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钱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n
发帖数: 2314
1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耿介耳:钱穆的三级跳
钱穆的三级跳
耿介耳
钱穆的学问,多是自学得来的。他真正的学历,只是到了中学。武昌起义后,学校解
散,钱穆因此辍学,随后便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小学教学。这可视为钱穆的第一跳。 执
小学教席,对于此时的钱穆而言,自然是基于最基本的生存。此“跳”虽谈不上高度,但
10年的时间意义非浅。其间,钱穆写了他的平生头两部著作,即《论语文解》和《墨子暗
解》,并向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投中了两篇文章,并且被予以极“隆重”地推
出,均破例使用了大号字,而且头一篇文章还排在了《学灯》的头条。第二篇文字发表的
同时,《学灯》因一直不清楚钱穆的身份,就刊发了告示,请钱穆将地址告知编辑。据说
,朋友们都劝钱穆不要把真实身份(小学教师)说出去,最好用小学附近的图书馆的地址
,好让编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隐逸的宿儒。钱穆当然没有隐蔽自己的身份,照直写了去。
但《学灯》并未来信,之后寄去的两篇文章,亦遂改为小字号了。钱穆大厌势利的人事,
再不给《学灯》写稿。 现在让我们反观这件事,倒觉得钱穆亦未尝没有误解了《学灯》
。头两篇文章发排时的重点处理,在当时的《学灯》实在已算得上难得难得了。钱穆的为
世人所知
d****o
发帖数: 361
3
来自主题: PKU版 - 聊聊钱穆(ZZ)
聊聊钱穆
作者:华新民
《华夏文摘》转载了《读书》杂志上的文章《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在这里想多聊几句钱穆。
鲁迅和胡适,大家都有所了解。至于钱穆,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怎样,
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对他的了解几乎都是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里的那篇
著名社论─《别了,司徒雷登》那里开始也在那里结束的:钱穆、傅斯
年之流,艾奇逊、司徒雷登这样的帝国主义分子寄于希望的民主个人主
义者。毛选的注解以及当年老师的讲解都没有说为什么要点这两个人的
名。当时胡适坚决跟国民党走,已经上了战犯的名单,傅斯年做过国民
党政府的官,也不去算他,为什么要把钱穆划到反动派那里去呢?想不
通。至于那顶“民主个人主义者”的帽子,对钱穆更有点文不对题。鲁
迅、胡适与钱穆,一个留学东洋,一个留学西洋,钱穆呢?不要说留洋,
连大学都没有上过,按现今的说法,叫作“自学成材”,是个地地道道
的“土产”学者;从学术主张上讲,他是个崇尊儒家的“国粹派”。说
什么也同“民主”、“个人主义”这些西方玩意沾不上边。即使到了今
天,儒学又成了祖国五千年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不断有人从中发掘出
各种各样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来,不过还没有听说
s***n
发帖数: 82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z 钱穆论略
钱穆论略
梁 心

关于钱穆先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如汪学群所著的《钱穆学术思想评传
》,对先生毕生之学术研究条分缕析、一一作评。此书把先生界定为史学家而非“
新儒家”,认为“钱穆的史学是文化史学,其重心是学术思想史”,故此书将先生
著作分为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及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学术史
研究,并从中特别提出其历史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特点,作详尽说明。由于此书将先
生身份定义为史学家,故将先生如《朱子新学案》等书归于学术思想史著作之列,
而对于其如《晚学盲言》等书则归入文化著作。另外,钱穆先生的两位弟子余英时
(其书《钱穆与中国文化》)、严耕望(其文《钱穆宾四先生与我》、《钱穆宾四
先生行谊述略》)亦基本持此观点。此一说在学界几成定论,只是由于先生治史学
之路数尚有所不合于现代史学之规范而或以意义含糊之“国学大师”名之。另一种
则把先生视为新儒家。这一看法在大陆学界几乎是由罗义俊坚持,在海外唐门、牟
门弟子亦表示赞同。在《现代新儒家学案》等书中,罗义俊皆撰文指出先生乃是“
兼治四部,儒史并进”,“虽可按哲学、史学与文化思想等分解言之,究其总体,
则仍是中国传统的
l*******u
发帖数: 2496
5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深刻揭示“清朝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谈论满清朝
在别处偶尔看到有人推荐国学大师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找来看,对中国历史
有了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梳理,受益匪浅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
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
钱穆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
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八年,先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
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
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
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秋天,钱穆答应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1950
w*******e
发帖数: 15912
6
沈从文、华罗庚、金克木、启功、齐白石都是什么学历?
NB银物木有妈死拖,打狗拖,照样NB闪闪,秒杀码工千老妈死拖打狗拖们。
http://www.qinghetao.com/3143.html
小青 2014-02-24 21:47 0 刘半农 华罗庚 启功 梁漱溟 沈从文 金克木 钱穆 陈寅恪
齐白石
有这样一些大师,他们在学问上广采博纳,博大精深,学究天人,但在学历上,却只有
很低的认证。
国学大师陈寅恪
曾留学美、日、德、法、瑞等国,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主
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佛经之比较研究。陈寅恪先生的正规学历是吴凇复旦公学毕业,
那时的复旦公学还不能算作正规大学,也不授予学位。陈先生自己认为,该校相当于高
中程度。1925年,陈寅恪留学归国后就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
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之一,被誉为“教授的教授”。
据记载,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
位?”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
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7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0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钱穆书法之“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5:13:36 2013, 美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3
news.guoxue.com
国学资讯 / 史海回眸 / 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
2008-06-12 项念东 博览群书 点击: 3135
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不乏学术论争,同行之间尤然。而所有本于学术探讨的论争,无
论激切还是温和,自然都会有益于学术的发展,值得后人重视。但有些隐而未发的学术
争论却不易为人所关注。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梳理这些隐藏的、从未公开化的论争史料
,对于深入研究潜在论争双方的学术思想以及一个时期学术的发展路线,显然是有价值
的。本文要谈的,即是陈寅恪(1890~1969)与钱穆(1895~1990)这两位史学大师之
间的一场从未公开的学术争论。
一、《师友杂忆》对“陈寅恪学术”的回避
钱穆以平实而雅洁的文笔追述其七十年间的师友往事,留下了一册兼有文章意趣和史学
价值的《师友杂忆》,且明白告诉世人“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
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44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以
下简称《杂忆》)。实际上,钱穆著此书虽系追忆师友杂事,但多有月旦当日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书法之“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坐》诗,写于安徽滁州。诗中一片清明夜景,“幽人”、“孤往”
、“猗兰” 皆有孤高之意(琴曲《猗兰操》传为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见隐谷中
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自感生不逢时。王阳明写诗之前被贬贵州;钱穆则自放香
港),感觉钱老先生自伤怀才不遇,也自勉...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书法之“谜”
前一阵认识了一位五六十年代去香港新亚书院支教的美国老人——新亚书院是1949年钱
穆离开大陆去香港创建的学校,最初租用新界某厂房的二楼,学生多为国内逃难过来的
穷人,没钱交学费,晚上睡在教室外的楼梯和走廊上,十分艰苦。钱穆四处奔走筹款,
并把自己的稿费版税捐给学校,极受师生爱戴。凭他的名声,新亚得到多方援助,之后
又和崇基等几所教会学校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之前香港只有一所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
话说这位老人1958年从耶鲁毕业后去新亚书院义教英语,与钱穆相识。1960年结束教职
回美之前,钱穆挥毫泼墨送给他两幅字,附照如下。一幅是长诗: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查为王阳明《龙潭夜坐》诗,写于安徽滁州。诗中一片清明夜景,“幽人”、“孤往”
、“猗兰” 皆有孤高之意(琴曲《猗兰操》传为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见隐谷中
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自感生不逢时。王阳明写诗之前被贬贵州;钱穆则自放香
港),感觉钱老先生自伤怀才不遇,也自勉...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1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胡适和钱穆,两个人治学风格迥然,很多观点差异甚大,见面就吵架。当然两个人都是
学术巨匠。就对中国古文学看法而言,两个人很多看法几乎相对。但是对于诗歌却有一
些共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观点,摘抄下来。或许有一些启发。
胡适认为唐代以前的诗,包括《诗经》,就是大白话。既无章法,也不押韵。例如大风
歌,又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钱穆有稍微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诗经》虽出自民间,但是是经过官方
雅化过了,其文字音节均已经过改动。我比较倾向钱穆的观点。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汉代有没有诗?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古诗十九首》
是汉末的,有人说不对,《古诗十九首》是后人所作。这存疑,我现在也没搞清楚。但
是按照钱穆的观点,汉代的韵文,应该算是诗,至少算是诗体散文。胡适把汉代韵文更
是贬的一钱不值,什么虚伪僵硬,阿谀奉承,空洞无味都用上了。还用了王充的评价“
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至建安新文化运动,五言和乐府的兴起,民间文学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文风直白朴
素,多变亦有活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暮,去日苦多。”这个时候...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之误解。我们若要平心客观地来检讨中国文化,自该检讨传统政治,这是我想写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第一因。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你好快,我刚去改了改帖,长沙的医院和医学院是叫湘雅,不是雅礼,我刚刚混为一谈
了。
对,钱穆50年冬去台湾,本来想要钱,但看政府上下都吃配给米,饭食粗糙,“深受感
动,念总统高年亦进此米,余等稍涉艰难,何敢直率以告。”直到别人问起新亚,他才
照实说了。别人就跟总统说了,总统口谕给钱。因为行政院出钱要由立法院讨论通过,
就决定先从总统府办公费中拨款。后来钱穆没再向行政院要钱。耶鲁和他合作之前“面
试”了几个问题:第一问他办校是否反共,他说只为办学,不专为反共。第二问他是否
得到台湾政府补助,他说是总统以私人关系从总统府办公费中拨款相助,不是政府正式
补助,以后也不会再要。感觉他们当时都想避免涉入政治,所以钱穆选择在香港办校,
台湾几个大学邀请他都没去。不过比起大陆他更亲台湾,蒋公对他一直很好,还把政府
房产拨给他造楼住。就是手续不全,后来被陈水扁抓住把柄说有奸情,钱穆愤而迁出,
三个月后去世,挺让人叹息的。再后来陈水扁道歉了,可也晚了。
哎你那同学为啥说大块矿石都是陨石,地里长不出来?
wh
发帖数: 141625
1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我也赞同钱穆关于诗经经过官方雅化的观点。
说贵族是诗的敌人,可能不如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希腊文化是贵族创造的,诗歌
、文艺要有闲才能创造,那时候有闲的都是贵族。脑力游戏玩多了就钻牛角尖,就是你
说的玩坏了。

是学术巨匠。就对中国古文学看法而言,两个人很多看法几乎相对。但是对于诗歌却有
一些共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观点,摘抄下来。或许有一些启发。
风歌,又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钱穆有稍微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诗经》虽出自民间,但是是经过官
方雅化过了,其文字音节均已经过改动。我比较倾向钱穆的观点。
》是汉末的,有人说不对,《古诗十九首》是后人所作。这存疑,我现在也没搞清楚。
但是按照钱穆的观点,汉代的韵文,应该算是诗,至少算是诗体散文。胡适把汉代韵文
更是贬的一钱不值,什么虚伪僵硬,阿谀奉承,空洞无味都用上了。还用了王充的评价
“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朴素,多变亦有活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暮,去日苦多。”这个时候两晋
之下,八代之衰,中华文明遭受重大挫折。但民间歌谣还敕勒歌,亦有生命力。直至唐
代诗歌...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77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沫若抄袭了钱穆了吗?
余英时是钱牧的学生,自然会为钱穆说话。郭沫若和钱穆史观不同,能抄袭到哪里去?
抄钱穆的史料?
h***y
发帖数: 117
21
呵呵,你这就是以钱穆之短,诋毁钱穆之长了。钱穆关于中西的比较固然有不对的地方
,但不是他的主
要贡献。他的主要贡献是系统的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和政治,这方面他还是出类
拔萃的。
z***c
发帖数: 2959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饶毅 钱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nprc (Shre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饶毅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6 19:42:48 2011, 美东)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钱氏名落孙山。1966年始获提名,钱氏耻而不受,并愤愤
表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
预其数!”两年后,钱氏始同意列名院士。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就是未能当成中央研
究院院士。日后李敖认为这是不公道的,他说:“钱穆的理学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
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j******n
发帖数: 21641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 朱学勤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4 16:57:43 2010, 美东)
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朱学勤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
是怀疑、疏离,甚至有些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
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
态读物,你能够读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
于教科书的灌输,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
有经过选择的热爱,与包办婚姻有什么两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
足。80年代一来,有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第三者打将进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
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常。
S***n
发帖数: 2932
2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不同意“两晋之下,八代之衰,中华文明遭受重大挫折”。。。其间胡汉分治,江左文
化上的发展非常
巨大,以我半文盲的程度来说,倾慕之余,也为之惋惜。
现在举两个例子说明。
一 玄学
玄学历来不受重视,甚至被认为清谈误国。
这当中自然有实际的成分,纯学术上看,两晋南北朝发展的玄学却很值得讨论。
中国大部分时期儒家独大,然而包括诸子在内,大部分的特点都是缺乏形式体系,缺乏
形而上的讨
论。
玄学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形而上讨论,其热烈,规模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的
言、意之辩,
已经不仅是文学上的讨论,而且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哲学问题。
得到的结论和成果也远非先秦诸子白马非白之类讨论能比。
人们说王羲之以字掩其人,王阳明以人掩其字。魏晋名士又何尝不以其越礼放诞之行而
掩其真识灼
见?对此,我感到万分遗憾!
嵇康的小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阮籍咏怀诗之类完全不能代表他们在文学、哲学
上达到的程度。
竹林七贤,文人雅士,络绎奔会。不仅是审美享受,他们却有惊警超俗的想法付于文学。
我以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衰微的直接后果:地方世族势力空前膨胀,几乎与
中央政府分庭
抗礼。
出身世家的文人,因...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2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这帖子不错。讨论有意思。大家都严肃的可爱。

是学术巨匠。就对中国古文学看法而言,两个人很多看法几乎相对。但是对于诗歌却有
一些共同观点,也有一些不同观点,摘抄下来。或许有一些启发。
风歌,又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钱穆有稍微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诗经》虽出自民间,但是是经过官
方雅化过了,其文字音节均已经过改动。我比较倾向钱穆的观点。
》是汉末的,有人说不对,《古诗十九首》是后人所作。这存疑,我现在也没搞清楚。
但是按照钱穆的观点,汉代的韵文,应该算是诗,至少算是诗体散文。胡适把汉代韵文
更是贬的一钱不值,什么虚伪僵硬,阿谀奉承,空洞无味都用上了。还用了王充的评价
“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朴素,多变亦有活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暮,去日苦多。”这个时候两晋
之下,八代之衰,中华文明遭受重大挫折。但民间歌谣还敕勒歌,亦有生命力。直至唐
代诗歌有了空前的发展,为什么会有大的发展?李白古风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这是什么意思呢?因...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8
26
来自主题: PKU版 - 聊聊钱穆(ZZ)
钱穆从十七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后来又当中学教师,整整十八年
之久。其间刻苦自修,勤于著述。他三十五岁的时候被熟人推荐
给顾颉刚,顾读了钱穆的'先秦诸子考'以后极为赞叹,随即推荐
到燕京大学接替自己去中山大学后留下的空缺。钱到北京之后又
在北大兼课,由此开始了他国学大师的生涯。
余秋雨说 '中学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不知什么原因
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 这根本没有什么奇异的。在大多数
的例子里都如钱穆一样,是先当了语文教师,然后成了优秀的学
者,而不是先出名成了学者,才去当了语文教师。
s**d
发帖数: 18498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TheRoad 讨论区 】
发信人: szbd (小破猫), 信区: OnTheRoad
标 题: Re: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论清朝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0 23:08:25 2008), 转信
我疯了,钱穆就这个水平?
1。那人叫岳钟琪,不叫岳钟麟。还有他前任年羹尧都是汉人阿。这俩人掌清军主力的
军权加在一起几十年呢
2。三藩不是汉人?虽然被剿了,那可比总督还大呢
3。就算三藩不算,康熙年间于成龙任两江总督。雍正年间李卫任两江,直隶总督,汉
人总督多了,别说巡抚了。整个清朝肯定是汉人总督多。
4。什么曾左李胡中兴以后汉人总督才多,太平军攻入南京宰了的两江总督陆建赢就是
汉人阿。提拔左宗棠干掉石达开的骆秉章,四川总督,也是汉人阿
对了,还有小天才大儒阮元,34岁当了浙江巡抚,没多久当了总督,好几任不同地方的
总督,活了80多,差不多当了30多年总督
后面的呆会儿再说
S********8
发帖数: 446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俺没觉悟,看得都是盗版,错字很多,倒是觉得当时余杰很热血,也顺便觉得钱穆是老
学究,所以到没有好好看钱穆写的书,惭愧啊
S****t
发帖数: 2183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idRat (I am Sid .),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史大纲-前言》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0 10:58:51 2010, 美东)
《国史大纲-前言》
钱穆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
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
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
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
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
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
h***y
发帖数: 117
30
朱学勤: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作者:朱学勤 发布时间:2010-1-20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
是怀疑、疏
离,甚至有些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
态读物,你能
够读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于教科书的灌
输,那就去读
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有经过选择的热爱,与包办
婚姻有什么两
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足。80年代一来,有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
第三者打将进
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常。经受了80年代的冲击,还固
守原来的状
态,并不令人尊敬,而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80年代结束,所有搅动起来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这时逐渐对鲁迅发生回归,发生
亲近。此时回
归,可以说是痛彻心肺之后的理解。他那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
z***c
发帖数: 295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饶毅 钱穆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钱氏名落孙山。1966年始获提名,钱氏耻而不受,并愤愤
表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
预其数!”两年后,钱氏始同意列名院士。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就是未能当成中央研
究院院士。日后李敖认为这是不公道的,他说:“钱穆的理学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
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发帖数: 1
32
钱穆做的比较正统,他的方向其实在当今史学界已经有些“过时”了,现在史学研究的
热点是“民俗史”“智力史”“个人生活史”等等“非正统”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作
民俗史的呂思勉,做宗教史的陈垣,对现代历史方法论推动很大的顾颉刚,都比钱穆要
更符合潮流一些。
当然,他们都是伟大的历史学者,说谁第一没有意义。
wh
发帖数: 141625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论《水浒传》摘录/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论《水浒传》摘录/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7 23:50:01 2011, 美东)
http://tieba.baidu.com/f?kz=541245864
【评论】《中国文学论丛》论《水浒传》摘录/钱穆
望天雨雨
1楼
施耐庵两避张米之招,《水浒传》开首一王进,夭矫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即为作者自
身写照。晁盖宋江,志在草莽,皆非
官逼。关胜呼延灼卢俊义辈,则受盗逼,而非官逼。耐庵此作,自有影射。若果山泊一
堂忠义,则耐庵将奔赴之不暇,何有
闲情逸趣,在兵荒马乱中,匿草泽间写此书。事过境迁,后人不晓,乃谓其身在元,心
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此岂懂
得耐庵当时之心情。惟金圣叹差能从文字上得窥悟,然亦仅知《水浒传》并不同情宋江
,乃不知元明之际一辈士人之内心,
而施耐庵乃其中之一人。故知人论世,事不易为。而耐庵之身遁草泽,心存邦国,《水
浒传》虽是一部社会下层文学,而实
带有中国传统政治上层文学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论《水浒传》摘录/钱穆 (转载)
看来钱穆很符合传统儒家的做法。现在的阐释学派也是注重读者的发挥,不过文本及其
产生的历史环境毕竟是固定的,太离谱的发挥也不会被人接受。孔子讲诗不知道有没有
太离谱的;钱穆这个发挥似乎还比较符合历史。明初杀戮很厉害,让人辟易。清初也不
稳定了一阵,对汉族士人一会儿安抚一会儿杀。不过顺治、康熙的主流政策都是安民养
生,所以慢慢赢得人心。
S***n
发帖数: 2932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以前发过一个红楼梦的帖子,表达了对红楼梦的负面情绪,当时引来很多诘责。
还有疑问,其中有几个包括:不知所云。因为几个抱怨不知所云的同学(或者已经作老
板的。。。)
似乎是有读完我很烂的长文才发的议论,我印象特别深。当时没能力讲清楚我的想法,
但是一直心怀
歉疚,觉得浪费人家时间。
昨天刚读到钱穆的一些评论,觉得豁然开朗,系统解释了我模糊的想法,不知道版上什
么行情,但是仍然想在这里post。如果那几位同学有能看到的,就太好了。
此外,钱的论述包括但不限于红楼梦,兼述别家,我觉得即使是淹留中区的俗人也很受
益。提前讲一下,我为什么要来作这件事呢?用梁的话讲算是“心难自昧,理不容屈”
吧。
下面"..."是钱的原文(见《中国文学论丛》):
"...元明之际一辈士人之内心,...而耐庵之身遁草泽,心存异邦,《水浒转》虽是一
部社会下层文学,而实带有中国传统政治上层文学之真心情与真精神,而且有激烈浓重
之致。...
《三国演义》所写政治上层,而内容又全属社会下层。。。说者每以《水浒传》《三国
演义》与《西
游记》《金瓶梅》并称四大奇书,谓是明代小说中四大巨著。其实后两书已逾两百年,
明中叶之升...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8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红楼梦应该是中国历史,世界文学上也罕见的吧,第一部真正不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的文学作品,且不论美学和文学价值,即思想上也是颠覆性的。
是钱穆自己太狭窄了吧?历史学家来当文学评论家,对非所长的领域发表看法,出言本
来就应慎重的。 真正的文学从来只是属于心灵的,无法简单地用社会,历史等来解。
是帮助深陷欲望之苦的人一点点的摆脱吧,是帮助人去了解别人的生活和生命吧。
曹雪芹的父亲,也是品行和才华极高之人。每次曹父出门,随时必拿书来读,随从很不
解,问公这么好学啊?曹父説“我是以书遮面,因我不忍见百姓每次见我都要站起来”
。当时曹父与江宁知府水火不容,然而当该知府被别人参而不要定罪时,唯一密奏力保
这个知府的是曹父。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的曹雪芹,仅仅是写一部爱情小説?有这样才情,富贵,灵性,至善
的积累而能写出红楼梦的只有曹雪芹了。我觉得仅仅把红看着爱情小説远末解得作者的
其中味的。曹雪芹所表露的谁解其中味,我想,大概是像道可道,非常道一样,不好説
,説出来就不是这个意思了,要人结合自己的积累和知识慢慢体会。所以梁淑溟在晚年
被问到喜欢哪部文学时,説红楼梦,説越读越有味道。他没多余的评论,但我...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932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不开玩笑:根据钱故乡地理位置猜的...
江南居神州十分之一,偏于一隅:一方面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必须归附中国,政治文
化必须与中国
应和;另一方面,常常能避开中原战乱和来自异族的倾扰,有机会保存一部分中原传统
(从而有些深
固难徙),又会产生相对中央独立的地方(经济)势力。
两方面合起来,政治文化上需有能“辅弼(中国)贤君"号令天下,但是又“舍我其谁
”,有“独立姿
态”的士人精神。
这种需要根本还是来自地方家族利益,而不是中国的国家或民族利益。
我觉得儒家积极入世,不用则藏的观点;以及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能满足地方势力处理
和中央政劝关
系的需要。
所以是“狐假虎威”。
回到post原文,我其实看不懂红楼梦,会觉得钱穆这文特别有趣,是因为他令我看到从
正统儒家的雅
正观点,会怎样看待某些作品,从而能够揣测易代中儒家会采取什么态度。
而归根究底还是好奇儒家怎么处理士人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如果跳出地方,我也好奇,钱穆对于像王阳明这样罕见的全能大儒也不免被廷杖侮辱是
什么态度。
f*******e
发帖数: 785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其实,我是非常喜欢和尊重钱穆先生的。。。
但是,他是一个没有完成现代化的人。。。所以他读不出《红楼梦》的好。
如前面网友所言:《红楼梦》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爱情这么伟大?卿卿我我、琐碎不堪、毫无价值!
其实,爱情是一个公共话题、社会话题。
1.人性的解放----一切的目的,都只在于实现人性的舒展和幸福。目的不再是西方的神
,也不是东方的官/国。
2.人人平等,尊重弱者---只有真正的男女平等实现之后,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爱情。
男女平等里蕴含的理念,就是人人平等,无论其贫富、强弱、智愚、高下。由此,在观
念里,衍生而来(并且在现实中也一步步实现了!),就是尊重儿童、保护弱者、保护
少数民族和少数派,乃至全民公选、个体自我决定的权利。
而这,就是“文明”的精髓,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对什么是“文明”,钱穆有很多阐述和深刻的见解,却对《红楼梦》里的"文明“看不
见。
由此可见,爱情,更是一个“文明”的话题。
没有真正“文明”的社会,很难有真正意义的“爱情”。
钱先生最后娶了一个年龄远远小于自己的学生。
让我想到旧时代有钱有权的人老年纳妾。妄自揣测先辈的私人生活是不大好的。。。
但是,...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 有关 红楼梦 片段
红楼梦是有价值的,钱穆是看不上曹雪芹。
不过钱穆的文笔比曹雪芹差了十万八千里。
钱是笑曹立意太浅。因为钱是学者,喜欢指出文化的发展方向。曹是文人,喜欢玩弄文
字。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送给蒋介石还差不多,钱穆后来定居台北,49年离开大陆后没回去过。85年苏州建城
2500年纪念时钱钟书给钱穆写信请他回去观礼,他没回信也没去。他对家乡特一往情深
的人,真让人叹息。
wh
发帖数: 141625
4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我本来以为是在香港写的,因为那位老人说是结束教职、离开香港之前钱穆写给他的。
看你说的我又去研究了一番,的确前一幅字的落款的意思是在美国送的噢。我回头再问
问他。钱穆在回忆录里说,在纽黑文碰到吴纳孙(鹿桥,《未央歌》的作者),在旧金
山碰到张君劢、蒋梦麟、张充和傅汉思夫妇,在西雅图碰到萧公权、陈世骧、夏济安等
。看这些名人八卦很有意思。不过我从新亚得到的答案是从落款形式来的,不是指别的
人。新亚其实也是猜测;我本来也想向懂行的人求证一下。
wh
发帖数: 141625
4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钱穆书法之“谜” (转载)
钱穆的新亚书院生存下来,耶鲁出了大力。直到现在每年还有耶鲁毕业生去新亚教书,
学生交流活动也很多。耶鲁最早在长沙创建雅礼中学(雅礼比耶鲁好听多了噢)、湘雅
医院和医学院,49年以后外国人被赶出中国,所以耶鲁去香港台湾寻找合作。在台湾也
有一些项目,但不如香港新亚这个大,当时的耶鲁负责人说很受钱穆的人格感召。
n*******s
发帖数: 17267
43
钱穆先生一生以教育为业,他对教育的宗旨、为学与做人的关系、理想人物的培养等都
作过精彩论述。下文是钱穆于1959年5月26日在香港苏浙公学的讲演节选: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
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
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
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
,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
;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
当然,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他们都因做人有独到处,所以为后世人所记忆,而流传下来
了。世间决没有中了一张马票,成为百万富翁而能流传后世的。即使做大总统或皇帝,
亦没有很多人能流传让人记忆,令人向往。中国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吗?但其中大多数
,全不为人所记忆,只是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里有读书专来记人姓名的呢?做皇
帝亦尚无价值,其余可知。中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国留学、得... 阅读全帖
a*****c
发帖数: 3525
44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转)
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转)
试问这四十年来的知识分子,哪一个能忘情政治?哪一个肯毕生埋头在学术界?偶一有
之,那是凤毛麟角。
作者:钱穆

我在前提到中国知识分子,此乃中国历史一条有力的动脉,该特别加以叙说。
中国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厥为其始终以人文精神为
指导之核心。因此一面不陷入宗教,一面也并不向自然科学深入。其知识对象集中在现
实人生政治、社会、教育、文艺诸方面。其长处在精光凝聚,短处则若无横溢四射之趣

姑置邃古以来,从春秋说起。其时文化已开,列国卿大夫如鲁之柳下惠、臧文仲、季文
子、叔孙穆子,齐之管仲、晏婴,卫之蘧伯玉、史鳅,宋之公子鱼、子罕、向戍,晋之
赵衰、叔向、韩宣子,楚之孙叔敖、令尹子文、郑子产、吴季札,秦之百里奚、由余,
其人虽都是当时的贵族,但已成为将来中国典型学者之原始模样。他们的知识对象,已
能超出天鬼神道之迷信,摆脱传统宗教气,而转重人文精神,以历史性世界性,在当时
为国际性社会性为出发点。专在人生本位上讲求普遍的道德伦理规范,而推演到政治设
施,决不纯粹以当时贵族阶级自身之狭隘观念自限。但他们亦决不撇开人事,一往地向
广大
o**o
发帖数: 6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谈中国近代文人
钱穆提到新文化运动时,
的确是说过胡适本人并非文学家,
但这文学与文化相差甚远,
要说胡适对中国文化没有认识,
只怕钱穆是不会同意的。
他在国学概论最后一章里多次提到胡适的著作,
在子学研究上把胡适与梁启超并提,
说梁启超精密详备,
但在方法创新之上,还是胡适更见功劳。
关于新文化运动本身,
钱认为观念上的改革远高于形式上的改变,
所以他提胡适/陈独秀本身不算文学家,
也没有什么贬义。
j*****n
发帖数: 200
4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谈中国近代文人
是不是贬义我不便多说, 可是钱穆对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的八条口号是相当有意见的.
认为那些口号本身表明胡适并不明白中国"旧文化"的精神所在.
就是因为钱穆对于胡适在具体某些学术方面的成就能够客观的评介和肯定,
更让我觉得他在文学的大局上的认识也是中肯的.

不过
c********g
发帖数: 1106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书法之“谜”
特意百渡了一下这老夫子。居然阿扁还和他有过交道。
1990年,时任“立法委员”的陈水扁公开指责钱穆“占用市政府财产”,并强烈要
求台北市政府收回“素书楼”。钱先生深感受辱,曾叹道:“要是我再年轻几岁,
宁可到国外去流浪!”高龄96岁的钱穆,被迫于1990年6月1日凄惨地迁出“素书楼
”,因无法适应水泥丛林中的生活,两个月后,这位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即抑郁而
终,令人扼腕长叹。随后,钱夫人胡美琦女士将之归葬于太湖之畔。
c********g
发帖数: 1106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穆书法之“谜”
特意百渡了一下这老夫子。居然阿扁还和他有过交道。
1990年,时任“立法委员”的陈水扁公开指责钱穆“占用市政府财产”,并强烈要
求台北市政府收回“素书楼”。钱先生深感受辱,曾叹道:“要是我再年轻几岁,
宁可到国外去流浪!”高龄96岁的钱穆,被迫于1990年6月1日凄惨地迁出“素书楼
”,因无法适应水泥丛林中的生活,两个月后,这位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即抑郁而
终,令人扼腕长叹。随后,钱夫人胡美琦女士将之归葬于太湖之畔。
u**b
发帖数: 5366
4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接着写。诗,你从何而来,去向何方?你是什么模样?
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著作,对中国文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第
一位的。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来自于民间,老百姓的语言。诗是士大夫和老百姓
都可以欣赏的文学载体。古时候,和现在不太一样,大多数人是文盲。即使到了汉代,
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奏道,皇帝的诏书,不光老百姓看不明白,连小官吏自己也不是很
清楚。但是,汉代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是啥?民歌。上到皇帝,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
,有事没事就来上一段。上一篇举了一些例子。
既然诗是全民沟通的工具,那么思想家必然要学诗。不然如何传播思想?孔子删诗,胡
适认为部分诗经是后代腐儒之伪作。主要是内容过于唱高调了,不像是老百姓的语言。
孔子部分语言,也近于诗,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诗也。
言志,言理,言情是很难的事情。你这里哇哩哇啦的,别人很有可能无动于衷。故有,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就是说,你写的东西,没有文采,就不会被传颂,不会流传。
所以言志必须托于文。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喻情于美丽之
文字,故而流传。
这个时候诗的敌人来了。他们是贵族和腐儒。这些人整...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50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朱学勤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是怀疑
、疏离,甚至有点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态读物
,你能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于教科书的灌输
,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有经过选择的热爱
,与包办婚姻有什么两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足。80年代一来,有
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第三者打将进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
常。经受了80年代的冲击,还固守在原来的状态,并不令人尊敬,而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80年代结束,所有搅动起来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这时逐渐对鲁迅发生回归,发生亲近。
此时回归,可以说是痛彻心肺之后的理解。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所然
,后来方明白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