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 发帖数: 33 | 1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c******n 发帖数: 16403 | 2 中印文化交流是赤字, 所以我认识的一些印度阿三为此也很有优越感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a***z 发帖数: 33 | 3 是啊,我感觉文化上有点像中日,遣唐使来了中国,学了汉字回日本,鉴真和尚去了日
本,传了佛法过去,单方面输出嘛。还有西藏现在用的还是天城文字母。 |
c******n 发帖数: 16403 | 4 日本受中国影响比 中国受印度影响大的多, 几乎可以算是被中国开化的. 中国从印度
传来的不过是些噱头可有可无的东西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我感觉文化上有点像中日,遣唐使来了中国,学了汉字回日本,鉴真和尚去了日 : 本,传了佛法过去,单方面输出嘛。还有西藏现在用的还是天城文字母。
|
o*****a 发帖数: 2335 | 5 历史上没有,但从现代开始中国威胁论就是印度的宿命 |
s******r 发帖数: 471 | 6 别的不说,没有像玄奘这种到过天竺的和尚写的书,阿三的历史恐怕要比现在都还要模
糊地多。 |
s******r 发帖数: 471 | 7 阿三对华夏的文化影响只体现在大乘佛教里,偶觉着类似犹太人对罗马文化的影响 |
r******t 发帖数: 8967 | |
y*****r 发帖数: 1295 | 9 国际象棋是象棋演变而来,也就是说中国传入印度,后流传于西方。
暂时只能想到这一个。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R*****d 发帖数: 1148 | 10 说得很是。佛教,梵文,犍陀罗艺术(这个东东严格地说根子在古希腊),全是形而上
的东西,古印度人在工程技术上基本上没什么大成就,自然也不可能让世界受益。早期
的印度河文明--就是历史课本里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倒是在城市建设和农业上颇有
建树,但同信奉婆罗门教的印度人并无文化或法统的传承关系,不过现代印度人却是睁
着眼睛说瞎话,厚着脸皮往上贴。沿丝绸之路从西方传来的一些技术和器物,虽然有时
伴随着佛教,但其起源通常都是西亚,中东,甚至东欧,不关印度人的事。至于说阿拉
伯数字,印度人只不过发明了一些比罗马数字更好用的符号而已,亏了中世纪的穆斯林
学者以这些符号为工具衍生出了以三角函数为主的代数,否则阿拉伯数字也不会有多大
影响力。
要说印度真正对中国贡献了什么实用的东西,恐怕也只能是一些农作物了,比如棉花和
甘蔗;但中国在这一点上可是一点儿都不欠印度的,源自中国的茶叶使得印度成为了世
界第一产茶大国。另外,当年罪恶的英国人向中国输入的鸦片,主要都是在印度由印度
农民种植的,当然,按照咱们国内的历史课本上的说法,是“英帝国主义者强迫勤劳善
良的印度人民种植鸦片”。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受中国影响比 中国受印度影响大的多, 几乎可以算是被中国开化的. 中国从印度 : 传来的不过是些噱头可有可无的东西
|
|
|
S*******d 发帖数: 750 | 11 问问他知道王玄策不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的阿三确实很得意
|
R*****d 发帖数: 1148 | 12 跟他们提一提贵霜(Kushan),告诉他们那原本是中国甘肃的土著月氏人,被匈奴排挤
去了中亚,养足精神以后抬手就把北印度摆平了。犍陀罗艺术和大乘佛教,都是在贵霜
人统治下兴起的。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的阿三确实很得意
|
z***l 发帖数: 256 | 13 唐朝一个使节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 |
d****z 发帖数: 9503 | 14 天朝在输出价值观方面吃亏就吃在儒家不是宗教,没有传教的热情。“礼闻来学,不闻
往教”。即使对朝鲜和日本也是一样。主动去传播价值观的是佛教。儒家思想基本都是
他们来学。 |
R*****d 发帖数: 1148 | 15 这可是说是处在“世界岛”边缘的必然结果。中华文明只有向东传播的时候没遇到强有力的竞争者,但东方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政治经济实体:朝鲜日本。向西,先是早期佛教和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而后是大乘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向南,印度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伊斯兰教,近代又来了天主教(菲律宾,澳门)和基督教新教;向北,游牧民族可以同化,但蒙古草原不可以同化--起码冷兵器时代如此,伊斯兰也没这个本事,倒是喇嘛教成功了;西南高原:佛教,喇嘛教。东北方向到近代又来了东正教,老毛子连杀带同化。
不过东亚大陆的半封闭地理位置也使得中华文明在近代以前没有机会同其他强势文明发生真正的冲突,故此中华文明的法统一直传承到大清灭亡(蒙古统治时期算是极度压抑吧)。。。以后就不好说了。。。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从日韩大量输入中国。。。(其实甲午以后中国就开始深受日本影响了)对了,韩国的基督教会也在中国大肆传教。
【在 d****z 的大作中提到】 : 天朝在输出价值观方面吃亏就吃在儒家不是宗教,没有传教的热情。“礼闻来学,不闻 : 往教”。即使对朝鲜和日本也是一样。主动去传播价值观的是佛教。儒家思想基本都是 : 他们来学。
|
d****z 发帖数: 9503 | 16 有些类似中东对欧洲输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欧洲对中东的价值观输出就相对小多
了。即使21世纪
了,民主神教在中东还是不吃香。
有力的竞争者,但
东方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政治经济实体:朝鲜日本。向西,先是早期佛教和琐罗亚斯德
教(拜火教),
而后是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向南,印度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近代又来了天主教(
菲律宾,澳门)
和基督教新教;向北,游牧民族可以同化,但蒙古草原不可以同化--起码冷兵器时代如
此,伊斯兰也没
这个本事,倒是喇嘛教成功了;西南高原:佛教,喇嘛教。东北方向到近代又来了东正
教,老毛子连杀
带同化。
中国就开始深受
日本影响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可是说是处在“世界岛”边缘的必然结果。中华文明只有向东传播的时候没遇到强有力的竞争者,但东方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政治经济实体:朝鲜日本。向西,先是早期佛教和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而后是大乘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向南,印度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伊斯兰教,近代又来了天主教(菲律宾,澳门)和基督教新教;向北,游牧民族可以同化,但蒙古草原不可以同化--起码冷兵器时代如此,伊斯兰也没这个本事,倒是喇嘛教成功了;西南高原:佛教,喇嘛教。东北方向到近代又来了东正教,老毛子连杀带同化。 : 不过东亚大陆的半封闭地理位置也使得中华文明在近代以前没有机会同其他强势文明发生真正的冲突,故此中华文明的法统一直传承到大清灭亡(蒙古统治时期算是极度压抑吧)。。。以后就不好说了。。。 :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从日韩大量输入中国。。。(其实甲午以后中国就开始深受日本影响了)对了,韩国的基督教会也在中国大肆传教。
|
R*****d 发帖数: 1148 | 17 其实西欧也可以算是世界岛的另一个边缘,但地理上并不封闭,所以中东的宗教可能很快征服它。中东可谓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欧亚非三大洲交通枢纽,而且还要承受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的冲击。能在中东生存下来并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无疑是最强悍的。阿拉伯兄弟不光不接受民主神教,而且对男女平等那套东东也嗤之以鼻,同性恋更是活不得,呵呵。
【在 d****z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类似中东对欧洲输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欧洲对中东的价值观输出就相对小多 : 了。即使21世纪 : 了,民主神教在中东还是不吃香。 : : 有力的竞争者,但 : 东方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政治经济实体:朝鲜日本。向西,先是早期佛教和琐罗亚斯德 : 教(拜火教), : 而后是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向南,印度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近代又来了天主教( : 菲律宾,澳门) : 和基督教新教;向北,游牧民族可以同化,但蒙古草原不可以同化--起码冷兵器时代如
|
S******w 发帖数: 195 | 18 有些影响已经深入中国文化而不容易察觉了。比如很多专家认为孙悟空脱胎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Hanuman,大闹天宫
的故事也改编自Hanuman大闹无忧园。Yab-Yum(欢喜佛)的引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性文化,很多技巧体位都是由此在中
国普及,就像现在的日本AV。更不用说六道轮回宿命论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受中国影响比 中国受印度影响大的多, 几乎可以算是被中国开化的. 中国从印度 : 传来的不过是些噱头可有可无的东西
|
R*****d 发帖数: 1148 | 19 这是胡适的看法。鲁迅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水怪无支祁,大闹天宫的故事来自无支祁在大禹治水是同后者发生的冲突。陈寅恪支持胡适,然而陈寅恪却认为大闹天宫同哈奴曼无关,来自于另一个佛经故事。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影响已经深入中国文化而不容易察觉了。比如很多专家认为孙悟空脱胎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Hanuman,大闹天宫 : 的故事也改编自Hanuman大闹无忧园。Yab-Yum(欢喜佛)的引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性文化,很多技巧体位都是由此在中 : 国普及,就像现在的日本AV。更不用说六道轮回宿命论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
|
R*****d 发帖数: 1148 | 20 元曲当中可是有直接证据支持鲁迅的。你不能把哈奴曼说当作一个定论来说。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影响已经深入中国文化而不容易察觉了。比如很多专家认为孙悟空脱胎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Hanuman,大闹天宫 : 的故事也改编自Hanuman大闹无忧园。Yab-Yum(欢喜佛)的引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性文化,很多技巧体位都是由此在中 : 国普及,就像现在的日本AV。更不用说六道轮回宿命论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
|
|
|
l******e 发帖数: 12192 | 21 还是差远了
儒道佛,有两个是本土的
而且,佛教跟现在的印度没啥关系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影响已经深入中国文化而不容易察觉了。比如很多专家认为孙悟空脱胎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Hanuman,大闹天宫 : 的故事也改编自Hanuman大闹无忧园。Yab-Yum(欢喜佛)的引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性文化,很多技巧体位都是由此在中 : 国普及,就像现在的日本AV。更不用说六道轮回宿命论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
|
S******w 发帖数: 195 | 22 好吧,这个存疑。但我比较认同季羡林的说法(出自《〈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与印度神话的关系,多少年来在中国学者中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度的影响,有的学者则否认此说。这个争论集中到小说主人公孙悟空(孙猴子)身上。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鲁迅等则主后者。鲁迅在他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我不敢说孙悟空身上一点儿无支祁的影子都没有。但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深且巨这种情况来看,与其说孙悟空受无支祁的影响,毋宁说他受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更切合实际。因为玄奘的其他两个弟子猪八戒和沙僧,都能在汉译佛经中找到根源,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受无支祁的影响呢?这样说实在过分牵强。无支祁的神话,除了在中国个别地区流行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
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
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元曲当中可是有直接证据支持鲁迅的。你不能把哈奴曼说当作一个定论来说。
|
R*****d 发帖数: 1148 | 23 我可能有点儿胶柱鼓瑟了。起码就当今而言,感觉中国之于日韩同中东之于欧洲还不能
说很类似。日韩对中国的文化输出,很大程度上不是其固有文化,而是最近一百多年当
中吸收并消化的西方文化,所以日韩流行文化风靡中国(说句题外话,我觉得反日游行
的时候烧汉服固然搞笑,但如果能冲进书店和游戏厅把日本卡通漫画和日本游戏都灭了
,对孩子们倒也不是坏事,只可惜,那些游行的傻孩子们回了宿舍可能还会接着看垃圾
卡通,打日本游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成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进一步渗透。先由日
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东亚化处理”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疑要远大于原汁原
味的西方文化。当然,日韩流行文化其实也夹带了很多私货,比如历史版上前不久讨论
的“日本战县历史”。
【在 d****z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类似中东对欧洲输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欧洲对中东的价值观输出就相对小多 : 了。即使21世纪 : 了,民主神教在中东还是不吃香。 : : 有力的竞争者,但 : 东方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政治经济实体:朝鲜日本。向西,先是早期佛教和琐罗亚斯德 : 教(拜火教), : 而后是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向南,印度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近代又来了天主教( : 菲律宾,澳门) : 和基督教新教;向北,游牧民族可以同化,但蒙古草原不可以同化--起码冷兵器时代如
|
R*****d 发帖数: 1148 | 24 无所谓啦,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什么定论,而且总受政治形势左右。谢谢copy,我也
paste一段,一起学习:
无支祁的故事,至少流传了五百多年以后,才出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其中最早写唐僧
取经故事的,是明初蒙古族戏曲作家杨讷(字景贤·号汝斋),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八种
,现存《刘行首》和《西游记》两种。杨讷的杂剧《西游记》,写民间传说唐僧取经的
故事。元代戏曲作家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且有
“无支祁是他姊妹”语。可见孙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经借鉴了无支祁的形象。无支祁的
故事,广泛流传八百年以后,吴承恩才加工整理《西游记》,象《太平广记》这样的大
书,喜采民间传说的吴承恩,不可能不读,正象鲁迅先生说的,“明吴承恩演《西游记
》,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宋元以来,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以后,无支祁的形象,逐渐为孙悟空替代。
):
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
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这个存疑。但我比较认同季羡林的说法(出自《〈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 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与印度神话的关系,多少年来在中国学者中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 度的影响,有的学者则否认此说。这个争论集中到小说主人公孙悟空(孙猴子)身上。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 鲁迅等则主后者。鲁迅在他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 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我不敢说孙悟空身上一点儿无支祁的影子都没有。但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 深且巨这种情况来看,与其说孙悟空受无支祁的影响,毋宁说他受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 更切合实际。因为玄奘的其他两个弟子猪八戒和沙僧,都能在汉译佛经中找到根源,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 受无支祁的影响呢?这样说实在过分牵强。无支祁的神话,除了在中国个别地区流行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 : 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 : 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
O**8 发帖数: 541 | 25 大度一点,承认就是了。在精神方面,中国的确受惠于古印度很多。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这的阿三确实很得意
|
b*******8 发帖数: 37364 | 26 影响太大了。根据封神演义,西方准提接引都是老子的师兄弟,佛教都是受中国影响才
产生的。 |
R*****d 发帖数: 1148 | 27 准确地讲,应该是老子青牛出函谷,化胡为佛。
【在 b*******8 的大作中提到】 : 影响太大了。根据封神演义,西方准提接引都是老子的师兄弟,佛教都是受中国影响才 : 产生的。
|
q******g 发帖数: 3858 | |
l**********g 发帖数: 574 | 29 佛像艺术和宗教绘画大量从印度引进,也传到了日本朝鲜。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z*p 发帖数: 43 | 30 12 生肖也是从印度输入的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
|
t***h 发帖数: 5601 | 31 阿拉伯数字, 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 它们通过波斯和阿拉伯传到了欧洲, 进而普及到了
全世界. |
s**********y 发帖数: 509 | |
R*****d 发帖数: 1148 | 33 季羡林:无支祁的神话,除了在中国个别地区流行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季羡林的这个说法自相矛盾。既然远在印度的《罗摩衍那》都可以在没有汉译本的不利情况下“口头传布”到中国,以至于衍生出孙悟空,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无支祁的神话,为什么不可以“口头传布”到全中国呢?同《罗摩衍那》相比,无支祁的故事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无支祁是中国土著,其传说以母语为载体在中国流传更方便更迅捷,而《罗摩衍那》则要越过无数地理障碍,且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很多中介民族所改造(“重译”的过程当中,很可能改造得面目全非,且夹带很多中介民族的私货,以至让人很难看出关联)。
):
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
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这个存疑。但我比较认同季羡林的说法(出自《〈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 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与印度神话的关系,多少年来在中国学者中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 度的影响,有的学者则否认此说。这个争论集中到小说主人公孙悟空(孙猴子)身上。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 鲁迅等则主后者。鲁迅在他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 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我不敢说孙悟空身上一点儿无支祁的影子都没有。但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 深且巨这种情况来看,与其说孙悟空受无支祁的影响,毋宁说他受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 更切合实际。因为玄奘的其他两个弟子猪八戒和沙僧,都能在汉译佛经中找到根源,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 受无支祁的影响呢?这样说实在过分牵强。无支祁的神话,除了在中国个别地区流行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 : 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 : 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
d**e 发帖数: 863 | 34
这个我可以有一定根据地讲,不是。
这学期我上了一个亚洲艺术史的课程,另外去博物馆观摩了亚洲
各国的古代艺术展品。印度人可以说根本不会画画。画像比塑像
更难以掌握。中国的画像技术兴起于汉晋,到北宋时期已经非常
成熟了。而印度的人像水平直到200年前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画小人
的水平。不仅人物卡通化,而且没有比例。构图上使用没有比例
的二维线条。颜色简单而且没有过渡。总而言之不如东晋顾恺之,
与南唐的顾闳中的距离就是天地之别了。
中国的绘画技术在佛教传入同时突然大跃进可能是:
1)时间上的巧合;
2)大规模兴佛使得绘画从宫廷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培养和锻炼
了大批画佛像的人才。
中国唐代的人物画像与波斯同期画像很接近。如果说是从波斯
传入的绘画技巧还比较可信。
另外印度的佛教塑像技术是从贵霜传入的。在那之前印度人不会
塑佛像。拜佛的时候就拜拜法轮,菩提树,大脚印什么的。那个
时候中国的塑像技术早已很成熟了。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佛像艺术和宗教绘画大量从印度引进,也传到了日本朝鲜。
|
z**n 发帖数: 22303 | 35 佛法在汉藏发扬光大,印度自己早就没有传承了,何来优越感?
日人对我们抛弃传统文化有优越感不假,我们的文化断层短短一百年,各种文字记载都
在,文化复兴指日可待。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印文化交流是赤字, 所以我认识的一些印度阿三为此也很有优越感
|
O****X 发帖数: 24292 | 36 日本人也是装,传统文化日本也就是学了个形似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法在汉藏发扬光大,印度自己早就没有传承了,何来优越感? : 日人对我们抛弃传统文化有优越感不假,我们的文化断层短短一百年,各种文字记载都 : 在,文化复兴指日可待。
|
O****X 发帖数: 24292 | 37 影响还是有的
中国作为古代世界的一级为西方所垂涎,而要到中国很多时候就要踩到印度这个地毯了
中国要为印度历史上的多灾多难负责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y*****r 发帖数: 1295 | 38 脱亚入欧也是倭人口号,同时废除春节,还谈个球传统文化。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人也是装,传统文化日本也就是学了个形似
|
S******w 发帖数: 195 | 39 《罗摩衍那》虽然没有汉译本,但神猴的故事经过翻译后出现于众多佛经,如《贤愚经
》《弥沙塞律》《佛五百弟子自说本
起经》等,被讲经人世代相传;玄奘取经归来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有所记载;敦煌壁
画中也有此形象。无支祁就不清楚
了,恐怕现在淮河流域居民听说过这位河神的都很少
的学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
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
不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
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利情况下“口头传布”到中国,以至于
衍生出孙悟空,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无支祁的神话,为什么不可以“口头传布”到全中
国呢?同《罗摩衍那》相比,无支祁的
故事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无支祁是中国土著,其传说以母语为载体在中国流传更
方便更迅捷,而《罗摩衍那》则要越
过无数地理障碍,且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很多中介民族所改造(“重译”的过程当中,很
可能改造得面目全非,且夹带很多中介
民族的私货,以至让人很难看出关联)。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季羡林:无支祁的神话,除了在中国个别地区流行外,实在流行不广,无足轻重。有的学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不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 季羡林的这个说法自相矛盾。既然远在印度的《罗摩衍那》都可以在没有汉译本的不利情况下“口头传布”到中国,以至于衍生出孙悟空,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无支祁的神话,为什么不可以“口头传布”到全中国呢?同《罗摩衍那》相比,无支祁的故事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无支祁是中国土著,其传说以母语为载体在中国流传更方便更迅捷,而《罗摩衍那》则要越过无数地理障碍,且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很多中介民族所改造(“重译”的过程当中,很可能改造得面目全非,且夹带很多中介民族的私货,以至让人很难看出关联)。 : : ): : 意见就有分歧,有的学者主张是受了印 :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主前者,而 : ,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 : 是从整个的《西游记》受印度的影响至 : 衍那》中的猴子那罗、哈奴曼等的影响 : 为什么独独情况最鲜明的孙悟空却偏是
|
i****k 发帖数: 804 | 40 文化上不知道。经济上,印度历史上的重要出口产品,茶叶,就是从中国偷的。
倒也不是印度人自己偷的。偷茶叶种植方法和种子的是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印度提供
的是土地和农奴劳动力。这一历史上最大的技术盗版给中国造成的出口损失折合成美金
不少于千亿。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汉到南北朝到唐朝,中国从印度输入了不少价值观。主要是佛教,梵文对于古汉语音 : 韵似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好象是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上看的几眼,记不确了)。达摩 : 在中国开创了禅宗,玄奘和西域一帮子翻译的都是印度的佛教经典。感觉历史上是印度 : 单方面输出价值观给天朝。 : 印度历史记录不发达,好像没有玄奘的记载。好奇的是,在印度历史上,中国有没有造 : 成过比较大的影响?
|
|
|
R*****d 发帖数: 1148 | 41 老弟,我说你一句,你别不高兴。网上的东西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抄来抄去,要想弄明白,还得看原典。佛经咱不看,但《大唐西域记》总是读过的。《大唐西域记》当中没有任何有关哈奴曼的记载,只提到了猴子,目的是为了说明释迦牟尼是如何普度众生,以及一切众生均可修行的道理,更主要的是,教育人们要礼敬释迦牟尼(其实这有点儿象《新约》里面拉撒路的故事)。这些描述,同那个智勇双全的神猴哈奴曼可以说是毫无相关性。
以下是其中三处提到猴子的地方:
第四卷
石室东南二十四五里至大涸池。傍有窣堵波。在昔如来行经此处。时有弥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众。猕猴喜跃堕坑而死。乘兹福力得生人中。
第五卷
大施场东合流口。日数百人自溺而死。彼俗以为欲求生天。当于此处绝粒自沉。沐浴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趁萃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之大施有。有一猕猴居河之滨。独在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一手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懈息。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之经涉。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
第七卷
舍利子证果东南有窣堵波。是吠舍厘王之所建也。佛涅盘后。此国先王分得舍利。式修崇建。印度记曰。此中旧有如来舍利一斛。无忧王开取九斗。唯留一斗。后有国王复欲开取方事兴功寻则地震。遂不敢开。其西北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猕猴为佛穿也。在昔如来曾住于此。池西不远有窣堵波。诸猕猴持如来钵上树取蜜之处。池南不远有窣堵波。是诸猕猴奉佛蜜处。池西北隅犹有猕猴形像。
简单看了一眼《贤愚经》,发现其中有关猴子的故事其实就是《大唐西域记》第四卷那个“猕猴献蜜”的扩充版(《贤愚经》中还有一个猴子的故事,是教僧人们注意外表形象的,显然也与哈奴曼无关,兹不赘叙):
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不欲与之。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满钵来。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去蜂虫。极令洁净。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语着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猕猴欢喜。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请诸相师。占其吉凶。相师占讫。而告之言。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字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因名焉。儿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恋惜不肯放之。儿复殷勤白其父母。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之。共议已决。而告儿言。随汝所志。儿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因为广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出家未久。获得应真。意有所须。随意而得。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还。至空泽中。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学道。速成无漏。阿难长跪。重白佛言。复有何缘生猕猴中。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见他沙门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也。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沙门诸果。我悉备办。年少闻已。毛衣皆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由悔过故。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猕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见我。沐浴清化。得尽诸苦。佛告阿难。尔时年少比丘。今摩头罗瑟质是。
至于说“淮河流域居民听说过这位河神的都很少”,我不想否认。但是要注意时态,现代多数安徽江苏同胞显然不知道无支祁,但这并不等于古时候不知道,也无法证明“过去某段时间无支祁在民间名气很大”这个命题是错的。而同样是季羡林说这话的时候,中国的劳苦大众里面有几个听说过“罗摩”,“哈奴曼”这些名字的?季羡林显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一方面把既难以证明也难以证伪的“‘《罗摩衍那》。。。靠口头传布’来影响中国”这个命题(时态为过去时)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另一方面却以现在时为时态极力否认同他所支持的命题十分类似的另一个命题,即无支祁的神话也可以靠口头传布来影响全中国,而这个命题的时态也完全可以是过去时,同样难以证伪(反正是“口头传布”,咋考证)。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罗摩衍那》虽然没有汉译本,但神猴的故事经过翻译后出现于众多佛经,如《贤愚经 : 》《弥沙塞律》《佛五百弟子自说本 : 起经》等,被讲经人世代相传;玄奘取经归来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有所记载;敦煌壁 : 画中也有此形象。无支祁就不清楚 : 了,恐怕现在淮河流域居民听说过这位河神的都很少 : : 的学者甚至说,《罗摩衍那》过去没有 : 汉译本,难以影响中国。这种说法亦近儿戏。民间神话传说的流传,往往靠口头传布, : 不一定写成文章后才能流传,这一点 : 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常识了。
|
r********9 发帖数: 1116 | 42 其实还有个问题,印度基本无史书流传下来,即使当年中国对印度有很多的影响,我们
也很难知晓. |
S******w 发帖数: 195 | 43 谢指教。因为我中学时读过《罗摩衍那》中哈奴曼部分,而且觉得无支祁说属鲁迅一家
之言证据不够充分(反对哈奴曼说的
人也有众多派别),所以对前一种观点更认同一些。或许后世会有定论
白,还得看原典。佛经咱不看,但
《大唐西域记》总是读过的。《大唐西域记》当中没有任何有关哈奴曼的记载,只提到
了猴子,目的是为了说明释迦牟尼是
如何普度众生,以及一切众生均可修行的道理,更主要的是,教育人们要礼敬释迦牟尼
(其实这有点儿象《新约》里面拉撒
路的故事)。这些描述,同那个智勇双全的神猴哈奴曼可以说是毫无相关性。
。佛令水和普遍大众。猕猴喜跃堕坑
而死。乘兹福力得生人中。
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趁萃
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
之大施有。有一猕猴居河之滨。独在
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
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一手
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
。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
懈息。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之经涉。行五百余�
度境)。
修崇建。印度记曰。此中旧有如来舍
利一斛。无忧王开取九斗。唯留一斗。后有国王复欲开取方事兴功寻则地震。遂不敢开
。其西北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
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猕猴为佛穿也。在昔如
来曾住于此。池西不远有窣堵波。诸
猕猴持如来钵上树取蜜之处。池南不远有窣堵波。是诸猕猴奉佛蜜处。池西北隅犹有猕
猴形像。
那个“猕猴献蜜”的扩充版(《贤愚
经》中还有一个猴子的故事,是教僧人们注意外表形象的,显然也与哈奴曼无关,兹不
赘叙):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弟,我说你一句,你别不高兴。网上的东西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抄来抄去,要想弄明白,还得看原典。佛经咱不看,但《大唐西域记》总是读过的。《大唐西域记》当中没有任何有关哈奴曼的记载,只提到了猴子,目的是为了说明释迦牟尼是如何普度众生,以及一切众生均可修行的道理,更主要的是,教育人们要礼敬释迦牟尼(其实这有点儿象《新约》里面拉撒路的故事)。这些描述,同那个智勇双全的神猴哈奴曼可以说是毫无相关性。 : 以下是其中三处提到猴子的地方: : 第四卷 : 石室东南二十四五里至大涸池。傍有窣堵波。在昔如来行经此处。时有弥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众。猕猴喜跃堕坑而死。乘兹福力得生人中。 : 第五卷 : 大施场东合流口。日数百人自溺而死。彼俗以为欲求生天。当于此处绝粒自沉。沐浴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趁萃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之大施有。有一猕猴居河之滨。独在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一手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懈息。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之经涉。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 : 第七卷 : 舍利子证果东南有窣堵波。是吠舍厘王之所建也。佛涅盘后。此国先王分得舍利。式修崇建。印度记曰。此中旧有如来舍利一斛。无忧王开取九斗。唯留一斗。后有国王复欲开取方事兴功寻则地震。遂不敢开。其西北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猕猴为佛穿也。在昔如来曾住于此。池西不远有窣堵波。诸猕猴持如来钵上树取蜜之处。池南不远有窣堵波。是诸猕猴奉佛蜜处。池西北隅犹有猕猴形像。 : 简单看了一眼《贤愚经》,发现其中有关猴子的故事其实就是《大唐西域记》第四卷那个“猕猴献蜜”的扩充版(《贤愚经》中还有一个猴子的故事,是教僧人们注意外表形象的,显然也与哈奴曼无关,兹不赘叙): : 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不欲与之。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满钵来。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去蜂虫。极令洁净。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语着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猕猴欢喜。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请诸相师。占其吉凶。相师占讫。而告之言。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字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因名焉。儿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恋惜不肯放之。儿复殷勤白其父母。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之。共议已决。而告儿言。随汝所志。儿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因为广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出家未久。获得应真。意有所须。随意而得。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还。至空泽中。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学道。速成无漏。阿难长跪。重白佛言。复有何缘生猕猴中。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见他沙门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也。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沙门诸果。我悉备办。年少闻已。毛衣皆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由悔过故。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猕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见我。沐浴清化。得尽诸苦。佛告阿难。尔时年少比丘。今摩头罗瑟质是。
|
l**********g 发帖数: 574 | 44 謝謝更正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可以有一定根据地讲,不是。 : 这学期我上了一个亚洲艺术史的课程,另外去博物馆观摩了亚洲 : 各国的古代艺术展品。印度人可以说根本不会画画。画像比塑像 : 更难以掌握。中国的画像技术兴起于汉晋,到北宋时期已经非常 : 成熟了。而印度的人像水平直到200年前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画小人 : 的水平。不仅人物卡通化,而且没有比例。构图上使用没有比例 : 的二维线条。颜色简单而且没有过渡。总而言之不如东晋顾恺之, : 与南唐的顾闳中的距离就是天地之别了。 : 中国的绘画技术在佛教传入同时突然大跃进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