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 发帖数: 1417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verlap (过火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77年,邓小平如何决策恢复高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1 17:23:04 2017, 美东)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9256?group_id=85738325239306649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
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高考改革也一直牵
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影响重大的教育考试制度,而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
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
诺曼底登陆”,[1]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
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是一
种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突破坚冰的举措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以后,开始终结持续十年的混乱状况,社会要逐渐走向正轨
,要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必定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而恢
复高考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高考迟早会恢复。但在1977年就恢复,则是必然
中的偶然,与邓小平的英明决断密切相关。
现在人们才了解到,1977年8月4—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第三次复出的邓小
平召集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前几天,每会必到的邓小平在一旁安静地
听,既不引导大家往哪方面谈,也不对别人的发言表态。8月6日下午,武汉大学化学系
副教授查全性发言说:“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
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其
原因,一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但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
”他说,大学的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没法上课,必须废除群众推荐、领导批准那一套,
恢复高考招生,凭真才实学上大学。在会上,查全性还指出当时招生制度的四大弊端:
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他
建议: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一定要当机立断,只争朝夕,今年能办的就不要
拖到明年去办。”[2]
听完査全性的一番言论,邓小平没有表态,他环视四座问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
见?”见在座的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纷纷表示赞同,他又问当年恢复高考是否来得
及。一些代表说来得及,于是邓小平最后表态:“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
恢复高考。”
査全性的发言是引发邓小平表态的重要契机。据当时的高教司司长刘道玉的回忆:“会
议已进行三天了,来自武汉大学的一位代表一直没有发言。他找到我说,‘会议开了三
天了,听了其他人的发言很受启发,但是我本打算讲的,别人都已讲了。你看我讲点什
么为好?’……我向这位代表建议说:‘代表们的确讲了很多意见,但是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问题没有讲,那就是由迟群一伙在北京两校推行的“十六字”招生方针。会前,
我在天津、顺义县作过调查,广大群众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开后门的方针,强烈要求推倒
“十六字”方针,恢复统一高考,而且广大工农子弟说,他们不怕考。因此,希望你明
天就集中讲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推倒“十六字”方针。’听后,他说:‘好,这个题目
好,我明天就讲这个。’”[3]所谓“十六字”方针就是“文革”后期推荐工农兵到
大学的基本原则:“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而刘道玉提到的那
位“来自武汉大学的一位代表”就是查全性。
但查全性对此的回忆却与刘道玉有所不同,他后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对于
当年那一重大事件的回忆为:“发言之前,我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讲什么,也没有任何人
建议我怎么讲。我估计,虽然个人有点风险,但风险也不大。其实,我知道大家心里对
这些事的看法基本是一样的。我讲的这些内容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新奇,大家都是这么想
。”[4]两位参与者的回忆明显有出入。
不仅如此,参加此次会议的温元凯又有另一种说法:“我就说高考制度要改革,并提出
了十六个字的高考恢复的方案。这十六个字叫做‘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
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发言后当场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我
们大家都一愣,什么叫四分之三。邓小平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
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我记得邓小平说今年就改,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说
,工农兵招生方案已经发下去了。邓小平当场就说,发下去了收回来,推迟几个月。邓
小平做了决定以后,我们所有的代表,包括人民大会堂端水的女孩子都情不自禁地站起
来鼓掌了整整五分钟。8月8日,邓小平做了总结性发言。”[5]
►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果断决策——恢复高考。
历史过去时间并不久远,许多当年参加会议的专家都还健在,对这次会议的重要细节已
出现不少互相矛盾的回忆。可见历史需要进行复原。其实,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
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应该说,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之
前,邓小平已经有意要恢复高考了。在1975年邓小平第一次复出时,就有重振教育的举
措和想法。在1977年5月24日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邓小平便说:“办教育要两条腿
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
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6]这句话已表明有恢复高考的含义。
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自告奋勇”管科技和教育,1977年7月29日,在听取中国科学
院院长方毅和教育部部长刘西尧汇报时,邓小平便说:“最近准备开一个科学和教育工
作座谈会,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才学的,与‘
四人帮’没有牵连的人参加。有几个问题要提出来考虑:第一,是否废除高中毕业生一
定要劳动两年才能上大学的做法?第二,要坚持考试制度,重点学校一定要坚持不合格
的要留级。对此要有明确的态度。第三,要搞个汇报提纲,提出方针、政策、措施。教
育与科研两者关系很密切,要狠抓,要从教育抓起,要有具体措施,否则就是放空炮。
”[7]可见1977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便是借机提出恢复高考、实现其设想的一个场
合,而决定恢复高考,则是邓小平抓教育的“具体措施”。
遵照邓小平的指示,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在北京重新召开了1977年第二次高校招
生工作座谈会。由于还受“两个凡是”的束缚,一些人对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
生等持反对态度,教育部主要负责人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以至于会议久拖不决。到后
来,9月19日,邓小平找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明确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
关于恢复高考,邓小平批评道:“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
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 “你们起草的招生文件写得很难
懂,太繁琐。关于招生的条件,我改了一下。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
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8]9月21日传达了
邓小平的讲话后,形势急转直下,招生工作会议在9月25日顺利结束。
9月30日,教育部呈送恢复高考的报告。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10月12日,国务院
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至此,高考从制度上正式恢
复。过去,高校招生原来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恢复高考后改
为:1.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
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
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实际报考和录取时,虽然各地执行政策的情况不一,也有部分人还因政审被卡,但大部
分地区是做到自由报考的,许多知识青年及其家庭通过77年的高考得到了翻身的机会。
因此,1977年的高考,是文化基础较好而家庭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的解放日,是渴
求知识但没有背景和关系的学子的盛大节日。
回顾40年前的那段历史,可以看出,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
澜。邓小平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推动时代前进车轮,其个人与恢复高考,兼有时势造英
雄与英雄造时势的因素。在“文化大革命”还未否定、“两个凡是”大行其道的时期,
恢复高考确实是一个突破坚冰的重大举措,需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否则高考不是中
断11年,而将是中断12年或更长几年。
空前绝后的考试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像秋天里的一声惊雷,唤醒了千万个中国
青年沉睡的梦。经历过多年的中断和推荐上大学后,突然间,广大知识青年意识到自己
的命运不再操决于他人,不再由出身和关系来决定,而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通
过公平竞争来决定,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特大喜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7年的冬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的春天。知识
青年欢欣雀跃,奔走相告,踊跃报考。从1977年10月21日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到12月中
旬真正进行高考,所有准备高考的考生和家长都有种兴奋莫名的情绪,许多家庭都有两
个以上的子女准备同时参加高考,全民都在议论恢复高考这件事,整个社会的神经都被
高考所牵动。每个中学都为自己的各届毕业生辅导备考,每一场辅导课都挤满了听众,
每一个精于辅导的老师都十分受人尊敬,每一个善于答题(尤其是数学题)的备考者都
受到人们的钦佩。大家都有一种兴奋、好奇、期待、憧憬的心理。经历过11年的中断,
谁都不知道真正的高考会是什么样。虽然大家明白各高校招生人数不多,但没有人知道
确实的招生数字,谁都觉得自己有可能考上,谁都觉得自己不见得考得上。当时绝大多
数人确实都是抱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心情进入考场的。
经过浴火重生,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十年耽误和积
压,一朝汇聚和喷涌。大家通常说“文革”10年,但一般人很少注意到高考并不是停废
10年,而是中断了11年。因此,77年的高考是从66届到77届12个年级的中学生一起竞争
,如果加上当时允许部分78届优秀高中生提前参加高考,实际上77年有13个年级的人才
一同走入考场。
►恢复高考后报名场景。
这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场景。与考者经历五花八门,年龄差距大,不仅有许多兄弟、姐妹
、师生同考的情况,还有叔侄同考、夫妻同考的现象。当时能步入考场者,都带着一种
兴奋、好奇,以及些许紧张的心情,还有感到一种神圣的感觉。77年淳朴考风,考场绝
少人想作弊。当年在吉林监考的老师裴先生说:“当时没有一个打小抄的。考试结束后
,也没有一个说话的,大家都带着神圣的表情离开考场。”[9]当然,1977年高考在
河北省故城县,还是发生了为县委书记女儿进行的集体舞弊。不过,总体而言,77年高
考的考风还是非常好的。77年高考激动人心的情形,甚至在考后一段等待的时间都还在
延续。
►1977年高考现场
在中国高考史上,1977年高考有几点是空前绝后或独一无二的:
一是录取率最低、竞争最激烈。起初预计报考者有可能达到二千多万人,原定计划招生
20万人,录取率是1%。[10]后来不少省市采取了地区初试,按计划录取数的2~5倍筛
选出来,参加正式的高考,结果这一年全国最后实际考生数为570万人。后来经邓小平
提议,国家计委、教育部决定扩大招生,经过扩招本科2.3万人,各类大专班4万人,共
扩招6.3万人,扩招比例达29.3%,最后录取了272,971人,按考生比例来算,是21:1
,录取率为4.8%。这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
二是有的省区选取一个县,先行举办了恢复高考的试点。如广西便在1977年11月,在百
色举行了恢复高考的试点考试。[11]这是在高考中断多年之后,大家对高考已十分陌
生,为总结经验,在省区选取一个县进行试点,以便全省正式高考时借鉴。
三是由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地区组织评卷。按当年的招生办法,是考生自愿报名、省
市统一考试、地市初选上报、高校择优录取。2004年以后,也实行部分省市分省命题,
但都是全省统一评卷,而1977年的高考,由于时间来不及,则是各地区组织评卷。
四各省考试时间不一。文件规定当年的“招生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并未确定具体时
间。高考的准备工作非常紧张,各省市都按倒计时来安排命题和印制试卷等工作。在物
质匮乏的年代,许多省的命题场所和物资都是取具临时,考试时间也不相同,但多数还
是在12月中旬。如北京是在12月10—11日,上海为12月11—12日,福建是12月16—17日
,黑龙江则是12月17—18日。如有加试外语者,再参加第三天上午的考试。
五是冬季考试、春季入学。这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原来《关于
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的新生于明年2月底以前入学。
”但大多数省市快马加鞭准备和实施高考和录取,也未能赶在2月底以前入学,结果多
数高校实际上是在1978年的3月初入学。
六是录取结束后临时决定扩招,匆忙复办了许多专科学校,并开始招收走读生。1978年
和后来某些年份也有扩招的举措,但1977级的扩招特别匆忙,以至于许多复办的师专没
有校舍,临时寄在师范学校开学,甚至借用小学的教室来上课。如福建龙岩师专77级新
生在1978年5月初才入学,便借用龙岩东街小学的教室上课。二三十岁的青年大学生,
使用低矮的小学课桌椅听课,也是中国高教史上少有的奇观。
知识改变命运
►1977年高考考生走进考场。
1977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恢复高考是一次真正意义的革命,其影响远大于创立高考
的影响。
这场不同寻常的考试,不仅改变了27万人的命运轨迹,而且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
进方向。恢复高考荡涤了“读书无用论”、“唯成份论”的浊流,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大
地吹来了第一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风。从此,“高考”一词以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和
特殊性,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影响了我们社会进程的方方面面。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
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凡是参加那场考试的人,都是一个伟大开端的见证人。有的当年考生回忆说:“高考重
新给了一代人以竞争的机会,它是我们国家恢复竞争活力的源头,当570万满身风尘、
满怀喜悦的考生从四面八方、从10亿人中间涌向考场的时候,这个民族的血脉重新开始
流通,而我们77级高考人和时代的脉搏在一起,构成它坚韧有力的律动。”“虽然大多
数人注定会是失败者,但对于我们这批人来说。考试结果并不是唯一。它甚至不是最重
要的。在很多人心目中,考试本身就已经是给予被遗忘十年的他们的补偿了,能得到这
个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己足以让他们对社会、对命运感激不尽。”[12]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积聚十三届的考生、荒废十年的学业、一个多月的备考时间
,使许多报考者犹豫、徘徊,甚至在数学科开考后就放弃。能够参加正式的高考,能够
坚持到最后就不简单。而能够脱颖而出者,通常都是原有基础较好者,或者的较有毅力
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者和勇者。除了智力因素以外,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
用。文革期间坚持读书者不全是最聪明者,更多的是喜欢读书者、有信念者。知识改变
命运,在恢复高考的当年体现得特别明显。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考上大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的重大转折,尤其是对上山下乡的知青而言,终于走
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好似鱼跃龙门。这批从3000万被耽误了
青春的人中突围而出、久处知识饥渴状态的77级大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看到过
去无法借到的书籍,就像饿虎扑食般地享受知识盛宴。这批年龄巨大差异、多数经历过
上山下乡磨练的大学生明白命运之神对他们格外的眷顾,历史给了他们非常好的机遇,
他们中的多数人对邓小平、对国家和社会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特殊历史时期、在学期
间形成的顽强拼搏、刻苦向上的精神,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加上这一群体较有自信,其
中许多人也具有为国家民族勇攀科学文化高峰的使命感,报效国家的使命感也特别强烈。
77级以及后来的78级大学生,多数都是从社会走过来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大学生中
成份最复杂、年龄跨度最大的一群。他们作为恢复高考的受惠者和幸运儿,在学习氛围
特别好的时代里成长历练,毕业后填补百废待兴时巨大的需才空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机遇,后来他们则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此后,通过一次
次高考,选拔出千百万合格的学生,经过培养造就,许多人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中
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起飞,穷源溯流,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改革密不可分。
►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史不一定会记得77级大学生具体个人的功名
与成就,但一定会记得“新三级学人”整个群体的命运与作为;历史不见得会记得每一
年的高考,但永远会记得1977年的高考。
注:本文原题目为《77年高考:一次空前绝后的招生考试》,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
年第8期,《知识分子》获作者授权刊登,略有修订。
参考文献:
[1]陈建功、周国平等:《我的1977》,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2]杨学为编:《高考文献》(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3]刘道玉:《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4]查全性口述、张弘记录:《我发了言,邓小平拍了板》,载《新京报》2007年3月
27日。
[5]温元凯:《邓小平采纳我四分之三》,《新京报》2007年4月10日。
[6]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版,第102页。
[7]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7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版,第167页。
[8]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9]杨威:《跨越时空的高考》,载《新文化报》2007年4月6日。
[10]杨学为编:《高考文献》(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11]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258页。
[12]阎阳生:《两代人的高考故事》,载《生活时报》2005年11月4日。 | i*******e 发帖数: 63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