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r 发帖数: 11175 | 1 http://nesc.org.hk/main/newsinfo_219.html
國民教育議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總監 黃志明 2012.08.01
自《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引起爭議,經過大半個月被採訪,看過坊間很多
報導後,我落入深深反思,很想弄明白究竟發生什麼問題。
港人恐懼一國一制
社會大眾擔心洗腦,由來有因,香港回歸中國十五年,但人心未歸,是事實。一國
兩制中香港一制會否被國內一制漸漸同化,港人內心充滿恐懼,也是事實。我在香港土
生土長,珍惜法治、人權、民主、自由、廉潔等核心價值,亦期盼國家走上同樣道路,
但只要回顧歷史,面對現實,就會理解十三億人口、地域遼闊、歷史包袱沉重的中國,
要建成理想國度,何其漫長。國家要理解香港人的恐懼心理和批判態度,香港人亦要理
解國家複雜國情和舉步為艱;彼此尊重事實,理性溝通,成熟討論,促進大家一同進步
,建設美好家國,應該是我們共同目標,大家不會反對吧。
缺乏互信,社會撕裂,令人痛心
香港社會是多元的,向來不贊成一言堂,已是共識,包容不同聲音,正常不過;
但是近年情況似乎有變,社會一有爭議,很快上升為意識形態之爭──親中反中/親共
反共,簡單兩極化,彼此缺乏互信,不是良性以事論事,乃惡性以陰謀論事,不深究事
物本質,非友即敵,社會撕裂,令很多關心家國的人痛心不已。
未知先審,未審先判,以偏概全,並不公道。
我當了老師廿多年,相信公道。「公道」,就是以理服人,不偏不倚!此刻談公道
,是充滿感觸的。擔任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總監一年多,辦過的活動很多,有講座、參觀
、出版、電影討論等,而今次爭議的焦點《中國模式》小冊子,只是眾多資料冊其中一
本。社會大眾監察本中心,非常合理,評價《中國模式》冊子,當然歡迎;我只想要求
一點:公道!請了解此冊子成書過程及看過內容「全部」才下斷語。冊子成書於2012年3
月,是委託浸大中國當代研究所編製的,第1頁清楚列明適用課程為通識教育科等,根
本沒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完全」不涉及4月才出爐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兩不相關
,硬被扯上關係,甚至說冊子為「指定」教材,混淆事實,請問公道嗎?未知先審,未
審先判,是否有違公道?
《中國模式》開宗明義主張兼聽善惡,不可偏執
此刻為小冊子辯解,或許有點傻,因為它已人人喊罵,被定性為內容偏頗。本著
「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本著追求公道精神,我只想說,「偏頗」真的不符事實,《
中國模式》冊子開宗明義第1頁前言就申明:「如何清楚認識『中國模式』,我們要兼
聽善惡,不可偏執一面,這是我們認識國情,以至學習學問的基本而應有的態度。」。
要是真的讀過全冊34頁的每一頁,就會從14個「思考點」中28個問題看到編者力求多角
度批判,例如第27頁反思「中國模式」一章,列出綠霸軟件、我爸是李剛、毒奶粉事件
及動車追撞事故內容,然後在「思考點」提問:「上述不同事件與中國模式的運作有何
關係?為什麼會出現不同情況?肇事者得到的懲處是否足夠?你認為還要做什麼措施?
」在第29至34頁教與學建議,只要讀者願意一字一句閱讀,就會發現每個問題都是實事
求是,鼓勵理性思考、明辨是非。請不要相信我一面之詞,請相信自己,拿冊子從頭到
尾仔細讀讀(冊子已上網),最好同時閱讀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為此所發聲明全文,然後
才作判斷也未遲啊!
「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標題確有不足之處
冊子是有不足之處,需要改善,第10頁「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與「政
黨惡鬥,人民當災」的「標題」確會引起猜疑:綜觀全書34頁每個標題,絕大部份是陳
述句式(如第23頁「家庭倫理觀滲透社會組織和行政管理」),沒有褒貶意味,但第10頁
標題卻明顯與其他標題並不一致,令人懷疑歌功頌德,不無道理。不過,當大家翻到後
面一頁即第11頁,立刻就讀到:「以上所述『民本思想』、『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以表現和考核為本的官員遴選機制』、『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均是社會科
學所言的理想型(IdealType)……」,這正正是浸大編者解釋的依據:是引述北京學者
觀點,講的是理想型,不是歌頌中國現狀。無論如何,有所不足就得承認,乃實事求是
態度。
尊重事實、真誠溝通
作為國民教育服務中心負責人,無論問題出自哪裡,都得承擔。過去大半個月,
出席電台節目,開記者會,接受幾十個電話查詢,我都用心聆聽,平心靜氣討論,擺事
實,講道理,沒有迴避,因為唯有真誠對話,態度開放,才有真正溝通。
我接受過10多位記者採訪,當被質詢小冊子太偏頗時,都會先問一問對方曾否讀
過「整本」冊子。結果只有2位記者答有,其他的都說沒有。為此我非常失望。我理解
記者忙碌,但作為新聞工作者,如果以偏概全,對大眾是否公允?忽然想起孔子一個故
事,「話說孔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有次缺糧,弟子將僅餘米粒煮飯,孔子瞥見他偷
偷地放飯入口,很不高興,問道:你為什麼偷吃?弟子非常委屈,說:我吃的是燒焦的
飯,若不是偷偷吃掉,老師知道,一定不讓我吃,但米飯太少,我想留好的給老師。」
原來親眼所見所想,未必與事實一致。
不能洗腦,亦不容洗腦
常言道:「耳聽七分假,眼看未為真」,要尋根究柢,才能探究出真相。遺憾的
是今日香港社會,或許因為恐懼被同化,很容易「將人歸邊」,「將事簡化」為對錯、
敵我……最後變成「事理永遠說不清」。不過,也有可喜現象,就是公民意識提高了,
例如家長準備集思廣益編製國民教材,給師生選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是否可以洗腦,
第一,看課程指引是否偏頗(注意,已修訂);第二,老師選取什麼教材;第三,施教過
程是否鼓勵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要洗腦,過幾關,我深信:不能洗腦,亦不容洗腦。
明辨問題,逐一討論,理性解決
容我呼籲:請大家停一停批評,看一看原材料,想一想自己觀點,弄清楚問題:
是反對國民教育抑或反對課程?是反對在初小施行抑或反對在學校施行?是反對課程抑
或反對評估……反對的理據又是什麼?政府支持的理據又是什麼?是否有交集,可以好
好解決問題?
明辨問題,抓住核心,理性辯論,有根有據,才是成年人良好的身教示範,才能
啟發孩子明辨是非,為建設社會作出貢獻,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香港才不致終日砲火
連天,嚴重內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