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 发帖数: 53800 | 1 又来重复长工缺乏对战争准备的谎言?请看:
第九节、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
[出自《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01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一)确立国防领导体制
(二)确定和建设战略后方
(三)发展交通系统
铁路方面
公路方面
航空方面
航运方面
(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五)整编陆军和建设特种兵
(六)加强海、空军并进行战备演习
(七)整备要塞和修筑国防工事
(八)调整、扩大兵工生产
(九)制订国防作战计划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特别是1935年制造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
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
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12月10日,北平各校实行总罢课。16日,学生与市民一起
集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天
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广...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2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3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役郑成功麾下高级将佐战殁者达十余人,各军全覆者十五镇,战士折损十之
六七,不得已退守金、厦,在兵力悬殊状况下,自保尚且不足,再无能力北上抗清。
而清廷为澈底消除明郑余部,颁布「迁界令」,此一迁界政策对台湾的郑军影响并不如
预期,但由于渔舟商船禁止出海,田园荒芜不得耕种,却使得沿海居民...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评析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南京之役」经过及影响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0 23:11:21 2012, 美东)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
的科学考古发掘。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
究。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
1928年是李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国
民政府成立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他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0年之前,他由清华学堂选送留学美国,5年里拿了3个学位:心理学学士、社会学
硕士,最后是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哲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有人自
此习惯性地称他为“Dr. 李”。据说他父亲有一阵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博父”,在诗词
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有炫耀儿子的意思,更显示老父的尊严。
1923年回国后,他在南开大学当了两年教授。之后清华学堂成立国学研究院,聘梁
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李济资历稍浅,加上需要做田野工作,任“特
约讲师”,但月薪400元鹰洋、助教一人、研究室一间的“标配”,与四教授持平。
李济拿的是人类学博士,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无疑是考古。按他自...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8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198 | 9 http://www.jiese.org/bbs/thread-24796-1-1.html
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星期二)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 仙、涤非来。去后取《南
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 念远、〔季〕贤信各
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 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
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
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 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
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 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
十 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 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
,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 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
、社 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 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 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以安他 们... 阅读全帖 |
|
s****7 发帖数: 2507 | 10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初,吴淞失守,英军进入长江,江南各口防务瘫痪,“贼(
夷)至官逃,舟临兵溃”。英军由圌山进逼镇江,牛鉴、齐慎驻兵丹阳,互为瞻顾,不
图固守。六月五日英军至鹅鼻咀,次日牛鉴带兵一万余人到镇江,即命道府延请富户劝
捐十二万金“迎犒夷师”。住了一夜,便匆匆逃往江宁。海龄坚决反对牛鉴犒师妥协,
竭力主张守城抵抗,“不与一议和事”⑦“独谓宜力战”⑧,并贴出告示,申明英军如
敢侵入,“本副都统立即提兵出击”⑨。
海龄采取闭城固守策略,保卫镇江。在英舰抵金山之前,就开始作防御准备,禁止
运河通航,强令城内居民迁徒内地,从四乡收集家禽、生猪和各种食物,供给城市守军
和城郊军营,并将旗营官兵和青州兵调入城内,添布四门,并添设枪炮,昼夜严加防守
。闭城后,海龄做了一定的肃奸工作,但因严厉阻止难民迁徒出城,并持民族偏见,肆
意扩大索奸,造成满城乱捉乱杀,一度引起恐怖和混乱。
六月十二日,英军登岸攻城。当时,英军集中一万二千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在
内的九千人,具有所谓“高度的作战效能”,而且,大部分士兵有毛瑟枪装备,又配备
炮队,其他各类军用物资,也应有尽有;而海龄守城,只有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作者:李零 时间:2018-03-22
7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东方既白
——写给湖南省博物馆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李零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却空前繁荣,其中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
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可谓“东方既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盛言三代。三代既是三个朝代,也是三个彼此平行的地理板
块。夏、商、周三分天下,最后一统于西周。西周是三代的集大成者。后来,西周亡于
犬戎之难,中国陷于分裂。历史学家把平王东迁到周室灭亡的历史称为东周史(前770
—前249年),并把周室既灭到秦统一前的28年加上去,积549年,分为前后两段,前面
一段是春秋史(前770—前476年),后面一段是战国史(前475—前221年)。
怎样以出土发现的物质资料来展现这段历史,又从思想史的高度来思考这段历史,无疑
是个有趣的话题。应湖南省博物馆邀请,我把我的感想讲一下。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2 第四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一——从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①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
在本书前三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提出,或是洋枪洋炮的使用和“借师助剿”的实行,都在某一侧面和一定程
度上,为中国自己创办近代军用工业,作了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尤其是
清军使用洋枪炮、火轮船和“借师助剿”的实践,对清政府的军政官员下定
自己掌握先进武器的决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中国
必须设厂制造枪炮轮船的直接认识,始自林则徐。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内与
英国侵略军的接仗中,即明确意识到:为了国防的需要,不仅从西洋购买火
炮船只,更要自己制造,而首先在国防前线地区制造。他说:“以船炮而言,
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
粤东关税既比他省丰饶,则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
造船必求极坚。”①魏源并建议在虎门外的大角、沙角建立造船厂和火药局各
一座,雇用法、美等国技术工匠,制造船炮。这种主张在当时虽未能实现,
但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直至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并付诸实践后,左宗
棠因此举被顽固...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13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作者:夏春涛
内容提要: 太平天国起初主要靠攻陷城池接收官库、剥夺官绅浮财以及绅民进贡
来筹措军饷,定都年余后确定“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以田赋作为固定饷源,并推行轻
徭薄赋以 争取民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轻徭薄赋政策在后期未能切实持久推行,
为近乎竭泽而渔式的强制征敛所取代。筹饷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战略思想的片面
性,尤其是在乡村治理上的失策,以及其内部存在的腐化享乐意识膨胀、拥兵自重、
人心涣散等严重问题,对战局走势影响甚巨。
关 键 词:太平天国 太平军 军饷 乡官
作者简介: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
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太平天国打江山,清政府全力保江山,双方势不两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
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战中,军饷供应对双方来 说都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事
关军心是否稳定、能否继续支撑战事,涉及社会经济政策、吏治、军纪等,对战局走势
影响甚巨。关于太平天国筹饷问题,学界以往 论著已有不同程度论述,但不够系统全
面,某些史实未纳入研究视野,对一些具体史实的解读也存...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4 https://www.1xuezhe.exuezhe.com/QK/art/605629
第一作者:尹广明
作者简介:尹广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人大复印:《中国现代史》2016 年 07 期
原发期刊:《近代史研究》2016 年第 20162 期 第 39-55 页
关键词: 远东华人/ 内务人民委员部/ 中苏交涉/
摘要: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苏联以巩固边防安全为由,清肃远东地区“不可靠”
民族,半年内罗织罪名抓捕中国人1万余名,远东华人群体为之震怖。中国驻苏使领机
构要求停止滥捕,但苏联态度强硬。中方虽与苏方进行了艰苦交涉,但时值全面抗战爆
发不久,国民政府渴望获得苏联援助,故在交涉过程中投鼠忌器,亦未向国内媒体透露
苏联在远东排华之事。为尽量减少华侨所遭痛苦,最后只得寻求妥协办法。不过,经两
国交涉,且因国际形势变化,苏方态度有所软化,并最终下令停止从远东地区强迫迁移
中国人,准许他们“自愿”迁往新疆,但这种所谓“自愿”迁移本质上依然带有强制性
。已被定罪的华人多数并未因中苏交涉而被释放,其中更有3000多人被处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1785 | 15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
|
i*********t 发帖数: 5873 | 16 想了解储安平,看章诒和不行。
储安平与“党天下”。
戴晴
1.
【帽子】(mao•zi)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作装饰的
用品:一顿~。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不必用~压人;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
,不要光扣大~。
——《现代汉语词典》
帽子这字眼,如果不考虑它的第一个含义,在中国近现代(可能也只在中国近现代
)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要算是1978年了。那年,从春天到秋天,至少有两则关于帽子的
文字,扰动了中国(恐怕还不只中国)上百万人的心。它们是:
《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统战部上报,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
复。
《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
一年半之后,1980年5月8日,55万余顶右派帽子已全部摘去——它们是在1957年夏
天和以后的几个月里被陆续制作出并扣在别人头上的。如果不考虑其中一部分人已在
1959-1964年间陆续获摘,到了1980年,真正以皮肉俱全的头顶享受到大自然的空气与
阳光,并且还享受到那帽子压出的凹痕已不再被人视为种性表记的快乐的,只剩下10余
万了。
帽子已不复存在,对当初“戴帽”...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6819 | 17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18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522 | 20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最近大概看了一些。本来想给娃熏陶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不过自己看得也蛮有
趣味。这个系列一共七集,讲文字发展历史,我觉得前面几集更有趣一点,还算比较系
统的讲汉字这个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传说中苍颉造字讲起:苍颉造字,
而天雨粟,鬼夜哭。战国时候成书的世本-作篇说:“沮诵、苍颉作书。”传说这二人
为黄帝史官,文字由古老时代即开始存在发展。但是目前出土的最早成熟系统文字只有
殷墟甲骨,甲骨文之前的漫长岁月,如果有一个积累总结与统一的过程,为什么至今还
没有发现?这集里面总结了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遗迹,器物上的符号,称为初文阶段,
比如贺兰山山石上发现的壁画,距今约一万年前,里头大麦地岩画,有"日"字跟甲骨
文日字狠相似,同时却也跟埃及印度消失了的象形文字也类似。新石器时代则有陶符等
,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发现的良渚陶符,还有大汶口文化陶符,其中有一个这个符号,第
二行第一个
上面是日,下面是山,中间像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以为是日出之象,为旦字,有
人以为日落之象,为炅字。此符号在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似乎已经有交流信息的作用,
所以可能已经算"前文字"?另外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最古...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2 读殷墟卜辞综述
作者陈梦家是容庚的学生,是古文字学家,又是新月派诗人。妻子赵萝蕤是翻译文学家
。陈梦家1966年自杀。李学勤曾是他的助手。
此书1955年写成,总结从甲骨发现到成书为止的甲骨研究。涉及甲骨发现过程,甲骨文
字的构造,文法,断代分类,以及解读卜辞得到的关于商朝历史,包括历法,地理,商
王世系庙号,商人亲属关系,宗教等内容。
甲骨出土前,古文字学只是古器物学,金石文字。据此书所述,发现甲骨的时间顺序大
致为:约1880清光绪初年前后,安阳之小屯村民耕地发现有甲骨出土, 村民用来填
井,磨粉做伤药,及卖给药铺,为龟板与龙骨。约二十年后有所谓贩卖古董的"估人"
来村里收买有字甲骨贩卖北京,从此村人才有意寻找有字甲骨。最早收藏人为王懿荣,
王死后收藏归与刘鹗。刘继续经估人手收集,约五千余片。其间这些估人们是对甲骨出
土与传播的直接负责者。直到1928-37年中研院开始殷墟考古系统发掘,又陆续
万余片出土。49年后又继续考古工作。这些出土甲骨碎片居多,整片极其稀少。到此
书出版时,甲骨收藏以国有最多,五万余片,还有运台的两万六千余,日本一万片,欧
美七千余,及私人收藏若干。这些碎片...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3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怛逻斯之战历史溯源——唐与大食百年政治关系述略
薛宗正(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关键词]怛逻斯之战 历史溯源
[内容提要]从651年大食首次向唐遣使,就同唐朝出现了外交上相背走向,大食的河外
扩张实质上是对唐朝西域政治主权的严峻挑战。公元751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绝非一场
偶然的遭遇战,而是两国间政治冲突发展的必然结局。
[中图分类号]K242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00(2000)04-0085-16
天宝十载(751)唐与大食之间爆发的恒逻斯之战究竟是一场“偶然的遭遇战”,还是
大食与唐朝之间政治、文化、外交之间冲撞的必然产物。对此,只须回顾从永徽二年(
651)大食始遣使通唐至天宝十载(751)期间的百年政治关系史就足以说明问题。其间
经历了大食共和哈利发、白衣大食(即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及黑衣大食初期(阿拉伯阿
拔斯王朝)等三大历史阶段和唐朝方面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五个帝王在位
时期。在此整整一百年中,见于史书的大食单方面向唐遣使总共21次,而唐朝方面还聘
的记载则茫然无所稽考。这种不正常的外交现象兆示着双方...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53185 | 26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存仁(1908—1990)原名陈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之家,早年丧父。
·从学校毕业后,又拜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上海世界书局首次以精美彩色画印
制中药植物,先后印制二十七次,解放后仍再版。
·1937年应上海世界书局要求,赴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回来出版《皇后医学丛
书》。
·1960-1970年代 在香港最畅销的《星岛日报》专栏投稿,达17年之久,每天一篇,
其中有关食补的“津津有味谭”连载,得到香港及东南亚粤籍读者极大欢迎。
·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荣获韩国著名的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以表彰其对
汉医学的杰出贡献。
·1970年中期 法国美食协会给予“美食家”称誉。
·1979年 应日本名出版社“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
正式出版)。
·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于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1.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8144 | 27 殷人东渡美洲
殷人东渡美洲
文 叶雨蒙
殷人东渡一事,多年来间或被人论及,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史均无记载。这使我又感兴趣,又感茫然。
查阅资料,发现殷人东渡美洲之说,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有意思的是
,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却不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而是两百多年前(1761年)
,一位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
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涉及这一题目的文章,以我所见者,最早的是1880年章太炎先生撰文提出
法显发现美洲之说。他认为《佛国记》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遭
遇飓风,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所在。
较早的文章还有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
说》。兴公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
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即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
在疑信参半之间。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5579 | 28 殷人东渡美洲
文 叶雨蒙
殷人东渡一事,多年来间或被人论及,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史均无记载。这使我又感兴趣,又感茫然。
查阅资料,发现殷人东渡美洲之说,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有意思的是
,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却不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而是两百多年前(1761年)
,一位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
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涉及这一题目的文章,以我所见者,最早的是1880年章太炎先生撰文提出
法显发现美洲之说。他认为《佛国记》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遭
遇飓风,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所在。
较早的文章还有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
说》。兴公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
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即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
在疑信参半之间。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在墨西哥越万...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2186 | 29 《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第一节 战争第一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事变之初,蒋介石一面下令就地抵抗,一面企图谋求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政府除
直接与日本交涉外,还促请英、美等国调解。7月12日,国民政府向美国政府作出试探
,但国务院却认为,现今美国“以调处者的身份采取任何措施都为时过早,都是不明智
的”,美国既已向中、日两国表明它对远东的敌对行动“极不赞成”,这就足够了。7
月13日,英国向美国提出英、美、法三国联合调停中日冲突的建议。国务卿赫尔与副国
务卿韦尔斯、远东司司长亨培克商量后拟出了答复,并征得了总统的同意。
这份答复说,美国国务院已经对中、日两国使节强调了保持和平的重要性,两国可
以通过“平行的但各自独立的”做法保持合作。7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王正廷再次向
赫尔表示,希望《九国公约》缔约国采取行动,并称,大国代表如能亲临现场将有利于
制止日本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赫尔依旧不置可否。①
同日,赫尔在与总统商量后发表了一项正式声明。声明显然是针对日本侵华而发的,但
赫尔却不敢公开道明,...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5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etHer (外星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殷人东渡美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2 22:03:13 2015, 美东)
殷人东渡美洲
文 叶雨蒙
殷人东渡一事,多年来间或被人论及,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正史野史均无记载。这使我又感兴趣,又感茫然。
查阅资料,发现殷人东渡美洲之说,缘起于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有意思的是
,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之说,却不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而是两百多年前(1761年)
,一位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
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早提出的。
在中国,涉及这一题目的文章,以我所见者,最早的是1880年章太炎先生撰文提出
法显发现美洲之说。他认为《佛国记》所载东晋高僧法显去西域取经,由海路归国时遭
遇飓风,漂航所至的耶婆提国,即是南美洲所在。
较早的文章还有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 阅读全帖 |
|
e***s 发帖数: 609 | 31 首发梦幻泡影吧吧
http://tieba.baidu.c.m/f?kw=%C3%CE%BB%C3%C5%DD%D3%B0%B0%C9&f[s=yqtb
感谢船兄
【第一章】——各有图谋
【第二章】——布局.入局
【第三章】—局中局
【第四章】——联络简家
【第五章】——熟悉的一切
【第一章】——各有图谋
流水潺潺,蜿蜒而行,两岸郁郁葱葱,一片松林中,两块怪石上各自端坐一人。
怪石已经被剑削平,表面光滑如镜,还有一块大石头能当成桌子用。
端坐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谢小玉,他正低头看着东西,另外一个人便是那 个向谢小
玉求取藏空摄形太阴刀符的道君。
此刻那道君早已经没有当初的愤怒,他好像从来没和谢小玉结过仇般,也没 有发生自
家弟子被杀一事。
但并不是那道君健忘,而是他不敢,毕竟先不说谢小玉此刻的地位,只说实 力,他就
没把握将谢小玉一举拿下。
那道君和谢小玉相隔不到一丈,心里居然有点发毛,在这样的距离之下,没 人能和谢
小玉比速度。
谢小玉正在看的是一卷图录,说不出是什么质地,横经竖纬,肯定是织造品, 却非绢
非帛非绫非绡,轻若无物,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文字,最右面有三个字—— 「天符册...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1059 | 32 【第一章】——各有图谋
【第二章】——布局.入局
【第三章】—局中局
【第四章】——联络简家
【第五章】——熟悉的一切
【第一章】——各有图谋
流水潺潺,蜿蜒而行,两岸郁郁葱葱,一片松林中,两块怪石上各自端坐一人。
怪石已经被剑削平,表面光滑如镜,还有一块大石头能当成桌子用。
端坐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谢小玉,他正低头看着东西,另外一个人便是那 个向谢小
玉求取藏空摄形太阴刀符的道君。
此刻那道君早已经没有当初的愤怒,他好像从来没和谢小玉结过仇般,也没 有发生自
家弟子被杀一事。
但并不是那道君健忘,而是他不敢,毕竟先不说谢小玉此刻的地位,只说实 力,他就
没把握将谢小玉一举拿下。
那道君和谢小玉相隔不到一丈,心里居然有点发毛,在这样的距离之下,没 人能和谢
小玉比速度。
谢小玉正在看的是一卷图录,说不出是什么质地,横经竖纬,肯定是织造品, 却非绢
非帛非绫非绡,轻若无物,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文字,最右面有三个字—— 「天符册」。
这并不是谢小玉原来猜测的东西,不过谢小玉看《天符册》的内容却和《剑 符眞解》
及青岚手中的那些残篇相似,甚至一些内容都差不多。
这卷《天符册》上的内容没有《剑...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33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一)
廖祖桂 李永昌 李鹏年 ( 2009-05-07) 来源: 中国藏学
http://www.tibet.cn/periodical/zgzx/2004/02/200606/t20060606_12
[摘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二十九条》(以下简称《章程》),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治理西藏法典性文书。
然而,这样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典性文献,目前社会上却出现和流行着内容差异很大的两
种不同版本,即原藏于拉萨大昭寺的《水牛年文书》中辑录的《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
》(以下简称《文书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本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
案荟粹》中公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以下简名《荟粹本》)藏文版本及其汉译版
本。本文通过对《章程》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等的系统研究,以及对两种版本的藏文本及
其汉译本逐条进行对勘,并查核制定该章程所依据的有关档案文件后,认为,《文书本
》系《章程》之正本。并提醒学界,《荟粹本》非《章程》之正本,希谨慎引用,避免
以讹传讹。
[关键词]《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34 广西是文革的“重灾区”,大搞派性镇压,武斗、对黑五类“乱打乱杀风”异常残酷,
但对于文革期间广西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官方一直语焉不详。直至1987年,中共广
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而成《广西“文革”档案资料》的出版,
才令世人得以了解实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宋永毅撰写系列文章《血雨
腥风中的广西文革真相——读十八册<广西“文革”档案资料>》指出,“广西文革中发
生过成百上千例黑五类和‘四二二派’的妻女被强奸的案件。其中不少都先是中共的党
员干部‘杀父奸女’‘杀夫奸妻’‘先奸后吃’”“正是因为周恩来以及他所代表的‘
党中央’对韦国清这个广西大屠杀头号刽子手的力挺,才使韦无所顾忌地向反对他的干
部群众祭起了血淋淋的屠刀。”本文选自《动向》2013年10月号,以下为全文摘录。
近年来,美国一些主要大学的亚洲图书馆陆续收藏了一套《广西“文革”档案资料》(
下简称为《档案》)。这套机密档案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自一九八五年广西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工作结束开始,到一九八八年十
二月完成出版,历时四年。这套《档案》按地县和区直机关共...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4960 | 35 南阳想去应县伯府向商成当面道歉,只是一时意气之下做出的匆忙决定。等过了一晚,
到了次日的清晨,她开始认真地考虑这番举动是否妥当。
理智告诉她,她不能去见先生。至少现在还不能。
是的,她是南阳公主,身份尊贵,她想见谁一般就能见到谁。但这个尊贵的封爵在
先生面前毫无意义。先生是位大隐士,于野时渔樵相伴,渔鱼樵樵自得其乐,于朝时冠
貂并行,文章旌旗相得益彰,时过不减其颜色,境迁难易其心意,宁静澹泊从俗浮沉;
在这样人面前,公主的封爵丝毫不值得夸耀,说不定还会让他轻视与反感。另外,因为
前几年的种种荒诞举止,她的名声很是不堪。倘使有人知晓她去见先生一一这一点几乎
是必然的一一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目光来看待他,会用什么样的话来诋毁他?她可以不顾
惜自己的脸面,却不能不替先生考虑,她不能让那些人随意地污蔑他。所以,她现在还
不能去请见先生!
她告诉陈璞,她又不想回城了。
陈璞对她姐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很是有些不满。她原本还想着回去找商成,让姐姐
帮着向他讨一个好主意一一毕竟有些话她自己不好说出口,只能让别人帮她说。可南阳
不回城,她一个人也没勇气去。她嘟嘟囔地囔嘀咕半天,...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36 不止一位外来的传教士曾描绘作为农业文明城市形态顶峰的北京,极富贵族气质的优雅
与奢侈。马家良恩斯神父在1688年出版的书中说,他见到4000 名官员,“从头到脚穿
着极昂贵的紫貂皮”。即使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罗素与杜威依旧会为雕梁画栋的老北
京的缓慢节奏与吃穿的精致而震惊。
19世纪上半叶是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欧洲、日本、俄罗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都在
力图完成现代化国家的转型,他们建立了较原来更为系统的官僚结构,以扩大税源,为
王室带来农业和贸易资源,招募更多的军队,进一步扩大疆土。而当时的中国尽管已经
危机四伏,却仍然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庞大的官僚系统早已
成熟井然。几千年的传统使它比任何国家更有效地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让北京看上去恢弘而华丽的紫禁城以及众多以紫禁城为中心和模板、按定制缩小而建的
王府,正是这个官僚系统的一个部分。
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和逐渐集权于中央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经验之一
。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藩制利弊的基础上,确定“封而不建”的原则。这比明朝更
进了一步。明朝对皇子之封,还有郡国之号,到时要到所封的地方居住,称为“就...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37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1166 | 38 [ 作者:钟 鸣 日期:2012-1-14 来源:彝族人网 点击:1294 评论:0 ]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
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
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
在何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
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
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
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
堆文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
史上“中国”的说法很晚。这点他是对的。
《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都指的是
中原黄河流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32828 | 40 1770年的一天,江苏震泽县的市桥上出现一个少女,年十五,美貌而无足。她长跪乞钱
,至暮仍一无所得,于是开始哭泣,还喃喃自语说:“今日必被打死”,声音甚是惨切
。有五六个路人怀疑,就躲在附近伺察。晚间,果然来条大汉,将少女背起就走。几人
暗暗跟踪,随其行至城外河下,遥见一条船内,还有三四个童男女,也都断臂残肢。撑
船者五六人,都是大汉。跟踪者立刻通知巡役前来捕拿,大汉们纷纷跳水逃跑,只逮住
一个大汉,不过残疾少女和儿童们都获救了。巡役询问之下,才知这些孩子自小被拐,
麻醉后以刀致残,然后带往各地乞讨。先前的无足美貌少女,正是震泽县一绅士家七年
前失踪的女儿。
这个悲惨的故事为文士常辉写入《兰舫笔记》,他还写到:“余巷在都中,每见有怪人
,种种奇形,或短至二三尺,或有上身而无下身,或反臂膀,或独足,种种奇形……”
可见“无足少女行乞案”并非孤例。
拐卖儿童致残后行乞,在古代有专门术语,叫“采生折割”。清人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载,“光绪丁丑九月,扬州城内教场中有山东人张设布围,其中有奇形人五:一男子
上体如常人,而两腿皆软,若有筋无骨者……一男子胸间伏一婴儿,皮肉合而为一,五
官四体悉具...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597 | 41 转一个研究资料
○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朱星
中国元明二代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
是经过许多人或几个人的手编成的,但都把作者定下来了,独独这部最早的个人创作、
现实主义杰作、素称"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却至今定不下作者的姓名来,真是
憾事!
一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明末沈德符《野获编》上一段记载,应是最可靠的根据,
但他没有明说《金瓶梅》作者是谁,只说是"嘉靖间大名士"。又因词话本上写作者是"
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古名,又故事发生在山东清河县;又所用对话有些是山
东方言。这样,嘉靖间的时代框框,大名士的身分框框,再加上山东人的地区框框,就
成了确定《金瓶梅》作者不可忽略的三项条件了。因此,《金瓶梅》的作者也就不好定
了。
到目前为止,已提出的《金瓶梅》作者,不下十二个,今分列于下:
(1)兰陵笑笑生这是万历丁巳年词话本上首先提出的。吴中初刻本(庚戌年本)
《金瓶梅》上根本未提作者是谁。
(2)嘉靖间大名士这是明万历时沈德符《野获编》、又《顾曲杂言》所说。虽未
明说是谁,却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根据。《金瓶梅词话》丁巳年本《廿公跋》说:"《...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597 | 42 转一个研究资料
○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朱星
中国元明二代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
是经过许多人或几个人的手编成的,但都把作者定下来了,独独这部最早的个人创作、
现实主义杰作、素称"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却至今定不下作者的姓名来,真是
憾事!
一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明末沈德符《野获编》上一段记载,应是最可靠的根据,
但他没有明说《金瓶梅》作者是谁,只说是"嘉靖间大名士"。又因词话本上写作者是"
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古名,又故事发生在山东清河县;又所用对话有些是山
东方言。这样,嘉靖间的时代框框,大名士的身分框框,再加上山东人的地区框框,就
成了确定《金瓶梅》作者不可忽略的三项条件了。因此,《金瓶梅》的作者也就不好定
了。
到目前为止,已提出的《金瓶梅》作者,不下十二个,今分列于下:
(1)兰陵笑笑生这是万历丁巳年词话本上首先提出的。吴中初刻本(庚戌年本)
《金瓶梅》上根本未提作者是谁。
(2)嘉靖间大名士这是明万历时沈德符《野获编》、又《顾曲杂言》所说。虽未
明说是谁,却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根据。《金瓶梅词话》丁巳年本《廿公跋》说:"《...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3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的陵墓都是修建的非常壮观的,而且陵墓中往往有许多珍宝随帝王
埋在一起。那么大家对于清朝道光的陵墓有多少了解呢,道光的陵墓里埋藏着多少珍宝
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道光的陵墓。
道光帝和他的三位皇后,虽然永远安静地生活在寂寞的国度里面,但是,人们对他们的
好奇关切,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更加多了起来:深埋地下的地宫里面,这个生前生活很
节俭的皇帝和他的女人,究竟带走了多少人间的财富?
在帝王陵墓的随葬品中,不仅常有一些能显示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还有一些能
显示出墓主人个人爱好和时代特征的物品,从某种角度上说,帝王陵墓中的随葬品不仅
仅是一个物质财富的大宝库,还是后世研究那个时代人物、政治和经济面貌的很好的物
质实体。因此,人们对于封建帝王深埋在地下的陪葬品,显得格外关注。
据现在已经掌握的档案和资料来看,清代的丧葬制度中,没有陪葬冥器的记载,不像明
朝及以前朝代那样,陪葬大量的生活、生产资料和物品,只是在其棺椁内,随葬有一些
代表身份地位的饰品、衣物和生前喜爱的物品或珍贵物品等。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肉体之身的人在所难免,封建帝
王...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46 闪
黑
靠
靠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喇
回族中的喇姓,多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的“喇”字。据《陕西通志》载,
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
另,“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回教民族说》)喇姓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青海
等地。
拉
回族中的拉姓,是由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的名字演变而来。参见“喇”。
剌
回族中的剌姓,早期见于元代。如元统元年(1333年)进土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的
刺马丹、泰定四年(1327年)任镇江团山巡检司巡检的刺马丹。此外,在元代的官员中
还有剌马先干、刺速蛮、刺哲(西域阿鲁温人)、刺利等人。刺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腊
回族中的腊姓,见于江苏扬州。唐代时,扬州为伊斯兰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地区和对外开
放的重要口岸,故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便留居于此,腊姓便是这些留居者遗传下来的
姓氏之一。另可参见“玩”姓。
蓝
回族蓝姓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认祖归
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如元代的词曲家蓝楚芳,原本“西域人,回回族”,入关后...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7 第二个太赞了
我输了个洛阳,晋书,就出来这么多好玩的
搜索“洛阳”在晋书中的查询结果:
(1) jins001.html
... 之。其后诸亡者悉复业。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
奉梓宫还鄴。 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网页预览-
(2) jins002.html
... 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为 洛阳典农中郎将。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
,不夺农时,百姓大悦。转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
-网页预览-
(3) jins003.html
... ,告类上帝,永答众望。”礼毕,即洛阳宫幸太极前殿,诏曰:“昔朕皇祖宣王,
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
-网页预览-
(4) jins004.html
... ,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保,司空、陇西王
泰录尚书事。秋七月,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州。八月庚申,以...
-网页预览-
(5) jins005.html
... 乐陵,入掠平原,山阳公刘秋遇害。洛阳步广里地陷,有二鹅出,色苍者冲天,白
者不能飞。建宁郡夷攻陷宁...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8 http://www.xjass.com/ls/content/2010-06/17/content_151601.htm
《新疆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作者:錢伯泉
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 ——兼谈坎曼尔诗签的族属和价值
http://www.xjass.com 2010年06月17日 21:29:32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科,首先论述了吐谷浑西迁建国后,不断向
西域扩展的经过,以及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人散居西域东部的情况;接着又论述了吐
谷浑人学习汉文氏的高度水平,肯定新疆若羌县出土的《坎曼尔诗签》为吐谷浑人的遗
物,对郭沫若同志有关《坎曼尔诗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 键 词】吐谷浑 西域 坎曼尔
西域古代有吐谷浑人,他们在这个边远的历史舞台上活动的时间还真不短!他们为开发
新疆,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曾经作出很多贡献,我们应当在西域史上给予一定的地位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作一探讨。
一 吐谷浑人西迁立国及其深入西域
吐谷浑原为鲜中族,汉魏时期游牧于辽河上游,首领名叫徒何涉归,晋朝永嘉年间(公
元30...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9 http://hx.cnd.org/?p=106070
1928年6月4日,上海的中共中央致信井冈山的朱德和毛泽东,对朱、毛在井冈山的武装
斗争进行指导。信中强调:“你们必须依照中央最近的军事工作决议案改造你们的军队
……在成分上尽可能地增加工农和贫民的成分,减少流氓的成分。”(《中共中央文件
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在中国,任何一场略有气势的革命,都不可能没有流氓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流氓
是最富有革命性的。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负责人担心井冈山的流氓过多,但他们在上海滩
上闹革命、搞暴动,也不可能拒绝城市流氓加入——大名鼎鼎的顾顺章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共特科第二创始人、“特务大师”
顾顺章,1904年生,上海宝山人。早年进入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当工人,不久成为小工头
。在工厂期间,顾顺章加入了上海滩的“青帮”,他从小好勇斗狠,很快在江湖上脱颖
而出。由于顾顺章敢打敢杀,在工人中颇有“影响”,被其时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中共
领导看中。而在搞工运时,顾顺章确实是一把好手。顾顺章1924年加入中共,在1925年
的五卅运动中有突出的表现。由于顾顺章本领高强,一度担任苏联顾问...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50 http://www.cchere.com/thread/3355320
考虑坛中不少朋友对夏王朝的认定很关心。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于了解真相。为使各
位对目前夏朝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将在这篇夏王朝系列文中尽可能详细解说。至于文
笔枯躁,读之味同嚼蜡。。这个。。其实你不说,也心知肚明。然此类文章既不能瞎说
,又要幽默风趣。。弱弱的问句;仁兄要求似乎高了点吧?看在本公子辛苦查资料的份
上,将就着看吧.
我是楚歌的朋友,他目前在外地,走时请我帮忙把文章作者名找到.就是说这篇文章我们
不确定是谁,但考虑到这里的朋友对考古情况不了解,因此打算系统的介绍,这里申明一
点,文章不保证全部是原创造,有借用,有部分调用资料,有原创.但我们会注明,初发此文
由于没查出作者,只好暂时空置,目前已确认此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王勇老师作品.
我国这几十年来田野考古进展迅速,成果颇丰。较早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遂公盈(西周中
期)和叔夷钟(春秋时期)都提到过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殷墟卜辞的研究,除非了证明
商朝的信史地位,实际上也证明了夏朝的信史地位。{1}
因为商朝的历史从成汤算起,则见于b辞的先公先... 阅读全帖 |
|