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zt 忆外公——中国心理学第一人张耀翔
相关主题
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A)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转载)
1908年:朝廷反改革面目彻底暴露 zz毛泽东曾定“六不”规矩: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转载)
中国近现代十位文科学术大师是谁?间谍女英雄
千年大话西游 -- 聊一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转载)把泰戈尔的诗和海子的诗比较了一下
这个小学课文的目录好像是退步了灌一篇~~我外公的故事~~:)
三国西游红楼说说我的三爷爷
ZZ国民党高薪笼络知识分子的政策为何失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65 66 67节
中国对印度历史上有影响么?请问可以在哪里找到完整的黄埔军校的同学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外公话题: 心理学话题: 俊英话题: 张耀翔话题: 心理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w
发帖数: 2257
1
忆外公——中国心理学第一人张耀翔(一)
(2015-01-09 12:49:51)


作者:徐 方

现代心理学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谁最早将西方心理学介绍给国人、并
使这门学问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外公张耀翔于1937年在《我的教学生活》一文中这样写
道:“知我者莫若自己。最后请让我对自己十七年的工作,试下一客观评价:张某对心
理学并没有什么特殊贡献,不过他把心理学在国人心目中演成一个饶有兴趣、惹人注目
的学科,则是事实。民国九年(1920年)以前,心理学在中国太神秘了,太枯燥了。凡
听过他讲授或读过他文章的人,大都感觉兴趣,留下深刻印象。从此,对心理学注意的
不知凡几。因受他影响而志愿专门研究,毕业出去担任同样学科而成功的,亦不乏人。
这些,当然同时也要归功于他人。”①这段论述说明外公张耀翔对中国心理学的建立、
发展和普及,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求学之路
外公张耀翔1893年生于湖北汉口。外曾祖父张光禄是个秀才,靠教私塾过活。外曾祖母
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他们共育有四个子女,因家境贫寒,其中两个不幸夭折,只
剩下外公和他的姐姐耀芬,从小跟父亲学习读书识字。外公10岁那年,汉口文华学校来
了个美国传教士。他有个中文名字,姓孟,当地人都管他叫“孟洋人”。孟洋人为了尽
快掌握汉语,跟私塾先生张光禄商量住进他家,每月付给张家酬金3元。就这样,外公
小时候家里住进来一个美国人,每天朝夕相处,对他影响很大。
两、三年后,外公的父母相继病逝,他和姐姐成了可怜的孤儿,举目无亲。好心的孟洋
人感念张光禄的施教之恩,送姐弟二人到文华学校读书,并免去了一切费用。
孟洋人最初希望将外公培养成一个中国本土传教士,可外公很快就接受了新思想,深受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特别喜欢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
刊》等刊物,最厌做礼拜和传教。他对同学说:“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要提倡科学,
首先得破除迷信。”②
外公从小天资聪颖,课后常跟同学玩儿七巧板、九连环,还特别喜欢下围棋。他说:从
这些游戏里,可以测知人们的智力差别和学习、办事能力。他还自编了一套“常识问答
”,里面有一百个涉及各科的常识题,称其为“养脑片”,用以测验同学们的反应快慢
。那时他虽不知世上有一门学问叫“心理学”,却对这方面的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3年,外公20岁。孟洋人告诉他:美国用部分退还的庚子赔款,办了清华留美预备学
校,在全国设立八个考点招生,其中之一就在武汉,建议他一定试试。结果外公当年就
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班,插入高等科三年级,从此改变了命运。
据外公生前回忆,他们这些被录取的学生到北京后,学费、生活费全免,伙食甚好,学
校还管给做衣服。为了使学生尽快做好赴美留学的准备,教学内容主要是英语和西方国
家社会风俗习惯,两年后毕业。
赴美前夕,外公张耀翔跟同级生廖世承商量选学什么专业。他俩都相信教育救国,认为
强国必须强民,要象范源廉先生(当时清华学堂校长)那样,身许祖国教育事业。学校为
这批即将赴美的1915级学生拍了集体照和个人照作为留念,外公在个人照背后题了一首
打油诗:“湖海飘零廿二年,今朝赴美快无边。此身原许疗民瘼,誓把心书仔细研。”③
1915年秋,外公由清华学堂保送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5年后获得硕
士学位。他本来还准备继续深造,参加博士论文考试,题目为《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性
”说的介绍与剖析》。就在这时,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先生赴美考察教育,到
哥伦比亚大学参观。他邀请几位留学生回国任教,许以教授头衔,于是外公应聘回国。
学术生涯
外公张耀翔于1920年回国,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北高
师”)任教,讲授普通心理、实验心理、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等四门课,全部讲义纲要
都由他自己编写。
外公提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到北高师任教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建
立心理实验室。他在教学楼上找到大小两个房间,把从美国带回的仪器及后来陆续添置
的仪器摆放在小房间里,大房间用来做实验。这是中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之一。
外公不赞成学生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用于做笔记。他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讨论问题
、做实验,并撰写论文。教学之余,他大力宣传、介绍心理学这门新的学科,希望让人
们知道这个学科不仅可以应用在教育上,还能应用在实业、商业、医学、法律、军事、
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学科。
一位听过外公授课的老先生告诉我,外公讲课非常风趣、幽默,极富感染力。将古今中
外各家学说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主张之中,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
。很多其他系的学生也赶来旁听,连门外都站满了人。
外公的名气很快传遍各校,第二学期就有三个学校邀他兼课。他辞去其中两个,只在北
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并在该校作了题为《心理测量》的报告。他把
报告内容写成论文,发表在北高师办的《教育丛刊》第一卷上,被当时学界称为心理测
验在中国的第一声。在他的提议下,北高师率先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正是因为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兼课,使外公有缘结识了该校国文部女生程俊
英。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程树德是我国著名法律史学家,上世纪初考取举人,由清廷
公派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归国后任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程树德任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教授。其代表作《九朝律考》被翻译成多国外文,是研究中国法律史不可或缺的
重要文献。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程俊英少有大志,好读书,于1917年考取北
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跻身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期间,她受到李大钊、胡适、周作人
、胡小石、刘师培、黄侃等先生的教诲,深受新思潮影响。胡适先生给这些女大学生讲
授“中国哲学史”;李大钊先生讲授“社会学”和“女权运动”两门课,使程俊英初步
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世界劳动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情况。在李大钊先生的带领
下,她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与该校庐隐、王世瑛、陈定秀等另外三位女性,并称为
五四“四公子”。她还参加了李大钊先生执导的话剧《孔雀东南飞》的演出,饰演女主
角刘兰芝。这是一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戏,剧中台词缠绵悱恻,许多观众
看了都泪流不止。④

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五四“四公子”
左起:陈定秀、程俊英、王世瑛、庐隐

1929年春,程俊英(左)与女高师同窗庐隐(中)、罗静轩(右)

1920年11月,北京女高师国文系欢迎胡小石(中排右四)来京,
前排左二为程俊英,中间正面戴礼帽者为李大钊,中排右一为张耀翔

一次,教务处邀请张耀翔作公开演讲,谈《心理测量》,让程俊英担任记录。会
后,程将记录稿送交主讲人审阅。教授对这位相貌秀丽且超凡脱俗的女学生一见倾心,
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最后,两位誓以尽瘁教育为终身职责的人终于走到一起,在知识界
一时传为佳话。1923年2月12日,外公、外婆在北京报子街聚贤堂举办了婚礼。前来祝
贺的有近千人,多为教育界人士和学生。不少学界名人也来参加,如:李大钊、胡适、
石评梅、庐隐等,可谓盛况空前。⑤

1940年,张耀翔全家合影于上海万象照相馆。前排为夫人程俊英(左二
),
长子正奇(右一),次子正雄(左一),后排长女继音(右),次女纯音
(中,作者母亲),幼女素音(左)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暑期教育讲习会,外公担任“教育测验”和“教育统计
”两门课的教学。讲习会结束前,学员们联名发起成立心理学组织,获得几位心理学教
授的赞同,中华心理学会宣告成立。大家投票选举外公张耀翔为首任会长兼编辑股主任
,陈鹤琴为总务股主任,陆志韦为研究股主任,廖世承为指导员,邰爽秋等为干事。这
是中国第一个心理学会。
1922年,外公发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并担任主编。这是
当时东方第一种心理学刊物,比日本创办同类期刊还早一年。《心理》杂志第一期出版
不到一个月就再版了,当时科学刊物在极短时间内再版的殊不多见。外国许多图书馆和
大学纷纷来函订购。次年,日本第一种心理学杂志也问世了,其中译有外公的文章。那
时外婆程俊英即将从女高师毕业,她们这些参加《孔雀东南飞》演出的同学,用售票款
做经费,集体赴日本参观。她在好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展示台上,都看到外公主编的《心
理》杂志,感到无比自豪。
外公作为杂志主编,在选择文章时采取“认文不认人”的原则,虽名家所写但水平不够
者不录;有独到见解则学生之稿亦登。当时学者,如:梁启超、陆志韦、陈鹤琴、廖世
承、谢循初、艾伟等都积极参加撰述,外公本人也先后在该杂志上发表了29篇论文。他
在“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学者心理学之研究》一文,将过去16种著名杂志中有关心
理学的113篇论文编成索引,并摘要介绍,使研究心理学的人深感便利,开创了我国论
文索引之先河。⑥
《心理》杂志在当时备受读者欢迎,对心理学在我国广泛传播,起了重大作用。它的印
刷费靠心理学会会员每人每年交两元会费来维持。会员虽每年都在增加,但分散在各地
,会费不易收齐。外公全力支持《心理》杂志,印刷费用不足部分,由他自掏腰包补齐
。不过,个人收入毕竟有限,而学校又年年闹欠薪,由于经费艰窘,这个刊物出了十四
期就停刊了。为了使更多的心理学爱好者读到有关论述,外公于1932年从该杂志中选出
五十篇论文,辑成《心理杂志选存》,分上、下两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张耀翔编《心理杂志选存》(上、下册),1932年
外公是我国第一个提倡新法考试者。所谓新法考试就是今天国内外广泛运用的判断正误
法和选择答案法,这些方法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中国,却几乎无人知晓。1922年,外
公在《教育丛刊》上相继发表了关于“新法考试”的三篇文章,介绍各种新法考试的格
式、编制方法、计分方法及实施规则。文中总结了旧法考试的诸多弊端,如:旧法考试
多以作文和问答为主,这种考试法对学生来说有三种痛苦:(1)预备功课时死记的痛
苦;(2)临考时搜索枯肠,无病呻吟的痛苦;(3)考试后盘算自己的答案合不合乎教
师的心意,疑惧自己能不能得到好分数的痛苦。新法考试能减去第一种痛苦的大半,完
全免去第二、第三种痛苦。正误法:答对者得分,答错者倒扣分。倒扣分使学生不能抱
有侥幸心理,必须对问题有十分把握才答,对没有把握的可以不答。如果对这门课没有
充分复习和准备,完全乱猜,则对、错相互抵消,仍得零分。而且,正误法和选择答案
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可避免判分的不公平,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判卷或交换判卷。
⑦ 河南教育厅厅长李步青读了外公的文章,颇以为然,接连写来好几封信,详细询问
具体操作方法。他在国内最先实施了新法考试,之后又详细告知外公新法考试在该省的
实施情况。⑧
外公也是我国最早搞民意调查的人。1922年,北高师为庆祝建校14周年举办成绩展
,当天有一千多宾客前来参观,都是学界人士。为了了解舆论动向,外公组织学生给每
位来宾发一份问卷,上面有八个问题,请他们回答。事后共收到答卷931份。他根据调
查结果,写了《民意测验》一文,刊登在《心理》杂志二卷一号上。这八个问题及调查
结果如下:
1)假如你有选举权,你将推举谁做下任大总统?答卷中孙中山以压倒优势取得最多票
,而
当权的黎元洪、段祺瑞都远不及他。不可一世的吴佩孚只得15票,曹锟8票,张作霖1
票;
2)你赞成女子参政吗?有786票答曰赞成,占84%;
3)你最喜欢读的中国旧小说是哪一本?419人答最喜欢《红楼梦》,其次是《水浒》
、《三国演义》;
4)当今活着的中国人你最佩服哪一个?结果孙中山得票最多;
5)你相信宗教有存在的必要吗?结果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没有必要;
6)中国有许多不良的风俗习惯,你觉得哪一样应当先改良?大部分答卷认为首先应当
改良
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其次是缠足与迷信;
7)北京地方上急当设立的是什么?大量答卷认为,急当设立电车,其次为工厂、平民
学校;
8)北京地方上急当取缔的是什么?多数人认为北京地方急当取缔娼妓和欺压平民的警
察。

这个民意测验的结果,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至今
仍具有史料价值。其中“你选谁做大总统”一题,当时北方人民只知道黎元洪、段祺瑞
、吴佩孚等人,对孙中山还不大了解,而调查结果却是孙中山先生得票最多。同事们都
劝外公不要发表这项结果,免得触犯当局。但他认为民意是会受知识界意见影响的,那
些尚未有见解的人或许能受到测验结果的启发,于是冒险在北京《晨报》上发表,直接
写明谁得几票。不久之后,果然有身着军服的人来找他,质问这项民意调查的意图。多
亏北高师校长陈宝泉先生出面说明,这纯属学术研究,才使外公免于囹圄。⑩
1923年,北高师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公继续在校执教,同时兼任教育研究科(即研
究生院)主任。他学贯中西,一向提倡“外国学问中国化”的治学原则,尤其重视挖掘
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宝库。在教书和写作中,常用中国古籍中的例子解释西方心理学的
一些观点,非常生动,深入浅出。例如他在《情绪心理》一书中谈到“一见钟情”,举
了《西厢记》中的例子:“张生一见崔莺莺,魂儿立刻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再如,
写人在发怒的时候,生理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粗,甚至能使敌人恐惧。举了《史记》
中的例子:“项羽一怒,汉军皆披靡,人马俱惊。”在《论空间知觉》一文中,讲到俯
瞰所产生的视错觉,举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外公一生出版了四本心理学专著:《感觉心理》、《情绪心理》(1947)、《心理
学讲话》(1945)、《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心理学
讲话》一书出版后,不到百天就再版了,半年后二版售罄,足见当时对心理学感兴趣的
国人日益增多,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冷门学科。外公的文章涉及范围很广,有些内容颇为
有趣,如:《人生第一记忆》、《商人心理浅测——北京商店招牌用字》、《中国历代
名人变态行为考》、《论科举为智力测验》、《中国人才产生地(清代进士之地理分布)
》等。
外公对于了解国人识字多寡的问题颇为重视,1931年编制了我国第一个识字测验。
他以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增订放大实用学生字典》为蓝本,采用随机抽样法,从该
字典收入的13,469个汉字当中,选取了一百个字,每个字代表134个汉字。这样,少则5
分钟,多则20分钟,便可测出被试者的识字量。测验的方法是:先将试题中的字依次写
在一张纸上,然后问被试: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如果被试答对读音,并能说出
该字的一个解释,或把它同其他字连成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则该字就算作认识。外公用
这个测验在北平八所学校(从幼儿园到高校研究生院)进行了测试,并将研究结果写成
《识字试验》一文,发表在《心理》杂志上。据母亲生前回忆,当时上海一些大公司招
聘人员面试时,就用外公编的识字测验,了解应聘者的文化程度。著名心理学家艾伟在
其《汉字问题》一书中这样评价外公的识字测验:“张氏对于识字量一问题力求解决,
并广为宣传,在十数年前之中国,可谓科学界之先觉。 张耀翔制作的我国第一个识
字测验

关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途径,他在1941年撰写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一文中
,提出了九条著名建议:“(l)发扬中国固有心理学,尤指处世心理学,期对世界斯
学有所贡献;(2)恢复各大学原有心理系或教育心理系,并酌设心理学院及心理研究
所,使斯学日益推广;(3)编纂中国心理学辞典,使学者便于自修;(4)奖励实验,
并设心理仪器制作所,使各校易于备置;(5)每年公费留学招考中,应设心理学名额
,使专治斯学者有深造之机会;(6)多介绍西洋心理学名著,使国内研究者常有新的
参考资料;(7)多从事创作及专题研究,使斯学日益进步;(8)创办分科心理学杂志
,例如社会心理学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等等,使各处研究结果得随时作有系统的发表
;(9)竭力提倡应用心理学,尤指工业心理、商业心理、医药心理、法律心理及艺术
心理,以应各方之急需。”?他的精辟见解,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1928年,北师大闹欠薪,外公与另外几位教授抗议无果,只得辞职。此时,上海大
夏大学聘请他,于是举家南迁。次年,他应暨南大学约请,同时在暨大与大夏两所大学
任教,并兼任暨大教务长。
外公全心致力于教学、研究工作,不参加任何党派,认为官场太肮脏。1934年,国
民党上海市当局想拉他参政,官方派人前来游说,请他加入国民党,被他婉言谢绝。次
年秋,暨大招生。在考场上,教务员发现有一个男的代替女生参加入学考试,外公立即
让他离开考场。这时,暨大附中一个党棍突然拔出手枪,对着外公,坚持让代考者考下
去。校长闻讯赶来处理此事。外公感觉在此事件中受到极大侮辱,愤然辞职。经校方再
三挽留,他还是辞去了教务长一职,仅肯继续担任教授。后来许多学生在背后议论说:
“张老师就是因为拒绝入国民党,才遭此厄运。他的骨头真硬!”(未完待续)
① ①⑥⑧张耀翔:《我的教学生活》,《心理季刊》第二卷第二期,1937年
② ②③④⑩程俊英:《耀翔与我》,《感觉、情绪及其他——心理学文集续编》(附
),张耀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⑤ ⑤张素音:《怀念母亲——程俊英教授》,《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朱杰人戴从
喜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⑦ ⑦张耀翔:《新法考试》,《教育丛刊》二卷一、二、三集,北京高师,1921年
⑨ ⑨张耀翔:《民意测验》,《心理》二卷一号,1923年2月
国破山河在
1941年,正值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暨南大学南迁至福建建阳。外公因大
舅患肺病,不能一同前往。后来,他到沪江大学任教,并在大夏和光华两所大学兼课,
外婆则在私立培成女中教书。
那时期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一日数变,个别教授甚至靠摆摊儿过活。外公、外婆两个人
的薪水合在一起,不够买一担米,很难维持八口之家的生计,更何况家中还有个病儿。
他俩拼命到处兼课,外公累得体重减了三十多斤,还是入不敷出。无奈之下,外婆忍痛
卖掉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四库备要》和《图书集成》。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为高官厚禄
所动。同事中有的当了伪国大代表做了官,有的丧失民族气节成为汉奸。他们对此极为
鄙视,立刻与其绝交。①
当时留在上海的,还有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郑振铎先生。他是外婆程俊英“五四”时代
的老朋友,这时期跟外公、外婆过往甚密,常约他们到家中品茗闲谈,参观他藏书楼中
的各种书籍、文物。他也每天必到外公他们这边来,彼此拳拳,互以“保持民族气节”
相激励。
郑振铎先生是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就在许广平被日本宪兵抓走的第
二天,他来到外公家,焦虑地说:“外面风声很紧,敌人到处抓人,我不能呆在家里,
先在你这儿过一夜,然后再想办法找个藏身之所。” 外婆一听赶紧打扫亭子间,换上
干净被褥,同时张罗晚饭。外公也诚恳地说:“您就长住在这儿吧。我家阳台上有一堆
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藏身。汉奸×××找我开会,我就是躲在那儿混过去的。如果有
人敲门,您也往那儿藏,很安全的。” 郑公大受感动,说:“你们如此殷勤招待,使
我感激涕零。可我不能连累知己……”次日凌晨,他还是悄悄溜走了。②
郑振铎先生还是个渊博的学者,涉足的学术领域十分广阔。抗战期间,他养成了收集古
籍和文物的癖好,俨然是一位收藏家。他有时购得珍贵古籍,如:四函善本《金瓶梅》
等,家里藏书楼实在放不下,就寄存在外公的书斋里,直到抗战胜利才陆续取回。③
一次,郑振铎拿来一份报纸给外公他们看,上面刊载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赫美尔
的谈话:“中国珍贵图书,现正源源流入美国,举凡稀世孤本,珍藏密稿,文史遗著,
品类毕备。国会图书馆暨全国各大学图书馆中,均有发现。凡此善本,输入美国者月以
千计。即以国会图书馆而论,所藏中国图书,已有两千万册,为数且与日俱曾。……”
他气得脸通红,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将来我们欲研究孤本秘籍,还要到国外去找,
岂非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我们合力买古书,阻止外流如何?”当时在座的还有暨大教
授周予同,他长叹道:“买书我是赞成的,可哪来的钱呢?”郑公瞪着眼,久久无言…
…从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一次,他兴冲冲地赶来,说买到
了《脉望馆钞校古本今杂剧》。他说:“这部书是国宝,其中包含了二百四十二种元明
杂剧,共六十四册,几乎每种都是可惊的发现……我患得患失地失眠了三夜,生怕它流
入异国,终于以九千元成交。”外公他们听了,深为郑公那热爱祖国文化的痴情所感动
!④
1945年,抗战胜利,举国欢庆。此时,大舅张正奇肺部的结核菌经脊椎传到大脑,
病入膏肓。外公悲伤欲绝。为了挽救爱儿生命于万一,他找到停泊在上海吴淞口岸的美
国军舰,说明情况,要求见船上的军医。军方出于人道考量,允许他登舰。外公向军医
咨询,国外有没有发明什么新药,能救孩子一命。医生遗憾地告诉他,到目前为止结核
病还是尚未攻克的医学难题,表示无能为力。不久之后,年仅18岁的大舅就去世了。仅
仅过了两个月,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链霉素问世,外公为爱子没能等到这一天痛心不已
……
壮志未酬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据母亲生前回忆,那天清晨他们推开窗子,看到很多
当兵的抱着枪,睡在马路两旁的便道上,墙上贴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布告。弄堂
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出来慰劳,外公也提了一壶开水,挤在人群当中,可战士们都坚决不
喝。外公大受感动,对家人说:“抗战期间我回老家探望舅父,他靠养鸭为生,可鸭子
都被兵匪抢光了。好容易盼到抗战胜利,美国兵却在上海调戏妇女。纪律严明的解放军
与这些军队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他们给我的印象实在太好了,跟斯诺在《西行漫记
》中所描述的完全一样。中国有希望了。”⑤外婆生平最敬仰李大钊先生,她也为恩师
的未竟事业得以实现欣喜不已!


1950年代初摄于上海华东师大寓所前,左起:
张纯音(次女,作者母亲)、程俊英、张耀翔

1950年,外公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次年,大学院系调整,复旦教育系调到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于是外公、外婆两人都到华师大教书。1955年,外公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
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上海分会理事。此时的他,
以拳拳报国之心,准备在事业上大干一场。可是到了1958年,他为之尽瘁近四十年的心
理学,竟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科,他本人也遭到批判。尽管如此,外公依然满怀希望
,经常向家人抒发他对心理学各种问题的见解,认定这是一门深具实用价值的学科,定
能为祖国建设服务。
外公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修中国心理学史。他过去发表的《中国心理学的发
展史略》一文,就是这个计划的雏形。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古时虽无‘心理学
’名目,但属于这一科的研究,则散见于群籍,美不胜收。不仅有理论的或叙述的心理
研究,且有客观的及实验的研究。不仅讨论学理,且极注重应用。他们称这种研究为‘
性理’为‘心学’”。 为了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宝库,外公孜孜不倦地花了十
几年功夫,整理中国古书中有关资料多达20万字,还撰写了若干篇文章,然而却发表无
门。
1963年4月,外公70岁,这也是他与外婆结婚40周年纪念。此时的他,因中风而半身不
遂已三年,身体每况愈下。他自知来日无多,紧握外婆的手说:“我们二人共同生活在
二十世纪不平凡的岁月里,是幸福的。所恨者,我未能编出《中国心理学史》一书,不
能整理旧作,不能陪你欢度晚年……”⑥1964年7月9日,外公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享年
71岁。
“文革”后期,一次我到上海探望外婆,看到年迈体衰的她独居陋室,甚是凄凉。屋里
除了一床、一桌、一个破旧的单人沙发外,就是满架子的线装书。
外婆程俊英“文革”前任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她国学功底深厚,在先
秦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文革”中惨遭迫害,被迫退休。她告诉我,“文革”初期
打砸抢横行,华东师大校长常溪萍和多位教授死于非命,她自己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
威”。红卫兵到处抄家,她的住所时刻都有被抄的危险。在极度恐惧中,她含泪一把火
烧掉了外公的全部手稿;还给上海造纸厂打电话,让他们把外公的藏书拉走。外公生前
酷爱藏书,家中有专门的藏书阁,名曰“望海居”(外公小名“望”,外婆小名“海”
)。他读书涉猎面甚广,不仅局限于心理学,古今中外、九流杂家,连诗、词、曲、小
说都看。他的遗藏大部分是精装英文书,生前几乎每本都认真读过,并在空白处写下许
多眉批。由于要处理的书量太大,造纸厂派卡车来拉。可人家看了那些书不愿意要,说
他们回收旧书的目的是用来打浆做草纸的,那些洋装书上的硬壳封面不能打浆,得先拆
掉才能卖。万般无奈,外婆只好自己一本本撕去书上的封皮,心里在淌血……最后,那
些堆积如山的“书瓤”称斤卖,总共竟有四吨之多! 外婆说到这儿懊悔不已,为外公花
毕生心血之收藏毁于一旦痛心疾首!她长叹一声:“当年郑公(郑振铎)为避免珍贵文
献流到海外,倾其所有;可我却这样大肆毁书,造孽啊……”
劫后重生
“文革”结束后,1978底,中国召开了心理学会第二届年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恢
复了名誉。与此同时,外公的工作也得到肯定。此后数年,母亲协助外婆整理外公旧作
,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出版了张耀翔《心理学文集》和《感觉、情绪及其他—心理学
文集续编》,以此告慰外公在天之灵。

与此同时,年近八旬的外婆,应华东师大古籍研究室邀请再度出山。为了夺回失去
的时间,她拼命工作——带研究生、著书立说,先后撰写了《诗经注释》、《诗经漫话
》、《诗经选译》等著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公认她是《诗经》学权威。更令
人惊叹的是,90高龄的她,还与青年女作家蒋丽萍合作,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长
篇小说《落英缤纷》。该书问世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信,表示钦佩和欣赏。
外婆程俊英于1993年2月20日病故,享年93岁。
外公张耀翔是最早将西方现代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人。作为开拓者,从1920年回国到
1964年病逝,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我国心理学教学、科研和普及工作。他虽然没
能实现晚年的心愿——修中国心理学史,然而他一生的经历,他的生前、身后,恰似一
部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史,留在人间。
* * *
本文写作之前,老友关慎捷先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写成之后,又提出了若干宝贵意见
,使其更趋完善。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①⑤ 程俊英:《耀翔与我》,《感觉、情绪及其他——心理学文集续编》(附),张
耀翔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④程俊英:《回忆郑公二、三事》,《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朱杰人 戴从喜编,
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③程俊英:《怀念郑振铎先生》,《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朱杰人 戴从喜编,华东
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⑥程俊英:《程俊英自传》,《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朱杰人 戴从喜编,华东师范
大学出
版社,2004年12月
k*****r
发帖数: 21039
2
真酸,夹带不少私货。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请问可以在哪里找到完整的黄埔军校的同学录?这个小学课文的目录好像是退步了
中国的心理学是不是还很垃圾啊三国西游红楼
[合集] 非正常人类研究case一的心理学探讨 (一)群体信仰所ZZ国民党高薪笼络知识分子的政策为何失败?
借booker的帖子的东风, 说说我的外公外婆中国对印度历史上有影响么?
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A)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转载)
1908年:朝廷反改革面目彻底暴露 zz毛泽东曾定“六不”规矩: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转载)
中国近现代十位文科学术大师是谁?间谍女英雄
千年大话西游 -- 聊一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转载)把泰戈尔的诗和海子的诗比较了一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外公话题: 心理学话题: 俊英话题: 张耀翔话题: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