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 发帖数: 6980 | 1 我就是觉得两国"相似规模"的城市没啥好比的
greater
是专业领域衡量一个城市人口的首要指标,所谓的单纯city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人口统计
基本不具参考价值。(san antonio的city人口132万比波士顿和DC的60万多1倍,谁会
认为san antonio是比boston和DC更大的城市?)
“大农村”的都市化水准,非农业人口的比例都在中国北京上海之上。 |
|
b*****9 发帖数: 8922 | 2 ☆─────────────────────────────────────☆
romiwang (romi) 于 (Thu Oct 13 12:42:34 2011, 美东) 提到:
rt,2010年来美,在一个百万人口的中西部城市生活了一年多,我简单的给大家分析一
下中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玩。
衣
美国衣服同样牌子比中国一般便宜40%,但是款式单调些,比如levi,lee。某些牌子设
计好,和国内价格相差不大,如gstar,bape。奢侈品牌的衣服和包比国内要便宜。所
以从学生角度来说,便宜的衣服比较单调,贵一些的和国内相差又不大,基本打个平手
食
中餐不多说,美国完败,美式快餐也不多说,不健康不推荐经常吃。各国美食要比中国
的丰富且美味,因为没去过那么多国家就不评价是否正宗。自己做饭的话,食品安全比
国内有保障,菜品种类基本和国内持平。各人感觉水果有时略少,比如在我的城市夏天
没看见有卖荔枝的,后来在中国店找着了。所以从我来说,比较喜欢出去吃,偶尔自己
做,偏好中餐,美国在吃方面略输中国。
住
美国完胜,虽然ny什么的也很贵,但是大部分地方的房子都很便宜,中国是大城市很贵...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63 | 3 之前总说归上海,但仔细想想,其实说归浦东更贴切。
前面也提过,浦东已经像是另一个城市--可能更像多年前的深圳。这里的外地人,外
国人绝对远远超过老上海人,上海本地人也不认为浦东是地道的上海。街头巷尾,商店
超市,学校公司,我几乎还没有听见过沪语。当然老上海的风情,传统这里也是见不到
的。
一天晚上我在陆家嘴江岸看对岸的夜景,感觉很奇怪,虽然知道自己身在上海,但是觉
得另一边才是那个真实的多年来印象里的上海。
我以前也来过上海,但是如果让我海归到老上海,我可能真要犹豫一下,因为我一来听
不懂上海话,二来实在不喜欢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人群--就像在美国偶尔会喜欢去纽
约,旧金山之类的玩几天,但是若让我长住在那里,我想我顶多坚持几个月就会离开。
所以在湾区也是喜欢郊区,喜欢开车,喜欢有运动的空间,有散步的空间,喜欢有很多
的花草树木,喜欢安静。喜欢热闹了,半小时,一小时内可以到繁华就好了。
所以当初还是首选北京,但我回来考察,浦东转了个遍,发现我印象中的上海印象完全
颠覆了。
浦东(除了陆家嘴)的大发展,也就是这十年的事情,可以说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造
就了这么一个和上海隔江相对的新城。这块地... 阅读全帖 |
|
w**********l 发帖数: 8501 | 4 唉,都是井底之蛙,我认识的国内人里面:
1. 有平民进入领导阶层,但仍不愿意来美国定居的
2. 有出身显赫进入领导层,也不愿意来美国定居的,甚至不惜和妻子离婚来抗争出国
的。
3. 有平民做平民的,愿意来美国的
4. 有出身显赫地位显赫的,还愿意来美国的。
一种米养活百种人,愿意来美国,喜欢来美国,并不一定是因为讨厌中国推导出来的。
不少人还既热爱中国同时也喜欢美国。当然存在着那样一种人:既不喜欢中国/也不喜
欢美国/更不喜欢欧洲的普通人,更何况那些有条件的国内既得利益者呢。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像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那种沙漠地方,我敢说在股版大部分人眼
里,在那地方生活30年绝对还不如回国。很多华人生存的美国城市其实和国内的城市是
有诸多相似点的,像纽约和波斯顿这种地方,一直都是“人多,拥挤,热闹,人气旺”
的都市化象征,夜市里也会找得到通宵的酒吧。
有时候我发觉人们对揣测别人是否喜欢美国的动机和出发点都很盲目,觉得自己从小没
过上好日子所以推算出和自己类似成长阅历的人,就该义无反顾的喜欢美国,结论好像
就是不喜欢中国就必然能推理出喜欢美国,仿佛地球只剩下中美两国,没有其他地区可
选似... 阅读全帖 |
|
u****d 发帖数: 23938 | 5 ☆─────────────────────────────────────☆
mikeandlily2 (hehe) 于 (Fri May 27 20:19:47 2011, 美东) 提到:
两套房子原有面积折算进新房不用收费,一套在市区,一套在开发区,多出的面积折价
购入。父母都把钱准备好了,怎么还不拆,着急啊。换了新房继续一套居住,一套出租
,开来拆吧,我回去找个好地方买第三套房子,呵呵呵,爽!
☆─────────────────────────────────────☆
steve888 (Steve曾经曰过) 于 (Fri May 27 20:25:15 2011, 美东) 提到:
不要想得这么美。如果碰上市政动迁,或者重点工程。哭都来不及。
☆─────────────────────────────────────☆
mikeandlily2 (hehe) 于 (Fri May 27 20:27:25 2011, 美东) 提到: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我家附近本来要修一条铁路,可使当地农民满天要价,最后谈崩了
,铁路改道,那些农民后悔不迭,呵...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5435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veryad (厚德载物),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G20、股灾到房地产市场到2019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02:28:03 2016, 美东)
早想写些什么,只是似乎不合自己生活的时机,而且写这个吧,对个人没啥裨益。写进
行中的和将来到的人类社会活动是件高风险的事,一是容易越界,二是不容易写对,除
非该事件已经深度捆绑无法更改,不然修改计划是分分钟的事。但还是写吧。
G20已经过去一个月了。G20前我没说啥,至少没有在公开场合说,一是G20期间平民公
开抱怨也要承担刑事责任了,二是既然木已成舟,老百姓这时候嚷嚷只是授人以柄,白
白灭自己威风,搞不好还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咱也不干这于事无补的事。G20不咸不淡
得过去了,咱们可以展开说说。准备G20的那段日子,杭绍湖地区工厂提前半年禁产;
杭城居民逐户排查,封房赶人;小商贩小餐馆清理提前一个月关门打烊;G20期间农贸
市场等关闭,杭城相关小区居民断气禁止明火;杭州湾周边交通管制,安检全面升级。
基层公务员是首当其冲的,天天忙,周...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706 | 7 上海的弄堂风情
上海是一个在近代以后迅速崛起的国际大都市,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海在经济、文化方面
的发展,及其在都市化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蔡丰
明在《上海都市民俗》一书学林出版社中,对上海的民俗文化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以
下一篇摘自该书。
上海人往昔的居住生活中离不开弄堂。所谓“弄堂”,是上海人对于里弄的俗称,它是由
连排的石库门建筑所构成的,并与石库门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少年来,大多数上海人
就是在这些狭窄的弄堂里度过了日久天长的生活,并且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
化。
上海的弄堂是许多上海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每逢夏季来临,弄堂中便时时可见一支支
乘凉的大军。那些家中住房条件困难,通风设备较差的人家,早早地便将草席、长凳、躺
椅、竹榻搬到自己所住的弄堂口,用凉水冲洗一阵,然后怡然自得地坐在那里乘起凉来。
许多在弄堂里开小商店的,则将自己店门前的排门板卸下,搁上两条长凳,充当乘凉的用
具。此时的弄堂内,成了一个热闹、嘈杂,充满各种人情世态的世界。老人们大多是静静
地躺在竹榻、睡椅上,睡眼朦胧地摇着扇子,小伙们则大多是打牌斗棋,或者与朋友们聊 |
|
s***w 发帖数: 521 | 8 thanks. maybe the 填海 can also flat the mountains.
another point:
此外,市區一帶亦面對熱島現象,原因是都市化的面積不段擴展,而綠化面積又不斷縮
窄。然而,香港仍有不少地產商對於政府把大量土地劃作郊遊用途而非常不滿,當中以
胡應湘為其中的代表。他們指政府把土地劃作郊遊用途,白白浪費了香港珍貴的土地資
源。他們亦指這些土地若然得以開發,可以為香港帶來豐富的財政收入。然而,環保團
體卻指地產商的計劃是一種自殺的行為,因為若然現時的郊遊地帶都全數批與地產商作
發展用途的話,由於缺乏綠化面積為都市降溫,因為熱島效應的綠故,香港的地表溫度
將會高達50度,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
|
n*****a 发帖数: 169 | 9 别搞笑了,4大牛人的话你也信?论景色芝加哥确实不如温哥华,
论都市化,芝加哥赢温哥华几条街 |
|
N********n 发帖数: 13236 | 10 我去过浙江,杭州菜也是都市化了,沿海的那些小地方所谓著名海鲜,咸得要死,不喜
欢。馄饨还加酱油???ft |
|
s*****e 发帖数: 3398 | 11 喜欢APT的风格。更有社会化都市化人性化的气息。宁静致远的居家生活有什么意思啊
! |
|
c**********g 发帖数: 1607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Zephyre (GorgeousGeorg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谈谈美国各地的优缺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7 11:20:07 2012, 美东)
===============================
南加
天气:8分,近年越来越热,现在1月份居然有三十度,七八月也经常晒得要死,尤其是
稍微内陆一点的。总体还是好的,但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好。
自然灾害:5分,大地震始终是个威胁,而且迟早要发生。
工作:7分,貌似IT类、金融类都一般。但好在LA地区经济多样化。
住房:7分,南加处少数豪宅区外总体不算贵。洛杉矶和圣地亚哥价格都还合理。
生活:7分,对中国人来说比较方便,也便宜。但城市格局太分散,做屁大点事都要开
车,没有都市氛围,其实就是个大郊区。
治安:8分,暴力犯罪率在美国各大城市里算比较低的。
==============================
北加
天气:9分,比南加好,夏天凉快些。什么三藩夏天多冷那是被人乱夸张。但温度太单
调,没四季感,不... 阅读全帖 |
|
f**x 发帖数: 99 | 13 台湾地方官不轻松:害怕民意批评选票流失(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09:43 国际先驱导报
朱立伦评价自己最大的优势,不是天分,而是努力。
再过半个月,台湾“五都”新市长就将履新。经历了11月27日选战洗礼之后,五个
大都会的新掌门人看上去都自信满满。
对多数大陆人来说,除了远远地眺望台湾岛内的选举,还有一个疑问无法绕过:那
些之前在选战中刀光剑影较量的候选人,在当选县市行政首长之后,会怎样治理所辖地
区,又会如何回馈和服务于当地百姓?选举,究竟会给台湾地方县市的治理模式带来怎
样的变化?
而当我们把视野转向宝岛深处时,又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陆的种种。没错,探究
海峡彼岸的奥秘,其实也是在审视海峡此岸的今天
在台湾,当官一点不轻松
选举的体制下,面对质疑、甚至是公开羞辱,台湾地方父母官能做的首先就是到“
第一线”挨骂,然后诚恳地道歉,再赶快把事情处理好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郑文、李景华发自上海、台北
一周以来,“五都”选战的硝烟伴随着大大小小谢票活动的落幕暂告一段落。对政
客而言,选举结果自然“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岛内政治生态而... 阅读全帖 |
|
f*******m 发帖数: 5008 | 14 (文/许平柯)滚石唱片。转眼,这个中文音乐世界最响亮的名字已经陪伴了我们30年
。真的,接下这篇约稿的时候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即使滚石它现在过得不好,萌黄色的
LOGO也已经显得有些蒙尘,甚至提到它就充满怀旧,但是真说起来这个名字,你我总还
是先会想到它的那些好,它制造过的那些叫你我动容的音乐。始终,一块滚动的音乐理
想之石,它从不曾停歇……
要全面回顾滚石的30年,实在很难。当然,滚石的起起落落也逃不开时代变迁和音乐文
化发展的脉络,滚石的兴衰和台湾流行音乐这么多年潮起潮落的轨迹其实是基本吻合的
。纪念它的30年,是因为它的特别,它独立于其它国际唱片公司的顽强存在;也因为它
的过去,你我总还有那么多的不甘它的落寞与对它隐隐还在的那份期待。
时间荡涤一切,给我们留下这颗滚石。以下,笔者就尝试以编年断代的形式来回顾滚石
风雨兼程的音乐30年。权当以管窥豹。
1981——1985 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随着1976年在台湾兴起的民歌运动逐渐演化成风花雪月的校园歌曲,加之民歌运动中的
一些重要旗手包括胡德夫、杨祖珺、侯德健、李建复等人纷纷走出不同的生活轨迹,轰
轰烈烈的民歌运动归于平淡。滚石唱片就...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15 发信人: jeffh (Jeffh),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损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6 02:30:18 2008)
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损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文/简文郁 2008-5-31 02:00:00
相较于其它科学或天然灾害,人类对地震的了解相对而言比较欠缺,总要在一次一次的
地震灾害中汲取教训学习经验。整个中国社会与人民在这次的汶川地震付出了极大的代
价。在紧急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之后,相关单位必定会进行全面的勘灾,而国际上的地震
研究社群也必定投入一定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去探讨震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其
目的除了留下纪录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中取得经验。因此,观察地震灾害所呈现的现
象,从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等层面,综整出可能的致灾原因与防范之道,探讨在灾
后重建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去建设抗震的建筑,在源头上防患于未然,做好准备面对
下一个大地震,才不会让这次震灾惨痛的代价白费。
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 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
塌所引致的。一...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3313 | 16 回国随笔9 2011-04-28 11:56:02
由Small_Peach张贴
回国随笔9
编辑 ┊ 发送 ┊ 打印 ┊ 删除
讨论 打印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
回国随笔9 2011-04-28 11:56:02
好久没来归坛了,跟大家打个招呼。本人目前已经海归,接受了一家Fortune 100的offer, 任亚太区总监,手下管着亚州各个国家几十号人,忙得天昏地暗。趁这次回美国度假,上来跟大家报个到。以前在归坛上泡了很久,大家总是在讨论该不该海归的问题,HG HBG 谁好谁差,等等。后来我觉得,与其在网上争来争去,不如如亲身去体会一下,是甜的还是咸的,尝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先来谈谈事业上的机会。可以这么说,美国现在还是半死不活的,尽管有了点起色,中国呢,真的是欣欣向荣啊,跨国公司很多现在都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东方尤以中国亮,业务增长点都在亚洲,固定资产投入也在亚洲。你去中国的job market去看看,机会那个多呀,职务一个比一个高,工资一个比一个高,兴旺得让美国的兄弟们嫉妒。以本人这几年的经历,我们可以来打个比方。比如说在美国,如果有一个15... 阅读全帖 |
|
k******6 发帖数: 259 | 17 没有人愿意拿200万去买一所40万的房子。但是在这边你必须产生"躲避"消费,尤其是有
家庭的.
一些地区11万到手8万,可支配收入能达到6万,这6万吃喝玩乐,旅行投资不会产生任何压
力和负担.
像三藩比如16万,到手11万,可支配收入8万左右,物价指数120%(不算房价),只能达到7万
吃喝玩乐,旅行投资可支配收入.但是三藩,NY,DC,LA这种地区又要产生'躲避"消费,城市
规模和发展拖累,城市很多地区具有环境和治安问题,导致富人和穷人区分化极为明显
,房价和生活空间成本也被割裂。SF剩余这7万大部分要被绑定在房产和家庭生存环境
投资上,而且城市工作机会不稳定,又随时导致失业和担保开销。通常SF,DC,NY靠工
资生活华人生活非常拮据,钱不够花主要原因并非工资,而是来自“躲避性”消费。所
以,北美家庭的生存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确实比都市化生活重要。
42 |
|
|
M*********y 发帖数: 300 | 19 南湾向都市化迈进,东西都越来越挤,越来越贵。不要老想着排斥黑莫,搞清楚谁是加
州人口的主流和未来。 |
|
T*******r 发帖数: 196 | 20 弯曲都市化,更换人口比例不可避免呀。总体来看,家庭财富和教育程度会愈来愈高,
对弯曲的发展是好事。能留住房和地的还是不要轻易放手,再想收回来就不易了。 |
|
l****a 发帖数: 39 | 21 削足适履,谈Cupertino Main Street建设----
如果有翻盖房子经验的朋友,每次City来检查的时候,必定有些紧张。如果房屋哪些地
方建造得不符合当地建筑code,city一定会让你返工重来。而今天Sand Hill在Main St
.的故事,一定会让你大为颠覆。
看看现有的Cupertino高楼,你会发现没有在路边拔地而起的。哪怕是S. De Anza Blvd跟
Stevens Creek Blvd交界的那个十几层高楼Cypress Hotel。也是接近马路边沿有一片
空地,然后大楼才像搭台阶一样,一节一节往后越来越高。这就是遵守库市建筑退让标
准(setback)的结果。而库市因为过去一直都市化程度不高,因而不光对楼高设限,也
对setback有严格限制。有了建筑退让规定,楼高相同的情况下,能减少单位面积高密
建筑物的容积,也是一种限制高密度,还有保持市容的手段。库市制定这些建筑标准,
是分几片来设定的。在Main St. 那里的建筑标准一直是盖1m高度,退1.5m,需要严格
遵守这个slope规定。至少在2009年,Main St.项目被批下来的时候,这个sl... 阅读全帖 |
|
c****u 发帖数: 8308 | 22 哈,那咱离得不远。
我最近几个月细致转遍了周围,看了几个城市发展方案。周末和IRVING CHAMBER的聊天
。发现整个METRO,未来人气最高,同时在WALKING DISTANCE拥有中高档社区(avg.>
500k single family )、配套商业街(类似国内那样)、都市化娱乐场所,酒吧、
MALL、LAKE、专业RUNNING TRAIL,并在5分钟内到达各大公司集团所在地的区域,就
Las Colinas这么一块。 |
|
|
|
M**********n 发帖数: 4964 | 25 L'Enfant Plaza(Yellow and green line) 黄线的话,也可以考虑pentagon city附近
,很多在DC读书的学生都住那里,住的近点也有好处,每天commute时间短很多,走路
去地铁站也方便安全,相对都市化一些,人行道也多,路上走路的人也多,地铁站也密
集些,找个很靠近地铁站的住处也容易些。买菜一周一次就够,不一定要住得靠近亚洲
超市,你说的大中华 hmart都离DC不很近。
买辆车会方便很多。
. |
|
r*******u 发帖数: 8732 | 26 中国因素如何救活林业
[2012-01-26] Share
本报记者报道
卑诗拓华市场十招解码
卑诗经济支柱之一的林木业,近年因美国房市低迷受打击,却在中国市场创出奇迹,一
举把出口中国的木材数量提升至与美国市场旗鼓相当水平。说是奇迹,其实本省也下了
不少苦功,成功经验值得有意进军中国市场人士借镜。究竟中国经济愈兴旺,林木业者
如何分杯羹?业者怎样以穷则变的策略,绝处逢生?
据《卑诗商业》(BC Business)杂志2011年12月号报道,「中国因素」现逐渐成为卑
诗省林木业的「救命草」,使得省内不同地区很多锯木厂和纸浆厂得以「败部复活」。
这里列举其中十招,足可窥见一斑。
第一招:先以实惠货色招徕
卑诗省木材出口的大宗,原以优质的软木材(softwood lumber)供应美国建造住宅房
屋之用。但中国国情不同,木构建筑暂时并不是当地住宅主流。卑诗省一直致力向华推
介木构建筑好处,但一开始时的突破,是瞄准中国所进行大量基建中,起着辅助作用的
级数较低的木材;而中国在这方面的需要,约耗用全球30至40%供应。
卑诗省一开始即以实惠价格大量向中国供应这方面的木材。当中国开始大量使用卑...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290 | 27 一位钓鱼爱好者在网上表示,他最近曾经到Credit河(匯入安大略湖的河流之一)垂钓
,那里的河水已经变得浑浊,连水里的鱼都看不清楚,而且有一些气味儿。虽然每年他
都来此垂钓,但是心里明白这里的鱼他都不敢吃,只不过钓了放,放了钓,以娱乐为主。
令他担忧的是很多亚裔面孔的钓鱼者,大筐大筐地把钓到的太阳鱼、三文鱼和鲑鱼带回
去吃,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鱼不能吃,他希望有关机构要尽力推广这些知识。
=====================================================================
如果你在安大略湖钓到一条令你欣喜的大鱼,并且准备拿回家大显厨艺美餐一顿的时候
,你应该想一下,这条鱼很有可能已经被严重毒化了,吃了它你有可能患上癌症。或许
你会问:美丽的安大略湖,我们眼前的一泓净水,难道真的被污染了?
根据安省环境厅《2008安大略湖污染报告》,以及2009年安大略湖水质的一个通报显
示,安大略湖的毒物含量几年来(2005年到2009年)并没有减少,并且是五大湖中最为
严重的。
记者 李海涛
就安省环境厅发出报告,捍卫环境组织经理雷顿(Mike ...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6260 | 28 这里算乡下地方。农场多,城镇小,高度都市化的地方没有。真的物流中断
马上没有隔夜粮的是少数,撑到救援和维稳力量开进来的可能性大一些。
要说历史的话,老欧洲打两次大战死几百万人眼都不眨,如今拿自己国家里
的绿教一点办法没有。时代是在变的,今天这些白人能不能集体性地开杀戒
都是个问题。
真的有大件事的话,我要么开车北上奔大家拿然后转道回国,要么奔本地商
港找条中远的船上船回国。 |
|
b********g 发帖数: 528 | 29 嗯,我也喜欢龚琳娜的,有古风,随性,有诗意的洒脱。我也喜欢王菲的,可是和龚琳
娜比,她的声音太都市化,有金属的感觉。不喜欢邓丽君,觉得她唱情歌特恶心,就像
哈巴狗,一个劲的献媚摇尾巴,少了男人世界就完了的感觉,没一点现代女性独立自信
的味道,就是旧时代的产物,早该淘汰了。 |
|
v******0 发帖数: 883 | 30 南方州和北方州内部之间还有差异,论坛只是简单说说而已。
失业率是统计有劳动能力却处在(被动)失业状态下的人口比例。美国大概劳动力人口
1.3亿,他们在养活2.8亿人口。美国家庭收入线和个人收入线相差不大,普通美国家庭
是由一个稳定中产为主,而不是中国式的双职工家庭。所以失业率非常影响地区家庭经
济,生活环境,社会秩序。
美国没有真正发达国家意义上的全民医疗和养老系统。所以家中稳定中产对每个家庭的
长期生活保障都特别重要,尤其是保险和养老投资上。从当前生活水平来说,房车贷款
油保日常开销也都绑在稳定收入上,因此美国是一个抗不住失业率的国家。比如俄克拉
何马失业率5%,加州10%,看起来只相差5%。可是加州10%失业劳动力会连带25%家庭成
员人口,加州25%贫困人口将近1000万人,美国和加州政府都抗不住的。
一个地区发达象征不是表面看起来的现代大楼和商业中心都市化,那北京上海也可以是在
美国数一数二发达地区。其实发达地区主要还是当地州普遍的个体经济状态和人文环境
,尤其要建立有利中产生活的经济结构和政策保障系统。这些东西才和普通家庭息息相
关。到处多看看,还是好的。 |
|
w********6 发帖数: 12977 | 31 回国大部分时间在武昌的大学区,锻炼的环境还是不错的。 但是国内民间锻炼的总体
,还是处于民智未开发的状态,就用观察到的一点花絮说说:
1. 随处可见的小区健身器材
国内小区都有极其简陋的健身器材,虽然在中国从北京到厦门到武汉,都是同一的标准
,估计属于世界首创。经常看见并不年纪太大的中年,甚至年轻人也在这种器材上扭动
,或者做着极其简单的重复动作。是否锻炼了某个部位不提,我倒是严重怀疑这种“健
身器材”经常使用,是造成身体损伤的利器。
2. 群魔乱舞和鬼哭狼嚎
群魔乱舞,还不是指那种在小区,公园,或者广场路边上大声放着音乐扭秧歌,跳稀奇
古怪舞蹈的老年人。我经常看见很多中老年的男女,一边慢走,一边做着奇怪的动作,
比如拍手,拍胳膊,甚至拍打自己的胸部和躯干的其他部位。拍手的有高举双手拍的,
有在正前方拍的,有绕到身后拍的。至于捶打自己的身体,就更加五花八门了。 鬼哭
狼嚎呢,从一大清早,在操场的一端和另一端两个人大声互相呼应,到一个人神叨叨一
边走,一边发出火车鸣笛的叫声,都有。 更加离奇的是,我还见到了十几个,甚至几
十个老人,男女都有,集中在一起,发出震天动地的怪嚎,或者集体念叨啥...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9684 | 32 大城市都差不多吧。一是选择多了,二是周围路上走的人都打扮得一个比一个靓,当然
身在其中就受影响了。要是你到香港,肯定更能花,因为那里不但免税,而且衣服都是
适合Asian女性尺寸的,不像在这里还非得看petite。纽约香港这样的城市超重的人都
很少,大家都被都市化得精瘦精瘦的 |
|
c*****r 发帖数: 1958 | 33 要是学生的觉得超出自己的buget的了,就没必要入他家的trench coat了,个人认为这
个是女人must have滴:)包包也不错,看个人喜好了,他家的香水我也喜欢一款,叫
the beat,很都市化的清香,围巾也是很百搭滴............. |
|
发帖数: 1 | 34 数个世纪以来,文身作为罪犯或性工作者的标记在中国一直被污名化。但名人文化影响
力的持续扩大正在改变这一点,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这一趋势在中国最都市化的城市——上海最明显。女性人体艺术一直都受到持保守
态度的中国人的反对,但在上海这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城市,文身工作室正如雨后春笋
般出现。文身师卓丹婷亲身经历了这一行业的爆发式增长。35岁的卓全身70%的皮肤都
有文身,她在上海经营文身工作室已经11年之久。她说,受到名人和体育明星的影响,
许多中国年轻人开始文身。“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别人会用奇怪的眼光看你,他们吓
坏了。但现在,许多人都文身,这变得越来越流行。文身随处可见,他们不再大惊小怪
。”
在古代,罪犯的皮肤上会被打上文身记号,提醒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后来,文身
被中国的帮派分子们用来表达忠诚。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人们对文身的看法有许多
变化。以前人们认为,文身的人一定是蹲过监狱或者不是好人。而现在,文身变成了很
酷的事情,是表达不同个性的方式。 |
|
b********n 发帖数: 16354 | 35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
我老家在的那个城市,快速都市化的过程中,市长的手指向哪里,就拆向哪里,可想而
知,城管有多严厉,短短三年,街边几乎找不到路边摊,城市完完全全被重建;
我后来读书多年的那个城市,市长以关注民生著名,几乎从未见过城管,市中心黄金地
段,被低矮快要倒塌的一两层楼盘踞,至今没有人敢动,路边摊比比皆是,人行道不堪
,多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发展;人人都问,为什么中央不发展这个城市;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
|
b*s 发帖数: 82482 | 36 好像说道charleston,就要说道《飘》,每次都没得跑,呵呵……
印象中NOLA更加都市化一些,charleston就更加rural一些。当然,都是作品中间的描
述,我都没有长呆过…… |
|
T*****n 发帖数: 2456 | 37 2、音乐特点
1)音阶
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即:谱例⑥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
的广大地区,前述的《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
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而日本列岛南部冲绳岛
等地的民谣则
采用独特的琉球音阶:
谱例⑦琉球音阶
除此之外一些偏远的山区也存在少量用徵调式律音阶的民谣。
2)节奏
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节奏,这类民谣几乎都是
2 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
,即使有少数是从强拍开始的,它们也尽量用各种手段减弱其强起的效果,例如起音十
分短促,只有16 分音符长,而第二个音则为加附点的
8 分音符,即成为■。这样的节奏型。这种2 拍子的律动构成了固定节奏民
谣的结构基础,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另一类是
自由节奏的民谣,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时值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
自由处理,《江差追分》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
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 阅读全帖 |
|
y***k 发帖数: 1078 | 38 说起网文兴盛,我想起日本的漫画和港台当年的武侠小说。看来在都市化到一定程度,
这种商业化,类型化,大众化的文艺娱乐方式总会兴起。不过大陆的创作者好像更低幼
,草根一些,这是和网络这种自媒体的传播媒介密切相关吧。不像当年的漫画和武侠小
说,需要出版的,那么质量有基本的保证。
不过未来几十年的大众娱乐可能就在这些网文中了,毕竟这里有最活跃,创作力最旺盛
的群体,而且吸引读者的网文直接与作者的挣钱相关。
其实现在已经有点这个意思了吧:现在的电视剧很多来自于网文。 |
|
发帖数: 1 | 39 国内最近风靡大家的一部成人动画片《疯狂动物城》,看到空间、朋友圈、微博、贴吧
等各种论坛都有它的刷屏。而且最让人奇怪的是电影院大多数都是成年人看这部电影。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几个原因。它的人物形象的设定和故事情
节能够引起成人群体的共鸣。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现代动物都市的第一个
兔子警官,虽然同僚总是瞧不起她,但是为了证明自己,勇敢的踏上冒险旅程。这个主
人公的形象不就是现在正在快节奏的都市化生活中的这些为了梦想为了生活奋斗的成年
人么!
还有就是里面的台词差不多都是成人的玩笑,这个很容易引起成人的关注,并且有情感
上的共鸣。也正是从这些玩笑中他们可以看到赤裸裸的人性,可以看到政治讽刺和阶级
偏见,也可以看到追求梦想的艰辛过程。也有人觉得故事简单幼稚,但就是这简单幼稚
的故事,却是对真善美的传递,从动物们要构建和谐的乌托邦世界的梦想折射出的是现
实生活的丑恶,这样的对比,会让已经经历生活摧残的成年人深深地爱上这部电影,因
为这里可以表现出他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怒甚至是对现实的仇恨,这或许是一种精神的
寄托吧! |
|
a*******u 发帖数: 6324 | 40 翻哥油菜!
要我说那感觉绝对都市化!
带点轻颓的风格特别明确!
比方说那几句“嗯嗯嗯嗯呢讷讷
嗯嗯嗯嗯嗯讷讷”(虽然我听着像是一个词儿“呜”)
都市风格其实我也很向往,可惜
我被都市排除在外,只能乡村了。。。 |
|
C***l 发帖数: 2625 | 41 ——很久以前,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看到报纸上有篇小文章说日本所有厕所都弄得特别
干净而且都熏上花香。当地一些人担心因为日本都市化严重,很多孩子出生以来就没去
过野外,可能从小养成条件反射闻到花香味以为是厕所味。这个文章说的是否属实不知
道,但类似情况已经在本版初露端倪了。我想那些从一开始学摄影就没接触过胶片的人
,看胶片的味道也大概跟厕所味一样。
——我们大家都读过《皇帝的新衣》,但是读一两次就行了,不要真以为满大街都是光
膀子的皇帝,人能犯的最愚蠢最搞笑的错误就是把剩下的人都当傻瓜。
——我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曾说过:“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好了?画得一点都不象。”“怀
素写的都是什么鬼画符,一个能认出来的字都没有,我都写得比他工整。”谢天谢地,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才10岁不到。 |
|
p******s 发帖数: 938 | 42 在民謠傳唱的時代,歌曲往往是同一個故事、同一個曲調的大量複製及變體。這種複製
與變體,就是最早的翻唱:那時曲源常不可考,每個翻唱者多少都在細節上自我發揮,
流傳久了,和原曲可能天差地遠。這樣的翻唱與創作,並非後人和前人角力的對立關係
。
我們在六0年代的 (都市化) 民謠風潮中,可以看到這種關係已經起了變化。許多傳統
民謠鑲上了新一代歌手的招牌:例如 Bob Dylan 的名曲 “Masters of War” ,曲調其
實來自傳統民謠 “Nottamun Town” ,例如加入藍調、爵士與搖滾成分的英國民謠,後
來演變出極度倚仗個人光芒的前衛搖滾:講究自由解放的時代風氣引出了「詮釋即創作
」的觀念,詮釋者有意識地大幅改變原曲,於是,後人與前人的關係變成了新舊作者的
關係,「作者之名」的存在感已經不可或缺。
當然,如果不像 Dylan 一樣將舊曲重新填詞,或者拿原來就沒歌詞的古典名曲填上新詞
,「新作者」能夠發揮的地方往往不在歌詞上----如果說舊時的民謠歌曲是某種共通訊
息的放大器,那麼現代流行歌曲就是作者本身的放大器。歌曲傳達的不再是訊息,而是 阅读文章 6450 |
|
i***a 发帖数: 11826 | 43 应该是最早产生于江苏,南北东西,变异啦~:)
中国古曲网:
民歌《茉莉花》一南一北有风格各异的两大版本。南方——江苏的《茉莉花》九
曲十八弯,腔柔调婉。区域性的地方色彩使作品染上了江南的水音乡韵,优美舒缓,情
脉脉意依依字字声声似湖堤春柳,清纯明丽、温馨动人。
人们印象中的《莱莉花》一般都是指这首。
北方的《茉莉花》有一种厚厚的泥土气息,憨憨的,没有南方的那种水灵灵的感觉
,也不似那般腔润字甜。北方的《茉莉花》开腔儿一句喊唱出来,或顿挫抑扬、或一句
拔上去,有板式音乐独有的力度感、起伏感,有那种只有北方人才能体味出来的悠扬和
爽气。
北方人唱的《茉莉花》的词和南方人唱的也不一样,透着一种质朴爽朗,痴情而实
在。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花开花谢/活把人爱煞”(丰宁版)再如:”“
奴有心掐朵戴/不怕那个/看花人儿骂。(南皮版)。
北方的《荣莉花》中,河北的最著名。许多地区都有词曲相似,又相对独立的版本
。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丰宁县、滦县、昌黎县和南皮县等版本。这些歌都是乡音乡情
,是劳动人民心底流淌的歌儿。
作为中国民歌的瑰宝,二百多年以前《茉莉花》就流传到了海外。17...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752 | 44 看了一点,东边日出西边雨里挺可爱,青春率真,符合我从前对她的印象,像胖版的巩
俐,但更都市化一点的感觉。
来来往往的剧情挺有意思,后来康伟业跟林朱分手,就是因为林朱不会做饭和做家务,
总是住五星酒店和吃餐馆,没有家的感觉----本色出演呀 :) |
|
j**n 发帖数: 13789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ij (加国秋枫),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中国环境严重告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9 00:46:22 2010, 美东)
前两天,10月17号,英国《卫报》一位名叫华衷的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中国
崛起 苦了环境伤了人》。文章开宗明义地说:“从外汇存底到最快的铁路,崛起的中
国拿
下多项世界第一。但发展带来的环境灾难、消费者的毫无节制,也使中国可能成为全球
环境灾难的引爆中心。”
这位记者的职务是亚洲环境特派员,到中国已经七年了。他认为中国环境严重超载,担
心污染会带来影响久远的灾难。他写道:“中国平均每30秒生下一个畸形儿,环境的痛
苦已
直接反映在人们的健康上,令人非常不安!”
驻北京之前,华衷曾驻日本。在日本的时候,他两、三个月才写一次环境新闻。而2003
年到了北京之后,发现自己每周都会不知不觉地写一堆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报导。这让他深
切体验到,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华衷回忆他刚到北京的那天早晨,北京笼罩在浓厚的晨雾中。摩天大楼影影绰绰,犹如
一...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617 | 46 ===============================
南加
天气:8分,近年越来越热,现在1月份居然有三十度,七八月也经常晒得要死,尤其是
稍微内陆一点的。总体还是好的,但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好。
自然灾害:5分,大地震始终是个威胁,而且迟早要发生。
工作:7分,貌似IT类、金融类都一般。但好在LA地区经济多样化。
住房:7分,南加处少数豪宅区外总体不算贵。洛杉矶和圣地亚哥价格都还合理。
生活:7分,对中国人来说比较方便,也便宜。但城市格局太分散,做屁大点事都要开
车,没有都市氛围,其实就是个大郊区。
治安:8分,暴力犯罪率在美国各大城市里算比较低的。
==============================
北加
天气:9分,比南加好,夏天凉快些。什么三藩夏天多冷那是被人乱夸张。但温度太单
调,没四季感,不能说完美,但在美国算是最好了。
自然灾害:5分,同南加,概率貌似更大。
工作:9分,三藩是西案金融中心,硅谷不用多说了。
住房:5分。好的区都贵,有便宜的,但往往治安不好。
生活:8分,比南加高主要因为三藩市的历史、文化和都市氛围不是洛杉矶能比的。三
藩郊区跟南加类似。
...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617 | 47 LA也不完全代表加州吧。至少旧金山是美国最都市化的城市之一,旧金山市的人口密度
大概仅次于纽约曼哈顿。
至于LA,其实也有不那么农村的地方。比如westwood,century city一代不少高楼林立。 |
|
Z*****e 发帖数: 617 | 48 不知道为何周日超市不开门对你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真是难以理解。
还有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出我没在美国住过,如果没有,我根本就不会加以评论。
另外,某州首府,在美国意义上,就等于是小城市(麻省貌似是唯一例外),看看加州
、纽约州、伊利诺伊、华盛顿州的首府都在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在这种小地方,生活
的“便利”程度可想而知。我估计你要看场电影也起码要开车20分钟吧。
我没说欧洲什么都好 - 相反欧洲问题比美国多多了 -,但就生活便利而言,美国绝大
多数地方无法与欧洲相比。欧洲都市化程度高太多了。一块小小的地方,有伦敦,巴黎
,布鲁塞尔,马德里,巴塞罗那,罗马,米兰,柏林,汉堡,慕尼黑,阿姆斯特丹,维
也纳,苏黎士一堆国际城市。美国地大人稀房子便宜,决定了其生活方式必然是高度依
赖汽车的郊区化生活。 |
|
j***o 发帖数: 5096 | 49 真服了你了,都市化觉得好高贵哦,哈哈哈。。。
美国就是革了你们的命,欧洲表叔都没脾气了,结果来了一个中国长工要替表叔出头给
美国一点颜色看看,你咋这么没出息呢? |
|
n*******r 发帖数: 778 | 50 不知道你是否在美国生活过,美国的经济重心在东部,不表示美国的经济大部分在东部
,相反,东部所谓经济中心的东北部城市群无论人口,经济总量都占美国1/5不到,况
且即使在市区更有存在感的东北部,郊区仍然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举个
简单的例子,boston的半导体IT,新泽西的生物制药都是广泛布局在汽车为主体的郊区
,至于西部的高科技行业就不提了,世界闻名的半导体网络公司总部无一例外地处郊区。而且这些产业丝毫没有向所谓市区延伸的趋势。
从人口布局上,即使公认的美国最都市化的纽约,2000万都会区人口中也只有400万生活在完全的urban core曼哈顿,此外一大半生活在汽车主导的社区中。而这其中很多人生活工作和曼哈顿没有任何联系。
我还是要求你给出所谓“美国重新城市化”的依据,例如美国urban core人口在最近几
年占人口的总比重上升率。本人的理论都可以很容易找出n多权威数据来支撑,如sun
belt的人口增长率等等,而你的数据呢?否则只是空口无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