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 发帖数: 2052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 】
发信人: xugong (soso), 信区: Food
标 题: 高粱面哪里有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4 17:46:54 2013, 美东)
高粱面哪里有卖? |
|
|
|
|
|
|
c**r 发帖数: 2019 | 7 小时候在老家喝过用奶皮子煮的高粱碴子,还有搀了高粱面儿的YOU2(草头儿+攸)面,
唉,现在可吃不着喽。。。 |
|
|
j***a 发帖数: 10844 | 9 啥叫面?白嫩的意思?
要是玉米面或者是高粱面呢? |
|
|
发帖数: 1 | 11 1960——1961年,我们村 农民的大食堂,大部分 除了有玉米与高粱面,还有加 高
粱杆面 蓖麻杆面,剥了玉米后的棒子面 合起来做的大食堂饭,也不能 让你吃不饱
在全世界 所有大食堂的历史上,有加 高粱杆面 蓖麻杆面,剥了玉米后的棒子面
,草根 草 树皮 树叶 等等做的饭吗?这是人吃的饭吗
高粱杆面 蓖麻杆面,剥了玉米后的棒子面。这是猪 羊 牛 驴 等等,食草动物 也
不愿意吃的东西
猫伪人 真伟大,创造了 在全世界,人类有史以来 和所有大食堂的历史上,最伟
大的创举;用加 高粱杆面 蓖麻杆面,剥了玉米后的棒子面,草根 草 树皮 树叶 等等
做的大食堂饭 让农民吃
猫时代的大部分 农民,是画地为牢的奴隶;大部分 中国农民的生活 一片凄惨;
大部分 中国农民的生活,还不如 原始社会的人们
请问;你听说过 画地为牢的奴隶,还得交 养老保险的吗;加 高粱杆面 蓖麻杆面,剥
了玉米后的棒子面 合起来做的大食堂饭,也不能 让农民吃饱,你让他 怎么交 养老保险 |
|
u*****y 发帖数: 239 | 12 杂院的特色当然是杂。四面八方的人聚在一处。光说口味,就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有所好。可杂院人都是过日子的高手。重点在“省”的宗旨一致。俭省引领口味。也圈定卫生标准:没干没净,吃了没病。饼烙糊了,面条煮烂了:“糊饼烂面不伤人”。至于营养,推崇小米:“小米粥”,养人!“要不坐月子都喝小米粥呢。”“一米度三关嘛”。美味最是剩面条:“面条热三遍,给肉都不换”。对付馋虫的办法是“要解馋,辣跟咸”。而无论咸淡都有理“咸中有味淡中香”。杂院的观点:“嗐,多么好的吃食,过了嗓子眼儿都一样!”“香香嘴,臭臭屁股。”
“省”,是两项。一要成本低,花销少,数量多。还得顺口儿。吃的做的都高兴。二要耐饥扛饿禁时候。灌一肚子豆汁,塞一大碗豆腐渣。钱省下了!撒泡长尿,放俩响屁,肚子一瘪,脑袋就耷拉,霜打了似的,蔫了。没了精气神儿。您还靠什麽挣钱?!
杂院,大都本地人少,外来户儿多。山东山西河北籍居多。河南人大批进京,是五十年代初了。大兴土木,建筑员工多河南籍。杂院人过的是京城环境下的农村日子。讲的可是京城的老理儿。老住户不欺生,热心肠,仁义厚道。新住户入乡随俗,按老住户的做派来,不出幺蛾子。老的风气,旧的规矩,一茬一...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94654 | 13 我妈还会搓莜面鱼鱼,双手同时搓八根,太好吃了
我妈他们那当年穷的时候吃不起莜面吃高粱面,所以我妈还对高粱面有乡愁,所以经常
二者混着吃,我也觉得非常好吃
高粱面据说没营养。这年头想减肥减几高的正好 |
|
d***a 发帖数: 13752 | 14 真正的利好消息来了。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5-18/doc-iharvfhv1324061.shtml
商务部公告2018年第44号 关于终止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的公告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文号】公告2018年第44号
【发布日期】2018年5月18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2018年
2月4日,商务部分别发布该年度第12号和第13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
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2018年4月17日商务部发布反倾销初裁公告,决定于4月18日起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本案调查过程中,调查机关收到大量下游用户的反映,认为案件调查将会提高下游养殖
业成本,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影响广大消费者生活成本,不
符合公共利益。经调查,调查机关发现近期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下降,许多养殖户生计面
临困难,在此情况下,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不符合公共利益
。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终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704 | 15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620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2004-12-31 魏宏运 李金铮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评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
魏宏运 李金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300071;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07100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学术界曾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进行了讨论,结果似乎
并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尤其对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村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个在半个
世纪前中外学者就争论不休的问题,仍有扑朔迷离之感。显然,必须进一步挖掘资料,
特别是个案分析资料,首先搞清“是什么”。近年,又有不少新成果、新观点推出,其
中侯建新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的新著《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
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农民》),正是一项颇为
珍贵的、以20世纪上半叶冀中11个村庄为剖析对象的个案...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16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2&tid=114&pid=1249
第五章 艰难时世 1972~1976(三)
九、公物还家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伴随着对政权的厌恶和失望,铁Z局的工人阶级已经不再那么大
公无私了。那时,车间里偶尔也有人忙碌,但大家都不是在忙公家的活,而是在忙着给
自己添置家当。好在车间里木料、钢铁这些东西应有尽有,于是大家每天打柜子的打柜
子,磨菜刀的磨菜刀,做沙发的做沙发。连那些做沙发用的弹簧,都是心灵手巧的工人
们自制的。
当时我到小朋友们家去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堆的齿轮、仪表等东西。当时也没多想
,现在才明白,那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把“属于自己”的国家财产往回偷。或者
自己留用,或者卖破烂挣点钱。后来才知道,这种现象在当时居然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
“公物还家”。铁Z局内普遍的枕木、铁轨、各类工具就不必说了,几乎家家都有;有
几家东西特别出奇的:有一家竟然放了好几百个上海产的“电磁继电器”,只是为了把
它拆开拿出铜丝去卖;另一家和煤炭用的铲子,竟然是用半厘米厚的不锈钢板做的,我
们小孩子根本就拎不动;...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1077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terloo0165 (tomcat3),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累了,直起腰板仰天长啸:“莎士比亚”。乡亲大嫂亲切地说:“娃真可怜,这都不知道?到高粱地里来,嫂子告诉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4 13:18:27 2015, 美东)
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累了,直起腰板仰天长啸:“莎士比亚”。乡亲大嫂亲切地说
:“娃真可怜,这都不知道?到高粱地里来,嫂子告诉你”。 |
|
A****0 发帖数: 12393 | 18 那时候他们在汉中种红薯呢,粗细搭配,喝高粱面儿的粥,据说这东西很补胃,
我爷爷打仗的时候敌机轰炸被埋了半截身子,内出血,消化一直不好,在汉中
喝高粱面粥养过来了,反正这么说你也不会信的.你们继续伤痕好了. |
|
g*****g 发帖数: 6798 | 19 全书第一页:
——————————————————————————————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
,不
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
上还
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
迷蒙
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
的剩
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
黄瘦
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
慢慢
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
房后
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
下狼
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
。是
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 |
|
w**********5 发帖数: 1741 | 20 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累了,直起腰板仰天长啸:“莎士比亚”。乡亲大嫂亲切地说
:“娃真可怜,这都不知道?到高粱地里来,嫂子告诉你”。 |
|
w********9 发帖数: 8613 | 21
我是说“到80年代”。后来有不进口面,有一种比较偏黑,没有白面好处,但是比高粱
、高粱面和玉米面好吃。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的或者忘记了的是: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东北的人口有不少是全国
各地去的,而不仅仅限于关外北方。
你老家大概是东北农村的吧? |
|
q*******l 发帖数: 394 | 22 面先生和醋小姐是大学同学,都来自宝鸡。面先生一看就爱吃面,白白胖胖,慈眉
善目,整个人跟个面袋一样,同学戏称为“肥佬”;醋小姐身材苗条,面若满月,双目
清澈,神采奕奕,一副招人喜爱的小清新样子,就是爱吃醋,弄得宿舍醋味大发,舍友
避之不及,有的还掩面作难受状,也就有了“醋小姐”的光荣称号。
面先生不是高富帅,醋小姐也不是白富美,两个人,一个屌丝,一个苦逼,除了学
习就是学习。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而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学习之外,
就是兼职打工赚钱,跟做贼似的,偷偷晚上张贴野广告,破坏城市市容。眼看着校园里
成双成对,面先生和醋小姐还彼此孤身一人,不免内心有些小崩溃、小沮丧。
面先生和醋小姐分头悄悄地趁着风高月黑跑到校园里的情人路和鸳鸯林想去碰碰运
气,找找艳遇,但是人家都是如胶似漆,两个人跟一个人一样。不管怎样,总有适合自
己的一款呀。
垂头丧气的面先生回到宿舍,难免会被舍友揶揄一番,“就你这身材,站在女生面
前就是一个立体图形圆,太没安全感了!”
颗粒未收的醋小姐回到宿舍,也会被伶牙俐齿的舍友羞辱一下,“小丫版型不错,
就是让醋给害了,一说话一接吻醋味熏天,那个男生敢上!”...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23 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累了,直起腰板仰天长啸:“莎士比亚”。乡亲大嫂亲切地说
:“娃真可怜,这都不知道?到高粱地里来,嫂子告诉你”。 |
|
i******s 发帖数: 566 | 24 (原载2009年3月11日《北京晚报》)—
这是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的故事。
刚入冬,我家就揭不开锅了。好不容易盼来救济,却只有高粱面和红薯干。那时我
刚刚6岁,却患有严重的胃病,吃红薯干,胃里反酸、烧心,老吃高粱面,大便干燥。
三番五次折腾,我的胃病就更厉害了,每天肚子饿得难受,可就是咽不下一点东西。不
过半月,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村里的医生说我营养严重不足,又患上了厌食症,得赶
紧吃有油水的东西调养,最好是肉,否则我的小命就难保了。妈妈当时就哭了:“家里
连一两白面都没有,又到哪里找有油水的东西?”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进了县城的大
饭馆,一大锅牛肉冒着热气,厨师一手握大勺不停地搅动,一手对着锅里翻滚起伏的肉
块指指点点,像音乐家指挥他的乐队。我就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肉!肉!”我一激
灵醒了,推醒身边的母亲,撒起泼来:“妈,我要吃肉,哪怕只吃一口,我就是死了也
不冤枉。”我的话让母亲一愣:“我的孩子啊,你这么小怎么想到死啊!”接着,就撩
起被角不停地抹泪。突然,妈妈有些兴奋地对我说:“青子,你还记得栖霞岭上咱家自
留地对面那个獾洞吗,明一大早妈带你把那只老獾熏出来,煮了给你吃好不好? |
|
u***************r 发帖数: 11227 | 25 发信人: LVMz(帝都), 信区: Food
标题: 纯味美食家:面食和菜的秘密关系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10:59:32 2017,GMT)
面食和菜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先从面食里最常见的馒头说起。
我以为馒头和菜不是好的搭配。你看,我们吃馒头的时候,每口咬下来的馒头块的
体积比米粒要大得多,尽管馒头蓬松多孔,但韧性还是比米粒要大,所以咀嚼起来比米
饭要费劲,需要的津液也比米饭多,这必然会和菜争夺有限的津液。而且馒头和菜各自
都具有独特的味道而且互不相融,再加上很多时候菜的口感和馒头的口感南辕北辙,如
果同时咀嚼,人们的味蕾往往顾此失彼,注意力会分散,既不能从容地细品菜的滋味,
也不能享受馒头的本味。还真不如分开来单独吃,井水不犯河水。所以馒头就菜时,不
要混着吃,应该先嚼完馒头,咽下后,再单独品菜。
馒头和菜见面儿就闹别扭,可馒头和菜汁倒是一对不错的搭档。你有没有过这种体
会:有时候馒头就菜倒不一定好吃,可蘸着盘子底儿剩下的菜汁吃,倒是格外地香。何
故呢?我想大家已经知道,咀嚼馒头需要更多的津液或汤汁,而菜汁本身就是汤汁,... 阅读全帖 |
|
j******u 发帖数: 41683 | 26 ☆─────────────────────────────────────☆
jerry123 (jerry) 于 (Mon Jan 16 19:40:21 2012, 美东) 提到:
上周做的一些菜,随便看看吧
豆腐脑真不错,
凉皮算半失败了,
不过自制的辣椒油还挺好
蜂蜜琥珀核桃真好吃啊,和卖的一样
☆─────────────────────────────────────☆
hwlv (瓢虫-不是七星的~~) 于 (Mon Jan 16 19:43:19 2012, 美东) 提到:
赞
☆─────────────────────────────────────☆
happymorning (lmaus) 于 (Mon Jan 16 19:44:09 2012, 美东) 提到:
赞~~
☆─────────────────────────────────────☆
chouwacuipin (cuiping) 于 (Mon Jan 16 19:57:37 2012, 美东) 提到:
求蜂蜜琥珀核桃做法
☆───────────────... 阅读全帖 |
|
|
f**********r 发帖数: 2027 | 28 山西面食甲天下
山西人爱吃醋,国内外闻名;山西人爱吃面,举世人皆知。自古以来,晋人主食乃
面食,以花样多、品质好、影响大而颇为出名,故海内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
面食在山西”的说法。东到娘子关,西到黄河边,南到风陵渡,北到雁门关,一般家庭
妇女都能以面食为原料加工数种面食;许多山西汉子有时在客人面前也会显露一手面食
“绝”活。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迄今至少有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且在中国独树一帜,又博采
众长,集其大成,南北贯通。四川的“担担面”,兰州的“清汤牛肉面”,上海的“阳
春面”,北京的“炸酱面”……追朔其源渊都与之有密切的联系,且山西面条最负盛名
。
“到山西旅游不品尝面食,就如没有到过山西一样。”为使到山西的海内外游客
更多地了解山西面食,下面我们介绍最负山西特色的3种面食,为山西面食推波助澜。
最负盛名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
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
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 阅读全帖 |
|
|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擀面、拢面、吹气,短短数十秒,在山西面点师刘晓东的手中,面团变成了气球。刘晓东介绍,“山西面食有数百种,能够用于表演的有十几种,用面团吹气球是近年创新的面食表演项目,受到很多外省客人的称赞”。
面点师把面团吹制成气球。
2日,在山西全晋会馆内,年轻的面点师刘晓东早早准备好面团。铺好面案,在面案上擦上少许食用油,把事先活好的面平摊成直径十几公分的面饼,再用手聚拢起来,形成布袋状。收紧袋口后,徐徐吹气,把面团吹成“气球”。
在现场观看表演的王女士表示,“虽然我是山西人 ,但是亲眼看到面点师用面团吹气球还是第一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据了解,外省来晋旅游的客人大多把品尝山西面食、欣赏山西面艺当成一大乐事。
“和面讲究冬暖夏凉春秋温,另外,做不同的面食对面粉的要求也不同。做龙须面和刀削面的要求就不一样”,刘晓东说,作为山西面食的组成部分,面艺表演越来越受到顾客的欢迎。此前,刘晓东曾为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表演山西面食,并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刘晓东表示,“现在,顾客除了要求吃好、吃舒服,越来越注重欣赏、体验饮食文化。”因此,很多面点师都会开发、创新表演技巧,丰富山西面食文化。
俗话说,“世界面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12年的时候,在山西的大宁县生活了有四个月的时间,那四个月是我这辈子的噩梦,我
是搞工程的,但是我属于预算这一部分,我被单独的用所谓的特殊高级待遇,请到了那
里,帮一个老板做一些列的投标,住的事最好的地方,车是最好的车,我开了几年自己
的破帕萨特,到那老板直接扔给我一把路虎行政版的钥匙,这种惊喜跟我后来的遭遇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板不管饭,随便吃,爱上哪上哪吃,到时候把发票给我就行,我上哪吃去,哪里有高
大上的地方啊,关键我还是那种不善于蹬鼻子上脸的人
于是乎几乎所有的小饭店都让我吃遍了,吃面这事,吃一次那是因为新鲜,吃两次因为
觉得还行,吃三次就是无奈了,如果第四次第五次那基本就是别无选择,也不是没别的
选择,我是想说,让一个专门做面食的地方,做一些别的省份的菜,就算做出来也是惨
不忍睹的,相比之下,还是吃面吧
山西流尖面,山西酒窝面,山西包皮面,山西焖面,山西刀削面,山西拉面,山西高粱面蘸糊
糊,山西家常炒面,山西莜面饺子,正宗山西风味打卤面,三晋过油肉炒刀...,四个月的
时间我瘦了17公斤,一辈子的噩梦 |
|
b*****n 发帖数: 4122 | 37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
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
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
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
面、拨鱼、剔尖、河捞、猫耳朵、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
、烧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
|
O*******o 发帖数: 7091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bettycn (puk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山西面食种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6 20:05:07 2011, 美东)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
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
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
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
面、拨鱼、剔尖、河捞、猫耳朵、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
、烧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
|
d*********2 发帖数: 48111 | 39 玉米糊糊还行, 干粮很难吃.
现在忆苦思甜吃窝头.
我小时候连吃三天窝头就造反.
小时候作为城里人粗粮可没少吃, 像山东浙江这种富裕农村的同龄人都没吃过粗粮.
高粱面是消失最早的, 80年代初就没有了, 我的印象都很模糊.
这里吃过高粱面的不多了吧.
玉米面窝头吃到了上中学. |
|
发帖数: 1 | 40 高粱面窝窝头感觉没有小麦面好吃原因是高粱不含可卡因有效成份。
一边吸可卡因吃啥都觉得回味无穷。 |
|
h******k 发帖数: 15372 | 41 挑高粱出来是因为这个贸易量本身很小,而且是饲料,对民生和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用
来表面态度而已。
如果真搞大豆的话,可能就严重得多了。美国的对策要是一意要搞大升级的话,可那全
面停止出口任何农产品给中国,同时操纵世界粮食市场(最大的国际粮食贸易中心就在
芝加哥)造成全球恐慌性囤积,价格暴涨而惜售,导致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对国内因出
口受损的农民则有提高汽油中酒精含量等办法,甚至直接给农民按期望种植面积发钱。
这个粮食贸易战对美国的成本并不高,即使直接给农民发钱,这点钱也远小于中美的贸
易逆差。如果贸易战真打到这个程度,那么肯定是全面贸易战了,中国的对美出口贸易
可能会全部停摆,不可能仅限于粮食。 |
|
f**********r 发帖数: 2027 | 42 http://by0062.blog.163.com/blog/static/54170045201242394047379/
“得手得手真得手,酸菜丝丝抿虼蚪……”这是流传在山西阳泉地区的一则民谣。民谣
里所提及的酸菜抿虼蚪,总是能勾起了人们的食欲。这是那个物质馈乏的年代常做的一
种面食,原料现成,做法简单,吃起来软和爽口,同时耐饥易消化,繁忙的劳作后,做
顿酸菜抿虼蚪,方便快捷,几乎成为了那时家家农村主妇的拿手饭。近年来,人们崇尚
自然,又怀念起了那酸菜抿虼蚪,今天是周末,我特意亲自动手,再做顿酸菜抿虼蚪,
解解馋,过把瘾。
抿虼蚪是阳泉地区特有的一种面食,因形似蝌蚪而得名。制作抿虼蚪需要有专用的工具
——虼蚪床和虼蚪锄。一块凹形的长方形铁板槽上,均匀地排列着黄豆大小的眼儿,前
后有铁柄,用来架在锅上,就是抿虼蚪床了。还有一个手握的铁锄状器件,就是抿虼蚪
锄。这两种器具要结合起来用,就能擦抿出虼蚪来。
制作抿虼蚪多是用白面掺玉米面两面掺和,用筷子边搅和,边加温水,和成软面,将其
放在虼蚪床上,再用虼蚪锄在面团上均匀地抿过,软面受力后,就会从槽上的小眼漏进
开水锅里,只见两头尖尖的面... 阅读全帖 |
|
c**********o 发帖数: 193 | 43 我现在能想起来的:
白面,红面,玉米面,油面,高粱面(吃法不同的)
拉面,刀削面,猫耳朵,橄(not this word la, Gan3)面,
剔尖,擦尖,拷老老(油面作的,蘸酱),打卤面和切面,
揪片,蘸片子,河捞。
浇头也不一样,鸡蛋西红柿卤,炸酱是常备的;然后是
炒菜;醋是一定有的;也可以加芝麻酱,醋,酱油和油爆青辣椒什么
的。 |
|
g*****g 发帖数: 6798 | 44 张 东:中国的“特供”制度批判(之一)
作者:张东 文章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5/20/2011 10:31:53 AM
第一节 “特供”的含义与历史渊源
一、“特供”概念
所谓“特供”(注1),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指针对上峰的特别供应制度,
或针对上峰的特别供应行为,指的是特供制度或特供行为;另一含义则指通过上述供应
制度或供应行为而供应给上峰的产品,指的是产品本身。后者借用梁文道先生的话说就
是“特别制造以供应上峰的产品简称”(注2)。
结合到中国的“特供”操作或“特供”实践,用通俗的语言来讲,“特供”指的是为共
产党的领导干部特别制造、专门供应的产品,及其供应体系和供应行为。
这里的“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绝对安全(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第二要
高质量、高水准;第三要方便。为了做到这些,针对特供食品,“特供”体系从原料生
产、采摘、采购、监测、加工、制作、化验、包装、调运、配送、验收等各环节,都由
专职人员、专门车间、专用设备、专库、专车进行,以求“数量、质量、品种、及时、
安全”五个保证,一丝不苟、绝不松懈、全力以赴、万无一失(注3)。
二...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25142 | 45 凉粉也是一道很有名的四川小吃,通常以绿豆淀粉为原料,其做法为:
1) 准备绿豆的淀粉,在大卖场和超市里有卖。准备1个1/2杯的量杯
2) 盛出1/2杯的绿豆淀粉到小锅里,再用同一个量杯,倒6份凉水到小锅里,也就是说
,淀粉和水的比例是1:6,用什么工具来量并不重要,把比例弄好了就行。另外,关于
比例,有人喜欢1:5,有人喜欢1:7
3) 把淀粉和凉水搅开搅匀,也就是搅成水淀粉的样子。放到灶上,一边加热,一边不
停地搅动,等到锅里的混合物全部变得透明,就是好了,关火。注:关于搅动,一开始
水还没热的时候,可以比较慢地搅,等到开始热了的时候,就要不停地搅动。拿不准的
话呢,就从一开始就不停地搅动吧,呵呵,反正,力气也攒不下
4) 把加热完的混合物倒入一个容器里,慢慢凉却。全部凉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
地倒扣出来了。若是想凉得快一些,可以中间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凉后拿出。但是,
在冰箱里放久了的话,会比较硬,就不好吃了
5) 把凉好的凉粉扣出在切熟食的案板上,切成喜欢的大小,放在容器里。
6) 拌上喜欢的调料――四川人喜欢辣的,所以,放的是葱, 蒜,生抽酱油,香油,盐
,醋,辣椒油,拌匀以...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43051 | 46 荞麦面...
大概老三觉得只有小麦才算面,高粱面玉米面青稞面都不算面 |
|
A*********u 发帖数: 8976 | 47 剔尖又称拨鱼子,与其形象和操作方法而得名。是山西晋中、太原一带城乡日常食用的
传统面食。剔尖,是从碗或盘子里用筷子把面往外剔,剔到锅里,剔出的面形成两头尖
、中间圆、光溜的形状。剔尖原料多样,可用白面、豆面剔尖,也可用高粱面制作剔尖
,还可用几种面混合和在一起剔。食用剔尖时,应浇上浇头,拌上韭花、辣椒等小菜,
更显出剔尖的特有风味。剔尖具有筋滑爽口,容易消化,制作方便等特点。 |
|
A*********u 发帖数: 8976 | 48 ☆─────────────────────────────────────☆
AdvancedEdu (正版飞越重洋) 于 (Sat Jul 28 22:54:45 2007) 提到:
剔尖又称拨鱼子,与其形象和操作方法而得名。是山西晋中、太原一带城乡日常食用的
传统面食。剔尖,是从碗或盘子里用筷子把面往外剔,剔到锅里,剔出的面形成两头尖
、中间圆、光溜的形状。剔尖原料多样,可用白面、豆面剔尖,也可用高粱面制作剔尖
,还可用几种面混合和在一起剔。食用剔尖时,应浇上浇头,拌上韭花、辣椒等小菜,
更显出剔尖的特有风味。剔尖具有筋滑爽口,容易消化,制作方便等特点。
☆─────────────────────────────────────☆
icebergzjw (小赌徒) 于 (Sat Jul 28 22:54:50 2007) 提到:
zan
☆─────────────────────────────────────☆
vickytt (小玮) 于 (Sat Jul 28 22:55:05 2007) 提到:
赞
☆───────────────── |
|
c*****3 发帖数: 1141 | 49 缘起
1958年的“大跃进”,由于工作严重失误,左倾错误在各个领域泛滥成灾,造成国民经济
失衡。伴随而来的是“大跃进”后期发生在全国(大陆地区)的空前大饥荒。
这场灾难同样波及“首善之区”的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很少遇到过的商品匮乏,食物短
缺,市场紧张。
然而,幸运的是,北京作为首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党中央采取非常措施,全
国各地区、各兄弟省市皆以“政治大局”为重,用行政手段压缩当地人民的基本需求,全
力以赴支援北京。居住在京城的平头百姓也沾了光,——最低生活水准得到维持,且远远
高于外省市居民生活水准,而此时神州大地饿殍遍野。
民以食为天
京城用粮全靠外地调入,自1959年以后,调入发生困难,越来越少。曾一度出现库存用粮
不够维持六天需求的紧急状态。当时全市人口不足400万(享用商品粮待遇的“非农业人
口”),遵照党中央指示:居民口粮低标准供应,把自1954年 “统购统销”后实行的居民
“凭证”供粮改为“凭票”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所谓“吃商品粮的”)每人按月
发放粮票。粮票分为:粗粮票,面粉票,大米票……粮食定量依年龄大小,因人而异,从婴
儿降生的3斤、少儿6斤、儿...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50 http://www.uux.cn/viewnews-44184.html
来源:神秘的地球
网站编辑:杨毅
时间:2013年2月24日10:34
几年前,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面条。据媒体报道,
面条是在一个倒扣在地上的陶碗里发现的,发掘者认为面条的成分是粟和黍,并推测面
条是经过反复拉抻面团做成的,很像今天的西北“拉面”。这个发现一经报道,立即引
起很大轰动,这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成为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发现。
最近发表的一份中美科学家的实验报告,对喇家遗址出土面条的成分和制法提出了质疑
。这份实验报告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发表的喇家面条照片是在发掘现场拍摄的,当
时看上去面条的形状还是完好的,发掘者把陶碗重新扣上送到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
研究者把陶碗重新打开以后,吃惊地发现面条“不翼而飞”了,碗内只剩下残留的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提取了6个分析样本,前面说的面条成分和制法的推论,就是
基于这6个分析样本。通过这份实验报告学界才知道,原来研究样本存在着这么严重的
缺陷。
中美科学家的实验包括两部分:面条试制和水煮试验;对水煮前和水煮后的面条...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