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发帖数: 1924 | 1 地图:意大利半岛
第一卷 统一意大利
作者 小蚂蚁 |
r*****d 发帖数: 1924 | 2 第四节 农民王
从罗马建城到公元前510年,罗马是王制,先後有七个王,前四个因为出身农民而
被称为农民王。後三个是商人王。
建国王罗莫路
罗马有七个小山丘,全集中在台伯河的东岸。台伯河在此要纡回两个大弯,方才向
西而去,再过三十公里便注入第勒尼安海。
台伯河的水量丰富,每年都有汛期,只是大水到了七个小丘的纡回处,便将那回转
化为直线,使罗马的七个小丘不会被淹。虽然小丘间的低地会浸水,但当初罗马人口不
多,低地无人居住。後来人多到要住到小丘之下时,罗马人已经有了排洪乾拓的技术了
。
这七个山丘,由北向南,其名称分别为1)Quirinal, 2)Viminal, 3)Esquiline, 4)
Capitoline(卡匹托尔山), 5)Palatine(帕拉丁山),6)Caelian, 7)Aventine。最高的帕
拉丁山也只有海拔五十米。
现在的总统官邸在第1山Quirinal上,电视台有什麽新闻要从总统官邸转播时,不
讲“以上是来自总统官邸的报导”,而说“请看来自Quirinal的报导”。
闲话少说,在二千八百年前若是以防守为建城的首要标准的话,卡匹托尔山为首选
。因为它不仅离台伯河最近,而且三面是悬崖。可是山顶的面积太小。于是罗莫路选中
了山顶宽大的帕拉丁山为城址,而卡匹托尔山则用来建神殿让诸神居住。
杀了兄弟独坐王位的罗莫路先在帕拉丁山周围建了城墙以确定城市的范围。然後庄
严地举兴了祭神仪式,宣告了罗马的诞生。这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的事。那年罗莫路
十八岁。
做了首届国王的罗莫路并没一手独揽大权,而是将国政分为三个机构。
国王是宗教、军事和政治的最高权威,由市民集会选举产生。大概罗莫路很清楚自
己的王位不是自己凭个人本事夺到的,而是大伙拥戴的吧。这种选举王政虽与一般的王
政不同,想必是当时罗马人很自然的选择。
罗莫路又招集了一百名的部落长老,成立了元老院。元老院议员不是政府职员,而
是国王的顾问,这有点像中国的顾问委员会。所以元老院议员不是选举产生,而是由国
王任命。由于这是一个国家机关,职责明确,不会像私人顾问那样易受到国王情绪的影
响。
元老院议员被称为“父亲”,含有建国之父的意思。後来这个字演变为“贵族”。
市民集会由全体罗马市民构成。主要职责是选出以国王为首的政府职员。市民集会
没有立法权,只有承认或否决国王在元老院帮助下制定的政策。或发动战争或缔结和约
都得经过市民集会的承认方可生效。
就这样,罗马的国家形态便形成了,简单明了,符合当时实情又有适应未来发展的
可能性。
话又说回来,和罗莫路一同建设罗马的倒底是什麽样的人呢?
我们知道他们是拉丁民族的放羊人和农民,讲拉丁文。但他们并不是某个拉丁民族
的部落移居到此建了罗马城的。好像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单身男性。因为在体制确立後
罗莫路做下的第二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强夺别族的妇女。
不得不用暴力来抢女人的罗莫路一伙人的品性很是令人怀疑。大概他们多是些各个
部落里不受欢迎的、被逐出族门的人吧。要是部落移居的话,不可能不带上妻女的。不
过後来罗马伟大了之後,这样的讲法实在没面子,也无法高扬子孙们的爱国热情,於是
有了传说,说罗莫路是特洛伊城的英雄、美神维娜斯之子阿伊尼阿斯的後代。
神话传说的价值实在不是在于其真实性的多少,而是在于能使多少人多长时间去相
信它。罗马人到是深信自己是特洛伊城勇士的末裔,连希腊人也这样相信。
话归原题,那罗莫路做下的第二件事的始末,依古代的历史家的讲法是这样的:
罗莫路以举行建城庆典为名,邀请住在付近的萨比奈(?,Sabines)族人来参加。萨
比奈一族便毫无介心地前来罗马。这萨比奈人特爱比赛,竞走骑马的玩得不亦乐乎。哪
知道罗马人完全不顾体育道德,在萨比奈人正玩得来劲的时候,罗莫路酒杯一扔,一伙
人见暗号齐动手,将萨比奈族的年青女子尽数拿下,将男子乱棒打将出城。萨比奈人毫
无防备,抱头鼠窜而去。
古往今来,人类的男性一说起女人的事,便是连眼睛的颜色都要变的。你看那特洛
伊人只诱拐了斯巴达的一个女人,便引起了长达十年的战争,何况被抢去几十女人的萨
比奈人呢。萨比奈的男人们便拿起武器,与罗马人拼上了。
两族的战争前後共有四次,都是罗马人占的上风。只一次萨比奈族一直打到了卡匹
托尔山下,将罗马人围在了山上。卡匹托尔山是个要塞,急切难下。可是罗马人将要塞
的钥匙交给了一个叫塔尔贝亚(?)的女子,这小妞竟然爱上了英俊的萨比奈族头领。将
钥匙交了出去。罗马人虽侥幸胜得此役,但也十分的狼狈。更可怜的是塔尔贝亚。萨比
奈族是骑马民族,十分憎恨背叛行为。虽然塔尔贝亚为萨比奈族立了功,可还是被萨比
奈人用盾牌压死。一直到後来,罗马人都是将叛徒从悬崖上推下去的,那悬崖的名子便
被称做塔尔贝亚。
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喜剧式的。据说第四仗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罗马人抢来
的女人突然出现在两军阵前,叫道:罗马胜了我们是孤儿,萨比奈赢了我们是寡妇,还
是和为贵呀!生生地把火热的战场给冷却了。肯定是罗马人对这些女人很恩爱,没让他
们做奴隶,使这些人感到了爱情吧。
萨比奈人想既然打不过罗马人,那与强者结盟还是很合算的,与是两下握手言和。
在欧美,现在还有新郎抱起新娘跨入新居的习俗,那是罗马人在这次战争後形成的
习惯流传至今。
罗马人与萨比奈族的和平并不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式的,而是两族和并式的。
罗莫路邀请全萨比奈族人移居罗马,让他们住在最北的Quirinal山上。两族的地位却是
完全平等的,萨比奈族的王与罗马王罗莫路共同统治,於是,罗马有了两个王。
另外,萨比奈族的全体自由民都有与罗马人完全同样的市民权--在市民集会上的投
票权和私有财产权。
对罗莫路来讲,这无疑是为了增加人口和兵力的政策,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产生
了罗马人预想不到的成果。“没有任何比同化被征服者的作法更能使罗马强大了”希腊
哲人普鲁塔科斯(?,Plutarchus,46AC-120AC)说道。
罗莫路在位的大部分期间都处在与邻近各部落的战争中,萨比奈王不久就战死沙场
,以後的战斗大多都是罗莫路亲自指挥的。这也是新兴国家的宿命。罗莫路创建了百人
团的军制,这个由一百个士兵组成的方阵便成了罗马军队的最小基本单位。这个军制一
直存在到罗马帝国的灭亡。
虽然战事不断,死伤者也绝不会少,但罗马的人口与军队的数量却一点点的增加,
看来与萨比奈族的合并在短期内也是相当成功的。
公元前715年,治世39年的罗莫路像以往一样检阅军队。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一时间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蒙蒙雨雾中不可见数尺之外。转眼雨过天晴,宝座上不
见了罗莫路,大家都以为他是升天了。
谁都不会否定罗莫路的功绩,於是大家尊之为建国之父,作为神来祭他。
但罗马人在王位继承人的选定上发生了争执,拉丁人认为理所当然地要由拉丁人继
承,而萨比奈人则认为这次该轮到萨比奈人当王。两下互不相让,元老院的调停也毫无
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古今中外大多是推出第三人的。於是罗马人的眼光便落到了一个德
高望重的人的头上。
第二届王弩玛
罗马的基础是靠暴力和战争建立起来的,
而继承王位的弩玛通过改善其法律和习惯
使之更加稳固。
--Titus Livius,<罗马史>
在一个民族的兴盛期最常见的现象是在恰当的时候合适的地点采用最适当的人使之
才能得以发挥。在罗马史上经常可见这种情况,而弩玛的即位便是其中一例。
弩玛(Numa Pompilius)不是应罗莫路之邀移居到罗马来的萨比奈人,而是祖祖辈辈都
居住在罗马一代的萨比奈人。农闲时便展卷探求,是个晴耕雨读式的人物。其教养深厚
而又德高望重,在罗马人之间也是众口皆碑的。
因拉丁人与萨比奈人的王位争夺而陷入僵局的元老院全体一致地推选弩玛继承王位
。
连罗马市民都不是的弩玛起初拒绝了这一决定,但在元老院的再三请求下,终於首
肯。他与长老们一同前往罗马城继位。入城时弩玛既没有穿军装,也没让手持法西斯(
Fasces.注4)的卫队跟随,而是身着祭司的长袍。
但是经过市民集会认可而继位的弩玛丝毫也没有实行神权政治的念头。
在罗马,王不是为体现神的旨意而存在,而是反应共同体的意向、统领众人的人。
因此虽然是终身制,却不是世袭制,并且要选举产生。当时的罗马人谁都没有会想到去
推选罗莫路的儿子继位。或者说罗马王更像终身大总统。
那麽继承王位的弩玛都做了些什麽呢。
弩玛建了一座门神兼战神亚奴斯(Janus)的神殿。亚奴斯神拥有两个头,不知是代
表入口和出口还是表示正面和反面两个方向。建成的神殿有前後两个门,弩玛说这两个
门将在战争时期打开,在和平时期关闭。事实上,在长达四十三年的弩玛治世期间,这
个门一直是关着的。
顺便说一下,这个门在弩玛死後一直敞开着,公元前240年第一次布匿战争後稍稍
关了一下又被打开,直到公元前31年凯萨(Caius Iulius Caesar)死後奥古斯地(
Augustus)平定了安东尼(Antony)和克萝帕特拉(Cleopatra)之乱後才第三次关上。
弩玛认为当时的罗马除了防卫的需要之外,战争是不必要的。为了使罗马人不必要
依靠战胜後的掠夺为生,他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为了打破各民族间的对立,他成立了各个职业的同行会,如木匠会,铁匠会等等,
使罗马市民不按民族而是按职业重新组合。
弩玛还进行了历法的制定。罗莫路时代的罗马并没有明文规定一年的天数,弩玛於
是按月亮的圆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百五十五天。不足的日数,每二十年加算一次
。这个历法一直用到凯萨的历法改革定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为止,被使用了六百五十年
。
另外原来罗马人以现在的三月为年始,而弩玛将年始提前二个月,这个年始一直用
到今天。但用惯了的名称却没变。下面是中、拉丁、英文对各月的称呼和原意。
一月(中)/Ianuarius(拉丁)/January(英)
以亚奴斯神(Janus)为语源。
二月/Februarius/February
似乎是来源於清净之意,在这各月可以屠宰家畜。
三月/Martius/March
以战神玛尔斯(Mars)为语源。原来罗马的一年之始。
四月/Aprilis/April
似乎是来源於开花(aperio)。
五月/Marius/May
以旅行、商业之神墨丘利(Mercurius)为语源。
六月/Iunius/June
以Iuno女神为语源。
七月/Iulius/July
因是凯萨(Caius Iulius Caesar)的出生月而得名。在凯萨死前,被称为第五月(
Quintilius),因为从三月为始数起为第五个月。
八月/叶月/Augustus/August
以罗马第一任皇帝奥古斯地(Augustus)命名。在这之前被称为第六月(Sextilis)
。
九月/长月/September/September
第七月之意。
十月/神无月/October/October
第八月之意。
十一月/霜月/November/November
第九月之意。
十二月/师走/December/December
第十月之意。
英文是个不以拉丁文为母体的语言,但也明显地受到了罗马文明的影响。
弩玛还设置了祭典日和假日。
每月的九号和十九号为赶集日,大家将自己物品拿到集市上交换。这些赶集日和祭
典日、假日都是休息日加起来一年有四十五天。在这些休息日时,所有的公务都会停止
。
不过弩玛的最大成就还要数他的宗教改革。
在弩玛继位以前,罗马已经有了许多的神。弩玛将各民族带入罗马的神都排了顺序
,这样多民族的罗马人作为一个整体诞生了,大家都有共同的守护神。
当时有诸神之王宙斯、宙斯之妻海拉女神、美和爱之神维娜斯、守猎女神黛安娜、
智慧女神雅典娜、知识艺术之神阿波罗、战神玛尔斯和亚奴斯……,罗莫路死後被尊为
都市之神。这些神有拉丁人古来就有的,也有许多是从希腊进口的。弩玛没有指定哪个
神是罗马的,而是吸收同化了这所有的异族神。
以希腊和罗马为代表的多神教与尤太和基督教为代表的一神教的最大不同点大概只
有一处:多神教不以诸神为人类伦理道德的监督者,而一神教神是唯一可以端正人类伦
理道德的准则。因此多神教的诸神可以有缺点,而一神教的神则必须是完美无缺的,
否则无法为人典范。
那麽不以诸神为道德典范的罗马人要的是什麽呢?
是守护神,罗马人要的是诸神的保佑。战场上有战神,田原里有农业之神,还有葡
萄酒之神,经济富强之神,婚姻幸福之神……,同时罗马人还特别积极地引入异民族的
神,大概以为神月多越保险吧。想起中国也有那麽多的神,什麽门神呀灶王爷呀,总觉
得罗马人宗教观与我们相近而有亲切感。
诸神中最有趣的是夫妇吵架的守护神。这夫妇吵架乃是天下第一难断之事,真是公
婆各说其理,绝不肯认输的。颇像这网上的掐架。好像谁一不出声便是输了。这种吵法
终会使一方怒从胆边生,於是恶语相加,搞不好大嘴巴就抽了过去。为了防止此事发生
,罗马人就跑去求助於夫妇吵架之女神了。
这女神有庙却无神官,罗马神太多了,每个神都有个神官的话,罗马的人口还不够
用。不过这女神庙里的规定是每次只能有一人讲话,插嘴的要遭天谴。那夫妇一方向女
神哭诉时另一方只好在一边听着。几个轮回一过说不准双方就会开始觉得自己不是完全
有理,对方也并非没有委屈,於是两下和好也是大有可能的。
有那麽多神氏,当然要有神官。弩玛便整理健全了神官制度:一个最高神官,五到
十名神官,加上守护圣火的巫女和占卜凶吉的祭司。
打仗前是要算一卦的,但罗马人却不会因出了凶卦就不出兵了。
首先,凶卦对不看的人无效,那祭司一看要出凶卦,便闭起双眼就当没那回事,特
眼耳盗铃。
另外,判断凶吉的任务是祭司的事,他就睁着眼说瞎话地说“吉!”,谁敢说不是
呢?总指挥想出兵,先跟祭司打声招呼,那他肯定算得出个吉来。只要士兵信,便有士
气、肯卖命。什麽时代都是上面的人更头脑清醒。你看上面的人讲哈利吴是骗子,真有
不少人信得一蹋糊涂的。
不过弩玛设的神官都不是专职,而是由市民集会选举产生,与其他公务员没有区别
。这样在罗马就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宗教阶层,自然地是一个政教分离体制。事实上这
是罗马能够强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罗马人来讲,宗教不是指导准则而是政策的支撑。以宗教为指导准则可以产生强
大的向心力,却有不能宽容与自己信仰不同的人的缺点。
罗马人的宗教不狂信、不排外、不封闭,因此也没有异教、异教徒这样的概念。
不以宗教为伦理道德准则的罗马人依靠什麽使人不至变为衣冠禽兽呢?是法律。以
什麽为道德准绳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的特点:
尤太人靠宗教
希腊人靠哲学
罗马人靠法律
中国人呢?统治者的金口玉言。
弩玛在位四十三年,从上任伊始便解散了三百人的国王卫队,他从没依靠武力强迫
过众人,但他的改革提案从来都是被元老院和市民集会全体一致地通过。是他奠定了罗
马未来发展的基础。
第四节
弩玛之後
贤人弩玛死後,罗马的市民集会选出了血气方刚的托里斯(Tullus Hostilius)为第
三届王。也许是因为经过了四十年和平的罗马人开始蠢蠢欲动了。托里斯是拉丁人,与
罗莫路一样富於进攻性。
托里斯的第一目标是罗马人的先祖之地,附近最繁荣的亚尔巴龙迦城。随便找了个
理由便与亚尔巴龙迦城过不去,带着人马打了过去。
关於战况,罗马人的传说很是浪漫,浪漫的与罗马人的气质格格不入:两军对垒,
互相商量决定,为了不血流成河,双方各派三个代表决斗以定胜负。於是六位勇士单打
独斗。亚尔巴龙迦的第一位勇士连斩罗马两人,剩下那位吓懵了,三十六计,撒丫就跑
为上。亚尔巴龙迦的三人一看,想溜?没那麽便宜。於是一同追了上去。罗马这位一看
走不掉,冷不防来了个回头剑,把跑在最前面的那人捅了。他如法炮治,连捅两人,剩
下的亚尔巴龙迦勇士先心里虚了,决斗时一不留神,也丢了命。於是大家欢喜,这仗是
罗马赢了。
但实际上更血腥。罗马人打破了亚尔巴龙迦城,将全城夷为平地,国王被车裂,全
体住民被强迫移住到罗马,定居在第六山丘Caelian上。不过他们不是被当作奴隶,而
是被平等地给与了罗马市民权。他们的贵族也得到了相应的元老院议员席位。
也真是多亏罗马人宽容了亚尔巴龙迦的人,若是当时来个斩草除根,那後来就不会
有凯萨(Caius Iulius Caesar)了。
但罗马这一仗可把付近周围的那群小城市都给下坏了。不过他们也没什麽好计策,
因为经过四十多年弩玛的治理,罗马的实力已远远超过了她的邻居。那些小城市便在托
里斯和他的後任的征战下被一个个地侵吞掉了。
托里斯在位三十二年,创下了辉煌的战绩,据说他是被雷霹死的,是否因杀人太多
而受天罚,後人不得而知。
托里斯的後任第四届王是弩玛的外孙,治世二十七年,以征战为主,也兼顾别样。
虽然他是萨比奈人,但他与托里斯一样并非只对异族作战。从这一点上托里斯和他的後
任都不再是拉丁人或萨比奈人,而是罗马人。
在战斗中被征服的各民族,大多数没有被当成罗马的奴隶,而是强制性将他们迁往
罗马,授与罗马市民权,使之成为‘罗马人’。
渐渐地罗马的七个小丘便都住上了人,罗马的势力范围也扩大到了台伯河河口,罗
马的文明与大海见了面。不过那时的罗马还没有能力和必要与大海打交道,罗马还只是
个农耕民族。
第四届王首次在台伯河上架了桥,沟通了南北两岸,使罗马的防卫更具纵深度。同
时他还修了罗马的第一条道路:盐之路,从罗马一直到台伯河河口的产盐地,使罗马的
食盐不必再依靠进口。在古代,有了盐就等於有了钱。
到这个时期,罗马的经济还是以农为主。常备军三千三百人,人口约三万,大多住
在城外的田园里,住在城里的是少数。七个小丘上的房屋也简陋的可以,都是些有门无
窗的泥屋。一般都是一间房,无所谓几室几厅之说。於是父母子女婿媳孙,鸡鸭牛马骡
羊猪,奴隶也不例外,大家是同吃同睡。元老院议员也好,罗马王也好,早饭後那是要
下地干活的。
卫生环境是没救了,因为那时没厕所。房前屋後,阴暗角落,随地排泄自由。
衣物更简,一张粗布,中间开一洞,把头伸过去便是了。而且没几个人有可更换的
衣物。一件衣物是不分昼夜和四季的。
中国人以食为天,可那时的罗马人就有点惨了,每天是粗麦饼加橄榄二个,有个节
假日也许会喝上一小杯葡萄酒,而且没有食用油。
军队更是跟暴徒似的,没有个像样的组织。指挥员也没有军衔,整一个暴徒头目。
盔甲盾牌还没出现,武器也只是石头棍棒,还有少量砍什麽都嘣口的粗制烂剑。老说罗
马打仗厉害,看这装备便知那战术是没用的了,一伙人扔几块石头,然後蜂拥而上,棍
棒交加,拳打脚踢,最後就是揪头发扯衣服地进入肉搏了,跟小时候打架没大两样。
全市的住民依民族分为三族:拉丁族、萨比奈族和伊托鲁里亚族。每族又分为十个
区。各区的成年男子可以出席每年两次的市民集会会(又译为库利亚会),以投票方式决
定王位继承人和各种日常政策,市民集会实行每人一票,多数通过。王负责执行市民集
会的决策。
这是个无阶级的绝对民主制,也只能在罗马的规模不大,不必考虑城外发生的事时
可以行得通。但这个纯朴的时代随着一个伊托鲁里亚人登上王位而结束。
第五节 商人王
改朝换代
第四届王於公元前600年左右驾崩了,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异色人物:塔克文(
Tarquinius Priscus)。
塔克文不是本地出身,父亲是希腊人,母亲则出身於伊托鲁里亚的望族。伊托鲁里
亚人的社会不十分开放,像日本人一样,做生意虽不计较赚任何人的钱,但却极力排斥
与外民族混血。塔克文一家在伊托鲁里亚失去了出世的可能,於是就携带牛车数辆的家
财,身着华丽的衣物移居罗马。当时的罗马老农们都以嫉妒和不信任的眼光打量着这家
外乡人。
塔克文天生机灵,活泼,富於向上的野心。在斗大的字不认一筐的罗马农民中,他
优雅,博学,通晓哲学、数学,挥金如土,又是个优秀的外交家。第四届王死後,塔克
文自立後补竞选国王。他为了得到平民的支持,第一次在罗马市内举行了一场演说。
说到平民,在前四任王执政期是没有这个词的,也不存在这个阶层。但到了第四届
王死的时候,情况大为不同。连年的征战,强烈地刺激了产业的发展,罗马市内到处都
是工房、商店,当然商人都是伊托鲁里亚人。因为在城里有许多工作机会,付近的农民
纷纷涌入。而打完仗的士兵也不愿回乡种地,他们逗留罗马下酒馆泡女人,另外由於战
胜所俘的大量奴隶也大多被带进市内。这些外来者构成了一个新阶层:平民。
这个平民阶层一般都无法参加市民集会。而塔克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向这些人保
证如果自己登上了王位,一定会给他们以应有的政治权利。另外在罗马农民王的压制下
不得台头的伊托鲁里亚人也利用自己的财力全力支援塔克文。只要塔克文答应上台後推
行向外扩张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那他们将倾囊相助。
塔克文终於在市民集会上以压倒多数当选为下届王,而元老院也认可了选举结果。
於是塔克文打破了拉丁王、萨比奈王、拉丁王、萨比奈王的循环,成为第一个伊托鲁里
亚王,开始了塔克文王朝,也就是商人王时代。
塔克文继位後,建造了伊托鲁里亚式的王宫,自己手持玉笏,头戴王冠,威风凛凛
地高坐在宝座之上。他深知平民喜爱华丽,希望自己的王身着华丽衣冠有威武的铁甲兵
护卫的心理。
後来,罗马共和时代的史学家大多异口同声地非难塔克文,说他的治世是一个充满
黑市贸易、行贿受贿的时代,而王自身也侵吞了大量战利品去支援了自己的伊托鲁里亚
故乡。
也许这些指责不是空穴来风,但无可争议的事实却证明罗马市正是在塔克文的治理
下从一个农耕式的、内向的、充满粪臭的小镇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中部意大利的中心。
塔克文继位後首先以罗马的人口的增加为由,将罗莫路创始的百人元老院扩充到二
百人。实际上是安插亲信,因为元老院议员是由国王指定的。
对外塔克文更富有扩张性,他征服了现在意大利的Razio州一带和中部意大利的一
部分山地。但塔克文不像他的前任诸王那样强迫战败民族移居罗马,而是缴获败者大量
的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罗马。凯旋式上那满载战利品的车队,着实让罗马人开了眼。
不过此後罗马人依旧十分欢迎外民族的定居,并没提出个像Simpson Bill那样的限
制移民的法案,可见展示战利品的行为只是塔克文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时之举。但周
围各部落都被罗马的武力镇住,一时间都变得俯首贴耳。而塔克文则不失时机地将主要
精力转向了大规模的罗马市开发规划事业。
此时罗马的七个小丘都住上了人,塔克文将视线转向了低地,修建了罗马的大下水
道。这不仅将低湿地的水排干了,同时也解决了日用污水的排泻,使罗马从一百多年的
恶臭中解放了出来。
然後,塔克文重新规划整备了街道街区,一改以前的小泥房的建筑方式,修建了有
门窗,有房檐的房屋。在低湿地乾拓後,使用新得到的空地做为公共场所,修建了大竞
技场和可容纳全体市民的中心广场(the Forum),又在卡匹托尔山上修建了罗马最高神
朱庇特(Jupiter,即宙斯,相当於玉皇大帝吧)的神殿。罗马终於有了都市的雏形。
就这样,被伊托鲁里亚人和希腊认为不适合建城的罗马,随着大下水道和台伯河口
的港口的建成而成为一个新型的城市。
当时的罗马市政建设是由军队的士兵承担,这也是煅炼士兵体力的一种方式。这种
作法後来形成了惯例,一般的公共建设事业都是由士兵来做。
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各种先进的技术:道路的铺设、神殿等大型建筑的设计施工、下
水道的规划等,这些原来罗马不懂的技术都是从伊托鲁里亚引进。而在伊托鲁里亚人指
导下施工的罗马人渐渐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些技术。
这已经近乎於革命了,罗马不仅从外观上,而且从生活风气习惯上都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代表保守势力的元老院对於王的权力的扩大深感不安,但塔克文在市民中享有很
高的声望,要想废了塔克文的王位或是逼他辞职是不太容易。於是元老院的保守派采用
了暗杀的手法。
第五届王塔克文在位三十七年,被刺而亡。
第六代王塞尔维
塔克文的王妃是个很有才学的女子,当塔克文遇刺的消息传来,她第一件事便是将
王子塞尔维(Servius,注6)叫到身边,在葬礼结束後与塞尔维一同登上王位,强行代理
国王事务。并号召群情激愤的平民效忠塞尔维。
元老院议员大多是文盲老农,那里是王妃对手。在王妃的策划下塞尔维的地位很快
得到巩固,成为罗马第一个不经选举而登上王位的人。与先王一样,後世的历史家对塞
尔维多无好感,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治世十分得当,为罗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首先他建设了新的罗马城墙。然後他进行了政治和社会的大变革,为今後的罗马奠
定了法制基础。
塞尔维建的新城比旧城的范围要大,将罗马的七个小丘全都囊括在内,被後人称为
“塞尔维城墙”,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我们仍可在罗马看到城墙遗迹。
另外,塞尔维又在城内建了守猎女神黛安娜的神殿。这原来不是罗马人所信奉的神
,而是周围一带各部落的信仰。通过这个神殿的建造,周围的居民们都自然地要到罗马
城内上香,因此将罗马当做了这一代的文化中心。当时,无论是不是罗马市民,只要是
信女神黛安娜的人都可自由出入罗马去参拜女神。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一方面塞尔维
建造了史无前例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城墙,另一方面又同时建造了容纳他人的神殿。
塞尔维的军制和选举制的改革对罗马的未来影响最大。塞尔维的改革实际上是把兵
役、选举和税制合为一体。
首先,塞尔维对罗马进行了首次的人口调查。然後废除了三十区的行政划分,改为
将罗马市民无论贵族平民一律按他们的经济状况分为六个等级,各等级依其能力大小提
共不同数量的军队,同时依军队人数多寡而有不同的投票权:
第一等级 财产:100000阿司(注7)以上。军制:提供80个步兵百人团(century),
18个骑兵百人团。装备:自备头盔、圆盾牌、护胸甲、护腿甲、短剑、长枪。选举权:
每个百人团可投一票,共98票。
第二等级 财产:75000~100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重装步兵百人团。装备:除
自备方型盾牌和无须护胸甲以外与第一等级相同。选举权:20票。
第三等级 财产:50000~75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重装步兵百人团。装备:不
用自备护腿甲,其余与第二等级一样。选举权:20票。
第四等级 财产:25000~50000阿司。军制:提供20个轻装步兵百人团。装备:只
须自备长枪和投枪。选举权:20票。
第五等级 财产:11000~25000阿司。军制:提供30个轻装步兵百人团。装备:只
须自备投石器和石头。选举权:30票。
第六等级 财产:少于11000阿司。军制:提供5个轻装步兵百人团的预备役。除国
家处於生死存亡之际,免除军务。选举权:5票。
总票数193票。骑兵18个百人团,1800人。步兵175个百人团,17500人。
这个体系与希腊雅典的财权制很像,只是罗马以百人团单位投票,而不像雅典是一
人一票。
罗马的第一等级拥有过半数的98票,而投票方法也不是同时进行的。有事要投票时
,先招集18个骑兵百人团进行投票,然後是第一等级的步兵百人团,然後才轮到第二等
级,最後是第六等级进行投票。但当结果达到半数时,投票便自动中止,以下各等级便
无需投票了。实际上,除了各别争议极大的问题外,第二等级以下几乎没有投票机会。
反正是有钱就有权,只是要多尽义务,不像美国的共和党理论,钱权多多益善,义务越
少越好。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金权政治。元老院因此失去往日的权威,而商界的发言权却得
以大为增强。塞尔维的继位并未得到元老院任何恩惠,所以他也没必要像早年的王一样
看元老院的脸色行事。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不仅使工商界站在王的一边,同时因就业机会
大为增加,使得王在市民们中间也倍受支持。这时的王已不像早期的王那样在门前井边
随便能见到了,他头戴王冠,手持权杖,由武装卫队保护,高坐在王宫的玉座上,没有
通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元老院议员都别想一睹尊容了。
不过在公元前六世纪的罗马,多尽义务的多享受权力是很自然的事。被免除义务的
是未满十六岁的儿童、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妇女、奴隶和身无分文的无产者。妇女的义
务是扶养子女,没有子女的寡妇被认为是没有尽到义务,每年要交200阿司的军马费。
事实上,在罗马建国初的五百年里,动用预备役的次数虽不少,但不得不招集无产
者以保卫国土的次数只有一次。
前面讲过,那时的战斗多是一窝蜂似的斗殴打群架,塞尔维则改变了战术。他将罗
马军分为前卫、主力和後卫。交战时前卫蜂拥而上冲乱敌军阵线,然後作为主力的重装
步兵与敌人决战,後卫则依战况进展协助作战。骑兵在当时只是机动部队,在抵达战场
後要下马部阵以重装步兵的形式作战。那队形丝毫不乱一步步向敌人逼进的罗马军方阵
,在当时是所向无敌的。
塞尔维经过四十四年的繁忙治世创下不凡功绩,但也渐渐显出了衰老的迹象。
王制终焉
老塞尔维有两个女儿,一个争强好胜,一个文静温顺。先王塔克文有两个儿子(注8
),一个充满野心,一个稳重安份。塞尔维将女儿嫁给了先王的儿子,只是把好胜的图
莉娅(Tullia)嫁给了稳重的王子,把文静的女儿嫁给了野心家小塔克文(Lucius
Tarquinius),希望他们的性格可以中和。不过这在当时大概也属於乱点鸳鸯谱吧。
两对夫妇都不快活,图莉娅十分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很快就开始诱惑小塔克文,而
性格温和的两个人不久就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图莉娅和小塔克文便光明正大地结了婚
。老塞尔维对这婚姻既没赞同也没反对。或许是因为失去爱女的悲哀吧。
图莉娅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开始鼓动小塔克文夺取王位。小塔克文首先拉拢住在
罗马的伊托鲁里亚人。这些人是小塔克文的父亲第五代王塔克文招来并定居在罗马的,
因此很自然地站在了小塔克文一边。另外小塔克文还成功地争取到元老院中一部份属於
工商阶层的议员的支持。
一切准备停当,小塔克文带着武装卫队前往元老院,发表了对塞尔维的非难演说,指
责塞尔维身世不明,以这样的人为王是罗马人的耻辱。元老院的议员既没赞同他的演说
,也没将他赶出元老院。
塞尔维闻变,赶到元老院。小塔克文深知自己处於骑虎之势,於是不等塞尔维开口
,便将他拦腰抱起,走出大门,从元老院的台阶上抛了下去。图莉娅则架着马车从老塞
尔维身上轧了过去。
小塔克文於是坐了王位,图莉娅也如愿以尝地成了王后。
小塔克文比前王更专制,他禁止为先王发丧,又将元老院内塞尔维派的议员尽数处
斩,在位期间既没征寻过元老院的意见,也从未招集过市民集会。罗马人暗中称他为“
傲慢王塔克文”。据说他还曾在罗马的广场上杀人取乐。 傲慢王在位期间连年发动对
邻国的战争,不仅与萨比奈人打,甚至征服了当时的先进文明的伊托鲁里亚南部的一些
地方。也许弑王篡位是傲慢王塔克文的弱点,而对外战争总是当权者转移国人视线的高
招,古今中外,屡试不厌。罗马的势力这时已跨过了台伯河,北到阿诺河,南到戈艾达
(Gaeta,位於罗马和拿波里之间),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的帝国了。而一度曾扩展到拿波
里一带的伊托鲁里亚势力也在这时开始衰退了。
话说这傲慢王有一王子塞克图斯(Sextus)和一王甥柯拉汀(Collatinus)一同随军征
战。一日无事饮酒,王子与王甥各自吹起自己的妻子如何贤惠,互不相让。两个年轻气
胜,发誓打赌不能说服对方,於是决定出其不意地回家偷看,以决定谁的妻子更贤惠。
於是便连夜快马赶回罗马。
那王甥的妻子露克莱蒂娅(Lucretia)正在灯下为丈夫缝制衣服,而王子的妻子则难
耐寂莫,招了一群男友在家中饮酒做乐。谁胜谁负不言自明。
赔了赌金的王子塞克图斯大为不忿,心生一计以报复王甥柯拉汀。塞克图斯看准柯
拉汀不在家的日子来到王甥家,柯拉汀家人见是亲戚来访,并不怀疑。晚上酒肉款待,
并留王子在客房过夜。
到了夜深人静时,塞克图斯潜入露克莱蒂娅的房间,用短剑相威胁,强奸了露克莱
蒂娅。
塞克图斯离去後,露克莱蒂娅写信给的父亲和丈夫说家中有难要他们带上亲信随从
火速回家。王甥柯拉汀带着布鲁塔斯(Brutus),她的父亲露克雷和另外一名亲信立刻就
赶了回来。
露克莱蒂娅坐在床上,向赶到的四人将塞克图斯的所做所为哭诉完後,抽出暗藏的
短剑刺入自己的胸口。四人面对垂死的露克莱蒂娅发誓为她报仇。
露克莱蒂娅的尸体被抬到罗马市内的大广场的讲演台上。市民们面对此景无不愤慨
,而布鲁塔斯则不失时机地向市民们发表了反对傲慢王的演说,内容无非是决不让此类
惨事再次发生之类,同时也使众人想起了傲慢王弑杀篡位的旧事。最後布鲁塔斯提议将
傲慢王及其一族逐出罗马,当然自己例外,因为他本人也是王族成员,先王塞尔维之子
。
被压治了很久的不满在布鲁塔斯的煽动下爆发了出来,广场上是欢声雷动,市民们
都以欢呼声表示对布鲁塔斯的提案的支持,并且踊跃地响应布鲁塔斯的招集市民兵的号
召集结了起来。
傲慢王闻变大惊,立刻带领亲兵奔回罗马。罗马的城门紧闭,城上人只告诉傲慢王
说他被驱逐了,不放他入城。而王后在事发时已逃出城来安然无事。傲慢王只好带着亲
兵和家眷逃往伊托鲁里亚去了。
傲慢王在位二十五年,随着他的被逐,罗马的王制时代也结束了。从罗莫路建城的
公元前753年算起经过了二百四十四年。公元前509年,罗马近入了共和制。共和制的罗
马由两人的执政官统治。执政官虽与王一样是由市民集会选举产生,但任期不像王那样
是终身治,而是只有短短的一年。
要是以王的一人独裁为由而否定罗马的王制时代是不公正的。在一个共同体的初期
,集权独裁的统治形式常常更为有效。在组织还弱小时,浪费一次活力便有可能造成致
命伤。但当共同体渐渐强壮起来,独裁者的权力不段加强之後,绝对的腐败是很难避免
的了。
罗马十分幸运,每个王的任期足够长,可以实现自己的主张而不会很快人亡政息,
新王又可以在先王的业绩之上安心地创造自己的业绩。
大概在公元前六世纪时,罗马的王制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那露克莱蒂娅事件只
是条导火线,引发了应该发生的一段历史。 |
r*****d 发帖数: 1924 | 3 第二章 共和制罗马
第一节 共和了!?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了共和制,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后期。
共和了!王制被推翻了!
市民们狂热地欢迎这个崭新的体制,将一切的希望寄托给这个崭新的体制。市民集
会宣布了王制的终结,将二百五十年间的过错全部都归因于旧的体制,就像打倒了四人
帮,一切错误都是四人帮造成的那样。
共和制的罗马选出了第一任执政官。死了妻子孤独的柯拉汀和被傲慢王杀了老爸可
怜的布鲁塔斯荣获当选。布鲁塔斯便成了罗马五百年共和制的创始人。
布鲁塔斯本来不是他原来的名字,而是外号浑名,是“笨蛋”的意思,被叫的多了
,便成了真名。虽说布鲁塔斯被人叫“笨蛋”,可因为能接近权力中心,想必有许多机
会让他冷静地观察一切决策过程。大概通过长期的观察,他开始觉得罗马已经成熟到不
必依靠虽然效率高但无法不受到统治者个人意志的影响的独裁制度了。改革的领袖人物
常常产生于旧势力之中。
不错,市民集会的权力是比以往大了,这是好事。可是六个等级的划分却依然存在
,富豪等级独占了过半数的票数,结果是他们不必用独裁制度,而是能在民主的招牌下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大家。在商人王时代,总是将被征服的土地分配给贫民的。而共和
制一开始便废除了这一“恶制”,于是每天都有一些没有土地的人涌入罗马找饭吃,就
像“盲流”一样。
可是罗马市内也没有工作机会。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无法像王那样开展长期大
规模的土木建设,而且共和制的实权是掌握在元老院手中的。以拉丁人和萨比奈人大地
主为主流的元老院与商人支配的王制大为不同,做起事来总是吝吝啬啬。
新政权在“健全财政”的名目下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其结果使得罗马陷入了经济萧
条。失业人数急剧上升,人们的不满也在增大。
要说这都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事,中国在四九年后一直都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
中摇摆,这人类的老教训似乎完全没人理会,一看失控便要经济紧缩。问题如果可以解
决也就算了,怕是用不了多少年又要来一次循环。
这罗马的经济紧缩政策所带来的可就不单是萧条了,人们的不满终于暴发了。
罗马的一些名门出身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密谋恢复王政,准备请回傲慢王塔克文,
大家都在血书上签了名。不想被集会那家的一个奴隶全部听了去,并向执政官告了密。
参与密谋的年轻人被一网打尽,连血书也被收缴,这下是铁证如山了。
这事件对两位执政官来讲实在是不小的打击,因为那集会的地点是在执政官柯拉汀
的一个亲戚家,而另一个执政官布鲁塔斯的两个儿子竟然也是其中的成员。
执政官布鲁塔斯没有为自己的儿子网开一面,他冷酷地注视著两人被鞭打后砍头的
经过,然后默默地退场。而执政官柯拉汀则饱含热泪,一副痛不欲生的表情。
执政官布鲁塔斯的铁面无私受到了市民的赞扬,同时对柯拉汀开始表示怀疑。柯拉
汀无法忍受这种遭遇,便辞去了执政官的职务,带领全家离开了罗马。市民选出了瓦莱
刘斯(?,Valerius)接替柯拉汀的职务。
流亡在外的傲慢王塔克文得知密谋流产,便决定使用武力夺回王位。他向伊托鲁里
亚的塔奎尼亚(?,Tarquinia)和魏(?,Veii,罗马市北二十公里左右)借了军队向罗马发
动了进攻。罗马周围的萨比奈一带也纷纷起兵响应。
执政官布鲁塔斯率骑兵,瓦莱刘斯统步兵迎敌,与敌人在罗马市北一天行程之处激
战。布鲁塔斯在战斗中与敌军主将同归于尽。而步兵的战绩则是势均力敌。不过晚上鸣
金收兵后,奇妙的消息在两军营地流传开来,说是伊托鲁里亚军的阵亡人数比罗马军多
一人。士兵们相信这是神的声音。
第二天罗马军依旧出营布阵,而伊托鲁里亚军却没有出现。这就算是罗马赢了一阵
吧。执政官瓦莱刘斯便带著布鲁塔斯的尸首凯旋回城了。市民们为布鲁塔斯举行了国葬
,女人们像死了父亲那样为布鲁塔斯服丧一年。
身在显位的无不受到人们的嫉妒、怀疑和中伤。执政官瓦莱刘斯也没能例外。
为布鲁塔斯壮烈的死而流的泪还没有干透,人们开始对瓦莱刘斯产生了不信任感。
先是对瓦莱刘斯的凯旋式不满。自从罗马建城起便有了为战胜将军举行凯旋式的惯
例,可瓦莱刘斯竟然用了四头白马来拉自己的战车,马本身就是财富的像征,而四匹同
色马更是了不得了。瓦莱刘斯虽是非常的有钱,但这个行为在罗马市民的眼里颇有玄耀
财富的嫌疑,也算得上有称王的倾向了。
再就是瓦莱刘斯在罗马的大广场背后的山丘之上有可将大广场一览无余的豪华家宅
,这在市民的眼里看来也有王宫的样子了。
最后,布鲁塔斯死后空下的执政官的位子瓦莱刘斯好像并没有立刻要填上的意思。
有了这几点嫌疑,小道消息便容易流传,说他不满于执政官的地位有称王的企图。
这消息传到了瓦莱刘斯那里,他立刻雇了一群人连夜将山顶上的豪华宅院夷为平地
。然后又在罗马市内靠城墙处地价最便宜的地方修了一栋简陋的新家。新家的前后门都
常年开放,使市民都可以自由出入,以便监督他的日常生活。
这还不算,他又连连制定出受民众欢迎的法律。这些法律成了未来五百年间共和制
罗马的金科玉律。
依此法律,王政时期由国王管理的国库财政移交财务官管理,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
者的执政官不得参与;凡未经过市民集会批准而占据公职的死刑;凡阴谋称王的死刑;
对于司法官的判决,凡是市民都有权向市民集会提出上诉。另外,空缺的执政官位子也
选出了新人填补。
不过要有怎样的证据便可算“阴谋称王”却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元老院在很长的年
月里总是利用这条法律来排除异己和政敌。实际上将“阴谋称王”的字样改成“阴谋颠
覆政府”、“篡党夺权”、“反革命”或是“汉奸”、“卖国贼”、“帝国主义的狗腿
子”、“小人”之类,现在依然通用,不但政府用连一般小民也用,目的除了排除异己
没别的。魏京生当然要抓,这中文网上不是也有人选完十大汉奸又要选十大狗腿子吗?
可叹的是总有小民深信不疑(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只是用著方便,从来不信的),看来人类
几千年来的进步可不能算大。
不过这些法律的立案者瓦莱刘斯在民众中的声望却日益高涨,被市民尊称为“人民
之友”。在共和制的初期,这种拢络人心的做法或许是必须的,不然无法团结众人,使
新制度受到搓折。实际上,共和制罗马面对著许多新问题。
首先,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的国力开始下降。随著伊托鲁里亚族的王家被驱逐和不断
的与伊托鲁里亚的交战,许多伊托鲁里亚人开始离开罗马,虽然罗马依然鼓励这些人留
下。而流出的伊托鲁里亚人是罗马的人材,他们懂得当时的先进技术又拥有主要经济实
力。王制时代伊托鲁里亚人不断地移来罗马,而从这时起,这些人材开始流出。
随著国力的低下,罗马在周围个部落中的威信也开始降低。罗马与周边各族有军事
同盟关系,既<拉丁同盟>。罗马是<拉丁同盟>的盟主。这时的同盟成员都不愿跟随罗马
改变体制,继续与国力开始下降的罗马为盟了。而将自己的军队交给任期只有一年的执
政官统领,也使各族的王觉得不安。
最大的问题是共和制罗马与伊托鲁里亚完全陷入了敌对关系。虽然伊托鲁里亚的势
力开始衰退,但与罗马相比仍有天壤之别。
瓦莱刘斯连任了四届执政官,此间的政策可以认为是瓦莱刘斯的想法。他为了恢复
经济,将当时的海盐贩卖权收归国有。对于没有自己的货币的罗马,盐是唯一可用于与
他国进行贸易的商品。
对于海盐贩卖国有化给商人带来的损失,瓦莱刘斯对商人实行了减税,这一措施使
许多原来不是商人的人加入了经商的行列,反而弥补了减税所带来的损失。不仅如此,
新兴的商人阶层还填补了伊托鲁里亚人流出所造成的空白,使得罗马摆脱了倒退回农耕
经济的危险,同时也为罗马独自的技术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受优待的新兴阶层也会
全力支持政府。
对于移民瓦莱刘斯依旧十分积极地与以鼓励。当时在罗马附近的拉丁人中有一些人
认为有同样的信仰和语言的拉丁人之间不应互相争斗。在瓦莱刘斯的呼吁下这些人中有
五千人集体移住到了罗马,这样一来,不仅弥补的伊托鲁里亚人流出所造成人口减少,
更重要的是大大削弱了罗马周围拉丁人的势力。
不过伊托鲁里亚依然是强敌。
傲慢王塔克文兵败后逃到了伊托鲁里亚的克鲁西姆(?,Clusium,现在的Bolsena湖
西岸一带),向克鲁西姆王波尔杉纳(?,Porsenna)借兵。曾深受傲慢王塔克文的对外战
争之害的克鲁西姆王波尔杉纳绅士般地收容了塔克文并决定御驾亲征讨伐罗马。
克鲁西姆王波尔杉纳以英明君主和文韬武略著称,他的出兵对罗马人来讲真好向当
头一棒,在坚持共和还是退回王制的问题上著实苦恼了一番。当然共和派站了上风。
但战况对罗马极为不利,周围受罗马支配的各族(现在的意大利Razio州)纷纷响应
波尔杉纳军,起兵将各地的罗马住军全歼。波尔杉纳的大军转眼攻下了台伯河西岸的要
塞。
依罗马的传说,罗马军这时是英雄辈出,奇迹般地与波尔杉纳军勇猛奋战,不妨让
我们先欣赏一下两个大侠式的故事:
台伯河上有座桥,到达台伯河西岸的波尔杉纳军为了尽快攻占罗马要抢占这座桥。
驻守此桥的罗马军望见刀明戟亮的敌军潮水般地杀来时,全都没了主意,扔了兵器一溜
烟似地散了,这时一张飞式的勇士(Horatius Cocles),叫住了几个士兵命令他们从东
岸拆桥,而自己便一人单枪匹马在桥头抵挡蜂拥而至的敌军。波尔杉纳军硬是没能将他
从桥头赶开一步,直到那几个士兵将另一半桥拆毁。
波尔杉纳的大军徵集舟船渡河,终于将罗马城围了个水泻不通,城内开始缺粮。这
时又有一勇士穆裘斯(?,Gaius Mucius)自告奋勇要出城刺杀波尔杉纳。他携带短剑游
过台伯河,到了敌军中军营地,克鲁西姆王的大帐。不过穆裘斯不仅不认识波尔杉纳,
大概也没见过世面。他看著所有的敌军都衣冠华丽,顿时不知从何下手。正巧当时正在
发军饷,穆裘斯便认定发钱那个定是国王无疑,就一头撞了进去将那人捅了。不过那人
只是国王的秘书。
穆裘斯被带到国王面前,波尔杉纳对他严刑拷打要他招出幕后关系。其实这都是废
话,幕后当然是罗马,不必打也知了,知道又能如何?不过这倒给了穆裘斯以表现的机
会了。
“吾乃罗马市民穆裘斯,特来杀汝!如今要杀要剐随便,何必多言?吾死尚且不俱,
何俱拷打!”
说完,伸手(!)从火堆中抄出一燃烧中的柴棒,没有冲上去与国王拼命或敲死一两
个敌兵,而是将燃烧的一头从容地按在自己的右手上,大叫“只有胆小鬼才真惜自己的
肉体!”。大帐中立时充满了焦臭的气味。
波尔杉纳大概说了句“真勇士也!来人,给我放了”之类的话,将穆裘斯放回罗马
。后来穆裘斯的右手残废,被市民称为“左撇子穆裘斯”。
不过失败还是失败,罗马终没能靠几个勇士扭转战局。败战总是伴随著英雄的传说
,因为失败时需要英雄的传说自欺并欺骗后代。所向无敌时不要这种东西的。所以尽管
张飞喝得水倒流,子龙万军之中救幼主,那刘备依旧是要落荒而走的,而常胜将军凯萨
的回忆录中是没有英雄故事的。
罗马无条件投降,以前占领的伊托鲁里亚的土地尽数归还。而波尔杉纳为傲慢王塔
克文报了仇,却没有支持他重新登基,大概知道此人无信,不愿看他重新称王并再向伊
托鲁里亚开战。
这次战败,使罗马从王制时期的帝国首都一跌千丈,成为一介小国,势力范围半径
只有不到四十公里。后来罗马不得不用了整整一个世纪才恢复了原来的势力。
可是,罗马与伊托鲁里亚并没有达成完全的和平,这次与波尔杉纳的和平只是暂时
的停火,当然这对罗马来讲是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了。
公元前503年,罗马进入共和制六年,人民之友、执政官瓦莱刘斯去世,曾是一代
富豪的瓦莱刘斯这时竟然几乎身无分文,操办不起丧事。罗马市民们每人都拿出钱来,
为瓦莱刘斯发丧。女人则像布鲁塔斯死时那样,为瓦莱刘斯服丧一年。
由布鲁塔斯播种,瓦莱刘斯培育的罗马共和制终于在罗马生了根,瓦莱刘斯之后的
罗马没人在想过复活王制。但罗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一个大帝国的实力。
第二节 罗马的希腊考察团
罗马人的故事讲到这也就只需讲讲罗马市周围的人和事,王制时的地盘不小也只限
于现在意大利的Razio州一带,到了共和制初期,把大好河山丢了个差不多,剩下的地
盘不过现在北京市的五分之一左右。
虽说那时的边境线不像今日那样清楚,南意大利的希腊植民市塔兰托和西西里岛东
的锡拉库扎的势力范围比罗马要大三到五倍,雅典要大十倍,而斯巴达就更大了。要说
从罗莫路建城算起,罗马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她的势力在公元前五世纪中页也就
这点大小。
不过这时的罗马终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接触,而且是不通过南意大利的希腊植民市
的,直接与雅典和斯巴达的接触。这时的罗马正在考虑制做第一部明文法律。
在此以前罗马也有法律,不过没有明文公开,只有统治阶层可以引用解释。对此不
满的民众则要求法令的明文化和公开化。古往今来,民众争取自身权力多是以要求法令
明文化为起点的,罗马也是如此。
以元老院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起初抵制这一要求,被称为贵族制的共和制刚刚成立不
到半个世纪,元老院意气风发,而国境在这一段时间内也还安静无事。
但平民们也有有效的武器,那就是拒服兵役。不久,短暂的和平期过去,罗马又与
周围各族开始了绵延的战事。每年春到秋季的战事频繁,而平民的拒服兵役对罗马来讲
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老院终于同意制定公开法律。为此决定先派一个考察团到
当时的法制先进国希腊进行考察。考察团由三名当时罗马的名门贵族出身,有丰富经验
的元老院议员组成。
这个三人考察团在希腊逗留了一年,那么当时的希腊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的呢
?
第三节 希腊文明
公元前2000年,希腊文明发祥于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而不是希腊本土。或许是克
里特岛离当时的文明中心埃及更近的缘故吧。新的文明不知为何总是从已有文明的边缘
发祥。对克里特文明,有历史学家说:“米诺斯王(克里特国王)创建的船队保障了克里
特岛周围的海域的航行安全,因为米诺斯王用这个船队征服了克里特岛周围的小岛,而
那些以这些小岛为据点的海盗也被一扫而光。再也不会被海盗掠夺的克里特岛人的财富
开始增加,甚至住进了石头造的房屋。”
克里特文明的最盛期大约被认为是在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但以公元
前1350年左右为界,作为爱琴海主人的克里特文明急速地衰退了。是因为地震还是因为
从希腊本土的入侵后人不得而知,但公元前1350年左右,克里特的首都克诺索斯被破坏
了。这成了优雅华丽的克里特文明的晚钟。
边缘成了中心,又会产生别的边缘。以希腊本土南部伯罗奔尼萨半岛的迈西尼(
Mycenae)为中心的一带成了希腊文明新的接班人,这就是后人说的迈西尼文明。
这大概是个武士支配的国度。荷马的史诗[伊里亚斯]和[奥赛德]使我们对这些武士
并不陌生。他们就是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开始,经过了十年攻城战而结束的特洛伊(
Troy)远征的主人公们。荷马的史诗讴歌了这一场为了夺回被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国王子
帕里斯拐骗去的斯巴达国王后海伦而开始的特洛伊战役。这也是关于希腊最美的美女海
伦的故事,连希腊的诸神也分为希腊派和特洛伊派助战呀声援啦,忙得不可开交,那愉
快劲儿完全无愧于世界文学最高杰作之一的评价。但您要追求更真实一点儿讲法,大概
是希腊人依仗其武功抢夺特洛伊的财富的远征更近史实吧。
不管怎样说,因特洛伊城的陷落而高奏凯歌的迈西尼文明,仅仅半个世纪后便灭亡
了。有玩赏历史的倾向的人这样评说道:
“都怪他们竟然离家长达十年跑到遥远的特洛伊去热中战争游戏,这期间国内秩序混
乱了,国力也消耗了,因此很简单地被异民族所征服了。”
我想这讲法就算没说对也大概齐吧。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带著无数的战利品回
国的希腊将军阿加美农,却被他的王妃和王妃的情人在浴室里给杀了。不过诗人荷马把
这事说成是愤怒了的曾经声援过特洛伊一方的诸神所干的了。但不管这事儿是谁干的,
反正迈西尼文明是被从北方南下来的多利亚人给灭的。
公元前1200年以后,迈西尼文明消失了。迈西尼文明的接班人们或被杀或为奴隶,
完全彻底地被清除了。多利亚人(Dorians)所带来的破坏十分惨烈,此后四百年希腊全
土完全地沉默了,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希腊史称之为□希腊的中世□,意
为一切都沉默,位于两个活动时期的中间期。
当然,“中世”总是分成两个时期的:前期-创伤慢慢愈和的安静期和后期-康复期
。近入康复期时,虽然文明仍未发芽,其根脉在土下已开始盘根错节了,而且荷马的英
雄们的手中只有青铜,但野蛮的多利亚人却有了铁器!
公元前800年前后,希腊人从他们的“中世”中走了出来,近入了被称之为polis的
城邦国家时代。多利亚人建设的斯巴达以及从多利亚人的入侵逃出来的阿卡亚(?)人建
设的雅典则渐渐成为城邦国家的代表。另外,以城邦国家的诞生为特色的希腊复兴的另
一个特点是希腊人的海外大殖民运动。 |
r*****d 发帖数: 1924 | |
r*****d 发帖数: 1924 | 5 第九节 认识了希腊之后
三人考察团访问了希腊之后,罗马并不是简单地吸取了雅典和斯巴达的长处制定了
更完善的体制。这时的罗马直到公元前367年的80年间都处于贵族和平民的抗争状态之
下,暂时无从奢谈政体的改革。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打倒了王制,他们充满了成为自由人的自豪,成立了共和制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罗马人忙于与试图恢复王制的塔克文和他的后援伊托鲁里亚人的
战争,还有那些想趁机吃掉罗马的近邻也与罗马不时发生冲突。这期间的罗马无疑是举
国一致团结抗战的。然而这并不是说罗马的内部就不存在矛盾了。
不久,罗马最后的国王和他的儿子们或客死他乡或战死沙场,竟然绝了后。而近邻
各族也在罗马的顽强抵抗下渐渐服首,新生罗马终于挺过了危机。
这时罗马终于显示出了过渡到共和制后所产生的矛盾,这个矛盾便是跨越整个世纪
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这是一种阶级斗争。
为什么在王制时不存在的矛盾,到了被普遍认为是比王制更进步的共和制时代反而
产生了阶级斗争了呢?这大概是源于罗马权力构造的变化。让我们来看一下从王制到共
和制罗马的权力构造的变化。
王制时的罗马的王由市民集会选举产生,经元老院认可方可继位,任期为终身制。
在位时间一长,王权总是渐渐强大而独立于元老院的势力范围之外。而元老院对王只有
谏言和劝告的作用。相反,每个罗马市民都可以参加的市民集会则有权承认或否决王的
政治军事提案,与王有著紧密的联系。
这是一个稳定的三极构造,王、元老院、市民集会各自独立相互制约。这种三极构
造在当今许多政局稳定的国家依旧可见,无论是多党议会制还是君主立宪制或是大总统
上下议院制。
罗马进入了共和制后,王的位置由执政官代替,虽然可以连选连任,但每届任期只
有短暂的一年。为了防止独裁,每年要选两个执政官共同执政。在短短一年里,执政官
要做以前王要做的几乎所有的工作,这无疑要求执政官的人选要具有相当的能力、经验
和成熟度。不难想像能够每年都提供这样的人才的只能是元老院内的几个名门贵族了。
结果是明摆著的,执政官与元老院的差别一年小于一年,那三极中的两极渐渐交叉重叠
,甚至异体同心了。市民集会虽然权力依旧,但让市民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国家的主人之
一而是被统治者,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另外,共和制最初的十几年的举国一致团结对外的经验也使市民们认识到了自己
的力量,那就是,没有这些平民的参加,罗马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连年的战争使平民们不得不长期远离自己的土地和工房,其经济状态年年恶化。而
拥有大片农牧地的贵族则不会因此使自己的生活水平立即降低。于是平民与贵族的抗争
便以经济为导火线暴发了。
公元前495年的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受到了在罗马大广场上的市民们的注意
。只见他披头散发几乎遮住了半个面孔,那疲倦的神态既不像奴隶也不像乞丐。在大家
的寻问下,老人紧闭的双唇说出了惊天动地的话来。
“俺原是个军人,为了保卫罗马身经百战。甚至当过百人队队长。”
“哦,原来是国家功臣。那你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
老人悲切地说出自己的土地房屋如何变为战场化为焦土,幸存的家畜如何被盗,为
了重建家园如何借下高利贷,因年景不好无法还债,不但房产土地被收押,连自己都被
迫依法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债主的农奴。
说罢,老人便脱下自己的衣服,于是大家不但在他的身上看见了身经百战的刀箭伤
疤,还可见债主新留下的累累鞭痕。
群情为之激奋,一些人跑去市内招集市民,霎时间万家空巷,市民们一同拥向坐落
在广场一角的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拼命地试图说服大家安静下来,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
听他们的话,那场景也许和六四前的北京城一样,无人能控制局势。
元老院为了商讨对策要招集紧急会议,但元老院议员们大多摄于群情,不敢离家赴会,
致使人数不够法定的下限而无法开会。
俗话有讲祸不单行,偏偏这时邻近的拉丁人的一族(Volscian族)纠集军队向罗马发
起了进攻。敌军渐渐迫近处于革命前夕的罗马市,情况极其危急。
元老院这时深感内外交困,力不从心,于是请求两个执政官中比较同情民众的塞尔
维(Servilius)来收拾大局。塞尔维无暇多想便来到民众之前,要大家面对外敌齐心卫
国,同时塞尔维也向大家保证:
“无论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市民应执政官之招参加军务;不得以任何方式没收
或拍卖从军市民的私有财产”
市民们接受了塞尔维的提案并相信他在战后能使之法律化。当下众人踊跃应招参军
,应招人数比以往还多。罗马军连战连胜,接下去又连续平息了另外两族的入侵。
凯旋回城的市民当然等待著塞尔维提案的法律化。可是另一位执政官阿匹乌斯(
Appius)嫉恨塞尔维在提案前没有和自己商议而行使否决权。从法律上讲,罗马的两个
执政官如果意见不一致,任何提案都不能生效。而元老院也似乎忘记大敌当前时内外交
困的恐惧,竟然同意了阿匹乌斯的否决。
忿怒的市民拥向塞尔维的家门,要求他信守诺言。但处于元老院贵族和罗马平民的
双重压力下的塞尔维备感心力憔悴,而且看著渐渐增强的市民的暴力倾向,塞尔维也无
法全心力地支持他们。
实际上,后来市民们认为塞尔维毫无信义,他们像痛恨阿匹乌斯同样地痛恨塞尔维
,甚至在决定由谁来主持祭祀仪式的选举时,竟然不以常规选出两个执政官的一人,而
是选了与祭祀毫无关系的一个老百人队长。这当然不是说那个老队长深孚众望,只是明
显地表示对这两个执政官的不信任。不仅如此,市民的情绪也日趋激化,他们甚至公然
涌入法庭,用噪声干扰对负债平民的判决。
在这种状态下,当萨比奈人向罗马发动进攻的消息传来,执政官招集军队的时候,
没有一个市民应招参军。他们全都上了Esquiline山和Aventine山(注1),这是罗马史上
的第一次罢工。当然罗马人没有人说这些人是汉奸或者说是罗奸,他们没有在大敌当前
团结抗战的幌子下低头,大概他们也不会相信只要打败敌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日子会
自然的好起来,只要生活好起来那自己的权力自然就会有的。他们不信自然就有而相信
要自己去争取。
后任的两位执政官往返于元老院和两山之间试图调解纷争,但毫无结果。
这次元老院又在内外交困下变的认真起来了。面对平民以罢工的形式发出的最后通
牒,贵族们也分化为两派--强硬派和妥协派。两派为解决这一难题争执不下。但经验丰
富的元老院在强硬派还占上风时就下了决心,决定拥立独裁官(Dictator)。
拥立独裁官也就是说宣布进入非常状态。独裁官的任期虽然只有短短6个月,但是
在任期内可一人全权处理一切事务,就是执政官也不能对独裁官的决定提出异议。这是
罗马共和制所特有的制度,目的在于出现危机时将平时分散给两个执政官的权力集中于
一人,以便高效率地渡过危机状态。公元前501年,当萨比奈人大举向罗马进攻,罗马
曾有过任命独裁官的先例。
但这次的独裁官所面临的课题与公元前501年不同,不是对外做战,而是收拾国内
的混乱局面。
元老院没有从对平民阶级决不妥协的强硬派中任命独裁官,而是选中了外号叫“平
民派”的曼里乌斯(Manlius Valerius)。
第十节 圣山
平民派曼里乌斯的独裁官的当选,使平民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对于独裁官的军队招
集令平民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走下山来,立刻就组成了十个军团。
对外开放的罗马人一但团结作战,想取得胜利也是易如反掌。虽说他们为了自己的
利益会产生严重的分歧,但取得一致后却决不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或是消极殆工。当
然这次得战争也毫不例外的取得了胜利。曼里乌斯如期辞去独裁官,并向市民集会提出
了今後不得以无力还债为由剥夺罗马市民的人身自由的议案。
可是,曼里乌斯的提案却被市民集会否决了。前面讲过,在罗马财产多的多尽义务
,多尽义务的多享受权力,贵族阶层在市民集会中享有绝对多数的票数,在这种制度下
贵族可以轻易地左右投票结果。
从法律上讲,平民们知道他们不得不遵守投票结果,但是因自己的正当的权利被否
决所激起的愤怒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猛烈。他们全体撤离罗马城,上了远离罗马城
的圣山。这是公元前495年的事。平民们甚至说如果达不到目的便在圣山一带另立新城
。
罗马内部纷争的消息传遍了周围各族,甚至传到了伊托鲁里亚人的耳朵里。这些人
什么时候都有可能趁罗马内乱来捞取鱼翁之利。没有平民罗马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兵源,
处于夹缝中的罗马贵族阶层终于向平民低下了头。
公元前494年,圣山一带充满了欢呼声。罗马终于决定为平民阶层设立专门的官职
,以维护平民阶层的权力和利益。这官职的名称是保民官(The tribune of the plebs
),并且只有平民出身的人才可以担任此职。保民官由选举产生,但不在被贵族控制的
市民集会上选,而是在完全由平民组成的平民会上选。保民官名额是两人。
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所做的决定,只要说声“我反对”,执政官的议案便被否决
。而且保民官就像当今许多民主国家的国会议员一样拥有人身自由不可侵之权力。他们
大概不会像刘少奇那样轻易地就被人揪斗关压软禁。
这个制度的创立从表面上看来,是平民阶层的完全胜利的结果。但实际上是贵族元
老院的一个巧妙的对策。
首先,以后执政官元老院与平民有什么冲突时只要与两个保民官交涉就行,而没必
要说服广场上的所有人,两者间的难易程度是不言自明的。与无代表的群体交涉的难处
,只要看一下6.4天安门事件,便不难理解。
其次,不错,保民官是有否认权,但有在战争时期不能使用的先决条件。这时的罗
马每年都有战事,像徵战争的战神亚奴斯神殿的门一直敞开着(注1)。也就是说,保
民官的最大权力的否决权实际上没有什么行使机会。
不过保民官的设立仍给罗马带来了暂时的平静和团结。元老院利用这个时期着手修
复推翻王制后恶化了的与邻近各族的关系,重建了[拉丁同盟]。
当然也不是说罗马就不用打仗了,就算与邻近各族搞好了关系,但与邻近各族的外
围各族的战争还是很多的。不过大体上都是罗马军武功最强,既便不是大获全胜,也多
是压倒优势。可是打了胜仗也会有打了胜仗的问题。
罗马每次战胜,并不是将对方的领土完全占领。虽说罗马对战败国没有一个划一的
处理方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收败者的一部份土地,其中一半分配给同盟国,剩下
的一半作为罗马的公有地。这个公有地被用来租给罗马市民使用。在公有地的租借分配
问题上,贵族与平民又展开了新的一轮抗争。
罗马的公有地除了公共牧场外更多的是罗马所征服的荒芜地。罗马鼓励市民对这些
荒地进行开垦,并有<农地法>规定垦荒者在持续耕种所开垦的土地期间,有权占有所
开垦的土地,这就是无主物优先占有权。
表面上这个法规是很合理的,但实际上拥有众多奴隶和被保护自由平民(克利恩,
client)的贵族阶层比一般的平民更容易多开垦多占有,于是两极分化也渐渐加大,对
此平民们开始表示不满。而贵族以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为依据,也决不想吐出已经吃到
嘴里的肥肉。
在<农地法>上平民与贵族的对立就像罗马体内的癌不断地侵蚀着罗马。而这一难
症要等到五百年(!)后凯萨的时代方被根本解决。
极值得人深思的是,不能极早解决这一难题的原因竟然是罗马人的不记旧仇(向前
看)和遇事团结对外的美德。看来美德有时还真碍事。
每当听说敌军迫近边境,或是友军战况危急时,罗马人总是丢下自己的不满,拿起
武器加入军旅,当然总能打胜仗。与现代中国或当时希腊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相反,整
个是内战外行外战内行。
更加急人的是,罗马的贵族简直是贵族的典范。要是他们只是享受在先吃苦在后,
就像现在的高干一听说要和越南开战,赶紧就要自己的子女转业那样的话,罗马的平民
也不会那么卖命。
随便说两个例子,有一贵族(Titus quinctius Cincinnatus)天天在自己的庄园
里自得其乐。一次大敌压境,元老院便找到他说,大敌来犯,您老就当一次独裁官去退
敌如何。这位也不含乎,绝没中国古代腐儒所推崇的假谦虚,来句老朽无才无德或像许
由那样隐居去了什么的,当下二话没说,丢下锄头披上盔甲,带着招来的军队杀往前线
了。战果也没得说,也没什么张飞赵云之类的英雄助阵,仅仅15天就将敌军赶了出境。
独裁官的任期是半年,可这位并没居功自傲理所当然的做上半年官,而是一回城便将大
权还给执政官,脱下战袍回乡下接着种地去了。
还有罗马数一数二的名门贵族发彪斯一族(?,Fabian clan)在保卫罗马的战争
中全族共有四千几百口人战死沙场,所剩者妇幼老病而已。
所以罗马的平民和贵族的抗争每到外敌入侵便烟消云散,外敌退出又从头开始,周
而复始,在外患不断的情况下,问题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不过罗马市民还是在国家大义为重的前提下不断地争取自己所应有的权力的。他们
提出的另一要求便是法律的明文化。于是便有了前面讲的三人考察团的事了。在三人考
察团去希腊考察的一年里,贵族和平民处于休战状态,可见罗马人对这个考察团的期待
有多高了。
一年后,从希腊回来的三人加上另外七人,为制定成文法律成立了<十人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被授予极大的权力,他们有为制定罗马第一部明文法律可不受任何干扰地
自由行动的权力。这简直就橡是一群任期无限制的执政官。但更要命的是<十人委员会
>的主导权不是掌握在从希腊回来的三人考察团的手里,而是掌握在自始至终都是强硬
保守派的阿匹乌斯(Appius,见2-9节)的手中。
公元前449年,罗马的第一部明文法律不是铸在鼎上,而是刻在铜板上,被公开在
罗马大广场上。这部被称为<十二铜表法>的法律不但使平民而且也使同情平民的贵族
们目瞪口呆。
十二条法律中毫无新意,大概罗马人都在想:你丫的都到希腊干嘛去了?
要说财产多的多出力多出兵役多享受权力这一点,罗马早在王制初期便有了,哪用
去雅典学他们的<梭伦改革>?
雅典是商业国家,土地财产不是财产的主要部分,而罗马还是农业国,说起财产那
主要就是土地。以动产多少作为市民的义务和权力的依据也太不合罗马国情了。而且市
民们并不是要求用动产代替不动产来衡量义务和权力,而是要求合理分配不动产,对此
<十二铜表法>却只字不提。
最令平民关心的是当自己无法准时尝还债务时人身自由的丧失问题,对此<十二铜
表法>竟然将恶习只作小小修改使之合法化了:
借债人无法准时尝还债务时,被处60天拘留。60天后如仍无法尝还,将被当成奴隶
出卖,或为债权人做与其债务相当的无尝工作。借债人在服兵役期间不受此条限制。
另外,<十二铜表法>还明文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
<十二铜表法>从公布之日起便深受非难,而平民阶层也重新采用对抗的态度。效
果是显见的。阿匹乌斯所带领的罗马军无人效力,连战连败。不过罗马人从不将败仗的
原因归于指挥官一人,所以阿匹乌斯也不会不成功就去成了仁。对阿匹乌斯的不满不是
因他的败仗,而是因他个人的品行而暴发。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阿匹乌斯也在爱恋着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女孩是罗马一显
赫贵族之后,其父亲曾任执政官,但小姑娘自己是平民阶层。依<十二铜表法>平民与
贵族是不能结婚的。
既不结婚又要将小姑娘搞到手,留给阿匹乌斯的只有两条路:或让小姑娘做自己的
情妇或让她成为自己的奴隶。第一条被人家拒绝了。于是阿匹乌斯便唆使自己手下人诬
陷那小姑娘是阿匹乌斯的奴隶所生。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而且归其父母的主人所有。
于是阿匹乌斯便名正言顺地将人家绑架回府了,而且是趁着人家的父亲在前线打仗的时
候。
听说了这事的前执政官,立刻飞奔回罗马,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哭道:孩子,能使
你自由的路只有这条了。说完将短剑刺入自己的爱女的胸膛。
事件很快传遍罗马,不但留在罗马的平民而且在战场上的平民都一起蜂起,抗议阿
匹乌斯的专横。平民全体撤出罗马城,又一次上了圣山。而阿匹乌斯不但毫无反悔之意
,反而招集手下,准备用武力镇压平民。大有天安门事件在罗马预演的架式。
元老院知道事情危急非同小可,便将阿匹乌斯逮捕,并宣布要对他进行审判。
自尊心极强的阿匹乌斯无法忍受被审判的屈辱,于开庭前夜自杀。
这个事件导致拥有绝对权力的<十人委员会>的解散,贵族阶层在平民们的要求下
同意今后未经平民的许可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立新机构。
到这时共和制罗马的平民看上去好象掌握了主导权,争到了一些权力的平民们意气
风发,在各地的战场上也是所向披靡。使人觉得罗马的平民也会像雅典市民战胜波斯后
宣布一切权力归市民那样宣布罗马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后接管政权实行面全民主制。
那么后来的历史学家便可更不废力气的说罗马的强大是因为她有一个完美的民主制度。
非常遗憾,历史从不以意识形态分优劣,罗马也没有实行雅典式的民主制。
原因在于罗马的贵族与平民的特殊关系上。
第十一节 罗马的贵族
罗马的贵族(Patriot)不像希腊的贵族那样,很快地被新兴阶层所吞没,成为时
代的遗物。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维持着自己的势力。如果罗马的贵族也像希腊贵
族那样只依靠土地的占有而生存的话,恐怕其下场与希腊贵族不会有两样。但是,罗马
的贵族除了拥有土地之外,还有别的势力,那就是前面讲过的被保护自由平民或叫做克
利恩(client)。
这个克利恩与贵族的关系据说在罗马建城之初便已经存在了。当时罗莫路做了罗马
的第一个王后设置了元老院,任命了一百人为元老院议员。这一百人便是罗马贵族的开
始。
这一百人并非因为与罗莫路沾亲带故或是长的青面獠牙才做了元老院议员的,他们
都是一些统领许多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旺族大户的家长。也就是说罗莫路招集了
一百个有权势的人做了元老院议员。
共和制初期,克劳迪斯(Claudius)家族的一家之主移居到罗马时,竟然有五千人
的克利恩跟随他搬到罗马来。前面讲到的对平民强硬派的阿匹乌斯(Appius Claudius
)便是克劳迪斯家族的后代,他之所以能一直采用对平民的强硬路线,正是因为他拥有
全罗马最大的克利恩集团。另外前面讲的发彪斯一族在战争中全族共有四千几百口人战
死沙场的事,其中与发彪斯家有血缘关系的306人,此外有四千人是发彪斯家的被保护
自由平民。
罗马的税制与兵役制相关,一般以不动产的多少来决定出多少兵。对于有大片庄园
的贵族来讲要负担相当数量的兵源,如果没有克利恩的存在,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在罗
马没有出钱雇人做佣兵的习惯。
不过,贵族与他们的克利恩的关系并不能简单明了地一句话讲明白,因为这不像“
被保护自由平民”的字义所显示的贵族是保护人克利恩是被保护人那样简单。
当贵族发生财政恶化时,克利恩们会共同帮助贵族渡过难关;反之,如果自己的克
利恩有困难,贵族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哪个克利恩想做个买卖什么的,贵族会鼎力相助,甚至会去求别的贵族帮忙;
要是贵族被海盗绑了票,克利恩们便会四下奔走筹集资金将贵族赎回;对克利恩的子弟
的婚姻、教育、就职甚至打官司的问题贵族都有责任和义务出谋划策、出钱、出力。
假如贵族要参加公职的竞选,手下的克利恩们便会全体出动,到罗马选举会场的玛
尔斯广场去帮贵族拉票投票。克利恩如果是罗马的市民的话,也有投票权。
实际上,克利恩对贵族的义务责任是写在了<十二铜表法>里的。
作为罗马的惯例,贵族每天早上吃过简单的早饭后,立刻就要与等候着的克利恩们
会谈以了解他们的需要。处理完克利恩的问题后,才去和其他贵族见见面,或是到元老
院等机构处理公事。
罗马的贵族与他们的克利恩的关系显然比强者与弱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双方在来往
中最注重的则是信义,因此背信弃义被认为是最恶劣的行为。所以当这两方有一方被控
告而上了法庭时,绝不会传另一方上庭作证。在罗马作伪证是有罪的,因此罗马人明智
地回避了因关系亲密而不得不作伪证的尴尬。
最后,贵族与他们的克利恩关系是世袭的。
说个几百年以后的故事。公元前48年,当凯萨与庞培为争夺罗马的控制权而各自调
动大军准备决战时,跟随凯萨南征北战深受凯萨信赖的副官拉比安投奔了庞培的阵营。
庞培阵营为此狂喜不已。但是拉比安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信念而投奔庞培的,而是因
为拉比安一家几代人都是庞培家的克利恩。
作为凯萨的左膀右臂的拉比安跟随凯萨八年之久,远征高卢(现在法国一带),亲
眼目睹凯萨的政治军事才华,对于将要暴发的两雄之争,拉比安无疑比任何人都能准确
地预测战争的结果。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遵守了克利恩应当有的信义。而凯萨对他的离
去也没有任何怨言,并将拉比安的行李派人送了过去。拉比安依罗马人的准则而行动,
凯萨也以罗马人的气量报答他的副官的“叛逃”。
这种气量在中国古代也曾有过,春秋战国乃至三国好象都有类似的故事。但现在难
得一见了。就连出国的留学生也要交押金了,或是扣住他们的配偶不让出国探亲了什么
的,生怕你“叛逃”了似的,令人感叹今时不古。
言归正传,这罗马贵族的势力基础显然不像希腊贵族那样只是建立在土地所有之上
,而是建立在人力上,所谓人是决定性因素嘛。正因为有了人,数量占少数的贵族便敢
于向平民正面挑战。那阿匹乌斯甚至敢招集手下试图以武力镇压平民的原因也在这里。
贵族的力量有时甚至大到可以对外作战。前面讲的发彪斯家族便是以一家之力与强敌魏
国(Veii)较劲,结果全家阵亡的。
这样的复杂关系是无法用马列主义的压迫被压迫阶级来分类的,贵族与平民的斗争
也绝不是什么新兴阶级对腐朽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贵族与一部分平民的联合势力与
另一部分平民之间的抗争。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抗争不能很快得以解决的原因之一。
这种贵族-克利恩间的特殊关系一般只有在封闭的社会中才比较常见,也比较能够发挥
其效力。但罗马的这种关系却完全不是封闭式的。罗马的贵族非常热心地发展自己的克
利恩人数。
比如说奴隶,当他们获得人身自由时便成为解放奴隶,理所当然地立刻就成为旧主
人的克利恩。到了解放奴隶儿子一代便可获得罗马市民权,于是贵族便又多一个有参政
权的克利恩。
要是只是这样话,好像是有参政野心的贵族为增加自己的票数才发展克利恩的。但
罗马的贵族对完全没有投票权的人也一样热心地拉入自己的克利恩网中来,用增加票数
来解释的话,不完全正确。到了罗马的海外扩张时代,贵族们甚至积极地吸收既非罗马
市民也不是意大利人-既没有市民权-的人加进自己的克利恩行列。
有趣的是构成罗马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很开放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竟是貌似封
闭的克利恩制度。或许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意识,作为国家方能够全面地开
放吧。
贵族与平民抗争的持久化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要归结到罗马是一个陆地领土型的国家
了。
与海洋国雅典不同,罗马是一个陆地国家,因此不可避免的与邻国经常发生冲突。
对罗马人来讲,战争是家常便饭,而罗马市民更是全民皆兵。
没有比士兵对指挥官的能力更加敏感的人了。在无能者手下作战则是意味着无谓的
死亡。而没有指挥官的军队更是不勘一击,这些都是罗马市民在从成年起到60岁的漫长
的战争经历中得出的经验。一个有能力的指导者对于罗马的重要性,对此罗马人从自己
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刻的理解。
有一段时期,平民们要求在两人的执政官中要给平民一个名额。贵族对此颇为恐慌
,因为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执政官席位如果分给平民一个名额的话,贵族与平民就得
平起平座了,于是贵族提出以后选三个执政官,平民占一个席位,贵族占两个,这样可
保证自己的优势。但贵族过虑了。投票结果竟然三人都是贵族。平民自己不得不承认自
己阶层的人材之不足。
不过平民阶层的人材不足的倾向也在慢慢改变。<十二铜表法>公布后不过四年就
通过了贵族与平民通婚许可法。这个法律对平民阶层的人材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这样,罗马在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67年的八十多年里都是在摸着石头探路的
。他们曾经废止过执政官制,摹仿雅典的“十人内阁”制改用六人将军集体执政。不过
结果不佳,每到需要统一指挥时便要任命独裁官,弄得像卡米勒斯(Camillus)那样连
续当了五次独裁官的现象都出现了。
可是不久罗马便不能这样悠闲地摸着石头慢慢试验了。
在希腊,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经过长年的混战,雅典败给了斯巴达。公
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进国的罗马是在慢慢探索,但先进国的雅典在摸着
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已经迷失了方向。
第十二节 高卢的入侵
当南欧的平原上一派农耕放牧的田原风光,地中海上商船来往穿梭的时侯,北欧的
大片地方仍然覆盖在黑色的森林之下。那密林里住的是高卢人。现在只有爱尔兰还有少
量的高卢人,但当时高卢人却生活在欧洲最广大的地域上。
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前,高卢人开始了他们的移动。不过他们不是一起齐大迁移,
而是从最北的部落开始向南、东、西,一个赶走另一个地慢慢移动,最后越过阿尔卑斯
山脉,到达了现在的米兰和波河之间。
这些高卢人最初并没有给罗马造成任何威胁,因为在罗马与高卢人之间不但有亚平
宁山脉(appenino)相隔,更有伊托鲁里亚人的势力圈。当时的伊托鲁里亚人不但有经
济技术的实力也有军事的实力。
罗马在废除了伊托鲁里亚人的王制进入共和制后,便与伊托鲁里亚成了仇敌,共和
制最初的几乎一个世纪一直与伊托鲁里亚发生着断断续续的战争。罗马的势力一天天上
升,伊托鲁里亚的势力一天天衰落。同时,立足在意大利南方的希腊植民市也失去了进
取的势头,处于守势。
罗马人以其特有的坚韧性格与伊托鲁里亚的势力一点点地争夺。建在山顶易守难攻
的伊托鲁里亚的城市之间几乎毫无协作精神,他们被罗马以各个击破的形式蚕食。伊托
鲁里亚的城市之间的同盟关系几乎是没有什么军事来往的,军队不是没有,只是没有统
一的指挥系统。而罗马人却深知指挥系统的重要性,什么都可以牺牲,但统一的指挥系
统是最为致关重要的。
罗马的拉丁同盟在作战时,每个同盟国都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协同参战。罗马从来都
是以罗马军为中军主力,同盟军则分守左右两翼,战利品则与同盟国平分。但是最高指
挥官绝对是出自罗马。当时在许多方面都比罗马优秀的伊托鲁里亚,不如罗马的正是同
盟国间的不协调,指挥系统的不统一。而伊托鲁里亚至死都没明白这一致命伤。
罗马的平民在两次上圣山之后,获得了一定的权力,这使罗马又可以专心对外了。
这时的罗马主要是对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罗马东部的沃斯基(volsci)人和亚平宁山脉罗
马南部的埃奎(aequi)人进行长达六十年的作战。这些蛮族不时从重山峻岭之中哇呀
呀地冲出来,跟罗马作对。战事打打停停,一进一退。中间甚至有过保守派贵族武将柯
理奥因不满罗马的对平民救济政策,愤然投敌,带着蛮族攻到罗马城下的事。不过面对
城上妻子和年迈老母的哭求,柯理奥不忍攻城,反被蛮族砍了头。罗马也因敌人没了大
将而躲过一难;也有在公元前396年,埃奎人兵迫罗马,情况紧急时,罗马任命奎茵提
斯(Titus quinctius Cincinnatus,注1)为独裁官,仅用15天便大破敌军的快举。
在罗马与外族作战时,位于罗马市北二十公里左右的魏(Veii)总是乘人之危,与
罗马为敌,罗马则咬住牙关忍辱负重,专心对付沃斯基人和埃奎人。在对沃斯基人和埃
奎人的战争平静后,罗马开始准备对这个伊托鲁里亚最强的都市的战争,要一举摧毁这
个眼前的对头。
但对魏的战斗十分艰难,罗马不得不几次任命独裁官来摆脱困境。公元前396年,
经过十年的苦战,在独裁官卡米勒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的指挥下,罗马终于
攻克了魏城。独裁官卡米勒斯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名将,他看着手下的因长年作战而不
断贫困下去的平民士兵,终于作出了一项重大变革,他决定发给士兵军饷。在罗马,服
役是税制,所以士兵们是无尝的。但连年的战争使平民难以负担,士气也年年低下。这
独裁官卡米勒斯的军饷制使罗马军士气大盛,终于取得了克魏大捷。魏的全市住民沦为
罗马的奴隶。
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胜利。罗马的势力范围因此陡然增加两千平方公里,比以前扩大
了四倍。卡米勒斯乘胜挥军深入伊托鲁里亚,各城听到大国魏的失陷早已破胆,罗马军
势如破竹。
这时罗马人开始轻飘飘了,嫉妒的流言也出笼了,有人说好象大概卡米勒斯可能是
个野心家,或许似乎卡米勒斯可能私吞了一些战利品。
卡米勒斯听到这流言,懒得为自己辩护,悄然离去,到外国流亡去了。本来在罗马
对自动流放国外的人是不再追究罪行的,但这时的罗马却以缺席裁判的方式,判了卡米
勒斯一万五千阿司的罚款。要不是那密林里的高卢人突然来犯,卡米勒斯也许会带着一
颗被罗马人伤害的心,孤独地诅咒着罗马的忘恩负义而客死异地它乡。
不过,打破了伊托鲁里亚势力圈的罗马人,却正是用自己的手将那阻止高卢人南下
的堤防破坏了。而平民们也不顾贵族的反对,开始大批移居魏市,大有建立第二首都的
势头。罗马为之空巷,卡米勒斯的出走又使罗马军群龙无首,半数左右的士兵觉得无聊
而纷纷散去。罗马的悲剧便在这混乱中上演了。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从现在法国一带出发,越过亚平宁山脉南下,沿途各伊托鲁
里亚都市尽数落入高卢人的手中,转眼间他们就占据了波河平原的大片沃土。
高卢战士的勇猛善战也传到了罗马人的耳中。高卢人的武器主要是长枪和剑,木制
的盾牌上包着铜皮。军队分战车兵骑兵和步兵。作战时先以战车冲乱对方战阵,然后骑
兵和步兵一拥而上。高卢人极为好斗,每当开战,总有那杀的兴起的,像三国里的许褚
那样甩去衣服,赤膊上前撕杀。
另外高卢人还有一令人恐惧的习俗,他们杀敌之后总要斩取敌人的头颅,串挂在马
头之下。战后回去,将头颅用油浸泡,当有贵客来访时便拿出来给人看。
当这个骁勇的民族攻克了罗马北一百二十公里处的城市后,已经没有能够阻挡他们
进攻的障碍了,原来是罗马屏障的魏已经被罗马人自己所破坏。于是罗马陷入了恐慌之
中,慌乱间紧急招来的军队因平民的大量移居魏市而显得严重数量不足。
这支队伍匆匆向北迎敌,但还没到预定战场便与蜂拥南下的高卢人在台伯河上游突
然遭遇。罗马军毫无准备溃不成军,转眼间便四散逃命去了。
高卢人大概知道兵贵神速,乘胜奔袭罗马。罗马市简直就像空城,甚至连城门都没
来的及关闭便落到了高卢人手中,开始了长达七个月的被占领的日子。
罗马人有些丧胆地认识到举国一致的抵抗是不可能了,于是决定将青壮年男子都撤
退到易守难攻的卡匹托尔山上死守。卡匹托尔山上建有朱比特神殿等几个罗马的主要神
殿,山顶面积较小,但一面邻水三面为峭壁,极适于防守。同时这里也是罗马人的圣地
,若是这里也丢失的话,罗马人便会从精神上失去依靠。
能够守山的人数受山上面积所限不能太多,所以非精干强壮者便不得上山,另外守
山者的妻子和儿子也被允许上山。而其他老弱病残,既便是元老院议员也不得上山,只
有让他们听天由命了。
高卢人在毫无抵抗的罗马市区肆意横行,烧杀抢掠。罗马元老院、市场、房屋都被
破坏焚烧。而在卡匹托尔山上的壮汉们只有咬牙忍辱观看的份。
耻辱!奇耻大辱!罗马建国以来第一次受到异族的蹂躏。而下一次的异族入城要等
到八百年后的公元410年了。
高卢人却是不会去理会罗马人的痛苦的,他们团团围住卡匹托尔山,反复试图占领
这最后的孤岛。罗马人拚死抵抗,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的进攻击退。但这也没能使罗马
人的耻辱感稍有和缓,后来的罗马史学家又不得不写出许多传说来冲淡耻辱的感觉。其
中之一是说有一次,高卢人乘月黑风高夜想悄悄偷袭卡匹托尔山,而山顶神殿里的鹅却
深更半夜地一起乱叫起来,被吵醒的罗马人这才发现了偷袭的高卢人,当然高卢人的计
谋未能得逞,而罗马人则认识定是鹅挽救了罗马。不过,真实的史实好像不是这样有诗
意,那些鹅叫不叫,都没能阻止高卢人进入罗马的每个角落。
尽管传说中罗马人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高卢人保住了卡匹托尔山,但对以名誉为最
高美德的罗马人来说,这点安慰性质的东西是无法抚平心里的创伤的。而有能力重组军
队的只有流亡在外的卡米勒斯。就这样,七个月过去了。死守卡匹托尔山的罗马人开始
缺粮。
幸运的是,高卢人虽然都是优势的战士,却不是都市人。他们占领了罗马,却不知
如何使用罗马市。
他们将屠杀的尸体投入上水道,使得他们要另寻水源;过度热衷于焚烧仓库,使得
食粮很快就消耗殆尽;不理会满街的死尸,使得瘟疫流行,每天都有高卢人丧命。最重
要的是在原野上驰骋惯了的高卢人渐渐厌倦了都市的生活。
高卢人于是向罗马人要求撤退费黄金三百公斤作为退出罗马的条件。罗马人并无选
择的余地,不过对黄金称量时高卢人的不公表示了抗议。高卢将军大怒,踢掉称砣,一
脚跺到天平上怒吼:无名败将,给我住口!
得到了黄金的高卢人终于呼啸着离开了占领了七个月的罗马。
高卢人一走,罗马人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回了流亡在外的卡米勒斯。被判定有罪
的卡米勒斯在外面也知道罗马的苦难,但他是个没有罗马的正式公文不得归国的罪人。
他接到可以回罗马的通知的同时也接到了任命他为独裁官的任命书。于是卡米勒斯第二
次担任了独裁官。
抛弃旧怨重归罗马的卡米勒斯火速招集移居到魏市的平民组成了军团,沿高卢人的
退路追袭。大概只是收拾了个别高卢人后队的散兵游勇,算是出了口恶气,这点小胜还
是远不够报仇雪恨挽回面子的。
重建罗马的工作立刻就着手进行了。平民们也不再坚持移居魏市去建立什么第二首
都了。他们都深信罗马所遭受的这次劫难是因为罗马的守护神对罗马人试图抛弃罗马而
发怒,故意遣高卢人来惩罚罗马人的。谁抛弃罗马谁就不是罗马人!卡米勒斯的话深深
地刻入了每个人的心。以前曾中伤过卡米勒斯的人,现在也称他是“罗马的第二创建者
”。
难题如果只是罗马市的重建和罗马人的团结的话,医治高卢人所带来的创伤并不困
难。但是罗马竟然用了四十年才从这次打击中重新站立起来。看到罗马在外敌面前屈服
,邻近各族也纷纷离心,拉丁同盟竟然烟消云散了。不仅如此,昨日的盟国一变成为想
乘机吃掉罗马的敌人。这真是‘辛辛苦苦数百年,一下回到建国前’了。罗马建城三百
六十年,进入共和制一百多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但是,公元前390年的罗马城失陷却是使罗马开始强大-比雅典、斯巴达、伽太基
更强大-的第一步。虽然掉入深渊的更想爬上来,但再也没能爬出来的民族国家却占绝
大多数。而落入灾难深渊的罗马,以罗马人特有的缓慢但坚实的脚步一步步地走了出来
。
第十三节 希腊的衰退
在罗马人忙于平定中部意大利的这近百年间,希腊世界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
经过三十年伯里克利时代的繁荣,公元前431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暴发了将所有希
腊城邦都卷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一个城邦的内乱引起的。内乱的一方向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的哥林多
求援,而另一方则投靠了雅典。于是雅典攻占了位于爱琴海北岸的哥林多的领地,并对
支持哥林多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国实行经济封锁-禁止他们的商人在提洛同盟成员国
进行经济活动和利用提洛同盟成员国的港口、市场。经济封锁总是给人以一种和平的印
象,但实际上总是伴随着战争和流血。雅典这次又做的过火了。对于经商国家来讲,经
济封锁意味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哥林多的使节团在伯罗奔尼撒同盟会议上强烈抗议雅典的霸权主义行为,极力主张
伯罗奔尼撒同盟立即对雅典发动报复性战争。于是一个城邦的内乱终于演变为两大同盟
间的全面战争,不仅如此,这也是民主体制的海军国家对独裁体制的陆军国家的激烈冲
突。
伯里克利知道斯巴达陆军的厉害,因此避免与斯巴达在陆地上正面冲突,而采取坚
壁清野的战术,同时以自己优势的海军力量对斯巴达沿岸实行攻击和封锁,希望以持久
战的方式拖垮国库储备远不及雅典的斯巴达。就这样战争的第一年雅典占了上风。
但第二年夏雅典流行瘟疫,伯里克利也死与此疫。这场瘟疫使雅典的人口减少了大
约三分之一,但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斯巴达。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民主派和独裁派展开
了炽热的权力斗争,后人称这段历史为群愚政治时代。
虽然是群愚政治时代,但并不是说雅典没有人材。当时的雅典可以说是人材济济。
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伯里克利那样可以长期在雅典推行自己的方针,同时不会被
政敌用陶片放逐法驱逐,而且还使雅典的民众都相信是民众自己在执掌国政当家作主。
或许雅典的群愚政治的原因根本就不在于人材多少,而在于雅典的政治制度本身的缺陷
。
公元前430年,雅典对爱琴海北部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为此消耗了大量的军费而陷
入财政危机。同时斯巴达对雅典盟国的围城战历时两年不能得手,双方陷入了相持状态
。
雅典的政治斗争间接地影响到了盟国的情绪,有些发生内乱(民主派和独裁派内讧
)有的甚至公然背叛了雅典,雅典不得不四下安抚讨伐。不出三年,财政枯竭,不得不
加重税收。而雅典的市民依旧上下一片主战之声,极像如今大陆人要求攻打台湾的劲头
那样,雅典的市民根本就没有将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斯巴达放在眼里,而且还有捍卫民
主制度的大义名分。
公元前424、422年,雅典与斯巴达连续进行了两场激战,雅典皆因其内部的不协调
而败北,斯巴达也损失惨重。双方无力再战,于次年签订和约,交换俘虏退出所占土地
,相约50年和平不变。
但这50年不变的誓言转眼就被雅典主战派阿西比德所推翻。公元前415年,在阿西
比德的鼓动下,雅典罄国库之所有组成大舰队远征西西里岛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国。阿西
比德前脚离开雅典,他的政敌们立刻告发他亵渎神灵,要招他回雅典接受审判。
阿西比德趁压解他回国的差人不注意时逃脱,投奔了斯巴达。雅典民会立刻宣布判
处卖国贼阿西比德死刑并没收其财产。而阿西比德一怒之下将雅典的情况尽数透露给了
斯巴达。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听从阿西比德的计策,在西西里岛大破雅典军,雅典军
7000以上阵亡。
阿西比德此後一边游说提洛同盟背叛雅典,一边暗中策划雅典的独裁派掌握国政。
当独裁派掌握了雅典后,阿西比德又以民主派的面目支持市民反抗独裁派。公元前407
年,阿西比德与民主派执政的提洛同盟盟国在黑海大破斯巴达海军,铺平了重回雅典的
道路。雅典市民疯狂地欢迎这位民主派代表、抗击斯巴达海军的英雄重回雅典,并将雅
典的最高指挥权交给阿西比德。
斯巴达知道雅典海军之强,于是“挟洋自重”,向希腊的宿敌波斯求援。在波斯的
支援下斯巴达重建了强大的海军舰队,向雅典发动挑衅性攻击。阿西比德所率的雅典海
军首战失利。雅典市民“咯噔”一下就翻脸,群情激奋地要追求阿西比德的责任。阿西
比德恐于被处死刑,又一次逃亡。后来阿西比德在小亚细亚的隐居地被刺杀,杀手不明
,不知是来自雅典还是斯巴达或是波斯。
雅典为打开局面,号召市民捐献,用所得资金建造了150艘三层战船。公元前406年
,海军提督柯农率雅典海军在小亚细亚海岸大破斯巴达海军,不过雅典因遇暴风雨也损
失了25艘战船。柯农的政敌以在暴风雨中未能挽救士兵生命为由,将六名海军将军处死
。在雅典全城市民的一片喊杀声中,对这种不当的判决表示反对意见的只有苏格拉底一
个人。当民意处于兴奋时是这样地无情和短视,于是雅典海军又蒙受了不可弥补的一次
打击。
公元前405年夏,斯巴达海军得到雅典海军停泊地点的情报,出动战船200艘突然袭
击纪律松弛的雅典舰队。180艘雅典战船与斯巴达海军发生激战,其中120艘被斯巴达海
军虏获,四千雅典士兵被俘。雅典因此失去了海军。
斯巴达以陆军围城,海军封锁港口。而雅典在既无战舰又无士兵,加上同盟国纷纷
投降的状态下宣布无条件投降。
公元前404年,由雅典引发的、历时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
令雅典人羞辱不堪的是,经过长年的内讧,以海军著称的雅典不但在陆地上而且在海上
也输给了斯巴达。雅典与斯巴达订了城下之盟:拆除一切防御工事;解散提洛同盟;交
出舰队;放弃民主政,服从斯巴达的统治。
雅典市民竟然奏着音乐、欢天喜地地、载歌载舞地去拆除城墙,好象从此获得了自
由一样。但那实际上那只是他们失去自由的开始,而且这也是全希腊的城邦失去自由的
开始。
但是,除了武力一无所有的斯巴达与所有只靠武力征服他人的国家一样,虽可以在
短期内打下一片江山,却无法长久统治下去。斯巴达的军国主义式的暴政无法被希腊人
所接受,各城邦间争斗不断,最后希腊的底比斯国击败斯巴达而成为希腊霸主,其统治
也只有十几年,便被雅典和斯巴达连手击败。
长年的混战严重的削弱的希腊实力,最后希腊被新兴的北方王国马其顿所征服,希
腊的城邦世界便从此日薄西山了。
罗马通过商旅人的情报交流无疑是会知道希腊所发生的事件的,雅典也好斯巴达也
好,他们的兴衰告诉罗马人城邦制度的短命,使罗马终没有走上城邦制的道路,而是开
始着手创立一代大帝国。
第二章完 |
w****j 发帖数: 5581 | 6 嗯,挺好。先挑个小毛病。Tarpeia出卖罗马给萨宾人不是爱上谁了,是爱上黄金手镯
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九节 认识了希腊之后 : 三人考察团访问了希腊之后,罗马并不是简单地吸取了雅典和斯巴达的长处制定了 : 更完善的体制。这时的罗马直到公元前367年的80年间都处于贵族和平民的抗争状态之 : 下,暂时无从奢谈政体的改革。 :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打倒了王制,他们充满了成为自由人的自豪,成立了共和制 :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罗马人忙于与试图恢复王制的塔克文和他的后援伊托鲁里亚人的 : 战争,还有那些想趁机吃掉罗马的近邻也与罗马不时发生冲突。这期间的罗马无疑是举 : 国一致团结抗战的。然而这并不是说罗马的内部就不存在矛盾了。 : 不久,罗马最后的国王和他的儿子们或客死他乡或战死沙场,竟然绝了后。而近邻 : 各族也在罗马的顽强抵抗下渐渐服首,新生罗马终于挺过了危机。
|
R*****d 发帖数: 1148 | 7 有个更大的毛病你没挑出来--当然也很可能是还没看到这里:
"公元前五世纪初,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开使将视线转向西方。理由当然是经
济上的。当时的小亚细亚西岸、爱琴海一带是经济中心,波斯帝国不由得食指大动。
战争的幌子则是宗教上的。波斯宗教的唯一的至高至尊之神-安拉-具有无瘕高尚之
德,而希腊诸神多如牛毛,却只有与凡人一样的德性,争风吃醋毒咒械斗不断。波
斯当然认为安拉要比希腊诸神优越。优越的神的子民当然要统治劣等诸神的子民。
你看,名正言顺了不是?
波斯国王自称权力是至高至尊之神安拉授与,因此是‘万王之王’,跟中国的
天子似的。他当然认为内哄不绝的希腊民主制是顽冥不化,所以要奉天征讨,救希
腊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顺便再捞一笔。于是狼烟突起。"
【在 w****j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挺好。先挑个小毛病。Tarpeia出卖罗马给萨宾人不是爱上谁了,是爱上黄金手镯 : 了。
|
S*E 发帖数: 3662 | 8 呵呵。古代地中海国家,城邦,民族的大串烧啊。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九节 认识了希腊之后 : 三人考察团访问了希腊之后,罗马并不是简单地吸取了雅典和斯巴达的长处制定了 : 更完善的体制。这时的罗马直到公元前367年的80年间都处于贵族和平民的抗争状态之 : 下,暂时无从奢谈政体的改革。 :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打倒了王制,他们充满了成为自由人的自豪,成立了共和制 :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罗马人忙于与试图恢复王制的塔克文和他的后援伊托鲁里亚人的 : 战争,还有那些想趁机吃掉罗马的近邻也与罗马不时发生冲突。这期间的罗马无疑是举 : 国一致团结抗战的。然而这并不是说罗马的内部就不存在矛盾了。 : 不久,罗马最后的国王和他的儿子们或客死他乡或战死沙场,竟然绝了后。而近邻 : 各族也在罗马的顽强抵抗下渐渐服首,新生罗马终于挺过了危机。
|
s****n 发帖数: 612 | |
z****9 发帖数: 80 | 10 楼主转这个大部头应该有小蚂蚁(黎德安)的授权才好啊,毕竟人家就在New Jersy啊 |
|
|
b****r 发帖数: 17995 | 11 打了几百年,最大的战斗也就是几千人,几千平方公里土地
那会中国都是几十万人几十万平方公里了
不过几百年后的罗马帝国的规模就差不多和中国平起平坐了,这发展速度也忒快了点 |
e********3 发帖数: 18578 | 12 罗马人自从打赢了布诺战争,扩张速度是飞速的,前面花了500年才统一意大利,布诺
战争结束以后100年左右就基本把地中海包圆了。类似于做生意,前期的积攒是很慢很
苦的,后期取得业内领先地位,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挤垮的速度就快多了。
中国真正大一统也花了很长时间,秦国立国到大一同也花了500多年,秦国封诸侯是公
元前770年(和罗马建城几乎同期,很巧呀),花了450年左右才封王,从封王到统一中国也就花了100年左右.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打了几百年,最大的战斗也就是几千人,几千平方公里土地 : 那会中国都是几十万人几十万平方公里了 : 不过几百年后的罗马帝国的规模就差不多和中国平起平坐了,这发展速度也忒快了点
|
w******r 发帖数: 3156 | 13 倒底是板斧,眼光很准。
伊斯兰征服波斯是很后来的事情了,要说历史渊源,波斯比阿拉伯人资格老太多了。在
伊斯兰侵入之前,波斯有过多种宗教,拜火教就曾经作为国教兴盛一时,那时候波斯跟
罗马来来回回对掐过好多次。至于希波战争那就更早了,那会安拉的奶奶的奶奶的奶奶
...还没出生呢。
瑕不掩瑜,little ant的大作很好看,可惜好像最后没完,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估计也没填坑的可能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个更大的毛病你没挑出来--当然也很可能是还没看到这里: : "公元前五世纪初,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开使将视线转向西方。理由当然是经 : 济上的。当时的小亚细亚西岸、爱琴海一带是经济中心,波斯帝国不由得食指大动。 : 战争的幌子则是宗教上的。波斯宗教的唯一的至高至尊之神-安拉-具有无瘕高尚之 : 德,而希腊诸神多如牛毛,却只有与凡人一样的德性,争风吃醋毒咒械斗不断。波 : 斯当然认为安拉要比希腊诸神优越。优越的神的子民当然要统治劣等诸神的子民。 : 你看,名正言顺了不是? : 波斯国王自称权力是至高至尊之神安拉授与,因此是‘万王之王’,跟中国的 : 天子似的。他当然认为内哄不绝的希腊民主制是顽冥不化,所以要奉天征讨,救希 : 腊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顺便再捞一笔。于是狼烟突起。"
|
f**********4 发帖数: 2617 | 14 小蚂蚁的东西是好的,就是夹带私货太多,倾向太严重,opinion太多。 |
e********3 发帖数: 18578 | |
f**********4 发帖数: 2617 | 16 小蚂蚁的这篇年代相当久远了,00年左右吧,当时写出这样规模的历史,已经很不简单
了。Sabine我记得世界五千年上面的翻译是萨宾人,我个人猜测应该是最符合拉丁语发
音的。
【在 e********3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细节东西错误也不少,随便挑几个:
|
e********3 发帖数: 18578 | 17 总体还是好文章,瑕不掩瑜,我不过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而已了。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小蚂蚁的这篇年代相当久远了,00年左右吧,当时写出这样规模的历史,已经很不简单 : 了。Sabine我记得世界五千年上面的翻译是萨宾人,我个人猜测应该是最符合拉丁语发 : 音的。
|
s**d 发帖数: 18498 | |
a******k 发帖数: 1190 | 19 当年俺看的热血沸腾啊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文最后到底写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