的派系做
事情。所以,他们在这种事情上会非常注意分寸,不该发声的时候绝不说话。
另一方面,就是海外(美国)的英文媒体。其实,它们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阅读量、
份额等指标都是占绝对的优势。所以,影响力非常大。然而,蹊跷的事又来了:3月6日
中文媒体就爆出了消息(或许更早),3月16日,美国大报《华盛顿邮报》才报出英文
消息。这哪里是新闻,分明已经成了“旧闻”,难道中文消息转稿英文需要10天吗?答
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多1-2天他们就能登报。然而,笔者在这之前还特意用英文google
相关内容,没有提到一点相关信息。为何拖了十天?笔者猜想,这个期间,是美国高层
开启政情系统,收集并分析情报,判断此事发展走向并做出决断的时段,抑或是专门为
了躲避两会这一敏感时段,等其闭幕后再发消息。自然就会产生疑问:华府这样做相当
于为习脱敏,有什么必要这样做维护习近平?答案是:经过综合考量,认为维护习掌权
的格局,更有利于维护美国在华(商业)利益,所以暂时“留中不发”。如果当时即刻
登报,很有可能助长习的执政危机,造成局面的失控,那样肯定对于在华美商是个不小
的打击。有人要问:美国不是新闻自由的国家吗?笔者要说:任何国家,当新闻自由与
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都必然会倒向国家利益。这个也好理解。一个理性的好饮者
,虽然知道美酒之妙,但深知贪杯有害健康。适度饮酒可以愉悦身心,多了就是酗酒。
所以,美方事实上也服从了红朝的“大局”,至少是没给它拆台捣乱。在敏感期维护了
习(红朝内部则是冷处理,装不知道),之后又放出消息,给其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也算是恩威并施,告诫其不要一味对美强硬,有些问题该妥协。当年有传言,美方将王
立军逃馆献上的政变情报通告给了红朝高层,才使胡温有时间粉碎薄周政变。传言真假
不知,但事情大同小异。
综上,这一次,红朝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算是过了这一关。也算是再一次彰显了
红朝邓—江—胡体制的超稳性。然而,必须清楚,红朝体制的超稳性虽强,终究不是牢
不可破。不少人,特别是国内的人,还沉浸在“体制大船永不沉没”的迷梦之中,甚至
一厢情愿地还将此作为依据来发展自己。其内部的固有性矛盾(官民对立、左右对立)
,一直在撕裂整个中国社会,随着红朝盛世的逝去,程度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最近,已
经明显出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撕裂。各方势力其实都和朝鲜金三胖一样,在玩刀锋边缘
的游戏,一片片地切香肠,做出一种姿态来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如此玩下去,总有切
到对方手指头的时候,那时就免不了血流成河了。
所以,笔者想说:昨天夜里,在我们酣睡的时候,有人倒下,有人还站着。我们早上睁
眼一看,还以为很安全。然而,游戏还得玩下去! | a**********u 发帖数: 28450 | 2 麻辣戈壁。
“所以,笔者想说:昨天夜里,在我们酣睡的时候,有人倒下,有人还站着。我们早上睁
眼一看,还以为很安全。”
改一下:
所以,逼者想说:昨天夜里,在我们裸睡的时候,有人倒下干,有人站着干。我们早上睁
眼一看,还以为很安全,没想到外面全是雷子。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3月4日,海外华文媒体参与网爆出猛料,刊登了一篇以“忠诚的共产党员”名义致习近 : 平的公开信。要求习近平下台。后经国内官媒无界新闻转载(迅速被瘫痪),其文虽言 : 语诚恳,然其用意却在于逼宫。因此即便是“为你和你的家人安全考虑”一类的有理话 : 语,也显得杀气逼人。读来令笔者后脊生凉。更不要说当事人习近平阅后的反应了。到 : 两天前的3月16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的《华盛顿邮报》正式报道了这件事。 : 标志着这件事正式在国际舞台曝光,又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各种中文消息再次 : 冒出,与此事有关的媒体人贾葭被爆失联等等。可见,这件事背景复杂,而且各方的博 : 弈非常激烈。由于盖子已经被《华盛顿邮报》彻底揭开,所以,笔者不揣冒昧,以一个 : 业余独立观察者的身份来探讨一下此事。 : 笔者总结,这件事有三个令人生疑之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