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 发帖数: 29846 | 1 好像图转不过来. 这是link:
http://snowball5212.blog.hexun.com/70784459_d.html
中国人一直自称是中国人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 也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并为这一
成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不平, 时常有人说“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奖”时就会提起这茬
。中国人率先人工合成蛋白质, 这确实是官方说法, 并出现在中小学历史教材里, 作为
共和国科技发展迅猛的案例。
具体报告时间可以在上图中看到, 以上两图片来自《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一书。
但是, 国际上根本没有承认这一“伟大成就”的“伟大”, 甚至归功他人。在THE
HISTORY OF INSULIN 一文里, 提到“In fact, insulin was the first protein to
b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in a laboratory, in 1963. ”,你会注意到, 这比我国
所说要早了两年。在《Insulin & related proteins: structure to function and
pharmacology》一书中, 有这样的说法:
几乎是任何英文文献, 都是这样的说法, 那么, 是什么给了我国学者力量, 敢于那样自
称呢? 答案在《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一书中其实可以找到, 书里是提到了Zahn和
Katsoyannis的成果的:
被中国学者贬低的Katsoyannis暂且不说, Zahn可是被承认公布了详细数据的, 并且在
中国人宣布成果之前连论文都发表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 中国学者认为“但他们没有纯化, 没有结晶, 所以我们加了‘结晶’二字以示区
别。”这是邹承鲁院士的原话。你看到了吧, 你去翻你现在的教材, 大概也是有“结晶
”二字的。
至于公布时间, 我国据说也可以不示弱, 因为“我国早在1960年就已经宣布过胰岛素合
成的完成。据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相关档案记载, 1960年4月28日, 复旦大学生物系有关
实验室就曾声称自己已经合成了人工胰岛素。这项‘成就’很快引来了全国各地大批参
观者, 并被拍成电影放映”。不幸的是“复旦大学生物系当时并没有真正成功, 他们的
检测方法不正确, 同年6月底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就指出了这点”。自己人那里都没有过
关。
中国科学家称结晶才意味着成功。邢其毅院士就会拿着照片兴奋:“你看, 我们最重要
的东西——我们后来每次报告时都提到它——就是这几块结晶。这是无价之宝, 国外的
那两家, 不管是德国的还是美国的, 都没有照出这样一张照片出来。” 我们的邹承鲁
院士回忆, Zahn教授本人曾当面向我国相关科学家承认是我们取得了这场国际竞赛的胜
利。不但如此, “他还多次在国外公开场合也这么说”。美国的科学界也承认中国科学
家是这场竞赛的赢家, 他们在1966年7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载有数页长的评论
, 介绍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领先于美、德两国这件事。
Zahn没有在1966年的《Science》上发过文章, 这位院士提到的应该只能是这篇报道,
因为同年《Science》上关于胰岛素的另一篇文章的作者是那个被中国科学家们攻击的
Katsoyannis。至于有没有“介绍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领先于美、德两国”, 自己读吧
!
除了结晶, 中国还有很多自称的辉煌。比如“拆合工作得出的活力远比《Nature》上报
告的早和好”, 只是为了避免“帝国主义国家”的同行利用而没有发表, 保密了; 比如
拆分二硫键的方法, 也是最早发现, 但是要保密; 比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
结构”早就被意识到了, 只是又为了合成工作的保密没有发表, 而“1961年,美国科学
家C. B. Anfinsen发表了一项类似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工作, 他后来因此而获得了
19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最后一个说法特别自抽, 因为在攻击Katsoyannis他们说:
“自然科学不象社会科学, 不能光讲我想什么什么, 我有一个什么观点, 把一个结论、
一个看法发表就可以了, 不能向媒体宣布一个消息就算完成了。”
那么, 一个为胰岛素合成服务的蛋白质结构假说真的如他们所称那样被想到了, 就有资
格获得诺奖么? 当然, 保密的说法也是爱信信, 不信不是中国人! 信了下辈子还是中国
人!
对胰岛素做个补充
1 中国之所以选择合成蛋白质, 本身就不是为了科学价值, 而是因为革命导师恩格斯关
于蛋白质的一番话, 没有多少科学价值但是很有革命价值所以是举国动员的政治任务。
所以, 真为了这个事情而忽略了更有意义的研究是可信的, 自称保密, 即使信其为真,
也只能为之叹息下而已罢。
2 人工合成的成功, 包括Zahn和Katsoyannis的, 意义都不大, 因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
列在1955年已经阐明并于1958年获得诺奖, 1955年诺奖则颁给了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而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则是前文提到的安芬森的成果, 在这些工作纷纷被完成后, 人
工合成蛋白质则显得匠气十足, 没什么原创性。
3 至于说诺奖提名, 如果你了解诺奖提名的机制, 就该知道那没什么了不起的, 又不是
什么热门候选, 每年一个奖项提名都可能有数百, 何况这据说是杨振宁和中国国内鼓捣
上去的。
4 中国自己大肆标榜的结晶价值不算大, 也许结晶方便领导人验收? 但是中国声称的恢
复出高生物活性是有价值的, 这也是被国外所关注的地方, 中国公布自己的成果时,
Zahn和Katsoyannis的合成都在做出高活性上存在困难。前面已经说了, 这个工作在理
论研究上已经没什么大的意义了, 那么最大的意义无非是应用上的——如果能够合成出
临床用品, 那么相当伟大。也就是说, 如果中国的合成法可以被某个制药厂用于制药,
其价值就远大于“第一个合成蛋白质”。
5 然而, 真正能够大规模生产人胰岛素并用于临床的技术是1978年以基因工程完成的,
胰岛素也成为了第一个基因工程合成的蛋白质, 后来, 这种药物被礼来公司量产。这些
, 与中国的工作关系不大, 与当初的人工合成蛋白质工作也不是一个时代的技术了。
6 综上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工作会被国际同行逐渐忽略。也许, 如果当年的中国
开放市场经济, 与海外多交流, 引入真正的公司机制, 会发掘出中国胰岛素的长处也不
一定; 可惜这是个悖论, 一个开放的、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 是不会饿死那么多老百姓
却举国为恩格斯的革命哲学做科研的。 | y******8 发帖数: 1764 | 2 说到获取诺贝尔奖,有人说过,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出这个东西,而是你有没有宣称
,并让大家知道你宣称你做出这个东西。化学合成的蛋白质,有没有活性,活性成分比
例都是评价其工作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太低,就算序列正确,也应该认
为是失败。合成蛋白可以结晶,然后结晶的蛋白可以产生与天然蛋白相当甚至更高的活
性,意味着完全的成功。
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在当时是国际领先水平,这一点毫无疑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
文革以前,中国的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还是不错的。文革发生以
后的20年,是现在欧美的巅峰科学家成长的最重要阶段。
LZ所引的这片博文,说它有道理或者胡扯都不够准确。道理自然有个人的道理。但绝不
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尤其是补充的那6点个人看法。我尊重这位博主的个人看法,
但显然他/她依赖于主观臆断,而不是科学思辨。如果想为了辩论而辩论,还是去新闻
版面吧。 | I***a 发帖数: 13467 | | y******8 发帖数: 1764 | 4 每一点都有些问题。你可以挑一条来讨论。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私货不就是最后一句话么?? : ?
| g*****p 发帖数: 451 | 5 6 的最后一句才是本文的"神来“之笔
如果是学术讨论,我还可以写点东西一一解释/讨论
要是云云轮子功就算了
【在 l****z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图转不过来. 这是link: : http://snowball5212.blog.hexun.com/70784459_d.html : 中国人一直自称是中国人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 也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并为这一 : 成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不平, 时常有人说“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奖”时就会提起这茬 : 。中国人率先人工合成蛋白质, 这确实是官方说法, 并出现在中小学历史教材里, 作为 : 共和国科技发展迅猛的案例。 : 具体报告时间可以在上图中看到, 以上两图片来自《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一书。 : 但是, 国际上根本没有承认这一“伟大成就”的“伟大”, 甚至归功他人。在THE : HISTORY OF INSULIN 一文里, 提到“In fact, insulin was the first protein to : b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in a laboratory, in 1963. ”,你会注意到, 这比我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