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Automobile版 - 老色狼吐血推荐:世上第一良心媒体
相关主题
这个的拖车服务跟AAA比如何?
怎么卖掉Junk Car?
怎么弄roadside assistance最便宜?
免费的Marriott Hotel 四晚酒店入住 只需消费一笔无金额限制
Chase continental 30000miles offer+$50bonus 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金额限制
chase&discover信用卡开卡大回馈 钱袋行动
Discover More Card $100 bonus or no balance transfer fee
免费的Marriott Hotel 四晚酒店入住 只需消费一笔无金额限制
Chase continental 30000miles offer+$50bonus 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金额限制
Chase continental 30000miles offer+$50bonus 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金额限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消费者话题: 评测话题: 报告话题: 媒体话题: 产品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x
发帖数: 17565
1
美国有这样一家特立独行的评测媒体,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独立、客观、第三方”。
为了确保公正,他们自己匿名购买所有评测产品;为了保证客观,他们只依靠自己实验
室的评测结果;为了做到第三方,他们拒绝所有厂商的广告,更不接受投资入股。
.
实际上,这家媒体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他们的网站是以.org结尾的。这家高冷的媒体
就是美国老牌月刊《消费者报告》。这家杂志于1936年由美国消费者协会(Consumer
Union)创办,迄今已经有近80年历史。而消费者协会的前身则是1924年的创办的美国消
费者研究协会(Consumer Research)。
消费者协会的创办初衷就是积极维护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甄别厂商各种真假难辨、夸张
掺水的广告营销,给出各种产品的真实体验。由于他们的维权举动过于强硬,甚至被美
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列入“颠覆
性组织”名单近二十年之久。
2012年,《消费者报告》杂志从消费者协会分拆为单独媒体公司。他们的评测产品超过
7000多件,包括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母婴用品、食品药品、理财购
物、医疗健康等诸多类型,几乎涉及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使用的所有产品。
.
没有广告的杂志
虽然美国主流媒体都会强调编辑独立性,广告销售人员无权干涉编辑记者的日常工作,
但《消费者报告》在这一方面可谓是做到了媒体行业的标杆。不接受厂商广告,不收受
评测产品,不接受外部投资,几乎没有其他纸媒可以做到这一点。
绝大多数媒体的营收都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但《消费者报告》的杂志上完全看不到任
何广告,大部份营收都来自于读者订阅费用。“我们没有选择,既然决定不接受广告,
那么就只能靠读者付费来生存。”在《消费者报告》效力11年的前执行副总裁约翰·萨
特加(John Sateja)如此表示。
《消费者报告》杂志纸质版每年订阅费用29美元,包括12期杂志以及两本年度购买指南
特刊。网络版每年订阅费为30美元,每月费用6.95美元。另一方面,《消费者报告》也
接受公众捐款,读者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捐赠金额,并获得抵税待遇。
一位连续捐赠近二十年的读者博纳·奥耶(Bonna Oyer)表示,“《消费者报告》是唯一
一家我真正相信忠于消费者的机构”。捐赠超过30美元的个人可以获得会员资格,而所
有捐赠超过1000美元的捐赠个人与机构都会在网站上明确列出。
不过,《消费者报告》也需要考虑营收和盈利。但他们没有股东,不需要考虑投资者和
董事会的业绩压力,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维护消费者利益。他们的董事会由19名专
家和维权人士组成,每位董事任期三年,没有薪酬。
根据他们公布的财务报表,截止5月31日的上一财年,《消费者报告》收入总计2.63亿
美元,盈利824万美元。其中发行收入2.3亿美元,捐赠收入2728万美元。发行收入占比
达到87.4%。以订阅费用推算,《消费者报告》的订阅人数在780万人左右。根据此前公
布的数据,其中网络读者在300万人左右。
在媒体订户基数近年来不断下滑之际,《消费者报告》始终维持着700多万的付费读者
基数。这个订阅用户基数是什么概念?即便是《纽约时报》这样依靠发行收入的老牌媒
体,发行收入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也只有六成左右(彭博统计的今年9月数据)。今年第三
季度纽约时报的付费订阅用户刚刚突破100万人。
作为非盈利性机构,《消费者报告》的费用和纳税都低于普通商业媒体。为了节省开销
,《消费者报告》杂志选用了较为廉价的纸张,而非其他月刊杂志常用的铜版纸。他们
的总部也不在繁华的曼哈顿,而是在纽约北部的郊区。
.
自己购买评测产品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企业都会向权威的评测媒体提供评测产品,部分厂商也会提供免
费产品。每年的谷歌和微软开发者大会,两家巨头都会向开发者以及媒体赠送相关设备
,这在美国媒体行业也被视为一种惯例,国内同样如此。
但作为美国最权威的消费者评测机构,《消费者报告》却拒绝接受企业的评测产品,更
不接受赠品设备。除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利益关系,他们的另一个考虑是,企业可能会为
媒体提供质量优于市场的评测样本,影响到评测的客观性。如果是在上市前进行评测的
产品,《消费者报告》会直接付费买下企业送来的评测产品。而且在完整的评测报告中
,这些企业提供的评测产品是不包括在内的。
那么《消费者报告》是怎么获得评测产品的?编辑与评测人员会先搜集市场产品数据,
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及可能的购买产品,通过严格的审核以及确定评测手段之后,然后由
150名匿名买手在市场上购买产品作为评测样机。为了确保评测产品的一致性,《消费
者报告》的买手网络分布在美国65个城市。每年杂志用于评测的预算就高达2100万美元。
《消费者报告》拥有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消费者评测中心,其中包括数十个专业实验室
,拥有专业评测人员150人左右。传统上,《消费者报告》只依靠自己实验室的评测结
果。为了避免评测判断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尽可能减少咨询政府和行业专家。
不过,近年来杂志也开始发生转变,会听取诸多行业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定评测的方式
;在最终评测发布之前,也会听取厂商的反馈。不过,评测过程与最终结果并不会受到
厂商影响。在读者看来,《消费者报告》依然是一家完全独立、最可信赖的评测机构。
.
与厂商关系冷淡
在与厂商的关系方面,《消费者报告》也是刻意保持高冷。这家杂志看重的只是产品本
身,而从不考虑评测结果对厂商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他们可以给一款产品给出最好的评
价,也可以毫不留情地给这家厂商的其它产品给以狠狠一击。
今年8月,《消费者报告》给特斯拉的Model S P85D打出了汽车评测历史最高的103分。
由于超过了满分100,他们不得不重新调整评分体系,将这款车型设为满分。但仅仅两
个月后,由于接到消费者的系列投诉,《消费者报告》杂志又无情地表示不推荐购买特
斯拉的主力销售车型Model S。受这一消息影响,特斯拉股价盘中一度大跌14%,当日以
下挫6.6%收盘。
《消费者报告》的评测被公认为美国最值得信赖、最为权威,其它媒体在报道某款产品
时也总会引用《消费者报告》的意见,他们的重要评测报告甚至是其它媒体的重要报道
新闻。不过,《消费者报告》却禁止企业用自己的评测意见作广告。
这意味着,即便特斯拉Model S P85D获得了《消费者报告》的最高评价,他们也不可以
以此来打广告。一旦发现有企业借自己的评测结果来营销和招徕顾客,《消费者报告》
会毫不犹豫地付诸公堂。他们或许有着美国最强硬和激进的法务部门。
实际上,这家媒体与厂商的关系或许是最为糟糕的。由于评测结果影响力巨大,一些厂
商在遭受恶劣评测结果时也会选择反抗,而《消费者报告》的选择从来都是正面对抗。
据《纽约时报》统计,历史上先后有20家多厂商选择将《消费者报告》告上法庭,但《
消费者报告》却从未输过来自企业的官司。
不过,在遭受负面评价的时候,大多数厂商情愿选择低头沉默,根据《消费者报告》的
意见去整改。或许大多数厂商认为,公开与《消费者报告》叫板只会让更多消费者了解
他们产品受到的负面评价,给自己带来更差的负面影响;而要撼动《消费者报告》的公
信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
乔布斯也要屈服
《消费者报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苹果iPhone 4的天线门事件中体现无遗。最初《消
费者报告》给予了iPhone 4当时同类产品的最高评分,但当越来越多消费者投诉手持
iPhone 4会影响到信号接收问题后,杂志将iPhone 4和其它手机进行了对比信号测试,
排除了运营商的因素(当时美国只有AT&T独家出售iPhone)。《消费者报告》的测试结果
认为iPhone 4存在着硬件缺陷,不推荐消费者购买,并建议苹果向消费者免费发放塑胶
保护套以解决信号问题。
《消费者报告》并不是首家报道iPhone 4天线门的厂商,在他们决定不推荐购买iPhone
4之前,苹果已经面临着来自《纽约时报》等诸多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但据《乔布斯
传》记载,乔布斯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认为这些媒体在故意放大iPhone 4的天
线问题,是摩托罗拉和谷歌在背后搞鬼。
等到《消费者报告》的负面结果公布后,正在夏威夷和家人休假的乔布斯才意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他提前终止了休假,匆匆赶回苹果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向购机用户免
费赠送一个保护套。而这正是《消费者报告》所建议的改进办法。但鉴于随后苹果并没
有向第三方购机用户赠送保护套,《消费者报告》又第二次提出不推荐购买iPhone 4。
当然,和所有媒体报道一样,《消费者报告》也并不是永远正确。2007年《消费者报告
》在一次评测中认为当时所有的汽车儿童座椅在遭受侧面冲撞时都不安全。这一消息引
发了社会轰动。但几天之后,《消费者报告》就撤下了这篇评测报告,向所有读者致函
道歉,详细解释了他们的评测在哪些环节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了评测结果偏差。
汽车座椅这一事件或许是《消费者报告》罕见的一次错误。正是在这次事件之后,《消
费者报告》也开始做出了改变。在设置评测手段和衡量标准时会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
在公布最终评测结果时会听取厂商的反馈,但《消费者报告》认为他们的最终评测结果
依然是完全独立的。
不过,消费者至少可以相信一点,即这家媒体的评测可能也会犯错,但评测结果绝不会
受到厂商的影响。近年来媒体行业遭受不断冲击,《消费者报告》也面临着人员流失导
致竞争力下滑的局面,杂志改版也没有获得读者的积极反馈,但他们的订阅用户数始终
保持着稳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业绩。
成立近80年来,《消费者报告》杂志始终是媒体行业中一个异类。他们赢得了消费者的
完全信任,获得了其它媒体无法企及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没有受到实质性竞争挑战,也
能够拒绝广告和投资,靠读者订阅费维持生存。没有哪家传统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在
当前的媒体运营大环境下,《消费者报告》的运营方式或许很难复制到其它媒体。
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客观、第三方”,《消费者报告》杂志为媒体行业树立了一根
旗帜。
补充:中国也有一本名为《消费者报告》的杂志,但与美国的同名月刊毫无关系。
n*****s
发帖数: 6495
2
CR,JD,edmunds被收买
l*******g
2014-03-03 13:12:33
nhtsa
还有多了去了,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没被长期收买,只有发生大事件的时候才会出钱压水
花,例如当年丰田爆出自动加速的时候,这些媒体都站出来报道,不过后续估计收钱了
,就销声匿迹了
我个人认为现在能够确定被收买的就这么三个:cr,jd,edmunds
iihs被收买:
http://www.mitbbshk.com/article_t/TopArticle/31977179.html
发信人: laoselang (laoselang),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iihs真可能被丰田收买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4 01:57:23 2014, 美东)
nhtsa被收买:
http://www.mitbbs.com/article/Automobile/34585071_0.html
"另外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有可能nhtsa这个网站查询系统给出的数据不一定很全面,
还有个可能是nhtsa把丰田的自动加速投诉给部分抹掉了"
唯一没有被收买的良心媒体warranty week
发信人: laoselang (LAOSELANG(好吧,别打了,我就是兔子)),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Re: 关于老色狼的那个warranty使用排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7 19:29:44 2015, 美东)
另外,如果你没有数据能够反驳,不要轻易给别人扣帽子,你真不知道人家有什么手段
能够获取到什么的信息
仅凭着所谓猜测说人家数据有问题这本身就不是设么科学的态度
D********d
发帖数: 2154
3
其实根本原因是老色狼被丰田收买了。
根据杀捧原理,疯狂的吹嘘丰田。
C*****z
发帖数: 2050
4
得了吧,从Samurai的事上就看出CU也不是多么良心。

”。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国有这样一家特立独行的评测媒体,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独立、客观、第三方”。
: 为了确保公正,他们自己匿名购买所有评测产品;为了保证客观,他们只依靠自己实验
: 室的评测结果;为了做到第三方,他们拒绝所有厂商的广告,更不接受投资入股。
: .
: 实际上,这家媒体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他们的网站是以.org结尾的。这家高冷的媒体
: 就是美国老牌月刊《消费者报告》。这家杂志于1936年由美国消费者协会(Consumer
: Union)创办,迄今已经有近80年历史。而消费者协会的前身则是1924年的创办的美国消
: 费者研究协会(Consumer Research)。
: 消费者协会的创办初衷就是积极维护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甄别厂商各种真假难辨、夸张
: 掺水的广告营销,给出各种产品的真实体验。由于他们的维权举动过于强硬,甚至被美

i****x
发帖数: 17565
5
没看出cu怎么不良心了。毕竟是老色狼钦点的唯一信得过良心媒体
According to CU, Suzuki internal docu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any was
aware of the Samurai’s rollover problem. A Suzuki memorandum dated July 14,
1985 stated: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develop a crisis plan that will
primarily deal with the ‘roll’ factor. Because of the narrow wheelbase,
similar to the Jeep, the car is bound to turn over."[8] Over the years, over
200 Suzuki Samurai rollover lawsuits have been settled and Suzuki's own
expert witnesses testified the automaker was aware of 213 deaths and 8,200
injuries involving Suzuki Samurai rollovers.[8]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得了吧,从Samurai的事上就看出CU也不是多么良心。
:
: ”。

C*****z
发帖数: 2050
6
According to CU自然不能看出CU不良心。YouTube上有个视频提供了当时CR测试
Samurai的一些情况,可以找来看看。另外NHTSA也曾经指出过CU这个测试的不足。

14,
over

【在 i****x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出cu怎么不良心了。毕竟是老色狼钦点的唯一信得过良心媒体
: According to CU, Suzuki internal docu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any was
: aware of the Samurai’s rollover problem. A Suzuki memorandum dated July 14,
: 1985 stated: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develop a crisis plan that will
: primarily deal with the ‘roll’ factor. Because of the narrow wheelbase,
: similar to the Jeep, the car is bound to turn over."[8] Over the years, over
: 200 Suzuki Samurai rollover lawsuits have been settled and Suzuki's own
: expert witnesses testified the automaker was aware of 213 deaths and 8,200
: injuries involving Suzuki Samurai rollovers.[8]

f*********n
发帖数: 701
7
周末托车辛苦了。
1 (共1页)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Chase continental 30000miles offer+$50bonus 只需要任意一笔消费无金额限制
有好办法 加 a WiFi hotspot in my car 吗
关于被AT&T卡车撞了的最新情况,寻报价
发发发发发
车祸求助
AT&T roadside assistance
Garmin GPS 能在国内用么?
(借贵版求助,请勿拍砖,多谢)想保留原手机号从verizon转到AT&T,怎么弄?
我邻居的车昨天在高速上被人抢走了 (转载)
这里太不和谐了,看看隔壁大妈都在讨论什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消费者话题: 评测话题: 报告话题: 媒体话题: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