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g 发帖数: 682 | 1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
,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
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
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
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
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
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
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
么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
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
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全身心地投
入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刘继兴考证,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
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
,就是这样。”
这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说出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虽然没
有眼睛鼻子,却维妙维肖。
丰老很赏识这篇品评他画作的文章。事过三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文章发表的年月
和作者的名字。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
涨价。《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
瘦了油条”。
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抗战时期,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
令长官余汉谋均不战而逃,广州沦陷。香港某报愤慨地将失地事件与三人名字巧妙地嵌
在标题之中,即成:余汉无谋 吴铁失城 曾养离甫
此嵌名标题讽刺辛辣,使国民党军政要员的投降嘴脸暴露无余。
1942年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派遣年仅25岁的记者张高峰到
中原地区采访。他从重庆经西安到达洛阳,看到处处流浪的灾民,鸠形鹄面,沿街乞讨
,悲惨的号救之声,随处可以听到。随即他又到豫西、豫东、淮阳等地采访,目睹灾民
流离失所、遍地饿殍的惨景,而国民党当局有意掩盖灾情,不使外泄。
1943年1月17日,张高峰从河南省叶县向《大公报》重庆馆寄出一篇题为《饥饿的
河南》的长篇通讯(6000字)。《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看到这篇通讯后深感事关重大
,改题为《豫灾实录》发表于2月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通讯的内容只字未动。
通讯中写道:“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
吃光了)与野草维持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
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报道详尽记述了河南水、旱、蝗、
风、雹等天灾,也揭露了当局向灾民征兵、征粮等人祸,惊叹灾民的悲惨生活,质问当
局为何不救灾!
王芸生读后气愤异常,他对比重庆纸醉金迷的现状,提笔写了一篇的社评,标题只
有振聋发聩的六个字:《看重庆念中原》
这篇社评发表的当天晚上,新闻检查所派员送来了国民党当局限令《大公报》停刊
三天的决定,以示“惩戒”。《大公报》遵令于2月3、4、5日停刊了三天,造成了西南
大后方轰动一时的“《大公报》停刊事件”。《大公报》停刊三天后,发行数由6万份
增至10万份。发行数的增长,无疑是读者对停刊处罚的回击。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