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我见过的批韩寒文章,最好的一篇
相关主题
百年困惑:民主与素质“中国的良知沉默了” (图)
韩寒:谈革命 (转载)高级五毛和知识分子的普遍误区?老将还是小将?
回应韩寒:革命终将来临沉默的代价----读方励之先生文章想到的 (转载)
当江青变吕后 孙维世惨死农民不需要伏尔泰,农民需要陈胜吴广
毛泽东女儿保姆被奸杀 惊动党中央高层香港人觉得自己是东方的西方人
斯大林为什么要屠杀30万远东中国人?(图)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每个国家都适合的 (转载)
粤语就是蛮语,比较低级的语言,还有上海话也是九斤:中国环境污染有多重? (转载)
今后一到两年预测 (转载)时政段子:中共屠杀人数够美国人死上2800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革命话题: 向导话题: 掠夺式话题: 均富话题: 知识分子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6800
1
其实大家不必苛责韩寒,人家水平本就如此啊,人家也从没冒充过大师,公知。实在是
他那成堆粉丝水平太低太差,把心中偶像捧的那么高,现在一旦失望了,又去说人家是
五毛。
+++++++++++++++=
谌旭彬:暴民论、国民素质论可以休矣
岁末年终,下面这段文字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
“我们幻想一下革命,假设,革命到了中段,学生,群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
农民,工人,肯定不能达成共识。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
数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你平时都不能注意有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甚至从来不使用互
联网。既然革命能够发展到中段,必然已经诞生了新的领袖。没有领袖的革命一定是失
败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有了领袖的革命,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太平天
国又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式的领袖,绝对不会是你现在坐在电脑前能想象的那些温厚仁
慈者。这样的一个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是的,听着有点耳熟
。但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也只有这一套才能往上爬,这个社会习惯了恶人当道,好人挨
刀。文艺青年们看好的领袖一个礼拜估计就全给踢出局了。而越是教育水平高的人,越
不容易臣服与领袖。所以这些人肯定是最早从革命中离开的。随着社会精英的离开,革
命人群的构成部分一定会产生变化,无论革命的起始口号有多么好听,到最后一定又会
变回一个字,钱。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把应该属于我们的钱还给我们,说难听一点就是掠
夺式的均富。你们不要以为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点钱,所以我怂了,害怕失去。在革命的
洪流里,你拥有一个苹果手机,你是开摩托车的,甚至你会上网,你平时买报纸,吃肯
德基,你都算是有钱人,甚至是有能力在互联网上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是充满着原
罪的被革命对象。有一亿家产的人比起有一万家产的人反而安全,因为他们打开家门,
门口已经放的是纽约时报了。最后倒霉的还是中产,准中产甚至准小康者。以前人们在
各种政治运动中自相残杀,现在的人们只认钱,所以很多人民已经被训练成只认钱的自
相残杀者。所以你就想象吧。而中国人讲究清算,这也必然导致镇压。”
“革命和民主是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是完全不等同的,革命不保证就能带来民主
,这个咱们不是早就已经证明过一次了嘛。历史曾经给过中国机会,如今的局面则是我
们爷辈的选择。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
要改革的国家。如果你硬要问我在中国,什么时候是个革命的好时机,我只能说,当街
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
因为作者知名度的缘故,这段文字在“知识分子”当中,收获了大量的反响,赞成
者很多,批评者也不少。
但对笔者这样一个历史频道编辑而言,面对这样的文字,唯一的感受,其实是失望
。失望的原因,倒不是作者在反对革命,而是其反对革命的理由——“国民素质论”和
“暴民论”——并没有史实支撑。
当然,作者其实也举例了史实——“革命和民主是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是完全不
等同的,革命不保证就能带来民主,这个咱们不是早就已经证明过一次了嘛”——这个
描述并没有史实错误,但问题在于:这次革命之所以没有带来民主,并不是“国民素质
太低”,也不是“暴民”坏事——在作者的逻辑里,这部分素质太低的国民、这部分坏
事的暴民,指的是——“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数目大概是
两亿五千万”——当年也有这样一个群体。
笔者想要指正的是:这场革命之所以没有给中国带来民主,并不是底层贫民、愚民
们的选择,而恰恰是当年的“知识分子”们的选择——换言之,如果一定要将中国革命
的前途,与“国民素质论”挂上钩的话,那么这个“素质”,指的应该是“知识分子们
”的素质,而不是“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数目大概是两亿
五千万”这些人的素质。
史实证明了这一点。容我再引用一段文字:
“共产党自称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大革命时期亦将其注意力开始投向工人和农民阶
层。不过,在实际动员过程中,中共的意识形态宣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底层的工
人和农民所接受,尚值得探讨。以当时中共机关报《向导》为例。该刊曾刊登一封名叫
“冬原”的读者来信。来信以“冬原”家乡的情形为例,说明农民不仅看不懂《向导》
,也买不起《向导》,进而指责《向导》与其说是给无产阶级看的东西,还不如说是给
资产阶级看的东西:
“如贵刊者,实在是给资产阶级看的东西,我们苦人不但看不懂,买也买不起了。
所以我要问你们:你们是希望资产阶级觉悟让步,而尽量的给他们《向导》看呢?还是
主张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而尽量的给他们《向导》看呢?……里面虽写着‘工人、农民、
兵士们!起来!起(来)!’等话,但我老实告诉你们……他们买一块豆腐要吃惊,更说
不到买《向导》了。因为《向导》究竟是废纸,包油条的废纸。他们并没有听着你们叫
;他们也未曾看着《向导》这样东西的。你们的文字太深了……你们那些‘列宁’、‘
马克思’、‘实际’、‘封建’、‘军阀’,他们确实看不懂,比较看得懂的,是‘共
产’两字,你们想,这是多么恐怖的‘共产’!所以你们现在既不瞎想帝国主义让步,
却偏偏又要受过很好的教育的朋友才能看得懂的东西,需要革命而不知革命为何物者却
偏偏不能给他看懂。这是一个什么的向导?”
“这封读者来信颇能说明当时中共精英在意识形态社会化过程中的‘自说自话’。
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两不搭界。启蒙者实际上是在对自己臆想中的被启蒙者布道。而
真正的被启蒙者浑然不觉。当时《向导》并非免费赠阅,每份定价6分,对当时的农民
来说,10文一块的豆腐已不敢问津。更重要的是,《向导》的文字非中等文化程度者不
能看懂。20年代初的江苏南通,在张謇主导下大力发展实业、教育,以‘地方自治’著
称一时。但即使在南通这样开风气之先的地区,其市民识阿拉伯数字者也不过百分之二
三。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革命者在宣传其革命理论时,是否考虑过其宣传对象的接
受能力呢?试想那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农民,他们连阿拉伯数字尚且不识,遑论‘
列宁’、‘马克思’等洋导师以及‘狄克推多’、‘苏维埃’、‘军阀’等洋名词了。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这里谈的,是1924-1927年的“大革命”的情形。这场“大革命”,现在史学界已
经有了很充分的研究,其基本结论是:除了北伐战争尚能由国民党基本主导之外,中下
层的社会动员工作,主要是由中共和共产国际在包办。此一期间,中共最重要的理论刊
物《向导》,却被它的读者指责为“实在是给资产阶级看的东西,我们苦人不但看不懂
,买也买不起了”。
《向导》为什么这么做呢?刊物的编辑回复道:
“《向导》之不能通俗化,我们是承认的,然而中国革命中万分需要《向导》一类
的刊物,这应该也是公认的事实,顾此则失彼;《向导》既然担起指导中国革命理论和
策略的责任,自不能兼顾通俗化。”
王奇生教授对此解读得很清楚:
《向导》记者以“中国革命中万分需要《向导》一类的刊物”为由,认为不能“顾
此而失彼”。这实际透露出《向导》在工人农民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潜在的读者群。
这个潜在的读者群正是广大的中小知识青年。据1925年4月青年团广州地委的报告,《
向导》“在广州只知识者看,一般工农群众一因国语白话,二因意义深奥,很少看得明
白”。除《向导》外,那时广州青年团还办了一份《平民周刊》。该刊虽名为《平民周
刊》,但“阅者多非平民,故宣传意义,不外对非平民说:要注重平民教育”。
意思很明白,“大革命”的宣传,从来没有进入到底层民众当中去。暴力的“土地
革命”、暴力的“消灭资产阶级”等等革命理念,一直仅限于在“广大的中小知识青年
”中传播。
当然,会有读者产生疑问:既然如此,“大革命”期间的“暴力土地革命”、“暴
力消灭资产阶级”,又是如何贯彻到底层的呢?这个问题,现在已逐渐有许多史料披露
,比如将地方上的地痞流氓组织起来充当先锋,这一类史料也被许多读者津津乐道,觉
得这就是“暴力土地革命”得以贯彻到最基层的终极解释。但其实这种理解是相当偏颇
的,它没有看到上层的“暴力土地革命”理论与底层的“暴力土地革命”实践之间真正
的贯通的桥梁,那就是:大量的城乡中小“知识分子”。仍以《向导》为例:
“据当时担任《向导》和《新青年》校对工作的郑超麟后来回忆,两刊上的一些文
章带有莫斯科东方大学或上海大学讲义的味道,有的稿子甚至是直接从莫斯科带回来的
。还有的文章和启事是用半文言写的。但正是这些洋化和半文言的词汇颇迎合那时趋新
崇洋而又半新不旧的“新青年”的胃口,以至于当时一些“新青年”以读《向导》和《
中国青年》为时尚。有一名“新青年”在给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信中写道
:“惭愧!象我这样年纪比较还轻,而受过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人,今朝才认识我所应该
走的路———重新登记加入国民革命……我有时虽在读小说、诗歌、文艺一类书之外,
也看过几本《中国青年》《向导》一类的杂志,但这不算我的诚意的研究,不过拿它做
我文字或谈话的点缀资料罢。”《向导》和《中国青年》的文字竟成了受过中等教育的
“新青年”们用做谈话和作文的点缀资料,可见两刊在那时“新青年”心目中的“新潮
”形象,以及两刊在“新青年”群体中之流行。这种流行,从另一侧面折射出当时“新
青年”的急进化程度。
“从《向导》和《中国青年》的读者群来看,其影响面显已远远超出了中共党员和
青年团员的范围。据1925年11月维经斯基给共产国际的报告,是时《向导》的印数已达
3万份,并在全国许多地方翻印。到1926年7月北伐前夕,《向导》自称销数达5万份。5
万之数是否属实,尚待考证。至少此前的3万之数当属可信,因为这是内部报告的数字
。当时《向导》的发行是有价销售,3万之数在那时全国刊物销量中当居前列。北伐途
中有人发现,即使在江西赣州这样的内地小城,一个书铺每期能代售《向导》七八十份
,《中国青年》五六十份。《向导》的大量读者来信也反映出它在当时广大“新青年”
中受欢迎的程度,其中很多自称是国民党青年。1926年《向导汇刊》第4集出版时,其
广告词写道:“本报自4年前出版至今,一向便是全国最急进的刊物。”敢于以“最急进
”来自我标榜和招揽,显示当时中国社会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趋于“急进”的社会群
体。”
由革命党组织生产、掌控革命理论,然后将其推销给“中、小知识青年”,再以这
些“中、小知识青年”为媒介,将其革命理论,在底层民众当中化为实践,这是自1920
年代以来,中国激进革命的通用操作模式。底层民众——“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
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数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实际上一直在革命大潮中处于被动
(甚至于反抗革命,比如延安时期,尽管革命话语在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当中极有
市场,延安底层百姓仍然不买账,对革命党的物质索求,发出了咒怨。见中国共产党新
闻网《毛泽东在延安“挨骂”的史实》)
也就是说,作者所谓的——“文艺青年们看好的领袖一个礼拜估计就全给踢出局了
。而越是教育水平高的人,越不容易臣服与领袖。所以这些人肯定是最早从革命中离开
的。随着社会精英的离开,革命人群的构成部分一定会产生变化,无论革命的起始口号
有多么好听,到最后一定又会变回一个字,钱。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把应该属于我们的钱
还给我们,说难听一点就是掠夺式的均富。”——并不符合史实。第一,在整个1920-
1940年代的革命当中,文艺青年们盯着的,从来都不是革命领袖,而是革命理论,他们
并不在乎革命领袖是谁,他们受到的是革命理论的召唤;第二,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文
艺青年,在1940年代的整风运动中,从内心深处,树立起了对革命领袖的崇拜,他们没
有选择离开(当然也有离开的,是少数)’第三,革命人群带构成确实发生了变化,但
这种变化,实际上也是由“革命人群”中的“知识分子”们完成的,这些接受了革命理
论的“知识分子”,在革命后期清醒地意识到,单靠革命理论,是无法把底层民众吸引
到“革命人群”中来的,结果,自然是选择用“钱”,也就是“掠夺式的均富”来吸引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底层民众,仍然是一个“被动的革命者”。
换言之,不是底层民众主动选择了“掠夺式的均富”的革命模式,而是自1920年代
以来,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受其革命理论的指引,将底层民众引上了这样一条“掠夺
式的均富”的革命道路——而且,作者所谓“历史曾经给过中国机会,如今的局面则是
我们爷辈的选择”——这句话的描述,在史实层面,也是有问题的。如果将这个“我们
爷辈”限定为“革命者”的话,编辑承认这句话有道理,但如果作者潜意识里将“我们
爷辈”视作全体国人,尤其是将“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数
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也包括进来的话,我想,这话问题是很严重的。诚然,1920年代
的革命,发展到1940年代,确实出现了“掠夺式的均富”,但这种“掠夺式的均富”,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换取了底层民众的支持,现在看来,是很值得怀疑的——革命者对底
层民众的掠夺,并不比其给予的“掠夺式的均富”来得少;而且,底层民众因被赠予“
掠夺式的均富”而给予革命党的支持,并不见得比其因革命党的掠夺而对革命党的反抗
来得少,这个问题,王海光教授在其《征粮、民变与匪乱——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
中心》中,已阐释得相当明白——底层民众没有因为被赠予“掠夺式的均富”的机会而
变成“暴民”;反而因为革命党的征敛掠夺而扛枪上山作了土匪。
这些史实背后的复杂程度,完全没有遵循作者文章里那些想当然的逻辑。
关于“掠夺式的均富”,编辑还想要强调另一个问题——黄道炫先生的新著《中央
苏区的革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原了1930年代江西苏区的史实
。这些史实让我们看到:在一个知识分子组成的革命党(其中枢及中层架构部分一直都
是由知识分子掌控)启动了“掠夺式的均富”之后,底层民众没有获益,反而成了受害
者;底层民众不是“掠夺式的均富”的热衷者,反而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革命党中枢,
在竭力推行这一政策——当然,当因这一政策的竭泽而渔,苏区经济枯竭化之后,底层
民众进入丛林状态,一切都变了。但这变化的因果关系,我们是要讲明白的。
作者在文章中还举了白莲教、太平天国的例子。这两个例子其实不足以证实作者的
“国民素质论”和“暴民论”——因为白莲教也罢,太平天国也罢,都从来没有提出过
任何“自由”、“民主”的要求,前者是秘密组织,后者是误入歧途的吃饭抗争,仅此
而已。
今人大多都接受这样一个认识:中层社会一个现代国家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这个关
键性,不但体现在维系社会稳定,维系社会公正、维系社会自由,维系社会民主等诸方
面,而且也关系到社会改良是否能够平稳进行,以及其成功与否。上述观点,想必大多
数人都能认同。但编辑要提醒的是:从1920年代以来的革命史实来观察,“中层社会”
,尤其是“中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素质的高低、对革命理想的认知
、对革命手段的认知、对整个社会结构的认知,同样决定着一场革命,最终能结什么样
的果实——作者也说“革命不保证就能带来民主”,但作者认为之所以不保证带来民主
,缘自底层民众会在革命过程中向“暴民”转化;但史实是,1920年代以来的革命之所
以不能带来民主,知识分子所信仰革命理论、所建构的革命模式,才是根本原因——除
非作者认为1920年代以来的革命,是唯一的革命模式。
换句话说: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种种苦果,与其说是底层“暴民”们所酿
造,不如说是知识分子的误入歧途所致。今时今日,却出现诸多“知识分子”竭力谴责
“暴民”,津津乐道“告别革命”的诡异现象,这只能说:1、当代“知识分子”急于
和当年的知识分子做割裂,推卸历史责任;2、长期的历史遮蔽,导致当代“知识分子
”对当年革命的来龙去脉,缺乏一个明晰的认知;3、“知识分子”一知半解急于发言
的传统仍然健在。
“暴民论”、“国民素质论”可以休矣。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言论领袖”们,
还是回家多读点书吧。
k******k
发帖数: 6800
2
k*****e
发帖数: 22013
3
确实是好文。估计太长了,没人看。我来写个摘要。
主题:暴民掠夺式革命不是人民的选择,而是中小知识分子的选择。
具体过程:革命倡导者宣传革命理论,理论太艰深,只能面向中小知识分子。
中小知识分子再向下宣传有很大困难,于是中小知识分子就决定用掠夺式均富
作为宣传模式来吸引底层人民。
“不是底层民众主动选择了'掠夺式的均富'的革命模式,而是自1920年代
以来,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受其革命理论的指引,将底层民众引上了这样
一条'掠夺式的均富'的革命道路”

招安啦,当五毛啦。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大家不必苛责韩寒,人家水平本就如此啊,人家也从没冒充过大师,公知。实在是
: 他那成堆粉丝水平太低太差,把心中偶像捧的那么高,现在一旦失望了,又去说人家是
: 五毛。
: +++++++++++++++=
: 谌旭彬:暴民论、国民素质论可以休矣
: 岁末年终,下面这段文字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
: “我们幻想一下革命,假设,革命到了中段,学生,群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
: 农民,工人,肯定不能达成共识。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
: 数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你平时都不能注意有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甚至从来不使用互
: 联网。既然革命能够发展到中段,必然已经诞生了新的领袖。没有领袖的革命一定是失

k******k
发帖数: 6800
4
这一段很关键,掠夺式均富只是口号而已,真实的后果不是被鼓动的一部分民众掠夺另
一部分民众,而是一小撮革命者掠夺天下人,也就是今天这种状况。今天这种状况,不
是49年后造成的,也不是79年后造成的,49年前就开始了。
暴民运动,不是暴民的运动,而是运动暴民。暴民政治,也不是民主,而是极少数人的
专制。
但这种“掠夺式的均富”,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换取了底层民众的支持,现在看来,是很值得怀疑的——革命者对底
层民众的掠夺,并不比其给予的“掠夺式的均富”来得少;而且,底层民众因被赠予“
掠夺式的均富”而给予革命党的支持,并不见得比其因革命党的掠夺而对革命党的反抗
来得少,这个问题,王海光教授在其《征粮、民变与匪乱——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
中心》中,已阐释得相当明白——底层民众没有因为被赠予“掠夺式的均富”的机会而
变成“暴民”;反而因为革命党的征敛掠夺而扛枪上山作了土匪。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实是好文。估计太长了,没人看。我来写个摘要。
: 主题:暴民掠夺式革命不是人民的选择,而是中小知识分子的选择。
: 具体过程:革命倡导者宣传革命理论,理论太艰深,只能面向中小知识分子。
: 中小知识分子再向下宣传有很大困难,于是中小知识分子就决定用掠夺式均富
: 作为宣传模式来吸引底层人民。
: “不是底层民众主动选择了'掠夺式的均富'的革命模式,而是自1920年代
: 以来,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受其革命理论的指引,将底层民众引上了这样
: 一条'掠夺式的均富'的革命道路”
:
: 招安啦,当五毛啦。

k*****e
发帖数: 22013
5
我就是对这一段有怀疑。
在当时全国的范围内,要找出对土改不满而去当土匪的例子,估计并不难。
但这个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我表示怀疑。
理由是:如果这是普遍现象,民众普遍对掠夺式均富不满,那么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从哪里来?谁来替他卖命?没有人替他卖命,他怎么跟国民党打内战?并且还打胜了。
这个恐怕不能用“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来解释吧?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一段很关键,掠夺式均富只是口号而已,真实的后果不是被鼓动的一部分民众掠夺另
: 一部分民众,而是一小撮革命者掠夺天下人,也就是今天这种状况。今天这种状况,不
: 是49年后造成的,也不是79年后造成的,49年前就开始了。
: 暴民运动,不是暴民的运动,而是运动暴民。暴民政治,也不是民主,而是极少数人的
: 专制。
: 但这种“掠夺式的均富”,
: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换取了底层民众的支持,现在看来,是很值得怀疑的——革命者对底
: 层民众的掠夺,并不比其给予的“掠夺式的均富”来得少;而且,底层民众因被赠予“
: 掠夺式的均富”而给予革命党的支持,并不见得比其因革命党的掠夺而对革命党的反抗
: 来得少,这个问题,王海光教授在其《征粮、民变与匪乱——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

k******k
发帖数: 6800
6
中共土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研究的很多了。除了那些故意捣乱的左派御用学者,基本
都已经达成共识了。
还乡团你总听说过吧,还乡团都是地主富农吗?按照阶级斗争理论,地主富农才应该很
少啊,怎么还能凑成团?匪区土改,引起人民大批逃亡,是各地都有的普遍现象。逃掉
20%的人口是一般水平。他们都是地主富农吗?很多也都是穷人。
这个问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在毛时代,跑到美国的中国人,比现在少多了吧,难道
是毛时代更好,人民都不想去美国吗?共产政权统治下,就是个大监狱,试问,监狱里
的犯人有选择权么?监狱里的犯人是自愿生活在监狱里吗?就这么简单个道理,人民不
是想反抗就有能力反抗啊。
所谓“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从哪里来?谁来替他卖命?没有人替他卖命,他怎么跟国民党
打内战?”这都是党的洗脑教育多年作用的结果。
这方面资料,我以前也发过的。征兵征粮,恰恰要靠绝对的专制,共产党不会幼稚到要
靠人民自愿吧。国民党征兵征粮搞不过共产党,不是因为专制而遭人民反对,恰恰是因
为不够专制,所以人民的反抗容易成功。
这方面资料很多的,你去找点研究土改和共军征兵征粮的来看看就知道了。这跟60年大
饥荒,农民饿死也不抢公家的粮仓一样,共党说人民觉悟高,呵呵,你相信吗?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对这一段有怀疑。
: 在当时全国的范围内,要找出对土改不满而去当土匪的例子,估计并不难。
: 但这个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我表示怀疑。
: 理由是:如果这是普遍现象,民众普遍对掠夺式均富不满,那么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 从哪里来?谁来替他卖命?没有人替他卖命,他怎么跟国民党打内战?并且还打胜了。
: 这个恐怕不能用“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来解释吧?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时政段子:中共屠杀人数够美国人死上2800年毛泽东女儿保姆被奸杀 惊动党中央高层
两会是拉动我国GDP的一大利器斯大林为什么要屠杀30万远东中国人?(图)
旱灾灾民五千万滇桂出现逃亡潮粤语就是蛮语,比较低级的语言,还有上海话也是
大陆旱灾灾民五千万 滇桂出现逃亡潮今后一到两年预测 (转载)
百年困惑:民主与素质“中国的良知沉默了” (图)
韩寒:谈革命 (转载)高级五毛和知识分子的普遍误区?老将还是小将?
回应韩寒:革命终将来临沉默的代价----读方励之先生文章想到的 (转载)
当江青变吕后 孙维世惨死农民不需要伏尔泰,农民需要陈胜吴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革命话题: 向导话题: 掠夺式话题: 均富话题: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