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 发帖数: 11227 | 1 发信人: Yasmine(开花儿的橄榄),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重阳节该如何尊老爱老?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Oct 30 08:06:17 2017,GMT)
重阳节,如今已被定为老人节。除了登山、吃糕点、赏菊这些传统习俗,而敬老爱老也
成为重阳节的新风尚。其实,像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月、日两九相重,九为阳数,
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节”。
重阳节延续年代久远,早在汉代的文献里已被文人提及。是否在更早的时期已形成,学
界没有确凿的考证。而到了魏晋以后,各种野史、笔记中对重阳节的记载相当丰富,可
以说重阳节在当时已盛行于广大民间。此后则历代沿袭至今。另外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常常与人对自然时序的意识相联系。但传说的确立却是重阳节相关信仰、仪式获得“合
法性”的一种象征。与登高相伴随的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这样的节俗事象也得到了更符
合民间思维方式的解释——因为它们能让瘟魔退避,人们由此可以远离疾病灾祸,保持
健康安乐。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变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呈现,一些传统的
道德观念逐渐开始淡漠,敬老爱老助老在成为一些人的空谈,一些人成为践行“孝”道
的旁观者、局外人。当前,随着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
逐渐提高,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一些失独家庭、失独老人的出现,关爱
老人、帮助老人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重阳节注入时代价值,
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应该说,现代的敬老节,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发明”,但这种“发明”并非凭空而造。
传统以登高避祸为中心的重阳节,本来就有祈祝长寿的内涵。所以从“登高节”到“敬
老节”,其文化意义没有与传统断裂,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在目前的环境里,既然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之为“老人节”,像现如今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大多远离父母工作打拼,但到了重阳节,回家陪陪老人聊聊天或逛逛公
园,等等。
既然这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节日。据一项调查的数据显示,我
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三点二六,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的国
家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迎来重阳节,别有一番感受。况且,尊老、敬老、爱老、
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些个地
方为老人举办了重阳庆典,这样的活动形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学习,但切莫流于
形式。
不过,说起关爱老人的问题中,任何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借口。而重阳节,正好
是普及关心关爱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理念的最好时机之一。具体来说,个人或家庭层面,
即作为子女,我们要常回家看看。这常回家看看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已
经对老年人的家庭关怀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等,简单来说就是“常回家看看”,这也体现了重阳节写入法律的初衷。
当然了,这样一条法律规定的影响力,并不是体现在强制力上,它更多的是在提醒国人
的义务。当下社会是快节奏的转型社会。生活让许多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但无论身在
何处,任何人的心灵港湾都会在父母所在的那个家中。正所谓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我们每个人对于父母的爱不应该会变,同时切莫
忘记“子欲养而亲不待”式的悲剧。
总而言之,人们对重阳有着一份轻视;剩下的重视里,充斥的又多是风雅的印象
和感受。而重阳节的初衷和真意,却隐没在现代的喧嚣里,鲜有人晓。是时候重新彰明
重阳所蕴含的厚重内涵的时候了。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是中华自古以来所承续的大
传统,还是现代社会所急缺的药。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
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倘若说,重阳节作为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
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
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每逢重阳节,很多人都会
念这样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谨此表达着亲情的眷恋及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