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高本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欧洲也有个中世纪,不过以前老师说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其实并不确切,中世纪有很多科
学的萌芽。我猜同样的说法也适合中国?只是欧洲的芽最后长成了大树,我们的芽好像
始终没有完全发育,直到被外力强行催化。另外中世纪虽然是宗教压迫,但我总觉得宗
教那种寻求绝对真理的精神和科学是一脉相通的,所以基督教能和古希腊思想结合成为
罗马国教,只是作为一种世俗组织就陷入政治冲突了。中国没有现实和理念绝对分离的
宗教性观念,研究的是人学,这跟科学精神很背道而驰似的。不过据pqwer说东西方的
最终理想都是天人合一……哈哈。
p***r
发帖数: 20570
2
通过偏旁部首,一些译音,诗歌的韵尾这些。所以说不靠谱。比如蓝和槛,声母一个是
l,一个是K(普通话是J),所以就有人猜想是上古汉语里是KL之类的复辅音。这个东
西主要是推测和猜想,没法子验证的。而且很多说法都未必自洽。
p***r
发帖数: 20570
3
这些音韵学家很多都是南方人,所以构拟出来的像南方话而已。其实你看朱子语类这些
书,固然有一些吴语和赣语成分,整体来说最像的其实还是官话普通话这一脉。照我看
,朱子说的恐怕还是类似于今天的赣普或者吴普。。。
客家语言也并不是很古老,粤语和吴语年头也差不太多。大家各自都包含了不少非华夏
语的成分。
p***r
发帖数: 20570
4
推荐一本书,经学大要,基本是钱穆晚年的讲义编成的。
p***r
发帖数: 20570
5
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其实。好比国家衰落,军备废弛,这不能怪文学家艺术家不靠谱。
好比中世纪的和尚们研究神学,后来欧洲有了地理大发现,找到大量金银,再通过贩卖
奴隶,阔了,能研究科学了,这不代表神学和科学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在另外一个平
行宇宙里,也许郑和发现了新大陆,金银矿,也搞搞奴隶贩卖,然后阔了,也搞出了科
学,然后西欧就有人会说看人家经学讲究格致致知,所以才能发展出科学,我们的神学
从根子上就错了,是反科学的。。。
p***r
发帖数: 20570
6
这个我也半点儿都不信。论文明的毁灭重建,中国也没少发生。我觉得关键是地理大发
现,有了副基地。好比秦灭巴蜀,获得了副基地,大粮仓,才能统一六国。下一波文明
的角逐就看火星啦。
c**c
发帖数: 2593
7
嗯,我说的其实是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的观点。我最近刚听这书。
郑和下西洋那么浩大的行动,那么牛的超级舰队,皇帝失去兴趣一声令下就停了。相形
之下欧洲那许多小得多的国家之间互相竞争,没有统一的控制调度,争着向海洋开拓,
就搞出很多出乎意外的发现。哥伦布的探险,A轮融资先去忽悠葡萄牙,忽悠不动,因
为人看出来他的计算不对,往西走哪那么容易能到印度;再去忽悠西班牙,西班牙土豪
信了他的忽悠,掏了真金白银,结果让他误打误撞找到了新大陆。
M********c
发帖数: 11672
8
甘肃兰州、平凉、泾州方言是模拟夏朝古羌语吗?其实这个研究还是不全面吧,如果加
上青海四川的方言是不是更好呢?
刚刚才知道: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说:“姬周当是姜姓的一个支族,或者是更
大之族之两支。”传说姬姓周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
应是互为婚姻的两大集团。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周朝立国以后,把
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分
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
,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太公也是羌
人。
M********c
发帖数: 11672
9
语音的变化是个连续的过程,如果能分得更细些,应该很有意思。目前的古语都是指官
方方言吗?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交流因该也很困难吧?各地方言应该区别挺大的。
还有,视频里的读音很生硬,古人说话应该圆传连贯得多吧?
M********c
发帖数: 11672
10
关于民族起源,有很多说法,不知道哪个更接近事实,总结一下:
夏:源于中亚游牧民族,古羌。华夏民族的祖先。
商:起源于东方的东夷文化,浙江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商人生活在黄河下游,主要活
动范围在“四渎”之地(江、河、淮、济”),并以泰山为中心。以凤(鸟)为图腾。
尧和舜并契都是东夷之部落领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结合甲骨文的记载,史学
界认为商在今天的山东商河。商人后来西迁至中原地区,形成今河北河南的下七垣文化
。商朝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商朝后
裔分别居于卫、宋、朝鲜。
周:居于陕西的黄帝后代,半农半牧。位于商朝西方。
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则縞衣裳,短衣小袖。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
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
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
l*****f
发帖数: 13466
11
Hehe 是,宋代口语其实与后来白话非常类似。可是还是没法知道他们究竟怎么说的呀
。或者官话与方言本来就是并行的,可以说方言里可能有以前官话影响遗留,不能拿方
言来套?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佢,现在还在粤语里不在官话里,可见官话变化快
,方言古一点?
l*****l
发帖数: 5909
12
我记得有说法是郑和舰队因为技术限制只能贴着海岸线走。
l*****f
发帖数: 13466
13
好,多谢,我去翻翻看,不过估计我看不进去,一看经学就晕掉了
l*****f
发帖数: 13466
14
运气奇好无往不利顺便收纳所有美女派
l*****f
发帖数: 13466
15
嗯,颜与萧都是南方官话系统滴
l*****f
发帖数: 13466
16
运气不好呗,金,蒙古,后金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wh
发帖数: 141625
17
他的散文和回忆几乎处处是己非人,感觉有点过。但《八十忆双亲》那篇的英译十分中
正,一点没有中文原文的smug味道。我是看了英译非常喜欢,再去找原文读的。很诧异
两种语言会有那么不同的感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对中文比英文敏感。
wh
发帖数: 141625
18
不是说文学艺术家不靠谱,是这个社会制度只去培养文学艺术家……
为什么“阔了”就“能研究科学了”,你是说科学是用钱堆出来的?钱不是初始条件吧
,是扩大化的条件?我们的格物致知科学研究据说多为推纳,没有上升到理论?我感觉
偶然因素(比如地理大发现)和必然因素(文明区别)都有,东西方文明的区别也很明
显,西方的逻辑和个体性就是比我们强。我觉得这个对科学发展蛮有决定性作用的,但
未必直接决定军备、国力?自己没有发明的可以去拿或仿造别人的,只要思维开放,眼
界够宽……哈哈。

谱。
wh
发帖数: 141625
19
你以前还说关键是会磨镜子,造出望远镜之类的东东……你和calc联合写个登陆火星的
科幻小说吧。我昨天看了个city of ember的科幻电影,你们看过这个小说/电影吗?
wh
发帖数: 141625
20
群龙无首,吉——我也是从pqwer那里听来的……你们都是乱世枭雄……
wh
发帖数: 141625
21
越南话据说像广西话?似乎听广西人说起过,我再去打探一下。晚期中古汉语我感觉更
像闽南话似的,不过我不懂闽南话,哈哈,纯粹瞎掰……中原音韵和韩语我没听过呢……

30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我怎么也记得这个,好像说他的船吃不了深水?
wh
发帖数: 141625
23
也好,满足读者心理需求,哈哈。
wh
发帖数: 141625
24
哈哈,孟子委屈地说吾不得已也……他很尖利吗?我读的几章里面还没看到,就是好委
屈的样子,有才不得用,还老是被人误解……的确有点诡辩的味道,正正反反都能辩出
理来。不过也是百家争辩的风气吧,我看荀子也是辩得天昏地暗……他们都严厉声讨杨
朱,可是杨朱遇歧路大哭而返,多么性情中人啊……
多谢!是啊我就在想武科举不只是打擂台,一定要比运筹帷幄啥的。嗯,百度武科举的
第一人就是郭子仪,其他名字都不熟。可惜举行得那么少,不然武打比文试好看多了,
哈哈。
wh
发帖数: 141625
25
嗯,布鲁诺死了,但哥白尼没死……
p***r
发帖数: 20570
26
主要是没经济利益,太烧钱了,类似于美苏探索月球。
p***r
发帖数: 20570
27
不少戏曲用的是类似中原音韵的话唱的。京戏昆曲这些,大江南北大多还勉强都能听懂。

30
p***r
发帖数: 20570
28
类似于契丹的耶律和萧。
p***r
发帖数: 20570
29
这个渠在一部分吴语,大部分赣语里也都是第三人称的意思。不少人说渠就是其,也许
还是厥。
各期官话是有不少区别的。吴语,赣语,粤语应该是不同时期的带当地口音的官话。。。
如果上述说法是对的,我觉得普通话的厥也相当古老。因为就普通话发jue,J是浊辅音
,粤语赣语都是K,清辅音了。据说上古汉语大多是浊辅音。
另外,按说陕西话也有不少很古老的成分,很多方言恐怕还是缺乏研究。
p***r
发帖数: 20570
30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p***r
发帖数: 20570
31
这个,说好听了是雄辩。。。呵呵
p***r
发帖数: 20570
32
什么都不怕,就怕游牧民族有文化。。。
M********c
发帖数: 11672
33
两百年前的安徽方言。要听多了才懂吧?演京剧时两边墙上是打字幕给大家看的。我觉
得很方便,不看听不懂。

懂。
M********c
发帖数: 11672
34
闽南话和广西话我也不懂,广西话和粤语像不像?中原音韵就在你贴的视频里啊。

……
M********c
发帖数: 11672
35
总结下研究古汉语音韵三个方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最初的来源:羌语东夷的语言还有什么语言?这个怎么研究啊,都失传了吧?
当时的应用:比如戏剧,文学读本,音韵学书籍,诗歌,音译的外国语言,如梵语等
后期的去向:日语,韩语等有汉语发音的外语,闽南语等保留古汉语发音的方言。
原来羌就是姜呀。羌让我想起宁夏、西夏、党项……
嗯,想起了贺兰山下古战场,很想去看看啊。以前谁贴的那个张贤亮的贴子,他的影视
城就在那。
M********c
发帖数: 11672
36
叹,住这地方就这命运。
l*****f
发帖数: 13466
37
嗯,就是觉得那谁,齐宣啊梁惠啊,问他一句话,他巴里巴拉一大堆砸过来,好厉害呀
,能把人侃晕。嗯当时辩论的风气盛,那个啥稷下学宫估计天天口水横飞。不过钱穆还
是谁又说孟子他老人家木有参与稷下,谁知道呢
哈哈,总觉得拿郭子仪当武举出身的代表好怪呀。唐朝大批牛人都跟这个没关系。刚查
了下,明代似乎不少,俞大猷戚继光吴三桂都是武举。不过他们好象同时也是世代卫所
出身。摆渡应该列这几位嘛。看来明代武举比较兴旺。不过可能也不好看,就是射箭比
赛举重比赛啥的?
l*****f
发帖数: 13466
l*****f
发帖数: 13466
39
昆曲念白还比较容易懂些。不过现代的语调跟几百年前的估计也不完全一致
l*****f
发帖数: 13466
40
是的是的,滔滔江河~
l*****f
发帖数: 13466
41
想起来旧五代史这一段很好玩,契丹萧氏
蕭翰者,契丹諸部之長也。父曰阿缽。劉仁恭鎮幽州,阿巴曾引眾寇平州,仁恭遣驍將
劉雁郎與其子守光率五百騎先守其州,阿缽不知,為郡人所紿,因赴牛酒之會,為守光
所擒。契丹請贖之,仁恭許其請,尋歸。阿巴妹為安巴堅妻,則德光之母也。翰有妹,
亦嫁於德光,故國人謂翰為國舅。契丹入東京,以翰為宣武軍節度使。契丹比無姓氏,
翰將有節度之命,乃以蕭為姓,翰為名,自是翰之一族皆稱姓蕭。契丹主北去,留翰以
鎮河南。
l*****f
发帖数: 13466
42
厥更古老? 感觉诗经里常见。平时讲话从来没讲过.....

。。
M********c
发帖数: 11672
43
武举好像唐就有,但是不多,宋朝开始文武分家,武举日渐兴盛,文人不再习武,虽然
还习剑带剑。宋朝有少数几个书院是文武兼修,其它都是纯习文。武举大多是军人世家
参加。 到了明朝,武人就彻底被鄙视,没有地位了。唉,就是这么一步步衰落下去,
走火入魔的。
查了一下,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
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
”,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
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
舞刀、举石,合格者才考笔试。
p***r
发帖数: 20570
44
不是安徽方言。韵白是中州韵,中原音韵,专门给北曲配的一种语言,也并不是大家平
时说的话,好处是南北方人都勉强能听懂。。。京剧的韵白基本上混合的中原音韵,北
京话,湖北话等等。
p***r
发帖数: 20570
45
呵呵,攀附
p***r
发帖数: 20570
46
对,诗经尚书里常用厥,就是后来的其。
M********c
发帖数: 11672
47
多谢指正,我一直以为是安徽方言呢。
x*****i
发帖数: 1329
48
"能不能,什么时候和怎样达到目标,他全然不知,可是他知道拼搏是必须的,不停地
努力是绝对的。"
--这一句可以说是个人理解的 “为学日益...无为而无不为。"
以前好像读过高本汉的书,但忘了是啥了,常常忘事:)
x*****i
发帖数: 1329
49
所以我说,你说得更对,更符合高本汉的意思。重读一下“是” :)
x*****i
发帖数: 1329
50
两人都悲观而孔子更甚一些?还是,孔子悲观而高本汉乐观?:)
你觉得两人怎么个近似法呢?
这两个问题很小也太大,也不需要回答,很难有什么定论,咱们有时间思考思考就可以
了。总之,凡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人都是有些共同点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