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f*********d 发帖数: 26 | 1 为什么会有学者认为蒙古来源于藏地呢,这究竟是不是蒙古人的来源呢,还是要打一个
问号的,不过也不是没有迹象可循。而在蒙古人没有文字的时候,草原上则是通行契丹
文字,用作彼此之间的书信来往。在语言方面蒙古人和契丹人还有更早时期的鲜卑则存
在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于妈妈的称呼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而在称呼结拜兄弟时,蒙
古和契丹则称为安达或者宴答,存在着相似,也存在着变体----再加上如今复旦大学检
验出的鲜卑、蒙古后裔或者群体中存在着的一系染色体的关系,使得这个猜想依据的迹
象开始越来越清晰。
而鲜卑作为非常古老的草原民族为什么会与从藏地逃出的吐蕃部族王子孛儿贴赤那有关
系呢?这还要从吐谷浑这个部族说起。
吐谷浑是313年到663年存在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部落,源于辽东鲜卑
慕容部,所处的时期也就是西晋到大唐时期,藏族人称之为阿柴;之后在唐朝时期被唐
朝征服,改封青海王,在唐朝后期吐谷浑遁入河东,也就是黄河以东。其部落名则来源
于首领的名字,也就是慕容吐谷浑。
而到了辽朝时期,部分吐谷浑人归属了辽朝,而在辽朝之前退入黄河以东的吐谷浑人有
不少也已经跟当地的羌族,藏人融合。之后其主体彻底消失在吐蕃地区,结合刚才我们
所说的鲜卑与蒙古和契丹之间彼此的共通性,我们不难做一个猜想,也就是是否蒙古是
从吐谷浑分裂出来的部落呢----不过这个时限应该不是在吐谷浑人成为藏人的泯灭期辽
朝,而是在唐朝后期的分裂期,因为按照宝鬘此书的生卒推演,孛儿贴是在唐朝后期进
入蒙古草原的。
而在神话属于难以考究部分的前提下,我们只能继续进行推演----在到达蒙古草原并且
安顿下来之后,作为新兴势力的蒙古很快便发现自己并不受草原上其他部族的欢迎。
当时,也就是唐朝后期到辽朝时期的蒙古草原上表面是黠嘎斯部的天下,对于黠嘎斯部
辽朝则有一大王府来保证对他们的约束。而黠嘎斯部也就是后来成吉思汗时期的林木中
百姓(吉利吉思),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黠嘎斯部在击败盘踞在草原上的回鹘之后又迁
回自己的根本之地的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黠嘎斯部底层统治之民来自于一个比回鹘要更加古
老的传统,也就是突厥。
当时的黠嘎斯部原本并不是突厥人但是在与突厥的交往中也间习突厥语了,其中当时在
草原上横行的较大突厥种部落便是图瓦人还有已经被辽朝击败但是却依旧有雄厚基础的
克烈部(突厥化的室韦人),还有塔塔儿人以及蔑儿乞人,包括黠嘎斯部,还有后来被
我们熟知的奈曼部。至于那些在成吉思汗时期与尼鲁温有联姻的汪古人,则是那些宋朝
笔记中记载的所谓面容较细的白鞑靼人。而到了后期伊尔汗国拉施特撰写史集一书中,
为了寻求更为系统方便的记载,拉施特便将捏古思、弘吉刺、乌梁海(包括图瓦)、亦
乞列思(从弘吉剌中分出的小部落)、逊都思,塔塔儿,蔑儿乞称之为迭列斤蒙古。
迭列斤蒙古意为普通的蒙古人,而对应的,则是充斥着诸如合答斤,昭烈,泰赤乌,山
之昆,奇源,主儿乞,东支杜尔伯特等等部落的尼鲁温,尼鲁温之意就如同我们前文所
说阿兰夫人对于孛端察儿的介绍一样,是感天光纯洁而生的蒙古人。而迭列斤蒙古的成
分并不单纯,其中以弘吉剌和亦乞烈思为例,这两两个则是蒙古,其他的更多的则是突
厥人。
在蒙古早期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蒙古和突厥这两大文明冲突的痕迹。
而这种冲突最开始则来源于水草,游牧人最看重的两样东西。不过在已经具有成熟文明
的突厥面前,早期稚嫩的蒙古人并不是他们的对手。
很快蒙古人便被击败,然后被突厥赶走,残余的蒙古人逐渐迁徙到了一个被后世拉施特
称呼为额尔古涅昆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也有优良的草场,而根据
后世的考证,加上旧唐书·室韦传与新唐书的记载,这个地方现在被确定为今呼伦贝尔
盟的达赉湖,望建河系今额尔古纳河。在呼伦贝尔地区居住了许多年之后,大概在晚唐
到辽朝的更替时期(按照宝鬘的推演),在逐渐壮大之后,有一部分蒙古人便脱离的氏
族也就是室韦的大家庭重新进入了当年惨败的蒙古草原,按照宝鬘的推演,那个年代蒙
古人的首领是合来·合儿出。
也就是孛儿帖赤那的第七世子孙。之后再经历过了孛儿只吉歹·篾儿干和都蛙·锁豁儿
两代之后,蒙古人的势力在大草原上依旧如同清水浮萍一般毫无轻重。直到我们前面讲
了许多遍的大家应该耳熟能详的朵奔蔑儿干(篾儿干是美男子的意思)去世孛端察儿时
期蒙古人才开始自己的重新征服活动。
那么在为了水草争夺的这百年间有没有融合呢?自然是有的,可以说突厥文化是一种长
盛不衰的地区性文化,也很受游牧民族的欢迎----比如克烈人以及藏族的喀拉昆仑还有
成吉思汗诸汗国的伊斯兰突厥化都在不断重演着这个事实,而现在草原上依旧有突厥人
直接的后代。
他们便是:图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