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八百汉字联络三国 重塑中华文化圈?
相关主题
假如汉字在满清入关后灭亡(假想文,请对照汉服反思)越南是非汉语民族中最接近中华文化的
越南老百姓认得多少汉字?嫖娼是儒家文化圈穷男人特有的
中国使用汉字逾三千年中日韩早晚会走到一起的
来看台独分子最后一步——解决台湾“有音无字”问题汉字文化圈应该建立亚盟
朴槿惠称韩文是最优秀文字看到日本建议的亚洲七国集团了
Tokyo为啥非得叫东京呢?汉译成“透控”不行么?【原创】这次病毒似乎是带着任务来的
除了中国 还有哪些国家妄图抛弃汉字?(图)朴槿惠:很多人称你为男人中的男人 普京:别笑话我了zt
应该建立的是汉字文化圈的共荣让我们一起学习光辉的主体思想,反对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汉字话题: 八百话题: 中华文化话题: 中日韩话题: 文字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4
发帖数: 5125
1
八百汉字联络三国 重塑中华文化圈?
常洛闻
常洛闻
凤凰卫视记者
发表时间:2014-12-08 07:40:46
字号:A-AA+
关键字: 八百汉字中日韩常用八百汉字800汉字中国日本韩国文化正统中华文化圈
2013年10月23日至24日,中日韩共用常见汉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
日韩三方学者对草案中拟增加和删减的汉字进行了认真研讨,最终,在原草案基础上形
成了808字的《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字表原本的草案是800个汉字,最终调整
成为808个字,增加了“飲”、“韓”、“氏”等字。2014年,《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
汉字表》将被提交第九届东北亚名人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
中日韩三国在军事外交上相爱相杀几百年,在文化正统这个问题上也难免互相瞧不起。
日本自诩汉唐正宗,韩国自认宋明遗脉,一直都对中国的文化源流存有质疑之心。到了
近现代,中国进行的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化改革,加上各国政治元素的驱动,更是削弱
了几个国家的文化联系,重新提倡中华文化圈这个概念,其实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日韩两国算是中国国学最优秀的学生,这一点他们自己也不否认。举例来说,日本对俄
战争中的大老元臣,“军神”东乡平八郎长期随身携带一枚印章,印文“一生俯首拜阳
明”。日本的武士道,水户学派则深受王阳明弟子朱舜水的影响。韩国对儒学的尊崇更
为官方化,现在的一千元韩元纸币上的儒学宗师“退溪”李滉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拥护者
,发展出的退溪学派至今仍然统御着韩国的思想界,五千元上则是李滉的后辈栗谷李珥
,2009年开始发行的五万元纸币上的人物是栗谷李珥的母亲申师任堂。类似的例子还有
很多,侧面说明了儒学曾经的昌盛状况。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昌明,和民族和朝鲜民族一直是“文言二途”。即用本国语言诵读
,用汉字进行记录和标注。普通的劳动阶层只需要口传心授,基本不使用文字,需要用
到文字的士人,贵族都使用汉字。社会身份与读书多少,识字多少直接挂钩,汉字,汉
学也一直只流传于士人阶层。
后来和民族8世纪左右产生的万叶假名,朝鲜民族15世纪创造的训民正音都是民间对文
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一定规则之后,再由官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的结果。好处
就是对汉字标注进行了面目全非的本土化,非常简单易懂,能够更生动地表达本民族的
情感。但与汉字相比地位很低。日本的所谓“假名”与“真名”相对,朝鲜的训民正音
也称“谚书”,与“真书”相对。真名、真书都是指中国汉字,朝鲜谚文甚至被贵族和
士人称为“女文字”、“儿孩字”,认为使用这种文字会让本国堕为夷邦,所以都是在
形成几百年之后,社会才开始接受本国的文字系统。即使是发展了这么多年,谚文仍然
只能表示通俗的意思,抽象的书面语言仍然以汉语汉字作为基础(比如韩国国训“&#
45328;리 인간 세계를 이롭&#
44172; 하라”直译为“要有利于广大人类”,简写为홍익&
#51064;간,就是对应汉字“弘益人间”)。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让我们一起学习光辉的主体思想,反对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朴槿惠称韩文是最优秀文字
韩国人的收入Tokyo为啥非得叫东京呢?汉译成“透控”不行么?
所谓“两岸兄弟情谊”都是大陆人一厢情愿的幻想 原创除了中国 还有哪些国家妄图抛弃汉字?(图)
老中医自曝 把脉是欺骗病人的应该建立的是汉字文化圈的共荣
假如汉字在满清入关后灭亡(假想文,请对照汉服反思)越南是非汉语民族中最接近中华文化的
越南老百姓认得多少汉字?嫖娼是儒家文化圈穷男人特有的
中国使用汉字逾三千年中日韩早晚会走到一起的
来看台独分子最后一步——解决台湾“有音无字”问题汉字文化圈应该建立亚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汉字话题: 八百话题: 中华文化话题: 中日韩话题: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