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 发帖数: 1599 | | d*b 发帖数: 4184 | | c*m 发帖数: 1599 | 3 没有文献支持是纪念吴三桂啊。
包粽子投江的风俗,在中国春秋时代就有。是有文献支持的。那时屈原还没出生呢。
【在 d*b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不问端午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纪念吴三桂?
| c*m 发帖数: 1599 | 4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
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
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书记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
的湖北省监利县。
湖北监利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
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
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
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
,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
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
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
,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
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
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
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
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
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
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
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书法作品,临曹娥碑。碑文上记载了浙江百姓们在五月初五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情景。也
许没人想得到,对悲剧人物伍子胥的纪念活动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悲剧传说。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
伍子胥。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不为人知。
2006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胥门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年苏州市仍将在
胥门外举行公祭伍子胥活动。
古迹胥门穿越数千年,至今屹立不倒。或许,他是要为伍子胥留下些永恒的记忆。如今
,每逢端午节,苏州人们还会聚集在胥门之外,祭奠那位皓首苍髯的忠臣——伍子胥。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
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
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
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习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
吴地。 | h******x 发帖数: 10156 | | d*b 发帖数: 4184 | | t**d 发帖数: 6474 | 7 谁都不是。这个节日本来就是凑双五,类似一月一新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过神仙
,六月六吃新麦,七月七牛郎会等等。
:谁给说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