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e 发帖数: 3048 | 1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
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
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
的墓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除此
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劳燕”最惯是“分飞”
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而又忧
郁感伤。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一个少年心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之
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上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
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
后来我飞到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当读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
时,我才知道了自己从前的误读。
原来,“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
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伯劳俗称胡不拉,是食虫鸟类,大多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
因为较常见,所以也就被写进了诗里。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的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
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因此,
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
,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因此,“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天空没有留下劳燕的影子,但“劳”和“燕
”曾经飞过,曾经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过。
“七月流火”非天热
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某大学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
是天气?”此言一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纷纷议论。
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的日子。这句“七月流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
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发烫。因为,此“七月
”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
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
,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
。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
火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
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
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
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
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
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
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
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
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
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
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莘莘学子”多少人
高考前一天,有家电视台做了一则各单位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的报道。报道的标
题是:“各地纷纷为莘莘学子们参加高考提供便利。”其中,一名记者在报道结束时说
:“祝愿莘莘(xinxin)学子都取得好成绩。”看完之后,不由得为考生发愁:若是高
考卷子上出现了这个词,看节目的学生该如何是好?
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
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
,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
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
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曰:莘莘征
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
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
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
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
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莘莘学
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
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再用这些限定,
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
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乱说“哇塞”伤风雅
“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地区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
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
“我”,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是很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
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这样一句很难听的话本来是不应当流行开来的,但是现在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先是在
台湾的影视传媒上出现,后来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又刻意模仿,现在连省级电视台的节
目主持人嘴里也经常说,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了起来。
造成这个不文明的口语传播开来的原因在于,一些影视传媒机构的不负责任,一些影视
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跟风。他们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么意思,只是
主观地认为“塞”是一个叹词,跟“哇呀”、“哦哟”、“呜呼”差不多,仅仅是表示
惊叹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论老的少的,赶时髦般地抢着用,开口闭口就是
一个“哇塞”.
还有一些人,看到别人不说这个词,就嘲笑人家“土得掉渣儿”、“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实在是不应该。更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是,一些女孩子在大街上打招呼也会大呼小
叫地用“哇塞”,真让人觉得难为情。
“呆若木鸡”是境界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
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
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
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
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
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
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
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
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
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
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
是愚钝,真正有高超的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
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
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
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跳槽”本是青楼语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其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
你炒没炒老板的“鱿鱼”?你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工作?但在明清时代,这句问话却
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随便翻翻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跳槽”一词不时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类钞》对
“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
,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说得很明白,最早这个词是说妓
女的。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
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
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
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是啊,同样一个词,妓女用得,为什么嫖客用
不得?与此相佐证,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
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
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
”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
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
当作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
“朕”也曾是老百姓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变态的习惯,那就是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包
括名字,包括人称代词。譬如“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个人都可以
使用。自从秦始皇以来,这个词就和普通人无缘了。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对“朕”作出了如此的解释:“朕,身
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朕”才由寻常百姓家飞入了皇宫之中,-去不回头。
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比较谦虚。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寡人”、“
不谷”.“孤”者,谓自己不能得众也;“寡人”者,“寡德之人也”;“不谷”,谷为
食物,可以养人,乃善物,“不谷”即“不善”.由此可见,在秦始皇之前,统治者至
少在表面上远远没有那么高傲自大。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治者才开始感觉到不
需要再如往常那么谦卑了,于是,“朕”也就应运走上了“唯我独尊”的不归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并不
等同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余”、“吾”、“我”等词,“朕”的意思更接近于“我的
”.譬如在《离骚》中,屈原就这样说过:“朕皇考曰伯庸。”显然这里“朕”的意思
就是“我的”.
因此,在正常使用“朕”的场合,虽然有时也可以是第一人称的代指,但更多时候这个
词倾向于“我的”,譬如,“勿废朕令”说得通,“勿废朕之令”就说不通。
“杏林”“杏坛”路途远
杏林、杏坛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却差别很大。杏林、杏坛虽然都与杏子有关,但二者之
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该词产生于汉末,和该词直接有关的主人公是东汉
时期福建籍医生董奉。
医术高明的董奉却视钱财如粪土,为人治病,从不取人钱物,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被
治愈之后,如果愿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诊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轻者就栽种一棵杏树
。十年过去之后,董奉的诊所附近就有了十万余株杏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成为当
地一景。杏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果卖出,换来粮食周济庐山附近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
的饥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达两万余人。在董奉去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
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董奉。后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往往喜
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一类的话语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
而“杏坛”则与“杏林”没有任何关系。“杏坛”之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
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
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
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
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夜色如何算“阑珊”
如今,媒体常常误解误用成语,造成了不良影响,其直接后果是混淆大众的判断。“阑
珊”一词的错用,是一个典型。
前年春节,为了烘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来做节目,并且把文字
报道贴到网上。网页上,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的确很美。报道
的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读者,却把“
灯火阑珊”这个经典词语用错在了标题中。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一
长假期间,游客们意兴阑珊”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说“现在整个城市夜
色阑珊,市民们在广场上尽兴地游玩”等话语。
实际上,这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一词。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
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
,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
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
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
,处境困难。从这些解释来看:“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尤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辛弃疾词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可有些
人聚会时偏偏要拿“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实在是错得离谱。
自谦才能用“忝列”
汉语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语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词义,更
为重要的是,必须讲究“得体”.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
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
我们来看这样一句话:“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
!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从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很通顺,但是这里的“
忝列门墙”却是用错了。“忝列门墙”为谦语,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此处属
误用。
也许有的人会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忝”做了如下解释:“(书)谦辞,表示辱
没他人,自己有愧。”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相知之列”.根据词典的
解释,好像例句没有用错。但是,《现代汉语词典》实际上已经很明确了“忝列门墙”
的意思,那就是“自己不才,做老师的学生,有愧师门”.“忝列”一词用于第一人称
是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是一个谦辞。
这个词语在报刊上经常用错。比如:“这样的绘画,如何能忝列艺术行列?”再比如,
“这几首诗歌是新诗之极品,值得忝列‘中国新诗十二首’”。
上述这两个句子中也就是一个类似问题:把“忝列”使用在第三人称上。古时的皇帝自
称“寡人”,那么能不能据此称皇帝为“寡人”呢?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谦虚了,而
是在讥讽皇帝是寡德之人。
同样地,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使用“忝列”就是在说对方不称职,有辱于所任了,这就是
损他人了。所以“忝列”只能用在第一人称上,否则在表达上就会适得其反。
人浮于食本好事
在2005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我国官民比例高达1比
26.与之相比,十年前为1比40;改革开放初期为1比67.如此的官民比例,比清末高出35
倍;比西汉时期高出306倍!也就是说,西汉时期,八千个老百姓才养活1个官;如今,
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1个“官”.这一数字,道出了全国各政府机关机构臃肿的事实。
于是想起了“人浮于事”这个成语。如果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会发出更多感慨了。
“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语出《礼记·坊记》。其中有句:“君子辞贵不辞贱
,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注称:“食谓
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
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这句话的大意是说,
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是类似于贪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
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因此,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
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职位。后来,“人浮于食”变成了“人浮于事”,含义也有了一些改
变。 但不管意义怎么变化,古人的“人浮于食”的做法应当提倡。
“不刊之论”不能改
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忌犯望文生义
的错误。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
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
不刊之论。”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实际上,这“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
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正确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
讲。
何以“刊”字为“删削”或“修改”?这还得从竹简木牍的使用说起。古人在竹简、木
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
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
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
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
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
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
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所以,仅依“刊”字的今义,就将“不刊”指为“不刊载”,将“不刊之论”说成是“
不能刊载的言论”,那就完全错了。
“不足为训”非准则
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第一句,“有人说,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第二句,“明明知
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不足
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一,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
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最关键的是“训”字,“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释,
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
或法则”.可是,上面的句子都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许慎的《说文解字》给“训”字作了完整的解释。训,从言、从川。本意作“说教”解
,意思是用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以“川”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
其通畅之意,认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雅》:“古训者,故旧
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第二种,教诫曰训。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
训二十篇,行于世。”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
“具列异同,兼述训解。”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
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第五种,告诫曰训。如《扑
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第六种,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
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另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
假字。
如果了解了“训”的各种含义,“不足为训”这个词就好理解了。
“负”“孚”两字意不同
有位记者,写了一篇新闻,题目为《青工代表队不负众望再度夺魁》。可是,报社总编
大笔一挥,将“不负众望”改为“不孚众望”.结果报纸一发行,挑错电话就响个不停
,原来“孚”与“负”字意思正相反。这本是笑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
“不孚众望”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负”、“孚”这两个
字的意思。
先说“负”,“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负”就是“不辜
负”之意。曹操曾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意思是说,曹操
宁愿辜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辜负他。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诗经·大雅
·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
,如《曹刿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很明显,两个字的意思根本不相同。
要表达“不辜负人们的期望”这样的意思时,“不负众望”和“深孚众望”就成了同义
词。不过,虽然意义比较接近,但是两者相比起来,还是“深孚众望”的程度更深一点
。至于“不孚众望”这个词,则是人们根据“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这两个词,重
新组合的一个新成语,意思当然与前两者不一样。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
:“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
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贯之,不孚众望”之句
。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画蛇添足,“凯旋”后接“而归”
如果留意的话,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
,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会中
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体坛周报》上也刊登过题为“郭跃抱着奖杯不撒手
凯旋而归刘国梁一醉方休”的新闻。
而就在2005年10月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后,国内很多媒体打出了“热烈祝贺
‘神六’胜利凯旋”的标题。如果说,这种错误出现在平时人们的说话中倒也可以忽略
,可是媒体上频现“奥运冠军凯旋归来”就难以让人接受了,而出现在全国人民庆祝航
天飞行取得成功这样的重要场合,就更是不应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很低级
的语言错误,竟然出现在了各个媒体上。难道,“凯旋而归”和“胜利凯旋”的用法是
正确的吗?
我们有必要从“凯旋”这个词说起。“凯”字本作“” (qǐ),也作“”,本义是“
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引申为胜利之意。《说文》解释得很清楚:“,还师振旅乐也。
”并加了按语:“经传多以为之。亦作凯。”《礼记·表记》说:“凯以强教之。即以
胜乐为训。”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则有这样一句:“振旅恺以入于晋。”宋代
刘克庄也在《破阵曲》中写道:“六军张凯声如雷。”再看“旋”字。“旋”字在《说
文》中被解释为“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小尔雅》释为“还也”,《字林》则解作“
回也”,意思可理解为“返回”.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写道:“桃今与楼齐,我行
尚未旋。”综合起来,“凯”就是胜利,“旋”就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
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何必非要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
后面加个“归来”呢?
“滥觞”到底是何意
最近看到两句话,就记在了笔记本上。一是“梁静茹的《Fly Away》优美而不滥觞的旋
律知道吧?”二是“她文思滥觞,写了很多东西。”上述两句话,都用了“滥觞”一词
,但是都用错了。那么,“滥觞”到底是何意?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荀子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
风,则不可涉也。”《孔子家语·三恕》中也有类似的话:“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
以滥觞。”“滥觞”一词,出现于此。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因此后来
就把“滥觞”比喻为事之开始。“滥觞”,不但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现代书籍、报刊
中也较为多见。
结合文献,概括“滥觞”有如下义项:
1 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
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2 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3 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论古代文学
》中指出:“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4 波及,影响。这是“滥觞”的动词用法。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
》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
5 泛滥;过分。例如:《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
,自后宜慎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前者自王昌龄等始用,滥觞于晚唐五代。”该文作
者认为,将初始、起源之意的“滥觞”,当作了其后的发展、普遍来用是不对的。如果
看了“滥觞”的第四种义项,该文作者就会知道是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胴体”如何成“裸体”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
,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
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
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
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
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
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
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
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
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
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
“犯而不校”是宽容
“非典”肆虐时期,有部分大学生不顾禁令,私自回家,后来被学校开除了。针对这件
事,有位专栏作家歪解过“犯而不校”这个词:犯了错误,擅自行动,就不能再回到学
校了,是为犯而不“校”(“校”念去声)。同时他还举了个例句:我上学的时候,有
两个男女同学因非法同居被开除,犯而不“校”了。
作者文章写得很好,当然对这个词他也是很了解的,不然不会“歪批”,更不会用这个
词造句子。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在文章后面列出了成语的意思:“犯:触犯;校:计
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作者还列举了出处:“《论语·泰伯》:‘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可见作者是很负责任的。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学会宽容,是做人的
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
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则主张“君子贤而能容
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
世。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一点也不生气:“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
?”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就
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正
因为娄师德宽容待人,所以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
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
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
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
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
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
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
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
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
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
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
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
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
?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
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
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
用了“曾几何时”
1 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 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
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
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
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
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如何算空穴来风
有些成语,往往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空穴来风”,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应该是事情
没有根据的意思,但这个成语在词典上的解释却是事出有因。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我们需要从这个词的来源来谈起。宋玉《风赋》中这样写道:“王曰:‘夫风者,天地
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
:‘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大意是枳树因为
枝丫弯曲,能够招引鸟儿来筑巢;山中由于存在孔洞,所以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另外
,白居易也有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由此可见,“空穴来风”可以比喻
为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如此而言,似乎大多数人对“空穴来风”的意思都有些误解,可是2004版《现代汉语规
范词典》中对此成语的解释已成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者根据,现指
传言没有根据。”这又是为何?
事实上,这个成语含义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变
化。按照成语来源来讲,这个成语应当解释为事情有一定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该词词义也随之有了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它解释为“事出无因”或者
“没这回事”,已经与原来的词义完全相反。但是因为这种解释已经被普遍接受,变成
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所以最后在词典中的释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就日常运用而言,一个词竟然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并存,在古今中外的语义学史上的
确是极其罕见的。这种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
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混乱,在学生中的影响也不会小。
综上,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来由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
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比如,“说
她准备退出剧组,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她已经好长时间不在片场,也
是事实”。
因何故炙手可热
曾经见到过一篇题为《“汉钞”收藏炙手可热》的新闻,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湖北
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
可热的收藏品。”这句话中,“炙手可热”是明显用错了。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
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
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
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
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公元753年,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
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诗中说:“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意思
是,杨家权重位高,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
宋代李清照《逸句》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现代作家沙汀在《淘
金记》中说:“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
可热”含义都与杜甫诗中表达的意思相同。
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
”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古今差别话“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那么,在中国古代,“
中国”一词又该怎么理解呢?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国”字的
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
“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
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史记
》、《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
》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
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
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
,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
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从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
自称为“中国”。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
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
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
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
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律诗不叫古体诗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开始,诗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两千多年来,作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修
养,就连引车卖浆者也能说几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来。
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人与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
文化已经相当隔膜了。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基本概念,人们也很难分得清了:譬如“古
体诗”和“近体诗”.很多人认为清朝之前所有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民国以来的诗
则应该称为“近体诗”。此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大处说,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另一类叫近体诗。古体诗
的称呼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
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于是,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
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
《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
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
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
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
对仗)。
所以,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如果把时间参照点错误地移到
现在来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万卷”该有多少书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这句成语
,意思是,万卷书都被翻破,足见读书之多。那么古人的“万卷”究竟又该有多少书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
,自己年轻时便读了很多书,文采很好,下笔如神。杜甫这样说自己不是自吹自擂,他
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
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二十岁时,杜甫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
“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
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
,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读万卷书。
至于读书的种类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书五经等基本的书目外,可看的书
的种类得视家中藏书情况了。中国古代能读过百种书以上的读书人,就算是很博学了。
不过,这句经典名句依旧起着作用。如果要成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人,而不学古人
“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恐怕是没门吧。
“仁者”为何要“乐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
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在儒家看来,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因此,人
的品质也会受自然山水、自然万物的无形影响。自然山水的品质、自然山水的特点也会
反映在人的气质、修养之中。在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
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
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
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
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
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
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
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因此说“仁者乐
山”.
水是外表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本质上水却最有力量。水滴石穿,最坚硬的东西,都
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水含有了一种智慧,水拥有一种力量。所以,“智者乐水”。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
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这里的“五毒”是指人的五种恶习或恶行,有人认为是“吃
、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除了人的品行上的“五毒
”外,在生活中也常提到自然界中的“五毒”,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
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
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砂、雄黄、石、慈石。一般认为,所
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砂、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
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具体的做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
,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此药供涂抹患处,据说有相
当的疗效。
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说是五毒,
但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登堂入室”臻佳境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
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
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
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
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
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
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
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首先,“登堂
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
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
.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
的。
究竟如何“平”天下
儒家认为只有完成了以下八道人生工序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成功,这八道工序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七道工序的意思没有什么争
议,但何为“平天下”,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问题出在“平天下”的“平”字身上,后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平天下”就是平定天下
,用赫赫武功荡平狼烟,靠威武之师扫平敌寇……总之,“平”总是和武力联系在一起
的,总是和沙场联系在一起的。但这是误解。
“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但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天下平定这一伟大理
想呢?儒家给出他们理解的方式:“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这是《礼记·乐记》中的
话。“平”即无上下之偏,“均”即无远近之异,“平均天下”即是让上下各安其分,
对华夏与四夷一视同仁,很显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平天下”之“平”更接近于
一种治国之道,它的基本诉求就是无上下远近之异。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于是天下太
平,天下大治。很显然,“平天下”和武力无缘,和战功无缘。
所以,“平天下”才是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它也因此被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
排在了最后。“平天下”理想如不能实现,前七道工序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平天下
”规定着前七道程序的走向,因此,对于“平天下”的理解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当“平
天下”之“平”被理解成“荡平”、“扫平”之时,这种直接诉求于“武功”的“平天
下”理想,必然要求前七道工序能与之配套,从“格物”开始,整个走向需要全部调整
,以满足最后靠武功“平天下”的目的。这样的理解,最终必将彻底颠覆儒家的理想。
因此,对于“平天下”必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儒家理想,才能真正做好儒家
所说的八件事。
“阿堵物”是啥东西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世说新语·巧艺》
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
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四
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眼睛里头。
《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衍标榜清高,讨厌其妻“贪浊”,从来不
说“钱”字。有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悄悄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
,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来,无法下床行走。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
。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口里仍不说“钱”字,就把婢女唤来,让她“举却
阿堵物”.随着这个故事越传越广,“阿堵物”这个词也渐渐被作为钱的代称了。
不管王衍是不是在作秀,但口里不说“钱”,自然是一种态度,一种对钱极端蔑视的态
度。对钱持如此态度的,还有东汉的管宁。管宁与华歆一齐在园中锄草,见地中有“片
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
敢如此待钱,是要具备两个条件的:一是思想上的清高,一是生活上的保障。以世俗之
心看,生活上的保障比思想上的清高又要来得更为重要。王衍、管宁都是官宦之家,有
钱;而且管宁既然有地可锄,在那个时代,地里长出的五谷也可以保证他的生活了。至
于生活不能自保者,没有钱是行不通的。清金埴《不下带编》载有某人对杜、韩行为的
评论:“少陵之投诗京兆,邻于饿死;昌黎之上书宰相,迫于饥寒。两公当时不得已而
姑为权宜之计,后世宜谅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处,深责唐人也。”
如此,“阿堵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谁
还不言“阿堵物”。 | N********e 发帖数: 3048 | 2 用七月流火来欢迎客人的是人大纪宝成校长欢迎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时说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