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2版 - 同治陕甘回变
相关主题
同治陕甘回变正确认识陕甘回民起义
国有难,回必乱同治西北穆斯林圣战缠头共和国建国史
反恐怖主义名将多隆阿 zz相互杀戮不能解决民族问题,历史上的同治回乱!
陕甘回变 说是抗清的起义不能算完全错误同治回乱:一场被遗忘的伊斯兰圣战
同治陕甘回乱与东干人西迁zt同治回乱
tennyson,你有空多关注下这个“同治回乱”屠杀汉人2000万--老刘闲话
tennyson,你有空多关注下这个“同治回乱”屠杀汉人2000万--老刘闲话
同治回乱是汉人死的多还是回民死得多?张宗禹传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回民话题: 陕甘话题: 陕西话题: 同治话题: 人口
进入ChinaNews2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U*E
发帖数: 3620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鍚屾不闄曠敇鍥炲彉
同治陕甘回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被修正为维基格式以符合质量标准。(2012年3月14日)
请协助添加相关的内部链接,并使用百科全书的语气来改善这篇条目。
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12年1
月29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
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同治陕甘回乱
日期: 1862年-1873年
地点: 中国西北
结果: 清政府胜利
动乱平定后,一部分回民逃入中亚
参战方
清帝国 陕甘回民
指挥官
左宗棠、多隆阿 马化龙、白彦虎等
伤亡
共计死亡2000多万人,包括士兵与平民
同治陕甘回乱简称陕甘回乱(可称同治陕甘回变,也有人称为同治陕甘回民起义),是
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场带有大规模种族屠杀性质的战争和动乱
。主要是由回民发动的一场与汉民之间的相互仇杀,其目的是以驱逐、杀害非穆斯林为
手段在黄河西岸陕甘地区建立回民政权,推翻清王朝在该地区的统治。战乱持续十余年
(1862-1873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等地区,终被清政府镇压。
这场战乱对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坏,人口损失总计约2000多万[1][2]。
目录 [隐藏]
1 背景
1.1 清政府对西北地区人民的压迫
1.2 太平天国等反清武装削弱清政府在西部地区的统治力量
1.3 清政府为了缓解各地战争压力鼓励地方武装
1.4 回民和汉民之间长期不合与冲突
2 过程
3 清廷的善后措施
4 影响
5 相关条目
6 参考资料
背景
陕甘地区在历史上是汉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汉人传统生活聚集区(例如黄帝陵、秦始
皇陵等都位于其境内),但由于气候变迁(主要是干旱),陕甘地区的自然生存环境已
日趋不佳。到明清时期,干旱、水土流失以及黄河改道等自然灾害频发,而与此同时陕
甘地区的人口却在持续增加。为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乡村之间的械斗不断发生,往往
形成世仇。通常这类械斗主要以宗族或宗氏划分阵营,但在陕甘地区逐渐发展为以民族
和宗教划分阵营,这为陕甘回乱增添了伏笔。
伊斯兰教在传入中国后,为求得社会认可和进一步发展,曾主动寻求本土化,例如寺庙
建筑风格等方面,在明朝甚至出现了以儒家学说解释其经文的现象,但随着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这一发展历程被中断。随后,一些神职人员转而从中东地区引入了一些较为
激进和保守教义,在18世纪,甘肃籍的穆斯林神职人员通过研究伊斯兰教重要分枝——
苏菲派(该分枝源自麦加和也门),在中国西北回民中创立了虎夫耶和哲合忍耶派,称
为“新教”。新教派在其宗教内部引发内斗,1781年和1783年的“新教”与“老教”爆
发武装冲突,但被清政府及时平息。到同治年间,较激进的教义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甚至一些神职人员提出“圣战”,虽然新老教派仍分歧不断,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
矛盾已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清政府对西北地区人民的压迫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的官僚和地主对西北人民施行沉重的田赋附加的剥削。清代的田赋
附加,起于康熙六十一年,当时每正赋银一两之上加征“耗羡”二钱,以为政府办公费
和官吏津贴之用。乾隆年间,加征 “平余”,巧立名目,摊派重叠。到了嘉庆道光年
间,正赋一两之上,“正耗”、“平余”加至一两五六钱之多,换言之,实收的田赋增
加到了正规田赋的160%。陕西田亩,除了民田之外,还有元明时期留下来的“屯卫田”
、“更名田”,都是官产,农民种官田者,必须缴纳 “本色”、“样粮”、“土粮”
、“余粮”等,仓吏收租时,巧立名目,把十多个项目摊入租赋之中。在同治年间以前
,以永丰、敬录两仓道来说,每年政府收入的征粮不过十八万石,而官吏对纳粮百姓的
剥削量就有二十几万之多。贫苦农民,无论回汉,已经无法生存,还有忍受附加之外的
差徭。[3]西北地区,清代一直战事不断,自从统治者发动新疆、西藏、金川、镇压白
莲教等战役以来,兵差特别繁重,例如乾隆二十年,为供应索伦锡伯军队过境,陕甘八
个州府供应的军需物资,派遣了一万一千九百头马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割地
赔款,对内需要准备大量军费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因而对农民的苛捐杂税更为加重。陕
西地区,在回民暴动之前就爆发过两次农民运动。第一次是咸丰六年(1856年),渭南
县渭河以北的农民,反抗盐课摊派而“交卸农具”,它是类似工人罢工的消极反抗办法
,后来很快就被官府瓦解[4];第二次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临潼县李桥人杨生
华号召村民起义,渭河以北几个大镇都参加了,与官兵相持数月后失败,杨生华全家被
杀。[5]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割地赔款,财政负担加重,开始加剧了赋税和徭役。自太
平天国蹂躏江南以来,清廷丧失了最大的财政来源,财政压力就被转移到了北方五省。
随着咸丰末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直隶遭受威胁,河南山东捻军的爆发以及云南贵州等
地回民战争的加重,其财赋之压力更转移到了西北及山西等地。陕西是西北比较富庶的
地区,被视为饷源所在,成为清政府以镇压太平天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主要基地之
一。《清实录》记载:“此时京饷及各军饷粮,均赖山、陕西省接济。”湖北巡抚严树
森说:“陕西为财赋之邦,西、同、凤三府又为精华荟萃,近年用兵各省,皆借陕西协
饷聊以支持,即京饷巨款亦多取盈于此。”
太平天国等反清武装削弱清政府在西部地区的统治力量
驻扎在陕西的军队被大量调往南方镇压太平天国,导致秦中防务空虚。例如咸丰八年十
二月袁甲三在徐州、宿州一带围攻捻军,河南巡抚恒福奏请陕西拨兵助剿,时陕西清军
绝大部分应调出征,已不能凑足一千数目,出现了无兵可调的局面。
稍前的1856年,在云南省也发生了杜文秀领导的大规模回变。时值太平天国和捻军对抗
清朝政府,中国境内的许多地方也爆发了大面积的骚乱。同治元年,渭南的回民武装与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结为联盟;同治五年,张宗禹、张禹爵率领捻军进入陕西;云南杜
文秀领导的回民武装与陕甘回民武装有着密切联系。
清政府为了缓解各地战争压力鼓励地方武装
陕西汉族团练大量产生。回民也在组织团练之列,例如“砍竹事件”中的回勇,即是回
民团练。这就为回民武装提供了军事组织基础。
回民和汉民之间长期不合与冲突
回汉之间长期积怨。常常提及的“羊头会”,即因回民所蓄养之羊常到汉人之田地内毁
坏青苗,导致渭南、大荔一带的汉族士绅组织起了专门宰杀越界回民之羊的机构,只是
众多积怨中的一个。由于族群隔阂的缘故,“睚眦小忿,本人情所不能无”。早在乾隆
初年,毕沅任陕西巡抚时,就已经“长安回汉械斗案颇多”。道光十年,云南监察御史
徐法绩(泾阳县人)在《奏陈陕西回汉械斗情形疏》中说:“陕西西安府属之临潼、渭
南,同州府属之大荔、蒲城、朝邑一带毗连之处名羌白镇,地面寥廓,回汉杂居,因事
械斗,无岁无之。”长期的族群割裂和不信任,导致回汉之间猜疑颇重,轻视之心也颇
重,双方龃龉日益严重。
过程
参见: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阿古柏军的射击训练
1862年,陕西回民为在黄河西岸建立回民政权,趁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以
陕西防御空虚为契机,发动大规模暴动并迅速扩散到整个陕甘地区,对关中汉民进行野
蛮屠杀。其初期的主要领导人有赫明堂、马生彦、马振和、白彦虎等。同时在宁夏、甘
肃也爆发了大面积的回民暴乱,其主要领导人有马兆元和马化龙等。
回民武装发展迅猛,于1862年6月底围攻省城西安。直到1863年秋天多隆阿进军陕西情
况才得以改变,从1864年开始就被清军逼迫退守陕甘边区。但1864年4月1日,多隆阿攻
占周至,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陕西回军在甘肃东部成立了“十
八大营”,反击陕西。太平天国被消灭后,左宗棠率领湘军开始对陕西山西一带用兵。
左宗棠首先进攻捻军,在捻军被击破后再进攻位于陕西的回军,1866年回军退守甘肃。
1869年左宗棠派刘松山进攻宁夏的金积堡,马化龙投降随后又复叛,兵败后被杀。1871
年左宗棠进驻甘肃,当地回军头目马占鳌投降,被左宗棠编入清军。1872年以白彦虎为
首的回军被迫退出青海。1873年退到新疆,并与阿古拍相互合作,但最后兵败逃往俄罗
斯哈萨克斯坦地区。陕甘回民起义由此告终。
清廷的善后措施
清政府在严厉镇压回民暴动的同时也对放弃武装的回民进行一定安抚绥靖处理,其目的
是为了维持清政府统治,防范回民再次暴乱。其善后措施主要有:其一,在选择有水、
可供灌溉且无山河之险的地区,在便于管理的原则下,回民可以聚群而居但不能与汉民
相杂;其二,被迁回民必须分散隔离,不得“私迁”“合居”或“私返原籍”。在回村
实行保甲制度,以十家长、百家长取代阿訇“钤束”回民,以此来“散回目之势,而以
其权归之官”。其三,严禁回民私养骟马,私藏军火,特别是不准回民随意远处行走,
如需要离开本州县,要报请官府发给“路票”,注明去处事由,限期返回缴票。如无票
远行则“以私逃论”。其四,不准阿訇管理回民事务。在回民中提倡“复其古教”,“
严禁新教”,所建清真寺“高不得过二丈四尺,宽不得逾十丈”,“墙厚不得过二尺五
寸”。
马化龙降而复叛,终为左宗棠所杀。而马占鳌因为在“新路坡”战斗中打死了左宗棠悍
将傅先宗、徐文秀,并使进驻新路坡的四十营湘军全部溃散,一战成名。战胜后的马占
鳌派自己的儿子马七五等十名战将的儿子——“十少爷”,赴定西左宗棠中军大营请降
。接下来,马占鳌、马海晏等十二名首领亲赴兰州,夜宿在锈河沿清真寺。在去见左宗
棠时,马占鳌还专门身带铁锁,以示负荆。而左宗棠不但去了他的夹锁,还与他彻夜长
谈,夸他“明大义,懂军事”,为马占鳌网开了一面,没有像其它地方一样办严厉的善
后(杀一批回民叛乱民众)。
从此,马占鳌换来了西北马氏七、八十年的“世袭军阀”,马家军左右中国西北政局一
直到1949年才结束。
第一集团就是马占鳌和他的后人马七五(左宗棠亲自为马七五改名为马安良)、马廷(
襄力),三代三人。
第二集团就是马海宴家族,他的后人马麒及马步芳、马步青,三代五人,成为“青马”
,世代镇守西宁。
第三集团就是马千龄家族,成为“宁马”,他的后人们就是马鸿宾、马鸿逵。
影响
这场战乱被视作冷兵器时代最后一次超大规模的种族屠杀[来源请求],并极大地改变了
陕甘两省的民族分布。在战争中,回民对在陕西、甘肃两省汉民展开屠杀,之后引来湘
军报复。据《中国人口史》一书的统计,回民暴动前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甘肃(
此时的甘肃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人口为1945.9万人,战后
的光绪六年(1880年)人口仅存495.5万人,人口损失达1455.5万人,比例达74.5%[2]
。陕西人口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有1394万,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五年(
1879年)的17年间锐减至772余万,人口损失总数高达622万,大约占战前人口总数的44
.6%。17年中,因战争原因造成的人口损失约有520.8万,在全部损失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高达83.7%,而灾荒期间损失的人口不过101.2余万,占全部损失人口的比例仅有16.3%[
1]。
战争的残酷屠杀,可见甘肃各县的县志。甘肃镇原县志记载:“四乡堡寨攻陷无遗,而
县城独全,盖四乡之人逃出虎口者,生后入城避难。是月初九日……,全城糜烂,死者
不知其数。”据《中国人口史》第五卷统计,战前前镇原县人口26.9万,战争损失23.4
万,损失比例为87%。宣统《甘肃新通志》卷47记载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回民“
陷平凉城府官……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十数万。”《中国人口史》记载,甘肃泾州
四县,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时有人口92.8万,战争中人口逃亡和死亡82.2万,损失
88.6%。据该书推算,同治年间平凉府(包括华亭,隆德,平远,海城,固原)人口逃
亡和死亡249.1万,占战前人口的88.6%。左宗棠入甘肃时,形容“远近城邑寨堡,惨遭
杀掠,民靡孑遗。平、庆、泾、固间 ,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
惨,实为天下所无”。[6]。
在战乱期间,西北回民对世代相邻并且是回民血统主要来源的西北汉人平民进行大规模
屠杀。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记录》中记录,当时回军攻破村寨之后,四
处寻人杀人,有躲入地窖中,军人就用辣椒面燃熏,窖中老少熏死大半。这种残忍的手
段使得陕西人口锐减,田地、灌溉渠等基础设施被破坏,乱后关中不少地区千里赤地,
一片残破景象。直到光绪年间,“长安、咸宁、华阴等县多狼,三五成群,路人多有戒
心,且鼠害尤甚,一猫贵至千钱”。其次,曾经闻名天下的秦商就此一蹶不振,例如大
荔县,严、赵两家都是“盖省的财东”,不仅广置田产,拥有大量土地,而且兼营商业
,在陕西、山西、四川等省都有商号,赵渡镇属朝邑县,该镇阎家是闻名全国的大财东
,阎家出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这些秦省的精英阶层损失严重,
例如大荔县的赵权中在村堡被攻破后,被回民杀害。西安六村堡在遭受回民围攻时,曾
向外大量撒放金银元宝等物以求解围,然而回民不为所动,六村堡终于被攻破,居民遭
受屠戮,财货亦为所掠。泾阳县号为西北汉口,本为关中经济之重心,商路之枢纽,后
被回民先后攻破两次,从此一蹶不振。但至今,部分回民[谁?]后代仍认为是汉民挑起
冲突,对汉人的屠杀是合理自卫,并嫁祸于清政府。
此次战乱对回民也损失惨重。战前陕西省有回民170万人,在该省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
,而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关中地区。1880年陕西回民人口谷底数不会超过15万,战乱中损
失的回民在160万口左右,人口损失率高达91.4%。战后只有西安城内未参加作乱的3万
回民得以幸存,少部分逃亡,其余人均已死亡。甘肃省回民在战争中的死亡率也相当高
,但仍在该省居民中占有一定比例。一部分回民为逃避报复,随白彦虎逃至俄国,演变
为今天的东干族。
此外,当时的新疆局势也深受这场战争影响。同治三年底,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占领新疆
的大片领土,同治六年六月左宗棠进入陕西,阿古柏则在此之前已经在新疆建立了“哲
德沙尔国”。而陕甘回乱恰恰阻挡了内地向新疆派送兵力和物资的道路,致使新疆孤悬
,幸左宗棠平定陕甘战乱,进而及时进军新疆,平定叛乱,否则中国又经分裂之祸。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2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张宗禹传略同治陕甘回乱与东干人西迁zt
看见新疆砍汉人的消息就想到了陕甘回变tennyson,你有空多关注下这个
7.5六周年,纪念死难同胞tennyson,你有空多关注下这个
中共纵容巴基斯坦大规模移民国内迟早酿成大祸同治回乱是汉人死的多还是回民死得多?
同治陕甘回变正确认识陕甘回民起义
国有难,回必乱同治西北穆斯林圣战缠头共和国建国史
反恐怖主义名将多隆阿 zz相互杀戮不能解决民族问题,历史上的同治回乱!
陕甘回变 说是抗清的起义不能算完全错误同治回乱:一场被遗忘的伊斯兰圣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回民话题: 陕甘话题: 陕西话题: 同治话题: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