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d 发帖数: 1148 | 1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张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izjyxyxb200701011.aspx
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7)01-0040-04
A New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
Zhang Xue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In the handing down of the legend about Shun and 象,it underwent three evolvements. In the beginning, it evolved gradually from a political legend to a moral and ethical one. In the earliest myth, the original story was about hunting. In the records of pre-Qin books, it became a legendary and historical story. In the folklore that went from mouth to mouth, the labouring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adapted it and personified the godhood of the mythological hero and made him an ordinary man who scrupulously abided by morality.
Key words: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Original Tale; History-like Story; Folklore
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奠基人。在五帝中
,舜以贤德俊才而享誉千秋。他以超群的才能与高尚的道德规范力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关于他的传说全国甚多,在古代,舜帝传说历载于典籍,在南方,以浙江上虞
县百官桥一带为中心以及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及周边地区,分别形成两个有名的舜帝
传说圈,内容以反映舜与父母、弟妹、妻子、朋友及君臣关系为主。所以顾颉刚先生说
:“舜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件故事。”〔1〕而舜象传说,无疑是其中最引人
入胜的一段,亦是最能反映舜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舜象传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经先秦诸子,如《孟子》及稍后的《史记》
的传播,到了魏晋已是家喻户晓,以至于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上差不多描绘了这
个故事的完整画面。〔2〕千百年来,在我国北方、南方,尤其是舜的归宿地——湖南
永州宁远县九嶷山及周边地区和舜的受禅地——浙江上虞县百官桥一带,世代用口耳相
传的方式流播着一系列有关舜象的传说故事,颇具民间文化色彩。
舜象传说并非是僵化不变的,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历经三次演变,从最初的政
治传说逐渐向道德伦理传说演化,关于战争、遣戍等邦国要事逐渐减少,而家庭、人际
道德伦理故事日益增多,民间文化色彩趋向浓厚。尤其在南方舜帝传说圈的流传中,其
面目与这个故事的本貌相去甚远。
一、舜象传说的本貌
在众多的舜帝传说中,虞舜服象是颇有争议的一个,“舜德足以服象”的“服”
到底是征服还是德服?所服之“象”到底是动物象还是舜的弟弟象?至今仍是一个悬而
未决的疑案。
笔者以为,虞舜服象传说的本貌是舜服野象,其征服对象是长鼻大耳的动物象。
而后,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野象已经人化成为舜的一个叫“象”的弟弟,即《楚辞"
天问》所说的“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中的“厥弟”。虞
舜服象传说最初是上古狩猎神话之一,突出地折射出上古人民对禽兽的驯服,其事迹多
有记载:
1、舜葬苍梧,象为之耕。(《论衡"偶会》)
2、舜葬于苍梧之野,象为之耕。(《墨子间诂》辑《墨子佚文》)
3、舜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在今营道下,有群象为之耕。(《
帝王世纪》)
4、舜德足以服象。(《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
5、近代坊间所出的《二十四孝图说》,首绘“大舜耕田图”,使用的牲畜就是长
鼻大耳的大象。(袁珂《古神话选释》)
以上五证,皆可证明虞舜服象传说的最初是舜驯服野象,属狩猎神话之类型。
首先,舜,古称虞舜(《尚书"尧典》),号有虞氏(屡见《礼记》《国语》)。
《说文》:“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据此,当是虎图腾崇拜的民族,以
虎为模特塑造出来的神兽,以之作为英雄猎手的形象。后人以之为“掌山泽之官”。其
实,在未设官的原始时代,“虞”即是山林的猎手。虞舜,即猎人舜。
又“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 久、鹰贾
、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山海经"大荒南经》)从舜的葬所,推
知他生活的环境,曾经有野象出没。而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上古人民主要靠猎取动物为
生,全民皆猎手。因此,反映渔猎生活的神话也就成了上古先民与自然斗争的第一批神
话。虞舜服象,即是有名的狩猎神话之一。
其次,殷(商)民族原是服象的民族。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商人服
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乃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又“商人禘舜而祖契。”(《国语"鲁
语》)“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 ”(《帝王世纪》)“ ”《山海经》作“俊
”。郭璞在《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下注云:“‘俊’,亦
‘舜’字假借音也。”《大荒南经》曰:“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郭璞注云:“叔均,商均也,舜巡狩,死于苍梧而葬之,商均因留,死亦葬焉,墓
今在九疑之中。”叔均封于商,正是商人始祖,可作为“商人禘舜”之直证。由此可见
,舜,即《山海经》中的帝俊,是殷(商)民族的始祖神。①
再证以甲骨文,“象”字作 ,它的长鼻特征在文字上精确地显示出来,足以
见出“象”之本义乃动物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舜居妫虚,故姓妫,“妫”从
女从为,“为”字卜辞写作 ,人手牵象之形。且殷商卜辞中也屡有获象的记载,如:
1、子癸亥省象,易日。(殷契粹编,610;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3812)〔3〕
2、今夕其雨, 象(殷虚书契前编,3.31.3;卜辞通纂,377)〔3〕
除了甲骨文资料外,虞舜“服象耕田”的事迹,散见于一些史料之中,如《太平
御览》八一引《帝王世纪》:“舜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陵零,谓之纪市,在今营道
下,有群象为之耕。”唐代陆龟蒙在其《象耕鸟耘辩》中也说:“也谓舜之在下也,田
于因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陈梦家先生对此曾有精辟的总结:“商人服象,舜为
商祖始服象。”〔4〕
另外,有一些关于象的祠庙、封地、葬所的零星记载,能够成为连接动物象与舜
弟象之间的一座桥梁。《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
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后人给象立的祠,
竟称为“鼻亭”?祠的神主,竟称为“鼻亭神”?鼻,本来是属于动物象的最明显的特
征,现在却用到了人的象身上。
这二者之间的关联,在古籍中,还可找到更早的渊源。《孟子"万章上》说:“
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说:“孟子曰:‘封之有庳’,音鼻
。”“有庳”就是“有鼻”,这以后,诸书对象封地的记载干脆以“鼻”易“庳”,直
接把象的封地说成是“有鼻”了:
1、舜封象于有鼻。(《汉书"武五子昌邑哀王髆传》)
2、象傲终受有鼻之封。(《后汉书"袁绍传》)
3、昔象之为虐至甚,而大舜犹侯之有鼻。(《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
后来的传说中还有“鼻亭神”(《柳河东集》卷二八《道州毁鼻亭神记》)“鼻
天子冢”(《路史"发挥五"辨帝舜冢》)“鼻墟”(《水经注"湘水》)“鼻天子城”
(《水经注"溱水》)等说法,皆用表动物象特征的“鼻”来作为人的象的称号。至此
,从动物象到舜的一个叫“象”的弟弟的演化轨迹已经清晰可鉴。
从以上所举的种种证据,我们可以推论出舜象传说的原貌,在最古的神话中,就
是舜服野象,而后来被传说化、历史化了,象人化成了舜的弟弟,征服野象的斗争,变
成了家庭的矛盾。
二、神话历史化
如前所述,舜象传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
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简略地介绍了舜的家庭情况。至于舜父是如何的“顽”,
其母是如何的“嚚”,弟弟又是如何的“傲”,皆只字未提。
先秦典籍中,对舜象传说记述最详的是《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捐
阶,瞽叟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
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
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除了
没有提及其母是如何“嚚”外,似乎是对《尧典》的补充,舜父的“顽”和弟象的“傲
”通过“完廪”和“浚井”二事得到体现。
《孟子》的叙述较《尧典》详尽,但也并没有说明在焚廪时舜是如何跳下来的,
在掩井的时候又是如何钻出来的。顾颉刚先生对此曾提出疑义:“这如果不是象的活见
鬼,就是舜具有了《封神榜》上土行孙的本领。”〔1〕这个矛盾在司马迁的《史记》
中得到了部分的弥合。《史记"五帝本纪》:“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
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
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
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
:‘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
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五帝本纪》的这段记载,基本同于《孟子》,不过,整个舜象传说还是以《五帝
本纪》最详。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免在其中发现疑窦:在此之前,尧不仅赐给舜絺衣
、琴和牛羊,而且还“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既然舜得到了帝
尧的宠信,又得到了他的两个女儿,为什么他的父兄竟敢屡次谋害他?“以两笠自扞而
下”“穿井为匿空旁出”又岂为普通人能做到?〔5〕
这个矛盾在《史记集解》中得到解答:“舜以权谋自免,亦大圣有神人之助也。
”的确,舜不仅“以权谋自免”,更与“神人之助”分不开。神话的痕迹,终从历史化
了的平淡叙述中微微透露出一些来。
今本《列女传"有虞二妃》云:“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
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
出。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
出入,从掩,舜潜出。”舜的得救,显然得到了尧女的帮助,至于如何“飞出”“潜出
”,则没有交待。但“舜往飞出”“舜潜出”等,还是多少有一些神话的痕迹。
《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引古本《列女传》:“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
告二女。二女曰:‘时唯其戕汝,时唯其焚汝,鹊如汝裳,衣鸟工往。’舜既治廪,旋
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复使浚井,舜告二女。二女曰:‘时亦唯其戕汝,时其掩
汝,汝去裳,衣龙工往。’舜往浚井,格其入出,从掩,舜潜出。”“鸟工”“龙工”
的运用,神话意味更加浓厚。今古本《列女传》两相对照,今本篡改的痕迹就一目了然
了。篡改后的今本《列女传》所记的舜象传说,虽“颇合于《孟子》”,却违背了最古
神话的本貌。这样,本来是一些极富幻想性及浪漫色彩的神话,在此处被采录而成了端
正严肃的历史,神话的幻想性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历史性所取代。其次,以史官“先王之
教”的眼光,对神话进行恣意的篡改,从而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伦理规范的工具。神话的
原貌,也就因此而模糊难辨了。
袁珂先生“从动物的象,到人的象,是舜象神话的第一步变化;不过这时还保留
着浓厚的神话意味。到了第二步,就明显地被篡改者将神话意味取消,使之成为日常生
活故事并以之作为封建伦理说教的一个工具了。”〔6〕这个结论当是不差的,但并不
能概括舜象传说流变的全貌。到了第三步,即在舜帝传说圈的继续流传中,则纯粹是家
庭伦理故事。舜,这个曾经征服野象、制作《韶》乐、教化百姓的圣君,则完全失去了
神性的光辉,成为一个恪守伦理道德的普通人的典范。
三、在民间的继续流播
在古代传说中,舜与其弟的关系主要集中在“舜象斗争”与“封之有鼻”上,而
在九嶷山舜帝传说圈中,其内涵有了扩展。
如九嶷山舜帝传说圈中《石象拜舜》(湖南宁远),《鼻天子的传说》(湖南道县)
,皆为反映舜象关系的传说故事。尽管“象傲”,甚至还有“杀兄夺嫂”的嫌疑,然而
,舜仍以孝悌为本,总是对弟弟亲热、真诚、爱护有加,终于使象感动了,要用实际行
动来改正错误。在伴随舜帝南巡中,象“发誓要追随哥哥做些好事”;舜帝对弟弟则更
是处处关怀:长途跋涉的头七天,遇上火暴日头,晒得青石板发红,舜怕象吃不了苦,
劝弟转回去;第二个七天,碰上暴风雨,舜仍劝象转回去;第三个七天,要走悬崖峭壁
,舜担心弟弟爬不过去,再劝说时,象却不吭气,径自往山上爬去……直到七七四十九
天后,来到九嶷山的潇韶峰前,听到舜帝对这一带水足土肥的夸赞,象心领神会,便向
哥哥主动提出留在这里开荒种地……于是,这一带便有了“潇韶峰下象耕田”的传说故
事流播〔7〕。象以辛苦的耕耘和兴办百艺的实绩,在当地建立了功勋。在他死后,老
百姓为他修起“象庙”,盖起“象鼻亭”,并称之为“鼻天子”。这些,与古籍中的舜
“封之有鼻”有异,却更加突出地反映了舜以德化民的卓著成就和潜移默化的道德规范
力量。
而在浙江百官桥一带流传的舜象传说,则与“后娘型故事”的母题交织在一起,
呈现出另一种风貌。那里有个故事说,舜的后娘让他们兄弟俩去割柴禾,将一把镰刀给
她的亲生儿子象,却把剃刀给了舜。舜很聪明,用剃刀割茅草,很快割了一大片。象学
哥哥,拿镰刀去割茅草,却割不断,只好空手回来。第二天,后娘把剃刀给象,把镰刀
给舜。舜拿镰刀去割树枝桠,又割了一大片。象也用剃刀去割树枝桠自然又是割不动。
〔8〕这个故事颇有些哲理的味道,同时又深深地扎根在底层民众的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民众世世代代地把传说传递下去,而且还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充实传
说的情节,用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评判、用他们的审美情趣、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去讲
述那些古老的传说。这样做的结果当然又会使传说发生许多变异,生发出与传统文本的
不同之处,里面加进去了许多后世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批判准则,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但仍然是虞舜传说这棵大树上萌生出来的新芽。〔9〕
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虞舜传说在民间世代相传的结果,离典籍文
本记载的说法越来越远,但是离底层民众的生活却越来越近了。顾颉刚当年就曾预感到
:舜的传说,民间的口头传说一定要比典籍记载丰满得多。当代的采风成果证实了顾颉
刚的话。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最古的神话中,舜象传说的本貌当是狩猎神话,讲述了
英雄猎手舜征服野象的故事。这在先秦典籍的记载中,被传说化、历史化了,象人化成
了舜的弟弟,征服野象的斗争,变成了家庭的矛盾。历代史官以“先王之教”的眼光,
对神话进行恣意的篡改,从而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伦理规范的工具,神话的原貌,因此模
糊难辨了。然而,可喜的是,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流播中,底层劳动人民以他们喜闻乐见
的方式和他们的劳动实践、生活经验、道德准则,对这一传说进行了改编,使神话主人
公的神格逐渐降为人格,成为了一个既“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而又具有道德影响力的
普通人的典范。历经三次演变,舜象斗争传说,终在劳动人民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呈现
出新的活力。
注释:
① 对于帝舜、帝喾、帝俊是否为一人,目前学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此三者实乃
一人,尤以袁珂先生、丁山先生持此说最坚。见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上》(北京,中
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中国古代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丁山
《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参考文献:
〔1〕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
〔2〕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3年
第3期
〔3〕转引自梁彦民,《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文博》2001年第4期
〔4〕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
〔5〕陈星灿,《舜象故事的母题蠡测》,《中国文化》第十四期
〔6〕袁珂,《关于舜象斗争神话的演变》,《江海学刊》1964年第2期
〔7〕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2000年
〔8〕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7年
〔9〕顾希佳,《虞舜传说与吴越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 S*******C 发帖数: 7325 | 2 赞。
如:
县)
ISBN
ISBN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 张雪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izjyxyxb200701011.aspx : 中图分类号:I 04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6983(2007)01-0040-04 : A New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 : Zhang Xue :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 Abstract:
| R*****d 发帖数: 1148 | 3 老大,先别说这话。。。文科小姑娘写的。。。发表在国内小烂校学报上。。。:)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 如: : 县) : ISBN : ISBN
| b*****e 发帖数: 5476 | 4 pp不?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大,先别说这话。。。文科小姑娘写的。。。发表在国内小烂校学报上。。。:)
| S*******C 发帖数: 7325 | 5 呵呵 我不是老大啦,版三:)对,是文科的小姑娘写的,其实干货未必很多,但是相
对还是很靠谱的,而且这种精神也不错。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大,先别说这话。。。文科小姑娘写的。。。发表在国内小烂校学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