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近体诗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o********l
发帖数: 190
1
作者:Roc Lee
He‘s put balls on Chinese men!
他让中国男人都有种了!
——戴安娜·李·伊诺山度(丹·伊诺山度之女)
要明白我在这里讨论的李小龙,你必须先看过1971年李小龙的电视访谈。你可能在很多
李小龙的纪录片里看到过这个脱口秀的片段,但完整地看完这一集,你才能把握很多有
意义的细节信息。
李小龙之死要上升到「中西文化交流的损失」这样的历史高度——丁佩家这一场意外,
让中西文化交流的进度缓了至少半个世纪。更夸张一点地说,李小龙的死,甚至可能让
美国第一位华裔总统的诞生晚了一两百年。
网络上吵得最厉害的,大概是李小龙打架有多厉害。其实两边都只能动嘴皮子,因为双
方都缺乏有力证据——或者只有伪证。唯一的一场与黄泽民的格斗还是一桩公案。
但是李小龙是不是武学宗师这个问题,很容易整理清楚。一个武学宗师之所以是武学宗
师,肯定不是因为他到处去把别人打趴下,而是要看他的武学理念、武学思想传播有多
广泛,影响了多少后来人。现在的截拳道也许确实早已不是李小龙的截拳道,但谁也不
会否认他的理论建设几十年来对武学发展的影响。说实话,别的不说,光伊诺山度这一
个传承推...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Robert Frost和王维 by Microsystem
没研究过,胡说八道几句
貌似诗经里有不少是隔句押韵的吧,后人还有所谓协韵之说
乐府里面是不是也有,需要去查一下。
排韵,像曹丕燕歌行一韵到底,一句赶一句还是嫌局促了些
其实近体诗也是隔句韵,只不过压双不压单,大概因为平仄有关系吧,加上首句起韵成
了aaba这样子。。。词牌里错韵一般是平仄韵错叶,你举的定风波、相见欢都是这个例子。。。我想说什么来
着?。。。。
p*n
发帖数: 1736
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按时代来分,中国有古体诗(或称古诗、古风),近体诗(
或称今体诗)和新诗。
说起新诗,不能不提胡适。所谓灌水不忘挖坑人,新诗这个大坑,胡适先挖,功不可没
。坑成,则众人各施法宝,围而灌之,至成汪洋,浩荡接天,遂可关关雎鸠,汎彼柏舟
矣。
胡适在一九一七年元旦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完成了新诗大
坑第一挖。一年后(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围着新坑灌了第一
桶水。其中胡适灌了四瓢,沈尹默三瓢,刘半农两瓢。这可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标志着一座惊天动地的里程碑拔地而起,其雄其伟堪比惹恼了共工的不周山,这座里
程碑就树在陈独秀的《新青年》上。
这几瓢水是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呢?它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彻底地砸光了旧诗的司马缸!首
先它们分行还排列得错落有秩,其次它们用了标点符号,再其次它们都是用白话写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突破了五七言句式。
下面看看其中的一首《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诗很美,可是大家看出什么问题
m**********e
发帖数: 2808
4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忍不住还是要说,对对平仄要相对,哪怕做不到每个字,起码是要二四六分明要做到。
此外用字还是要意思相对的,而且最好不要为了感觉“古”而用一些你自己都不大知道
是什么形状的食物,比如这个“素古”是什么东西,能和琉璃(彩色玻璃?)对吗?意
气是事物,名士是人啊。
对对作诗很不容易,因为有格律无灵感不能,有灵感无格律也不能。现在的人训练不足
,要语感的不容易,郁达夫死后现代人写的近体诗,包括陈寅恪钱钟书这些搞古文的,
都没有多少可观的。现代人写诗有点意思的,通常就是应时应景的,把身边事诙谐说出
的,但想有古意,感觉前人都写尽了。
想培养对偶的语感,先从《声律启蒙》背起,再读杜甫陆游,这两位仁兄,估计把对偶
都用到极处了明显不给后代诗人留碗饭吃。。。
我属于极度没有灵气的,所以怎么学都难下笔,读诗多了,后遗症就是会挑挑食。。。
请不要见怪。
=================
雄鹰击长天,猛虎啸深林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倦鸟恋水归飞晚,犹得千里明月影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真笑假笑嘻哈笑,情泪怨泪珍珠泪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情轻轻情情不轻,花画画花花亦画
(有多音字,不...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808
5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萝卜MM taste非常不错,某人走宝了。
我也觉得,现代人写近体诗,很多就是堆砌,用的不少词其实他们只在其他古诗中见过
,但不大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诗本身也缺乏整体统一骨骼。写这些的诗,不如不写。
诗是有气格的,每个时代都不同,虽然具体很难分析,晚唐人怎么写,都模仿不了汉诗。
现代人写的,有意思的是打趣的诗,以前见过人写过,,那才是绝,才气是那样体现出
来的,赏的是那个灵机反应,诗本身二流也没有所谓了。
我也觉得现代人,能把现代诗写好就很不错了,甚至写现代文,文章逻辑清晰,语句通
顺,无旁支末节干扰,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起码我自己还未做得到)。
余光中就是写现代诗,下面这首诗,不美吗?比起那些堆砌的假古董要好。
当渡船解缆
当渡船解缆
风笛催客
只等你前来相送
在茫茫的渡头
看我渐渐地离岸
水阔,天长
对我挥手
我会在对岸
苦苦守候
接你的下一班船
在荒芜的渡口
看你渐渐地靠岸
水尽,天回
对你招手
f*r
发帖数: 3968
6
来自主题: Arts版 - [转载] 西昆体

七言古体诗,非近体诗(律诗绝句)
史记是范本 :)
呵呵,宋诗质量绝对不差,历来唐宋诗之争甚烈
x*****u
发帖数: 3419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谈谈《唐诗三百首》z
http://www.kuhome.com/lit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92
谈谈《唐诗三百首》 热
作者:振甫 文章来源:论坛精品 更新时间:2004-05-26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蘅塘退士编选了《唐诗三百首
》,他在序里说明编选的目的:“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
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
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
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就是看到当时的儿
童读本《千家诗》编得不好,一是选得不好,工拙莫辨;二是体裁不完备,只有近体诗,
没有古体诗;三是唐宋混杂,殊乖体制。因此选《唐诗三百首》来代替它,只作家塾课本
,不作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著作,所以连自己的姓名也
M*********m
发帖数: 2024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近体诗的入韵式
这个也存在这里,供大家写诗时参考。
平仄诗二十八式
平韵詩十六式,仄韵詩十二式表:
【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指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2)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入仄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3)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4)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
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声;
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声。
【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
p********d
发帖数: 1007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非诚勿扰这期
出现了第一个近体诗人。
虽然诗写得很烂,但是场面非常喜剧,笑死我了。
S***n
发帖数: 2932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韵七绝两首,自吟自哀叹
读诗低手问问,你指的是诗還是词呢?
诗的话,中国诗,我以为在雅之外,首先是可以入乐,歌之、咏之。
比如乐府,歌行都有很可爱的作品。
此外,你楼上的楚辞、诗经、古诗和你讲的近体诗都差别很多,和词更远。
你纠正讲格律似乎有点不相干。
关于雅,如果你是指需要用典,使得有声采,显得典丽新声,络绎奔会一些,我想是指
在不害意和言
而有物的基础上。
D*****i
发帖数: 3022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略论买提古诗作者
略论买卖提古诗作者
近日被吵架吸引,略加浏览了买提诗版。以本人看来,人气当比前版主seman在任之时有
了很大提高。但作品虽多,质量芜杂。或限于版主诗歌修养,评论亦头绪纷繁,矛盾百
出。一时兴起,本人在诗版灌水行艺。所得乃是,嘲讽之声四起,诗歌无标准之论泛滥
。思量之下,诗版近日并无可论之人。还是略论一下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买提旧诗作者
,以迎合买提空论之风。想来既有公认之善者,标准之确立,恐亦不远矣。
我无意于排名。诸位如有不同意见,或有增补,也可提出,我乐意重新比较。另外,我
注册买提很久。但混迹其间大约在此四五年内,限于视野,当有遗漏之处。
一. Lafatte
此人作品较多,功力深厚。诗作多以生活中事件为题。不辞新词拗典,时有瑰丽之句。
浑厚沉融,颇有杜诗之风。擅长七律/古风;短调风格新潮;长调印象不深,不知有无作
品发表。作品中有速成之作,但精心之作居多。偶有雕琢痕迹。用辞过密,或为微憾。
在文学版坐镇之时,亦见少量草率作品,估计与维持版面气氛有关。
二. Wokaowokao
此人绝少出入古典/文学版面,难以多加评论。但得只鳞片爪,皆为佳作。长调/七律各
占胜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2
中国学术> 评论
2000年第2期
美国唐学会
秦寰明
与我们现在已经写的或将要写的有关这个大帝国的记载相比,一个杰出的中国文学
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伏尔泰
当德国的康拉德•豪思孟(Conrad Haussmann)在其1920年出版的《“兰露”
——三千年中国诗选》(“Im Tau der Orchideen" und andere chinesische Lieder
aus drei Ja hrtausender,1中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上述名言作为该书的书前
题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此是深有会心的。书名“兰露”出自屈原《离骚》“朝饮
木兰之坠露兮”。记得初读此书,其封面设计曾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封面四
周的边框里每一边都镶嵌了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太白”。大概在豪思孟的心目中,李
白是足以作为中国诗代表的伟大诗人。英国汉学家克兰默-宾(L.CranmerByng)为其
1909年出版的中国诗译本取名为《玉琵琶》(A Lute of Jade),他的封页的这个标题下
面特地补题了一句:“With lutes of gold and lu...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
我之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讲话,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
先学好中文》。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打开电视,在记者的
诱导下,街头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
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与此同时,电视的字幕充满错别字,广告乱改成语成风,所谓“
历史剧”中半通不通的对话,人物的称谓混乱: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自己的妹妹为
“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惨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那
篇文章。
现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
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
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传统文化抵制所谓的“西化”无关。更不赞成那
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现在讲讲我对学中文的看
法,并且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中文的经历。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好中文?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
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292
1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水调歌头-赞小土豆
再说两句。
格律这个东西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产生的。近体诗的规范在南北朝时期就
开始浮现。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说,最初的目的是总结规律,避免拗口的诗句。其
中,现代汉字的“四声”虽然与古代不同,但至今仍在使用。这是汉语区别于其他东亚
语言的地方,也是汉语美的所在。隋唐以后,在“四声八病”的基础上,由于科举的出
现,律诗逐渐成熟。韵书本身是应科举的需要产生的。陆法言“我辈数人,定则定矣。
”意思就是说,这只是规范,没有什么可多讨论的。和我们现在所用汉语拼音表一样,
是一种给汉字声韵分类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带有褒贬。声律说的出现,一开始就促进了
古代诗歌的繁荣。可以说没有格律诗也就没有诗歌的盛唐。对于格律研究反感的朋友可
以读一读王力的《汉语格律学》。在大家夸夸其谈的时候,老先生们早就在研究新诗中
可能存在声韵。我个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态度。
转回到古诗。古诗的基本素材是古汉语。对于我们这样远离古汉语环境的人。怎样才能
吸取古代民间营养来做古诗呢?我觉得办法不多。因为很显然,我们对古诗音律的感受
已经早就不精确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古文和古诗词。这样才会使
M*********m
发帖数: 2024
1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跟着秋菱学平仄
(三) 关于对仗
在介绍‘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
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有要求
,那就是得‘对仗’。
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呢~~~如果你跟秋菱是差不多同
时代的人,要是刚拿起电话对方就丢过来一句‘天王盖地虎’,你会不会脱口回一句‘
宝塔镇河妖’?如果你没看过‘样板戏’,‘对联’应该不陌生吧?咱们中国早就有过
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
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
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
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
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
‘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
,意谓著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
,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
一共
M*********m
发帖数: 2024
1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跟着秋菱学平仄
(五)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1)
来源:清谈天地
罗嗦了半天,都是准备工作,熟悉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我们终于可以开始‘闯关’
了。不过还有几句‘废话’交代一下。
我的一个老师说:“写诗如同照相,本质上是一种记录。看见了美景,照下来随时看看
,赏心悦目。而突然有了某种感慨,看见了什么东西,触动了情绪,就有了把它记录下
来的 欲望。所谓咏物言志,寄景抒情。将来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人生,也有了回忆的
依据。”
另一个老师简单的定义说‘诗是美丽的语言’。并主张诗的立意“用不着多高远,平常
的事物往往更叫人感动,立意要个人化一些,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身边发生的东西,
写真诚的东西,写普通人的悲欢和爱恨,咏物的时候也要融自己的经历经验感受。”
我自己的体验也是这样。在人生的路上走着,看着,经历着~~~当心里积攒了一些情绪
时,也许就想写诗了。写诗当然先要有立意,要选择合适的体裁~~~鉴于这篇小文主要
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对付‘平仄’这个‘拦路虎,其它其实是学格律诗更重要的问题
,就留待大家自己学习了。
交代完毕,现在真开始了:))
1)单句的平仄
诗和词都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我们先把
M*********m
发帖数: 2024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跟着秋菱学平仄
(五)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3)
(3) 绝句的平仄组合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绝句’的简单概念和要求:
p*n
发帖数: 1736
1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按时代来分,中国有古体诗(或称古诗、古风),近体诗(
或称今体诗)和新诗。
说起新诗,不能不提胡适。所谓灌水不忘挖坑人,新诗这个大坑,胡适先挖,功不可没
。坑成,则众人各施法宝,围而灌之,至成汪洋,浩荡接天,遂可关关雎鸠,汎彼柏舟
矣。
胡适在一九一七年元旦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完成了新诗大
坑第一挖。一年后(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围着新坑灌了第一
桶水。其中胡适灌了四瓢,沈尹默三瓢,刘半农两瓢。这可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标志着一座惊天动地的里程碑拔地而起,其雄其伟堪比惹恼了共工的不周山,这座里
程碑就树在陈独秀的《新青年》上。
这几瓢水是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呢?它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彻底地砸光了旧诗的司马缸!首
先它们分行还排列得错落有秩,其次它们用了标点符号,再其次它们都是用白话写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突破了五七言句式。
下面看看其中的一首《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诗很美,可是大家看出什么问题
x*****u
发帖数: 3419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古诗体裁,哪里光是讲格律的近体诗呢?
h****t
发帖数: 1640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呵呵,看起来fond 同学对于古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自己并无多少认识。
h****t
发帖数: 1640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
而言。"
f*********s
发帖数: 986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浣溪沙·渡梅
弱弱地说一句可以吗,
如果真要写近体诗词的话,还是讲究一下基本的词牌格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
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
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
李煜。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还有其他的异名,摊破浣溪沙,也叫山花子,这个词牌是,改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
三言两句。
还有减字浣溪沙。
资料来源于百度。
四季遍观人去来, 仄仄仄平平仄平
日中风冽共徘徊。 仄平平仄仄平平
夜深却染月华白。 仄平仄仄仄平平
冬尽淋漓犹有泪, 平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幽寂岂无哀。 平平平仄平平平
常迎雨雪鹤独开。 平平平仄仄平平
您的句尾韵都很对。只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某些韵不对了。或许我的拼音也不是很对。如
果说错了,请包含。
整个词,我的感觉是,有点硬凑了。不琅琅上口,节奏不好,音节感不是很好。而浣溪
f*********s
发帖数: 986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日出日落
不是没法调和,是现代人有时太随心所欲。这样现代就绝少高质量的近体诗。
现代人的反的心里很严重。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f*********s
发帖数: 986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日出日落
嗯。你说的很对。
所以既然自由,就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阿。但是转念一想,现代的表达方式也有韵律存
在。
结束
顾城
一瞬间——
崩坍停止了,
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头颅。
戴孝的帆船,
缓缓走过,
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绿树,
被痛苦扭弯了身躯,
在把勇士哭抚
砍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进浓雾,
一切已经结束
再想,如果出的题目提的要求都和近体诗甚至是古体诗有关。那还是按照规矩来好一些
。并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尊重写作技术。
l*r
发帖数: 79569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前面说的很好,学习了
格律,当然不能完全从近体诗的要求套用到英文诗歌上,比如对仗平仄等等。如果从这
个意义上说,英诗没什么格律可言,实在是有些偏颇狭窄了。

诗也是在魏晋以后才起来的。起来以后,影响就非常大。
有了很好的阐述
园,雪莱的西风歌。但是他们的诗歌还是没有走上排偶,和讲究格律的路呢,因为和文
字的性质不一样。
是词句却参差不齐。
很多律诗的翻译,就漫无意义,但是在洪文中就很精练。中文的文法比较疏简有弹性。
至连主词动词有时都可以略去。就文法而言,中文写作较西文比较适用于诗歌,很容易
做到工整简练。
,所以节奏在轻重相间上可以看出,而不需要借用韵脚来呼应。英文诗歌唱片多半会用
blank verse无韵五步格。如果英文诗歌写作者要达到庄严体,就根本就不用韵的。
l*r
发帖数: 79569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对,严格近体诗意义上的对仗当然没有,但可以通过轻重音、音节的调整,来达到抑扬
顿挫的音声效果。音步、韵脚这方面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排韵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说,
格和律是不能分离的。
l*r
发帖数: 79569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谁来讲讲英诗格律吧
这有点太武断了吧?如果你说英文诗歌里没有中文近体诗的格律可言,那确实是没什么
可言的。你如果说韵不太重要,我同意,但如果说完全没有,那俺又有不同意见。。。
朱光潜的书看过好多年,记不清了,你是专家,俺不敢班门弄斧。只说印象中朱光潜也
是主要从节奏声律方面来讲,提出文字本身脱离隐约的音律效果与价值,最后落到旧体
诗的用韵问题,以及排偶、对仗问题上,这的确是中外诗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如果回
去看,说节奏、说声律、说音韵(不单指尾韵),英文诗歌有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写作
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同时期有没有比较主流的格式,这大概是很多人想了解
的。
a*********7
发帖数: 30080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Re: 夜行
呵呵,我狗了一下孤平的定义,结果发现这个
http://www.govoo.com:8080/readarticle.jsp?aid=89536
按这个说法,孤平有两种定义;你说的是第二种;方舟子说的是第一种,据说是王力提
出的 --按这个定义,仄仄仄平平也应该算孤平;不过王力没把这个算进去--上文
作者认为就是为尊者讳:因为唐诗中这样的太多了。
不过既然这个是后来才(根据前人的诗)总结出来的近体诗的忌讳,而仄仄仄平平又为
唐诗中多见,似乎不应算作“忌讳”。所以还是用第二个定义比较好。
用第一个定义又说仄仄仄平平不是孤平,我几乎都怀疑起自己的中文阅读能力了--王
力先生这个可真是。
M******8
发帖数: 8425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咏盐
既然作的是近体诗,当依平水韵。否则,请去做现代诗。。。。。
f*******y
发帖数: 8358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咏盐
这个俺不能同意,平水韵基本上已经灭亡了。
但是近体诗作为一个题材还是存在的。
M******8
发帖数: 8425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咏盐
首先,“近体诗”不是“题材”,而是“体裁”;
其次,俺不是李太白可以给一种很成熟的体裁和格律进行变革。。。。
第三,俺认为韵脚格律这些最基本的私塾里就可以搞定的东西应该不难掌握,如果想学
旧体诗。。。。
第四,这是旧体诗明显区别于新诗的标志,你不愿意遵守无所谓,但你可以把你的作品
叫做除了旧体诗以外的任何东西。
抱歉,这是原则问题,无法通融。。。。
l*****9
发帖数: 2009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咏茶一首
知、驰、期这三个字是同韵的,都是平声,没有什么问题。
我理解你说的古体诗是指相对近体诗而言,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主要盛行于唐代
以前的诗歌体裁?古体诗于格律上的确很宽松,我们讨论的转韵和尾字平仄声的关系是
几点基本规律,读读古诗十九首你就能看到。偶尔也有两句都是平声结尾的,但非常少。

也講究平仄嗎,還是我理解錯了討論的意思?對詩韻很無知,不好意思的問……
M******8
发帖数: 8425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94 标题 诗律(五)
Fri Nov 10 17:24:37 2000
诗句的末三字称三字尾。从诗的音乐效果上看,近体诗的三字尾必须
避免三字同平或三字同仄(而古体诗则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格律诗
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不合格律的句子称“拗句”。
过去一般认为,三字尾的标准形式有四种:
1 平平仄
2 仄仄平
3 平仄仄
4 仄平平
其实,一般说来,对于三字尾的第一字,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因为它
既不违反格律,也不影响声律和谐。如: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按标准,三字尾的第一字当为仄声,这里用了平声字。又如: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这是当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的。
总结起来,对于标准格式的第三种和第四种的平仄格式,是不能随便
更改的。第一种格式的第一字,在采取补救的情况下,有时可改用仄
声。第二种格式的第一字,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l*******u
发帖数: 2496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七言 – 诗心
起码LZ最近写的东西都是有感而发,很真实自然, 不是堆砌词藻的作品.
格律对近体诗很严格, 没有把握不注明也罢. 读者自己会判断.
l*******u
发帖数: 2496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人间词话》〔五九〕
《人间词话》〔五九〕
〔五九〕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
,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
、《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l*******u
发帖数: 2496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人间词话》〔五九〕
最近形势所迫, 不得不对近体诗发点议论. 并不想证明律诗比绝句, 或者古体诗有任何
高明的地方.
j*****7
发帖数: 124
37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和 Jenny07 签名中的 十六字令。
所以说高手无处不在,写近体诗时都要格外小心免得被怡笑大方. :)
我对韵律, 常常睁一眼闭一眼, 看一两天, 过了又忘了, 以前因为这被人狠揪着教训了
一通. 现在也懒得写诗词非要贯上个词牌名了. 我还是挺怕这些类似清规戒律似的东东
。虽然将来实在闲了也许还会认真学起来。
或者也许散文更适合我, 漫无目的, 无拘无束,笔随心游.
G*********o
发帖数: 49669
38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和 Jenny07 签名中的 十六字令。
写个散文吧

所以说高手无处不在,写近体诗时都要格外小心免得被怡笑大方. :)
我对韵律, 常常睁一眼闭一眼, 看一两天, 过了又忘了, 以前因为这被人狠揪着教训了
一通. 现在也懒得写诗词非要贯上个词牌名了. 我还是挺怕这些类似清规戒律似的东东
。虽然将来实在闲了也许还会认真学起来。
或者也许散文更适合我, 漫无目的, 无拘无束,笔随心游.
j*********n
发帖数: 126
3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诗律浅浅说续貂(一)
我来续貂几句。赞同肥狐兄的说法,若讲明了要写近体诗,
一般的游戏规则还是应该遵循的。不过时过境迁,今古发
音已相差很大,没有必要死抓着平水韵部不放,今人作近
体诗,可以通融的余地应更大。毕竟合仄压韵是为了音律
美,而不是文字游戏。
平仄上说,以普通话为基准来讨论,大部份第一第二声属
古音的上平或下平,大部份第三声属上声,很多第四声属
去声,入声的情况最复杂,什么声都有。上去入同属仄声,
一般归第一第二声进平部,第三第四进仄部是可以的,不
过我觉得入声某些字还是可以额外注意一下。比如平水中
入声的“一屋”韵的“屋”,“竹”,“哭”等字,不仅
南方口音读来短促,符合入声特点,就是普通话中读来也
气促,应此不宜作平声来用。我的经验,这种情况还在以“
a,ia,e,ie,ue”结尾的字中较多见,因此遇上了要小心一
些。这是今人要注意古音的地方。而今人可以通融的地方
我觉得也很多。如“匣”在平水中属入声,而在普通话中
发音一样的“霞”却属下平“六麻”韵,因此“匣”的平
仄就可随君所欲,愿把它当什么它就是什么:麻将中所谓
“百搭”,英语中所谓“wild card ”是也。
以上是我觉得古音与今音要
j*********n
发帖数: 126
4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一个想法

不太懂您的想法。从您的大作<<知音>>与<<相映>>来看,您也不注重格律。
若您说的形式是指句式的长短的话,古诗中近体诗虽然对此要求很死,其
古体诗还是颇为自由的。若看韩愈的某些门人弟子的作品,在句式上来说,
与现代诗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用古诗的形式来写现代诗?诗作为文学的一种,则两者根本的区别
还是在所用的语言文字。写爱情,写政治,写游学,写人生,古人写;今
人也写。用文言文字写来的是古诗,而用以现代白话文为基本的文字写出
来的是现代诗。现代诗本身指某些形式,不是一种主题,则什么叫用“某
某”形式来写现代诗?
若指对已存的古诗或现代诗作品用现代文或文言翻译成现代诗或古诗,此
事自然有,也自然可行。古译今较易,也有实际用途,因今人离开文言甚
远,不易理解古代作品。今译古除了自己消遣,没什么用。若心许文言,
自己创作好了。偶以为今译古较难,第一是因为现代文字是大家日常就锻
炼掌握了的,而掌握文言则需要另下功夫。第二是文言以简约为性,用一
句或几句现代文来解释古诗句较易,而要用五言或七言来概括一句现代文
恐怕常需要下凝炼功夫。而凝炼功夫,在偶看来,正是写诗最不易练的几
处所在。
f*x
发帖数: 196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关于古体诗词

"自由的古诗"早在北宋就有人尝试了,结果是不理想.当时的
评价是打油不打油正经不正经, 端着上朝的架式去菜市场买菜,
"了无味道".
如果真的想开玩笑,当然无论怎么写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是很有
诚意地想用特定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感觉, 就应当注意一下游戏
规则. 以下棋来比, 如果喜欢规则简单, 大可去下围棋; 但是既然
是在下象棋了, 就不应当太随便地落子.
另外"古诗"一般说来指唐以前的诗,唐宋以后的律诗绝句通称
"近体诗".古时的诗歌和白话诗歌自由诗歌的区别我觉得很微妙.
前几天今翻古古翻今就是个例子.大体上似乎是古体诗歌更接近
于散文, 意向比较明确; 今体诗歌, 尤其是朦胧诗, 意向可以
非常模糊, 很适合表达莫名的感觉. 不知谁更有高见.
j*********n
发帖数: 126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关于古体诗词

偶看也无所谓“狭义广义”:喜欢韵律的,自可写近体诗或词,遵
守其游戏规则;不喜受束缚的,从楚辞诗经,汉魏乐府,到古风古
绝,自由度还是很大的。谈到用文言诗句来写今天的种种,那是必
定要受限制的。古今相通的地方很多,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乃至
政治,古人与今人感触上相类的很多;那今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文
言技巧,要写出不逊于古人的作品,当然是可能的。但是世界发展,
今天有很多事物,是文言中本来没有或未描述过的,若要用旧有语
言来写新生事物,确实难度很大,把握稍一参差,就成了打油诗。
近代以来,尝试的人不少,成功的不多。但也不是没有,黄遵宪写
远渡重洋,写日月此升彼落的时差,是成功的一例;今人有句“坐
地日行八万里”,也可算一例。在文言已退出日常生活的今天,这
样的创新越来越缺乏必须的营养与土壤。
b**L
发帖数: 646
4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说说毛泽东诗词
(原载《书屋》二000年第一期)
说说毛泽东诗词
周泽雄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
讨。西哲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
正堪称大诗人的,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
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
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
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
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可见,诗人
而兼国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
就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皇袍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除了有
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
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赵匡
胤,还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毛泽东,都属人中奇杰,都能赖一己
之力令江山变色。如果他们戎马倥偬之余还能不废吟咏,如曹操“登高必赋”,
就有可能使诗...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99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载] 俺 的 陋 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keshore (lake),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俺 的 陋 见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Jun 22 00:18:58 2002) WWW-POST
对前几周此地的沸沸扬扬的关于什么音韵格律的纷争,俺也说几句。
中唐以后,近体诗气格弱而音律强。总有博学之人,敲点着“易学而难工”的“入韵出韵
”和“粘”、“拗”之类,迹同要胁。以至于“近体之难,莫难于七言律”,状律诗多智
而近妖。不意随汉字之转音,韵部之规失于守旧,民初之波澜似犹未息。今人或以普通话
之同韵母为押韵,然而复式韵母令“学、撇、听、行”之类介于押与不押之间。当今之方
家述而不作,或述亦不述,更令人无所适从。故在下不才,一见今人诗标“五律”、“七
律”字样,便有汗出。须识诗贵表情达意。一味恪守,则清诗卷帙远胜于唐,果高妙至深
乎?观堂先生以纳兰氏之明快洗练为训,当是厌守儒之唯唯。今观此地,颇有一些博学之
人,自视颇高,动辄敲点以音律,平仄,对别人横加指责,而往往忽略诗词之气象
t******y
发帖数: 239
4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载] 车行读杜

所以说写旧体诗麻烦。如果讲平仄的话有时为了一个字要把全诗翻盘重写(我有强迫症,
如果近体诗不合平仄是不会读地)。原诗要找替换“与”的还真不好找(好像“与”是可以
当平声用的,例子懒得找了),索性重写,绝对平仄正确:
千山月满水襟凉
一夜吹箫求凤凰
曲罢无端春欲尽
落花飘过小庭香
上面那手,本来落花是夹在线性代数书里,为了平仄也改成微分函数了,呵呵。
P********w
发帖数: 65
4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漫谈俳句
http://www.zjxx.jsol.net/n4869c130.aspx
什么是俳句?
[日期:2006-02-28] 来源: 作者:
俳句
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
大致与滑稽同义。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
江户时代(1600~1867)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俳谐连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它的第1句为5、7、5句式的17音,称为发句(起
句),胁句(配句)为7、7句式,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
7、7句式结束,称为结句。俳句,即取其发句(起句),加上“季题”(表现写作俳句
季节的词语)和“切字”(一定的断句助词或助动词),使之成为独立的17字音的短诗
。日本著名俳句家,室町时代(1392~1573) 后期有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
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
古典的一派。当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
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
d*e
发帖数: 109
4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些诗词,供大家批评
此处聪明,是相对于老实人而言,完全是个人看法,是说他没在近体诗上没下苦功,而
选择不讲究格律的古风
甚至屈原的骚体。并无称颂邹诗成就之意。古风舍弃格律,则内容可天马行空,汪洋恣
肆。如李杜
之别,李白之才胜过杜甫,李诗轻灵洒脱,他就比较爱写古风,他的诗中古风甚多。而
杜诗
则沉郁厚重,以律诗为主。而后人一般以为杜甫的成就反胜过李白。当然李白除了古风
之外,律诗,包括词,成就也相当之高,其《忆秦娥》一阕,更是傲视后人。当然邹的
诗词,仅有些可观之处,略窥门径而已,跟李杜大家,无法相比。从他的专业时间,亦
不可能专精于此。
后人对李杜的评价,分歧甚多,我所引述,不过一家之言,对邹,我的看法,只不过是
定性的略论而已。这里高手众多,小子不敢妄言,
还请大家指点。
不知我这样回答,兄台满意否?
m********7
发帖数: 7
4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七律无题
你要说它是七古,也没关系。
许多人一看到近体诗,就要先拿平仄去套,似乎那就是顶顶重要的。如此,你发现许多
有口皆碑的律诗,也是不合律的,比如崔颢的《黄鹤楼》。
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能完全合律,既不失粘,也不失对,最好。如果达不到的话,
也不要太因文害意,感觉上过得去就行,李白的律诗失粘失对的多了去了,就算一三五
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多有达不到的。绑的太死,如何得以发挥?
不过,这首诗的确有因文害意的地方,但不是因为格律。这里面藏了一句话,不知读者
诸君发现了没有?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