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越剧与沪剧 ——写给不大看戏曲的人
相关主题
列宁是德国特务?【请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如此不同 (转载)
王文娟与孙道临【转载】牡丹亭外
也跟风抛哥砖──舞剧《牡丹亭》紫竹调
安琥的《风筝》童自荣:可尊敬的草根
【随手拍中秋】《西湖月》昆曲和评弹为什么没有生命力
【恭喜大才子新官上任】沪剧《罗汉钱》:燕燕做媒 (转载)又买了一批书
外来的女婿会唱戏郑异凡:鲜为人知的另类革命家
朋友妈妈唱的《金丝鸟》 (转载)YAHOO一批帐号密码被黑客公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沪剧话题: 上海话题: 越剧话题: 剧团话题: 戏曲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5
发帖数: 645
1
·老 达·
越剧与沪剧是上海最大的两个剧种,越剧诞生在浙东,成长发展都在上海,沪剧是上海
土生土长本地剧种。上世记四五十年代上海是全国最大码头,经济繁荣,土洋杂什,各
色人物都闯荡大上海,戏曲舞台五彩缤纷。据1954年的统计,经常在上海演出的剧种有
14种,京,越,沪,淮,扬,甬,锡,粤,潮,滑稽戏,昆曲,苏滩,评弹等,各种剧
团有近140个,其中越剧37个,沪剧24个,淮剧10个,滑稽戏9个,京剧5个,每天观众
达十万人,(当时全市人口约500万)剧场数达110余,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心繁华商
业区,当时号称东方百老汇,加上影院,书场,舞厅,我看比纽约的百老汇还热闹。
京剧在上海仍是占老大地位,虽本地剧团不多,多演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全国京剧名家
似走马灯地闯荡上海,在上海唱红才算红,京剧长期占据全市最大的四个场所:天蟾舞
台,大舞台,中国大戏院和共舞台,还都集中在最闹猛的西藏路地段,相隔几分钟的路
程。越剧场所众多,但档次分明,一流剧团可进黄金大戏院,丽都戏院等,四十年代末
,袁雪芬,范瑞娟的雪声剧团入注一流影院——大上海电影院,1950年范瑞娟,傅全香
组建的东山越艺社与徐玉兰,王文娟的玉兰剧团进入卡尔登大戏院分别轮流演日夜场。
该一流影剧院在大光明电影院旁边,与国际饭店隔小马路相望,后改为长江剧场,为上
海话剧固定场所,现已拆除。沪剧只好屈居于中央大戏院,新光戏院等中等场所,都还
是集中于西藏路地段。
这样多的剧种,剧团和剧场,观众各有所好,形成不同社会群体,京剧以南北工商界男
性群体为主,越剧以江浙籍太太小姐和女职工女店员女工的女性为主,沪剧以本地人(
浦东人,也可能住浦西)商界,工厂员工为主,上海有大量江淮地区群体,他们居住在
杨树,闸北,普陀区,叫下只角,多为工厂工人,小商贩或手工自由职业工人,他们喜
爱淮剧和扬剧。知识界文化较高者是不大看戏曲的,他们锺爱的是美国电影和话剧,洋
人有交响乐可听。上海多江浙江南籍人,本地人倒反不是主流,沪剧怎地也超越不了越
剧。
沪剧起源于江南农村民间山歌,据说也有两百年历史,20世记初进入上海市区,由滩簧
发展到申曲,到四十年代改称为沪剧。早期以说唱新闻的形式,有点像活报剧,进入市
区后,大量演时装戏,描写江南地区世俗风情,如《陆雅臣》,《借黄糠》,《阿必大
回娘家》,《庵堂相会》等。在十里洋场电影话剧及西方文化影响下,转向反映大都市
生活风貌的“西装旗袍戏”,如《魂断蓝桥》,《大雷雨》,《叛逆的女性》,《少奶
奶的扇子》,《蝴蝶夫人》,《幽兰夫人》,《冰娘惨史》,《碧落黄泉》等。沪剧音
乐有江南丝竹乐味道,一把二胡娓娓委婉拉来,动人心弦,它的唱腔柔和优美,都是用
本嗓发音,不用假嗓和胸腔或头腔共鸣。周小燕教授听了提过建议:“沪剧演员中音区
尚可,唱高音和低音时受到了限制,若照顾了中高音,将调门定低或强迫发出高音,不
正常使用嗓子,日久天长,嗓子就失去了光彩。“道理是对,可是用西洋美声唱的就不
是沪剧了。沪剧从山歌发展而来,板式小调很多,赋子板,三角板,十字板,散板,反
阴阳等,但主要唱腔是能表达细腻感情的长腔类,如长腔长板(往往无伴奏清唱),长
腔中板,快板慢唱等,听来如怨如诉。
沪剧不可能走向全国,方言是最大障碍,它唱白用的还非上海话,是上海本地话,俗称
浦东话,外地人难以听懂。越剧采用嵊州官话,自身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戏剧韵白,并非
生活道白,与京剧韵白类似,这是区别话剧加唱的好现象,沪剧就没那么幸运,成了方
言加唱。沪剧一开始就贴近现实生活,没有演古装历史题材的传统,戏曲演现代剧目,
弊大于利,特别在政治多变的年代,主旋律老在变化,剧目很难做到加工精细成为经典
,演过的戏中能保存两段好唱段就不错,全剧再演就不好看了。老百姓在平常的生活中
都不容易,进剧场是种渲泻与调整,宁愿替古人担扰,也不愿在舞台上看到现实生活中
的再版,那种假大空的政治说教,进剧场再受一次教育?京越剧的传统古装戏却能屡演
不衰。
上世记四五十年代也是沪剧最繁荣时期,剧目众多,流派纷呈。若不考虑四十年代的前
辈演员,全盛时期盛名的生角有筱文滨,解洪元,邵滨孙,赵春芳,丁国斌,王盘声等
,旦角有石筱英,丁是娥,小筱月珍,顾月珍,王雅琴,汪秀英,凌爱珍,杨飞飞等,
每人都有大量喜爱他们的观众群。从我个人审美情趣听,生角当推王盘声和解洪元,旦
角当推石筱英,杨飞飞和小筱月珍。
王盘声是沪剧小生中最流行和观众最喜爱的流派,他的唱腔清新流畅,韵味十足,表演
潇洒飘逸。他的经典唱段《碧落黄泉》中“读信”:“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和《
李三娘》中“刘志远敲更”:“夜阑人静,度小百家才勒郎床郎厢”,上海人没有不会
哼几句的。声情并茂,远离家乡的上海人听到这两段唱,“无不热泪盈眶哪”。
解洪元的唱腔抑扬顿挫,爽朗豪放,宽洪醇厚,1949年评为“沪剧皇帝”,代表作有《
借黄糠》,《魂断蓝桥》等,在《芦荡火种》中虽是配角,一段“开方”:“迪张药方
非寻常”把解派唱腔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十分耐听。
石筱英生就一条甜糯嗓子,唱腔清脆流利,自然柔和,韵味醇厚,表演朴实细腻,真切
感人,年轻时善长演名门少妇,闰阁怨女。她的代表作《大雷雨》中“你说我不肯原谅
我”,我不知听了多少遍她的录音,实在太好听太感人了,知道什么是如怨如诉。她与
邵滨孙演唱的《叛逆的女性》中“花园会”:“叔叔侬不要太靠近”,也是男女对唱的
经典。石更为难得的是人到中年开始发胖,再演少妇就不合适了,1952年起,改演老旦
彩旦,而且甘当配角,但给她演来,一样出彩。《罗汉钱》中媒婆五婶,《阿必大》中
的恶婆婆,《芦荡火种》的沙老太。
杨飞飞发挥音色沙哑宽厚又低沉的特点,在《妓女泪》中“自叹”,用八种曲调组成“
杨八曲”,听来别有韵味,代表作有由柔石小说改编的《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
雷雨》中四凤,人到中年已发胖,应改戏路,演小姑娘看来不舒服了。学唱她的传人众
多。
小筱月珍是沪剧刚派最好的传人,吐字清晰,铿锵有力,低沉飘逸。在《陆雅臣》中演
配角丈母娘,有段《吃馄饨》的赋子板,唱来刮辣松脆,成为经典,代表作有《冰娘惨
史》,《碧落黄泉》,《庵堂相会》等。
到五六十年代,有一批新人拥现,他们继承上一辈流派特色,也有新的探索,其中姣姣
者生角有学王派的张杏生,刘银发,沈仁伟,学解派的沈伯涛,汪忠华,李恩来,而袁
滨忠在王派基础上有发展,有人称袁派。旦角有筱爱琴,韩玉敏,许帼华,沈惠中,学
丁派的诸惠琴,马莉莉,学杨派的赵慧芳,吴素秋,学石派的陈瑜等。这是沪剧黄金时
代,他们演老一辈的传统戏外,也与老一辈名家共同演出了大量新排现代戏,如《罗汉
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赵一曼》,《雷雨》,《日出
》,《黄浦怒潮》等。江青在上海看了人民沪剧团的《芦荡火种》和爱华沪剧团的《革
命自有后来人》后,移植搞起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和《红灯记》。要说沪剧对文化大
革命中大树革命样板是有功的,但沪剧与其它戏曲一样被禁止演出,沪剧人一样被打击
摧残。
十年浩劫后,沪剧也人事全非,名家老了,也有的走了,那时的新人也被耽误了,上世
纪八十年代培养了一批新人如生角孙徐春,徐俊,钱思剑,沈伟,旦角茅善玉,吕贤丽
,倪辛佳,华雯,陈苏萍,方佩华,顾奇君等,其中孙徐春和茅善玉搭档称为金童玉女
,他们英俊漂亮的外貌,充满阳光的青春气息,甜美动听的演唱,受到大批戏迷的喜爱
与追捧。茅善玉的《璇子》一炮打红,孙徐春的《逃犯》中“为你打开一扇窗”唱遍上
海大街小巷。但是在演唱中总感到缺了点什么,他们唱的更像歌而不是戏,传统的流派
不被重视,与文革后社会风气也有关,唱得更嗲更甜更软更糯,唱白不再用本地话而用
上海话了,过去沪剧的韵味没有了,更像上海话加唱。最近听说马莉莉在上海政协会上
大声疾呼要保护上海话,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号召下,沪剧院竟招不到几个本地籍说合格
上海话的年轻学员。方言衰退几乎是全国普遍现象,地域文化包括地方戏曲颓势难免,
上海专业沪剧团体仅存三个,还不能经常演出。
沪剧的颓势不仅是方言衰退的原因,当然主要是新媒体多样化大环境的必然,沪剧比京
,越本身艺术上感染力的不足也有关。演现代戏总像演活报剧,过眼烟云,沪剧对舞美
,灯光,音乐,效果一直不太重视,演员的形体动作就是生活化,很难满足观众的审美
要求与变化,更没有像越剧有赵志刚,茅威涛等一批勇于革新的领头人物。茅善玉这次
带了三出曹禺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家》进京,没有创新,艺术上不如老
一辈的演出。记得1959年当时上海六大沪剧团联合在上海大舞台演出《雷雨》的盛况,
丁是娥,解洪元,石筱英,邵滨孙,王盘声,杨飞飞,小筱月珍,筱爱琴,袁滨忠等全
部登场,已成绝唱,无法超越。
沪剧人才流失很多,五六十年代一批已老去,八十年代一批如孙徐春,徐俊等本是承前
继后的一代,又很有观众缘,却都脱离舞台,人各有志,坚守箫条的沪剧事业难说有什
么前途,现在有点阴盛阳衰。九十年代与新世纪成长的一代还很稚嫩,难以撑起大场面
。沪剧还没有如越剧的广大浙江腹地作支撑,大上海就是它的舞台,最远也就幅射到苏
州,湖嘉地区。沪剧票友沙龙好像比越剧还热闹,沪剧与越剧繁荣仍要靠大都市,特别
是上海,连杭州都靠不住,市场还是太小,各方面力量有限,更不要说打回老家去,曾
经沧桑难为水。
2011.8.29
□ 读者投稿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YAHOO一批帐号密码被黑客公布【随手拍中秋】《西湖月》
牛筋生快【恭喜大才子新官上任】沪剧《罗汉钱》:燕燕做媒 (转载)
香港是不是有过一批左翼电影?外来的女婿会唱戏
俄罗斯查货一批中国间谍小家电 (转载)朋友妈妈唱的《金丝鸟》 (转载)
列宁是德国特务?【请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如此不同 (转载)
王文娟与孙道临【转载】牡丹亭外
也跟风抛哥砖──舞剧《牡丹亭》紫竹调
安琥的《风筝》童自荣:可尊敬的草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沪剧话题: 上海话题: 越剧话题: 剧团话题: 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