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工程院院士:不能把长江中下游问题都归罪三峡(图)
相关主题
还要再花3000亿:三峡成了“钓鱼工程”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412专家9人拒绝签字(图)
“后三峡”时代:江西上书中央称干旱与大坝有关院士:若没有三峡工程 干旱程度将会加剧(图)
李鹏:三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洪 湖北受益最大茅于轼:三峡工程论证有问题 当年提问无回应(图)
三峡工程问题太多 胡温与三峡划清界限国家防总督查专员:若没三峡 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
全国多地频发地陷 专家称无一是天坑清华大学院士学者承认三峡工程影响生态 工程完工地震增加
重庆回应10亿打造人工瀑布群:政府不出钱三峡集团还在嘴硬?万年一遇洪峰也不怕
薄熙来挟三峡以令诸侯 狮子大张口要价1200亿(图)真相越来越近 三峡工程是一个被摁住的火药桶(图)
三峡工程后果有多可怕?“危害不可逆转”李小琳露面 《人民日报》罕见“声援”三峡工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卢耀话题: 三峡话题: 三峡工程话题: 早报话题: 东方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卢耀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料图
卢耀如:直面三峡工程质疑
卢耀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地质与地震评估课题组副组长。
这些灾害是否罪在三峡工程
早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谈三峡工程争议与三峡后续规划
最近,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仅湖北就有50万人饮水困难、千万亩农田受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创下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小(详见早报5月20日A1、A24版报道)。和近几年三峡及周边频发的泥石流、地震、水灾等一样,又有声音将这次大旱归结为三峡大坝所致。
这些灾难真的和三峡有关系吗?三峡后续工程要注意些什么?为此,早报记者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专家卢耀如。
[对话人物]卢耀如
1931年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地质与地震评估课题组副组长。
三峡问题并非近年发现
东方早报:温家宝总理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英国路透社马上就以《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弊端》为题报道说,这标志着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工程“存在问题”。您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吗?
卢耀如: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这说明现在政府考虑通盘谋划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并进行资金上的统一划拨,而且现在正好是“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中央也是听取各方意见后作出系统的安排。
东方早报:三峡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与不建一直争论不休,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派?
卢耀如:这个很难说,那时年轻,血气方刚,觉得中国需要这么一个大工程来扬我国威。
东方早报:那后来呢?
卢耀如:后来之所以到90年代才开工,是因为“大跃进”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没钱办这么一个大工程,当时预计要花800亿元。
东方早报: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工程开工,您也参与了?
卢耀如:我1993年给三峡建设委员会写了封信,当时我就预计到建三峡大坝不是问题,因为中国已有许多大坝建设的经验。
当时,我给三建委的信中强调,三峡工程的关键在移民问题,移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保持好地质-生态环境。我强调要加强注意三个问题:库区边坡稳定性、库区水质变异和库区泥沙淤积。
这些建议得到重视。这些建议不是当时想起的,而是有一系列科学分析、论证,也提出了解决途径。这些问题许多人都想到了,工程设计有考虑,政府也有措施。
要防止移民无序回流
东方早报:这次国务院的《规划》中说,“到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达到湖北和重庆同期平均水平”,这个“2020”是怎么得出的呢?
卢耀如:这应该就是根据两个五年计划算的吧,但从中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三峡移民又部分开始回流了,重新聚集到三峡地区,另外还有新到三峡库区来发展的。这说明三峡生态环境在好转,因此,人口反而增多了。
但是,三峡库区人口一定要控制,人聚集得越多,越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若再开辟新的城市,又会引发地质灾害。这是今天需要考虑的,所以需要政府进行产业调整及相关政策引导,避免移民和新移民的涌入。
东方早报:所以这次国务院出台的《规划》中,移民、库区生态环境、库区地质灾害、中下游不利影响等方面都有涉及……
卢耀如:国务院提出三峡后续计划非常正确,是根据已取得成就和客观实际的需求,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需强调一点,并不是像外电所说的原先没有考虑这些问题。
长江这样大的流域,不可能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只管自己眼前的一摊事。江河综合治理中,必须包括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合理调蓄,统一综合治理,达到旱涝兼治的目的。
地质环境是产生水旱灾害的背景条件,进行江河的综合治理,必须立足于地质环境效应,减少与控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并能不断地提高地质环境的质量。
千万不能因三峡移民取得的成就、搬迁城镇有全新面貌,而又无序地造成大量人口往这新城镇云集。
再投1700亿不算多
东方早报:说到地质灾害,宜昌等地有关部门称,库区面临着一个“库岸再造”的过程,这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主要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卢耀如:库水主要影响一般由几年到10年时间,不会很长。
我们应知道,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三峡在建坝前,滑坡、泥石流就较多。修建水库后,国家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在三峡库区还是取得很好的进展。重庆地区由于监测预警起了作用,去年虽然有不少地质灾害发生,但却是零伤亡。今后,不能高枕无忧,仍要密切注意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并继续进行防治。
东方早报:当初说,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可为什么近几年极端天气那么多?
卢耀如:这种极端天气全都归因于三峡工程,肯定是欠科学的,也不可能。
当然,在长江中游三峡大坝拦腰一截,必然改变着原先平衡的状态,使长江流域这一个自然系统一分为二,不仅一切地质作用都要产生调整演化,空气中水气流动也会有相应变化。但是,这和大片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相比,应当说是不可等同的。去年福建、海南等许多地区也发生大水灾,这肯定不是与三峡有关。
东方早报:您估计三峡后续工作还要投入多少?有媒体报道说还要1700多亿。
卢耀如:难说,但这个数字不算多。今后的投入主要还在移民,当然,几部分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能控制移民,库区不得不建新城市,那防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系统也是需要投入的,还得有几百个亿,生态保护也得有好几百亿。
问题不能都归罪三峡
东方早报: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些年来关于三峡的利弊之争呢?
卢耀如:客观上讲,任何一个工程的修建都会对自然界有所影响,只是程度问题。比如我们建设大都市、对海域的开发利用等,对大自然也有不利影响,所以不仅是一个三峡存在利弊之争。
我们要做的是将影响降至最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谐自然。这说的是不会诱发更严重后果,而不是没有不良后果。
所以,我们要对三峡工程作综合评价。不能把长江中下游现在的很多问题都归结到是因为三峡引起的,难道和当地大量抽水、大量建高层建筑无关?长江流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灾害链,没有三峡,洪水也会引起滑坡、泥石流,各地都可能发生。
东方早报:就是说,要对三峡工程作长江全流域的考量,那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呢?
卢耀如:目前三峡工程主要还是水利部在考虑,也最主要。有人提出,水利部应该将水电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防治灾害和保护环境的费用,作为基本资金。我觉得这样有道理,可以让国家少拨钱了。
三峡争议焦点
地震 三峡对地表压力不会构成强震
东方早报:曾有不少声音质疑说,三峡水库蓄水达到海拔175米,对地表底层的压力加大,可能会造成三峡地区地震活动加剧?
卢耀如:汶川5?12大地震后,有不少声音认为这跟三峡工程有关,其实不然,川西和滇西本身就在地震带上。
三峡水库对地表底层或许会有相应的压力,但绝对不会构成大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国内外都有发生,我曾强调有三种类型:1.重力荷载型;2.气化爆裂型;3.洞穴塌陷型。
大滑坡、火山爆发也会诱发地震,但一般震级不高,一般不会超过5级。像汶川这样的高烈度强震,都是地下深层次板块碰撞产生的。
东方早报:那5?12地震对三峡库区究竟有没有影响?
卢耀如:可以说没有影响。有意思的是,大地震当日,三峡库区的好几个县城都以为是自己这里发生了灾害,三峡库区的人们对地震等灾害很敏感,可见这些年灾害的意识已深入库区民心,防治地质灾害成为当地群策群力的事。
泥石流 不可避免但有能力做到零伤亡
东方早报:那这几年的滑坡、泥石流呢?
卢耀如:我们不可能让地壳不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但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将滑坡、泥石流的损伤降至最低,重庆库区去年零伤亡就是一例。
但三峡的问题并不都集中在库区,要通盘考虑,比如如何防止库区的滑坡、崩塌等灾害。我一直强调要积极发展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防护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降低旱涝灾害及岩漠化(石漠化)程度,相应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量。
另外,需要在长数百公里的(长江三峡)干流库岸,建立完善的库岸稳定检测网络(包括滑坡及岩溶塌陷),以避免隐性发展巨型、超巨型滑坡与岩溶塌陷的发生,对重要地段应当建立适时监测信息网络卫星检测系统。特别是要建立地震、气象、地质灾害、水文等综合信息预警系统的平台。
电荒 火电占78%跟缺电的关系更大
东方早报:那电荒呢?目前多个南方省份面临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荒”,三峡工程水力发电能力世界第一,且大多输往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什么还有电荒?
卢耀如:中国目前主要还靠火力发电,这占全国发电量78%左右。水力发电只有百分之十几,其中,三峡的电量目前又只有水力发电的十分之一,电荒归根结底还是跟火力发电关系更大,直接原因是煤炭价格高,运输又贵,导致电厂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另外,有的地方干旱,也影响一些水力发电。
干旱 鄱阳湖缩小很大程度因人工围湖
东方早报:那长江中下游的干旱怎么解释呢?每年5月中下旬,长江迎来汛期,但近几年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位在汛期一直在退落。今年以来的降水量更是达到50年来新低,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连连告急,这是否与三峡工程有关?
卢耀如: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连年下降,很大程度上与人工围湖有关,鄱阳湖解放初期有4000多平方公里,后来到2000多平方公里,现在面积更小,但三峡水库蓄水应起调节作用。
自然界中,经常有旱涝灾害。例如河南解放前有水、旱、蝗三灾;西南地区的旱灾频率、水灾频率相近,水旱灾害频率500多年来可达20%~50%,所以,今年洞庭湖等旱灾不应归因于三峡。
洪水 泥沙增多湖泊缩小增加洪灾隐患
东方早报:那三峡工程能不能抵挡住百年一遇的洪水呢?
卢耀如:我一直强调“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不容忽视”,而且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的不断缩小,孕育着洪水灾害的更多隐患,这是长江流域演化过程的趋势。
但是,由于人工作用的不良影响,如乱砍滥伐、破坏上游植被,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长江没有黄土等堆积,其泥沙含量比黄河少,但前一段时间在迅速增大,大量泥沙势必会造成湖泊淤积,减低有效的分洪蓄洪作用,增大了洪水的隐患。
比如,人为因素使1998年长江在中等流量情况下,却在中下游产生历史上最高水位。再说三峡工程与防洪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上游广大地区水土保持,并通过绿色工程、上游水利工程、防治污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及人文教育工程等系统工程的实施,以提高全流域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三峡工程能起防洪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w***o
发帖数: 82
2
这样一位垃圾院士!
死去吧!
h********n
发帖数: 72
3
>>> 东方早报:三峡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与不建一直争论不休,您觉得自己属于
哪一派
>>> 卢耀如:这个很难说,那时年轻,血气方刚,觉得中国需要这么一个大工程来扬我
国威。
这有什么难说的。 直接说当时赞成不就得了,一是一,二是二。没什么丢脸的,谁没
犯错误呢。
h******e
发帖数: 590
4
对,应该归罪于鹏鹏。
q***3
发帖数: 5088
5
专家不管用了,院士才是尚方宝剑
o**4
发帖数: 35028
6
不能100%归罪于三峡,三峡的责任也就99%吧
s********g
发帖数: 889
7
卢耀如:这应该就是根据两个五年计划算的吧,但从中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
三峡移民又部分开始回流了,重新聚集到三峡地区,另外还有新到三峡库区来发展的。
这说明三峡生态环境在好转,因此,人口反而增多了。
这样解释也可以阿。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小琳露面 《人民日报》罕见“声援”三峡工程全国多地频发地陷 专家称无一是天坑
村干部成功预测玉树地震 村民上山躲过一劫重庆回应10亿打造人工瀑布群:政府不出钱
男子35岁大专毕业 艰难求职成为保安 (图)薄熙来挟三峡以令诸侯 狮子大张口要价1200亿(图)
张艺谋《山楂树》对一个县城的改变(图)三峡工程后果有多可怕?“危害不可逆转”
还要再花3000亿:三峡成了“钓鱼工程”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412专家9人拒绝签字(图)
“后三峡”时代:江西上书中央称干旱与大坝有关院士:若没有三峡工程 干旱程度将会加剧(图)
李鹏:三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洪 湖北受益最大茅于轼:三峡工程论证有问题 当年提问无回应(图)
三峡工程问题太多 胡温与三峡划清界限国家防总督查专员:若没三峡 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卢耀话题: 三峡话题: 三峡工程话题: 早报话题: 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