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发帖数: 6153 | 1 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转折之年,也是最艰苦的年份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1942年秋
冬,在华日军曾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抗命事件。
一次是10月15日晚,驻于湖北应山县的第三师团辎重联队,其在广水车站的第1中队
士兵7人喝酒之后,煽动其他士兵手执棍棒,猛打平素对那些不满的军官。
另一次是12月27日,在聊城冠县的北馆陶镇(即原馆陶县,1955年馆陶县县城迁至现
址)曾发生了一起“馆陶事件”,该事件震惊了日军内部。
据北馆陶镇的知情人士介绍,当年,侵华日军驻馆陶县的59师团所属53旅团的一个中队
,发生了打骂军官并使部队失去控制的事件。
馆陶事件究竟有何内幕?其大体经过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该知情人士,他给记者一
一道来,还原了整个事件。
当时,日伪驻临清的独立步兵第42大队 (原届独立混成第10旅团,1942年4月被扩编为
第59师团)通知驻馆陶县的第5中队,调出6名士兵于28日至大队部报到。
27日下午该中队的中队长福田,通知了被调出的6人。这6人当时即有不满之意,晚间为
其送行就餐时,见桌上仅有少量白酒和葡萄酒就更为气愤,当即将桌子推翻,然后去厨
房与炊事人员一起吃饭并喝了八瓶白酒,还在桌上大发议论和牢骚,发泄对这次调动的
不满。饭后,又强拉浅野准尉至营外的饭店再次喝酒,中队值日员日下曹长上前阻止时
遭到了殴打,在场的中队长也被这些半醉的人推推搡搡而离开。
这6个人因平时对浅野不满,所以在喝酒时,浅野几次被打,夜间也未敢回营而在街上
寄宿。
28日上午,6名闹事的士兵又去街上喝酒,中队长派铃木叫这些入回营进行武器、装备
清点交代时,铃木也遭到了痛打。13时左右,这几个人到了中队部,当着中队长及其他
军官的面,再次痛打了浅野准尉,中队长见事不妙,即至营区外躲避。
此时,这些闹事的士兵又至食堂将炉灶推倒,砸碎了玻璃,并至各宿舍踩坏了枪架,还
摔坏了中队部的电话机。当卫兵员去阻止时,他们更为生气,拿起了步枪开火,接着又
扔手榴弹。因都是自己人,哨兵不便动武,离开哨位而躲避。
这6个人乱开枪、乱扔手榴弹,使营区内一时秩序大乱,其他士兵也逃出了营区。
闹事的6名日军,为寻找军官进行报复,即至馆陶伪县公署、饭店、旅馆、商店等处乱
翻乱砸,谁也不敢阻挡。直至16时之后,才回宿舍整理背包并与一些人照相留念,17时
30分乘汽车去东北方向的临清。其时大队副官已接到第五中队铃木少尉的电话报告。当
晚20时,这6名士兵到达临清时即被扣押。
此时,日军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步兵第53旅团长,以及第12军司令官,刚和部队扫荡
胶东后回到济南,对此事随即进行调查。
日军第12军在派出一个小队增强了馆陶的防务后,将第五中队内与闹事有关的41人,于
1943年1月8日,调至济南进行处理。当晚,福田中队长感到责任重大而自杀。
敌第12军经军法审判,对6名闹事的士兵,以构成结伙使用武器、违抗命令、殴打上级
、故意破坏军用物品罪,作出判决:两人被判处死刑,1人无期徒刑,3人有期徒刑3至6
年。此外,对铃木少尉、日下曹长及卫兵4人,以构成渎职罪而判处禁锢刑。
对闹事直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后,日军的高级机关于1943年3月1日,对此事件负有领导
责任的日军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五十君直彦大佐予以撤职;步兵第53旅团长大熊贞雄少
将予以撤职;步兵第59师团长柳川悌予以撤职;陆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撤职。
……
当时,事件发生之地,人们称之为“日本洪部”,在原来伪县长公署东大约五六十米的
地方。现在该地已经改建成为居民区。
“这次日军内讧事件在聊城抗战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知情人士
介绍,和此次事件有关的只有当时伪馆陶县长公署还存在。
原来的时候,该公署是由一座四合院、一个穿堂和一栋办公楼组成,坐东朝西,在原馆
陶县南北大街东侧(现在的北馆陶镇东街北侧),但由于四合院和办公楼已经拆除,现
在仅存一座穿堂,诉说着过去那段饱含血雨腥风的历史。 |
m**********e 发帖数: 12525 | |
a****h 发帖数: 6153 | 3 看过关于这件事更详细的介绍,实际背后暗涵的深层次原因,是鬼子兵基层连队中,老
兵对新军官素来不屑的一贯风气。
二战时鬼子基层部队里,特务军曹、军曹军衔不高,但地位和作用却是非常重要。按现
在解放军的标准来说,特务军曹、军曹分别对应的是军士长和上士,属于士官不属于军
官,而二战时候小鬼子的军官,都是军校毕业出来的,参军后直接就是少尉。这样就造
成了一种现象,在鬼子的基础部队里,军官的军龄远比不上特务军曹、军曹。军龄十年
以上的鬼子兵,才能熬这两个军衔,而基础部队里的鬼子军官,却最多只有几年的军龄
。特务军曹、军曹在鬼子的基础部队里,担任的职务分别是副中队长和副小队长,平时
训练士兵的是他们,打仗时候带着士兵冲锋的也是他们,所以在士兵的心目中,他们的
地位比担任正职的军官更高,他们因此也瞧不起担任正职的军官。
陶琯事假的6个鬼子兵,便都是军曹和特务军曹,被调走的目的是去别的部队训练新兵
。在老部队里呆久了谁都有感情,所以这六个鬼子自然不情愿走,下边的鬼子兵也舍不
得他们走。而这个鬼子中队里的中队长和小队长,可能是平时被这留个老鬼子刁难惯了
,在这个时候有些幸灾乐祸,于是便引发起了这次事件。平时训练他们跟他们一块出生
入死的老兵要走,下边的鬼子兵在不满的同时,也就更多地站到了这六个老鬼子一方。
其实这种老鬼子兵,打骂新鬼子官的事,在鬼子的基础部队经常发生,只是这次闹得比
较大,也是倒霉地当成了杀鸡儆猴,这六个老鬼子才遭到了重罚。
据 写了《中国战线从军记》的藤原彰讲述当时在华北日军基层情况,与这些在华打了2
-4年的老兵有矛盾深刻的是
“干部候补生出身的小队长和下士官志愿者出身的分队长,就会面对入伍年次跟自己一
样或比自己还要早的老兵,就很容易发生不能彻底地严肃军容风纪的情况。另外,因为
现役军人一旦成为三年兵、四年兵,就没有被开除出现役的可能了,所以部队里自暴自
弃者有之,破罐子破摔者也不少,而且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整个部队,军容风纪败
坏的现象随处可见。部队的集结训练正是克服军纪涣散问题的好机会。 ”
这些人是从国内补入的新兵中直接挑选出来,参加了干部候补生培训与日本华北方面军
保定教导学校速成出来的。
而藤原彰这种经过陆军士官学校科班、正途出身的军官,本来就处于金字塔高处。而且
陆军士官学校从入学考试、在校的严格培训、下部队后的前辈、同学等人脉,这种陆士
出身都是陆军的天之骄子。 |
t***u 发帖数: 37 | 4 日本人学的是西方军队的军官、士兵双轨制,跟解放军以前那种从大头兵到士官到提干
逐步升迁的体系完全不一样(不知道现在解放军怎么玩)。美军从连营团一直到整个军
种,每级都有军士长,见了军校刚出来的小军官也得敬礼,但在当兵的里面威信高的多
,军官办事也得依靠他们。有点类似公司里management和labor的区别,军士长们大致
相当于工会主席。《我们曾是战士》里面那个一直跟在梅尔·吉布森身边的老sergeant
major,就是这个角色。
【在 a****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关于这件事更详细的介绍,实际背后暗涵的深层次原因,是鬼子兵基层连队中,老 : 兵对新军官素来不屑的一贯风气。 : 二战时鬼子基层部队里,特务军曹、军曹军衔不高,但地位和作用却是非常重要。按现 : 在解放军的标准来说,特务军曹、军曹分别对应的是军士长和上士,属于士官不属于军 : 官,而二战时候小鬼子的军官,都是军校毕业出来的,参军后直接就是少尉。这样就造 : 成了一种现象,在鬼子的基础部队里,军官的军龄远比不上特务军曹、军曹。军龄十年 : 以上的鬼子兵,才能熬这两个军衔,而基础部队里的鬼子军官,却最多只有几年的军龄 : 。特务军曹、军曹在鬼子的基础部队里,担任的职务分别是副中队长和副小队长,平时 : 训练士兵的是他们,打仗时候带着士兵冲锋的也是他们,所以在士兵的心目中,他们的 : 地位比担任正职的军官更高,他们因此也瞧不起担任正职的军官。
|
c****g 发帖数: 37081 | |
c****g 发帖数: 37081 | |
a****h 发帖数: 6153 | 7 日军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这种以下犯上的事件非常少见。这也反映了战争不
断扩大后,现役兵员不敷使用,大量老兵不能除役,还有大量已经除役的老兵被重新征
召入伍。尤其对于这种后方驻屯部队,因为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所以老年兵新兵特别
多,素质也参差不齐,而基层军官都是年轻士官,矛盾很多。再加上战争迟迟不能结束
,军心已经出现不稳征兆。 |
l*******1 发帖数: 16217 | 8 日军下克上很有名的,能留在中国战场的都是美差(从来都不用担心补给),很可能能
活到战后,
日军被派往太平洋守岛,德军被派往东线,基本上就可以提前开追悼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