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巴马又画饼了:计划为国民加薪
相关主题
美国宣布530亿美元高铁发展计划台湾:奥巴马国情咨文“黔驴技穷”
华盛顿夜话:高铁和高速无线网成美国经济新引擎感觉老将其实和小将一样对美国又爱又恨啊
中国陆上油气通道安全研究报告(下)美国总统宣布建设全美高速无线网络计划
中国高铁一夜超越全世界,奥巴马也被震惊了!!中南海又穿帮了:他们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让你知道
奥巴马下周的国情咨文会提到中国几次?奥巴马将宣布竞选主题:争取公平正义经济
奥巴马国情咨文:25年内要让80%美国人口享受高铁奥巴马将发表上任后第三份国情咨文
2011国情咨文:奥巴马力挺H-1B和移民改革奥巴马今将发国情咨文 税务改革移民法案是重点
奥巴马国情咨文只字未提日本引日政界不满分析称奥巴马可能在国情咨文中重申向富人加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奥巴马话题: 美国话题: 经济话题: 制造业话题: 增加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d
发帖数: 61690
1
据新华社电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当地时间12日晚发布年度国情咨文,大篇幅着墨
经济议题,提出税制改革、增加相关领域投资等举措,扶助中产阶级,重启经济增长引
擎。
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奥巴马连任总统后的首份国情咨文囊括不少改革蓝图,可谓
“雄心壮志”。然而,在共和党控制国会众议院、两党分歧加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这
些主张面临挑战。
重经济:新建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奥巴马将促进经济增长、扶助中产阶级列为头号施政任务。
“还有数百万美国人虽然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奥巴马说,“我们的
经济正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不少人依旧没有找到全职工作……我们这一代的任务,
就是重启美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
奥巴马提议,将美国最低时薪由当前的7.25美元(约合人民币48元)逐步提高至9美
元(约合人民币56元),“增加数以百万计工作一族家庭的收入”。他说:“在这个全球
最富庶的国家,任何全职工作者都不应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关于削减财政赤字,奥巴马强调,应通过减少开支和增加税收并举的方式来解决这
一问题。他再次呼吁,富人应为美国减少债务负担作出更多贡献,同时应避免教育、社
会福利开支减少损害美国竞争力。
为确保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奥巴马在当天演讲中重点突出了制造业的重要性。
他呼吁通过税收杠杆鼓励制造业岗位回流。此外,奥巴马还宣布新建3个制造业创新中
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奥巴马宣布,联邦政府将投资500亿美元用以维修桥梁和道
路,并斥资150亿美元用以支持增加建筑就业的项目。他提议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大力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现代化港口、现代化输油管道和现代化学校等。
轻外交:撤离一半多驻阿美军
相比国内政策,奥巴马在外交政策方面只对阿富汗撤军、朝鲜半岛和伊朗核问题略
作提及。
奥巴马宣布,未来一年,美国计划撤离3.4万驻阿富汗美军,占现有6.6万美军的一
半多;到2014年底,阿富汗战争就将结束。
《华盛顿邮报》报道,奥巴马这一主张比军方高层预期的撤军速度更快。
鉴于朝鲜12日宣布成功实施核试验,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临时增加一部分篇幅,批
评朝鲜“挑衅之举”。他说,只有履行国际义务,朝鲜才能实现国家安全和繁荣,实施
核试验只会让朝鲜更加孤立。美国将与其他国家一道,采取“强有力行动”应对威胁,
同时致力于防止核武器扩散。
奥巴马说,美国将与俄罗斯保持接触,寻求继续削减核武器数量,继续采取措施加
强世界核安全。
奥巴马讲话没有详述削减数量。美国官员先前预计,美国部署的核武器数量可能由
现有的大约1700件减至1000件出头。
除经济议题外,奥巴马在国内事务方面的主张涉及全面移民改革、节能减排和枪支
管控等议题。
f**k
发帖数: 348
2
sf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分析称奥巴马可能在国情咨文中重申向富人加税奥巴马下周的国情咨文会提到中国几次?
奥巴马国情咨文五提中国 罗姆尼炮轰奥巴马“可耻”奥巴马国情咨文:25年内要让80%美国人口享受高铁
伊朗称奥巴马对伊言论是政治宣传2011国情咨文:奥巴马力挺H-1B和移民改革
华府观察:奥巴马对华发难 不奇怪奥巴马国情咨文只字未提日本引日政界不满
美国宣布530亿美元高铁发展计划台湾:奥巴马国情咨文“黔驴技穷”
华盛顿夜话:高铁和高速无线网成美国经济新引擎感觉老将其实和小将一样对美国又爱又恨啊
中国陆上油气通道安全研究报告(下)美国总统宣布建设全美高速无线网络计划
中国高铁一夜超越全世界,奥巴马也被震惊了!!中南海又穿帮了:他们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让你知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奥巴马话题: 美国话题: 经济话题: 制造业话题: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