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通志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j********u
发帖数: 9
1
江泽民向宾夕法尼亚大学赠送《中华文化通志》
新华社华盛顿9月29日电 (记者胡晓明)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
29日前往美国
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代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该校图书馆赠送
《中华文化通
志》一套共 101卷,以庆祝该校图书馆成立250周年。
李肇星大使在赠书仪式上表示,他希望这套图书不仅能够丰富宾大图
书馆的馆藏
,促进美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并且能够加深中美人民之间的理解和
友谊。宾大副教
务长康恩代表该校接受了图书,并对江泽民主席赠书表示感谢。
《中华文化通志》分为序卷和十典百志。该书贯通古今五千年历史,
涵盖十大文
化领域,阐述详尽,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
的文化通志。
宾大图书馆是美国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之一。为了隆重庆祝图
书馆成立2
50周年,宾大校长朱迪思·罗丁提出请世界各重要国家元首赠书,
并专门致函江泽
民主席,希望江主席向该校赠送一套能够代表中国及其丰富文化传统
的书籍。宾大将
于今年11月在费城举办各国元首赠书展。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的元
首向该校赠送了
图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001 №b〕
l****r
发帖数: 14809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bei 讨论区 】
发信人: lotuskeeper (咿~呀~锵台锵台锵锵台), 信区: Xibei
标 题: 西北版志之十九追客本纪(新西北版志卷四/皇城通志卷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 14:16:19 2008)
题记:想写追客已经很久,一直在收集资料,可惜最近出了点问题,资料大都丢失。由
于本人见过追叔几次,对丢失资料也有记忆,因此赶紧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只是注释
会少一些,请大家海涵。
追客本纪
追客(DRAKE),京城名门之后而领袖群伦者也。客身高八尺,形体伟岸,姿容俊美,
人称河北玉麒麟。而其德高望重,为买卖体之泰山北斗,世人皆尊为追叔。
客少时,有谋略,多机智,好侠义,喜交游,从者如云,皆推客为京城第一少。尝游西
山,众人指点议论,或曰商贾事,或曰文人事,客抱膝独坐,笑而不答。众人怪之,客
乃南指而问曰:君何所见?众人答曰:山川草木尔。客笑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吾独
见天下也!秦失其鹿,吾当逐之!众人拜服,乃盟誓曰:苟富贵,莫相忘。时人有诗赞
曰:英雄少年古犹今,才俊岂能困泉林?追客雅志倾天下,琵琶一曲笑傲吟。
l*****d
发帖数: 7963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5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要害词】曹雪芹祖籍/古襄平/辽阳/铁岭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 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
阳说”。持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巢屠广州、陈友定屠泉州
蒲寿庚(1205-1290年)
家世
——蕃客回回说。
——西蜀望族说。
伊斯兰教徒
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提举泉州舶司。
——福建广东招抚使。
——亦官亦商。
叛宋
——瑞安之役。
——泉州闭城不纳。
——尽杀南外宗室。
仕元
——重其事权。
——固守泉州。
——行省平章政事。
历史贡献
遗迹
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
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家世
一、蕃客回回说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没有为蒲寿庚立传;
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
名而没有正文。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定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
问。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福建连江人,1241-1318
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铁函心史·大义略述》(民国
卅年版)曰: “泉州蒲受畊,祖南番人,富甲两广。”蒲受畊即蒲寿庚,南番是唐宋
时期对中国的南...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该册页之35页[1]抄录了治眼疾药方,其中一则云:
傅家传方,平定李进士玉书抄来。
此句透露两条消息。第一、该册页书者可能不是“傅家”之人,否则不会使用“傅家”
此词。第二、此方是来自山西平定人李玉书,而且,在书者抄写这个方子的时候,李玉
书已经是进士。
查《平定州志》之卷 7,李玉书,平定人,汾州教授,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乡
试中举,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汪应铨榜进士。[2]检《明清进士提名录索引》
,李玉书名列戊戌科汪应铨榜第三甲。[3]《山西通志》亦有相同之记载。[4]据此,可
以认为此帖当书于1718年之后。
册页之 14页谈及刘籍桂行贿事,有句云:
但刘璲与刘登庸素相识,但与之说合,行贿应改……。
据《山西通志》卷 81之《职官》,刘登庸,顺天平谷人,监生,雍正二至六年(1724-
1728)任山西平阳府同知,[5]雍正六年(1728)任汾州知府,[6]并于雍正六至九年(
1728-1731)任蒲州府知府。[7]据清人俞蛟(1751-?)之《梦厂杂著》[8],刘卒于蒲
州府任中:
程允元字孝 思,世为淮南望族。父勋著,运鹾荚于维扬,日渐凌夷;遂弃其业,游京
...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47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篆隶楷行草
该册页之35页[1]抄录了治眼疾药方,其中一则云:
傅家传方,平定李进士玉书抄来。
此句透露两条消息。第一、该册页书者可能不是“傅家”之人,否则不会使用“傅家”
此词。第二、此方是来自山西平定人李玉书,而且,在书者抄写这个方子的时候,李玉
书已经是进士。
查《平定州志》之卷 7,李玉书,平定人,汾州教授,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乡
试中举,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汪应铨榜进士。[2]检《明清进士提名录索引》
,李玉书名列戊戌科汪应铨榜第三甲。[3]《山西通志》亦有相同之记载。[4]据此,可
以认为此帖当书于1718年之后。
册页之 14页谈及刘籍桂行贿事,有句云:
但刘璲与刘登庸素相识,但与之说合,行贿应改……。
据《山西通志》卷 81之《职官》,刘登庸,顺天平谷人,监生,雍正二至六年(1724-
1728)任山西平阳府同知,[5]雍正六年(1728)任汾州知府,[6]并于雍正六至九年(
1728-1731)任蒲州府知府。[7]据清人俞蛟(1751-?)之《梦厂杂著》[8],刘卒于蒲
州府任中:
程允元字孝 思,世为淮南望族。父勋著,运鹾荚于维扬,日渐凌夷;遂弃其业,游京
...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姓氏源流
zz
原标题:你贵姓:姓氏揭秘你的血统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图)
文章来源: 倪方六博客 于 2015-04-05 22:37:09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你贵姓?”“我姓——”这大概是中国古今最为传统和最为流行的社交语言。但是,
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姓氏的源流密码?
在早期,“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说明是哪个老祖母的后代;“氏”,则是姓
的细分和发展,是老祖母不同子孙间的代码,根本作用是“别婚姻”。南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称, 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就是这个意思。到秦始皇兼并六
国后,姓和氏也被“统一”了,两者变成了一个意思,姓即氏,氏乃姓。
在几千年发展变化中,姓氏的内容从简单走向复杂,意义从单纯变得世俗,分出了贵贱
,出现了大小,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功能,产生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贵族,
姓是身份 的象征;在民间,姓则是“寻根”的线索,家家有本家谱……
人为何要有姓?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
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
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和作。姓”和“氏”...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14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一)
廖祖桂 李永昌 李鹏年 ( 2009-05-07) 来源: 中国藏学
http://www.tibet.cn/periodical/zgzx/2004/02/200606/t20060606_12
[摘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
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
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
》(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
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名《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
本。本文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的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
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
》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
以讹传讹。
[关键词]《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1627
15
默克尔犯了个天大的错误,让未来的德国和欧洲万劫不复。
说道难民,一般给人感觉,衣履阑珊,多为妇孺儿童,弱不禁风的样子,一般逃离居住
地,在邻国边境搭建帐篷。比如巴勒斯坦难民在约旦,缅甸果敢难民在云南。。。。这
些人食不果腹,能躲避炮火,庆幸活着已然不错,哪有翻山越岭,横渡地中海,穿越几
个国家的?做难民还有的挑三拣四,这个国家好,那个国家不好的。。。而此次难民都
长得如钢似铁,哪里像难民的样子。
叙利亚政府控制的大马士革在叙利亚南部,离以色列很近(所以历史上常常被以色列空
军欺凌),而ISIS控制的区域在大马士革以北,北至土耳其边境。北线的难民路线,是
从土耳其坐船到希腊,而后进入塞尔维亚,通过匈牙利,然后进入德国。。。这意味着
叙利亚难民先要穿过ISIS控制的区域,而ISIS其实是对人口管制的,那么容易?
南线为从利比亚坐船到意大利,早期为叙利亚人,通过约旦进入埃及,然后进入利比亚
。但是意大利和法国态度不友好。最近到达的都是北非及撒哈拉沙漠以南一些国家的人
,而且这些人在到达意大利后声称,他们并不是自愿偷渡的,而是被迫的。。。你有没
有觉得不寒而栗?
然后,阿富汗人民也加入进来。。...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粱霄
现在政府把这次战争称为"回民起义".但又不敢深讲,往往是一笔而过.对左也进行
谴责.对战争的起因,进程.结果在历史教科书中完全避而不谈.就是照顾到了双方的感情
.因为这次战争究其实质是民族仇杀.这次民族仇杀跟印度与巴基斯坦分离时的印度教徒
**之间的仇杀可以完全一样.回民对清政府的斗争并不十分坚决.有部分回民还投降了左
军.马化龙也是时降时叛.跟清政府玩猫与老鼠的游戏.但他屠杀起汉人可绝不含糊的.在
他初起时.攻占靖远县.该县23万汉人不分男女老幼被杀得只剩下五千人.张承志在<<心
灵史>>也曾提到过.当回民攻占陕西某县城后.杀光包括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在内所有汉族
男子.轮奸所有汉族女子.称之为给汉人换换种.最后马化龙被擒后.凌迟处死.全家被灭
族.实在也谈不上什么冤枉.而且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回民对汉人的屠杀主要是集中在
回民初起之时.占有很大优势.几乎控制了陕西大部与甘肃除兰州之外的全部.在这个区
域内对汉人进行大屠杀.而汉人对回民的大屠杀主要后期回民失败后的报复性大屠杀.这
有一个因果的关系.
这次战争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在无论是政府与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粱霄
现在政府把这次战争称为"回民起义".但又不敢深讲,往往是一笔而过.对左也进行
谴责.对战争的起因,进程.结果在历史教科书中完全避而不谈.就是照顾到了双方的感情
.因为这次战争究其实质是民族仇杀.这次民族仇杀跟印度与巴基斯坦分离时的印度教徒
**之间的仇杀可以完全一样.回民对清政府的斗争并不十分坚决.有部分回民还投降了左
军.马化龙也是时降时叛.跟清政府玩猫与老鼠的游戏.但他屠杀起汉人可绝不含糊的.在
他初起时.攻占靖远县.该县23万汉人不分男女老幼被杀得只剩下五千人.张承志在<<心
灵史>>也曾提到过.当回民攻占陕西某县城后.杀光包括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在内所有汉族
男子.轮奸所有汉族女子.称之为给汉人换换种.最后马化龙被擒后.凌迟处死.全家被灭
族.实在也谈不上什么冤枉.而且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回民对汉人的屠杀主要是集中在
回民初起之时.占有很大优势.几乎控制了陕西大部与甘肃除兰州之外的全部.在这个区
域内对汉人进行大屠杀.而汉人对回民的大屠杀主要后期回民失败后的报复性大屠杀.这
有一个因果的关系.
这次战争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在无论是政府与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屠杀汉人千万 竟有人要翻案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2013-10-31 20:25:25)转载▼
标签: 杂谈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自魏晋以来,鄂州城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之一,[1]历经发展,至宋代成为长江中
游的最大城市,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文试图从城市内部平面布局的角度探
讨宋代鄂州城的发展变迁,在对鄂州城市布局进行复原的基础上,分析其所体现出的特
点,考察其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心理诸因素的关系,为宋代城市史的研究提供
一个实证性的个案。
一、城池规模与城门布局
从三国到宋元,鄂州城的营建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总的趋势是城池规模逐渐增大,自
西向东扩展。
第一个时期,“吴孙权赤乌二年修筑旧垒,谓之夏口城。”[2]夏口城,“依山傍江,
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3]城池“周围
一十二里,高二丈一尺。后又因州治后山增筑左右,为重城,设二门,东曰囗州门,西
曰碧澜门。宋、齐、梁、陈皆因之”。[4]唐宝历中,牛僧孺“检校礼部尚书、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观察等使。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墉
,每年加板筑,赋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22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779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状元的寿命
一、宋代状元的寿命
宋代共出状元118名。其中,已知其生卒年或虽不知其生卒年却知其寿数的共70人,
占总数的59.32%(保留两位小数,下同)。依据这70人的年龄资料所得出的若干统计
平均数,也许能接近实际情形。这70人中,80岁及80岁以上的5人,占7.14%:
黄裳(1044-1130),87岁(《全宋词简编》第202页)
郑性之(1172-1255),84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01页);
阮登炳, 82岁([洪武]《苏州府志》卷三十五,总页1424页);
刘章(1100-1179),80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3872页);
胡旦80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24页)。
70岁至79岁的14人,占20%:
王嗣宗(944-1021),78岁(《宋史· 王嗣宗传》);
李迪(971-1047),77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总第850页);
留梦炎(1219-1295),77岁(《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929页;沈阳版《中国历代
状元录》第170页);
莫俦(1089-1164),76岁(《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第370...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 李容发-落而刚
李秀成 李容发

李秀成广西藤县新旺村人〔一〕。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出生〔二〕在一个贫雇农
业家庭。父亲叫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他们自己没有田地,也租不半
点田地,只得给地主做雇工,和去垦山种植。虽然长年牛马一般的苦作,却还是饥寒交
迫。秀成便是在这样穷苦的家庭裹生长的。
像秀成这样的一个贫雇农儿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只因为他的舅父是个村塾教师
,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但家中却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读到十岁,家中太
苦了,只得把他叫回来帮助父母觅食,不让他读下去。后来还是靠舅父的力,把他保送
到各个村塾去做帮工使他得些工钱回来补助父母,自己又得在村塾一边做帮工,一边自
学。那时候,村塾里面的学童,都是地主、富农的儿子。秀成在那里做帮工,就必须伺
候他们。大家都是儿童,人家是人上人,自己却是人下人,生活给他了一条阶级的鸿沟
。也给他深深地刻下了阶级的仇恨。而他要保持得住这份工作,还要低三下四去取得他
们的欢喜。在秀成一生里面,有一个突出的性格,人们称它为「外柔内刚」〔一〕。什
么叫做「外柔内刚」?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外柔」是外形,只是达到目的
底...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兵马俑是宣太后陪葬的?!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8/03/content_11816406.htm
对话陈景元:
出土青铜兵器不属于秦朝
广州日报:在俑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兵器,有的光泽如新,而你有什么理由认
为,这些青铜兵器只是一种过时的武器呢?
陈景元:铁剑长度可达150厘米以上,钢铁兵器能够削铁如泥,谁先进、谁落后,
难道秦始皇都分辨不出来吗?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铜御手俑,剑长为60.24厘米,以二
分之一比例制作,它的原型尺寸,应该是120.48厘米,既然俑坑91厘米铜剑长度是极限
尺寸,那么御手所佩之剑,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一把钢铁之剑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收缴全国所有铜制兵器,铸造成十二个各重34万斤的铜人,
这是全国数百万军队原来使用过的兵器。所以在秦王朝,谁继续拥有青铜制造的兵器,
谁就是一种严重违抗君命的犯上行为。从《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有关史料记载
中,可以发现:秦国朝宫正殿的擎天大柱,都是采用青铜材料浇铸而成的,这就充分地
说明了,秦王朝的众多冶铜作坊,早就已经转产为非军事的各种用途了。
兵马...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转载)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
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地理
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 ,北纬27°4'16"──27°29'58"东连
本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
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
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
。198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列为怀化市优先发展“一体两翼”中的
一翼。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欣然题名为“湘西明珠”。
01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前
,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
287年。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
新晃区位交通独特。历来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是湘黔边界
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正在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横穿县
境,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29
四、明中叶以后的大转变
历史通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当其强盛时,则提倡世界主义(不论其
为王道的或霸道的),及其衰弱时,於备受外族侵凌之下,便有民族主义兴起,提倡抵
御外侮。明初,国势强盛,以泱泱大国之风,招徕外蕃,提倡的是世界主义。「天下一
家」,「蒙古色目皆吾民也」,是明太祖的口头禅。成祖亦欲万国臣服,一面屡次用兵
漠北,欲彻底征服鞑靼;一面遣使四方,络绎不绝。永乐中(一四O三—一四二四),
四方朝贡者三十余国。既是天下一家,自然对四夷无所歧视。所以明初对於元代政治的
评论,对於元代学术及人物的评价,都很公正,誉多於毁。上二节所述诸事,都是这句
话的注解。
明中叶之后,国势渐衰,外夷之患日深,海上有倭寇,北方有鞑靼。正统十四年(一四
四九),英宗为鞑靼虏去,朝中甚至有迁都南京,以避鞑靼之议。於是,在抵御外侮的
情势要求之下,民族主义油然而生,四夷皆受排斥。迨东林党起,提倡名节,也就更重
视民族气节,益严夷夏之分。随着论调的转变,遂有虚构的反辽、反金、反元之历史及
小说故事等,相继出现。
在历史方面,最极端的是王洙(正德进士)撰「宋史质」一百卷,直以明继宋统,根本
不承...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0
中国古代农业的农作物有哪些是从国外进口引进的?
玉米、甘薯、烟草
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传入中国后不断推广种植,使不适宜稻麦生长的贫瘠土地得到了利用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养活更多的人口,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
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历史书上讲的。
下面是搜索来的: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土地开发和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
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
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虽然
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
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
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
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日本共産党发表对钓鱼岛的立场
你连我贴没贴图都不知道,就敢说图是否发黄,难道不是当众撒谎?
你说的所谓通志呢?原文在哪?你连通志原文都没给出,就敢说通志的问题,恭喜你又
一次自己承认自己撒谎不打草稿。
r*****y
发帖数: 53800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日本共産党发表对钓鱼岛的立场
你不也是连通志原文都没看过,就敢说通志如何如何?你第一时间拿通志说事,也没说
那是来自台湾网站。那是在我逼问下你拿不出原文,只好找个link充数。
n******7
发帖数: 12463
33
来自主题: Joke版 - 三通为何物?
三通为中国大陆提出的台海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要求
另外还有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
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
政书的总称。
g********n
发帖数: 2314
34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满语“哈尔滨”的语音语义
满语“哈尔滨”的语音语义

哈尔滨作为地名,自本世纪初以来,有很多种解释。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种之多
。值得注意
的是,这些说法都是在满语"哈尔滨"未被发现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哈尔滨"直接据译的
语种是什
么,只是根据"哈尔滨"汉字标音结构来进行语义分析的。殊不知,"哈尔滨"的汉字标音
结构与满语
的语音结构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满语"哈尔滨"的发现,不可辩驳地说明,必须在满语语音结构上进行语义分析,而
以前仅在汉
字标音结构上的语义分析便不能不打个折扣了。比如,蒙语说或锡伯语说正是根据"哈
尔滨"的汉字
标音结构进行语义分析,持蒙语说的译"哈拉"为蒙语“黑色”之意,持锡伯语说的译"
哈拉"为锡伯
语"姓氏"之意,但蒙语说或锡伯语说却都把"滨"字作为汉语"水边"解。这样一来,实际
上都把"哈
尔滨"作蒙·汉或锡伯·汉复合词来解释语义,即把"哈拉滨"这一语音从结构上断为两
层意思,"哈
拉"是一层含义,“滨"字又是一层含义,这首先从语音上就步入分析哈尔滨语义的误区
。事实证明,
用复合词对哈尔滨语义的解释,如"晒网场"、"大坟墓"、"高耸的河岸"、...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转载)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6
[转帖]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 [转贴 2009-03-26 19:38:33]
字号:大 中 小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7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38
☆─────────────────────────────────────☆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于 (Thu Mar 24 00:55:3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4 00:55:11 2011, 美东)
仇恨大清主要是处于对历史的无知,对自身缺点的懦弱而找借口,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和严重的民族歧视。汉族人从来都认为少数民族是仆人,而我大清期间,虽然创造了中
国历史上的辉煌,但是这些心里阴暗的人看来,我大清的一切功绩也不能让他们弱小的
不值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在我大清强大的时候到处作乱,天地会乱党,长矛还有
孙文匪患都是明证。
仇恨大清的人基本上有几类,
1。严重的大汉族主义者,觉得清朝是外族,从骨子里面藐视,但是冰冷地事实就在那
里,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骂找平衡了
2。严重历史知识缺乏的,历史读物仅仅就是电视剧和高中历史课本,对清朝仇恨基本
上是清朝后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9
宁波灵桥
关注焦点
7月,密集的垮桥事件,刺激公众神经。7月15日,通车14年的杭州第三钱塘江大桥坍塌,7月14日,建成12年的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段坍塌,7月11日,建于1997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坍塌……年轻的桥,纷纷倒下。对应“桥脆脆”,一些历经风雨依然坚挺的桥,被网友追捧,称之为“桥坚强”。
这些坚强的桥,有的建于清末,有的建设于民国战乱年代,有的建于大饥荒年代,那时的技术、建材和资金都难与现在相提并论。这些桥因何坚强?现在的桥又怎么了?“桥坚强”其实本是“桥正常”。关注坚强,是为还原怎么才是正常。
宁波灵桥
乡绅监管德国造
【桥档案】
桥龄:历时两年建成,已75岁
桥长:132米
坚强的理由:采用欧洲成熟工艺,材质优良,监管到位。当年,检验砂石的乡绅用白纱布把砂石包起,解开后,纱布须一尘不染,才可用于浇筑。
不管是在宁波市民还是在桥梁专家的眼里,灵桥都只是一座普通的公路桥。
“它所用的,就是当时最常用的钢材,建筑工艺是当时欧洲最常见但也最成熟的工艺。”桥梁专家陈惟珍说。
这座普通的公路桥,目前已服役了75年。现在这里每天仍然车水马龙。
“建桥以利乡众”
据民国《...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0
昨天,网友“ZW陌璇”在微博发帖:两个高颜值的外国人坐在武松墓前的供桌上,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把自己当贡品了嘛?元芳,你怎么看?
同时上传的一张照片中,两位外国人坐在北山街武松墓前的供台上,谈笑风生。
这张照片昨天在论坛引起4万多点击量,有网友说,两位外国人坐着的是武松墓前的供桌,是人们祭祀用来供设香炉、蜡竿和摆放供品的,供桌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所以坐在供桌上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更多网友则认为,从照片看,这两位外国人应该是游客,他们对中国文化风俗不太了解,情有可原,供桌的高度和样式看上去都和石凳很像。他们一定以为是石凳子,走累了就坐下休息休息。
“蛮像供游客临时休息的石凳子。”
“外国友人还以为这个只是个奇怪的石凳罢了,你也不去提醒。”
“看图即兴赋诗一首:中外文化差异大/你把供桌当沙发/不怕武松跟你回家?”
大部分中国游客知道这是供桌
保安师傅说,从来没见人坐过
武松墓位于北山街西泠桥附近,在那一带,还有不少名人墓。
西湖边西泠桥边的武松墓,这几年发生过两桩影响较大的新闻。
一次是今年2月15日,情人节后一天夜里,武松墓上不知被谁洒上了很多玫瑰花瓣,一时引得网友议论纷纷,很多人调侃说...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41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举入仕而为一、二品...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42
同治六年(1867年)年正月十五日,清廷剿捻主力刘铭传所属铭军与鲍超之霆军函约,
于湖北省安陆尹隆河(今永隆河)夹击东捻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之部。此役清军未料
遭到捻军猛烈攻击,刘部猛将总兵唐殿魁、田履安先后中弹阵亡,几全军覆没,幸赖霆
军解围方免于难。随后清军转败为胜,虽有2,000人伤亡,加上总兵唐殿魁、田履安战
殁,但捻军阵方面损失9,000人、马5000匹,更有8,000人降清,系其成军以来最大挫败
。致赖、任等之东捻军放弃入川计划,北走河南,退出湖北省全境外,更导致捻军在战
略上转攻为守,同年底任柱被杀,来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东捻军被清廷剿平。
此役,不仅是清军对攻剿东捻军前期战斗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主力战,亦为捻军由盛
而衰的转折点。此次战役清廷虽然大获全胜,但随着军事统帅们的争功诿过与护短,加
深刘铭传与鲍超的磨擦与冲突,让清廷剿捻停顿数月之久。鲍超也因此愤极病发,从此
退出军队十一年,所部霆军更遭到遣散命运,间接影响湘军与淮军的明争暗斗。因此,
尹隆河战役实为剿捻过程中颇有争议之事件,对尔后战局之发展影响很大。本文即以历
史学的方法,从现有的史料来探究战役前的局势及其经...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
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二、夏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
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7 20:50:24 2012, 美东)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来自: 大蓝 2010-01-29 18:25:25
这篇序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对一九七九年荣孟源先生和钱远□先生讨论《李秀成自述
原稿》问题两种不同的结论表示个人的拙见;二、对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的得失提
出看法,并把注《李秀成自述原稿》训诂与事实考证并重的体例提出讨论。前者是有关
太平天国史的问题,后者则有关史学的问题,敬请同志们指教。
中国古代少有长篇自述,革命人物写的更是未见。《李秀成自述》是“五四运动”新文
学出现以前一部罕见的长篇自述,在当时,就连反革命分子和外国侵略者看了,也都不
得不低头承认为“事理井井”,(见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所著《能静居士日记》清同
治三年七月初六日记。)“层次井然”。(见英国侵略分子威尔生(A·Wilson)所著《
常胜军》第十六章。)它叙述了革命的一生,记载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铭刻了太平天
国败亡的惨痛教训。
曾国藩在杀害李秀成后,把他的自述删改刊刻,叫做《李秀成供》。世传原稿存曾
家,而曾国藩不肯交给清廷,其后...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张道贵
《李秀成自述》,是评价李秀成功过之关键。众所周知,弄虚作假冒功请赏,上乃
清朝官吏的惯例。故1864年《李和在自述》曾国藩刻本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真实
性提出种种怀疑:
呤俐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1852年,在太平军占领南京以前,满
清官方即已捏造了一篇他们名为《一德供状》的文件,伪托是叛军领袖的供状,谎称他
们俘获了这个领袖。《忠王自述》乃可能也是同样靠不住的。这篇文件或为某个著名的
俘虏所伪造(他可能因此而得赦免),或为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狡猾幕僚所伪造。”
此后,随着《李秀成自述》各种不同版本的出现,人们围绕其真伪问题,提出不同
的看法。1944年,罗尔纲根据广西通志馆从湖志乡曾国藩后人家里抄录来的《李秀成自
述》原稿的抄本及拍摄来的《李秀民自述》原稿的一照片,从笔迹、主汇、用词、语气
、内容等方面作出鉴定,认定“曾国藩后人家藏的《李秀成自述》确是李秀成亲笔”。
1956年,有同志以司法部法医研究竺迹的专家审定为依据,撮曾氏后人所存的《李秀成
自述》乃“曾国藩后人家藏的《李秀成自述》确是李秀成亲笔”。1956年,有同志以司
法部医研究所研...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租界七大惊人真相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租界七大惊人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4 00:09:01 2014, 美东)
http://bbs.tiexue.net/post2_7031744_1.html
民族主义愤怒青年提到近代史,经常咬牙切齿地提到“租界”。我的这篇文章告诉你“
租界”的真相,化解你的仇恨。
租界真相一:许多租界是中方自愿划割的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租界,是上海租界。可是关于它的来历,爱国愤怒青年会不假思
索地说:“一定是英国军队拿着枪逼迫大清国划割的!”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人有权居住在上海,但是并没有答应给英国人在上
海划一个租界。其实,是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 滋事、影响
自己的乌纱帽,于是他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的河滩上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
宫慕久和英国人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名叫《上海租地章程》,签署于1845年,
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光很久了,与上海道台宫慕...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