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采莲词的和声
相关主题
钓竿行·曹丕中国的复姓,你知多少?
"只缘感君一回顾,与君同惜朝与暮"到底是乐府里那首?下了
七律一首 游大峡谷山东快书:古典版迎新年
浙版《西游记》雷人台词大全 师徒断背观音撒娇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
读李商隐(4)Re: 揭露大饥荒的第一炮: 南方人物周刊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 (转载)
[转载] Re: 卓文君 白头吟《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幕后:送审各部委吃惊(图)
毛泽东评陈毅五言诗华农清代毕业证曝光 证书上有慈禧"懿旨"
趣闻:南宋悍后李凤娘 (转载)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和声话题: 采莲话题: 莲子话题: 泛声话题: 闲人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c
发帖数: 144
1
夜里随便翻本新搞来的古词集,一下子看见了《采莲子》一组词,每句后都注了和声。不
知咋的,突然觉得搞笑。比如:
采莲子
皇甫松
菡萏香边十顷陂(举棹),
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
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想象一下那场面,好像一个小女孩子在中间船上认认真真唱,特严肃,一帮闲人在旁边船
上起哄。尤其是那些手里拿桨的。
然后又想起在老虎版、饭米粒,尤其是苹果版上的风格:一位正儿八经地严肃地贴个帖子
,一帮闲人在旁边灌水起哄。hoho~~~
另:这和声也忒难听些了,连看几首,都是一模一样的和声。不知是否是《采莲子》的通
例。而且其它词牌是否也有和声的说?哪位给讲讲?
k***g
发帖数: 7244
2
呵呵,摘录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詩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古樂府皆有聲
有詞﹐連屬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弦中之纏聲﹐亦其遺
法也。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
而《朱子语类》里也提到:“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
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
因为古乐府以及早期的词字数都是整齐的,五言或七言,但是他们所配的曲子却长短曲折
不一,所以有时必须要配上一些“和声”或是“泛声”才可以歌唱,(大概类似周杰伦《
双节棍》中的 “hohohahee”),所以早期的词作中有和声,与乐府类似。到了词发展的
日趋完善,不再是整齐的五言或是七言而是依照词牌名有了长短句,和声就不必要了,所
以说“不复用和声”。
呵呵,我的理解。




【在 g**c 的大作中提到】
: 夜里随便翻本新搞来的古词集,一下子看见了《采莲子》一组词,每句后都注了和声。不
: 知咋的,突然觉得搞笑。比如:
: 采莲子
: 皇甫松
: 菡萏香边十顷陂(举棹),
: 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
: 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 想象一下那场面,好像一个小女孩子在中间船上认认真真唱,特严肃,一帮闲人在旁边船
: 上起哄。尤其是那些手里拿桨的。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unidentified_title读李商隐(4)
先富党血债累累:改革开放31年来,每年人口死亡总数在800-1000万左右[转载] Re: 卓文君 白头吟
毛轮歇斯底里了,连它们自己中央党史研究室写的历史也要否 (转载)毛泽东评陈毅五言诗
《朱镕基讲话实录》编辑团队讲述出版幕后故事趣闻:南宋悍后李凤娘 (转载)
钓竿行·曹丕中国的复姓,你知多少?
"只缘感君一回顾,与君同惜朝与暮"到底是乐府里那首?下了
七律一首 游大峡谷山东快书:古典版迎新年
浙版《西游记》雷人台词大全 师徒断背观音撒娇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和声话题: 采莲话题: 莲子话题: 泛声话题: 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