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y 发帖数: 3348 | 1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时说,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目
前国外一些研究组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千人计划”等利好政策下,好项目得到支
持的机会更大。她坦言自己就是国家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生物
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后,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于2004年底回国,时年27岁,成
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
多项创新性成果,多次赢得国际同行的推荐和好评,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
我国科研硬件已经和国外不相上下
中国青年报:您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回国?
王秀杰:我当时学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比较热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
都很缺乏。如果留在美国,我可以想象到未来20年的发展轨迹,在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
步步做下去,最终做到终身教授。但我感觉即使能做到那样,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因
为总会有飘在外面的感觉。
回国除了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之外,我国发展很快,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更多
,我不太喜欢风平浪静的人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爱人都希望孩子在中国
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希望她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觉得放弃了美国一些很好的机会?
王秀杰:我觉得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
批回国的留学生,他们才是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那时国内外的待遇相差悬殊。他们更
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就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自身利益考虑
很少。
不过当时科研人员回国的待遇,虽然和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
不会有太大落差。而现在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待遇比
很多行业要低许多,并且年轻一代回国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所以很多留学人员在回
国前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生活质量、事业发展、做事的氛围等。
中国青年报:您2004年回国到现在近10年,您感觉科技领域的海外人才回国的趋势有变
化吗?
王秀杰:愿意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了。10年前国内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国外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我们的科研经费支持、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已
经和国外一些中等水平的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我认识的一些稍微年长的朋友也有回国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
,包括没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能够获得的职位、待遇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等。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弃回国工作,比如小孩比较大了,回来后不
适应中文教育。 | a******9 发帖数: 20431 | 2 生物信息学是指biostatistics之类的么? 要是说算热门的也没错 又不是杀老鼠的千老 | s*****r 发帖数: 43070 | 3 10年前热门,现在还行吗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信息学是指biostatistics之类的么? 要是说算热门的也没错 又不是杀老鼠的千老
| s********r 发帖数: 729 | 4 应该是bioinformatics吧?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信息学是指biostatistics之类的么? 要是说算热门的也没错 又不是杀老鼠的千老
| s*****e 发帖数: 16824 | 5 现在不行了,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不行了转码工比较容易。当然最近二代测序起来以后
又开始有点火了。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10年前热门,现在还行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