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发帖数: 11593 | 1 说来惭愧,对于一向被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我的所知其实相当有限。四书中,大约只
在中学课本里学了点论语和孟子的片段;五经还好点,易经作为算命书读着好玩,诗经
是诗集,偶尔要附庸风雅时也拿出来读一读。但是其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这次在版上看到wh贴的梁实秋老先生的文,对礼记略微引用了两句,这两句意外地引起
了我对礼记的兴趣——仅仅从被引用的部分看来,礼记应该是一部相当实用的教人各种
礼仪的书。于是,赶紧找出来翻了一遍。
读过后的第一感受:我天朝果然不愧为礼义之邦!
借梁老先生那文中引用的寓言,豪猪们聚集在一起时,彼此要收敛身上的刺免得刺到别
人;而所谓礼,也就是在人与人接近到一个地步时,为了避免互相冲撞冒犯而约束自己
的准则,其原则无非是律己以及为别人着想两样。这两样,在礼记里有颇多体现。
礼记的大部分内容有其历史局限性,譬如皇帝的仪式、祭祀的规矩、哀悼与戴孝的准则
,乃至衣服的式样,现在已经用不上了——ps那里头关于悼念死人的规矩也未免太多了
一点……另有一些特别强调阶级之分的,看了未免不爽。不过也有很多礼仪准则,到今
天仍然很是实用。我觉得最实用的,大约是曲礼上下两章,梁老先生所引用的,就是从
曲礼上摘出来的。
譬如这一段餐桌礼仪——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
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
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
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规矩很多,但是多数要求都是非常合理的,譬如不要用手拿食物(抟饭),不要吧唧吧
唧地吃(咤食),不要把吃过的菜放回去(反鱼肉),不要霸占着某样菜吃(固获),
不要剔牙(刺齿),吃完饭客人要帮忙收拾自己的碗筷,主人也要谦让说您放着就好。
也有些似乎苛刻,但是如果能做到,那一定能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譬如手上不要有
汗(泽手),不要啃骨头(啮骨,好吧如果主人请吃酱骨头那一定是跟客人过不去)。
另外有两条非常有趣,就是客人不要往自己的汤里放盐梅调味(絮羹)以及不要喝蘸肉
的酱料(歠醢,真有人那么做?);但紧接着就提出了如果客人做了这两件事主人该当
如何应对——客人自行调味时,主人要为菜不合客人的口味道歉;客人喝蘸肉的酱时,
主人要为饭菜不够丰盛害得客人连酱料都要当菜吃道歉。从对主人应对的规定就可以看
出来为何这两条举动客人做来会有失礼之嫌,前者等于暗示主人的菜调味不好,后者等
于暗示主人的饭菜不够丰盛。这两条餐桌礼仪是标准的教人换位思考的好例子。
另有迎客礼仪如下: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
肃客而入。
所以古人迎客的规矩是:带客人一起进门的,每道门要让客人先走;唯独到了内室门口
这一道是主人先进去准备好座位再出来迎接客人。客人要辞谢,主人再带着客人进去。
我把这套流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我是那个客人,这样安排的确会
让我更加舒服,我一定会因此而非常感激主人的尊重与熨贴。
正在跟LG安利礼记,强烈推荐他也读一遍。同时决定把这些规矩教给娃。
--------------------------------------------------------------------------
礼记里还有一章内则,主要是介绍理家的规矩的。比较有趣的是其中有大量文字介绍怎
么处理各种肉类菜类,哪些腥臭的部分要去掉,长成什么样子的家畜的肉味不好要避开
,还有一些烹调的基本原则,针对季节如何准备饮食,什么肉要怎么处理,哪些菜可以
搭配,诸如此类。有兴趣体验古人饮食的不妨借鉴一下。 |
t******0 发帖数: 3757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 读得真快啊。礼记不长吗?
小时候过年吃白斩鸡,我和我妹常用筷子蘸着酱油+香油+蒜末的酱料吃,很香!第一次
吃上海小绍兴白斩鸡时也用筷子蘸过调料吃,特别好吃。肯定还蘸过其他酱料调料吃,
都很好吃……
前两天读叶广岑的一篇小说正好也说到生活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去往日本,正逢家丧,按
中国丧礼穿白服,给每个吊唁者认真磕头,陪每个吊唁者掉眼泪。“来自礼仪大国的传
统风范使日本人感动”。不过这些丧礼传统在中国可能也只在乡村看得到了。
帖子里引的这段餐桌礼仪,前面都挺细致周到(看到霸占着某样菜吃就想起王安石的无
心之霸……)。饭后客人必帮忙收拾、主人必谦让不要他收拾,这些本意也很礼貌客气
,但固定为仪式可能流于客套。不知道礼记有没有规定主人必须给客人添饭添菜,客人
必须谦让不要不要,哪怕他心里说要要要,而主人又必须坚持要要要……这个经典的中
外文化差异段子(美国主人在客人说不要后不会继续劝说),常被用来证明中国文化的
虚的一面,更激烈的就批为虚伪了。这么来看礼仪也是把双刃剑。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来惭愧,对于一向被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我的所知其实相当有限。四书中,大约只 : 在中学课本里学了点论语和孟子的片段;五经还好点,易经作为算命书读着好玩,诗经 : 是诗集,偶尔要附庸风雅时也拿出来读一读。但是其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 这次在版上看到wh贴的梁实秋老先生的文,对礼记略微引用了两句,这两句意外地引起 : 了我对礼记的兴趣——仅仅从被引用的部分看来,礼记应该是一部相当实用的教人各种 : 礼仪的书。于是,赶紧找出来翻了一遍。 : 读过后的第一感受:我天朝果然不愧为礼义之邦! : 借梁老先生那文中引用的寓言,豪猪们聚集在一起时,彼此要收敛身上的刺免得刺到别 : 人;而所谓礼,也就是在人与人接近到一个地步时,为了避免互相冲撞冒犯而约束自己 : 的准则,其原则无非是律己以及为别人着想两样。这两样,在礼记里有颇多体现。
|
c********d 发帖数: 11593 | 4 我没全读,哀悼和祭祀的规矩太多了,读起来不耐烦;仅仅是拣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读了
一点。里头还有全套的订婚结婚的礼仪、聘请官员的礼仪、着装规定等等等等。
说了主人在开始吃饭前可以劝菜也可以不劝菜,劝菜时客人要谢了再吃,不劝时客人可
以直接动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读得真快啊。礼记不长吗? : 小时候过年吃白斩鸡,我和我妹常用筷子蘸着酱油+香油+蒜末的酱料吃,很香!第一次 : 吃上海小绍兴白斩鸡时也用筷子蘸过调料吃,特别好吃。肯定还蘸过其他酱料调料吃, : 都很好吃…… : 前两天读叶广岑的一篇小说正好也说到生活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去往日本,正逢家丧,按 : 中国丧礼穿白服,给每个吊唁者认真磕头,陪每个吊唁者掉眼泪。“来自礼仪大国的传 : 统风范使日本人感动”。不过这些丧礼传统在中国可能也只在乡村看得到了。 : 帖子里引的这段餐桌礼仪,前面都挺细致周到(看到霸占着某样菜吃就想起王安石的无 : 心之霸……)。饭后客人必帮忙收拾、主人必谦让不要他收拾,这些本意也很礼貌客气 : ,但固定为仪式可能流于客套。不知道礼记有没有规定主人必须给客人添饭添菜,客人
|
z***t 发帖数: 2261 | 5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 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逰之仇不同国。
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
报。’
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
a*o 发帖数: 25262 | 6 古时候,女人只有三从四德,大多数不准读书的,只能嫁个大家公子。你们现在幸福了
,不仅读,还发表意见。 |
M********c 发帖数: 11672 | |
s*******9 发帖数: 1559 | |
f*****n 发帖数: 12752 | 9 以礼律己以为贤,以礼律人近乎专。
礼之以心见其诚,礼之以行难去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