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两弹元勋”姚桐斌文革被造反派用钢棍砸死
相关主题
赵九章每月交100块工会费说明了什么这两个学科,都有很多人少年英才不如意
原来文革中搞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也有被活活打死的 (转载)李南央:爸爸李锐
谈谈姚桐斌赵九章在文革受迫害的事情李锐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小人
陈景润跳楼,赵九章自杀,姚桐斌被害,文化大革命好啊,文革真他是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极具传奇色彩,戎马一生却从未受伤
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不想显示自己“绝对忠诚”的态度
江西赣州官员百姓偷采稀土调查:比毒品更上瘾携带巨大的6米展开式天线
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纪实6A通信卫星 当时GSAT
这个“熊疥”为啥这么起劲地舔刁包子?知识分子的定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桐斌话题: 火箭话题: 研究话题: 姚桐斌话题: 材料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e
发帖数: 5443
1
核心提示:一个家伙一面狠狠地踢桐斌的会阴部,一面歇斯底里地嗥叫着,他的吼
声引来了更多的暴徒。这时有两个暴徒举起钢棍,向桐斌的头部猛击,鲜血立刻冒出,
他倒下了。可是这些自称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暴徒,并未就此罢休。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资料图)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彭洁清系姚洞斌夫人,原题:《“两弹一星”元勋姚桐
斌的一生》
穷人家的孩子考第一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读完小学后,由于家境困难,父亲不想让
桐斌继续读书,可是校长十分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数次来到姚家劝说:“像这
样好的学生实在可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同意让桐斌上无锡县中学。
上中学后,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桐斌不得不辍学。父亲给了他一点资金,让他在镇
上摆个小摊,卖点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两年后,他带着一点点积蓄来到上海读
高中。由于缴不起住宿费,他只好睡在教室里。
此时,上海和无锡都先后沦陷。桐斌不愿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便瞒着父亲,和四
位同学越过日军的封锁线。1939年他终于到达江西省吉安县,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
部。
桐斌读书十分用功,毕业时,在江西全省会考中,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
桐斌报考了五所大学,均被录取,他选择了当时迁往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
桐斌上大学时勤工俭学,为校方做些打扫试验室、分发邮件等工作,还为一名高中
毕业生补习物理,以补助生活费。1945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46年桐斌参加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公费留学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桐斌
看中了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
欧洲十年
伯明翰大学于1947年秋迎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国青年——姚桐斌。他选择了在工
业冶金系攻读博士,师从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伯明翰大学终身教授康德西博士(V·
Kondic)。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垮台,1949年桐斌已没有公费,只好把两年的费用匀作四
年使用。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桐斌仍然于1951年获得冶金学博士学位。
1952年1月,桐斌在英国伦敦帝国科技学院任实习指导员,并继续深造,1953年即
从该学院毕业,并获又一学位,同时还在该学院任教和做研究工作。
在英国留学时,桐斌组织参加了进步的“中国科学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
学生总会”的工作并担任过留英学生总会主席等职务。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桐斌
和海外留学生激动万分,他们向国内发了热情洋溢的贺电,并得到了回电。
作为学生会主席,桐斌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宣传新中国蒸蒸日上的情况,这引起
了英国政府的注意(英国当时未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天,桐斌接到伦敦警察厅(ScotlandYard)的通知,要他限期离开英国。这时,
世界首席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E。Pivowarski)听到此事,邀请桐斌去联邦德
国亚琛大学工作。
1954年初桐斌即赴亚琛大学报到。他扎实严谨的学术基础和工作作风给同事们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在亚琛大学期间,桐斌写过多篇关于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的论文,并自制
仪器研究金属粘性,他的工作获得了好评,被好几个国家的大学邀请讲学。但是他仍然
一如既往地宣传社会主义祖国,他要让人们在了解他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了解新中国。
在此过程中,桐斌自己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受到了党的教育,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十二名大学生起家
1957年底回国后,北京钢铁学院、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都希望桐斌能
去他们那儿工作。但后来,聂荣臻元帅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桐斌到成立不久的导
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工作,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
桐斌来到了第五研究院的材料研究组(后来扩建为研究所)。那时该组只有12名大
学毕业生。每人一张三屉桌,除了一台ROW立式金相显微镜外,没有其他仪器设备。当
时有人问这位归国专家为什么要到这么一个小单位来工作,为什么不去大学当教授或去
做更重要的工作时,他回答道:“我回国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
国家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
献力量。”
七〇三所的任务是研制火箭材料和工艺。一枚火箭有很多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有
数以万计的元器件、零部件,因此火箭材料成百种,上千项,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
材料、无机材料,等等。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材料工业水准不高,连一些低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更谈不
上航天材料了。因此,火箭材料的研制均是从零开始。
在研制出这些材料及其相应的工艺后,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接近火箭使用条件的
试验,如高温、超低温、振动、密封、烧蚀、腐蚀、老化等,其工作之艰难可想而知。
七〇三所后来调来一批大学毕业生和一些留学苏联的博士生,但是他们实际工作经
验不多,为了帮助这些工程技术人员成长,桐斌付出了巨大精力。他亲自讲课、指导,
还从外单位请专家来传授知识。冶金界的元老李熏博士和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就到七〇
三所讲过课。
桐斌要求技术人员做完实验,必须写详细规范的科学技术报告,他亲自审阅七〇三
所的每一份报告,并作批改。一位高工满怀深情地回忆:“姚所长对我们的报告看得可
仔细啦!技术方面不必说,哪怕错了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也都改正过来。我至今还
珍藏着姚所长在我一份报告上的批示。”
研究=re+search
为了培养这些科研人员,桐斌写了一篇文章《研究工作方法》。钱学森对此文非常
赞赏,评价极高,认为此文对整个导弹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推荐在院
刊《研究与学习》上发表。
《研究工作方法》一文强调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树立和培养科学的态度、作风、
秩序和程序。文章指出:在进行任何一项研究工作之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调查研
究,有科学分析,有作业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试验要系统地进行。试验后,要有分析
、总结,找出规律和写出科研报告。
在关于试验研究阶段的论述中,桐斌特别强调两个环节:
一是要认真细致追寻重要线索,解决主要矛盾。什么是研究,他风趣地说:“在英
语中,研究(research)一词的词根search,意为寻找;词头re,意为重复。可见,研
究的过程就是反复寻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弄清难题所表现的各种现象,才
有可能找出主要矛盾,使难题迎刃而解。”二是要有条理,一丝不苟。
桐斌还特别指出:“在报告的附录里,应将参考文献的名称、作者、来源等按照引
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其顺序号应与文中引用时附注的顺序号相符合,以便阅读者可按参
考资料来源寻找原文。”“在编写研究报告及技术文件时,应保持客观的科学态度和诚
实的作风,凡引用别人的论着时必须加以说明,自己的意见必须与别人的严格分别开来
。”他还要求各级技术领导对于重要的文献资料依据,必须亲自复查。
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至今被许多同志视为“仍在熠熠生辉”的“宝贵的知识和精
神财富”的这篇文章,在“文革”中竟然被当做毒草来批判。但是沧海桑田,那个时代
一去不复返了。2000年,七〇三所将此文精印成册,作为必读的教材发给该所新来的科
研人员。
预研课题80%用上了
桐斌主张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当前研究和预先研究。他认为材料研究应先于火箭设
计试制,不仅应考虑现有型号的火箭材料,同时应开始为新型号的火箭材料作准备。
桐斌列举了当时苏联和美国火箭技术发展的经验后说,研究与发展所需周期较长,
设计与生产所需周期可大大缩短。因此,桐斌主张加强预先研究,要有技术储备。
桐斌多次强调预先研究的重要性。他多次以开饭馆为例向所内人员说:“设计人员
好比顾客,他点一道菜,你说,我还不会做哪!我还要去买肉、买菜、养鸡下蛋,那怎
么成?你这个开饭馆的必须事先摸清顾客想吃什么,事先准备好肉、菜、蛋,事先学会
怎么炒出来。这样顾客点了这道菜后,你不就马上能够拿出来了吗?”
从1961年到1964年,七〇三所共开展了500余项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
批科研成果,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
桐斌领导和指导高温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课题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
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结构。他领导研究的钛合金高压容器一直在我国历代航天产品上得到
广泛的应用,对减轻火箭结构重量,增加卫星有效载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主持了液体
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到火箭型号的研制工作上,
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为我国火箭及卫星研制提供了材料
保证。
20世纪80年代曾做过一个统计,当年桐斌主持提出的预先研究课题,约80%已用在
火箭型号上了。
血洒“六·八”
1968年6月8日,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永志不忘。那时在大学教书,星期六,是
我回家的日子。一周来,我天天盼望回家。每个星期一,一到学校,我就开始在日历上
,一天撕掉一页,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我可以和桐斌见面了,万般情意涌上心头。桐
斌一定也是翘首以待,盼望着我们六天一次的相聚。吃过午饭,我急急忙忙地离开学校
,两个多小时以后,我终于挤上了从永定门往南开的公共汽车,急急忙忙往家赶。
我们的家在35栋三楼,一走进过道,就是一个客厅,一个长沙发背靠窗,面向门。桐斌
总是让客厅的门开着,坐在沙发上。这样,我一到家,他就可以看见我了。
到了楼下,我快步往上走,满怀希望,“现在已是5点多了,也许桐斌已下班,在
沙发上等我”,想到这里,我三步并两步地往上跑。当我登上三楼时,家门忽地打开,
我家的保姆啜泣着对我说:
“姚所长……被人打死了……”
“什么?你说什么?”
我感到一阵眩晕,听不懂她的话,站在门外一动不动,任由手袋掉在地上。
天哪!这不可能是真的!绝不可能!这只是一个可怕的梦魇。
三个惊恐的孩子跑过来拉住了我哭成一团。她们扶着我进了客厅,一见桐斌,我便
猛扑过去,只见他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白衬衫血迹斑斑,灰裤子上也是污血和脏土。
由于他个子高,两只脚伸在长沙发的扶手上,一只脚穿着袜子和布鞋,另一只脚光着,
没有鞋袜。桐斌的头在沙发另一端的扶手上,玳瑁眼镜不见了,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面
对着这令人心碎的景象,我终于醒悟到,这不是噩梦,而是残酷的现实。
这几天桐斌在家休息,每年5月他就患花粉过敏症,鼻涕眼泪的,不停地打喷嚏,
还发烧,医生为他打了针,让他休息。
我向桐斌建议,到我们学校去避几天,那里离中医院近,不如去医院检查一下,也
许中医对这种过敏症有治疗办法。但是,桐斌不同意,说是6月初有一个重要会议,只
要能起床,他必须去参加。后来,桐斌还是带着好些条手帕,抱病去参加了会议。
6月8日早上,桐斌手提一热水瓶开水,骑着自行车,按时上班。一进办公室,他就
开始擦桌子,扫地,泡上一杯茶,然后静下心来办公。
快12点时,桐斌收拾办公桌上的书籍文件,准备回家吃午饭。这天去办公楼上班的
人不多,有两位七〇三所的工程师,见到桐斌,急忙打招呼:“姚所长,您还在‘抓革
命、促生产’啦!外面都有人在武斗了,您还是等一等,先别回家。”
“谢谢你们的好意。上午我只批完了一个技术报告,吃完饭还得回来接着干。再说
,武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现在七〇三所仍然保存着桐斌于1968年6月8日在技术报告上的批注,这是桐斌最后
一次签写他的名字,竟成为他的绝笔。
一进家门,孩子们立即围过来,“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桐斌洗完手,亲了
一下跟在后面三岁的小女儿,抱着她走进饭厅,还未坐稳,传来一阵粗暴的捶门声。
“开门!开门!”
咚咚咚!“到底开不开门?”
正当桐斌走到门边时,门已被钢管砸开,一伙人冲进来。
“请问,你们找谁?”
“妈的,找的就是你。干嘛磨磨蹭蹭不开门?”
接着一阵噼啪的耳光。
暴徒们骂骂咧咧地将桐斌连拖带推地架下楼去。在楼门前,一个暴徒上前左右开弓
又是两个耳光。这样还不解恨,眼镜,那副伴随桐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眼镜,在显微镜
下,在熔炼炉前,就在一个多小时前,还用它阅读关于我国将要试制第一颗人造卫星文
件的眼镜,被一把从桐斌脸上抓下,扔在地上,踩得粉碎。
在中国,往往将眼镜和知识分子连在一起。那时,知识分子被认为是“臭老九”,
是“反动学术权威”。人们受的教育是:知识分子不会做工,不如工人;不会种地,不
如农民。因此,他们从心里厌恶蔑视知识分子,将憎恨发泄在眼镜上,发泄在桐斌、留
过洋的博士身上。
一个家伙一面狠狠地踢桐斌的会阴部,一面歇斯底里地嗥叫着,他的吼声引来了更
多的暴徒。这时有两个暴徒举起钢棍,向桐斌的头部猛击,鲜血立刻冒出,他倒下了。
可是这些自称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暴徒,并未就此罢休。
“站起来!装什么蒜?你又没死!”
这些没有心肝的家伙,硬是把桐斌拖到他们的“总部”。此时,桐斌已不能讲话了
,靠在一张木椅上,两眼发直,随后即倒在地上。头头们见状,就吩咐手下的人:“把
姚桐斌搞走,别让他死在我们这里!”
那几个人把桐斌拖到我家楼前人行道上,向他猛踢几脚,还故意大声嚎叫:
“起来,别装死,自己滚回去,难道让我们抬你上去不成!”说完便扬长而去。
一位邻居发现了地上的桐斌,立即跑上楼找我家保姆。他们请求将桐斌送到医院抢
救,七机部下属的七一一医院离我家不到四分之一里路,但得到的答复是:
“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只好把他抬上楼,放在客厅沙发上。由于头部几处受重伤,桐
斌一直未恢复知觉,于下午3时许停止呼吸,惨死在家中。
炼狱四日
这一夜,几个孩子和我挤在一张床上,她们哭着哭着睡着了,我又怎能入眠。漫漫
的长夜,终于熬过去,朝霞从窗口射进,6月9日来临了。两位军代表,一高一矮,后面
跟着几位解放军战士,抬着几大桶冰块。他们将冰块放进浴缸,把桐斌的遗体从客厅里
抬出来,放在上面,四周又堆放了许多冰块,然后将门窗紧闭,以保持浴室低温。
10号晚上10点半,军代表领着两个人直奔卫生间,他们是法医。
过了好长时间,他们才从卫生间出来,两位法医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没说一个字,
但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遭遇的深切同情。
矮个子军代表对我说:“快12点了,您去休息吧!明天还要送到海军医院进行解剖
。”
“解剖?”我不解地问。
法医很温和地解释,在我家,他们只做了初步检查,只有在医院里做解剖,才能详
细地检查。说完,他们四个人离去。
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思潮起伏,不能自已。
桐斌!你在世时,一直以工作为重,哪天有过空闲?现在你闲下来了,躺倒了,休
息了,却是永远的休息,再也不能对我微笑,与我谈心,和我爱恋。
我们享有爱情和幸福,但却被魔掌残酷地夺走了!
忆以往我泪如泉涌。
革命烈士证明书
桐斌惨遭杀害后,我几次向军管会要求尽早做出政治结论,但军管会一再说,七机
部的情况复杂,要我耐心等待。
我找过几次七机部的领导都没有结果,直到宋任穷被任命为七机部部长。像以往一
样,七机部换了新部长,我就去申诉。
1978年初,我给宋任穷写了一封信,说要找出杀害姚桐斌的幕后策划者,看来一时
难以实现,我要求先给桐斌做结论,追认他为烈士。
宋任穷将我的信上报中央,并在五届人大会议期间,当面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
,追认姚桐斌为烈士,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举行追悼会。经中央批准,追悼会定于
1978年3月18日召开。这一天也是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日子。
追悼会虽已开过,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文化大革命”?谁知道孩子们还会遇
到什么样的政治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多方奔走上告,要求有一个书面证明。
直到1983年,才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京烈第080040号“革命烈士证明书
。”
在证书旁有一栏详细记载其中牺牲时间、地点、原因:“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到坏
人毒打,不幸牺牲。”
我将“革命烈士证明书”复印了几份,每个孩子一张。立存此照。
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北京天气晴朗,天安门广场的国旗迎风飘扬,蔚蓝的天空上飘浮
着几朵白色的浮云,将五星红旗衬托得分外美丽。平日中外观光客多不胜数,但那天偌
大的广场静悄悄,只有解放军在那儿站岗。
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在隆重举行“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颁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该会,江泽民主席亲自为这些“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获得者佩带奖章。江主席号召大家学习这23位功臣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江主席说:“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
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次会上桐斌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江主席讲话时,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我对桐斌说:“坏人可以扼杀你的生命
,但是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不久前,一位记者和我与某副部长在谈到桐斌时,已离休的副部长对桐斌的评价是
:姚桐斌同志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无私奉献”。他即使在受到不公平
批判,受冤屈时,也不闹情绪,照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这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他
在国外有地位、有名誉,但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回到祖国,难得啊!
这位前副部长说,“姚桐斌同志为我国航天材料及工艺打下了基础,他被追授‘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当之无愧的。”这位老干部的话掷地有声。记者连声说“您说得好
!您说得真好!”
f***e
发帖数: 5443
2
中国人造卫星头号功臣赵九章文革服安眠药自杀
2013年12月12日 10:26
来源:凤凰卫视
1328人参与 19评论
核心提示:据说赵九章自杀后国防科委的罗舜初将军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作的报告,周
恩来得知这一消息顿时流下了热泪。
凤凰卫视12月1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特楼”记录了那些支撑着中国科学的大师们的人生轨迹,也折射了中国科学
发展的曲折进程,当然留给人们的并非都是那么美好的记忆,1968年10月的一个夜晚,
时针已指向两点,赵九章工工整整地写完最后一份检查的最后一个字,起身走进属于自
己的卧室刷了牙,洗的脸,烫了脚,做完平常每晚睡觉前该做的一切,然后翻身上床,
接着他轻轻地拉开抽屉,拉开一个纸包,把平时一粒一粒攒下来的几十粒安眠药全部倒
进嘴里,这才静静地躺在了床上,这一段描述来自蔡恒胜撰写的《中关村回忆》。
蔡恒胜在1953年随父母从杭州来到北京,不久搬到中关村居住,蔡恒胜的家住在“特楼
”的15号楼211,在他家的三楼就是赵九章家,赵九章的死让年少的蔡恒胜震惊,也让
他刻骨铭心,回顾一下赵九章曾经担任的职务就知道他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中国科学
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
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据说赵九章自杀后国防科委的罗舜初将军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作的报告,周恩来得知这
一消息顿时流下了热泪,他当即向有关部门打电话,查问这一情况,随后又委派专人去
中国科学院追查,其实赵九章之死并非特例,在他离世的1968年仅中国科学院自杀的一
级研究员就多达20位,受到冲击而非正常死亡的“特楼”主人中就有13楼的“一代数学
宗师”熊庆来,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博士刘崇乐,14楼的真菌学家邓叔群,15楼的化工冶
金专家叶渚沛,受到迫害的人数就更加惊人了,据统计,北京地区170位高级研究人员
有131位被打倒或者被审查,《竺可桢日记》中记录的有名有姓的科学院各研究所受到
迫害的科学家有二十位之多,其中很多人就住在“特楼”的三座楼里,赵九章身后没留
下骨灰,不过在1978年赵九章终得彻底平反,中国卫星上天后,曾经评出一批功臣,名
单所列前五位依次是赵九章、钱骥、钱学森、王大珩、陈芳允,赵九章的名字排在第一
b*w
发帖数: 14917
3
当心被版上的毛轮斥为伤痕文学,呵呵
f***e
发帖数: 5443
4
这是伤痕历史
毛轮都不敢在这个帖子出现,美国毛轮,民主党也不敢在讨论事实的帖子出现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心被版上的毛轮斥为伤痕文学,呵呵
s****a
发帖数: 6521
5
“会阴部”。。。尼玛,这还点穴脚啊,能踢穴位
f***e
发帖数: 5443
6
和日本人 纠缠 南京没死30万的伎俩一样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会阴部”。。。尼玛,这还点穴脚啊,能踢穴位
s****a
发帖数: 6521
7

我只是对这个词长期乱用很无语,你爱怎么想是你的事。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和日本人 纠缠 南京没死30万的伎俩一样
r*******g
发帖数: 2662
8
死得好。给中共卖命就是害自己的命,顺带害了别人的命。这帮所谓的元勋,都是助纣
为虐的。
S*******s
发帖数: 13043
9
勾脚撩踢裆,踢中部位即是会阴。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会阴部”。。。尼玛,这还点穴脚啊,能踢穴位
h******i
发帖数: 21077
10
是苏联帮着造的,管他屁事儿啊!
他估计也就是个写PPT的CEO
相关主题
江西赣州官员百姓偷采稀土调查:比毒品更上瘾这两个学科,都有很多人少年英才不如意
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纪实李南央:爸爸李锐
这个“熊疥”为啥这么起劲地舔刁包子?李锐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小人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b****n
发帖数: 6896
11
每个时代都有悲剧,假如今天伤痕文学集中到强拆,估计你觉得中国现在是地狱
f***e
发帖数: 5443
12
南京大屠杀能否用这个洗涤?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每个时代都有悲剧,假如今天伤痕文学集中到强拆,估计你觉得中国现在是地狱
O***O
发帖数: 1854
13
确实是。虽然死得惨,但是到死也还是个奴才,一边被打还一边替主子设计武器。
所以也算死得其所,死得正常。主子打杀奴才嘛。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死得好。给中共卖命就是害自己的命,顺带害了别人的命。这帮所谓的元勋,都是助纣
: 为虐的。

h***f
发帖数: 4541
14
这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本意么?是谁挑动群众斗群众的?
L*********s
发帖数: 3063
15
这老毕养的,害惨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0.1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核心提示:一个家伙一面狠狠地踢桐斌的会阴部,一面歇斯底里地嗥叫着,他的吼
: 声引来了更多的暴徒。这时有两个暴徒举起钢棍,向桐斌的头部猛击,鲜血立刻冒出,
: 他倒下了。可是这些自称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暴徒,并未就此罢休。
: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资料图)
: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彭洁清系姚洞斌夫人,原题:《“两弹一星”元勋姚桐
: 斌的一生》
: 穷人家的孩子考第一
: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读完小学后,由于家境困难,父亲不想让
: 桐斌继续读书,可是校长十分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数次来到姚家劝说:“像这
: 样好的学生实在可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同意让桐斌上无锡县中学。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知识分子的定义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
毛泽东26年与改革26年之比较,为何让人吓一跳江西赣州官员百姓偷采稀土调查:比毒品更上瘾
关于老毛搞四代机的标准毛轮答案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纪实
怎么搞四代机?这个“熊疥”为啥这么起劲地舔刁包子?
赵九章每月交100块工会费说明了什么这两个学科,都有很多人少年英才不如意
原来文革中搞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也有被活活打死的 (转载)李南央:爸爸李锐
谈谈姚桐斌赵九章在文革受迫害的事情李锐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小人
陈景润跳楼,赵九章自杀,姚桐斌被害,文化大革命好啊,文革真他是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极具传奇色彩,戎马一生却从未受伤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桐斌话题: 火箭话题: 研究话题: 姚桐斌话题: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