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项羽之死——理想和史实的差距
相关主题
霸王别鸡质疑司马迁
项羽过乌江的话还能翻盘吗?至今思项羽(zz)
李开元解谜真相:谁杀死了项羽?尼玛,司马迁怎么才能把商王世系搞得那么清楚的?
项羽不是不学一人敌,只学万人敌吗?刘邦和项羽(之二)
奇怪有人居然饭项羽七国之乱 吴王濞的老将和小将
大家讨论下项伯挖一小坑,彭城之战,NB信在哪里打酱油?
项羽自刎后又惨遭分尸:头颅被哪位汉将带走去领赏?如果本朝出个太史公给蒋公立个项羽本纪一样的传
为什么刘邦打仗屡战屡败最后却能够击败项羽?项羽是楚人,刘邦也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项羽话题: 司马迁话题: 刘邦话题: 虞姬话题: 项王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6454
廖康
谈到项羽之死,中国的小男孩以致青年男女大多和我当年一样,一股悲壮的情感便油然
而生。项羽是战神,是人杰,是情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末路英雄,也是最伟大的一
位。后来之人仅仅是模仿他,却难以望其项背。不仅是菜鸟们这样看待项羽,大文豪也
不例外。其实应该说,菜鸟对项羽的看法和情怀恰恰是受了文豪的影响才形成的。我们
没有见过项羽,对他的了解无非都是来自那些传记和诗歌。
从司马迁那里我们得知,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明白大势已去,他感叹时运与自己作对,唱
出一首穿越千古,荡气回肠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
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这首歌令无数豪杰墨客从中感到,再伟大的人在无常
的天意下也是渺小的,其存在也是脆弱的,随时都可能被命运残酷的巨掌掀翻、捏死。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人间确有真情,才胜过那无情的永恒。
从汉初陆贾所撰《楚汉春秋》里我们看到,虞姬还唱过一首《和项王歌》:“汉兵已略
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英雄在黄泉路上有美人相陪,令人不难
想象,他们肯定曾经有过深情大爱。在无尽的宇宙中,炎热的星球和冰冷的石块旋转了
几十亿年,无知无觉,没有思想感情。人虽然譬如朝露,生命短暂,却能意识到我们自
身的存在,还知道有人愿意为己殉情,这就胜过一切永存而毫无意识的物质——如果虞
姬的确表达过这种真情。但没有史家说虞姬从何而来、身份是什么,也没有人说她于何
而终。谁也不知道她是否为项羽而死,抑或为刘邦所用。反倒有人质疑:秦汉之际不大
可能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更不可能出自一个随军女子。即便此诗真是虞姬所唱,她也
未必是在表达必死的决心。因为“聊”的意思是凭借,她无非是在感叹:大王你死了,
我可怎么活呀?他们的爱情故事是人们理想的、希望的,编出来用以抗衡那无情的世界
。我们宁愿相信这是虞姬自己唱出来的歌。哪怕是后代文人写的,我们也宁愿相信这首
歌唱出了虞姬的心声。哪怕虞姬是在为自己没有着落而哭泣,我们也宁愿相信她是为殉
情而明志。根据垓下人民电视台项王帐内记者所拍视频,司马迁转述道:“歌数阙,美
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这末路英雄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
就是在这一唱一和中树立起来的。
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表达了历史的遗憾:“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
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他感叹项羽不善韬晦,不能忍辱负重。而李清照恰恰
相反,她的《夏日绝句》赞叹的正是项羽这种骄傲气质,宁折不弯,视荣誉重于生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论哪种观点,这些诗给我
们的感触都是:项羽乃盖世豪杰,他败于天时,败于英雄气短,但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江山转瞬易手,正气千秋传颂,爱情万代赞扬。楚汉相争,项羽虽然被刘邦打败,但
在名声上,刘邦望尘莫及。
这是菜鸟们,包括我自己,长期以来在文豪影响下对项羽的普遍看法。当然,我在这篇
短文里只提到项羽之死,没有讨论他短暂一生的所作所为,也没有和刘邦的业绩比较。
如果我们粗读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以上印象就会更深、更鲜明。似
乎刘邦是小人得势,他的胜利是侥幸获得的,是他用卑鄙的手段骗来的,是项羽心慈手
软让他得逞的。而项羽才是永垂不朽的英雄,是令人万世敬仰的霸王,是失败者借以自
慰的永恒榜样。谁都可以在临死之前学项羽那样说一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然后,心安理得地走入另一个世界,走入传说,走入精神胜利者的天堂。西方人喜欢
把世间万事,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想象出一个善的结果,都归结于上帝的大计划
与合理安排。东方人喜欢把自己的失败,无论是计划不周,还是实施不利,都赖到老天
爷头上,都归结于“成事在天”四个字上。但说这话时,从来不指成功,而是指失败。
其始作俑者不是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而是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项羽真是虽败犹荣的英雄吗?别的不说,且看他临死前的作为。当项羽被围困在垓下,
面临全军溃败之时,他有三个选择:一)以十万楚军为砝码,与刘邦谈判,向汉王投降
。虽然一山难存二虎,他自身难保,但众多楚军将士也许能够存活,回家过太平日子。
二)身先士卒,与汉军血战到底。也许全数阵亡,也许能够率部冲出一些人马,东山再
起。三)自己骑快马带卫队连夜突围,这样最有可能逃生。但群龙无首,会导致全军覆
没。不用说,第一种选择最高尚,但似乎不符合项羽宁死不屈的性格。第二种选择最壮
烈,最符合我们这些菜鸟读《史记》对项羽性格的印象,也最可能成就大英雄的始终。
第三种选择最怯懦、最卑鄙。最高统帅置全军于不顾,借夜色掩护,穿过敌军的空隙逃
跑;借夜色掩盖自己的羞耻,躲避下属鄙视的目光;这似乎最不可能是项羽所为。然而
,这恰恰是项羽的选择,恰恰是项羽的行径。与虞姬唱和对泣一番之后,“项王乃上马
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本纪》。这怯懦行径的后
果是“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高祖本纪》。
需要注意的是,灌婴追杀项羽和斩首八万是两个不同的行动。一方面灌婴追杀了项羽,
一方面汉军斩杀了楚军八万。何以见得?如果我们对照《项羽本纪》阅读,就知道项羽
夜遁后,“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五千骑兵追杀八百余人,
在东城将其歼灭。而斩首八万是指汉军在主战场取得的战果。读《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可以得到佐证:“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
之。”区分这两个行动,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项羽逃跑的后果——楚军因没有统帅而大部
分被诛杀。项羽这怯懦且极不负责的行径抹去了他自吹一生“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
击者服,未尝败北”的全部荣耀。而且直让我怀疑,他那些光环是否真实?是不是司马
迁的粉饰?
如果是粉饰,这篇短文不足以一一论证。而且早有前人著书立说,已经从各方面详细论
述,精辟分析过。如果你敢于面对史实,不怕自己的幻梦破灭,我强烈推荐青岛出版社
2010年出版的程步的历史研究《真项羽》。至于司马迁为什么要粉饰项羽,有两种说法
:一是抬高项羽,贬低刘邦。二是抬高项羽,托衬刘邦。至少在西汉时代,皇家显然持
第一种看法,把《史记》当作离经叛道的谤书。东汉中期《史记》才开始流行,第二种
说法堪作托词。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司马迁过分夸赞了项羽。我认同第一种说法,
刘邦是大杀功臣的第一个皇帝。为臣者能不恨之?况且司马迁仅仅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
话,就被汉武帝施以宫刑,遭受一个男人所能经受的最大侮辱。他能不恨吗?
如果这常识推论还不足以说明司马迁贬低刘邦的动机,那就看看他自己在《报仁安书》
中痛彻肺腑的倾诉吧:“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
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
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用三个典故说明耻辱莫过于遭
受阉割:看到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车而行,孔子要远走陈国。商鞅因宦官景监而得到重
用,令赵良心灰意冷。宦官赵谈与文帝同乘一车,袁丝看到脸都气变了颜色。谈到遭迫
害的古人,司马迁显然与他们认同:“且西伯,伯也,拘于牖里;李斯,相也,具于五
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
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要想雪耻,唯有以先哲为榜样:“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只有通过写作才能抚
平心中的块垒,抒发自己的激愤,超越皇权的威严,把那些高高在上者钉在历史的耻辱
柱上。
当然,作为太史公,司马迁不能篡改历史。项羽带八百卫队临阵逃跑他不能不记,但他
可以加以文学描写,避重就轻;可以突出美人恋情,转移读者视线;可以夸大项羽英勇
善战,以掩饰其怯懦行径。明明是逃跑被追歼,司马迁可以加一段不肯过江东的细节来
冲淡项羽的失败,化耻辱为光荣。仿佛有乌江人民电视台跟踪报道一样:“於是项王乃
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
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
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
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
杀汉军数百人。”既然项羽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还跑什么呀?这不是司马迁的曲笔,
又是什么?
同样是逃跑,但主角是在彭城吃了败仗的刘邦,在司马迁笔下就有完全不同的写法。“
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
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项羽本纪》。除非
有沛县人民电视台的现场记录,否则司马迁一百年后怎么可能知道这些细节?即便刘邦
真的三次把自己的孩子推下车,赶车的夏侯婴真的三次下车救孩子,并指责刘邦不该抛
弃孩子,只顾自己逃跑,这种有辱汉高祖名声的丑事怎么可能流传下来?而且又是下车
,又是上车,反复三次,极大地影响了马车的速度,后面的追兵是楚骑,刘邦的马车怎
么就得以逃脱了?这实在不合逻辑,令人无法想象。一部宏大的《史记》中记这种细节
,若不是为了贬低刘邦,我不知道还可能是为了什么。
我以前读《史记》和历代的有关楚汉相争的诗词和故事所形成的项羽印象非常美好,但
那是被司马迁和众文豪忽悠的形象,是戏曲和各种舞台、影视艺术塑造的理想形象。我
们希望项羽就是那样的大英雄,也许还会继续美化他,美化虞姬,贬低刘邦。不为别的
,就为你得了天下,还不能让老百姓骂几句吗?凭什么要把权力和名声都让你一个人得
到?不为别的,就为同情一下失败者。他都被人大卸五块了,还不能让我们抆一把英雄
泪吗?不无别的,就为营造一个理想,警示一下后人,鼓舞一下来者。不为别的,就为
一个好故事,一篇好文字,一个好电影。就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发一番思古之幽情,为
古人担一回忧,感一回慨。我们就是老百姓,谁在乎什么古人评价?历史教训?如果是
为了评价古人,吸取教训,那可要剖析《史记》,比较其它史书,区分史实和文学描述
。程步为读史开了个方子,其一特别重要:“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
文学描写、心理描写和形容词。”文学里的项羽和历史上的项羽相差甚远,各有各的不
同读法。文史要分家,别掺和。
首发于CND华夏文库
2013年6月23日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项羽是楚人,刘邦也是。奇怪有人居然饭项羽
《楚汉传奇》中杜撰情节画蛇添足大家讨论下项伯
项羽起码智力比诸葛亮高项羽自刎后又惨遭分尸:头颅被哪位汉将带走去领赏?
历史上的项羽和虞姬真这么可笑么?为什么刘邦打仗屡战屡败最后却能够击败项羽?
霸王别鸡质疑司马迁
项羽过乌江的话还能翻盘吗?至今思项羽(zz)
李开元解谜真相:谁杀死了项羽?尼玛,司马迁怎么才能把商王世系搞得那么清楚的?
项羽不是不学一人敌,只学万人敌吗?刘邦和项羽(之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项羽话题: 司马迁话题: 刘邦话题: 虞姬话题: 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